天津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
2024年天津市部分校九年级中考语文一模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4年天津市部分校九年级中考语文一模试卷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Ⅰ卷本卷共11题,共29分。
一、(本大题共11小题,共29分。
1~4小题,每题2分:5~11小题,每题3分)(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惆怅(chóu)侍候(cì)拘泥(ní) B.喷薄(báo)囫囵(hū)诘问(jié)C.顷刻(qīng)惦记(diàn)熏陶(tāo) D.隐匿(nì)谚语(yàn)遵循(xún)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敦煌石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艺术圣地,它保存了系统而丰富的建筑、雕塑、壁画。
其中作为主体的壁画更是,总面积达五万余平方米。
壁画以其的规模、的技艺、丰富的想象力成为艺术史上不朽的丰碑,被中外学界美誉为“墙壁上的博物馆”。
A.蔚然成风宏大精深B.蔚为壮观宏大精湛C.蔚然成风阔大精湛D.蔚为壮观阔大精深3、下面语段里有语病的一项是()①现在,中国网络文学是中国文化海外传播的新名片。
②2月2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发布了《2023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研究报告》。
③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底,中国网络文学作者规模达2405万,用户数量更是超过5.37亿以上。
④按照10.79亿的网民规模来算,我国网民近一半是网络文学用户。
A.第①句B.第②句C.第③句 D.第④句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有人说“天津是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天津既有相声、杨柳青木版年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又有平津战役纪念馆、于方舟故居等红色文化资源。
怎样才能更好盘活这些“家底”□让它们活在当下、服务当代?关键在于找到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
A.”。
:?B.”。
,,C.。
” :,D.。
” ,?(二)诗词鉴赏5、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天津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汇总十三

天津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汇总十三一、选择题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解剖.(pāo)崭.新(zhǎn)红装素裹.(ɡuǒ)B.漩.涡(xuán)褴褛.(lǚ)深恶.痛疾(è)C.睥.睨(pì)顷.刻(qǐnɡ)赫赫..有名(hè)D.砧.板(zhēn)侍.候(cì)浮光掠.影(liè)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读书给人的改变不是立竿见影的,而是潜移默化的。
只有将那些知识全部贮存起来,日积月累,才会将你的世界观、人生观得更加,更加成熟,让你的思想真正起来。
A.浸润完善独立B.浸湿完备确立C.浸润完备独立D.浸湿完善确立3.下面一段文字中有语病的一项是()①他们是上班族,是退休党员,是学生,是退役军人,是返乡人员……②面对疫情,他们有了—个共同的名字:志愿者。
③他们积极开展“献爱心”,传递温暖和力量。
④或许,我们看不清被口罩遮住的那—张张面孔,但我们知道,他们是这个国家和民族的脊梁。
A.第①句B.第②句C.第③句D.第④句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2019年6月3日,我校开展了以¨读书伴我成长¨为主题的读书汇报活动。
在汇报活动中,我以突出的表现夺得全校第一名。
在我三四岁时,父母给我准备了《三字经》《弟子规》等让我读¨当时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读书¨父母读书,我也模仿着读。
就这样,我也爱上了读书。
上学后,老师告诉我读书要心无旁骛,要锲而不舍。
一篇篇优美诗文让我心驰神往,它们是那么有灵性,是那么有魅力¨A.《》。
?!B.“ ” 。
?。
C.《》,,。
D.“ ” 。
,!5.下面对《江城子·密州出猎》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天津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汇总十

天津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汇总十一、选择题1.下面给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真谛.(dì)哺.育(bǔ)追溯.(shuò)矫.揉造作(jiǎo)B.窈.窕(yǎo)热忱.(chén)恪.守(kè)鲜.为人知(xiǎn)C.拂.晓(fú)绮.丽(qǐ)桑梓.(xīn)梦寐.以求(mèi)D.矜.持(jīn)卓.越(zhuó)惬.意(qiè)开卷.有益(juǎn)2.依次填入下面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是纪录片《智慧中国Ⅱ:前沿科学》中的一条弹幕,也是中国科学家心中坚守的。
纪录片带领观众中国科研基地,身临其境感受科技带来的震撼与感动。
主持人与科学家展开深度对话,辅之生动形象的动画剪辑,将科学原理娓娓道来,使纪录片兼具科普性和趣味性。
纪录片不仅中国丰硕的科技成果,同时也致力于传递崇高科学精神。
A.信心探访体现B.信心探求展现C.信念探访展现D.信念探求体现3.下面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①作为一档旨在弘扬民族文化的节目《中国地名大会》以地名知识为载体,从地理、历史、语言、文学、民俗等各个角度全方位展现中华大地的万千风貌。
②《中国地名大会》第二季在第一季的基础上又新增了“地方展演”环节。
③来自全国近二十多个地方的队伍,将当地人文风光、地域美食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以展演的形式搬上舞台。
④第二季还推出了“地名评书”“地名飞花令”等多种全新玩法,使比赛更具有趣味性。
A.①B.②C.③D.④4.依次填入下面句子空格处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你好生活第二季是一档拥抱自然__寻求生活本真的___ 慢综艺___ 节目。
主持人和嘉宾从北京胡同出发,翻越海陀山,举办一场贴近自然的山谷音乐会__走进新疆伊犁,感受辽阔秀美的草原风光;驶向赛里木湖,在湖边向自然献唱。
主持人与嘉宾们在幽默风趣的对谈中交流对生活的理解和人生的感悟,让观众在领略自然之美的同时获得思想的启迪。
【中考冲刺】2023年天津市中考模拟语文试卷 (附答案)

2023年天津市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鞭挞.(tà)广厦.(sà)捋.顺(luō)正襟.危坐(jīn)B.笑靥.(yè)无辜.(gū)媲.美(bì)狼狈.不堪(bài)C.缄.默(jiān)晦涩.(sè)花蕊.(ruǐ)故弄玄.虚(xuán)D.迭.起(dié)谷穗.(huì)鞭笞.(chī)恃.强凌弱(chì)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灯笼,在如今人们的心中,只是孩童的玩具和节日喜庆的象征。
但在电灯未出现和普及的年代,灯笼却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着厚重的文化内涵。
手中灯笼点亮,指引人们返回温暖的家中;村口红灯高挂,着远方游子孤独的心;宅第灯笼高挂,则显示着主人的地位和权势。
A.尚记载温暖B.尚承载慰藉C.还承载温暖D.还记载慰藉3.下列一段文字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①“诗情画意”经典诗配画创作大赛作为今年诗词大会的亮点之一,自9月赛事启动以来便备受关注,吸引众多参赛者的目光。
②据统计,诗配画大赛共收到学生及社会人士创作作品近8000幅左右。
③作品富含想象力,类型多样,其中有400多幅作品分获一、二、三等奖,并参与线上投票,评选出“最具网络人气”作品奖。
④通过经典诗配画活动,让学生们的艺术才华得到充分的展示。
A.①B.①C.①D.①4.下列选项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他的那条大狗也像主任一样,安静,忠厚,不张扬。
B.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
C.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D.“感觉良好!”“感觉良好!”“感觉良好!”神舟十三号“太空出差三人组”回到阔别半年的地球,依然以令人熟知的“口头禅”表达着他们太空之行的最大感受——“感觉良好”。
天津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汇总二

天津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汇总二一、选择题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砂砾.(lì)间.或(jiàn)怒不可遏.(jié)B.痩削.(xuē)教诲.(huǐ)随声附和.(hè)C.凫.水(fú)诘.责(jié)信手拈.来(niān)D.追溯.(shuò)纤.维(qiān)戛.然而止(jiá)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每个人都应该学会为自己鼓掌。
在这个世界上,你是一种的________存在。
懂得为自己鼓掌,才能在生命的乐章中奏出自己的________。
为自己鼓掌,并不是唯我独尊地________,也不是傲视一切地孤芳自赏,________一种醒悟,一种境界,一种推动自己向挫折与失败挑战的勇气与动力。
A.独特音符妄自菲薄但是B.独自诗篇狂放不羁而是C.独特音符狂放不羁而是D.独自诗篇妄自菲薄但是3.下面一段话有语病的一项是()①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
②脱贫攻坚的重心在不断提升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③我们将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指引,进一步增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④切实纠正等待观望、麻痹厌战、畏缩不前,坚决完成脱贫攻坚。
A.第①句B.第②句C.第③句D.第④句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今年春节档,由贾玲首次编剧并指导的喜剧电影□你好,李焕英□以黑马态势雄踞各大影院。
随着票房不断增长,相关话题也层出不穷——全国各地都晒出自己的“李焕英”,财经媒体忙着科普电影背后赢家,娱乐八卦围绕贾玲和张小斐的爆红做文章□教育博主则在谈论电影背后的母爱□众声喧哗背后,其实是因为这部又笑又哭的电影戳到了观众内心最柔软的地方,那就是妈妈无私的爱。
A.“ ” ,。
B.《》;……C.《》,……D.“ ” ,。
2024年天津市部分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4年天津市部分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第一次模拟练习语文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第Ⅱ卷两部分。
第I卷为第1页至第4页,第Ⅱ卷为第5页至第8页。
试卷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答卷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点校、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
答题时,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案答在试卷上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你考试顺利!第Ⅱ卷注意事项: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的信息点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的信息点。
2.本卷共11题,共29分。
一、(本大题共11小题,共29分。
1~4小题,每题2分;5~11小题,每题3分)(一)积累与运用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吝啬(lìn)殉职(xùn)拈轻怕重(zhān)B.愧怍(zuò)蓦然(mù)吹毛求疵(cī)C.晦暗(huì)狼藉(jí)杳无消息(yǎo)D.阔绰(zhuó)潮汛(xùn)销声匿迹(nì)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的可重复使用试验航天器,在轨飞行276天后成功______预定着陆场。
此次试验的圆满成功,______着我国可重复使用航天器技术研究取得重要突破,后续可为和平利用太空______更加便捷、廉价的往返方式。
A.返回标志提供B.返回标志供应C.返程标记供应D.返程标记提供3.下面一段文字中有语病的一项是①中外合作考古是“一带一路”人文交流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乌兹别克斯坦是“一带一路”共建国家。
③该国家的费尔干纳盆地是古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
④坐落于此的古城遗址,更是被称为“丝绸之路活化石”的称号。
A.第①句B.第②句C.第③句D.第④句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随着科技进步,数字技术“飞入寻常百姓家□如今,我们阅读的内容更加多元丰富,阅读载体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24年天津市河西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2024年天津市河西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第I卷、选择题(29分)1.(2分)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的一项是()A.颁.发(bān)畸.形(qí)瞬.息万变(shùn)B.蹒.跚(pán)虔.诚(qián)不折不挠.(náo)C.推崇.(cóng)皎.洁(jiǎo)暴风骤.雨(zhòu)D.旷.野(kuàng)鄙.视(bǐ)锐不可当.(dǎng)2.(2分)下面语段的空白处依次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文言文是中国几千年文化积淀的__________,通过学习文言文,可以扩宽__________,培养自己的文化底蕴。
中华文明是有延续性的,中华文化又是融会贯通的,很多现在我们所需要的知识在古代典籍中都能找到,如果对文言文一窍不通,那根本无法深入研究。
从个人修养上来说,通过学习文言文,可以提高自己的__________,深化自己的思想,对个人气质、生活态度都有影响。
A.载体视线素养B.承载视线教养C.载体视野素养D.承载视野教养3.(2分)下面一段话有语病的一句是()①文学经典是人类思想所能达到的最高峰。
②它从来不是旧纸堆里的过往云烟,而是宛如长者的谆谆教诲。
③它在每一个时代都有可以落脚的现实意义,让人常读常新,获益匪浅。
④由于它经得起时光的打磨、岁月的洗礼,使一代又一代对它虔诚仰望的人们获得了精神的滋养。
A.第①句B.第②句C.第③句D.第④句4.(2分)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转发的热门文章,原来是炒作□欣赏的名人名言,居然是代笔;分享的养生知识,竞是伪科学;各种心灵鸡汤□励志美文,其实似是而非……你是否有过这样的体验□如今,面对海量信息,该给自己提个醒□不要让自己的头脑,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
A.,ㅤ,ㅤ?ㅤ。
B.;ㅤ、ㅤ?ㅤ:C.;ㅤ、ㅤ?ㅤ。
D.、ㅤ、ㅤ:ㅤ:5.(3分)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天津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

天津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下面各组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绽开(zhàn)脸颊(xiá)一丝不苟(gǒu)B. 开拓(tuò)犀利(xī)梦寐以求(mèi)C. 胆怯(què)贪婪(lán)莫衷一是(zhōng)D. 挑衅(xìn)宽恕(shù)鲜为人知(xiān)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真正的诗意,不应只是优雅时光里读书弄茶的闲情逸致,更应是纵使身处________,依然不忘抬头看那柳梢的月、檐角的星。
诗意不能带你渡过所有现实的难关,却能________智慧,________心灵,让平凡的生命,身在井隅,心向璀璨,追寻属于自己的不平凡。
A. 困境启迪抚慰B. 困境启发抚恤C. 困难启迪抚恤D. 困难启发抚慰3.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各级医院先后采用了互联网挂号、电话预约等办法,改善医疗服务水平。
B. 作为年轻一代,我们要担负起发扬、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
C. 随着新媒体发展和信息化提速,使人们的阅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D. 天津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在我国制造业发展史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4.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金钱能买到书籍,却买不到知识;能买到钟表,却买不到时间。
B. 朱自清曾这样赞美春天:“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C. 把报刊亭改造成志愿者服务站?还是生活服务便民亭?人们对此意见不一。
D. 尊老爱幼、勤俭持家、知书达礼……这些都是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美德。
5.下面对《归园田居(其三)》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A. 一,二句通过“盛”与“稀”的对比,写出诗人虽心归田园,却不善农事的情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XX 年天津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20XX 年天津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总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第 I 卷一、(本大题共 11 小题,共 29 分。
1-4 小题,每题 2 分; 5-11 小题,每题 3 分)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隽永( ju àn)处理(chù)言简意赅(gāi)B.肆虐( nia)静谧( mì)岿然不动(guī)C.造诣( yì)漩涡(xuán)拈轻怕重(niān)D.供应( gō ng)炽烈( chì)浑身解数( ji )ě2.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B.他是真的没有听到我的话呢?还是故意装作没听见?C.《中庸》说:“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D.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从小事做起,力求做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经验证明,有许多书看一遍两遍还不懂得,读三遍四遍就懂得了;或者一本书读了前面有许多不懂的地方,读到后面才柳暗花明。
....B.提高学习成绩的不二法门就是正确的方法与刻苦用功的精神相结合。
....C.这么多树根在大地里触类旁通,吸收着大地母亲给予的食粮。
....D.最近几年,各种各样的电脑学习班越来越多,简直到了汗牛充栋的程度。
....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场深刻变革,是一项事关全局、影响深远的系统工程。
B.中国农业大学兽医学院使用并研制了禽流感灭活疫苗,在实验检测中,有效率可达 100%。
C.生命之所以美丽,正在于它始终高扬着一个美丽的主题的原因:在生命的底蕴中,始终流动着人类对世界最纯粹的良知与渴望。
D.经过努力,使我市评为“ 20XX年中国十大经济活力城市”。
5.下面对诗句的赏析不准确的一项是()A.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毛泽东《沁园春·雪》)此句综合运用对偶、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舞”“驰”“银”“蜡”写得有声有色,把群山、高原写活了。
B.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艾青《我爱这土地》)此句暗示了诗人永远不能回到这片土地的悲惨命运,略显几分伤感与无奈。
C.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余光中《乡愁》)此句以“浅浅”修饰“海峡”,说明海峡不是阻隔两岸的障碍,表达了作者渴望祖国统一的心愿。
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此联诗句中作者直抒胸臆,表明自己为国捐躯、以死明志的决心。
阅读《藤野先生》一文的节选文字,回答6~8 题。
惑。
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
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
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
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 1 -20XX 年天津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化了。
6.对文中画线句子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A.中国是贫弱的国家,所以中国人必须努力学习。
B.对日本学生的怀疑,“我”决定努力学习,提高成绩,用实力消除他们的“疑惑”。
C.反语,表达了“我”对日本一些学生怀疑和歧视的极大愤慨。
D.表达了“我”对祖国早日强大的期盼。
7.对“也无怪他们疑惑”和“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两句中的“他们”,理解准确的一项是()A. 前一个“他们”是指受毒害的日本青年学生,后一个“他们”指麻木的中国人。
B.两个“他们”都指受毒害的中国青年学生。
C.前一个“他们”指日本军人,后一个“他们”指日本学生。
D.两个“他们”均指麻木的中国人。
8.“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的原因是()A. 日本青年无视社会公德,“我”十分气愤。
B.日本青年那一声叫得特别大,影响了“我”观看时事片的情趣,所以觉得特别“刺耳”。
C.日本青年为了报复“我”上次匿名信事件的失败,故而大吼大叫。
因此“我”十分厌恶。
D.日本青年看到枪毙中国人,幸灾乐祸,严重地伤害了“我”的民族自尊心,故而“我”觉得十分“刺耳”。
阅读《鱼我所欲也》一文,回答9~11 题。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9.对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A. 故患有所不辟(躲避)也B.所欲有甚(超过)于生者C.乞人不屑(因轻视而不肯接受)也D.此之谓失其本心(自己的修养)10.下列翻译有误的一项是()A. 呼尔而与之——没有礼貌地吆喝着你给你吃B.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为了)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激我吗C.乡为身死而不受——从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D.贤者能勿丧耳——(只不过)贤者能不丢掉它罢了11.下面对选文内容理解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选文第一段文字主要侧重于讲道理,第二段文字则侧重于列举事例。
B.“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中的“是心”是指“这种本性”,即“羞耻之心”;用原文句子说就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C.选文中最能概括全篇主旨的句子是:“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D.选文中运用了比喻、对比、排比的修辞方法,赞扬了舍生取义的精神,批判了那些只贪图荣华富贵而不顾礼义廉耻的权贵们,起到了突出中心论点的作用。
第II 卷二、(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8 分)- 2 -20XX 年天津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12.请将下面古诗文名句补充完整。
(6 分)(1)大漠孤烟直,。
(王维《使至塞上》)(2),月有阴晴圆缺。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3)安得广厦千万间,!(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4),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5)乘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6)浊酒一杯家万里,。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13.《曹刿论战》一文中,曹刿认为鲁庄公所讲的三个条件中唯有一条可以作为动员民众回击齐军侵略的条件,这一条是:。
(2分)三、(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6 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14~16 题。
孔子学鼓琴于师襄①子,十日不进②。
师襄子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已习③其曲矣,未得其数④也。
”有间,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
”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
”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
”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也。
”有间,有所穆然⑤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
曰:“丘得其为人,黯然而黑,几然⑥而长,眼如望羊⑦,心王四国,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 ”师襄子辟席再拜,曰:“师盖云《文王操》⑧也。
”【注释】①师襄:春秋时鲁国的音乐家。
②不进:不再学新的(2)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怡然:15.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16.从孔子学琴的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2 分)四、(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16 分)阅读下文,回答17~20 题。
敲门孙道荣“咚,咚咚,咚——”,走进楼梯口,他习惯性地走到 101 室的门前,敲门。
敲门的节奏,也是他和她早就约好了的,“咚,咚咚,咚——”,永远固定的节拍。
只要听见这个节奏的敲门声,她就知道是他,这样她就不用急着来开门,以免有闪失。
过一会儿,门轻轻打开了,露出一张写满沧桑的脸来,隔着门,他对她笑笑:“今天好吗?”她也笑笑,张开没了门牙的嘴巴:“好,好着呢,上班累吧?我没事,赶紧早点回家去吧。
”看到她精神很好,确实没事,他才放心地上楼,回家。
他的家在四楼。
这是他每天的功课。
他和她,不是母子,也不是亲戚,只是普通的邻居。
考虑到她年龄大了,又是一个独居的老人,社区于是就近安排个邻居帮忙照应照应她。
也没有太多的事,就是每天记得去敲敲老人的门,看看她有没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万一有个什么意外,也好及时处理。
之所以选择了他,除了他是个热心肠之外,最重要的一点是,他在一家公司上班,每天按部就班地上下班,能够准时回家,从来不在外面有什么应酬,这样才便于每天都能准时去敲敲老人的门。
老人随时有可能出现意外,最怕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式的照顾。
社区找到他时,他欣然接受了。
于是,每天下班回来的时候,他都会先去敲敲101室的门,把老人喊应了,才回自己的家。
有时候,路上碰见放学的儿子,他就会和儿子一起去敲老奶奶的门,这时候他会让儿子敲,儿子已经学会了他敲门的方法,“咚,咚咚,咚——”不急不慢,不轻不重。
门打开了,她看到他们父子,开心地笑了,摸摸儿子的脑袋,经常还会变戏法一样,变出一把花花绿绿的糖果来。
这些糖果,都是老人远在海外的儿子邮寄回来的。
老人的身体很硬朗,几乎没有出现过什么情况,只是发生过几次小意外。
有一次,他敲门的时候,- 3 -20XX 年天津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她正好在卧室里接儿子打来的越洋电话,没听到他的敲门声。
敲了几遍,没人开门,他惊出一声冷汗,连忙又重重地敲了几次,“咚咚,咚咚!”连一贯的节奏都忘了。
放下电话,她才听见了敲门声,虽然敲门的节奏不对头,但她知道这是他回家的时间,一定是他,她几乎是一路小跑去开门,差点摔了一跤。
幸亏只是虚惊一场。
还有一次,中午的时候,她累了,靠在沙发上养会神,突然,响起了熟悉的敲门声:“咚,咚咚,咚——”老人兴奋地想,今天这孩子难道没上班,怎么这时候来敲门啊。
喜颠颠去打开了门,却是一张陌生的面孔,推销员。
等傍晚的时候他来敲门,老人将这个趣事讲给他听,一老一少,笑得很开心。
日子就这样慢慢地流逝。
“咚,咚咚,咚——”每天黄昏,熟悉的节奏,就会在楼梯洞口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