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米饭 苗族人为何要把米饭做成五种颜色
广西壮族传统节日五色糯米饭习俗的源流与内涵分析

广西壮族传统节日五色糯米饭习俗的源流与内涵分析摘要:五色糯米饭是广西壮族传统特色饮食,整合了广西人民对生活的情感与思考,是道德、信仰与审美元素的集合,凝聚着深厚而丰富的壮族民族文化。
本文将探讨广西壮族传统节日五色糯米饭习俗的源流与内涵,探寻其中蕴含的原始崇拜信仰、生存信仰、审美观念、族群认同、道德规范等文化底蕴,促进人们对民族文化的了解,使得人们深刻认知广西地区壮族族群。
关键词:传统节日;五色糯米饭;民族习俗;广西壮族广西壮族文化习俗丰富多样,其中通过饮食表达的习俗突出了民族特色和地域特征,蕴含了深刻而丰富的文化信息。
其中五色糯米饭,是广西壮族传统节日的特色民俗食物。
通过了解五色糯米饭能够深刻认知壮族族群深厚的文化底蕴。
五色糯米饭以优质糯米为原料,从天然植物中提取食用色素将糯米染色,按照传统烹饪方法制成彩色糯米饭。
广西壮族主要在传统节日期间制作五色糯米饭,如“三月三”节日,春节、中元节等。
五色糯米饭主要是黑、白、红、黄、紫色糯米饭组合而成。
根据村寨不同,“五色”会有些许变化。
五色糯米饭晶莹剔透、色彩斑斓、油润香甜,广西不同的地区会饰以花生、芝麻,给糯米饭添加更丰富的口味层次。
壮族群众将五色糯米饭分别装在五个碗里,寓意五谷丰登,将一片猪肉放在糯米上,寓意六畜兴旺。
五色糯米饭作为广西壮族传统节日的特色美食,整合了广西人民对生活的情感与思考,是道德、信仰与审美元素的集合,凝聚着深厚而丰富的壮族民族文化。
本研究从五色糯米饭的文化流源与内涵,探索壮族族群的原始崇拜信仰、生存信仰、审美观念、族群认同和道德规范。
一、五色糯米饭蕴含了广西壮族的原始崇拜信仰广西壮族族群有着原始的自然崇拜,信奉五行学说,认为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克,五行与颜色对应,正是五色,五色反映在传统饮食中,蕴含了壮族族群天人合一的信仰与思想。
壮族民众意识到人和自然相互依存、相互融合,自然给人恩惠,人应尊重自然。
壮民们使用天然的草木粮食,用生活智慧加以创造,制成五色糯米饭祭拜神灵。
五色饭—搜狗百科

五⾊饭—搜狗百科简要介绍⽼⼈的健康,⼦⼥都牵挂在⼼。
然⽽“⼈是铁、饭是钢”,独⾃在家的⽼⼈能不能吃好饭,更是⼤家关⼼的问题。
⽼⼈的营养需求和年轻⼈有所不同,因此英国⾷物标准局最新推出的《居家⽼⼈膳⾷指南》,为我们做出了详尽的指导。
在指南中,黄、绿、粉、紫、蓝5⾊分别代表了主⾷、蔬果、⾁类、零⾷、乳制品5类⾷品,并通过⼀个形象的餐盘和说明告诉我们,各类⾷物该吃多少、怎么吃。
⾷材介绍 每天5种,每种80克 除了新鲜的蔬菜⽔果外,超市⾥购买的凉拌蔬菜、纯果汁等,都可算在这个范畴。
益处:蔬菜⽔果中富含维⽣素,矿物质和纤维。
越来越多的证据显⽰,每天摄⼊400克蔬菜⽔果可以降低冠⼼病和某些癌症的发病率。
此外,蔬菜⽔果中的脂肪含量很低。
就营养素来说,⾹蕉富含钾,葡萄⼲、杏⼲、花椰菜等富含铁,绿叶蔬菜、⽵笋、橘⼦都富含叶酸,菠菜等富含镁。
⾷⽤指南对于⽼⼈来说,每天摄⼊⾷物总量中应有1/3是蔬菜⽔果。
⼀天应该吃到5种不同的蔬菜⽔果,其中每种蔬菜⽔果应⾷⽤80克。
保证每顿饭应当有⼀到两种蔬菜,⽽⽔果则该放在两餐之间吃⽽不是饭后,这样有助于保持⾎糖的稳定。
注意事项:蔬菜⽔果尽可能趁新鲜⾷⽤,不做长时间保存为好。
如果⼀定要保存,就冷冻起来。
许多⼈喜欢冷藏蔬菜,但像胡萝⼘、南⽠等块状蔬菜,冷冻保存的营养更多;绿叶蔬菜、蘑菇最好装在保鲜袋⾥冷藏。
烹调的时候,最好⽤少量⽔将蔬菜煮熟,再凉拌或炒,这样可以尽可能保存营养并防⽌摄⼊过多的脂肪。
如果烹调的不是菠菜这类⾼草酸的⾷物,剩下的⽔还可以煮⾯或做汤。
⽼⼈吃⽔果,最好切成块,保证⼀⼝⼀块,这样不会损伤⽛齿和⽛龈。
(有些⽔果也是很“锋利”的,不少⼈在啃苹果时都出现过⽛龈出⾎,⼀定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发⽣。
)除了在餐间吃⽔果外,最新研究还显⽰,在饭前喝⼀点温过的果汁,对⽼⼈⾝体尤其有好处。
如果实在嫌⽔果太凉,吃完肠胃不舒服,也可以尝试⽤⼲果煮粥。
虽然维⽣素会损失,但⾥⾯的膳⾷纤维还在。
清明传统美食篇(三)——壮乡五色糯米饭

清明传统美食篇(三)——壮乡五色糯米饭本帖最后由寂寞叉叉熊于 2013-4-5 08:56 编辑壮家人十分喜爱五色糯米饭,把它看作吉祥如意、五谷丰登的象征,还认为枫叶可以“除邪驱鬼”,给人带来吉祥和平安。
因此,在每年农历三月三或者清明节的大日子里,壮家人都要制作五色糯米饭祭祖、招待亲友,同时也可以可驱邪保平安。
五色糯米饭虽然颜色鲜艳,却严格的依照传统的加工方式,不添加任何化学制剂,选材只取用大自然中的植物药材,它不仅美观美味,而且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用来染红颜色的“红兰草”具有生血作用,染黄颜色的“黄花饭”具有清热凉血等作用,而染黑颜色用的则是枫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说:枫叶“止泄益睡,强筋益气力,久服轻身长年”,还说用枫叶煮成的青精饭,人食之能“坚筋骨、益肠胃、能行、补髓”。
因为工序比较繁杂,所以越来越少有年轻人会做这种传统美食了,市场上比较常见的是三色糯米饭,五色的已经比较少见。
今天无所不能的80后好青年给大家献上纯天然的壮乡五色糯米饭,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试试。
材料:大糯,黄饭花(黄)、红蓝草(紫)、枫树叶(黑),苏木(红)、白糯米(白)作法:用枫叶来提练色素做成的黑色糯米饭是程序最复杂的一种,下面简单介绍下:嫩枫叶清洗干净后取嫩叶剁碎,用料理机加水打成碎片,浸泡5小时后,期间用手揉搓,让更多汁液溶于水中。
过滤掉细渣后入铁锅加热到温热,不能烧开,以手几乎不能摸的温度为准,泡入糯米至第二天,上笼蒸熟。
紫色糯米饭用红兰染色,红兰剁碎后入铁锅翻炒,加入水煮沸,过滤后用来泡制糯米至第二天,上笼蒸熟。
黄色和红色糯米饭比较简单,直接把黄饭花和苏木加水煮沸,过滤后用来泡制糯米就行。
用来泡制五色糯米的天然染料在染料中侵泡过夜的糯米装盘后准备入蒸锅清香扑鼻,热气腾腾。
贵州黔南小吃---布依族五色花米饭

贵州黔南小吃---布依族五色花米饭
简介
五色花米饭是布依人的专利品,将米饭染得色彩鲜艳、五彩斑谰,并由此赋予米饭无尽的诗情画意和浪漫情调,当今世界,只有布依人才能做到。
历史文化
关于“布依五色花米饭”,流传着一个远古的传说:在很久以前,壮侗、壮傣、布依三兄弟在恬静的多依河畔辛勤劳作,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
俗话说“树大分丫、人大分家”,三兄弟中大哥壮侗、二哥壮傣都已成家,他们俩商量后决定把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留给三弟布依,自己带着妻儿另寻他乡重置家园,布依兄弟知道后,说什么也不肯自己留下,让两个哥哥另建家园,壮侗和壮傣好说歹说才留住了弟弟布依。
分手那天,正是农历三月三,以后,为了不忘同胞骨肉之情,每逢农历三月三,三兄弟的子孙就会汇集在美丽的多依河畔,载歌载舞,奠祭祖先,共叙手足之情。
筛选上等糯米,采集山草稀药,做成五彩斑斓的花米饭,互祝长命百岁,同庆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生活幸福,让人生永远像鲜花一样美丽,长生不老。
做法
花米饭的制作过程非常复杂。
首先上好的糯米淘净晒干,同时到山里采摘各种有利于身体的植物熬成红、黄、蓝、橙、黑等颜色,之后将洗净的糯米分别浸泡于各类植物染料中,待各种鲜艳的色彩已深深浸透米质,米的颜色已彻底改变,再将它拿到水边淘洗干净,然后放到甄子里蒸熟。
此时,满甄子红、黄、蓝、橙、黑,鲜艳的色彩在浓浓蒸气中熠熠闪烁,纯粹的香味满屋飘溢。
面对如此色鲜味美的食物,即使你酒饱饭足,也禁不住要尝上几口。
五色糯米饭

五色糯米饭
五色糯米饭,是我们广西壮族地区的特色小吃。
它通常有黑、红、黄、白、紫五色,每一种颜色都是用上好的草药浸泡而成的。
它不仅好看、好吃,还十分的健康。
这让我非常喜欢吃。
一次清明节,我们家又要做五色糯米饭了,这让我十分高兴。
我迫不及待地来到了厨房,想先尝为快。
可是,奶奶才刚准备好糯米和草药要泡呢。
这让心急的我有点小失望,但我想:虽然没能先尝,但能观察糯米饭的制作过程也挺好的。
于是,我坐在椅子上仔细地观察着糯米的变化。
糯米刚泡入水中的时候,并没有发生多大变化,仅仅是表面颜色改变了。
10多分钟后,在草药的浸泡下,糯米的内部逐渐染上颜色了。
这时,我好奇地问奶奶:“奶奶,您是用了什么草药才把这些糯米染上色的呢?”奶奶伸出五个指头跟我讲:“每一种颜色所用的草药都是不同的。
红色所对应的草药是红蓝草,而黄色所对应的是黄饭草,黑色则是枫树叶,紫色是用紫番藤,再加上糯米本来的颜色白色,就是五色了。
”听奶奶一讲,我明白了五色糯米饭的五种颜色是怎么来的了。
糯米泡好了,就要到蒸的时候了。
只见奶奶熟练地把糯米装到盆里,随后一盆一盆地把他们放在蒸笼里,最后盖上盖子。
一个钟头后,一团团雾气从蒸笼里散开,奶奶拿开盖子,一股香香的味道弥漫开来,香喷喷的五色糯米饭蒸好了!
我小口尝了一下,真好吃!不仅糯糯的,还有点甜。
我不禁给奶奶竖起了大拇指。
【传统文化】苗族饮食简介 苗族五色米饭各种颜色的意义

【传统文化】苗族饮食简介苗族五色米饭各种颜色的意义【传统文化】苗族饮食简介苗族五色米饭各种颜色的意义海南苗族五色饭,俗称五色饭,又叫青精饭或花米饭,因糯米饭呈黑、红、黄、紫、白5种颜色而得名。
它是壮族、侗族在过清明节和农历“三月三”歌节时,家家户户都蒸煮的一种糯米饭,是壮家用来招待客人祭祀祖先的传统食品。
海南苗族五色饭的作法五色饭存有白、徐、紫、黑、白五色,皆用独有植物汗液做为天然色素煮在米中,并放入特制的木蒸笼中条状。
1、黑色糯米饭,即用枫叶及其嫩茎之皮,放在臼中捣烂,稍为风干后浸入一定量的水中,浸泡一天一夜后,把叶渣捞出滤净,即取得黑染料液。
黑染料汁要放入锅中文水煮至五、六十度,再把糯米浸入其中。
2、徐染料,需用黄花汁(壮语叫做“花迈”)、徐栀子、黄羌等植物的果实、块茎抽取。
将黄花汁煮熟,或将栀子炖煮放进水中煮沸,即为获得黄澄色的染料液,也需用黄羌洗净后与糯米煮均用力揉,可以得黄色的糯米(可以轻易煎,不必煮沸)。
3、红染料、紫染料是用同一品种而叶状不同的红蓝草经水煮而成。
叶片稍长,颜色稍深,煮出来的颜色较浓,泡出来的米即成紫色;叶片较圆,颜色较浅,煮出来的颜色较淡,泡出来的米即成鲜红色。
4、抽取四种液汁出后,分别把不等量的米放进其中煮沸,等其上色后放进蒸笼中蒸约一个钟头,便可以滤出黑、白、徐、紫、黑(糯米本色)五种颜色的糯米饭。
这样搞出的五色糯米饭色泽艳丽、五彩缤纷、温润晶莹剔透,再加之它的滋润坚硬、味道鲜美、醇正豁达、且存有微甘,真是喝出来令人回味无穷。
用天然植物染成的五色糯米饭,不仅美观美味,而且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红兰草有生血作用,清代《侣山堂类辩》曰:“红花色赤多汁,生血行血之品”,“黄花饭”或栀子有清热凉血等作用,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说枫叶“止泄益睡,强筋益气力,久服轻身长年”,还说用枫叶煮成的青精饭,人食之能“坚筋骨、益肠胃。
民俗文化:五色糯米饭的起源

五色糯米饭的文化来源五色糯米饭是壮族、苗族等少数民族喜爱的传统美食。
每年“三月三”歌节、清明节、四月八等节日,家家户户都要做五色糯米饭,以作赶歌圩食用,或祭祖祭神之用。
选好优质糯米,将糯米洗干净,然后染以从红蓝草、黄饭花、枫树叶、紫番藤提取的彩色汁液,再放入蒸笼中蒸熟,做成红、蓝、黄、紫四色,加上糯米的白色合成五色,艳丽多彩、清香四溢并有益于人体健康。
杜甫曾为之写下“岂无青精饭,使我颜色好”之佳句。
可以说,五色糯米饭不仅仅是壮、苗等民族的一种美食,而且已经成为了一种仪式,一种象征,一种习俗。
它已经成为了壮、苗等少数民族文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那么,五色糯米饭最早来源于何处呢?一说五色糯饭是壮乡的习俗特制。
每到农历四月初八,大人们都在忙碌着做糯米饭。
据老人说,壮乡耙田、耙地靠水牛。
从农历四月到九月,是水牛最辛苦的时节。
为了感谢水牛的贡献,人们都在四月初八做五色糯米饭,用梧桐叶包给耕牛吃。
这样一代代流传下来,竟成了一种习俗。
后来三月三“歌节”、“清明节”或喜庆的日子,壮家人都喜欢做五色糯米饭。
但这种说法好像过于牵强,因为五色糯米饭既不是耕牛最喜欢的食物,也不是感谢耕牛的最佳食物。
再说它是用来感谢牛的,而牛又不是壮族的祖先,为什么要用五色糯米饭来祭祖呢?另一说是广泛流传于海南苗族地区的《神农公》传说。
其故事大意是:早在盘皇出世之前,苗族有个祖先叫神农公。
他是一个孤儿,那时还没有谷物,人们只能吃树叶草根。
神农公为了寻找谷物,造福人类,历尽千辛万苦,尝尽百草野果,终于在农历三月初三找到了几十粒野谷。
他便把这些种子种在地上。
谷物出芽了,他松土、拔草,禾苗扬花抽穗,他日夜守护,赶鸟驱兽,好不容易收获到了黄灿灿的谷穗。
他一粒未吃,把谷物都分给苗人,并教苗人种田。
后来黎人和汉人也学会了种田。
神农公死后,苗族为了纪念神农公的功德,每逢插秧和收获谷物时,都要煮一顿米饭供祭神农老祖公。
农历三月三是神农找到谷种的吉日。
这天苗族男女老幼欢度三月三,捉鱼杀鸡买肉备酒,做好红、黄、黑、绿、白五色糯米饭,穿上节日盛装,披金戴银,唱歌跳舞,纪念神农公。
壮族人在三月三的时候为什么要吃五色糯米饭

壮族人在三月三的时候为什么要吃五色糯米饭导语:人们采来红兰草、黄饭花、枫叶、紫蕃藤、用这些植物的汁浸泡糯米,做成红、黄、黑、紫、白五色糯饭。
相传,这种食品是深得仙女们的赞赏后流人们采来红兰草、黄饭花、枫叶、紫蕃藤、用这些植物的汁浸泡糯米,做成红、黄、黑、紫、白五色糯饭。
相传,这种食品是深得仙女们的赞赏后流传下来的;也有人说是祭祀歌仙刘三姐的。
吃了这种饭,人丁兴旺,身体健壮。
壮家人喜爱五色饭,把它作为幸福吉祥的象征。
除了农历三月初三外,社日、中元节,甚至过年等,也有人做五色糯米饭吃。
在孩子满月、新居落成等喜庆日子里,也要蒸煮五色饭分送左邻右舍。
壮人也爱枫叶,认为枫叶能“除邪驱鬼”,给人带来吉利和平安。
所以,农历三月三做五色饭的时候,家家户户门口都插上一枝精心挑选的枫叶。
甚至做五色饭的染料渣,也要撒在房屋外围的墙脚下,以求驱邪保平安。
壮家人常常以糯米饭的颜色是否鲜艳,味道是否香甜来评定女主人是否是真正的巧妇。
每到三月初三或清明,天还没亮,各家的主妇们遍纷纷起床,把泡好的五色糯米放入蒸笼里用文火蒸煮。
早晨,孩子们个个拿着彩色的糯米团边走边吃,比谁家的饭更黑、更黄、更紫、更香。
五色糯米饭不仅美观美味,而且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用来染红颜色的“红兰草”具有生血作用,染黄颜色的“黄花饭”或栀子具有清热凉血等作用,而染黑颜色用的则是枫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说:枫叶“止泄益睡,强筋益气力,久服轻身长年”,还说用枫叶煮成的青精饭,人食之能“坚筋骨、益肠胃、能行、补髓”。
壮族三月三吃五色糯米饭的传说传说一:祭祀特桂传说,有位才智超群的壮人韦特桂,在土皇帝手下为臣。
一年大旱,他为解除百姓疾苦,奏邀土皇帝亲往壮乡视察,用计使皇帝免去皇粮。
土皇帝后来发觉上了当,把特桂视为眼中钉,下令捉拿他归案。
壮乡百姓闻知,连夜送特桂上山躲藏。
皇兵捉拿不着,就放火烧山,那天正是农历三月初三。
皇兵走后,乡亲们在一棵大枫树洞里找到特桂尸体,含泪把他葬在枫树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五色米饭苗族人为何要把米饭做成五种颜色
导语:为什么将米饭做成五种色彩呢?苗村的老人家娓娓道来,相传古时苗族祖先膝下有五男,为了传宗接代,让其分头下山去寻找自己的女伴,并约定五
为什么将米饭做成五种色彩呢?苗村的老人家娓娓道来,相传古时苗族祖先膝下有五男,为了传宗接代,让其分头下山去寻找自己的女伴,并约定五年后的“三月三”这一天回来相聚。
兄弟五人历尽艰辛万苦,各自如愿以偿,按期履约。
祖先见其平安归来,喜笑颜开,于是用很多植物的叶子捣出液汁把糯米染成五种颜色,制成彩色米饭为其接风洗尘,希望他们和睦相处、团结互助、幸福长久。
据说,经常食用五色饭还有滋补、健身、医疗、美容等作用,可以预防伤风感冒等疾病。
尤其是在春夏之交食用,生血补阴,强身健体,因为里面的植物原料本身就是各具功能的中药材。
这些天然色素对人体有益无害,各有清香,别有风味。
因此,苗家五色饭常常出现在喜庆的大好日子,成为招待客人的美味佳肴,祝愿五谷丰登,纪念远古先民,感恩美好生活。
苗家五色饭由红、黄、紫、黑、白五色组成,过去多数用苗家特有的山兰糯米来蒸煮,现在不允许随意砍荒烧山种山兰了,因此逐渐用种植的糯米替代。
除了枫树汁液染成黑色,还需要黄姜汁染黄色,红藤叶染红色,蓝藤叶染紫色,白色则用糯米洁白的本色。
只不过这些色米染制的时间短些,有些当场就可染制成,而且这些植物都种在苗家的庭前院后,因此只需要在蒸煮五色饭的前一天或当天准备即可。
据苗族同胞介绍,糯米浸泡时间长久,蒸煮出来的五色饭才会香气扑鼻、可口入味。
在蒸饭时,还会在木桶底部放几张故意撕破的粽叶,透气且米饭容易蒸熟,而且米饭还有粽香味。
生活常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