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服饰演讲稿
苗族文化演讲稿范文

苗族文化演讲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是苗族文化。
苗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
其独特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深受人们喜爱。
苗族文化源远流长,蕴含着丰富的民族精神和历史底蕴,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首先,苗族的服饰文化。
苗族服饰以银饰为主,女性头戴银饰、身着青色长袍,非常华丽。
而男性则穿着黑色长袍,头戴黑色头巾,整体造型非常有特色。
在苗族的传统节日和婚礼上,人们都会穿上传统的苗族服饰,展现出独特的魅力。
其次,苗族的音乐舞蹈文化。
苗族人民热爱歌舞,他们的歌舞形式多样,有芦笙、踩竹竿、牵歌等。
其中,芦笙是苗族人民最喜爱的乐器,它在苗族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苗族的舞蹈也非常有特色,舞姿优美、热情奔放,让人仿佛感受到了苗族人民的快乐与幸福。
再次,苗族的传统节日文化。
苗族有许多传统节日,如苗年、吃新节、龙船节等。
在这些节日里,苗族人民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如舞龙舞狮、赛龙舟等,场面热闹非凡。
这些传统节日不仅丰富了苗族人民的生活,也丰富了中国的民族文化。
最后,苗族的民间传说和习俗。
苗族有许多美丽动人的民间传说,如《八月节》、《射日》等,这些传说富有诗意和想象力,为苗族文化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此外,苗族还有许多独特的习俗,如建房、赶会等,这些习俗代代相传,成为苗族文化的一部分。
总的来说,苗族文化是中国优秀的民族文化之一,其独特的服饰、音乐舞蹈、
传统节日和民间传说习俗,都展现了苗族人民的智慧和勤劳。
希望我们能够更加关注和了解苗族文化,让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得到传承和发扬。
谢谢大家!。
苗族服饰文化

苗族服饰文化在芦笙芒筒齐奏的恢宏神韵里,向您展示服饰斑烂、银潮滚滚、歌舞翩翩的动人场景。
使你的视觉、听觉、触觉、味觉都感受到苗族服饰文化,使你自觉或不自觉地融入苗族服饰文化的环境之中,感受它与其他服饰文化的极大差异。
您若感受到了这种差异,将是我们举办首届中国黔东南苗族侗族服饰文化节的欣慰。
为使您更快更好地对苗族服饰文化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特撰此文。
苗族服饰文化伴随着苗族历史发展而变迁,了解苗族发展的历史,有助我们理解苗族服饰变迁的文化背景。
苗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他们的先民在先秦时代就生活在长江中游地区。
他们的历史可上溯至尧、舜、禹时代。
战国时吴起说:“昔者,三苗之居,左彭蠡之波,右洞庭之水,文山在其南,衡山在其北”。
这个“三苗”或“三苗国”的地域,在今江汉、江淮平原和江西、湖北、湖南一带。
春秋战国时期,苗族先民生活在荆楚地区被称为“荆蛮”。
“三苗”后裔“荆蛮”势力的兴起,大约在商朝前,成为后来掘起的楚国的主要居民之一。
秦汉至南北朝时期,因苗族先民生活在五溪、武陵地区而被称为“五溪蛮”、“武陵蛮”、“长沙蛮”等。
到唐、宋及其以后时期,苗族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口的繁盛,在祖国南方再度呈现出自己的重要影响,引起了唐、宋及其以后各王朝的注目。
各中央王朝与苗族的关系亦日渐密切,对苗族的认识也有所增强,于是“苗”遂从若干少数民族混称的“蛮”中脱离出来,作为单一民族的族称重现于文献之中。
现在苗族分布的状况,大约成形于汉唐时期。
流传于黔东南苗族地区的古歌《跋山涉水》这样描述苗族先民的迁徙:“古时苗人住在广阔的水乡,古时苗人住在水乡边的地方;打从人间出现了魔鬼,苗众不得安居,受难的苗人要从水乡迁走,受难的苗众要从水乡迁去。
”“日月向西走,山河往东行。
我们的祖先啊!顺着日落的方向走,跋山涉水来西方。
”他们追赶着太阳的足迹,他们相信“西方万重山,山峰顶着天,好地方就在山那边,好生活就在山那边。
”苗族先民在压迫中迁徙,他们带着对新生活的期望,迁向陌生的领地。
少数民族服饰演讲稿三分钟

少数民族服饰演讲稿三分钟少数民族服饰演讲稿。
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主题是少数民族服饰。
少数民族服饰是中国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之一,它不仅展现了各民族的独特风格和传统,更是中国文化多元统一的生动体现。
在接下来的三分钟内,我将为大家介绍少数民族服饰的特点和魅力。
首先,少数民族服饰的多样性让人叹为观止。
中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服饰风格。
比如,蒙古族的服饰以“五色”为主题,色彩斑斓,富有草原特色;藏族的服饰则以红、黄、绿为主色调,加上精美的刺绣和珠宝装饰,给人一种神秘而华丽的感觉。
此外,彝族、傣族、朝鲜族等民族的服饰也各具特色,展现出了不同民族的审美情趣和生活习俗。
其次,少数民族服饰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每一件服饰背后都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积淀。
比如,布依族的服饰上常常绣有各种花草图案,寓意丰收和吉祥;壮族的服饰则以银饰为主,反映了他们对财富和美好生活的追求。
这些服饰不仅是民族文化的传承,更是民族身份和归属感的象征,承载着民族的历史记忆和情感纽带。
最后,少数民族服饰展现了中国文化的多元统一。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在长期的交往中相互影响、融合,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景观。
少数民族服饰的多样性和独特性,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多元性;而这些服饰又在某种程度上展现了各民族之间的共同之处,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统一性。
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文化的多彩图景,为世人展现了一个包罗万象、博大精深的中国。
总的来说,少数民族服饰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们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为世人展现了中国这个多民族国家的独特魅力。
希望大家能够更加关注和了解少数民族服饰,让这些美丽的服饰继续在时代的长河中绽放光彩。
谢谢!。
苗族 介绍演讲稿

苗族介绍演讲稿
大家好,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苗族。
苗族是中国
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中国的湖南、贵州、广西等地区。
他们有着独特的语言、服饰、传统习俗和民族文化,深受人们喜爱。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苗族的语言。
苗族有着自己的语言文字系统,苗族语
属于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拥有自己的文字系统——苗文。
苗文是一种象形文字,它的文字形状优美,富有浓厚的民族特色,是苗族人民的重要文化符号。
除了语言文字,苗族还有着独特的服饰文化。
苗族服饰以银饰为主,女性的服
饰尤为华丽,头戴银饰、身穿彩衣、腰系银饰,整个身体都被装点得金灿灿、银亮亮的,非常美丽。
苗族服饰不仅体现了苗族人民的审美情趣,也传承着苗族的文化传统。
除了语言文字和服饰文化,苗族还有着丰富多彩的传统习俗。
苗族人民热情好客,喜欢举行各种各样的节日和庆典活动,如苗年、吃新节、跳芦笙等。
在这些节日和庆典中,苗族人民会唱歌、跳舞,展示他们的民族文化,让人们领略到苗族的独特魅力。
最后,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苗族的民族文化。
苗族有着丰富的民间艺术,如芦笙、踩竹马、跳花炮等,这些民间艺术形式充分展现了苗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的追求。
同时,苗族还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如侗寨、苗寨等古老的建筑,展现了苗族人民的智慧和勤劳。
总的来说,苗族是一个充满魅力和活力的民族,他们的语言文字、服饰文化、
传统习俗和民族文化都展现了苗族人民的智慧和勤劳,让人们深深地喜爱和敬重。
希望大家能够更加关注和了解苗族,让我们一起珍惜和传承这份宝贵的民族文化。
谢谢大家!。
苗族文化演讲稿

苗族文化演讲稿
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是苗族文化。
苗族是中国56个民族之一,他
们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文化传统。
苗族人民勤劳智慧,他们的文化底蕴深厚,充满了独特的魅力。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苗族的服饰文化。
苗族服饰以银饰为主,女性喜欢在
头上戴银冠,身上挂银饰,非常华丽。
而男性则喜欢穿着青色长袍,头戴黑色斗笠,整体给人一种威严的感觉。
苗族服饰的独特之处在于其色彩斑斓、图案精美,展现出苗族人民的审美情趣和智慧。
其次,苗族的传统节日也是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要数
苗年节了。
苗年节是苗族人民的新年,他们会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包括唱歌、跳舞、打旱船等传统节目,场面热闹非凡。
此外,苗族还有许多其他传统节日,如吃新节、龙船节等,这些节日不仅丰富了苗族人民的生活,也传承了他们的文化。
再者,苗族的语言文字也是其文化的重要标志。
苗族有自己独特的语言文字系统,其中的苗文更是一种象形文字,极具艺术价值。
苗族人民通过苗文记录了大量的文化传统和历史故事,这为苗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最后,我想说的是苗族的音乐舞蹈。
苗族的歌舞文化极为丰富多彩,他们擅长
演奏芦笙、唱歌跳舞,尤其是芦笙音乐,富有激情和力量,给人以美的享受。
苗族的舞蹈也是优美动人,舞姿翩翩,舞曲悠扬,展现出苗族人民的豪放和热情。
总的来说,苗族文化是中国优秀的民族文化之一,它蕴含着丰富的内涵,给人
们带来了无尽的魅力。
我们应该珍惜和传承苗族文化,让它继续发扬光大,为中华民族的多元文化贡献力量。
谢谢大家!。
关于苗族的演讲稿五分钟

关于苗族的演讲稿五分钟苗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他们生活在中国的西南地区,主要分布在贵州、云南、广西等地。
苗族是一个勤劳、智慧的民族,他们有着丰富的文化传统和独特的民俗风情,今天我就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关于苗族的一些知识。
首先,我们来谈谈苗族的服饰文化。
苗族服饰以银饰为主,女性的头饰、耳环、项链等都是由银饰制成,非常华丽。
而男性的服饰则以长袍、腰带等为主,也是非常有特色。
苗族服饰的图案和颜色也非常丰富多彩,每一种服饰都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传承着苗族的历史和传统。
其次,苗族的舞蹈文化也是非常有特色的。
苗族舞蹈以踢腿为主要动作,舞姿优美、动作矫健,给人以视觉和听觉的双重享受。
在苗族的一些重要节日和庆典上,人们会载歌载舞,庆祝丰收和生活的美好。
苗族舞蹈不仅展现了苗族人民的勤劳和热情,也传承着苗族的文化和历史。
除此之外,苗族还有着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
例如蜡染、刺绣、木雕等工艺品,在苗族地区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格。
苗族的民间艺术不仅美观,更是承载着苗族人民的智慧和情感,是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后,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苗族的传统节日。
苗族有着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如苗年、吃新节、龙船节等,每逢节日,苗族人民都会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载歌载舞,共庆佳节。
这些节日不仅丰富了苗族人民的生活,也传承着苗族的文化和传统,是苗族人民的精神寄托。
总的来说,苗族是一个勤劳、智慧、热情的民族,他们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化传统和独特的民俗风情。
苗族的服饰、舞蹈、民间艺术以及传统节日都展现了苗族人民的智慧和情感,传承着苗族的历史和文化。
希望大家能够更加了解和关注苗族文化,让这份宝贵的文化传统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谢谢大家!。
苗族族民风民俗演讲稿

苗族族民风民俗演讲稿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好!
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向大家介绍一下苗族的民风民俗。
苗族是中国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之一,他们生活在中国的南方地区,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传统。
苗族的民风民俗是他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需要了解和尊重的。
首先,让我们来谈谈苗族的服饰文化。
苗族的服饰以银饰为主,女性头戴银饰华丽,身披银饰璀璨,而男性则佩戴银饰以示身份和地位。
苗族的服饰不仅彰显了他们的审美情趣,更反映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在苗族的节日和重大场合,人们穿着传统的苗族服饰,舞动身姿,展示着自己的风采和魅力。
其次,苗族的婚嫁习俗也是其民风民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苗族传统的婚礼中,人们会举行“拦亲”仪式,男女双方互赠礼物,表示对彼此的尊重和祝福。
而在结婚后,苗族夫妻会举行“过大礼”仪式,以示对长辈和亲友的敬意。
这些婚嫁习俗不仅体现了苗族人民对家庭的重视,更展现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和传承。
此外,苗族的歌舞文化也是其民风民俗中的亮点之一。
苗族人民善于歌唱和舞蹈,他们的歌曲和舞蹈富有激情和节奏感,能够深深地触动人心。
在苗族的节日和庆典中,人们会载歌载舞,共同庆祝节日的到来,展现出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的追求。
总的来说,苗族的民风民俗是其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需要尊重和了解的。
通过深入了解苗族的民风民俗,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传统,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共同推动中华民族的文化繁荣和发展。
谢谢大家!。
介绍苗族文化的演讲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在这里为大家介绍苗族文化,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个古老而神秘的民族,感受苗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一、引言苗族,是我国一个古老的民族,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贵州、湖南、广西、云南等地区。
苗族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被誉为“东方的古老民族”。
苗族文化以其独特的民族特色、丰富的艺术形式和独特的风俗习惯,在我国民族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今天,就让我带领大家走进苗族文化的世界,领略其独特的风采。
二、苗族的历史渊源苗族历史悠久,起源说法不一。
据《苗族古歌》记载,苗族起源于中原,后因战乱南迁至南方。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苗族经历了多次迁徙,形成了今天的地域分布。
苗族历史悠久,文化传承脉络清晰,为我们了解和研究我国古代历史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三、苗族的服饰文化苗族服饰是我国民族服饰中独具特色的代表之一,以其精美的刺绣、丰富的色彩和独特的造型而闻名。
苗族服饰分为男装和女装,男女服饰各有特色。
1. 男装:苗族男装以短衣、长裤为主,色彩以黑色、蓝色为主,简洁大方。
衣领、袖口、裤脚等部位常常绣有精美的图案,寓意吉祥如意。
2. 女装:苗族女装以宽大的上衣、绣花裙和精美的银饰为特色。
上衣领口、袖口、襟前等部位绣有精美的图案,色彩鲜艳,富有民族特色。
绣花裙以红色、蓝色、绿色等为主,裙子上绣有各种图案,如花鸟、鱼虫等,形象生动。
四、苗族的银饰文化苗族银饰是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精湛的工艺、独特的造型和丰富的寓意而著称。
苗族银饰主要包括银饰、银链、银耳环、银戒指等,种类繁多,工艺精湛。
1. 银饰:苗族银饰以银片、银丝为原料,经过锤打、焊接、雕刻等工艺制成。
银饰造型多样,有银项圈、银手镯、银耳环等,佩戴在身上,彰显苗族女性的美丽与优雅。
2. 银链:苗族银链以银丝编织而成,形状各异,如梅花、菊花等。
银链佩戴在身上,既有装饰作用,又能起到保暖的作用。
五、苗族的饮食文化苗族饮食文化丰富多彩,独具特色。
苗族饮食以酸、辣、香、鲜为特点,注重色、香、味、形的搭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苗族服饰——花中奇葩
苗族的历史文化是靠口头文学和服饰图画艺术来表达的。
与许多无字民族不同的是,苗族不仅将历史传统倾注于口头文学之中,更将它倾注于图画之中,这主要表现在苗族的刺绣图案里。
苗族老人对苗族少年进行历史文化教育时,常指点着服饰图案而说。
苗族叙事性服饰图案不仅长盛不衷,而且十分丰富发达,可谓到了以服饰再现历史的地位,成为苗族传世的“无字史书”。
它们包括缅怀祖先的创世图案、祭祀图案和记载先民悲壮历史的战争迁徙图案。
在黔东南苗族服饰里,大量使用着“蝴蝶妈妈”、“姜央射日月”、“天地”、“黄河”、“长江”、“骏马飞渡”、“江河波涛”、“平原”、“城池”、“洞庭湖”等母题图案,这些图案均显示着苗族历史发展的轨迹。
苗族刺绣
苗族刺绣,代表了中国少数民族刺绣的最高水平。
刺绣是苗族源远流长的手工艺术,是苗族服饰主要的装饰手段,是苗族女性文化的代表。
他们的服饰有便装与盛装之分,平日着便装,节目或姑娘出嫁时着盛装,无论服装还是头饰,工艺复杂,做工精细。
苗族刺绣的题材选择虽然丰富,但较为固定,有龙、鸟、鱼、铜鼓、花卉、蝴蝶,还有反映苗族历史的画面。
苗族刺绣十分美丽,技法有12类,即平绣、挑花、堆绣、锁绣、贴布绣、打籽绣、破线绣、钉线绣、绉绣、辫绣、缠绣、马尾绣、锡绣、蚕丝绣。
这些技法中又分若干的针法,如锁绣就有双针锁和单针锁,破线绣有破粗线和破细线。
苗族刺绣有一种极常见的人骑龙或骑水牯纹样,体现了苗族人民英勇无畏的气概和生活情趣。
苗族民间艺术中的骑龙、驯龙、双龙的各种图案,再现了人们对龙敬而不畏的心理。
苗族刺绣种类很多,从色彩上分,大体上可分为单色绣和彩色绣两种。
单色绣以青线为主,刺绣手法比较单一,其作品典雅疑重,朴素大方;彩色绣用七彩丝线绣成,刺绣手法比较复杂,或平绣或盘绣或挑绣,多以自然界中的花鸟虫鱼或龙凤麒麟为题材,刺绣成品色彩斑斓,栩栩如生,是凤凰民族工艺品中的精品。
苗族刺绣另一特色是借助色彩的运用、图案的搭配,达到视觉上的多维空间。
挑花也称数纱绣,是苗族特有的技艺,不事先取样,利用布的经纬线挑绣,反挑正取,形成各种几何纹样。
挑花就是借助色彩和不规则几何纹样的搭配,形成多视角的图案,从而达到“则看成岭近成峰”的立体与平面统一的视觉效果。
刺绣是苗族妇女的特长,很多作品都具有技术高超,造型奇特,想象丰富,色调强烈,风格古朴的特点。
苗族刺绣图案色调多种多样,松桃地区以花、鸟、虫、鱼为主,喜欢用粉红、翠蓝、紫等色,较为素净。
黔东南多以龙、鱼、蝴蝶、石榴为图案,喜欢红、蓝、粉红、紫等颜色。
黔中地带喜欢用长条、长方、斜线等组成几何图案,喜欢大红、大绿、涤蓝等颜色。
古藏衣上刺绣的蝴蝶纹,是苗族纹饰中最常见和最重要的装饰文化,除了蝴蝶纹绚丽的因素外,还与苗族一个家喻户晓的神话传说——蝴蝶妈妈相关。
在苗族人的心目中蝴蝶妈妈、大宇鹡鸟是苗族的始祖,是创业者,把这些蝴蝶、鸟纹绣在衣服上用以表示对祖先的尊敬与崇拜。
这些图案还有明显的阴阳结合、创造生命的寓意。
表达了苗族祖先对自然、宇宙、对生命起源的理解和认识。
苗族的银饰
苗族姑娘胸前大都佩戴着硕大的银锁,银锁是苗族银装中的主要饰物,制作得十分精美,银匠在压制出的浮雕式纹样上錾出细部、纹样有龙、双狮、鱼、蝴蝶、绣球、花草等。
银锁
下沿垂有银链、银片、银铃等。
有的称其为“长命锁”、“银压领”等。
她们从小就佩戴上,意在祈求平安吉祥,直到出嫁后方可取下。
黄平革家少女其项饰也十分丰富,有戒指项圈,每个戒指又附一银片蝴蝶。
有柱式拧丝项圈,月牙形银片项圈,下面坠有各种造型不同的银铃,行走起来,胸前一片银光,叮当作响。
黔东南苗族男青年亦有佩戴银饰的习俗,有的地方并将其作为未婚的标志。
剑河县久仰苗族男子盛装时穿青色大襟衣、腰系花带,头缠包头帕,颈戴银项圈,胸佩银链饰或银牌。
黎平县苗族男子佩载3 根银项圈表示未婚,佩戴一根或两根银项圈的表示已婚。
从江县岜沙地区的苗族男子仍然保持着他们的传统服饰和发式,他们常年腰刀不离身,腰带上系着火药葫芦和牛角筒及银钩、荷包等物。
苗族银饰至今仍全手工制作,并形成铸炼、锤打、编结、洗涤一整套制作过程。
制作工具主要有风箱、锤铁、拉丝眼板、花纹模型、松脂板等。
这些工具都是苗族银饰艺人自己制造。
值得一提的是,苗族银饰艺人掌握了熟练的抽丝技艺,他们用一个特制的丝眼钢板,板上有粗、细、方、圆不同的眼孔,可以拉出 4 毫米直径的粗丝,也可拉出匀称的电光丝般的细丝。
这种拉丝工艺可与闻名全国的成都银拉丝工艺媲美。
些外,一部分匠人已经掌握镀金镀银的工艺技术,并运用于饰品的制作过程中。
黔东南地区有一批苗家自己的银匠,特别是雷山县空坝、台江县排羊等村寨几乎全村男人都掌握银饰制作技术,承袭了若干代人。
除满足本地需要外,许多银匠还游历于各处苗乡,从事银饰制作。
正因为有了自己的匠人,有了较高水平的工艺技术作基础,才使得苗族银饰始终保持鲜明的民族艺术风格与特色。
丰富多彩的服饰
1985 年北京出的《中国苗族服饰》、《苗装》画册等书的前言记载,苗族服饰大约有130 种以上。
贵州省2000 年出的《贵州民族》画册记载,苗族服饰有170 多种。
《中国民族服饰文化图典》说:苗族有100 多个支系,就有100 多种服饰。
尽管多年来人们一直未弄清苗族服饰类型的多少,但是黔东南作为苗疆腹地,苗族服饰最为丰富多彩却是不争的事实。
在杨正文先生著的《苗族服饰文化》一书中,将苗族女装分为14 型77 式,黔东南占了7 型29 式,分别占总数的50 %和37.67 %,大大超过湖南湘西、广西融水、云南保山和省内兄弟地州。
在男装目前尚存的15 种款式中,黔东南占有7 种款式,占总数的46.67 %,是其他地区难以企及的。
苗族服饰不仅款式种类繁多,样式各异,而且是最能代表该民族特征的物品。
无论哪个民族都没有像苗族这样将服饰图案作为史书,深切地表述历史。
苗族的服饰无处不向世人昭示:我们是苗族,我们来自黄河之滨、长江之畔;我们长途迁徙,历尽艰辛;我们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正是在这样的心态之下,苗家人倾其心血去绣、去染、去展示他们的情结,才有如此优秀的,民族特色极强的苗族服饰艺术。
黔东南苗族服饰不下200种,是我国和世界上苗族服饰种类最多、保存最好的区域,被称为“苗族服饰博物馆”。
苗族服饰从总体来看,保持着中国民间的织、绣、挑、染的传统工艺技法,往往在运用一种主要的工艺手法的同时,穿插使用其他的工艺手法,或者挑中带绣,或者染中带绣,或者织绣结合,从而使这些服饰图案花团锦簇,溢彩流光,显示出鲜明的民族艺术特色。
从内容上看,服饰图案大多取材于日常生活中各种活生生的物象,有表意和识别族类、支系及语言的重要作用,这些形象记录被专家学者称为“穿在身上的史诗”。
从造型上看,采用中国传统的线描式或近乎线描式的、以单线为纹样轮廓的造型手法。
从制作技艺看,服饰发展史上的五种形制,即编制型、织制型、缝制型、拼合型和剪裁型,在黔东南苗族服饰中均有范例,历史层级关系清晰,堪称服饰制作史陈列馆。
从用色上看,她们善于
选用多种强烈的对比色彩,努力追求颜色的浓郁和厚重的艳丽感,一般均为红、黑、白、黄、蓝五种。
从构图上看,它并不强调突出主题,只注重适应服装的整体感的要求。
从形式上看,分为盛装和便装。
盛装,为节日礼宾和婚嫁时穿着的服装,繁复华丽,集中体现苗族服饰的艺术水平。
便装,样式比盛装样式素静、简洁,用料少,费工少,供日常穿着之用。
除盛装与便装之分外,苗族服饰还有年龄和地区差别。
06中文1班王华璐杨兰兰谭贤君杨青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