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民间特色疗法

合集下载

中医特色疗法技法

中医特色疗法技法

中医特色疗法技法包括许多不同的方法和技巧,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中医特色疗法技法:
1. 针灸:使用细针刺激特定穴位,调整和平衡人体的气血和阴阳,治疗疾病和疼痛。

2. 中药治疗:采用草药、植物、动物和矿物等天然药材,通过调理身体内部的功能和病理状态,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3. 推拿按摩:通过手法按摩、揉捏、推拿人体的特定部位或经络,促进气血循环,调整脏腑功能,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4. 刮痧和拔罐:通过使用特殊的刮痧板或火罐,在皮肤上刺激或产生负压,促进气血循环,调理气机,帮助治疗疼痛和疾病。

5. 中医体质辨识与调理:根据中医理论辨识人的体质特点,采取相应的食疗、调节生活作息和草药调理等方法,提升人体的免疫力,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6. 拳法养生:传统的拳法养生包括太极拳、气功、八段锦等,通过舒缓的动作和呼吸调节,促进气血流通,强身健体,提
升健康水平。

7. 食疗:通过调整饮食习惯和选择特定的食物,达到调理身体的目的。

根据中医理论,每种食物有其特定的性味和功效,可以根据个体特点选择适合的食材进行调理。

请注意,中医特色疗法在实践中需要经过专业的中医师指导和诊断,根据个体情况进行应用。

在选择中医特色疗法时,建议咨询专业的中医师,并确保在合适的场合和条件下进行疗法操作。

中医特色疗法的种类

中医特色疗法的种类

中医特色疗法的种类摘要:一、中医特色疗法简介二、中医特色疗法的种类1.药物贴敷疗法2.药物熏洗疗法3.药酒疗法4.药茶疗法5.药枕疗法6.头针疗法7.梅花针疗法8.钩针疗法9.眼针疗法10.腕踝针疗法11.电针疗法12.火针疗法13.耳穴疗法14.脐部疗法15.足部按摩疗法16.手穴疗法17.药摩疗法18.点穴疗法19.捏脊疗法20.放血疗法21.穴位埋线疗法22.刮痧疗法23.拔罐疗法24.艾灸疗法25.醋疗法26.药栓疗法27.脏器疗法28.蜂毒疗法29.磁疗法30.小儿推拿疗法31.第二掌骨侧穴位全息疗法32.子午流注针法33.梳头疗法34.含漱疗法三、中医特色疗法的应用四、中医特色疗法的优势与局限五、结论正文:中医特色疗法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源于古代,经过数千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治疗体系。

本文将对中医特色疗法的种类进行简要介绍。

一、中医特色疗法简介中医特色疗法,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采用中草药、针灸、推拿、拔罐、刮痧等非药物疗法治疗疾病的方法。

中医特色疗法具有疗效显著、毒副作用小、治疗过程舒适等特点,深受患者喜爱。

二、中医特色疗法的种类1.药物贴敷疗法:是将药物制成贴剂,贴敷在特定穴位,通过药物的透皮吸收,达到治疗目的。

2.药物熏洗疗法:是将药物煎煮成汤汁,通过熏蒸、浸泡、洗涤等方法,使药物作用于皮肤,达到治疗目的。

3.药酒疗法:是将药物浸泡在酒中,经过一段时间的浸泡,使药物的有效成分溶解在酒中,达到治疗目的。

4.药茶疗法:是将药物煎煮成茶汤,通过饮用茶汤,达到治疗目的。

5.药枕疗法:是将药物制成枕芯,睡觉时枕在头颈部,通过药物的挥发,达到治疗目的。

6.头针疗法:是通过刺激头部穴位,调整脏腑功能,达到治疗目的。

7.梅花针疗法:是通过刺激皮肤上的梅花状穴位,达到治疗目的。

8.钩针疗法:是通过刺激皮肤上的钩状穴位,达到治疗目的。

9.眼针疗法:是通过刺激眼部穴位,达到治疗目的。

10.腕踝针疗法:是通过刺激手腕和脚踝部的穴位,达到治疗目的。

中医特色疗法:刺络放血疗法

中医特色疗法:刺络放血疗法

中医特色疗法:刺络放血疗法古人云“一针、二灸、三用药”。

传统的刺络放血疗法,古代称为“启脉”、“刺络”,“泻血”等,俗称“刺血疗法”或“刺络放血疗法”。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就有较多的篇幅论述。

这是祖国医学中的一种独特针刺治疗方法,可以起到疏通经络中壅滞的气血、“宛陈而除之”。

具有活血通络、化瘀消Y、泻热解毒、急救醒神、消肿止痛、镇静开窍等作用。

它操作简便、疗效迅速,往往立起沉疴、顿消痼疾,收到意想不到的奇效。

刺络放血疗法就是在特定的经络循行部位,运用针刺手法,让其自行流出或通过拔罐,把淤积在人体经络中的瘀血清除出体外的一种独特的针刺治疗方法。

《针灸大成》说:“人之气血凝滞而不通,犹水之凝滞而不通也。

水之不通,决之使流于湖海,气血不通,针之使周于经脉”。

刺络放血可以疏通经络中壅滞的气血,协调虚实,调整脏腑的功能紊乱,使气滞血瘀的病理变化恢复正常,从而起到积极的治疗作用,这种作用,在《黄帝内经》中有“通其经脉,调其气血”、“调虚实”等记载。

刺络放血治疗疾病的作用主要是通过调整阴阳、疏通经络、扶正祛邪而实现的。

如果再配合针灸则效果更佳。

我科自开展刺络放血配合针灸治疗以来,对多种眼睛疾病(如内分泌疾病引起的眼病、眼睑痉挛、急慢性结膜炎、麦粒肿等)、颈椎病、腰椎病、各种肢体关节疼痛(如:落枕、肩周炎、网球肘、腕关节炎、膝关节炎、踝关节损伤等)、偏头痛、面瘫、三叉神经痛、脑血管意外后遗症、多种皮肤病(如湿疹、银屑病、神经性皮炎、慢性荨麻疹、痤疮、雀斑、黄褐斑等)等多种疾病取得了显著疗效。

(一)刺络放血治病会影响身体健康吗?1、刺络放血疗法不会影响身体健康。

相反,它对人体的健康有益而无害。

它泻出的是堆积在经络中不流动的瘀血,瘀血泻出后,经络之气血通畅,人体的疾病也就自然而然的消失了。

《灵枢?九针十二原》所说之“宛陈则除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之“血实宜决之”。

2、鲜血和瘀血如何区别呢?鲜血泻出后温度下降了才会凝固,这点与瘀血是不同的。

中医八大特色疗法

中医八大特色疗法

中医八大特色疗法
中药熏蒸是一种利用中药蒸汽熏蒸身体的自然疗法。

通过中药的挥发和渗透,使药物成分渗透到皮肤和呼吸道,达到祛湿、祛寒、通经络、活血化瘀、调理气血、提高免疫力的效果。

同时,熏蒸还可以缓解疲劳、改善睡眠、舒缓压力、调整情绪等,对于提高身体免疫力和预防疾病也有积极的作用。

食疗养生食疗
食疗是中医养生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食物的选择、烹制和搭配,达到调理身体、治疗疾病、预防疾病的目的。

食疗具有安全、经济、方便、无副作用等特点,可以改善人体内环境,增强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食疗也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益于延缓衰老、保持健康。

气功养生气功
气功是一种中医养生的方法,通过调整呼吸、调节身体姿势、集中精神意念等方式,达到调理气血、提高身体免疫力、预防疾病的效果。

气功练可以舒缓身心,促进身体健康,增强人体免疫力,对于缓解压力、改善睡眠、调整情绪等方面也有积极的作用。

气功养生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益于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拔罐疗法拔罐
拔罐疗法是一种传统中医疗法,通过将罐子置于皮肤表面,利用罐内真空吸引皮肤组织,产生负压作用,达到疏通经络、排除湿气、促进血液循环、消除疲劳、缓解疼痛等效果。

拔罐疗法可以调节人体阴阳平衡,增强身体免疫力,对于治疗颈肩腰腿疼痛、感冒发热等疾病也有一定的疗效。

拔罐疗法是一种安全、经济、方便的自然疗法,适用于各个年龄段的人群。

中医特色疗法汇总

中医特色疗法汇总

中医特色疗法汇总正文:一、针灸疗法针灸疗法是中医特色疗法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主要通过刺激人体特定的穴位来调节气血流通,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针灸疗法分为传统针灸和电针灸两种,每种疗法又有不同的疗效和适应症。

⒈传统针灸传统针灸是指使用针具直接刺激人体穴位,通过调节经络、气血、脏腑等系统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常见的传统针灸包括手法针灸、火罐针灸、耳针等。

⑴手法针灸手法针灸是指针灸师根据病情和患者体质,采用不同的手法进行针刺,包括扎、捻、转等。

手法针灸可用于各种疼痛病、消化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

⑵火罐针灸火罐针灸是在穴位上点燃罐内的酒精棉球或草药,通过产生热力和负压的作用来刺激经络,并起到活血化瘀、镇痛、排毒的作用。

火罐针灸常用于风湿病、颈椎病、肩周炎等疾病的治疗。

⑶耳针耳针是将针具插入耳廓上的特定穴位,通过刺激耳廓反射区,达到调节全身功能的目的。

耳针常用于戒烟、减肥、失眠等方面的治疗。

⒉电针灸电针灸是在传统针灸的基础上加入电流刺激,通过改变针刺所引起的生物电流,来调节人体的生理功能。

电针灸可以增加针刺的疗效,同时减轻患者的痛感,常用于中风后遗症、面瘫、神经系统疾病等疾病的治疗。

二、中药疗法中药疗法是使用经过炮制的中草药来治疗疾病的一种疗法。

中药疗法有多种形式,包括中药汤剂、中药片剂、中药酒精提取物等。

具体的治疗方案要根据病情来定。

⒈中药汤剂中药汤剂是中药疗法中最常用的一种形式,将经过炮制的中草药配方加水煮煎,得到药液后口服。

中药汤剂常用于热病、风寒感冒、胃肠道疾病等。

⒉中药片剂中药片剂是将中草药制成粉末,然后加入粘合剂制成片剂供患者口服。

中药片剂常用于消化系统疾病、妇科疾病、皮肤病等。

⒊中药酒精提取物中药酒精提取物是将中草药使用酒精进行提取得到的浓缩液,一般用于外用。

中药酒精提取物常用于皮肤病、肌肉骨骼疾病等。

三、推拿疗法推拿疗法是一种通过按揉、拍捶、推拿等手法来调节全身气血,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中医特色疗法汇总

中医特色疗法汇总

中医特色疗法汇总中医特色疗法汇总一、针灸疗法1·刺血疗法:a·原理:通过针刺特定部位,放血以达到疏通经络、调节气血的目的。

b·应用范围:常用于治疗痛证、痹证等疾病。

c·操作方法:选取适当的穴位,用针刺破皮肤,使血液顺畅排出。

2·肚脐疗法:a·原理:利用肚脐穴位与脏腑经络的关系,刺激肚脐穴位以调整脏腑功能。

b·应用范围:适用于消化系统疾病、妇科疾病等。

3·灸疗法:a·原理:将中草药材燃烧后对特定穴位进行熏灼,调节气血循环、温通经络。

b·应用范围:常用于治疗寒湿痹疾、风湿病等。

c·操作方法:选择合适的草药,点燃后对穴位进行熏灼。

二、中药治疗1·中药汤剂:a·概述:以中草药配方为基础制成的液体制剂。

b·应用范围:适用于各种疾病,包括感冒、消化不良、高血压等。

2·中草药外敷:a·概述:将中草药煎煮后外敷于患处,起到治疗和保护作用。

b·应用范围:适用于皮肤病、创伤、烫伤等。

三、推拿按摩1·推拿疗法:a·概述:利用手法按摩身体,刺激经络、调节气血,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

b·应用范围:适用于各种疾病,如颈椎病、高血压等。

四、中医养生法1·饮食调养:a·概述:通过合理搭配食物,达到调养身体、防病的目的。

b·应用范围:适用于个体的体质调养,如调理气血、营养平衡等。

2·气功疗法:a·概述:通过调节呼吸和姿势,锻炼气机以达到调理身体、修养心性的目的。

b·应用范围:适用于心理压力大、焦虑、失眠等问题。

附件:本文档不涉及附件。

法律名词及注释:1·针灸疗法:中医药法规定的医疗技术,通过刺激相关穴位,调节机体功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2·穴位:人体上特定位置,通过针刺或按压可以对身体产生特定效果的点位。

中医特色疗法的种类

中医特色疗法的种类

中医特色疗法的种类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丰富的特色疗法。

这些疗法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

本文将介绍中医特色疗法的种类,包括针灸、中药、推拿、气功和食疗等。

1. 针灸疗法针灸是中医特色疗法中最为知名的一种。

它通过在人体穴位上插入细针,以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针灸疗法有多种类型,包括经络针灸、耳针、火针和电针等。

经络针灸是最常见的一种,通过刺激经络,调整气血运行,恢复身体的健康状态。

耳针则是在耳朵上特定的穴位上插入针头,以达到治疗的效果。

2. 中药疗法中药疗法是中医特色疗法中另一重要组成部分。

中药以其天然、温和、综合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疾病的治疗和预防。

中药可以分为草药、矿物药和动物药等不同类型。

草药是最常用的一种,如人参、黄芪等,具有补气、养血、调理脾胃等功效。

矿物药则以矿石为主要成分,如朱砂、雄黄等,常用于清热解毒。

动物药则以动物组织或分泌物为原料,如鹿茸、牛黄等,常用于壮阳补肾。

3. 推拿疗法推拿是一种通过手法施加压力和推动,以调整人体气血运行,治疗疾病的特色疗法。

推拿可以分为全身推拿和局部推拿两种。

全身推拿是通过按摩、揉捏、推拿等手法,调理全身的经络和脏腑,促进气血运行,增强免疫力。

局部推拿则是针对特定部位的推拿治疗,如头部推拿、腰部推拿等,以改善局部症状和促进康复。

4. 气功疗法气功是中医特色疗法中一种通过调节呼吸和运动,以调整人体气血运行的疗法。

气功包括静功和动功两种形式。

静功是通过静坐、调息、打坐等方法,以调整身心状态,增强体内气血的流动。

动功则是通过特定的动作和呼吸配合,以调整经络、脏腑的功能,达到治疗疾病和保健养生的目的。

气功疗法被广泛应用于疾病的康复和健康的维护。

5. 食疗食疗是中医特色疗法中一种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和食材搭配,以达到治疗疾病和保健养生的疗法。

食疗可以根据疾病的不同分为不同类型,如清热解毒、补气养血、健脾益肾等。

中医特色操作疗法

中医特色操作疗法

---------------------------------------------------------------最新资料推荐------------------------------------------------------中医特色操作疗法一、拔火罐:目的:温经通络、祛风散寒、消肿止痛、吸毒排脓,缓解因风寒湿痹而致的腰背酸痛、虚寒性咳喘等症状,并可用于疮疡及毒蛇咬伤的急救排毒。

评估注意点:病人体质,局部皮肤情况,有无妊娠;高热、凝血机制障碍、皮肤溃疡、水肿及大血管处、孕妇腹部及腰骶部不宜拔罐。

操作方法:95%酒精棉球点燃后伸入罐内中下段环绕 1-3 周,留罐 10 分钟,局部皮肤紫红。

腰背酸痛:阿是穴委中(腘横纹中点)肾俞:第 2 腰椎棘突下,旁开 1.5 寸二、艾条灸法目的:温经通络,解除或缓解各种虚寒性病证。

评估注意点:病人体质,对疼痛的耐受程度,局部皮肤情况。

实热证或阴虚发热者,不宜施灸;颜面部、大血管处、孕妇腹部及腰骶部不宜施灸。

操作方法:1 / 15以病人感到温热、局部皮肤稍起红晕为度。

施灸部位宜先上后下,先灸头顶、胸背,后灸腹部、四肢。

温和灸:距皮肤 3cm,灸 5-7 分钟;雀啄灸:距皮肤 2-5cm,灸 5 分钟;回旋灸:距皮肤 3cm,灸 20-30 分钟。

胃脘痛:足三里穴,犊鼻穴下 3 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处。

中脘穴,腹部正中线,脐上 4 寸处。

痛经:三阴交:内踝尖上 3 寸,胫骨内侧面后缘。

阴陵泉:胫骨内侧髁下方凹陷处。

血海:屈膝,在髌骨内上缘上 2 寸,但股四头肌内测头的隆起处。

气海:前正中线上,脐下 1.5 寸。

地机:内踝尖与阴陵泉的连线上,阴陵泉穴下 3 寸。

风寒痹痛:阿是穴膈俞:第 7 胸椎棘突下,旁开 1.5 寸。

血海:---------------------------------------------------------------最新资料推荐------------------------------------------------------ 屈膝,在髌骨内上缘上 2 寸,股四头肌内测头的隆起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制法:将新鲜鸡蛋揩干净,泡在醋内48小时,蛋壳软化调匀,备用。每日 清早空腹喝1次(喝时添l勺蜂蜜),分5次服完,连服10次为1疗程。
主治:脑溢血后半身不遂。
( 2)白芥子醋方
配方:白芥子400g,醋500g。
制法:2味共煎煮, 煎至药汁300ml左右,收存备用。 每次取药渣及汁适量, 涂敷颌颊部。 功效:利气、散瘀、止痛,用于治疗中风口不能言和舌根紧缩等证。
(11)益智骨碎方配方:益智仁10g,骨碎补10g,补骨脂10g,天竺黄10g,何首乌20g,枸杞子30g,石菖蒲10g,郁金IOg,丹参30g,川芎10g,陈醋15g(冲 服)。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化痰,补肾,治中风后老年性痴呆症。
(12)茵陈益精汤
配方:茵陈40g,首乌20g,金樱子30g,葛根20g,泽泻15g,大黄10g,三七粉5g(冲服),陈醋15g(冲服)。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睡前服。连续服药15剂为1疗程。主治半身不遂。
(7)海风藤秦艽方
配方:海风藤、秦艽、牛膝、杜仲、桑寄生各15g,巴戟、白芍、木瓜、制
附子、狗脊、木香各20g,薏苡仁50g,肉桂10g,醋15g(冲服)。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主治中风后遗症,关节僵硬,行走不便。
(8)天冬龟板方
分钟后无全身反应和局部剧烈肿胀、 奇痒症状即为阴性反应,可进行蜂疗,否则 须于脱敏后再进行。循经散刺法:将螫针从活蜂尾拔出,在患部或相关部位循经 散刺3〜4点,针不离钳点刺即出。适用于十四经皮部、耳穴和头面穴。活蜂螫 刺法:用镊子夹取蜜蜂头胸部,在患者背部、四肢腧穴敏感点交替使用活蜂螫刺, 首次用1只,以后每日增加1只,到30只时不再增加,每日1次.30次为I疗 程,疗程间隔3日。
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
湛江市第二中医医院
民间疗法总结、分析
湛江市第二中医医院内一科
【生大黄脐疗】
组成:生大黄粉3g
方法:生大黄粉3g,以50〜60度白酒调成糊状,贴敷于神阙穴,外用敷料固 定。每日于局部用50〜60度白酒5ml加湿1次,3日换药1次,5次为1个疗程。
适应症:中风后便秘。
【醋疗法】
(1)醋蛋方 配方:鸡蛋1个,老陈醋200ml。
配方:天冬20g,龟板20g,枸杞子20g,白花蛇10g,益智仁10g,人参6g,水蛭12g,石菖蒲12g,黄精15g,首乌15g,鳖甲15g,黄连10g,苏木12g,海藻12g,天竺黄12g,陈醋15g(冲服)。
用法:水煎服,每日I剂,30天为1疗程。
功效:养阴补肾,通络活血,主治中风后遗症,半身不遂,言语不利等。
【白芥子敷灸】
白芥子30克,研为细末,将药末与醋或酒调成膏状,将药膏如黄豆大小4粒,摊在4块胶布中央压平,贴于患侧牵正、下关、颊车、太阳穴。当贴药处有 烧灼性热痛感时即将药物除去。 局部水疱可用消毒针挑破, 流去黄水, 涂以消火 膏。
注意事项:①中风为老年人最常见疾病之一,死产率极高。因此,在急性期 应以中西医抢救为主, 有选择地对症配合发泡疗法。 ②发泡疗法配合艾灸法对中 风脱症有较好疗效。对中风后遗症及恢复应以综合疗法为主, 同时加强功能锻炼,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一般能使部分患者完全恢复健康, 大部分患者可取得不同 程度的效果。
(9)活血通络汤
配方:川芎10g,桂枝10g,鸡血藤30g,葛根12g,羌活10g,归身10g,北芪60g,地龙10g,三棱10g(炒),炒莪术10g,石菖蒲10g,乌梢蛇10g,赤 芍10g,甘草6g,醋15g(冲服)。
用法:水煎服,每天1剂。功效:活血化瘀,主治脑血栓形成。
(10)黄芪丹参汤
配方:黄芪45g,丹参15g,水蛭3g(研末吞服),地龙10g,赤芍10g,三 七3g(研末冲服),陈醋15g(冲服)。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主治脑血栓。
【巴豆发泡灸】
巴豆适量。将巴豆捣烂如泥,将巴都泥纳入患者肚脐孔孔中央, 外以纱布覆 盖,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纳药之后,肚脐皮肤可发痒,甚至发泡疹,揭药 后用消毒针穿破,擦以甲紫药水。
【巴豆麻桂饼天灸】
适用于中风闭证。巴豆仁50克,麻黄50克,杏仁30克,肉桂15克,甘草15克。诸药共研为细末,取药末45克调白酒如厚膏,制成3个药饼,分别贴于 神阙、膻中、心腧上,外加纱布覆盖,胶布固定。另外,再取生姜切成薄片贴在 神阙穴上,加艾绒炷如绿豆大点燃灸之。灸至患者苏醒为止。贴药后加艾灸,具 有加速发泡作用,如局部水疱较大,可用消毒针挑破,涂以甲紫药水,用消毒敷 料固定,经5〜7日后自然结痂而愈。
(3)黄芪参归汤
配方:黄芪30g,当归、赤芍、川芎各15g,丹参20g,红花、石菖蒲各l0g,甘草6g,陈醋20g(冲服)。
用法:水煎服,每日蛴0,15日为l疗程。 功效:补气活血,化瘀通络,主治脑梗塞。
(4)水蛭三七方
配方:水蛭粉3g,三七粉2g,陈醋20g。用法:温开水与醋兑成淡醋液,送服药粉,每日3次,连续服药20天。 功效:通经、破瘀、消肿,主治脑血栓后遗症,半身不遂,语言不利等。
【二子二香膏开灸】
适用于口眼.斜。白芥子、蓖麻子(去壳)各21粒,乳香大敷于颊车、地仓穴上•左斜贴右
边穴,右.斜贴左边穴,然后胶布固定。24小时后去掉药物,每隔3〜5口1次,5次〜I疗程。局部胶布固定。局部水疱可挑做,涂以甲紫药水。
【桃下敷灸】
取桃仁、栀子各7枚,麝香0.3克.上药共研细末,密储备用。敷灸时取药 末,用白酒适量调如膏状,男左女右敷贴劳宫穴,外以胶布固定即可。每周换敷1次。敷灸期间适当休息,减少淡话。如局部起水疱,谨防感染。忌食辛辣等。
(5)山甲马钱子方
配方:穿山甲尾片(炒成珠)60g,精制马钱子6g,熟附片3g,僵蚕3g,醋适 量。
制法:诸药分别研细末,混匀备用。淡醋汤送服,每次3g,每日1次。主 治半身不遂。(6)加味补阳还五汤
配方:黄芪120g,白芍50g,归身、桂枝、牛膝、地龙各20g,何首乌、云 苓、赤芍、菟丝子、女贞子各25g,土鳖虫IOg,醋20g(冲服)。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15天为1个疗程。停药5天再进行下个 疗程,一般用药4个疗程以上。用药期间,应配合语言及机能训练。
功效:主治脑梗塞后继发老年性痴呆症
【蜂针疗法】
取穴:十四经皮部、耳穴和头面部、头项背部、胸部、四肢腧穴敏感点。
针法:过敏试验:局部常规消毒,将蜂针刺人内关穴并于30秒后拔出,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