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混凝土对材料的要求

合集下载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和方法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和方法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和方法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和方法本文提要:预应力筋的张拉以控制张拉力值(预先换算成油压表读数)为主,以预应力筋张拉伸长值作校核。

对后张法预应力结构构件,断裂或滑脱的预应力筋数量严禁超过同一截面预应力筋总数的3%,且每束钢丝不得超过一根。

一.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的分类1.按预加应力的方式可分为:先张法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后张法预应力钢筋混凝土。

2.先张法是在台座或钢模上先张拉预应力筋并用夹具临时固定,再浇混凝土,待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放张并切断构件外预应力筋的方法。

特点是:先张拉预应力筋后,再浇筑混凝土;预应力是靠预应力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传递给混凝土,并使其产生预压应力。

3.后张法是先浇筑构件或结构混凝土,待达到一定强度后,在构件或结构上张拉预应力筋,然后用锚具将预应力筋固定在构件或结构上的方法。

特点是:先浇筑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再在其上张拉预应力筋;预应力是靠锚具传递给混凝土,并使其产生预压应力,达到一定强度后,/doc/cd10026169.html,再在其上张拉预应力筋;预应力是靠锚具传递给混凝土,并使其产生预压应力。

在后张法中,按预应力筋粘结状态又可分为:有粘结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和无粘结预应力钢筋混凝土。

二.预应力筋按材料可分为:钢丝,钢绞线,钢筋,非金属预应力筋等。

金属类预应力筋下料应采用砂轮锯或切断机切断,不得采用电弧切断。

三.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按锚固方式不同,可分为四类:夹片式(单孔与多孔夹片锚具)支撑式(墩头锚具、螺母锚具等)锥塞式(钢质锥形锚具等)握裹式(挤压锚具、压花锚具等)四.预应力筋用张拉设备有液压张拉设备和电动简易张拉设备。

较常用的是液压张拉设备,由液压张拉千斤顶、电动油泵和外接油管等组成。

弱拉设备要按规定定期维护和校检。

液压千斤顶按机型不同可分为:拉杆式、穿心式、锥锚式和台座式等几种千斤顶类型。

五.预应力筋的下料长度应由计算确定,计算时应考虑构件孔道长度或台座长度、锚(夹)具厚度、千斤顶工作长度、墩头预留量、预应力筋外露长度等。

混凝土结构中的预应力技术规范

混凝土结构中的预应力技术规范

混凝土结构中的预应力技术规范一、引言混凝土结构是现代建筑中常用的结构形式之一,而预应力技术作为一种强化混凝土结构的方法,在现代建筑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预应力技术可以有效地改善混凝土结构的力学性能,提高其承载能力和耐久性,同时也能够减少混凝土的裂缝和变形。

为了确保预应力技术的有效实施,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预应力技术规范,本文将重点介绍混凝土结构中的预应力技术规范。

二、国际预应力技术规范概述1. ACI318-14美国混凝土规范ACI318-14是美国混凝土规范中的一部分,其中包括了预应力技术的相关规定。

规范中规定了预应力钢筋的要求、预应力混凝土的要求、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和施工要求等方面的内容。

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中,ACI318-14规范要求采用极限状态设计方法,并对结构的荷载、材料强度和结构几何特征等因素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2. EC2欧洲混凝土规范EC2欧洲混凝土规范是欧洲地区广泛采用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其中也包括了预应力技术的相关规定。

规范中规定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和施工要求,包括预应力钢筋的要求、预应力混凝土的要求、构件的预应力设计和施工等方面的内容。

EC2规范中也采用了极限状态设计方法,并对结构的荷载、材料强度和结构几何特征等因素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3. GB50010-2010中国混凝土设计规范GB50010-2010是中国混凝土设计规范,其中也包括了预应力技术的相关规定。

规范中规定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和施工要求,包括预应力钢筋的要求、预应力混凝土的要求、构件的预应力设计和施工等方面的内容。

GB50010-2010规范中采用了极限状态设计方法,并对结构的荷载、材料强度和结构几何特征等因素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三、预应力钢筋的要求预应力钢筋是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必不可少的材料,其质量和性能对混凝土结构的安全和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

预应力钢筋的要求包括钢筋的材质、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弯曲性能、锚固性能等方面。

预应力混凝土板桩施工技术规程

预应力混凝土板桩施工技术规程

预应力混凝土板桩施工技术规程预应力混凝土板桩施工技术规程第一部分:介绍预应力混凝土板桩施工技术规程预应力混凝土板桩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和土木工程中的桩基工程技术。

它采用混凝土桩体和预应力钢筋相互配合,能够有效地提高桩体的受力性能和整体稳定性。

本文将对预应力混凝土板桩的施工技术规程进行深入探讨。

第二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板桩的材料和设备要求在施工预应力混凝土板桩前,需要准备一系列的材料和设备。

这些包括但不限于混凝土、预应力钢筋、注浆材料、施工机械等。

本部分将详细介绍这些材料和设备的要求,以及它们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第三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板桩的施工工艺流程预应力混凝土板桩的施工是一个复杂而细致的过程,需要进行严密的施工工艺控制,遵循科学的操作流程。

在本部分,将从准备工作、测量布桩、钢筋安装、混凝土浇筑和养护等方面,逐步介绍预应力混凝土板桩的施工工艺流程。

第四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板桩的质量控制和检测为了确保预应力混凝土板桩的质量,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和检测。

这包括对材料和设备的验收、施工工艺的监督、试块和试桩的检测等。

本部分将介绍预应力混凝土板桩质量控制和检测的常用方法和标准。

第五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板桩的施工安全和环境保护在预应力混凝土板桩的施工过程中,安全和环境保护是至关重要的。

本部分将介绍与施工安全和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安全措施和环保要求,以及应急处理措施和事故预防措施等。

第六部分:总结与回顾通过对预应力混凝土板桩施工技术规程的全面介绍,可以看出它在土木工程领域中的重要性和广泛应用。

预应力混凝土板桩不仅能够提高桩体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还能够满足不同工程要求和土壤条件下的应用需求。

需要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相关规程和标准进行操作,确保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观点和理解:预应力混凝土板桩作为一种先进的桩基工程技术,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它能够应对不同土壤条件和工程要求,提高工程的承载能力和整体稳定性。

同时,预应力混凝土板桩的施工技术规程对材料和设备的要求严格,施工过程中需要严密控制工艺流程和质量检测。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基本概念及其材料(第12章)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基本概念及其材料(第12章)

11
+ 12.2.1预加应力的主要方法 + 先张法、后张法
+ 12.2.2锚具
+ 锥形帽、墩头锚、钢筋螺纹锚、具夹片锚
具、固定端锚具、连接器 + 12.2.3千斤顶 + 12.2.4预加应力的其它设备
张拉台座
+ 制孔器、穿索机、灌孔水泥浆及压浆机、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位,预先用某种方法对 混凝土施加一定的压应 力,使之建立一种人为的应力状态,这种应力 的大小和分布规律,能有利于 抵消使用荷载作 用下产生的拉应力,因而使混凝土构件在使用 荷载作用下不致开裂,或推迟开裂或使裂缝宽 度减小。
+以简支梁为例,其基本原理如下图示。
2
3
+ 1)国外对配筋混凝土结构的分类

28
Apk — 第k根(束)预应力钢筋的 截面面积
Ep — 预应力钢筋与混凝土弹 性模量之比
已知T形截面梁如右图示, 共配有6束Φ5的消除应力 光面钢丝,每束面积 Apk=471mm2,预留孔 道直径50mm,中心至下 边缘的距离120mm, αEP=6.06,试列表求毛截 面、净截面、换算截面几 何特征。
或I 0 I i
A y
i
A y
i 2 i
2 i
( Ep 1) Apk y k y 0u Ai yi ( Ep 1) Apk y k
2 2
A ( y
i
( Ep 1) Apk y k A0 y 0u
i


2
y 0u ) 2 ( Ep 1) Apk ( y k y 0u ) 2

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05[1].8.25

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05[1].8.25

南水北调中线京石段应急供水工程漕河渡槽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本技术要求针对漕河渡槽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施工编制。

对于预应力混凝土工程中的模板安装、非预应力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及养护,施工中执行《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DL/T 5144—2001)、《漕河渡槽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及相关规范。

本技术要求引用了《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

1钢绞线1.1钢绞线的力学性能预应力混凝土使用的钢绞线应符合《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 5224—2003)的要求。

本工程用的钢绞线结构为1×7;公称直径j 15。

2mm;公称截面面积1392m m;强度级别为1860Mpa,Ⅱ级松弛;一根钢绞线的最大负荷不小于260kN;屈服负荷不小于234 kN;伸长率不小于3。

5%;1000h的松弛率不大于2。

5%(70%标准强度)。

1.2表面质量钢绞线表面不得带有降低钢绞线与水泥浆粘结力的润滑剂、油渍等物质,不得有锈斑或麻坑.1.2检测对每批钢绞线都应进行检测.在一批钢绞线中随机取3盘,从每盘钢绞线的端部正常部位截取一段做试样,进行表面质量、直径偏差、捻矩和力学性能试验。

试验结果如有一项不合格,则全盘报废。

再从该批钢绞线中取双倍数量的试样进行不合格项复测,如仍有一项不合格,则该批钢绞线为不合格。

每批钢绞线的重量应不大于60t。

如每批钢绞线的数量不足3盘,应逐盘取样做上述试验。

2锚具与夹具预应力筋锚具和夹具应有可靠的锚固性能、足够的承载能力和良好的适应性,既能发挥预应力筋强度,又能安全的实现预应力作业,并应符合《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B/T14370—2000)要求.2.1锚具应按设计要求选用。

锚具应满足分级张拉、补张拉及放松预应力的要求,附件上设置灌浆孔或排气孔。

锚具重复张拉其性能应满足锚具效率系数ηa≥0.95;组装件受力段长度的极限总应变εapu≥2%。

锚具组装件在应力上限为标准强度值f ptk的65%时,应力幅度不小于80MPa,试件经受200万次循环荷载后,锚具零件不应疲劳破坏,预应力筋在锚具夹持区域发生疲劳破坏的截面面积应不大于试件总截面面积的5%.2.2夹具夹具应具有良好的自锚性能、松锚性能和重复使用性能。

预应力管桩技术要求内容

预应力管桩技术要求内容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技术要求一、适用范围:本技术要求适用于成都万科所有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的招投标及现场安装指导。

本标准规定了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术语、原材料、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

本标准适用于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二、依据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除另有注明外,本工程须符合设计、图纸和相关国家、地方及行业标准,主要包括但不限于:➢《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2002年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99),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CECS 22:2005),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建筑地基与基础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图集)》(03SG409);➢《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GB13476)➢《先张法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基础技术规程》(DB51/5070-2010),四川省标准。

三、术语及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先张法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采用离心方式成型的先张法预应力高强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80)环形截面桩(代号PHC,以下简称管桩)。

3.2 管桩基础由管桩和连接桩顶的承台共同组成的建(构)筑物基础。

3.3 填芯混凝土灌填在管桩内腔的混凝土。

3.4 静载荷试验桩通过静载荷试验取得承载力等相关参数的试桩。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材料—预应力钢材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材料—预应力钢材

在一定拉应力值和恒定温度下, 钢筋长度固定不变,钢筋中的 应力将随时间延长而降低,一 般称这种现象为钢筋的松弛或 应力松弛。
预应力钢材的种类
冷拉低合金钢筋
钢筋
热处理钢筋


冷拔低碳钢丝(常见直径为5mm、4mm和3mm)
力 钢丝

高强钢丝(碳素钢丝,刻痕钢丝),直径4~5mm。

钢绞线 (一般由七股φ3、φ4或φ5 的高强钢丝捻制而成)
1. 预应力钢材的基本要求
• 强度、塑性、粘结性能、应力松弛损失
2. 预应力钢材的种类
• 钢筋、钢丝、钢绞线
3. 预应力钢材的性能标准
• 高强度钢丝、钢绞线、精轧螺纹钢筋
思考题
预应力钢材的性能如何检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普通松弛钢丝:冷拉钢丝通过矫直工序后在适当温度下进行短时热处理的钢丝,是普 通松弛钢丝(初始应力相当于70%公称抗拉强度时,1000小时后应力松弛率不大于8%)
1. 高强度钢丝
高强钢丝按其外形分为有光面钢丝、螺旋肋钢丝和刻痕钢丝。
几种常见的预应力高强钢丝 a)光面钢丝 b)螺旋肋钢丝 c)三面刻痕钢丝 d)无粘结钢丝束
预应力钢材
01 知晓预应力钢材的基本要求 02 能列举预应力钢材的种类 03 能描述各类预应力钢材的性能标准
预应力钢材的基本要求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中设置有预应力钢筋和非预应力钢筋(即普通钢筋),我们在此 主要讨论预应力钢筋。
对预应力钢材的要求 强度要高; 有较好的塑性; 要具有与混凝土良好的粘结性能; 应力松弛损失要小。
目前,这种高强钢筋仅用于中、小型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或做为箱梁的竖向、横向预应 力钢筋。
3. 精轧螺纹钢筋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质量检验标准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质量检验标准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质量检验标准一、前言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是现代建筑中常用的结构形式,它具有强度高、耐久性好、抗震性能优良等优点。

然而,在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生产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质量问题,对于保证构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加强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质量检验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制定全面的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质量检验标准,以帮助企业规范生产过程,提高构件质量。

二、质量检验标准的制定依据和范围1. 制定依据本标准参考了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结合国内外现有的实践经验和技术标准,经过专家论证后制定。

2.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生产、运输、安装和使用过程中的质量检验。

其中,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包括钢筋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碳纤维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玻璃纤维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等各种类型。

三、生产工艺和设备要求1. 生产工艺要求(1)搅拌:混凝土材料必须通过搅拌设备充分混合,确保质量均匀。

(2)浇筑: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前必须密封保养,禁止在强度未达到要求时进行破模。

(3)预应力加强:预应力应根据设计要求和加强要求进行加固,确保拉力合理。

2. 设备要求(1)搅拌设备:必须选用质量可靠的混凝土搅拌设备,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

(2)模具:必须选用质量可靠的模具,确保构件的尺寸精度。

(3)拉力机:必须选用精确可靠的拉力机,确保预应力的准确度和稳定性。

四、构件尺寸和几何形状要求1. 尺寸要求(1)长度误差:构件长度的偏差应满足设计要求,一般不超过10mm。

(2)宽度误差:构件的宽度偏差应满足设计要求,一般不超过5mm。

(3)高度误差:构件的高度偏差应满足设计要求,一般不超过5mm。

2. 几何形状要求(1)平面度:构件表面的平面度应满足设计要求,不应有明显的凸凹不平现象。

(2)曲率半径:构件的曲率半径应满足设计要求,不应有明显的弯曲和变形。

(3)直线度:构件直线的直线度应满足设计要求,不应有明显的弯曲五、混凝土材料和预应力钢筋检验要求1. 混凝土材料检验要求(1)水泥:应符合国家标准,不得使用过期水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应力混凝土对材料的要求
对预应力钢筋的一些要求:
(1)强度要高。

预应力钢筋的张拉应力在构件的整个制作和使用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应力损失。

这些损失的总和有时可达到
200N/mm²以上,如果所用的钢筋强度不高,那么张力时所建立应力甚至会损失殆尽。

(2)与混凝土要有较好的粘结力。

特别在先张法中,预应力钢筋与混凝土之间必须有较高的粘结自锚强度。

对一些高强度的光面钢丝就要经过“刻痕”、“压波”或“扭结”,使它形成刻痕钢丝、波形钢丝及扭结钢丝,增加粘结力。

(3)要有足够的塑性和良好的加工性能。

钢材强度越高,其塑性越低。

钢筋塑性太低时,特别当处于低温和冲击荷载条件下,就有可能发生脆性断裂。

良好的加工性能是指焊接性能好,以及采用镦头锚板时,钢筋头部镦粗后不影响原有的力学性能等。

我国常用的预应力钢筋有冷拉III级钢筋、冷拉IV级钢筋、冷扎带肋钢筋、热处理钢筋、高强钢丝等。

对预应力混凝土中混凝土的一些要求:
(1)强度要高,要与高强度钢筋相适应,保证预应力钢筋充分发挥作用,并能有效地减小构件截面尺寸和减轻自重。

(2)收缩、徐变要小,以减小预应力的损失。

(3)快硬、早强,使能尽早施加预应力,加快施工进度,提高设备利用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