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死如事生-陵墓雕塑

合集下载

9 事死如事生——陵墓雕塑

9 事死如事生——陵墓雕塑

兵马俑是如何制作的?
兵马俑多用制陶工匠和雕塑工匠用以模为主、 塑模结合、分件制作、逐步套合和入窑烧制、 出窑绘彩的方法,烧制出这些大型陶俑和陶马。
什么是俑?俑有什么用处?
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艺术特点?
“致广大,尽精微。” 准确生动的个性与气势磅礴的整体相协调统一。
事死如事生——陵墓雕塑
杨柳青四中 吴学颖

“始皇初即位,穿治骊山,及并天下,天 下徒送诣七十万人,穿三泉,下铜而致椁, 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藏满之。令 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 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 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 之。”《史记 秦始皇本纪》
发掘实况图片

让我们走进汉代
什伐赤
白蹄乌
拳毛騧
特勒(勤) 骠
飒露紫
青骓
思考:
秦陵兵马俑与霍去病墓石雕的区别?
秦陵兵马俑:
材质:彩绘陶俑 手法: 造型生动写实,千人不同面 题材: 以人物为主 表现主题: 气势宏伟,显示 了秦国 “士勇兵利,车坚马良” 的强盛局面,反映了大转 折时代的壮美岩 手法: 形态自然,写意传神 题材: 动物形象 表现主题: 纪念汉武帝时期抗击匈奴的 著名将领霍去病

课堂小结
讲一个关于潜力的小故事,来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事死如事生的观念在画像石棺上的呈现

事死如事生的观念在画像石棺上的呈现

摘要:无论是汉代的石棺或汉代的画像石棺,都集中分布在中国的西南地区,尤其集中地分布在四川盆地内。

画像石棺的数量众多,为研究当时的丧葬习俗、思想意识、社会经济、美术和这一区域的历史等提供了很有价值的实物资料。

本文正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汉代的画像石棺所呈现的观念做一次初步的研究。

关键词:丧葬;石棺;事死如事生;观念1事死如事生这种丧葬文化的由来中国丧葬文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孟子认为,上古时代原本没有埋葬的习俗,人死后把尸体丢弃在山野沟壑中就罢了。

[1]但后来人们看到死者的尸体被野兽吞食,被苍蝇等叮咬,觉得不合人情,才将尸体掩埋。

据现代考古发现,大约距今2700年前的周口店山顶洞人就有土葬的风俗,在山顶洞墓葬里,有三个完整的头骨和一些其他人的骨头,显然这是当时有意安放在洞里并加以掩埋的。

人骨周围散布这赤铁矿粉末,女性骨头外的土里发现七颗经过磨钻,制作较为精细的穿孔小石珠其表面均用赤铁矿粉染成红色,此外还有燧石石器和穿孔的兽牙等物品,[2]从这些遗存我们了解到,当时的人们已有了人世间外存在另一世界,那里的人与阳世一样生活观念,同时也有了人的肉体和灵魂可以分离的观念,因此也产生了简单、朴素的丧葬习俗,并希望人死后到另一世界中,也能和人世间一样生活。

进入新石器时代后,灵魂不灭的生命观有了进一步发展,如半坡人小孩的墓葬,用做盖子的钵和盆的底部都有人工打制的小孔,这个小孔就是为了让死去小孩的灵魂通过,与亲人自由相见。

在新石器时代的中晚期,这个时期的随葬品多为死者生前使用过的生产、生活用具。

如男性坟墓中多随葬石刀、石斧等,而女性坟墓中多随葬纺轮、骨器等,反映了生产的分工。

当时的人们已为死者准备了死后生活的场所和用具,并有一定的丧葬礼俗将亡魂引导到他们应该去的地方。

这些都反映了当时的人们对灵魂、祖灵、祖先崇拜等已有了比较完整的观念。

同时地不同地区的考古遗址的丧葬方法也不尽相同,不同的民俗形成了不同的葬式。

我们汉族主要是土葬,第二种葬式是水葬。

中国古代雕塑

中国古代雕塑

一号俑坑发掘
• 一号坑的发现,缘于1974年3月,秦兵俑面世, • 1974年7月中旬,由陕西省博物馆、文管会、临 潼县文化馆联合组成的考古发掘队进驻秦俑坑 工地。随着工作范围的不断扩大。 • 1976年-1978年,考古队又增添了考古、保护 、照相、修复等方面的人员,新生力量的加强 ,各项工作的开展,使考古队一时显得异常热 闹。一号坑发掘工作全面开挖,10多个修复组 展开对兵马俑的大规模修复。
• 秦始皇陵位于距西安市30多千米的临潼 区城以东的骊山脚下。 • 秦始皇陵兵马俑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 位于陵园东侧1500米处。秦始皇兵马俑 陪葬坑坐西向东,三坑呈品字形排列。 最早发现的是一号俑坑,呈长方形,东 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深约5米,总 面积14260平方米,四面有斜坡门道,左 右两侧又各有一个兵马俑坑,现称二号 坑和三号坑。
霍去病(公元前140—前117年),西汉武 帝时期抗击匈奴贵族侵扰的著名青年军 事家。腮岁从军抗击匈奴,因勇冠三军 ,被武帝封为“冠军侯”。霍去病在短 短的6年中,6次出击匈奴,为保卫国家 、扫除中西商贸文化交流道路上的障碍 做出了巨大贡献。 • 公元前119年,霍去病率大军追歼匈奴主 力,直抵狼居胥山(在内蒙古乌兰巴托以 东),基本上解除了匈奴对汉朝的军事威 胁。
马踏匈奴” 雕像
昭 陵 六 骏
兵马俑是怎么被发掘的?
• 1974年3月,在陵东的西杨村村民抗旱打井时 ,在陵墓以东三里的下和村和五垃村之间,发 现规模宏大的秦始皇陵兵马俑坑,经考古工作 者的发掘,才揭开了埋葬于地下的2000多年前 的秦俑宝藏。 • 1975年国家决定在俑坑原址上建立博物馆。 1979年10月1日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开始向国 内外参观者展出。2009年6月13日下午1点多, 秦始皇陵兵马俑一号坑再次开掘,之后在一号 坑北部中段,又出土彩兵马俑。 • 秦始皇兵马俑陪葬坑,是世界最大的地下军事 博物馆。

事死如生

事死如生

霍去病墓石刻艺术 特点:
具有象征性和纪念意 义; 采用循石造型的写意 手法略加雕刻。
写实
(循石造型)写意
《伏虎》
《野猪》
《卧牛》
《卧象》
“惟汉人石刻,气魄深沉雄大”——鲁迅
汉代陶俑
拂 袖 舞 女 俑 ( 西 汉 )
击鼓说唱俑(东汉)
艺术手法简洁概括
富有生活情趣、 形象生动传神
唐三彩
黄、绿、白、 高度写实、富丽堂皇
1、秦始皇兵马俑发现于1974年; 2、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 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
3、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法国前总理 希拉克
秦始皇兵马俑的种类
3
4
5 1 2
将军俑
将军俑,身材高 大魁梧,昂首挺胸。 显得威武大度,雄风 逼人,勃发出阳刚之 气。
立射俑
立射俑位于二号 坑,出土有 332 个弓 弩兵,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俑为不著铠 甲的轻装步兵俑。
谢谢大家!
——余秋雨
跪射俑
跪射俑同立射 俑一样大多数出土 于二号坑。他们身 穿齐膝长襦,外披 铠甲。双目凝视前 方,两手做持弓弩 状。
军吏俑
军吏俑,头戴 长冠,或穿战袍, 或披铠甲,手执兵 器。
骑兵鞍马俑
骑兵鞍马俑, 一般立于马前,一 手牵缰绳,一手作 提弓状。
秦始皇兵马俑的艺术特点是什么?
“一人一面”
秦俑艺术特点:
与真人真马一般大小、数量多、规 模大; (一人一面)采用写实手法,刻画 细致入微。
霍去病墓石刻群
西汉时期的霍去病墓石刻群是足以与 秦陵兵马俑相媲美的杰出的石雕艺术。 石雕群中体积最大的高达190cm,长约 280cm,采用秦岭山区硬度很强的花岗 岩雕刻而成。

中国古代雕塑

中国古代雕塑

之一《白蹄乌》
昭陵六骏之一《飒露紫》
昭陵六骏之一的“飒露紫”是李世民东征洛阳, 铲平王世充势力时的坐骑,列于陵园祭坛西侧 首位,前胸中一箭。
昭陵六骏之一《拳毛騧》
昭陵六骏之一《青骓》
昭陵六骏之一《什伐赤》
昭陵六骏之一《特勒骠》
《特勒骠》石刻宽约2米、高约1.7米。造型优 美,雕刻线条流畅,刀工精细、圆润,是珍贵 的古代石刻艺术珍品。
军吏俑
军吏俑,头戴长 冠,或穿战袍,或披 铠甲,手执兵器,目 光炯炯,神情严峻, 表现出刚毅勇猛的性 格。
骑兵鞍马俑
骑兵鞍马俑,一般立于马前,一 手 牵缰绳 ,一手作提弓 状 。 骑 兵俑 头 戴 圆 形小帽,身穿 紧 腰窄袖短袍,披 短甲,足蹬短皮靴,装束便于骑射。
铠甲武士俑
铠 甲武士俑, 披甲站立,或免冠, 或头戴软帽,脑后 綰六股宽辫行扁髻, 个个神情严肃恭谨。
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
一.事死如事生——陵墓雕塑
统治阶级希望自己死后能够灵魂 升天并继续拥有权利和享受豪华生 活,因而在陵墓前设置大型的石人 石兽等雕刻群表示威严。在墓中还 放置大量精美的作为陪葬的各种陶 俑。这些属于陵墓雕塑。 萧 景 墓 前 辟 邪
昭 陵 六 骏 之 一
青铜立人像
青铜立人像是中国, 也是世界迄今为止 发现的同时代文物 群中最早、最大、 最奇特、最神秘、 最为宏伟壮观的青 铜立人雕像,被誉 为“铜像之王”。
《跃马》
《跃马》有动感,有力 度,给人以壮美,刚健 雄豪的振兴豪情。跃马 表现了闻惊而动,将要 奔腾而尚未完全跃起的 霎时间瞬息动作姿态。
《伏虎》
《伏虎》雕刻家利用一块波浪起伏不规则的石料,把凶猛桀骜 的“虎性”表现得淋漓尽致。虎头、颈与胸连在一起,似为积蓄 力量,好像随时会扑向猎物。虎尾倒卷于背上,虎身上的斑纹虽 没有雕刻的很突出,但却异常生动。作品造型浑然一体,充满生 气,不拘泥于细节的真实性,而是把握住了整体的特征。

事死如事生陵墓雕塑PPT课件

事死如事生陵墓雕塑PPT课件
8
——----------------------------
. 将军俑 将军俑在俑群中发现数个,其中以本图造型最为庄 重威武。秦俑和陶马尽力模拟真人、真马形貌,目 的是用他们替代活人活马,排列成为皇帝送葬的军 阵。换而言之,它们是专为死者制作的丧仪用品, 并非是供人观赏的艺术品,因而塑造时只是刻求形 似,只注重是否逼真似真人,而不注重其姿态是否 生动,缺乏艺术品的传神写照,肢体呆滞。但在无
青铜人像
青铜人头像
青铜人面具 4
三是在西安临潼秦始皇陵
八千多件兵马俑
5
什么是陵墓雕塑?
统治阶级希望自己死后能够灵魂
升天并继续拥有权力和享受豪华
生活,因而在陵墓前设置大型的
石人石兽等雕刻群表示威严。在
墓中还放置了大量精美的作为陪
葬的各种陶俑。这些属于陵墓雕


陵墓雕塑包括两大部分:

一部分是地面上神道两侧的石刻造像 重要作品:西汉霍去病墓石刻群,唐代昭陵六骏、 顺陵与乾陵石刻群
一部分是地下作为陪葬的俑 俑类雕塑以汉,唐两代的作品为最精
7
地下军阵——秦始皇陵八千兵马俑
陕西西安临潼秦始皇陵铜 马车,为秦代铜铸 像,1980年陕西省临潼秦 始皇陵封土堆出土,为青 铜之冠。
陶俑群塑造了秦军不 同等级,不同兵种的 将士形象,其中有指 挥官,也有骑兵、步 兵、车兵、弓穹手等。 形体魁梧,身高平均 约1.75米,指挥官高 近2米。很高将士手 中握着使用青铜兵器。 其塑造方法是模制与 雕塑相结合。。。。
霍去病墓石雕的特点
材质:花岗岩 手法:形态自然,写意传神 题材:动物形象 表现手法:纪念汉武帝时期抗击 匈奴的著名将领霍去病
13
唐代陵墓雕刻

异彩纷呈的中国古代雕塑、工艺和建筑

异彩纷呈的中国古代雕塑、工艺和建筑

人面鱼纹盆
大盂鼎 (青铜器) 西周
大盂鼎,通高 1021mm;重153.5kg。 造型特征为:立耳;圆 腹,柱足,腹上部饰曲 折角兽面纹;足上部饰 外卷角兽面纹,足下部 略呈蹄形。鼎内铸有铭 文19行,共291字。铭 文分为两个部分,分别 记载了周康王对贵族盂 的训诰和赏赐。真实地 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 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秦始皇陵兵马俑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位于陵园东侧1500米处。据史书 记载:秦始皇从13岁即位时就开始营建陵园,由丞相李斯主持规划设计,大将 章邯监工,修筑时间长达38年。
秦始皇兵马俑陪葬坑坐西向东,三坑呈品字形排列。最早发现的是一号俑坑, 呈长方形,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深约5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四面 有斜坡门道,左右两侧又各有一个兵马俑坑,现称二号坑和三号坑。俑坑布局 合理,结构奇特,在深5米左右的坑底,每隔3米架起一道东西向的承重墙,兵 马俑排档的过洞中。
中国古代的工艺作品
玉琮王
玉琮王为国家一级文物,1986年出土于 浙江省余杭县反山12号墓,重6.5千克,为 礼器或财富象征,是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 的玉琮之首,故称“玉琮王”。现藏浙江 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新石器时代
人面鱼纹彩陶盆于1955年出土于陕西 省西安市半坡。新石器时代前期,多作 为儿童瓮棺的棺盖来使用,是一种特制 的葬具。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欣赏了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再来欣赏唐代和宋代的彩塑
晋祠圣母——邑姜
山西晋祠侍女彩塑 宋代
晋祠的宋代彩塑。创建于宋代天圣年 间(公元1023—1032年)。是我国宋 代宫廷生活的真实写照。殿内有主像一 尊,四周环立侍从42尊,其中宦官5尊, 着男服的女官4尊,侍女33尊。这些彩 塑中,邑姜居中而座,神态庄严,雍容 华贵,凤冠霞帔,是一尊宫廷统治者形 象。侍从塑像形象逼真,造型生动,情 态各异,是研究宋代雕塑艺术和服饰的 珍贵资料。被称之为晋祠“三绝”。

《事死如事生——陵墓雕塑》公开课教案

《事死如事生——陵墓雕塑》公开课教案

《事死如事生——陵墓雕塑》公开课教案【教材分析】陵墓雕塑,是指陵墓建筑中的雕塑部分。

陵墓建筑分为地面和地下两部分,地面上有坟和祭祀建筑群;地下为墓室建筑。

配合地面建筑陈设在不同位置的各种石雕和雕刻,为地面上的雕塑。

地下雕塑,则是地下墓壁面上的石刻,砖雕的浮雕以及画像石画像砖等。

地面上的陵墓雕塑,最为常见。

规模宏大,成就突出。

中国自秦汉以来,盛行厚葬。

统治阶级希望自己死后灵魂升天,而且也能向生前那样继续拥有权力和享受豪华的生活。

故帝王贵族生前不惜花费巨资修建陵墓,不仅在地下修筑巨大的墓室,有的还在地面上修豪华的建筑,而且在墓前设置显示地位与权利的石柱、石人、石兽等雕刻群。

他们死后,还于墓中放置大量的随葬品和俑。

由于统治者掌握一直垄断当时最优秀的工匠和最好的物质材料,并派专人负责监制,所以包括陵墓地面雕刻和陵墓内的陶俑在内的陵墓雕塑集中体现了当时雕塑的最高艺术水平,成为中国古代雕塑艺术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以欣赏陵墓地面雕塑应注意以下几个特点:【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中国古代大型雕塑的遗存。

2、能力目标:了解中国古代陵墓雕塑的内容:地上纪念性雕塑、墓室内随葬的俑和明器,其代表性作品与艺术成就。

3、情感体验目标:从中体会纪念性大型雕塑与小型架上雕塑之间不同的艺术语言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1、对典型作品的艺术分析,启发学生理解大型广场雕塑与室内小型雕塑的不同特点;理解不同材质的作品对雕塑语言的不同运用。

2、古代随葬的俑和明器所反映的灵魂观念对后世仍有影响,现在社会上仍有以纸人、冥币等随葬的封建迷信活动。

在教学中应启发学生对此有批判的认识。

【教法学法】讲解、比较、讨论等方法【教学过程】一、课前组织安排学生就坐,稳定学生情绪,作好上课准备。

二、情境导入(一)、出示生活环境中的雕塑作品图片,提问:雕塑是用来干什么的?学生回答:装饰环境、辟邪等。

(二)、中国古代雕塑的用途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

(三)、中国在20世纪下半叶,关于中国古代雕塑有三件震惊世界的重大发现:原始社会晚期红山文化遗址发现了女神塑像,女神庙,祭坛遗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将军俑在俑群中发现数个,其中以本图造型最为庄 重威武。秦俑和陶马尽力模拟真人、真马形貌,目 的是用他们替代活人活马,排列成为皇帝送葬的军 阵。换而言之,它们是专为死者制作的丧仪用品, 并非是供人观赏的艺术品,因而塑造时只是刻求形 似,只注重是否逼真似真人,而不注重其姿态是否 生动,缺乏艺术品的传神写照,肢体呆滞。但在无 法获取更多秦代雕塑的今天,数量众多的陶俑还是 向人们展示了当时人像雕塑的一般情况,但秦俑并 不代表当时人像雕塑艺术的最高成就。 这尊将军俑高约1.85米,他采取双足略分、昂首直 立的常规军姿。头系巾冠,缨带系于颌下。据史料 记载秦军勇猛异常,战时不带头盔,称为“科头” 勇士。兵马俑极好地印证了这一史实。将军身披铠 甲,甲片大而厚,以绳穿结;胸前肩头系有璎珞。 双手前握置于腹部,手指向上升张,掌下原有宝剑 支持。全部的兵马俑在埋入地下之前都有彩绘,包 括面部手足在内都施以矿物质颜料,由于年代久远 色彩剥落,因而现仅存有原胎本色的兵俑了。
第 五 课
三 度 空 间 的 艺 术
------
古 代 雕 塑
事 . 死 如 事 生 陵 墓 雕 塑
——
学习目标:
了解中国古代大新雕塑的遗存 及其艺术成就。 把握陵墓雕塑的特点,从中体 会艺术语言特点 。 培养民族艺术的情感,提高审 美判断能力。
中国古代雕塑 一是在原始社会晚期红山文化遗址
祭坛遗址
2.各种佣,墓室壁画,画 像石内容有哪些相似的 题材和表现手法?
1.数量众多,气势壮观,逼真写 实,技艺精湛
2.相似的题材有关于人物,佛 教,神话和生活方面的题材 表 现手法独特鲜明的名族特色, 时代特色,写实传神的特点 较 为真实的诠释历史和现实生活
总结:
中国古代的雕塑反映了中国美术的文化价值和艺 术史价值。 本是崇敬礼拜的对象,也是一种宣扬正义的方式。 但是,无须违言,这些雕塑本身具有很高的艺术 价值。 他所体现出来的艺术成就,是人们群众智慧的体 现,这其中凝聚着人们理想和幻想。 对于这些艺术作品的保护和研究,正日益授越来 越多的人们重视。
陶俑群塑造了秦军不 同等级,不同兵种的 将士形象,其中有指 挥官,也有骑兵、步 兵、车兵、弓穹手等。 形体魁梧,身高平均 约1.75米,指挥官高 近2米。很高将士手 中握着使用青铜兵器。 其塑造方法是模制与 雕塑相结合。。。。
——----------------------------
. .
将军俑
陵墓雕刻产生的背景:
在封建社会里,帝王贵族为了巩固他们 的统治地位,炫耀其显赫身势,而盛行 厚葬。在他们的陵墓区里,耗费了巨大 的人力,物力,制作了大量陵墓雕刻作 品。这些雕刻作品代表了当时最高的艺 术水平,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成为 了中国古代雕塑艺术最重要的部分。
汉唐的俑
1.秦始皇陵兵马俑为何被 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霍去病墓石雕的特点
材质:花岗岩 手法:形态自然,写意传神 题材:动物形象
表现手法:纪念汉武帝时期抗击 匈奴的著名将领霍去病
唐陵墓雕刻
古代帝王陵墓雕刻历经魏晋南北朝,到唐代逐渐形成定制,其突出的代表是唐 高宗李治和武则天合葬的乾陵。 唐陵雕刻有许多杰作,如高祖李渊献陵的石犀、太宗李世民昭陵的六骏、乾陵 和顺陵的石狮等。后来如河南巩义的宋陵、南京的明孝陵、北京的明十三陵, 以及清代的东、西陵等。
陵墓雕塑包括两大部分:

一部分是地面上神道两侧的石刻造像 重要作品:西汉霍去病墓石刻群,唐代昭陵六骏、 顺陵与乾陵石刻群
一部分是地下作为陪葬的俑
俑类雕塑以汉,唐两代的作品为最精
地下军阵——秦始皇陵八千兵马俑
陕西西安临潼秦始皇陵铜 马车,为秦代铜铸 像,1980年陕西省临潼秦 始皇陵封土堆出土,为青 铜之冠。
秦俑披上彩装 彩绘兵马俑首次大规模向公众展出
记者在现场看到,此次展出的秦俑可以说是五彩斑斓,粉色的脸、黑色的发髻、 红色的铠甲,服饰上的纹饰以红、绿、黄、白、黑居多,色彩绚丽,色调明快。 特别是一尊绿面跪射俑,面部彩绘保存十分完整,白色的眼珠、黑色的瞳孔,双 目炯炯有神,淡绿色的面孔更是给秦兵马俑增添了几分神奇。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副研究员夏寅说,秦俑身上的颜色就有十几种,其中“中国紫”是国内首次发现, 在自然界中还未发现。“红色有朱丹、铅丹、铁红,黄色有铅丹矿,黑色有骨黑、 炭黑,绿色是石绿、蓝色是石青,紫色是中国紫,可能有十一二种,通过不同的 矿物颜料相互配合来显示不同的色调。”
秦陵兵马俑的特点:
表现主题:气势宏伟,显示了秦国“士勇 兵利,车坚马良’’的强盛局面,反映了 大转折时代的壮美。 材质:彩绘陶俑
手法:造型生动写实,千人不同面
题材:以人物为主
霍去病墓石刻群
霍去病是西汉时期著名的青年将领,官至骠 骑将军,封冠军侯,曾和卫青等率军六次出 击匈奴,击败敌军主力,解除了北方匈奴部 族对西汉王朝的威胁。 霍去病墓石刻群在异常简练概括的石材上雕成 的动物 和野人形象,粗狂、具有强悍的生命 力,他们与山野融为一体,是中国早期封建社 会精神力量的生动写照
女神庙
女神塑像
二是在四川广汉三星堆古蜀人文 化遗址
青铜人像
青铜人头像
青铜人面具
三是在西安临潼秦始皇陵
八千多件兵马俑
什么是陵墓雕塑?
统治阶级希望自己死后能够灵魂 升天并继续拥有权力和享受豪华 生活,因而在陵墓前设置大型的 石人石兽等雕刻群表示威严。在 墓中还放置了大量精美的作为陪 葬的各种陶俑。这些属于陵墓雕 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