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分离

合集下载

机械分离过程

机械分离过程

分离工程
絮凝过程及机理 高 分 絮 凝

架 桥 作 用

程 模 型
分离工程
絮凝剂的种类和性质
絮凝剂为有一定线性长度的高分子有机聚合物。 种类很多,按来源可分为天然的和人工合成的两大 类。 天然高分子絮凝剂主要有:淀粉、丹宁、纤维
素、动物胶和白明胶等,可经过化学改性适应不同
的需要。 一般说来,天然高分子絮凝剂价格低廉但分子 量较低和不稳定,用量大,使用时效果不佳。 大多数工业应用中,使用人工合成的高分子絮
分离工程 非均相混合物中颗粒的实际沉降过程
沉降实验
分离工程
影响沉降分离的因素 重力沉降分离的依据是分散相和连续相之 间的密度差,其分离效果与分离相颗粒的大小、 形状、浓度、连续相的粘度、凝聚剂和絮凝剂 种类及用量、沉降面积以及物料在沉降槽中的 停留时间等因素有关。
分离工程
分离工程
重力沉降设备 重力沉降设备称为沉降槽、浓缩机、澄清 器、隔油池等。分为间歇式和连续式两大类。 1905年道尔公司发明了第一台耙式浓缩机, 此后,重力沉降设备发展迅速。目前的发展方
分离工程
3.2絮凝
絮凝是通过高分子聚合物(即絮凝剂-通常为含有极性
官能团的聚合物)在分子上吸附多个微粒的架桥作用而使多 个微粒形成絮团。 絮凝剂在水溶液中具有伸展性、可挠性。伸展性是指具 有一定的伸展长度,可以在颗粒间架桥,将微粒桥联起来,
故最有效的絮凝剂为水溶性的高分子量聚合物;可挠性是指
絮凝具有一定的强度能经受一定程度的剪功而不破碎。 相对凝聚而言,絮凝产生的聚集物要大的多(有时凝聚 的絮团也能被絮凝)。絮凝体的特点是粒度粗、疏松、强度 较大,但破碎后一般不成团,即絮凝过程不可逆。
很多含碳物质及金属细粉与空气形成爆炸物,必须除去这 些物质以消除爆炸的隐患。

机械分离

机械分离

机械分离通常用等体积当量直径作为颗粒的当量直径体积相同的各种形状的颗粒,球形颗粒的表面积(比表面积)最小,与球形差别愈大,颗粒的表面积愈大。

因此,可用球形度的大小来表示颗粒的形状,对于球体,球形度为1;颗粒与球体的差别愈大,球形度愈小。

形状不规则颗粒可通过颗粒的当量直径和颗粒形状系数来表征。

安息角:将粉尘自然地堆放在水平面上,堆积成圆锥体的锥底角称为粉尘安息角。

安息角也称休止角、堆积角,PTA一般为35°-55°。

将粉尘置于光滑的平板上,使此平板倾斜到粉尘开始滑动时的角度,为粉尘滑动角,一般为30°-40°(PTA 为30°~ 35°)。

粉尘安息角和滑动角是评价粉尘流动特性的一个重要指标。

它们与粉尘粒径、含水率、尘粒形状、尘粒表面光滑程度、粉尘粘附性等因素有关,是设计除尘器灰斗或料仓锥度、除尘管道或输灰管道斜度的主要依据。

各向同性的床层有一个重要特点:床层横截面上可供流体通过的空隙面积(即自由截面)与床层截面之比在数字上等于空隙率。

粉尘密度有堆积密度和真密度之分。

自然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粉尘的质量,称为粉尘堆积密度(或称容积密度)。

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粉尘的质量,称为粉尘真密度(或称尘粒密度)。

堆积密度是把粉尘或者粉料自由填充于某一容器中,在刚填充完成后所测得的单位体积质量。

物料的堆积密度可分为松散堆积密度和振实堆积密度。

其中,松散堆积密度包括颗粒内外孔隙及颗粒间空隙的松散颗粒堆积体的平均密度,用处于自然堆积状态的未经振实的颗粒物料的总质量除以堆积物料的总体积求得。

振实堆积密度不包括颗粒内外孔及颗粒间空隙,它是经振实后的颗粒堆积体的平均密度。

堆积密度的单位为:g/cm3 或kg/m3,可见,堆积密度越大的物质颗粒是越大的。

空隙率(ε):单位体积中所含空隙体积公式:Vb:整体体积 Vp :单一颗粒的体积Pp:物料单体一个颗粒的密度 Pb:物料堆积密度E = 空隙体积/整体体积范例:砂的粒子密度为2.6×103Kg/m3,但2.6×103Kg的砂堆积后的体积为2.0 m3,求空隙度?解:粉尘湿润性:粉尘粒子被水(或其它液体)湿润的难易程度称为粉尘湿润性。

机械分离的操作方法有几种

机械分离的操作方法有几种

机械分离的操作方法有几种机械分离是指通过机械力的作用将混合物中的不同组分分离开来,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化工、制药、食品等。

机械分离的操作方法主要有离心分离、过滤、沉淀、蒸发、脱水、干燥等。

离心分离是机械分离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离心分离利用离心力将混合物中的不同组分分离开来。

该方法适用于具有不同密度的组分,如固体颗粒与液体的分离、液体与液体之间的分离等。

离心分离通过将混合物置于高速旋转的离心机中,利用离心力将固体颗粒或液体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

在离心过程中,固体颗粒和液体会按照密度的不同,在离心机的离心管中分层,达到分离的目的。

过滤是机械分离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过滤利用过滤介质将混合物中的固体颗粒分离出来,使液体通过而过滤介质则将固体留在过滤介质上。

过滤通常用于分离固液混合物,如悬浊液、浆料等。

过滤器是过滤操作中常用的设备,过滤器可以根据不同的过滤介质和操作条件进行选择。

常见的过滤器有压力过滤器、真空过滤器、筛分过滤器等。

过滤操作可以用于固液分离、固气分离、液体之间的分离等。

沉淀是机械分离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沉淀是指将固体颗粒或浮游物沉降到液体底部形成沉淀物的过程。

沉淀方法通常适用于混合物中的悬浮液或悬浮颗粒的分离。

常见的沉淀方法有自然沉淀、浓缩沉淀、沉淀剂法等。

自然沉淀是指将混合物静置一段时间,使固体颗粒在重力的作用下沉降到液体底部。

浓缩沉淀是通过加入沉淀剂,使混合物中的固体颗粒与沉淀剂结合,从而加速沉淀速度。

沉淀剂常用的有氢氧化钙、硫酸铝、硫化氢等。

蒸发是机械分离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蒸发是指将液体沸腾转化为气体,达到分离目的的过程。

蒸发适用于分离混合物中不同的液态组分。

操作时,将混合物加热至其中某个组分的沸点以上,使其蒸发为气体,然后通过冷凝器将气体转化为液体。

常见的蒸发方式有自发蒸发、真空蒸发、蒸发结晶等。

自发蒸发是指将混合液料放置在通风良好的容器中,通过自然蒸发实现分离。

真空蒸发是指在低压条件下进行蒸发操作,可以降低液体的沸点,提高蒸发速率。

电机械分离ppt课件

电机械分离ppt课件

编辑版pppt
16
• Kountz和Gruber 报道了动物模型中低氧血
症时的心电图改变。他们在恒压下闭塞呼 吸系统,使一氧化碳维持在一定水平, 当氧饱 和度降低至正常的50 %时, 心电图形态改变, 即QT 逐渐缩短, J 点逐渐升高, 最后发生单 相形综合波。此过程可被血管加压素加重, 被硝酸甘油改善, 提示心肌缺氧可能是产生 上述心电图波形改变的机制。
编辑版pppt
25
• 其具体处理步骤如下: (l ) 明确诊断, (2)开 始心肺复苏, (3) 建立静脉给药通道,(4)静 注0.5 ~1.0 mg肾上腺素 (浓度 1:10000 ) , 5min后再给药1 次。如果已进行气管插管 但未建立静脉通路, 经气管插管给予1.0m g 肾上腺素( 稀释浓度) ,(5)气管插管, 须作气 管插管者先行插管, 然后进行其他操作。通 气良好者先给予肾上腺素。(6) 考虑给予碳 酸氢钠, (7)寻找可以纠正的原因(继发性 电机械分离) , 并给予相应处理。
• 能量代谢在电机械分离的发生中起作用, 其 表现特点和作用途径如下:
• (1) 心肌缺血时即使A T P 浓度保持不变, 无 机磷酸盐和二磷酸腺苷的增加也可限制从A T P 获得自由能的能力,
• (2)缺血时A T P 依赖性的泵主动转运钠受抑 制,
• (3) 缺血破坏A T P 的调节功能, 促进Ca+进 入细胞内和Ca+ 从肌浆网中释出,
编辑版pppt
17
电机彼分离的处理
电机械分离的合理用药: 电机械分离的 药物治疗包括肾上腺素能药物、碳酸氢钠、 钙剂、钙拮抗剂和阿托品等。其中肾上腺 素能药物以肾上腺素和甲氧胺为首选, 破酸 氢钠存在着潜在危险性, 钙剂可加重电机械 分离的病理生理过程, 钙拮抗剂可减轻心脑 损害。

工业油烟净化处理技术方法

工业油烟净化处理技术方法

工业油烟净化处理技术方法油烟净化处理技术方法有机械分离法、催化剂燃烧法、活性炭吸附法、织物过滤法、湿式处理法及静电处理法。

1、机械分离法利用惯性碰撞原理或旋风分离原理对油烟进行分离。

2、催化剂燃烧法燃烧净化法的原理是利用高温燃烧所产生的热量进行氧化反应,把油烟废气中的污染物质转化为CO2和H2O等物质,从而达到净化目的。

在燃烧过程中,让油烟废气通过自净化催化剂,催化剂的催化反应有利于污染物的转化。

一般采用陶瓷或金属蜂窝进行载体进行氧化催化。

这类油烟净化设备只适用油烟浓度很低的场合,如食物生吃或制作半成品。

3、活性炭吸附法用粒状活性炭或活性炭纤维毡吸附油烟中的污染物粒子。

这种设备的特点与过滤净化设备相似,但去除油烟异味分子的效果较好。

4、织物过滤法油烟废气首先经过一定数目的金属格栅,大颗粒污染物被阻截;然后经过纤维垫等滤料后,颗粒物由于被扩散、截留而被脱除。

通常选用的滤料材料为吸油性能高的高分子复合材料。

这种设备投资少、运行费用低、无二次污染、维修管理方便;但阻力大、占地大、需要经常更换滤料的缺点。

净化效率一般在80~92%。

5、湿式处理法采用水或其他洗涤剂,以喷头喷洒的方式形成水膜,水雾来吸收油烟。

油烟粒子与喷嘴喷出的水雾、水膜相接触,经过相互的惯性碰撞、滞留、细微颗粒的扩散和相互凝聚等作用,随水滴流下,从而使油烟离子从气流中分离出来。

这种设备结构简单、投资少、占地小、运行费用低、维修管理方便。

6、静电处理法电场在外加高压的作用下,负极的金属丝表面或附近放出电子迅速向正极运动,与气体分子碰撞并离子化。

油烟废气通过这个高压电场时,油烟粒子在极短的时间内因碰撞俘获气体离子而导致荷电,受电场力作用向正极集尘板运动,从而达到分离效果。

这种设备的投资少、占地小、无二次污染、运行费用低。

由于易于捕捉粒径较小的粉尘,净化效率高,可达85~95%。

它的净化机理与气体方法的区别在于:分离力是静电力,直接作用在粒子上,而不是作用在气流上,因此具有能耗低,阻力小的特点。

无脉电活动与电机械分离

无脉电活动与电机械分离
无脉电活动
李勇胜
定义
• 无脉电活动(PEA)是从心电图上可以看出有组织 的心电活动存在,但患者大动脉搏动消失、意识 丧失。
• PEA的心电活动并无特异性,它可以是正常PQRS-T波群。也可以仅表现为单相波。
无脉电活动心电图表现
• 室性自主心律 • 室性逸搏心律 • 正常心电图 • 心动过缓 • 房室传导阻滞
无脉电活动处理原则
在继发于三环类扰抑部药、阿司匹林及鲁米那过量及高血 钾的PEA心脏骤停时。使用碳酸氢钠是有用的,首次可按 50-100mg投予,再根据情况在l0分钟后重复给药。
10%葡萄糖酸钙对高血钾、低血钙或钙通道阻断剂过量所 致PEA有一定效果,可给10-15ml,每10分钟可重复1剂。
胰高血糖素可刺激心肌的腺苷环化酶,对β肾上腺素能阻 断剂过量所致PEA有帮助,3-10mg静脉注射,在自主循 环恢复后,可继续以2-5mg/h的速度静脉静注。
麻醉药物所致PEA可静脉注射纳洛酮2-10mg,好转后每 l5分钟重复0.8-1.2mg。
考虑肺栓塞者应尽快溶栓;考虑心包填塞者,应尽快行心 包穿刺引流;考虑张力性气胸者应尽快穿刺排气。
些原因 此外,电除颤后60%发生PEA。
无脉电活动判断
• 体检意识丧失、颈动脉搏动消失,呼吸慢、弱或 无呼吸
• 心电监护或心电图提示心电活动与患者表现不一 致。
无脉电活动处理原则
• 无论是心脏停搏还是PEA,用电除颤均无益。 • 一但判断为无脉电活动,应立即进行高质量的CPR,同时
作高级气道支持(即气管插管)。 • 在气管插管时不应中断胸外按压,在建立静脉通道或骨内
心电图表现
心电图表现
心电图表现
无脉电活动类型
• 正常张力型PEA,即心肌只有基线水平收缩; • 假性电机械分离,指心肌收缩太弱,但超声可发

3机械分离答案

3机械分离答案

机械分离试题库一、选择题1、 一密度为7800 kg/m 3 的小钢球在相对密度为1.2的某液体中的自由沉降速度为在20℃水中沉降速度的1/4000,则此溶液的粘度为 (设沉降区为层流)。

D⋅A 4000 mPa ·s ; ⋅B 40 mPa ·s ; ⋅C 33.82 Pa ·s ; ⋅D 3382 mPa ·s2、含尘气体在降尘室内按斯托克斯定律进行沉降。

理论上能完全除去30μm 的粒子,现气体处理量增大1倍,则该降尘室理论上能完全除去的最小粒径为 。

DA .m μ302⨯;B 。

m μ32/1⨯;C 。

m μ30;D 。

m μ302⨯3、降尘室的生产能力取决于 。

BA .沉降面积和降尘室高度;B .沉降面积和能100%除去的最小颗粒的沉降速度;C .降尘室长度和能100%除去的最小颗粒的沉降速度;D .降尘室的宽度和高度。

4、降尘室的特点是 。

DA . 结构简单,流体阻力小,分离效率高,但体积庞大;B . 结构简单,分离效率高,但流体阻力大,体积庞大;C . 结构简单,分离效率高,体积小,但流体阻力大;D . 结构简单,流体阻力小,但体积庞大,分离效率低5、在降尘室中,尘粒的沉降速度与下列因素 无关。

CA .颗粒的几何尺寸B .颗粒与流体的密度C .流体的水平流速;D .颗粒的形状6、在讨论旋风分离器分离性能时,临界粒径这一术语是指 。

CA. 旋风分离器效率最高时的旋风分离器的直径;B. 旋风分离器允许的最小直径;C. 旋风分离器能够全部分离出来的最小颗粒的直径;D. 能保持滞流流型时的最大颗粒直径9、恒压过滤时, 如滤饼不可压缩,介质阻力可忽略,当操作压差增加1倍,则过滤速率为原来的 。

BA. 1 倍;B. 2 倍;C.2倍;D.1/2倍10、助滤剂应具有以下性质 。

BA. 颗粒均匀、柔软、可压缩;B. 颗粒均匀、坚硬、不可压缩;C. 粒度分布广、坚硬、不可压缩;D. 颗粒均匀、可压缩、易变形11、助滤剂的作用是 。

分离过程知识点整理

分离过程知识点整理

1.分离过程可分为机械分离和传质分离两大类。

机械分离过程的分离对象是由两相以上所组成的混合物。

其目的只是简单地将各相加以分离。

2.传质分离过程用于各种均相混合物的分离3.平衡分离过程是借助分离媒介使均相混合物系统变成两相系统,分离媒介可以是能量媒介(ESA)或物质媒介(MSA)有时也可两种同时使用4.速率分离过程是在某种推动力的作用下,有时在选择性透过膜的配合下,利用各组分扩散速率的差异实现组分的分离。

5.设计者只能规定其中若干个变量的数值,这些变量称为设计变量。

6.设计的第一步还不是选择变量的具体数值,而是要知道设计者所需要给定数值的变量数目。

如果Nv是描述系统的独立变量数,Nc是这些变量之间的约束关系数那么设计变量数Ni应为Ni=Nv – Nc7.约束关系式包括:物料平衡式、能量平衡式、相平衡关系式、化学平衡关系式、内在关系式。

8.引入逸度概念后,相平衡条件演变为“各相的温度、压力相同,各项组分的逸度也相等9.工程计算中常用相平衡常数来表示相平衡关系,相平衡常数Ki定义为Ki=yi/xi10.闪蒸是连续单机蒸馏过程11.有设计者指定浓度或提出要求的那两个组分,实际上也就决定了其他组分的浓度。

故通常把指定的这两个组分成为关键组分。

并将这两个中相对易挥发的那一个称为请关键组分(LK)不易挥发的那一个称为重关键组分(HK)12.若馏出液中除了重关键组分外没有其他组分,而釜液中除了轻关键组分外没有其他组分,这种情况称为清晰分割。

13.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常常会遇到欲分离组分之间的相对挥发度接近于1或形成共沸物的系统。

如向这种溶液中加入一个新的组分,通过它对原溶液中各组分的不同作用,改变它们之间的相对挥发度,系统变得易于分离,这种既加入能量分离剂又加入质量分离剂的特殊精馏也称为增强精馏。

14.如果所加入的新组分和被分离系统中的一个或几个组分形成最低共沸物从塔顶蒸出,这种特殊精馏被称为共沸精馏,加入的新组分叫做共沸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 过滤
一. 基本概念 1. 定义 (1)滤浆(料浆)— 悬浮液 (2)滤饼(滤渣)— 被截留的固体物质 (3)过滤介质 — 多孔物质 (4)滤液(母液)— 通过过滤介质的液体 2. 过滤方式 (1)饼层过滤:滤饼层为有效过滤介质(的过滤) 当悬浮液中所含颗粒较多时(固相体积分率>1%),常用滤布、滤网做过滤介质进行过滤。 当粒径大于过滤介质孔径时,显然会形成滤饼;当粒径小于过滤介质孔径时,通过“架桥现象” 也会形成滤饼。随着滤饼的增厚,滤饼层就成为有效的过滤介质,所以这种过滤称为饼层过滤。 常用于化工生产 (2)深床过滤:粒状床层孔道为有效过滤介质(的过滤)。 当悬浮液中所含颗粒很小,且含量很少时(固相体积分率<0.1%),常用较厚的粒状床层做 过滤介质进行过滤。颗粒在经过床层内细长而弯曲的孔道时,靠静电、分子间力、毛细管力等 的作用而附着在孔道壁上,没有滤饼形成,所以这种过滤称为深床过滤。常用于自来水净化和 污水处理。 3. 过滤介质 (1)织物介质:由纤维、金属丝等编织而成的滤布和滤网。 (2)堆积介质:由砂、木炭等堆积而成的床层。 (3)多孔介质:由多孔陶瓷、多孔金属和多孔塑料制成的管和板。
),得
-沉降速度
2. 阻力系数 通过量钢分析并结合实验测试,得出
式中
对球形颗粒(s=1)的曲线,可按Ret分为三个区,各区的曲线可用相应的经验关联式表达:
所以 层流区 过渡流区
层流区或Stokes定律区(10-4<Ret<1) 过渡流区或Allen定律区(1<Ret<103) 0.44,湍流区或Newton定律区(103<Ret<2105)

作图3-3:任取一ut 计算: 求颗粒直径也可用类似的方法: 相除得 同理 作图3-3:任取一d
计算:
此外,也可用无因次数群K值判别流型: 将 得 当 Ret=1 时,K=2.62 代入 代入
同理将

Ret=1000 时, K=69.1 <2.62,层流 K =2.62~69.1,过渡流 >69.1, 湍流 二、降尘室 1.结构 见图3-4(a) 2. 原理 如图所设,且设颗粒水平分速度 与气体的流速u相等,则 沉降时间为: 当
间歇
根据操作方式 连续 立式 根据转鼓轴线的方向 卧式 二、离心机的结构与操作 1. 三足式离心机 2. 卧式刮刀卸料离心机 3. 活塞推料离心机 4. 管式高速离心机

所以
-(3-8)
3.方向性 各向同性:床层截面上的空隙面积与床层截面积之比等于。 各向异性:出现壁效应,即壁面附近的空隙率较大,生产壁流。
第二节 重力沉降
一、沉降速度 1.球形颗粒的自由沉降(单个颗粒沉降) 设某个球形颗粒在流体中自由沉降,则该颗粒所受力有: 重力 浮力 阻力
由牛顿第二定律( 当 时 ,解得

而 所以 层流时 所以
— 滤液在孔道中的流速,m/s
— 过滤速度
(3-35a)
即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过滤面积的滤液体积,m/s。 4. 过滤速率(体积流量):单位时间内获得的滤液体积 显然 所以 5. 滤饼的阻力 令 — 滤饼的比阻

令 则 — 滤饼阻力
6. 过滤介质的阻力 设 过滤介质的阻力 则 Le— 与过滤介质阻力相等的滤饼厚度,即当量滤饼厚度,m 同理 所以
sS
6

s S1
6

s S2
6

s Sn
6
mS m S m1 S1 m2 S 2 n n 6V 6V1 6V2 6V3
ma m a m1 a1 m2 a 2 n n 6 6 6 6 x a a x1 a1 x2 a 2 n n 6 6 6 6
3.粒子密度 (1)真密度:单位体积颗粒所具有的质量,即
n xn x 1 1 x1 x2 i d a d d1 d 2 d n i 1 d i
(2)堆积密度(表观密度):单位体积床层所具有的质量,即
三、颗粒床层的特性 1.空隙率:单位体积床层所具有的空隙体积,即
2. 比表面积ab:单位体积床层所具有的颗粒表面积,即 -(3-7)
令 则
k—表征过滤物料特性的常数,m4/(N.s)
所以
令 或
— 过滤常数,m2/s

所以 相加 令
— 恒压过滤方程 m3/m2 介质常数 e s

恒速过滤
相加 当过滤介质的阻力可以忽略时 则 或 四. 恒速过滤 由不可压缩滤饼过滤基本方程
— 恒压过滤方程

所以 而 所以 或 五. 先恒速后恒压过滤 同恒压过滤 所以
每周期过滤时间
由 得 m3/转
所以 当 则 时
第五节 离心机
一、一般概念 离心机是利用惯性离心力分离液态非均相混合物的机械。根据分离方式可分为: 过滤式 ;分离式 ; 沉降式。若被处理的物料为悬浮液就称为离心沉降;若被处理 的物料为乳浊液称为离心分离。 离心力与重力之比(即U2T /Rg)称为分离因数KC。根据KC 分为 常速 KC <3000 高速 KC =3000~50000 超速 KC >50000
— 比表面积,m 2 / m 3
(2)非球形颗粒 令 V p d e3
6

1.形状系数(形状) (1) 定义 形状系数(球形度):颗粒当量表面积与其实际表面积之比,即
de 3
6V p
— (体积)当量直径
(1)
球形颗粒
(2)
非球形颗粒
二、颗粒群的特性 1.粒度分布(粒径分布) (1) 定义:不同粒径范围内所含粒子的个数或质量 (2)测定方法 标准筛法, ,目数与孔径的对应关系见表3-1 透射电镜法, 2.平均粒径 以球形颗粒为例,如图所设,则
(4)总效率与粒级效率的关系 显然
式中 xi-— 第i段尺寸范围的颗粒占全部颗粒的质量分率; n — 粒径划分的总段数。 5. 压力降 仿阻力系数法 对水平局部阻力 所以 对标准旋风分离器, =8.0,一般 p=500~2000Pa (3-31)
6.型式(类型) 标准型,图3-8 CLT/A型,图3-12 CLP/A、CLP/B 型,图3-13 扩散型,图3-14 7. 选择 物性 形式(类型) 生产能力 型号 允许压力降 三、旋液分离器 结构和原理与旋风分离器相似,旋液分离器的结构特点是直径小而圆锥部分长,而且旋液分离 器应采用耐磨材料制造或采用耐磨材料做内衬以延长使用期限。
b
l
H
ut
u
停留时间为: 当颗粒的停留时间等于或大于其沉降时间时,该颗粒便能沉降至室底而被分离,所以 : 或 而
所以 或 而
与H无关
所以
— 能完全分离的最小粒径 — 临界粒径
三、沉降槽 1.沉降槽的构造与操作 (1) 间歇沉降槽 (2) 连续沉降槽,见图3-6 2.浓悬浮液的沉聚过程 当悬浮液浓度较高时,则属干扰沉降: (1)大颗粒相对于小颗粒进行沉降,因而介质的有效密度和粘度均大于纯液体,而沉降速度与 介质密度和粘度成反比。 (2) 液体被沉降颗粒置换而上升的速度大,因而颗粒受到的阻力大。 (3) 大颗粒的拖曳,微细粒子的絮凝,使小颗粒的沉降被加速。 总之,大颗粒受阻,小颗粒加速。 沉聚过程: 均匀悬浮液 四区(清液区、等浓区、变浓区、沉聚区) 等浓区消失 变浓区消失 沉 聚区压紧。见图3-7。 五、分级器:利用重力沉降来分离悬浮液中定 1. 恒压K、qe、e的测定 由
微分得
整理得 所以
或由

而 所以 2. 压缩指数S的测定 由 取对数 令 则
七. 过滤设备 间歇过滤机 连续过滤机
压滤机 吸滤机 离心过滤机
1. 板框压滤机 (1) 结构,图3-20、图3-21 (2) 原理,图3-22 2. 加压叶滤机 (1)结构,图3-23 (2)原理 3. 转筒真空过滤机 (1)结构,图3-24 (2)原理,图3-25 八. 滤饼的洗涤 洗涤速率:单位时间内消耗的洗水体积 m3/s。 由于洗涤过程中滤饼厚度不增加,所以当洗水路径与滤液路径相同时,洗涤速率大致等于过滤 终了时的过滤速率,即
•第三章 机械分离
一、定义 1.分散物系:由一种或几种物质的微粒分散在另一种物质中所组成的物系。 2.分散相(分散物质):处于分散状态的物质。 3.连续相(分散介质):处于连续状态的物质。 4.均相物系:内部无相界面的分散物系。
5. 非均相物系:内部有相界面的分散物系。
一、分类
非均相物系
悬浮液, 固液 乳浊液, 液液 泡沫液, 气液 含尘气体,固气 含雾气体,液气
在板框压滤机中,洗水流径的长度为滤液流径长度的2倍,而洗水流径的面积却为滤液流径面积的 一半,所以
当洗水粘度、洗涤压差与滤液粘度、过滤压差有明显差异时,则洗涤时间需校正
九. 过滤机的生产能力 1. 间歇过滤机 操作周期 生产能力:
,s m3/h
2. 连续过滤机(转筒真空过滤机) 浸没度:转筒表面浸入滤浆中的分数 即 操作周期
湍流区
3.影响沉降速度的因素 (1) 颗粒的体积浓度 浓度较高时,便发生干扰沉降 (2) 器壁效应 当容器直径较小时,便发生受阻沉降 在Stokes定律区,可按下式修正:
(3) 颗粒形状 对非球形颗粒,其沉降得慢一些。修正如下: 图3-2
4.沉降速度的计算 (1) 试差法 假设沉降属于某一流型,则按该流型选择相应的公式计算ut;再算Ret校核流型。 流型 ut Ret 流型 再设流型 (2)摩擦数群法 由 得 而 相乘得 由
相加,得 所以
7. 基本方程 设v-— 获得单位体积滤液所形成的滤饼体积,m3/m3 则
所以 同理
所以
-过滤速率基本方程式
又 所以 式中 — 过滤速率基本方程式 S — 压缩指数,S = 0~1; r’ — (单位压力差下,即ps=1时)的滤饼比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