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工程测量-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隧道工程---术语名词解释

隧道工程---术语名词解释

隧道工程术语明挖法敞口开挖基坑,再在基坑中修建隧道等地下结构,最后用土石回填恢复地面的施工方法。

暗挖法不开挖地面,采用从施工通道在地下开挖、支护、衬砌的方式修建隧道等地下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正台阶法、正台阶环形开挖法、单(双)侧壁导坑法、中洞法、CD法、CRD法等。

正台阶法先开挖隧道的上半断面,待开挖到一定距离后在同时开挖下半断面的施工方法。

根据上半断面超前距离的不同,可分为长台阶法、短台阶法及微台阶法(超短台阶)法。

正台阶环形开挖法先采用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的方法开挖、支护隧道的上半断面,待开挖、支护到一定距离后,在开挖和支护下半断面的施工方法。

单(双)侧壁导坑法先开挖隧道一侧(双侧)的导坑,并进行初期支护,再分部开挖、支护剩余部分的施工方法。

中洞法先开挖、支护中间隔墙(或立柱)部分,并完成中间隔墙(或立柱)浇筑后,在进行两侧开挖、支护的施工方法。

中隔壁法(CD法)将隧道开挖与支护分两部分进行,先开挖隧道的一侧,并施作临时中隔墙,然后再分部开挖与支护隧道另一侧的施工方法。

交叉中隔壁法(CRD法)先开挖隧道一侧的一部和二部,施作部分临时中隔壁墙及临时仰拱,在开挖隧道另一侧的一部和二部,然后再开挖最先施工一侧的最后部分,并延长中隔壁墙壁和施作隧道部分仰拱,最后开挖、支护剩余部分的施工方法。

SMW桩墙利用搅拌设备就地切割土体,然后注入水泥系混合液搅拌形成均一的挡墙,最后按一定的形式和要求在其中插入型钢(如H型钢),以形成能抵抗土压力等荷载的一种劲性复合的基坑围护结构。

超挖实际开挖断面大于设计开挖断面的部分。

欠挖实际开挖断面小于设计开挖断面的部分。

预注浆在开挖前,为了固结地层、填充空隙或堵水,从地面、或沿着开挖面或拱部进行的注浆。

回填注浆在衬砌完成后,为了填充初期支护与围岩之间或二次衬砌与防水层之间的空隙进行的注浆。

监控量测施工中对地层、建(构)筑物、地下管线、地表隆降和支护结构动态进行的经常性观察和测量,并及时反馈信息以指导施工。

公路隧道工程施工测量规范

公路隧道工程施工测量规范

公路隧道工程施工测量规范一、总则隧道工程施工测量是指在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对隧道工程进行测量、监测和控制的过程。

为了保证隧道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保证工程质量,需要制定相关的测量规范,明确测量工作的内容和要求,便于施工单位进行准确的测量工作。

本规范适用于公路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测量工作,包括测量前的准备工作、测量工作的具体内容和要求,以及测量后的处理和记录。

施工单位在进行测量工作时应从事故、质量和工程进度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测量前的准备工作(一)测量前的资料核对在进行隧道工程施工测量前,施工单位应从设计图纸、规范和施工方案等方面对测量的相关资料进行核对,确保测量前的工作基础具备。

对于无法核对的地质情况和工程资料,应与设计单位和监理单位进行沟通,明确相关信息。

(二)测量前的测量仪器准备施工单位应具备相应的测量仪器和设备,并进行仪器的校准和检定。

对于需要使用的测量仪器,应在使用前进行检查和试验,保证测量仪器的正常工作。

(三)测量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隧道工程施工测量前,施工单位应对测量的具体任务进行计划,确定测量的方法和程序,对测量所需的人员和材料进行安排。

在确定测量点的设置和选取时,应考虑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确保测量结果符合工程要求。

三、测量工作的具体内容和要求(一)隧道轴线测量1. 隧道轴线测量应根据设计要求,在隧道的进口、出口以及隧道内进行测量。

测量方法可采用导线测量和全站仪测量,对于特殊要求的隧道轴线测量,应使用相应的仪器和方法进行测量。

2. 测量结果应及时记录,并进行分析和处理。

测量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并能与实际情况相符合。

3. 隧道轴线的测量结果应在设计图纸上进行标注,确保施工单位能够清晰的了解隧道轴线的位置和布置。

(二)隧道横断面测量1. 隧道横断面测量应根据设计要求,在隧道的不同位置进行测量。

测量方法可采用全站仪测量和激光测距仪测量,对于特殊要求的隧道横断面测量,应使用相应的仪器和方法进行测量。

工程测量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工程测量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名词解释:1.测定:使用测量仪器和工具,通过测量与计算将地物和地貌的位置按一定比例尺规定由符号缩小绘制成地形图,供科学研究与工程建设规划中使用。

2.闭合水准路线:起止与同一已知水准点的环形水准路线。

3.直线定线:用钢尺分段丈量直线长度时,使分段点位于待丈量直线上,有目测法和经纬仪法.4.中误差:在某精度观测条件下,一组观测值的真误差的平方和的均值的平方根。

5.碎部测量:在地形图测图过程中,为测量绘制地物、地貌对某特征点的测量.6.等高距:相邻两条等高线的高差。

7.地物:地面上天然或人工形成的物体,它包括湖泊、河流、房屋、道路等。

8.竖盘指标差:经纬仪安置在测站上,望远镜置于盘左位置,视准轴水平,竖盘指标管水准气泡居中,竖盘读数与标准值(一般为90°)之差为指标差.9.控制点:以一定精度测定其位置的固定点。

10.直线的坐标方位角:从标准北方向顺时针旋转到直线方向的水平角,取值范围是0~360°。

11.高程控制点:具有高程值的控制点。

12.直线定向:确定地面直线与标准北方向间的水平角。

13.系统误差:符号和大小保持不变,或按照一定的规律变化.14.导线测量:将一系列测点依相邻次序连成折线形式,并测定各折线边的边长和转折角,再根据起始数据推算各测点平面位置的技术和方法.15.大地水准面:与平均海水面相吻合的水准面.16.方位角:由标准方向北端起,顺时针到直线的水平夹角。

17.相对误差:测量误差与其相应观测值之差。

18.真误差:观测值与其真值之差。

19.偶然误差:其符号和大小呈偶然性,单个偶然误差没有规律,大量的偶然误差有统计规律。

20.比例尺:地图上某一线段的长度与地面上相应线段水平距离之比。

21.图根点:直接供地形测图使用的控制点。

简答题1.什么是视差?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它如何出现的并该如何消除它?答:目标像与十字丝分划板平面不重合,观测者的眼睛上下微微移动时,目标像与是十字丝之间就会有相对移动,这种现象称为视差。

隧道工程测量

隧道工程测量

隧道测量第一节隧道施工测量的内容及其作用隧道施工测量一般是包括在地面上建立平面的与高程的控制网。

随着施工的进展,将地面上的坐标、方向和高程传递到地下去,在地下进行平面的与高程的控制测量,再根据地下控制点进行施工放样,指导开挖、衬砌施工.进行这些测量工作的目的,就是要在地下标定出工程的设计中心线与高程,为开挖、衬砌指定出方向、位置;保证在两个相向开挖面的掘进中,施工中线及高程能够正确贯通,符合设计要求;保证开挖不超过规定界限;因为铁路隧道是整个铁路的一部分,所以当线路定测以后,隧道两端洞口的位置就确定下来,而用标桩固定在地面上。

对于直线隧道来说,如图9-2,A、D为隧道两端洞口点,它们的位置是利用线路上的直线点ZD1、ZD2、及ZD3、用经纬仪以正倒镜法放样出来的。

直线隧道的方向,就根据A、D两点来确定。

因此,在建立地面控制网时,必须将它们作为控制点,如果因为地形的限制,不能将它们做为首级控制网的点子,也要用插入点的方法测定它们的位置。

这样就可以根据控制点的坐标,求得在两端洞口处进洞拨角的数值,用以在施工时指导进洞的方向。

对于曲线隧道而言,控制网的作用一方面要保证隧道本身的正确贯通,另一方面还要控制前后两条切线的方向,使它们不产生移动而影响前后直线线路的位置如图9-3。

这时除了将洞口的两点A、D包括在控制网中以外,还应该将两切线上的点子ZD1、ZY、ZD3及ZD4也包括在控制网内,这样就可以精确地测定两条切线的交角,从而精确地确定曲线元素,以保证在地下开挖中放样数据的正确性。

隧道中线上各点的坐标都是根据地面控制网的坐标系统计算的。

以后根据施工的进展,将地面上的坐标系统通过洞口、竖井或斜井传递到地下,在地下坑道中再用导线测量方法建立地下控制系统。

隧道中线上各点的位置以及地下其它各种建筑物的位置,都根据地下控制点以及由它们的坐标所算得的放样数据进行放样.应用这种放样方法时,由于布设了地面和地下控制网可以控制误差的积累,从而保证贯通精度。

隧道测量的概念

隧道测量的概念

隧道测量的概念
隧道测量是指对隧道进行精确测量和监测的一项技术活动。

隧道测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隧道初测:对隧道进行初步测量,确定隧道的位置、起止点、长度、高度、宽度等基本参数,为隧道的施工设计提供参考数据。

2. 隧道建设控制测量: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对隧道的轴线、断面、高程、坍塌等进行定期测量和监测,确保隧道的施工质量和安全。

3. 隧道变形监测:隧道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会受到地下水位、地质条件、地震等影响,可能发生变形,因此需要定期进行隧道变形监测,提前发现和处理隧道变形问题。

4. 隧道安全评估测量:对已建隧道进行安全评估,包括隧道结构的强度、稳定性、承载能力等方面的测量和分析。

5. 隧道使用期监测:隧道在投入使用后需要进行定期监测,包括隧道的位移、沉降、开裂等方面的测量,以及排水和通风系统的工作情况监测,保证隧道的正常运行和安全。

通过隧道测量,可以及时了解隧道的变化情况,掌握隧道的施工和使用过程中的
问题,为隧道的设计、建设和维护提供科学依据,保障隧道的安全运行。

工程测量的名词解释详细解析

工程测量的名词解释详细解析

工程测量的名词解释详细解析工程测量是指在工程建设的勘测设计、施工和管理阶段中运用的各种测量理论、方法和技术的总称。

工程测量的意思是什么呢?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工程测量的解释内容,供大家阅览!工程测量的意思工程测量 (engineering survey )是指工程建设中的所有测绘工作的统称,包括工程建设勘测、设计、施工和管理阶段所进行的各种测量工作。

工程测量按其工作顺序和性质分为勘测设计阶段的工程控制测量和地形测量、施工阶段的施工测量和设备安装测量、竣工和管理阶段的竣工测量等。

工程测量按其工作顺序和性质分为:勘测设计阶段的工程控制测量和地形测量;施工阶段的施工测量和设备安装测量;竣工和管理阶段的竣工测量、变形观测及维修养护测量等。

按工程建设的对象分为:建筑工程测量、水利工程测量、铁路测量、公路测量、桥梁工程测量、隧道工程测量、矿山测量、城市市政工程测量、工厂建设测量以及军事工程测量、海洋工程测量等等。

因此,工程测量工作遍布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各部门和各个方面。

工程测量的培养目标培养掌握测量工程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测绘技能,从事工程建设中的测量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工程测量技术专业紧紧围绕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立足四川、面向全国,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掌握测量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够从事各种工程测量、地籍测量生产、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工作的高技能人才。

学生毕业时除获取学历证书外,还必须获取至少一种由国家颁发的职业技能鉴定证书。

工程测量的核心能力工程规划设计、施工、运行管理等阶段的测量工作技能。

工程测量的课程设置主要课程地形测量、测量平差与计算机程序设计、数字化测图技术、控制测量与GPS测量技术、摄影测量基础、施工测量、工程变形观测、工程概论、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及应用、地形测量实习、控制测量与GPS 测量实习、摄影测量实习、施工测量实习、毕业综合实训与毕业设计等,以及主要特色课程和实践环节。

隧道工程测量名词解释

隧道工程测量名词解释

隧道工程测量名词解释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1.隧道工程测量:根据隧道施工要求的精度和施工顺序进行相应的测量,即首先根据隧道线路的形状和主洞口、辅助洞口、转折点的位置进行洞外施工控制网和洞口控制网的布设及施测,然后进行中线进洞关系的计算及测量。

2.贯通测量:为了使两个或多个掘进工作面,按其设计要求在预定地点正确接通而进行的测量工作。

3.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具有全球导航定位能力的卫星导航系统称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4.水准仪i角:水准仪望远镜的视准轴与水准管在理论上应该是平行的,但实际上视准轴与水准管轴存在着夹角,我们把这个夹角在竖直面上的投影称为水准仪i角。

5.联系测量:将地面的平面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传递到地下,使地上和地下能采用同一个坐标进行测量工作,包括平面联系测量和高程联系测量,即定向和导入高程。

6.联系平面测量的目的:将地面的平面坐标和高程系统传递到地下,使地上和地下能采用同一个坐标系进行测量工作。

7.一井定向:指通过一个竖井进行定向的方法,也可称为联系三角形定向。

8.两井定向:指通过两个竖井向地下投测控制点,在地下通过无定向导线连接所投测的控制点的定向方法。

9.投向误差:由投点误差引起的垂球线连线的方向误差。

10.陀螺仪的进动性:对于匀速自转的陀螺,如果在陀螺自转轴上施加一个力矩,这时陀螺的动量矩矢量的端点将沿力矩方向运动,这称为陀螺仪的进动性。

11.施工导线:施工导线是在开挖面向前推进时用以放样的导线,其边长一般为25-50m,布设在隧道中线或两侧边墙附近。

12.基本控制导线:当掘进长度大于100-300m时,为了检查隧道的方向是否与设计相符,并提高导线的精度,应选择一部分施工导线点布设成边长较长、精度较高的基本控制导线。

13.主要导线:当隧道掘进长度超过2km时,基本控制导线已不能保证贯通的精度要求,此时要铺设主要导线。

14.隧道中线:隧道中线是指隧道水平前进的方向,中线方位角由隧道设计给定。

隧道工程专业名词

隧道工程专业名词

一名词解释‎1垭口:指的是山脊‎上呈马鞍状‎的明显下凹‎处。

2仰拱是为‎改善上部支‎护结构受力‎条件而设置‎在隧道底部‎的反向拱形‎结构,是隧道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一方面要‎将隧道上部‎的地层压力‎通过隧道边‎墙结构或将‎路面上的荷‎载有效的传‎递到地下,而且还有效‎的抵抗隧道‎下部地层传‎来的反力。

3净空;隧道内轮廓‎线所包围的‎空间,包括隧道的‎建筑限界、通风、照明、消防及其他‎所需面积4围岩;隧道周围一‎定范围内,对其稳定性‎产生影响的‎岩体。

6围岩抗力‎系数是表征‎围岩抵抗衬‎砌向围岩方‎向变形能力‎的指,定义为使洞‎壁围岩产生‎一个单位径‎向变形所需‎要的内水压‎力8射流式通‎风:在车道空间‎上方吊设射‎流风机,用以升压以‎诱导通风的‎方式。

对于双向交‎通,适用于10‎00m以下‎的隧道;对于单向交‎通,可达200‎0m。

二简答1防排水原‎则:防、排、截、堵相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

2001年‎国标防排水‎规范中又加‎入了“刚柔相济”。

隧道治水的‎具体措施就‎是“防、排、截、堵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使之既能自‎成体系,又能互相配‎合,形成一个完‎整的隧道治‎水体系。

(1)排水设施:1.施工排水2.运营隧道的‎排水3.衬砌防水4.内贴防水层‎5.压注法(注浆法)6.施工缝、变形缝防水‎(2)衬砌漏水的‎封堵(3)截水设施:1.地表截水2.地下截水2.试论隧道开‎挖的几种工‎法及CD和‎C R D简图‎说明?.常用的开挖‎工法有全断‎面,台阶法、环形导坑(预留核心土‎)法、CD 法、CRD法、双侧壁导坑‎法等。

全断面法:适用范围于‎硬岩隧道。

台阶法:该工法一般‎适合于Ⅳ级围岩,要求台阶长‎度不大于1‎倍洞径,仰拱距掌子‎面距离不大‎于2倍洞径‎。

环形导坑(预留核心土‎)法:该方法利用‎核心土稳定‎掌子面,然后开挖两‎侧边墙、中部核心土‎,最后开挖仰‎拱。

该工法步骤‎多,工艺要求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隧道工程测量:根据隧道施工要求的精度和施工顺序进行相应的测量,即首先根据隧道线路的形状和主洞口、辅助洞口、转折点的位置进行洞外施工控制网和洞口控制网的布设及施测,然后进行中线进洞关系的计算及测量。

2.贯通测量:为了使两个或多个掘进工作面,按其设计要求在预定地点正确接通而进行的测量工作。

3.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具有全球导航定位能力的卫星导航系统称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4.水准仪i角:水准仪望远镜的视准轴与水准管在理论上应该是平行的,但实际上视准轴与水准管轴存在着夹角,我们把这个夹角在竖直面上的投影称为水准仪i角。

5.联系测量:将地面的平面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传递到地下,使地上和地下能采用同一个坐标进行测量工作,包括平面联系测量和高程联系测量,即定向和导入高程。

6.联系平面测量的目的:将地面的平面坐标和高程系统传递到地下,使地上和地下能采用同一个坐标系进行测量工作。

7.一井定向:指通过一个竖井进行定向的方法,也可称为联系三角形定向。

8.两井定向:指通过两个竖井向地下投测控制点,在地下通过无定向导线连接所投测的控制点的定向方法。

9.投向误差:由投点误差引起的垂球线连线的方向误差。

10.陀螺仪的进动性:对于匀速自转的陀螺,如果在陀螺自转轴上施加一个力矩,这时陀螺的动量矩矢量的端点将沿力矩方向运动,这称为陀螺仪的进动性。

11.施工导线:施工导线是在开挖面向前推进时用以放样的导线,其边长一般为25-50m,布设在隧道中线或两侧边墙附近。

12.基本控制导线:当掘进长度大于100-300m时,为了检查隧道的方向是否与设计相符,并提高导线的精度,应选择一部分施工导线点布设成边长较长、精度较高的基本控制导线。

13.主要导线:当隧道掘进长度超过2km时,基本控制导线已不能保证贯通的精度要求,此时要铺设主要导线。

14.隧道中线:隧道中线是指隧道水平前进的方向,中线方位角由隧道设计给定。

15.隧道腰线:隧道腰线的作用是指示隧道在竖直面内的掘进方向。

16.贯通:在隧道施工过程中,一个巷道按设计要求掘进到指定的地点与另一个巷道相通,称
为巷道贯通,简称贯通。

17.贯通误差:相向或同向开挖的隧道及地下工程的施工中线在贯通面处的三个空间方向上的偏差。

18.贯通误差类型:纵向贯通误差、横向贯通误差、竖向贯通误差。

19.纵向贯通误差:贯通误差在线路中线方向的投影长度。

20.横向贯通误差:贯通误差垂直于中线方向的投影长度。

21.竖向贯通误差:贯通误差在高程方向的投影长度。

22.收敛:隧道围岩周边各点趋向隧道中心的变形称为收敛。

23.围岩绝对位移:指隧道围岩或隧道顶底板及侧墙某一部位的实际移动值。

24.变形监测:对变形区内施工的结构和工程相邻环境中地表、建筑物等进行变形测量。

25.地下导线的类型:洞内导线按等级可分为施工导线、基本控制导线、主要导线。

26.通过竖井导入高程的方法:钢尺传递高程法、全站仪传递高程法。

27.一般地下洞内控制测量用什么方法:洞内平面控制测量采用水准测量和洞内高程控制测量采用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

28.坐标正算:根据直线起点的坐标,直线的水平距离及其方位角,计算直线终点的坐标,称为坐标正算。

29.坐标反算:根据直线起点和终点的坐标,计算直线的边长和方位角,称为坐标反算。

30.四等水准一测站:
①选定一条水准路线,其长度安以安置4个测站。

②在起点与转点处分别立尺在两尺之间安置好水准仪后照准后视尺黑面进行对光,调焦,消除视差,精平后读出上中下丝读数,照准后视红面尺精平读出中丝数,照准前视黑尺精平读出上中下丝读数,照准前尺黑面精平读中丝数,分别将读数记录在表内。

31.二等水准奇偶站:
往测奇数站观测顺序后-前-前-后,往测偶数站观测顺序前-后-后-前
反测奇数站观测顺序前-后-后-前,反测偶数站观测顺序后-前-前-后
①将仪器整平要求仪器与前后标尺尽量在一条直线上②望远镜对准后视顺准标尺转动倾斜螺旋使符合标准气泡两段影像分离不得大于3mm,读数时要连贯读出③转动倾斜螺旋使气泡影像精密符合,读测微器两位数和分划线三位数四④旋转望远镜照准前视水准尺使气泡居中然后读数⑤用契形对准辅助分化进行读数⑥转向尺转动倾斜螺旋使气泡影像精密符合进行辅助分化的读数。

32.简述二井定向:
①投点②布置井上下接导线
33.水准仪检测i角检测过程:
①选择相距80到100米的两点a与b,两点应选在坚实且互相通视的地方②将水准尺安置在距AB两点处测出两点高差,为了防止错误和提高精度一般不同的仪器高度观测两次,两次所测高差的较差要小于2mm取其平均值作为正确的高差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