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名词解释整理

合集下载

工程测量名词解释

工程测量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工程测量:是一门测定地面点位的科学。

2、大地水准面:代替海水静止时水面的平均海水面是一个特定的重力等位的水准面(面上处处与重力方向线正交)。

3、铅垂线:重力方向线。

4、绝对高程:地面点沿铅垂线方向到大地水准面的距离。

相对高程:某点到任意水准面的铅垂距离。

高 程:两点的高程之差5、中央子午线:高斯分带投影中,位于各带中央的子午线。

6、水准测量:又名几何水准测量,它是用水准仪和水准尺测定地面两点高差的测量。

7、望远镜视准轴:望远镜目镜中心十子丝交点与物镜光心的连线。

8、水准路线:在两水准点之间进行水准测量所经过的路线,也就是所经路线上各高程点的连线。

9、水准点:用水准测量方法建立的高程控制点。

10、高差闭和差:在水准测量中,由于误差的存在,使得两点间的实测高差与其理论值不符。

11、水平角:一点至两目标方向线在水平面上投影的夹角。

12、竖直角:在同一竖直面内一点至目标倾斜视线与水平线所夹的锐角。

13、竖盘指标差:竖盘子指标水准管气泡居中时,竖盘指标不是恰好指在始读数 MO 上,而是与之相差一个 X 角。

14、照准部偏心差:照准部旋转中心与水平度盘分划中心不重合,指标在度盘上读数时产生的误差。

15、照准误差:视准轴偏离目标与理想照准线的夹角。

16、直线定线:在欲量直线的方向上标定出一些表明直线走向的中间点的工作。

17、端点尺:以最外端作为零点位置的钢尺。

18、刻划尺:在前端刻有零分划线的钢尺。

19、尺长改正:钢尺实际长度与名义长度的差值。

20、温度改正:钢尺检定时的温度与用之进行丈量时温度一般不相等则由于温度变化引起钢尺本身热胀冷缩所导致的尺长变化。

21、直线定向:确定直线与一基本方向线之间的水平夹角,以表达直线方 位。

22、方位角:以直线端点的子午线北端起算,顺时针方向量至直线的水平 夹角。

23、象限角:以直线端点的子午线北端或南端起算,量至直线的锐角。

24、子午线收敛角:地面上两点真子午线间的夹角。

工程测量常考名词解释

工程测量常考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二、名词解释(每个2 分,共10 分)1、水准面:即静止的海洋面延伸通过大陆和岛屿所围成的闭合曲面。

2、地形图:即既表示地物的平面位置,又表示地貌高低起伏的形状的正射投影图。

3、水平角:即从一点到两个目标的方向线垂直投影在水平面所夹的角。

用“β”表示。

4、方位角:即从直线一端的北方向顺时针转到该直线的水平角5、相对误差:即往返丈量的距离之差的绝对值与其平均值之比,化成分子为1的分数表示,称为相对误差。

一般用“K”表示。

1.高差闭合差:即两点间的测量高差与两点间的理论高差之差。

2.竖直角:即同一竖直面内视线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

3.视线高:即后视点的高程加上其后视读数。

4.控制测量:即精确地测定控制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位置的工作。

5.视距测量:即用经纬仪测定仪器至立尺点间的平距和高差的一种方法。

1 .平面控制测量:在整个测区范围内用比较精密的仪器和方法测定少量大致均匀分布点的平面位置所进行的工作。

2.直线定线:地面上两点之间距离较远时,在直线方向上标定若干点,使它们在同一直线上3.高差:地面上两点间绝对高程或相对高程之差4 竖直角:在同一竖直面内测站点到目标点的倾斜视线和水平视线之间的夹角5 高程: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1.图根控制测量:即精密测定控制点平面位置和高程位置的工作2.等高线:地面上高程相等的各相邻点所连成的闭合曲线3.方位角:从直线一端点的标准方向顺时针转至某直线的水平角4.绝对高程: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5.竖直角:在同一竖直面内,一点至目标的方向线与一水平线之间的夹角1 .平面控制测量:用比较精密的仪器和方法测定少量大致均匀分布点位的精确位置2.大地水准面:与平均海水面相吻合的水准面3 比例尺精度:地形图上0.1mm 长度所表示的实地水平距离4 相对误差:用观测值的中误差与观测值之差的形式5 地形图:将地面上的地物,地貌沿铅垂线方向正射投影到水平面上,并按一定的比例,规定的符号缩绘到图纸上,这种图称为地形图1.大地水准面:与平均海水面相吻合的水准面2.水平角:从一点到两目标的方向线垂直在水平面上所夹的角3.视线高:水平视线到大地水准面的垂直距离4.控制测量:精确测定控制点平面位置和高程位置的工作5.地形图:将地面上各种地物的平面位置按一定比例尺,用规定的符号和线条缩绘在图纸上,并注有代表性的高程点1.相对高程:地面点到某水准面的垂直距离2.高差闭合差:测量高差与理论高差之差3.测回差:同一角度各测回之差4.直线定线:在直线方向上标定若干点,使它们在同一直线上,这项工作称为直线定线5.测量误差:即测量值与真值之间存在的微小差异1,圆水准器轴——圆水准器零点(或中点)法线.2,管水准器轴——管水准器内圆弧零点(或中点)切线.3,水平角——过地面任意两方向铅垂面之间的两面角.4,垂直角——地面任意方向与水平面在竖直面内的夹角.5,视差——物像没有成在望远镜十字丝分划板面上,产生的照准或读数误差.6,真北方向——地面p点真子午面与地球表面交线称为真子午线,真子午线在p点的切线北方向称真北方向.7,等高距——相邻两条等高线的高差.8,水准面——处处与铅垂线垂直的连续封闭曲面.9,直线定向——确定地面直线与标准北方向的水平角.10,直线定线——用钢尺分段丈量直线长度时,使分段点位于待丈量直线上,有目测法与经纬仪法.11,竖盘指标差——经纬仪安置在测站上,望远镜置于盘左位置,视准轴水平,竖盘指标管水准气泡居中(或竖盘指标补偿器工作正常),竖盘读数与标准值(一般为90°)之差为指标差.12,坐标正算——根据一条边长的方位角与水平距离,计算坐标增量.13,坐标反算——根据一条边长的坐标增量,计算方位角与水平距离.14,直线的坐标方位角——直线起点坐标北方向,顺时针到直线的水平夹角,其值应位于0°~360°之间.15,地物——地面上天然或人工形成的物体,它包括湖泊,河流,海洋,房屋,道路,桥梁等.16,地貌——地表高低起伏的形态,它包括山地,丘陵与平原等. 17,地形——地物和地貌总称.18,测定——使用测量仪器和工具,通过测量与计算将地物和地貌的位置按一定比例尺,规定的符号缩小绘制成地形图,供科学研究与工程建设规划设计使用.19,测设——将在地形图上设计建筑物和构筑物的位置在实地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20,误差传播定律——反映直接观测量的误差与函数误差的关系.。

工程测量的测定的名词解释

工程测量的测定的名词解释

工程测量的测定的名词解释在工程领域中,测量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

它涉及到使用各种仪器和技术来测定和确定物体的尺寸、形状和位置等特征。

工程测量的核心目标是获取准确可靠的数据,以支持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和监测。

测量过程中常用到的名词包括:1. 测量精度:测量结果与真实值的接近程度。

要确保测量精度,需要选择适当的仪器和技术,并进行正确的操作和校准。

2. 测量误差:由于各种因素,如仪器的不准确、环境条件的变化等,所导致的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误差可以分为系统性误差和随机误差两种类型。

3. 精确度:测量结果的准确度和重复性。

精确度是测量误差的度量标准,可以通过重复测量相同物体并比较结果来评估。

4. 标定:确定仪器或测量系统的准确度和误差,并进行校正的过程。

通过与已知参考值进行比较,标定可以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 相对测量:以已知点或线为基础,通过测量目标物体与这些基准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来确定目标物体的位置和尺寸等特征。

相对测量适用于大规模测量和控制点的建立。

6. 绝对测量:以已知的参考点或坐标系统为基础,直接测量目标物体的绝对位置和尺寸等特征。

绝对测量适用于小范围和高精度的测量任务。

7. 三角测量:利用三角形的几何关系来测定物体的尺寸和位置等特征。

这种测量方法常用于无法直接测量的远距离或高难度测量任务。

8. 激光测距:利用激光束对目标物体进行非接触式的测距。

激光测距具有高精度、高速度和远距离测量的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工程测量和地图绘制等领域。

9. 影像测量:利用摄影测量原理,通过分析图像数据来确定目标物体的尺寸、形状和位置等特征。

影像测量常用于大规模地形测量和三维建模等应用。

10. 实地测量:在实际工程场地进行的测量工作。

实地测量需要考虑周围环境、土壤条件等因素,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进行测量与记录。

11. 数字测量:将传感器、仪器和数据处理技术相结合,实现测量数据的自动采集、处理和分析。

数字测量提高了测量效率和精确度,并广泛应用于工程测量的现代化。

工程测量的名词解释

工程测量的名词解释

工程测量的名词解释工程测量是指在建设工程中进行的测量活动,以获取土地、空间和物质信息,并确保施工项目按照设计要求进行。

在工程测量中,有许多专业术语和名词需要了解和理解。

本文将对一些常见的工程测量名词进行解释。

一、建筑物定位建筑物定位是指确定建筑物在地面坐标系中的位置。

精确的建筑物定位可以确保建筑物在设计位置上准确地建造。

建筑物定位通常通过测量建筑物四个角点的空间坐标来实现,使用的仪器包括全站仪和GPS系统。

建筑物定位还可以辅助土地测量,确定建筑物与相邻土地之间的边界。

二、地形测量地形测量是指对地表形态、地形地貌和地面特征进行测量和描述的活动。

地形测量可以提供关于地理环境和地势变化的重要信息,有助于工程设计和施工规划。

地形测量通常使用全站仪、激光测距仪和卫星影像等仪器工具,采用平面测量和高程测量的方法。

三、控制测量控制测量是指在建设项目中确定准确的基准点和控制点,以提供准确的测量数据和参考框架。

控制测量包括水平控制和垂直控制。

水平控制是通过测量水平线的方法来确保测量数据的精确性和一致性,常用的方法包括三角测量和水准测量。

垂直控制是通过测量高程的方法来实现,常用的方法包括水准测量和GPS测量。

四、施工测量施工测量是指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的测量活动,以确保工程项目按照设计要求进行。

施工测量包括监测建设工程的水平和垂直偏移,测量土方开挖和填方的体积,以及测量建筑物和结构物的尺寸和位置。

施工测量通常使用全站仪、测量仪和激光扫描仪等仪器,采用导线法、三角测量和交会测量等方法。

五、水文测量水文测量是指对水资源、水动力学和水文地质等水文学相关内容进行测量和分析的活动。

水文测量包括测量水文气象要素、水位、流量和水质等指标,以评估水资源状况和水文过程。

水文测量通常使用水位计、流速计、水流测量仪器和水质分析设备等工具,采用示踪法、流速测量法和水质分析法等方法。

六、测绘制图测绘制图是指将测量所得的数据用图形的形式进行表示和展示的活动。

工程测量名词解释

工程测量名词解释

工程测量名词解释工程测量是指通过测量技术,对工程项目进行测量、记录和分析,以确定其位置、形状、大小、相对位置和运动情况的过程。

下面是一些相关的工程测量名词的解释:1. 坐标系:坐标系是一个用于确定点在空间中位置的数学系统。

在工程测量中常用的坐标系有直角坐标系、极坐标系和大地坐标系等。

2. 基准点:基准点是一个已知位置和高程的点,用于建立测量的基准。

基准点通常由国家或地方测绘机构进行测量和标示,用于测量和监测工程项目的变化和位移。

3. 测量站:测量站是在测量工程中设立的一个测量控制点,用于进行其他测量点的定位和控制。

测量站通常由三角测量或者电子测距仪等设备进行测量和记录。

4. 控制点:控制点是在工程测量中用于控制、定位和校正的点。

通过观测和测量控制点可以确定其他对象的位置、形状和大小。

5. 测量误差:测量误差是指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测量误差包括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

系统误差是由于测量仪器、方法或者操作人员的原因引起的,随机误差是由于测量本身的内在变异引起的。

6. 全站仪:全站仪是一种集观测仪、测角仪和测距仪于一体的测量仪器。

全站仪能够同时测量和记录水平角、垂直角和斜距,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建筑工程和水利工程等领域。

7. 自动化测量:自动化测量是利用计算机、仪器和传感器等先进技术,实现测量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自动化测量具有高效、精准和可靠的特点,可以大大提高测量的生产率和质量。

8. 数据处理:数据处理是指对测量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计算,以得到有效的测量结果和信息。

数据处理包括数据清理、数据配准、数据平差和数据可视化等步骤。

9. 三角测量:三角测量是利用三角形的几何性质进行测量的一种方法。

通过测量三角形的边长和角度,可以确定其他未知点的位置和大小。

10. 测量标志物:测量标志物是在测量工程中设置的用于标识和记录测量的特殊标志物。

测量标志物可以是地面上的铁钉、水平杆或者人工堆积的标志物,用于测量人员进行测量定位。

工程测量的名词解释详细解析

工程测量的名词解释详细解析

工程测量的名词解释详细解析工程测量是指在工程建设的勘测设计、施工和管理阶段中运用的各种测量理论、方法和技术的总称。

工程测量的意思是什么呢?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工程测量的解释内容,供大家阅览!工程测量的意思工程测量 (engineering survey )是指工程建设中的所有测绘工作的统称,包括工程建设勘测、设计、施工和管理阶段所进行的各种测量工作。

工程测量按其工作顺序和性质分为勘测设计阶段的工程控制测量和地形测量、施工阶段的施工测量和设备安装测量、竣工和管理阶段的竣工测量等。

工程测量按其工作顺序和性质分为:勘测设计阶段的工程控制测量和地形测量;施工阶段的施工测量和设备安装测量;竣工和管理阶段的竣工测量、变形观测及维修养护测量等。

按工程建设的对象分为:建筑工程测量、水利工程测量、铁路测量、公路测量、桥梁工程测量、隧道工程测量、矿山测量、城市市政工程测量、工厂建设测量以及军事工程测量、海洋工程测量等等。

因此,工程测量工作遍布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各部门和各个方面。

工程测量的培养目标培养掌握测量工程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测绘技能,从事工程建设中的测量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工程测量技术专业紧紧围绕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立足四川、面向全国,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掌握测量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够从事各种工程测量、地籍测量生产、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工作的高技能人才。

学生毕业时除获取学历证书外,还必须获取至少一种由国家颁发的职业技能鉴定证书。

工程测量的核心能力工程规划设计、施工、运行管理等阶段的测量工作技能。

工程测量的课程设置主要课程地形测量、测量平差与计算机程序设计、数字化测图技术、控制测量与GPS测量技术、摄影测量基础、施工测量、工程变形观测、工程概论、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及应用、地形测量实习、控制测量与GPS 测量实习、摄影测量实习、施工测量实习、毕业综合实训与毕业设计等,以及主要特色课程和实践环节。

《工程测量》答案

《工程测量》答案

《工程测量》答案一、名词解释1、相对高程:地面点到任意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相对高程。

2、测量学:是研究确定点位,研究地球形状、大小及地球表面信息的学科。

3、竖直角:竖直角是同一竖直面内视线与水平线间的夹角。

4、竖盘指标差:竖盘指标偏离正确位置时引起的差值,称为竖盘指标差。

5、绝对高程: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绝对高程。

6、水平角:地面上一点到两目标的方向线铅垂投影到同一水平面上所形成的夹角,称为水平角。

7、大地水准面:与静止状态的平均海水面相重合的水准面,称为大地水准面。

8、视差:由于物镜调焦不完善,导致目标实像与十字丝平面不完全重合出现相对移动现象,称为视差。

9、碎部测量:利用控制点测定碎部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的测量称为碎部测量。

10、控制测量:测定控制点平面位置和高程的测量称为控制测量。

二、简答题1、土石方量估算的方法有哪些?分别适用于哪些场合?答:(1)方格网法:此法适用于大面积的土方估算情况;(2)等高线法:当场地起伏较大,且仅计算挖或填方(山头、洼地)及水库库容等时,可采用等高线法;(3)断面法:在道路和管线布设(或坡地的平整、池塘的填方)中,沿中线(或挖、填边线)至两侧一定范围内,线状地形的土石方计算常用此法。

2、什么是比例尺精度?它在测绘工作中有何作用?答:相当于图上0.1㎜的实地水平距离称为比例尺精度,在测图时用来决定测区地面的测量详细程度,取舍地物,在规划设计用图时,用来选择合适的比例尺地形图。

3、什么是等高线平距?等高线平距和地面坡度有什么关系?答:相邻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称为等高线平距。

等高线平距越小,地面坡度越大;等高线平距越大,地面坡度越小;等高线平距相等,地面坡度相同。

4、经纬仪碎部点测量的基本工作有哪些?答:其基本工作有:(1)安置经纬仪并对中整平,测仪器高度,后视相邻导线点,确定导线方向,并将水平读盘读数归零。

(2)瞄准待测目标,读取上、中、下丝读数,读取水平读盘和竖直读盘读数。

土木工程测量名词解释题库及参考答案

土木工程测量名词解释题库及参考答案

名词解释题库及参考答案1、圆水准器轴——圆水准器零点或中点法线;2、管水准器轴——管水准器内圆弧零点或中点切线;3、水平角——过地面任意两方向铅垂面之间的两面角;4、垂直角——地面任意方向与水平面在竖直面内的夹角;5、视差——物像没有成在望远镜十字丝分划板面上,产生的照准或读数误差;6、真北方向——地面P点真子午面与地球表面交线称为真子午线,真子午线在P 点的切线北方向称真北方向;7、等高距——相邻两条等高线的高差;8、水准面——处处与铅垂线垂直的连续封闭曲面;9、直线定向——确定地面直线与标准北方向的水平角;10、直线定线——用钢尺分段丈量直线长度时,使分段点位于待丈量直线上,有目测法与经纬仪法;11、竖盘指标差——经纬仪安置在测站上,望远镜置于盘左位置,视准轴水平,竖盘指标管水准气泡居中或竖盘指标补偿器工作正常,竖盘读数与标准值一般为90°之差为指标差;12、坐标正算——根据一条边长的方位角与水平距离,计算坐标增量;13、坐标反算——根据一条边长的坐标增量,计算方位角与水平距离;14、直线的坐标方位角——直线起点坐标北方向,顺时针到直线的水平夹角,其值应位于0°~360°之间;15、地物——地面上天然或人工形成的物体,它包括湖泊、河流、海洋、房屋、道路、桥梁等;16、地貌——地表高低起伏的形态,它包括山地、丘陵与平原等;17、地形——地物和地貌总称;18、测定——使用测量仪器和工具,通过测量与计算将地物和地貌的位置按一定比例尺、规定的符号缩小绘制成地形图,供科学研究与工程建设规划设计使用; 19、测设——将在地形图上设计建筑物和构筑物的位置在实地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20、真误差——观测值与其真值之差;21、闭合差——一系列测量函数的计算值与应用值之差;22、限差——在一定测量条件下规定的测量误差绝对值的允许值;23、相对误差——测量误差与其相应观测值之比;24、绝对误差——在测量中不考虑某量的大小,而只考虑该量的近似值对其准确值的误差本身的大小;25、极限误差——在一定观测条件下偶然误差的绝对值不应超过的限值;26、平均误差——测量误差绝对值的数学期望;27、系统误差——符号和大小保持不变,或按照一定的规律变化;28、偶然误差——其符号和大小呈偶然性,单个偶然误差没有规律,大量的偶然误差有统计规律;29、误差传播定律——反映直接观测量的误差与函数误差的关系;30、权——衡量测量值或估值及其导出量相对可靠程度的一种指标;31、单位权中误差——权为1的观测值的中误差;32、视距测量——利用测量仪器望远镜内十字丝分划板上的视距丝及刻有厘米分划的视距标尺,根据光学原理同时测定两点间的水平距离和高差的一种快速测距方法;33、照准部偏心差——经纬仪或全站仪照准部旋转中心与水平度盘分划中心不重合而产生的测角误差;34、子午线收敛角——地面任一点P的真北方向与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坐标北方向的水平夹角,以P点的真北方向为基准,P点的坐标北方向偏东为正,P点的坐标北方向偏西为负;35、磁偏角——地面任一点P的真北方向与P点磁北方向的水平夹角,以P点的真北方向为基准,P点的磁北方向偏东为正,P点的磁北方向偏西为负;36、中央子午线——高斯投影时,横圆柱与参考椭球体表面的切线;37、三北方向——真北方向、磁北方向与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坐标北方向;40、等高距——相邻两条等高线间的高差;41、等高线平距——相邻两条等高线间的水平距离;42、水准仪i角误差——视准轴CC与管水准器轴LL不平行,其在竖直平面上投影的夹角称i角误差;43、水准仪交叉误差——视准轴CC与管水准器轴LL不平行,其在水平面上投影的夹角j称交叉误差;44、度盘偏心误差——度盘分划中心与度盘旋转中心不重合引起的读数误差;45、照准部偏心误差——水平度盘分划中心与照准部旋转中心不重合引起的读数误差;46、高程——地面点到高度起算面的垂直距离;48、测量控制网——对地面上按一定原则布设的相互联系的一系列固定点所构成的网,并按一定技术标准测量网点的坐标;49、控制点——以一定精度测定其位置的固定点;50、平面控制点——具有平面坐标值的控制点;51、高程控制点——具有高程值的控制点;52、控制测量——在一定区域内,为地形测图和工程测量建立控制网所进行的测量;53、导线测量——将一系列测点依相邻次序连成折线形式,并测定各折线边的边长和转折角,再根据起始数据推算各测点平面位置的技术与方法;54、导线点——以导线测量方法测定的固定点;55、闭合导线——起止于同一已知点的环形导线;56、附合导线——起止于两个已知点的导线;57、支导线——由已知点出发,不附合、不闭合于任何已知点的导线;58、导线角度闭合差——导线测量的角度观测值总和与其理论值的差值;59、导线全长闭合差——由导线的起点推算至终点的位置与已知点位置之差;60、导线相对闭合差——导线全长闭合差与导线全长的比值;61、前方交会——在两个已知点以上分别对待定点相互进行水平角观测,并根据已知点的坐标及观测角值计算出待定点坐标的方法;62、侧方交会——在两个已知点合一个待定点上分别对另一个已知点相互进行水平角观测,并根据已知点的坐标及观测角值计算出待定点坐标的方法;63、后方交会——在对待定上向至少三个已知点进行水平角观测,并根据三个已知点的坐标及两个水平角值计算待定点坐标的方法;64、图根点——直接用于测绘地形图碎部的控制点;65、碎部点——地形测图中的地形、地物点;66、水准点——沿水准路线每隔一定距离布设的高程控制点;67、附合水准路线——起止于两已知高级水准点间的水准路线;68、闭合水准路线——起止于同一已知水准点的环形水准路线;69、支水准路线——从一已知高级水准点出发,终点不附合于另一已知高级水准点的水准路线;71、三角高程测量——通过观测各边端点的天顶距,利用已知点高程和已知边长确定各点高程的测量技术和方法;74、施工测量——为使工程建设按设计要求施工所进行的测量;75、竣工测量——工程竣工后为获得各种建筑物、构筑物及地下管网的平面位置、高程等资料而进行的测量;76、纵断面测量——对路线纵向地面起伏形态的测量;77、横断面测量——对中桩处垂直于路线中线方向地面起伏形态的测量;78、大比例尺测图——工程测量中,比例尺大于1:2000的地形测图;79、经纬仪测绘法——采用经纬仪测角和视距,在图板上用量角器展点以测绘地形图的技术方法;80、位移观测——对被观测物体的平面位置变化所进行的测量;81、沉降观测——对被观测物体的高程变化所进行的测量;101、路线中线测量——把设计路线的中线测设于实地的测量工作;102、基平测量——路线高程控制测量;沿路线方向设置水准点,使用水准测量的方法测量点位的高程;103、中平测量——中桩高程测量;利用基平测量布设的水准点,分段进行附合水准测量,测定各里程桩的地面高程;108、比例尺——地图上某一线段的长度与地面上相应线段水平距离之比; 109、基本比例尺——根据需要由国家统一规定测制的国家基本地形图的比例尺;我国规定的基本比例尺为1:5000、1:10000、1:25000、1:50000、1:100000、1:250000、1:500000、1:1000000八种;110、等高线——地图上地面高程相等的各相邻点所连成的曲线;111、等高距——地图上相邻等高线的高程差;114、工程测量学engineering surveying——研究工程建设和自然资源开发中各个阶段进行的控制和地形测绘、施工放样、变形监测的理论和技术的学科; 115、测量学surveying——研究地球表面局部地区内测绘工作的基本理论、技术、方法和应用的学科;简答题库及参考答案1、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是什么从整体到局部——测量控制网布设时,应按从高等级向低等级的方法布设,先控制后碎部——测量地物或地貌特征点三维坐标称为碎部测量,碎部测量应在控制点上安置仪器测量,2、比例尺精度是如何定义的有何作用答:比例尺精度等于M mm,M 为比例尺的分母值,用于确定测图时距离的测量精度;例如,取M =500,比例尺精度为50mm=5cm,测绘1:500比例尺的地形图时,要求测距误差应小于5cm;3、微倾式水准仪有哪些轴线圆水准器轴——L L '',竖轴——VV ,管水准器轴——LL ,视准轴——CC ;4、用公式ABAB AB x y R ∆∆=arctan 计算出的象限角AB R ,如何将其换算为坐标方位角AB α AB x ∆>0,AB y ∆>0时,AB R >0,A →B 方向位于第一象限,AB α=AB R ;AB x ∆<0,AB y ∆>0时,AB R <0,A →B 方向位于第二象限,AB α=AB R +180°;AB x ∆<0,AB y ∆<0时,AB R >0,A →B 方向位于第三象限,AB α=AB R +180°;AB x ∆>0,AB y ∆<0时,AB R <0,A →B 方向位于第四象限,AB α=AB R +360°;5、等高线有哪些特性① 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高程相等;② 等高线是闭合曲线,不能中断间曲线除外,若不在同一幅图内闭合,则必定在相邻的其它图幅内闭合;③ 等高线只有在陡崖或悬崖处才会重合或相交;④ 等高线经过山脊或山谷时改变方向,因此山脊线与山谷线应和改变方向处的等高线的切线垂直相交;⑤ 在同一幅地形图内的基本等高距相同,等高线平距大表示地面坡度小;等高线平距小则表示地面坡度大;平距相等则坡度相同;倾斜平面的等高线是一组间距相等且平行的直线;6、用中丝读数法进行四等水准测量时,每站观测顺序是什么照准后视标尺黑面,直读视距,精确整平,读取标尺中丝读数;照准后视标尺红面,读取标尺中丝读数;照准前视标尺黑面,直读视距,精确整平,读取标尺中丝读数;照准前视标尺红面,读取标尺中丝读数;上述观测顺序简称为“后—后—前—前”;7、导线坐标计算的一般步骤是什么计算方位角闭合差βf ,βf <限βf 时,反号平均分配βf ;推算导线边的方位角,计算导线边的坐标增量x ∆,y ∆,计算坐标增量闭合差x f ,y f , 计算全长相对闭合差∑+=D f f K y x 22,式中∑D 为导线各边长之和,如果K <限K ,按边长比例分配x f ,y f ;计算改正后的导线边的坐标增量,推算未知点的平面坐标;8、水准测量时为什么要求前后视距相等水准仪视准轴不平行于管水准器轴之差称为i 角,当每站的前后视距相等时,i角对前后视读数的影响大小相等,符号相同,计算高差时可以抵消;9、视差是如何产生的消除视差的步骤物像没有成在十字丝分划板上;望远镜照准明亮背景,旋转目镜调焦螺旋,使十字丝十分清晰;照准目标,旋转物镜调焦螺旋,使目标像十分清晰;10、路线中线测量的任务是什么其主要工作内容有哪些将路线设计中心线测设到实地,测设中线交点JD、转点ZD、量距和钉桩、测量转点上的转角 、测设曲线等;11、简要说明布设测量控制网应遵循的原则;测量规范规定,测量控制网应由高级向低级分级布设;如平面三角控制网是按一等、二等、三等、四等、5″、10″和图根网的级别布设,城市导线网是在国家一等、二等、三等或四等控制网下按一级、二级、三级和图根网的级别布设;一等网的精度最高,图根网的精度最低;控制网的等级越高,网点之间的距离就越大、点的密度也越稀、控制的范围就越大;控制网的等级越低,网点之间的距离就越小、点的密度也越密、控制的范围就越小;控制测量是先布设能控制大范围的高级网,再逐级布设次级网加密,通常称这种测量控制网的布设原则为“从整体到局部”;因此测量工作的原则可以归纳为“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12、水平角与竖直角的取值范围是如何定义的有何不同水平角是测站与地面任意两点连线方向投影到水平面上的夹角,取值范围为0~360°;竖直角是视线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仰角的取值范围为0~90°,俯角的取值范围为0~-90°;17、说明测量高斯平面坐标系与数学笛卡尔坐标系的区别;数学笛卡尔坐标系是定义横轴为x轴,纵轴为y轴,象限则按逆时针方向编号;高斯平面坐标系的纵轴为x轴,横轴为y轴,象限按顺时针方向编号,这样就可以将数学上定义的各类三角函数在高斯平面坐标系中直接应用,不需做任何变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测量名词解释整理
1水准面:假设一个自由静止的海洋水面延伸,包围整个地球,形成一个闭合曲面,称为水准面
2大地水准面:与平均海洋水面相吻合的水准面称为大地水准面。

3大地体:由大地水准面包围的地球形体。

4绝对高程(海拔):地面任意一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

5相对高程:地面任意一点到假定水准面的铅垂距离。

6方位角:是从某点的指北方向线起,依顺时针方向到目标方向线之间的水平夹角。

7水平角:从一点到两目标的方向线垂直投影在水平面上所成的角。

8竖直角:某一方向线与一指标线(水平线或铅垂线)之间的夹角。

9地形图:表示地表上的地物、地貌平面位置及基本的地理要素且高程用等高线表示的一种普通地图。

10比例尺:地图上某一线段的长度与地面上相应线段水平距离之比。

11等高线:地图上地面高程相等的各相邻点所连成的曲线。

12等高距:地图上相邻等高线的高程差。

13依比例尺符号:指能够保持物体平面轮廓图形的符号
14半依比例尺符号:长度依地图比例尺表示,而宽度不依地图比例尺表示的线状符号。

14不依比例尺符号:指不依地图比例尺表示的地图符号。

15施工放样:把设计图纸上工程建筑物的平面位置和高程,用一定的测量仪器和方法测设到实地上去的测量工作称为施工放样(也称施工放线)。

16变形观测:对建筑物、构筑物和地表相对位置变化所进行的测量。

17精度:观测结果、计算值或估计值与真值(或被认为是真值)之间的接近程度。

18.3S技术: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的统称。

19直线定向:确定直线相对于基准方向的水平角度。

20高程测量:指确定地面点高程的测量工作。

21坐标正算:根据直线的起点坐标、直线的水平距离以及坐标方位角来计算终点的坐标。

22坐标反算:根据直线起点和终点坐标,计算直线的水平距离和坐标方位角。

23交会测量:通过测角或测距,利用角度或距离的交会来确定未知点的坐标。

24地物特征点和地貌特征点统称为碎部点
25地物测绘:就是将地面上各种地物按预定的比例尺和要求,以其平面投影的轮廓或特定的符号绘制在地形图上。

26汇水面积的边界是根据等高线的分水线(山脊线)来确定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