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概率的意义 (20)

合集下载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二册 第10章 10.3 频率与概率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二册  第10章   10.3 频率与概率
栏目 导引
第十章 概 率
游戏公平性的标准及判断方法 (1)游戏规则是否公平,要看对游戏的双方来说,获胜的可能性 或概率是否相同.若相同,则规则公平,否则就是不公平的. (2)具体判断时,可以按所给规则,求出双方的获胜概率,再进 行比较.
栏目 导引
第十章 概 率
有一种游戏是这样的:在一 个大转盘上,盘面被均匀地分成 12 份,分别 写有 1~12 这 12 个数字(如图所示),其中 2, 4,6,8,10,12 这 6 个区域对应的奖品是文 具盒,而 1,3,5,7,9,11 这 6 个区域对应的奖品是随身听.游 戏规则是转盘转动后指针停在哪一格,则继续向前前进对应转 盘上数字的格数.例如:你转动转盘停止后,指针落在 4 所在 区域,则还要往前前进 4 格,到标有 8 的区域,此时 8 区域对 应的奖品就是你的,以此类推.请问:小明在玩这个游戏时, 得到的奖品是随身听的概率是多少?
P(A).我们称频率的这个性质为频率的稳定性.因此,我们可 以用频率 第十章 概 率
■名师点拨
频率与概率的区别与联系
名称
区别
联系
本身是随机的,在试验之前无法 (1)频率是概率的近似值,
确定,大多会随着试验次数的改 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频 频率
变而改变.做同样次数的重复试 率会越来越接近概率
栏目 导引
第十章 概 率
随机事件概率的理解及求法 (1)理解:概率可看作频率理论上的期望值,它从数量上反映了 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当试验的次数越来越多时,频 率越来越趋近于概率.当次数足够多时,所得频率就近似地看 作随机事件的概率. (2)求法:通过公式 fn(A)=nnA=mn 计算出频率,再由频率估算概 率.
栏目 导引
第十章 概 率

高中数学 第3章 概率 3.1 随机事件及其概率教案 苏教版必修3-苏教版高一必修3数学教案

高中数学 第3章 概率 3.1 随机事件及其概率教案 苏教版必修3-苏教版高一必修3数学教案

第3章概率本章概述一、课标要求本章通过对随机现象的研究,学习认识客观世界的方法.多年来,学生学习数学,主要研究确定的现象,对于不确定现象的规律知之甚少.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不仅确定性现象有规律,可以预知结果,可以用数学方法去研究,而且不确定现象也有规律可循,同样也能用数学方法去研究.使学生初步形成用科学的态度、辩证的思想、用随机观念去观察、分析、研究客观世界的态度,寻求并获得认识世界的初步知识和科学态度.1.在具体情境中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及频率的稳定性,进一步了解概率的意义以及概率与频率的区别.2.通过实例,理解古典概型概率的计算公式,会用列举法计算随机事件所包含的基本事件数以及事件发生的概率.3.了解随机数的意义,能运用模拟方法〔包括计算机产生随机数来模拟〕根据概率,初步体会几何概型的意义.4.通过实例,了解两个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5.通过阅读相关材料,了解人类认识随机现象的过程.6.使学生能初步利用概率知识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并进行理性思考,学会对纷繁复杂的事物进行探索,养成透过事物表面现象把握事物本质所在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理性思维能力与辩证思维能力、创新意识与探究能力、数学建模能力和实践能力,以及表达、交流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进一步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7.注重表达数学的文化价值与美学价值,增强学生的审美观,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二、本章编写意图与教学建议人们在认识自然的过程中,对自然现象进行大量的观察,通过观察得到大量的数据,再对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找出其内在的规律.人们发现,有些现象并不像万有引力定律那样可以得到完全确定的规律.现实世界中发生的事件大多是随机事件,人们通过对随机事件的大量重复试验的结果进行理性的探讨,发现了随机事件也不是毫无规律可循.研究这些规律,最终导致了概率的诞生.学生在初中已经接触了概率的初步知识,本章那么是在此基础上开始系统地学习概率知识.本章又是高中阶段第一次学习这一内容,在后续的学习中还将继续学习概率的其他内容,因此,在高中阶段概率的学习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由于与概率计算密切相关的内容还没有学习,因此,在涉及有关计算的问题时采用枚举法,而在用枚举法时一定要做到既不重复也不遗漏,应该按照一定的顺序来计算有关数据,也可以用表格或树形图来进行有关数据的计算.本章包括了随机事件的概率、古典概型、几何概型以及互斥事件有一个发生的概率等内容.概率的核心问题是要让学生了解随机现象及概率的意义,为了让学生能更深入地理解,可以列举日常生活中的实例,由此正确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及其频率的稳定性,从而加深对概率的理解;古典概型从随机事件发生频率的稳定性导入,通过对频率稳定性研究得出随机事件的发生与否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从而得出概率的统计定义.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实例理解古典概型的特征是试验结果的有限性和每一个试验结果出现的等可能性,使学生学会把一些实际问题转化为古典概型;从古典概型到几何概型,是从有限到无限的延伸,在几何概型的教学中抓住较强直观性的特点.在教学中有意识地适当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在教学中要能做到:(1)注意概念的区别与联系,类似的概念不能够混淆,例如概率与频率,互斥事件与对立事件;(2)在运用公式时注意是否符合公式运用的前提条件;(3)注意顺向思维与逆向思维的合理运用,遵循“正难那么反〞的原那么;(4)注意学习前辈的学习和研究的思维方法,能通过对大量事件的观察抽象出事件的本质.在本章的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信心,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逐步地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形成批判性的思维习惯,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通过本章的学习,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世界的重要联系,逐步形成辩证的思维品质;养成准确,清晰,有条理地表述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过程的习惯,提高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视野,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三、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建议3.1 随机事件及其概率整体设计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概率这一章的第一节课,所以有必要在上新课之前向学生简要地介绍概率论的发展、概率趣话以及概率的应用,以此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探究精神和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随机事件及其概率为一课时.本节课主要学习随机现象、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通过抛掷硬币试验,探究随机事件的概率,揭示概率的本质,引出随机事件概率的求法,同时让学生体验数学的奥秘与数学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实例说明一个随机事件的发生是存在着统计规律性的,一个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总是在某个常数附近摆.我们给这个常数取一个名字,叫做这个随机事件的概率.它从数量上反映了这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它是0~1之间的一个数.将这个事件记为A,用P(A)表示事件A发生的概率.对于任意一个随机事件A,P(A)必须满足如下基本要求:0≤P(A)≤1.怎样确定一个事件发生的概率呢?可以从实际问题出发,创设问题情境.具体设计如下:首先利用多媒体展示奥地利遗传学家孟德尔〔G.Mendel,1822~1884〕用豌豆进行杂交试验的结果表格,通过商讨分析得到孟德尔是用某种性状发生的频率来估计生物遗传的基本规律的.然后依次展示抛掷硬币的模拟试验结果、π的前n位小数中数字6出现的频率、鞋厂某种成品鞋质量检验结果,通过商讨分析分别得出:掷硬币的模拟试验结果中,当模拟次数很大时,正面向上的频率值接近于常数0.5,并在其附近摆动;π的前n位小数中数字6出现的频率中数字6在π的各位小数数字中出现的频率值接近于常数0.1,并在其附近摆动;鞋厂某种成品鞋质量检验结果中,当抽取的样品数很多时,优等品的频率接近于常数0.95,并在其附近摆动.三维目标1.通过具体的例子了解随机现象,了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采用实验探究法,按照思考、交流、实验、观察、分析、得出结论的方法进行启发式教学.使学生了解一个随机事件的发生既有随机性,又在大量重复试验中存在着一种客观规律性——频率的稳定性,以引出随机事件概率的意义和计算方法.2.理解随机事件在大量重复试验的情况下,它的发生呈现的规律性.3.掌握概率的统计定义及概率的性质.引导学生对身边的事件加以注意、分析,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设计好探究性试验.指导学生做简单易行的试验,让学生无意识地发现随机事件的某一结果发生的规律性,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4.通过概率论的介绍,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探究精神和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发动学生动手试验,体验数学的奥秘与数学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增强学生的科学意识.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随机现象的定义,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定义.2.概率的统计定义,概率的基本性质.教学难点:随机事件的定义,随机事件发生存在的统计规律性.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设计思路一:〔情境导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曾经宣布:一名优秀数学家的作用超过10个师的兵力.这句话有一个非同寻常的来历.1943年以前,在大西洋上英美运输船队常常受到德国潜艇的袭击,当时,英美两国限于实力,无力增派更多的护航舰,一时间,德军的“潜艇战〞搞得盟军焦头烂额.为此,有位美国海军将领专门去请教了几位数学家,数学家们运用概率论分析舰队与敌潜艇相遇是一个随机事件,从数学角度来看这一问题,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一定数量的船〔为100艘〕编队规模越小,编次就越多〔为每次20艘,就要有5个编次〕,编次越多,与敌人相遇的概率就越大.美国海军接受了数学家的建议,命令舰队在指定海域集合,再集体通过危险海域,然后各自驶向预定港口.结果奇迹出现了:盟军舰队遭袭被击沉的概率由原来的25%降为1%,大大减少了损失,保证了物资的及时供应.设计思路二:〔问题导入〕观察以下现象,各有什么特点?(1)在标准大气压下,水加热到100 ℃沸腾;(2)抛一石块,下落;(3)同性电荷互相吸引;〔4〕实心铁块丢入水中,铁块上浮;〔5〕射击一次,中靶;〔6〕掷一枚硬币,反面向上.解答:〔1〕、〔2〕两种现象必然发生,〔3〕、〔4〕两种现象不可能发生,〔5〕、〔6〕两种现象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推进新课新知探究由上述事例可知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现象,这些现象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在一定条件下事先就能断定发生或不发生某种结果,这种现象就是确定性现象.在一定条件下,某种现象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事先不能断定出现哪种结果,这种现象就是随机现象.对于某个现象,如果能让其条件实现一次,就是进行了一次试验,试验的每一种可能的结果,都是一个事件.在上述现象中,我们如果把〔1〕、(2)的条件实现一次,那么〔1〕、(2)的现象一定会出现“沸腾〞与“下落〞,“沸腾〞与“下落〞都是一个事件.对于在一定条件下必然要发生的事件,叫做必然事件(certain event);我们如果把(3)、〔4〕的条件各实现一次,那么“吸引〞与“上浮〞也都是一个事件,但这两个事件都是不可能发生的.在一定条件下不可能发生的事件,叫做不可能事件(impossible event);当(5)、(6)的条件各实现一次,那么“中靶〞与“反面向上〞也都是一个事件,这两个事件,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叫做随机事件(random event).必然事件与不可能事件反映的都是在一定条件下的确定性现象,而随机事件反映的是随机现象.我们一般用大写的英文字母表示随机事件,例如随机事件A、随机事件B等,另外我们常常将随机事件简称为事件.由于随机事件具有不确定性,因而从表面上看,似乎偶然性在起着支配作用,没有什么必然性.但是,人们经过长期的实践并深入研究后,发现随机事件虽然就每次试验结果来说具有不确定性,然而在大量重复试验中,它却呈现出一种完全确定的规律性.历史上曾有人做过抛掷硬币的大量重复试验,结果如下表: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抛掷硬币的次数很多时,出现正面的频率值是稳定的,接近于常数0.5,在它左右摆动.对于给定的随机事件A,在相同的条件下,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事件A发生的频率mn 总在某个常数附近摆动并趋于稳定,因此,可以用这个常数来刻画随机事件A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并把这个常数称为随机事件A的概率〔probability〕,记作P(A).必然事件的概率为1,不可能事件的概率为0.因此0≤P(A)≤1 .对于概率的统计定义,教师应说明以下几点:〔1〕求一个事件的概率的基本方法是通过大量的重复试验;〔2〕只有当频率在某个常数附近摆动时,这个常数才叫做事件A的概率;〔3〕概率是频率的稳定值,而频率是概率的近似值;〔4〕概率反映了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应用示例思路1例1 给出以下事件:①某人练习打靶,一枪命中十环;②手机没电,接听;③抛一枚硬币,结果正面向上;④冰棒在烈日下融化;⑤一粒植物种子,播种后发芽;⑥向上抛一只不锈钢杯子,结果杯口向上.其中随机事件的个数是〔〕A.3B.4解析:判断事件是否是随机事件,可以依据随机事件的概念判断,也就是该事件在一定条件下,是否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如果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那么该事件为随机事件.由随机事件的概念可知:①③⑤⑥是随机事件.答案:B点评:判断某一事件是否是随机事件依据随机事件的概念,同样判断某一事件是否是必然事件或是不可能事件也是依据相应的概念,因此,此题中的②是不可能事件,④是必然事件.例2 指出以下事件中,哪些是不可能事件?哪些是必然事件?哪些是随机事件?〔1〕假设a、b、c 都是实数,那么a(bc)=(ab)c ;〔2〕没有空气,动物也能生存下去;〔3〕在标准大气压下,水在温度90°时沸腾;〔4〕直线y=k(x+1)过定点(-1,0);〔5〕某一天内某人接听20次;〔6〕一个袋内装有形状、大小相同的一个白球和一个黑球,从中任意摸出1个球为白球.分析:根据必然事件、随机事件和不可能事件的定义来判断.解:由必然事件的定义可知〔1〕、〔4〕是必然事件;由随机事件的定义知〔5〕、〔6〕是随机事件;由不可能事件的定义可知(2〕、〔3〕是不可能事件.点评:要判断一个事件是必然事件、随机事件还是不可能事件,应紧紧抓住这些事件的定义,从定义出发来作出判断.例3 任取一个由50名同学组成的班级〔称为一个标准班〕,至少有两位同学的生日在同一天〔记为事件T〕的概率是0.97,据此,我们知道( )A.取定一个标准班,事件T发生的可能性为97%B.取定一个标准班,事件T发生的概率大约是97%C.任意取定10 000个标准班,其中必有9 700个班有事件T发生D.随着抽取的班级数n的不断增大,事件T发生的频率逐渐接近0.97,并在它附近摆动解析:根据随机事件的概率的定义必须进行大量试验,才能得出某一随机事件的概率,因此,此题应从定义出发来研究.对于取定的一个标准班来说,T要么发生要么不发生,所以A,B都不对;对任意取定的10 000个标准班,也可能出现极端情况,如T都不发生,因此C也不对;据概率的统计定义知,选项D正确.答案:D点评:利用概率的统计定义计算随机事件的概率,需要大量重复的试验.对某一个随机事件来说,在一次试验中不一定发生,但在大量重复试验下它的发生又呈现一定的规律.通过对概率的定义的感悟,感受数学学科的实验性,体会偶然与必然的辩证统一.例4 对某电视机厂生产的电视机进行抽样检测的数据如下:〔1〕计算表中优等品的各个频率;〔2〕该厂生产的电视机优等品的概率是多少?分析:利用概率的定义来求解此题.解:〔1〕各次优等品的频率为 0.8, 0.92, 0.96, 0.95, 0.956, 0.954;〔2〕优等品的概率是0.95.点评:通过此题进一步理解概率的定义,领悟概率其实是某一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例5 历史上曾有人做过抛掷硬币的大量随机试验,结果如下:〔1〕计算表中正面向上的频率;(2)试估计事件“正面向上〞的概率.分析:先运用频率计算的方法计算频率,再运用概率的定义确定事件“正面向上〞的概率.解:(1)表中频率自上而下依次为:0.518 1,0.506 9,0.501 6,0.500 5,0.499 6;〔2〕由(1)的结果发现:当抛掷的次数很多时,“正面向上〞的频率接近于常数0.5,在它附近摆动,所以抛掷一枚硬币,正面向上的概率约为0.5.点评:通过计算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来估计随机事件的概率是求随机事件概率常用的方法.思路2例1 指出以下事件中哪些是必然事件,哪些是不可能事件,哪些是随机事件.〔1〕我国东南沿海某地明年将受到3次热带风暴的侵袭;〔2〕假设a为实数,那么|a|≥0;〔3〕某人开车经过10个交叉路口都遇到绿灯;〔4〕一个正六面体的六个面分别标有数字1、2、3、4、5、6,将该正六面体连续抛掷两次,向上的一面数字之和大于12.分析:要判断某一事件是必然事件、随机事件还是不可能事件,可以依据必然事件、随机事件以及不可能事件的定义来判断.解:由必然事件、随机事件和不可能事件的定义可知:〔2〕是必然事件;〔1〕、〔3〕是随机事件;〔4〕是不可能事件.点评:对于某一事件是必然事件、随机事件还是不可能事件的判断依据是定义,其关键是看事件本身是如何发生的.例2 在一只口袋中装有形状与大小都相同的2只白球和3只黑球,从中任意取出3只球,试编拟一些事件,使它们分别为随机事件、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分析:要编拟一些事件,使其为随机事件、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就是在一定条件下,所编拟的事件必定发生那么为必然事件,必定不发生那么为不可能事件,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那么为随机事件.解:事件A :任意取出3只球,恰有1只球是白球,那么事件A 是随机事件;事件B :任意取出3只球,至少有1只球是黑球,那么事件B 是必然事件;事件C :任意取出3只球,都是白球,那么事件C 是不可能事件.点评:此题在编拟随机事件、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时,是开放性问题,因此根据相应的概念来编拟,答案不唯一.除了上述解答外,还可以是其他答案,例如:事件A :任意取出3只球,至少有1只球是白球,那么事件A 是随机事件;事件B :任意取出3只球,至多有2只球是白球,那么事件B 是必然事件;事件C :任意取出3只球,没有一只黑球,那么事件C 是不可能事件.例3 用一台自动机床加工一批零件,从中抽出100个逐个进行直径检验,结果如下:从这100个螺母中,任意抽取一个,求事件A 〔6.92<d≤6.94〕,事件B 〔6.90<d≤6.96〕,事件C 〔d>6.96〕,事件D 〔d≤6.89〕的频率并求这几个事件发生的概率约为多少?分析:分别求出事件A 〔6.92<d≤6.94〕,事件B 〔6.90<d≤6.96〕,事件C 〔d>6.96〕,事件D 〔d≤6.89〕的频率,再根据这几个事件的频率得出概率.解:事件A 的频率为17+10026=0.43,概率约为0.43; 事件B 的频率为10081526171710+++++=0.93,概率约为0.93; 事件C 的频率为10022+=0.04,概率约为0.04;事件D 的频率为1001=0.01,概率约为0.01. 点评:根据概率的统计定义求随机事件的概率的常用方法是先求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再由频率得出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例4 某射手在同一条件下进行射击,结果如下表所示:〔1〕填写表中击中靶心的频率;〔2〕这个射手射击一次,击中靶心的概率约是多少?分析:击中靶心的频率=击中靶心的次数÷射击的次数,再根据概率的统计定义可知:击中靶心的概率应为频率在某一常数P 的左右摆动,那么常数P 即为该事件的概率.解:〔1〕表中击中靶心的频率依次为0.8,0.95,0.88,0.92,0.89;〔2〕因频率在常数0.89的左右摆动,所以射手射击一次,击中靶心的概率约是0.89. 点评:在运用概率的统计定义求某一事件的概率时,应该先求频率,再根据频率来求该事件的概率.知能训练一、课本随机现象练习.解答:2.(1)随机事件;(2)不可能事件;(3)必然事件;(4)不可能事件;(5)随机事件;(6)随机事件.3.必然事件:③;不可能事件:⑤;随机事件:①②④.4.必然事件:太阳每天都从东方升起;不可能事件:电灯在断电时发亮;随机事件:同时抛两枚硬币,正面都向上.二、课本随机事件的概率练习.解答:1.不对.2.不同意,随机事件的发生概率与该事件以前是否发生无关,故下次发生的概率仍为21. 3.不一定,第10个人治愈的概率仍为10%.点评:通过练习,进一步加深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以及概率的概念的理解. 课堂小结本节课主要研究了以下内容:1.随机事件、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的概念.2.随机事件A 的概率:一般地,如果随机事件A 在n 次试验中发生了m 次,当试验的次数n 很大时,我们可以将事件A 发生的频率n m 作为事件A 发生的概率的近似值,即P(A)≈nm .3.由于随机事件A 在各次试验中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所以它在n 次试验中发生的次数〔称为频数〕m 可能等于0〔n 次试验中A 一次也不发生〕,可能等于1〔n 次试验中A 只发生一次〕,……也可能等于n 〔n 次试验中A 每次都发生〕.我们说,事件A 在n 次试验中发生的频数m 是一个随机变量,它可能取得0、1、2、…、n 这n+1个数中的任一个值.于是,随机事件A 的频率nm 也是一个随机变量,它可能取得的值介于0与1之间,即0≤P 〔A 〕≤1.特别,必然事件的概率为1,即P(Ω)=1,不可能事件的概率为0,即P()=0.这里说明随机事件的频率究竟取得什么值具有随机性.然而,经验说明,当试验重复多次时随机事件的频率又具有稳定性.4.说明:①求一个事件概率的基本方法是做大量的重复试验;②当频率在某个常数附近摆动时,这个常数叫做事件A 的概率;③概率是频率的稳定值,而频率是概率的近似值;④概率从数量上反映了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⑤必然事件的概率是1,不可能事件的概率是0,因此0≤P〔A 〕≤1.作业课本习题3.1 1、2.设计感想本节课是概率这一章的第一节课,所以有必要在上新课之前向学生简要地介绍概率的发展、概率趣话以及概率的应用,以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探究精神和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随机事件及其概率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学习随机现象、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通过抛掷硬币试验,探究随机事件的概率,揭示概率的本质,引出随机事件概率的求法,同时让学生体验数学的奥秘与数学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部分是随机事件的概率.怎样确定一个事件发生的概率呢?设计时,从实际问题出发,创设问题情境.除了已有设计之外还可以有如下设计:首先利用多媒体展示奥地利遗传学家孟德尔〔G.Mendel ,1822~1884〕用豌豆进行杂交试验的结果表格,通过商讨分析得到孟德尔是用某种性状发生的频率来估计生物遗传的基本规律的.然后依次展示抛掷硬币的模拟试验结果、π的前n 位小数中数字6出现的频率、鞋厂某种成品鞋质量检验结果,通过商讨分析分别得出:掷硬币的模拟试验结果中,当模拟次数很大时,正面向上的频率值接近于常数0.5,并在其附近摆动;π的前n 位小数中数字6出现的频率中数字6在π的各位小数数字中出现的频率值接近于常数0.1,并在其附近摆动;鞋厂某种成品鞋质量检验结果中,当抽取的样品数很多时,优等品的频率接近于常数0.95,并在其附近摆动.最终得出概率的统计定义.习题详解1.〔1〕随机事件 〔2〕不可能事件 〔3〕随机事件 〔4〕必然事件 〔5〕不可能事件〔6〕必然事件 〔7〕随机事件 〔8〕随机事件2.D.3.(1)〔2〕概率约为0.81.4.。

必修3第三章-概率-知识点总结和强化练习:

必修3第三章-概率-知识点总结和强化练习:

高中数学必修3 第三章 概率 知识点总结及强化训练一、 知识点总结3.1.1 —3.1.2随机事件的概率及概率的意义 1、基本概念:(1)必然事件:在条件S 下,一定会发生的事件,叫相对于条件S 的必然事件; (2)不可能事件:在条件S 下,一定不会发生的事件,叫相对于条件S 的不可能事件; (3)确定事件: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统称为相对于条件S 的确定事件;(4)随机事件:在条件S 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叫相对于条件S 的随机事件;(5)频数与频率:在相同的条件S 下重复n 次试验,观察某一事件A 是否出现,称n 次试验中事件A出现的次数nA 为事件A 出现的频数;称事件A 出现的比例fn(A)=n n A为事件A 出现的概率:对于给定的随机事件A ,如果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事件A 发生的频率fn(A)稳定在某个常数上,把这个常数记作P (A ),称为事件A 的概率。

(6)频率与概率的区别与联系:随机事件的频率,指此事件发生的次数nA 与试验总次数n 的比值n n A,它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总在某个常数附近摆动,且随着试验次数的不断增多,这种摆动幅度越来越小。

我们把这个常数叫做随机事件的概率,概率从数量上反映了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频率在大量重复试验的前提下可以近似地作为这个事件的概率3.1.3 概率的基本性质 1、基本概念:(1)事件的包含、并事件、交事件、相等事件(2)若A ∩B 为不可能事件,即A ∩B=ф,那么称事件A 与事件B 互斥;(3)若A ∩B 为不可能事件,A ∪B 为必然事件,那么称事件A 与事件B 互为对立事件;(4)当事件A 与B 互斥时,满足加法公式:P(A ∪B)= P(A)+ P(B);若事件A 与B 为对立事件,则A ∪B 为必然事件,所以P(A ∪B)= P(A)+ P(B)=1,于是有P(A)=1—P(B)2、概率的基本性质:1)必然事件概率为1,不可能事件概率为0,因此0≤P(A)≤1; 2)当事件A 与B 互斥时,满足加法公式:P(A ∪B)= P(A)+ P(B);3)若事件A 与B 为对立事件,则A ∪B 为必然事件,所以P(A ∪B)= P(A)+ P(B)=1,于是有P(A)=1—P(B);4)互斥事件与对立事件的区别与联系,互斥事件是指事件A 与事件B 在一次试验中不会同时发生,其具体包括三种不同的情形:(1)事件A 发生且事件B 不发生;(2)事件A 不发生且事件B 发生;(3)事件A 与事件B 同时不发生,而对立事件是指事件A 与事件B 有且仅有一个发生,其包括两种情形;(1)事件A 发生B 不发生;(2)事件B 发生事件A 不发生,对立事件互斥事件的特殊情形。

部编版高中数学必修二第十章概率带答案经典知识题库

部编版高中数学必修二第十章概率带答案经典知识题库

(名师选题)部编版高中数学必修二第十章概率带答案经典知识题库单选题1、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 .事件A 发生的概率P (A )等于事件A 发生的频率f n (A )B .一个质地均匀的骰子掷一次得到3点的概率是16,说明这个骰子掷6次一定会出现一次3点C .掷两枚质地均匀的硬币,事件A 为“一枚正面朝上,一枚反面朝上”,事件B 为“两枚都是正面朝上”,则P (A )=2P (B )D .对于两个事件A 、B ,若P (A ∪B )=P (A )+P (B ),则事件A 与事件B 互斥2、从装有2个红球和2个黑球的口袋内任取两个球,那么互斥而不对立的事件是( ) A .至少有一个黑球与都是黑球 B .至少有一个黑球与至少有一个红球 C .恰有一个黑球与恰有两个黑球 D .至少有一个黑球与都是红球3、从集合{2,4,6,8}中任取两个不同元素,则这两个元素相差2的概率为( ). A .13B .12C .14D .234、将一颗质地均匀的骰子先后抛掷两次,观察向上的点数,则点数和为6的概率为( ) A .19B .536C .16D .7365、种植两株不同的花卉,若它们的成活率分别为p 和q ,则恰有一株成活的概率为( ) A .pq B .p +qC .p +q −pqD .p +q −2pq6、若P(AB)=19,P(A )=23,P(B)=13,则事件A 与B 的关系是( ) A .事件A 与B 互斥B .事件A 与B 对立C .事件A 与B 相互独立D .事件A 与B 既互斥又相互独立 7、下列事件属于古典概型的是( )A .任意抛掷两颗均匀的正方体骰子,所得点数之和作为基本事件B .篮球运动员投篮,观察他是否投中C .测量一杯水分子的个数D .在4个完全相同的小球中任取1个8、天气预报说,今后三天中,每一天下雨的概率均为40%,现采用随机模拟方法估计这三天中恰有两天下雨的概率:先由计算器算出0到9之间取整数值的随机数,指定1,2,3,4表示下雨,5,6,7,8,9,0表示不下雨.经随机模拟产生了如下20组随机数:907 966 195 925 271 932 812 458 569 683 431 257 393 027 556 488 730 113 537 989 据此估计今后三天中恰有两天下雨的概率为( ) A .0.40B .0.30C .0.25D .0.20 多选题9、(多选题)从装有大小和形状完全相同的5个红球和3个白球的口袋内任取3个球,那么下列各对事件中,互斥而不对立的是A .至少有1个红球与都是红球B .至少有1个红球与至少有1个白球C .恰有1个红球与恰有2个红球D .至多有1个红球与恰有2个红球10、某社团开展“建党100周年主题活动——学党史知识竞赛”,甲、乙两人能得满分的概率分别为34,23,两人能否获得满分相互独立,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两人均获得满分的概率为12B .两人至少一人获得满分的概率为712C .两人恰好只有甲获得满分的概率为34D .两人至多一人获得满分的概率为1112 11、已知事件A ,B ,且P(A)=0.4,P(B)=0.3,则( ) A .如果B ⊆A ,那么P(A ∪B)=0.4,P(AB)=0.3 B .如果A 与B 互斥,那么P(A ∪B)=0.7,P(AB)=0 C .如果A 与B 相互独立,那么P(A ∪B)=0.7,P(AB)=0.12 D .如果A 与B 相互独立,那么P(A ⋅B)=0.42,P(AB)=0.18 填空题12、甲和乙两个箱子各装有10个球,其中甲箱中有5个红球、5个白球,乙箱中有6个红球、4个白球.掷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如果出现点数为1或2,从甲箱子随机摸出一个球;如果点数为3,4,5,6,从乙箱子随机摸出一个球,则摸出红球的概率为_________.部编版高中数学必修二第十章概率带答案(二十七)参考答案1、答案:C解析:根据频率与概率的关系判断即可得A选项错误;根据概率的意义即可判断B选项错误;根据古典概型公式计算即可得C选项正确;举例说明即可得D选项错误.解:对于A选项,频率与实验次数有关,且在概率附近摆动,故A选项错误;对于B选项,根据概率的意义,一个质地均匀的骰子掷一次得到3点的概率是16,表示一次实验发生的可能性是16,故骰子掷6次出现3点的次数也不确定,故B选项错误;对于C选项,根据概率的计算公式得P(A)=12×12×2=12,P(B)=12×12=14,故P(A)=2P(B),故C选项正确;对于D选项,设x∈[−3,3],A事件表示从[−3,3]中任取一个数x,使得x∈[1,3]的事件,则P(A)=13,B事件表示从[−3,3]中任取一个数x,使得x∈[−2,1]的事件,则P(A)=12,显然P(A∪B)=56=13+12=P(A)+P(B),此时A事件与B事件不互斥,故D选项错误.小提示:本题考查概率与频率的关系,概率的意义,互斥事件等,解题的关键在于D选项的判断,适当的举反例求解即可.2、答案:C分析:根据互斥事件和对立事件的定义,依次验证即可.对于A:事件:“至少有一个黑球”与事件:“都是黑球”可以同时发生,如:两个都是黑球,∴这两个事件不是互斥事件,∴A不正确;对于B:事件:“至少有一个黑球”与事件:“至少有一个红球”可以同时发生,如:一个红球一个黑球,∴B不正确;对于C:事件:“恰好有一个黑球”与事件:“恰有两个黑球”不能同时发生,但从口袋中任取两个球时还有可能是两个都是红球,∴两个事件是互斥事件但不是对立事件,∴C正确;对于D:事件:“至少有一个黑球”与“都是红球”不能同时发生,但一定会有一个发生,∴这两个事件是对立事件,∴D不正确.故选:C.3、答案:B分析:一一列出所有基本事件,然后数出基本事件数n和有利事件数m,代入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P=mn,即可得解.解:从集合{2,4,6,8}中任取两个不同元素的取法有(2,4)、(2,6)、(2,8)、(4,6)、(4,8)、(6,8)共6种,其中满足两个元素相差2的取法有(2,4)、(4,6)、(6,8)共3种.故这两个元素相差2的概率为12.故选:B.4、答案:B分析:分别求得基本事件的总数和点数和为6的事件数,由古典概率的计算公式可得所求值.解:一颗质地均匀的正方体骰子先后抛掷2次,可得基本事件的总数为6×6=36种,而点数和为6的事件为(1,5),(2,4),(3,3),(4,2),(5,1)共5种,则点数和为6的概率为P=536.故选:B.5、答案:D分析:根据题意,结合独立事件和互斥事件概率计算公式,即可求解.由题意,两株不同的花卉的成活率分别为p和q,则恰有一株成活的概率为P=p(1−q)+(1−p)q=p+q−2pq.故选:D.6、答案:C分析:结合互斥事件、对立事件、相互独立事件的知识求得正确答案.∵P(A)=1−P(A)=1−23=13,∴P(AB)=P(A)P(B)=19≠0,∴事件A与B相互独立、事件A与B不互斥,故不对立. 故选:C7、答案:D解析:根据古典概率的特征,逐项判断,即可得出结果判断一个事件是否为古典概型,主要看它是否具有古典概型的两个特征:有限性和等可能性.A选项,任意抛掷两颗均匀的正方体骰子,所得点数之和对应的概率不全相等,如点数之和为2与点数之和为3发生的可能性显然不相等,不属于古典概型,故A排除;B选项,“投中”与“未投中”发生的可能性不一定相等,不属于古典概型,故B排除;C选项,杯中水分子有无数多个,不属于古典概率,故C排除;D选项,在4个完全相同的小球中任取1个,每个球被抽到的机会均等,且包含的基本事件共有4个,符合古典概型,故D正确.故选:D.8、答案:D分析:由题意知:在20组随机数中表示三天中恰有两天下雨通过列举得到共4组随机数,根据概率公式得到结果.由题意知:在20组随机数中恰有两天下雨的有可以通过列举得到:271 932 812 393 共4组随机数=0.20∴所求概率为420故选:D9、答案:CD解析:根据互斥不对立事件的定义辨析即可.根据互斥事件与对立事件的定义判断.A中两事件不是互斥事件,事件“3个球都是红球”是两事件的交事件;B中两事件能同时发生,如“恰有1个红球和2个白球”,故不是互斥事件;C中两事件是互斥而不对立事件;至多有1个红球,即有0个或1个红球,与恰有2个红球互斥,除此还有3个都是红球的情况,因此它们不对立,D符合题意.故选:CD小提示:本题主要考查了互斥与对立事件的辨析,属于基础题型.10、答案:BCD分析:利用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公式和对立事件概率公式计算各自的概率,进而作出判定. ∵甲、乙两人能得满分的概率分别为34,23,两人能否获得满分相互独立,分别记甲、乙得满分的事件为M,N ,则P (M )=34,P (N )=23,M,N 独立. ∴两人均获得满分的概率为:P (MN )=P (M )P (N )= 34×23=12,故A 正确;两人至少一人获得满分的概率为:1−P (M̅N ̅)=1−(1−P (M ))(1−P (N ))=1−(1−34)(1−23)=1112,故B 错误; 两人恰好只有甲获得满分的概率为:P (MN ̅)=P (M )(1−P (N ))=34×(1−23)=14,故C 错误; 两人至多一人获得满分的概率为: 1−P (MN )=1−12=12,故D 错误. 故选:BCD . 11、答案:ABD分析:根据事件的包含关系、相互独立、互斥事件概率计算方法计算即可. 如果B ⊆A ,那么P (A ∪B )=P (A )=0.4,P (AB )=P (B )=0.3,故 A 正确;如果A 与B 互斥,那么P (A ∪B )=P (A )+P (B )=0.4+0.3=0.7,P (AB )=P (∅)=0,故 B 正确;如果A 与B 相互独立,那么P (AB )=P (A )P (B )=0.4×0.3=0.12,P (A ∪B )=P (A )+P (B )−P (AB )=0.4+0.3−0.4×0.3=0.58,故C 错误;如果A 与B 相互独立,那么P(A ⋅B)=(1−0.4)(1−0.3)=0.42, P(A ⋅B)=(1−0.4)×0.3=0.18,故 D 正确; 故选:ABD 12、答案:1730分析:分别求出从甲、乙中摸出红球的概率,相加即可.掷到1或2的概率为26=13,再从甲中摸到红球的概率为510=12,故此情况下从甲中摸到红球的概率为P1=13×12=16,掷到3,4,5,6的概率为46=23,则再从乙中摸到红球的概率为610=35,故此情况下从乙中摸到红球的概率为P2=23×35=25综上所述摸到红球的概率为:P=P1+P2=16+25=1730.所以答案是:1730.。

概率论结课论文

概率论结课论文

概率论学习带给我的启示进过这么久对概率论的学习,在基础知识的积累之上,在高等数学工具的应用之下,我对这门课程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

一、概率论定义的变迁与意义概率论是研究随机现象数量规律的数学分支。

和数理统计一起,是研究随机现象及其规律的一门数学学科。

传统概率(拉普拉斯概率)的定义是由法国数学家拉普拉斯(Laplace)提出的。

如果一个随机试验所包含的单位事件是有限的,且每个单位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均相等,则这个随机试验叫做拉普拉斯试验。

传统概率在实践中被广泛应用于确定事件的概率值,其理论根据是:如果没有足够的论据来证明一个事件的概率大于另一个事件的概率,那么可以认为这两个事件的概率值相等。

如果仔细观察这个定义会发现拉普拉斯用概率解释了概率,定义中用了"相同的可能性"一词,其实指的就是"相同的概率"。

这个定义也并没有说出,到底什么是概率,以及如何用数字来确定概率。

因此,如何定义概率,如何把概率论建立在严格的逻辑基础上,是概率理论发展的困难所在,对这一问题的探索一直持续了3个世纪。

20世纪初完成的勒贝格测度与积分理论及随后发展的抽象测度和积分理论,为概率公理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在这种背景下,苏联数学家柯尔莫哥洛夫1933年在他的《概率论基础》一书中第一次给出了概率的测度论的定义和一套严密的公理体系。

他的公理化方法成为现代概率论的基础,使概率论成为严谨的数学分支,对概率论的迅速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概率的公理化定义:设随机实验E的样本空间为Ω。

若按照某种方法,对E的每一事件A赋于一个实数P(A),且满足以下公理:1°非负性:P(A)≥0;2°规范性:P(Ω)=1;3°可列(完全)可加性:对于两两互不相容的可列无穷多个事件A1,A2,A3,A4……有P(A1∪A2∪……∪An∪……)=P(A1)+P(A2)+……P(An)+……,则称实数P(A)为事件A的概率。

安徽省铜陵市高中数学第三章《概率》概率的意义学案新人教A版必修3

安徽省铜陵市高中数学第三章《概率》概率的意义学案新人教A版必修3

概率的意义展示课〔时段:正课时间:40分钟〔自研〕+60分钟〔展示〕〕学习主题:一、正确理解概率的意义及应用,知道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是由它自身决定的,而且是客观存在的;二、通过澄清日常生活中碰到的一些错误熟悉,正确理解概率的意义.【定向导学·互动展示·当堂反应】重点:概率的正确认识板书:板书呈现概率主题一、二相关知识点;展示知识点;③注重展示板书的规划;高二班组姓名:总分值:100分得分:考察内容:概率的意义考察主题:概率的正确熟悉考察形式:封锁式训练,导师不指导、不讨论、不剽窃. 温馨提示:本次训练时间约为40分钟,请同窗们认真审题,仔细答题,安静、自主的完成训练内容.根底稳固1.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由生物学知道生男生女的概率均为1,一对夫妇生两个孩子,那么必然生一男一女2B.一次摸奖活动中中奖概率为1,那么摸5张票,必然有一张中奖5C.做7次抛硬币的实验,结果3次出现正面,因此,出现正面的概率是37D.在同一年诞生的367人中,至少有两人生日为同一天2.以下命题中,正确的个数是( )①13个人中至少有2人的生日是同一个月是必然事件;②为了解我班学生的数学成绩,从中抽取10名学生的数学成绩是整体的一个样本;③一名篮球运发动投篮命中概率为0.7,他投篮10次,必然会命中7次;④小颖在装有10个黑、白球的袋中,多次进展摸球实验,发现摸到黑球的频率在0.6周围波动,据此估量黑球约有6个.A. 1 B. 2 C. 3 D. 43.从12件同类产品中(其中10件正品,2件次品),任意抽取6件产品,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抽出的6件产品必有5件正品,1件次品B.抽出的6件产品中可能有5件正品,1件次品C.抽取6件产品时,逐个不放回地抽取,前5件是正品,第6件必是次品D.抽取6件产品时,不可能抽得5件正品,1件次品1,前4个病人都未治愈,那么第5个病人的治愈率为( )5A. 1 B. C. 0 D.5.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正方体骰子(六个面上别离写有1,2,3,4,5,6),假设前3次持续抛到“6点朝上〞,那么对于第4次抛掷结果的预测,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必然出现“6点朝上〞 B.出现“6点朝上〞的概率大于61C.出现“6点朝上〞的概率等于61 D.无法预测“6点朝上〞的概率6.同时向上抛掷100个质量均匀的铜板,落地时这100个铜板全都正面向上,那么这100个铜板更可能是下面哪一种情况( )A.这100个铜板两面是一样的B.这100个铜板两面是不一样的C.这100个铜板中有50个两面是一样的,另外50个两面是不一样的D.这100个铜板中有20个两面是一样的,另外80个两面是不一样的7.甲、乙两个气象台同时做天气预报,若是它们预报准确的概率别离为0.8与0.7,且预报准确与否彼此独立.那么在一次预报中这两个气象台的预报都不准确的概率是( )A. 0.06 B. 0.24 C8.在天气预报中,有“降水概率预报〞,例如,预报“明天降水概率为78%〞,这是指( )A.明天该地域有78%的地域降水,其他22%的地域不降水B.明天该地域降水的可能性大小为78%C.气象台的专家中,有78%的人以为会降水,另外22%的专家以为不降水D.明天该地域约有78%的时间降水,其他时间不降水“幸运观众〞答题有奖活动,参与者首先要求在四个答案中去掉了一个错误答案,那么他答中的概率是( )A. B. C. D. 110.一张圆桌旁有四个座位,A先坐下,如图,B选择其它三个座位中的一个坐下,那么A与B相邻的概率是( ) A. B. C. D.11.盒子里装有8个白球和假设干个黑球,通过实验知道摸出白球的概率为,那么盒子中装有( )个黑球.A. 8 B. 16 C. 24 D. 32二、填空题12.小明和小颖按如下规那么做游戏:桌面上放有5支铅笔,每次取1支或2支,最后取完铅笔的人获胜,你以为这个游戏规那么________.(填“公平〞或“不公平〞)13.我校的天气预报说:“明天的降雨概率是80%.按照这个预报,我以为明天下雨的可能性很大.这种说法________(是/否)正确.“本市明天降雨的概率是90%〞,对预测的正确理解是________.①本市明天将有90%的地域降雨;②本市明天将有90%的时间降雨;③明天出行不带雨具肯定会淋雨;④明天出行不带雨具可能会淋雨.15.某城市一日的天气预报为:多云转小雨,29℃~18℃,降水概率80%,这一天必然会下雨.这种推断________(是/否)正确.“五水共治〞决策.某广告公司用形状大小完全一样的材料别离制作了“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5块广告牌,从中随机抽取一块恰好是“治污水〞广告牌的概率是________.17.从同一高度落下的图钉,落地后可能钉尖着地,也可能钉帽着地,通过实验发现钉尖着地的概率________钉帽着地的概率.(填“>〞、“<〞或“=〞)开展提升18.现共有两个卡通玩具,展展、宁宁、凯凯三个小朋友都想要.他们采取了这样的方式分派玩具,拿一个飞镖射向如下图的圆盘,假设射中区域的数字为1,2,3,那么玩具给展展和宁宁,假设射中区域的数字为4,5,6,那么玩具给宁宁和凯凯,假设射中区域的数字为7,8,那么玩具给展展和凯凯.试问这个游戏规那么公平吗?拓展提高19.一个不透明的布袋中装有红、白两种颜色的球假设干个,其中3个红球,它们除颜色外其余都一样,将它们搅匀后任意摸出一球,通过大量重复实验,发现摸出红球的频率稳定在0.75左右.(1)求布袋中白球的个数;(2)假设摸出1个球,记下颜色后就放回,并搅匀,再摸出1个球,请你用画树形图或列表的方式,求两次摸出的球恰好颜色不同的概率.。

25.2.1 概率及其意义 华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课件

25.2.1 概率及其意义 华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课件
(来自教材)
知识点 1 概率及其意义
知1-讲
1. 概率的定义:一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就叫做该事件的 概率.
2.概率公式:一般地,如果在一次试验中,有n种可能的 结果,并且它们发生的可能性都相等,事件A包含其
要点中精的析m:种用结公果式.P那(A么)=事件m A. 求发概生率的值概的率试P(验A)特=点mn :.
解:根据题意可得:阴影部分面积为52=25,
总面积为(3+4)2=49,
∴P(飞在阴影区域的概率是
25
.
49
知1-讲
归纳
知1-讲
对于飞镖投射阴影区域这类题的解法:首先根据题 意把数量关系用“图形”面积表示出来,用数形结合思 想解答.用阴影区域表示所求事件A,然后计算阴影区 域的面积在总面积中所占的比例,这个比例即事件A发 生的概率.
m
2.
n0≤ ≤1.
3. 2. 概率的取值范围:0≤P(A)≤1.
4. 3.三种事件的概率:当A是必然事件时,P(A)=1;
5. 当A是不可能事件时,P(A)=0;
6.
当A是随机事件时,P(A)满足0<P(A)<1.
知2-讲
【例3】 班级里有20位女同学和22位男同学,班上每位同 学的名字都被分别写在一张小纸条上,放入 一 个盒中搅匀.如果老师随机地从盒中取出1张纸条, 那么抽到男同学名字的概率大还是抽到女同学名 字的 概率大?
20 22 21
21 21
所以抽到男同学名字的概率大.
知2-讲
(来自教材)
知2-讲
【例4】 甲袋中放着22个红球和8个黑球,乙袋中放着200个 红球、80个黑球和10个白球.三种球除了颜色以外没 有任何其他区别.两袋中的球都已经各自搅匀. 从袋 中任取1个球,如果你想取出1个黑球,选哪个袋成 功的机会大呢?

概率的意义

概率的意义
1 过试验和观察,可以发现出现各个面的可能性都应该是 , 6
10 从而连续10次出现1点的概率为( 1 ) 0.000000016538 ,这在
6
一次试验(即连续10次抛掷一枚骰子)中是几乎不可能发生
的.
Page 14
我们面临两种选择:
(1)这枚骰子质地均匀; 很显然大家选择第二种答案. 如果我们面临的是从多个可选答案中挑选正确答案的决策 问题,那么“使得样本出现的可能性最大”可以作为决策 的准则,这种判断问题的方法称为极大似然法. (2)这枚骰子质地不均匀
Page
15
公元1503年,北宋大将狄青,奉令征讨南方侬智高叛乱,他在 誓师时,当着全体将士的面拿出100枚铜钱说:“我把这100 枚铜钱抛向空中,如果落地后,100枚铜100枚铜钱当众抛出后,
竟然全部都是正面朝上.狄青又命军士取来100枚铁钉,把这 100枚铜钱钉在地上,派兵把守,任人观看.于是宋朝军心大 振,个个奋勇争先,而侬智高部下也风闻此事,军心涣散, 狄青终于顺利地平定了侬智高的叛乱. 请发表你对这件事的看法?
Page
19
降水概率的大小只能说明降水可能性的大小,概率值
越大只能表示在一次试验中发生的可能性越大.在一次试 验中“降水”这个事件是否发生仍然是随机的. 尽管明天下雨的可能性很大,但由于“明天下雨” 是随机事件,因此仍然有可能不下雨.
Page
20
遗传机理中的统计规律 孟德尔把黄色和绿色的豌豆杂交,第一年收获的豌豆 全是黄色的.第二年,当他把第一年收获的黄色豌豆再种下 时, 收获的豌豆既有黄色的又有绿色的.
最有可能是什么颜色的球?
红球.
Page
27
5.甲、乙两人进行比赛,比赛的规则是同时抛掷两枚质地 均匀的硬币,如果出现两次正面向上,那么甲得一分;如 果出现一次正面向上,一次反面向上,那么乙得一分,你 认为这种比赛规则公平吗? 同时抛掷两枚质地均匀的硬币,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 “正正”、“正反”、“反正”、“反反”四种,其中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基础达标]
1.给出下列三个说法,其中正确说法的个数是( )
①设有一大批产品,已知其次品率为0.1,则从中任取100件,必有10件是次品; ②做7次抛硬币的试验,结果3次出现正面,因此,出现正面的概率是3
7;
③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就是这个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 A .0 B .1 C .2
D .3
解析:选A.①概率指的是可能性,错误;②频率为3
7,而不是概率,故错误;③频率不
是概率,错误.
2.同时向上抛100个铜板,结果落地时100个铜板朝上的面都相同,你认为这100个铜板更可能是下面哪种情况( )
A .这100个铜板两面是一样的
B .这100个铜板两面是不同的
C .这100个铜板中有50个两面是一样的,另外50个两面是不相同的
D .这100个铜板中有20个两面是一样的,另外80个两面是不相同的
解析:选A.落地时100个铜板朝上的面都相同,根据极大似然法可知,这100个铜板两面是一样的可能性较大.
3.“某彩票的中奖概率为
1
100
”意味着( ) A .买100张彩票就一定能中奖 B .买100张彩票能中一次奖 C .买100张彩票一次奖也不中 D .购买彩票中奖的可能性为1
100
解析:选D.概率是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4.根据某市疾控中心的健康监测,该市在校中学生的近视率约为78.7%.某眼镜厂商要到一中学给近视学生配送滴眼液,每人一瓶,该校学生总数为600人,则眼镜商应带滴眼液的数目为( )
A .600
B .787
C .不少于473
D .不多于473
解析:选C.由概率的意义,该校近视学生的人数约为78.7%×600=472.2,结合实际情况,应带滴眼液不少于473瓶.
5.某市交警部门在调查一起车祸过程中,所有的目击证人都指证肇事车是一辆普通桑塔纳出租车,但由于天黑,均未看清该车的车牌号码及颜色,而该市有两家出租车公司,其中甲公司有100辆桑塔纳出租车,3 000辆帕萨特出租车;乙公司有3 000辆桑塔纳出租车,100辆帕萨特出租车,交警部门应认定肇事车为哪个公司的车辆较合理?( )
A .甲公司
B .乙公司
C .甲、乙公司均可
D .以上都对
解析:选B.由题意得肇事车是甲公司的概率为131,是乙公司的概率为30
31
,由极大似然
法可知认定肇事车为乙公司的车辆较为合理.
6.某家具厂为足球比赛场馆生产观众座椅.质检人员对该厂所生产的2 500套座椅进行抽检,共抽检了100套,发现有2套次品,则该厂所生产的2 500套座椅中大约有________套次品.
解析:设有n 套次品,由概率的统计定义,知n 2 500=2
100,解得n =50,所以该厂所生
产的2 500套座椅中大约有50套次品.
★答案★:50
7.将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连掷两次,则至少出现一次正面向上与两次均出现反面向上的概率比为________.
解析:将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连掷两次有以下情形: (正,正),(正,反),(反,正),(反,反).
至少出现一次正面向上有3种情形,两次均出现反面向上有1种情形,故★答案★为3∶1.
★答案★:3∶1
8.商场在一周内共卖出某种品牌的皮鞋300双,商场经理为考察其中各种尺码皮鞋的销售情况,以这周内某天售出的40双皮鞋的尺码为一个样本,分为5组,已知第3组的频率为0.25,第1,2,4组的频数分别为6,7,9,若第5组表示的是尺码为40~42的皮鞋,则售出的这300双皮鞋中尺码为40~42的皮鞋约为________双.
解析:因为第1,2,4组的频数分别为6,7,9,所以第1,2,4组的频率分别为6
40=
0.15,740=0.175,9
40=0.225.因为第3组的频率为0.25,所以第5组的频率是1-0.25-0.15
-0.175-0.225=0.2,所以售出的这300双皮鞋中尺码为40~42的皮鞋约为0.2×300=60(双).
★答案★:60
9.随机抽取一个年份,对西安市该年4月份的天气情况进行统计,结果如下:
(1)在4月份任取一天,估计西安市在该天不下雨的概率;
(2)西安市某学校拟从4月份的一个晴天开始举行连续2天的运动会,估计运动会期间不下雨的概率.
解:(1)在容量为30的样本中,不下雨的天数是26,以频率估计概率,得在4月份任取一天,西安市在该天不下雨的概率约为13
15
.
(2)称相邻的两个日期为“互邻日期对”(如1日与2日,2日与3日等).这样,在4月
份中,前一天为晴天的互邻日期对有16个,其中后一天不下雨的有14个,所以晴天的次日不下雨的频率为78.以频率估计概率,得运动会期间不下雨的概率约为7
8
.
10.设人的某一特征(眼睛的大小)是由他的一对基因所决定,以d 表示显性基因,r 表
示隐性基因,则具有dd 基因的人为纯显性,具有rr 基因的人为纯隐性,具有rd 基因的人为混合性,纯显性与混合性的人都显露显性基因决定的某一特征,孩子从父母身上各得到一个基因,假定父母都是混合性,问:
(1)1个孩子由显性基因决定特征的概率是多少?
(2)“该父母生的2个孩子中至少有1个由显性基因决定特征”,这种说法正确吗? 解:父、母的基因分别为rd ,rd ,则这个孩子从父母身上各得一个基因的所有可能性为rr ,rd ,rd ,dd ,共为4种,故具有dd 基因的可能性为14,具有rr 基因的可能性也为1
4,具有
rd 基因的可能性为1
2
.
(1)1个孩子由显性基因决定特征的概率是3
4
.
(2)这种说法不正确,2个孩子中每个由显性基因决定特征的概率均相等,为3
4.
[B 能力提升]
11.下面有三种游戏规则:袋子中分别装有大小相同的球,从袋中取球,
问其中不公平的游戏是( ) A .游戏1 B .游戏1和游戏3 C .游戏2 D .游戏3
解析:选D.游戏1中,取2个球的所有可能情况为:(黑1,黑2),(黑1,黑3),(黑2,黑3),(黑1,白),(黑2,白),(黑3,白).所以甲胜的可能性为0.5,故游戏是公平的;游戏2中,显然甲胜的可能性为0.5,游戏是公平的;游戏3中,取2个球的所有可能情况为:(黑1,黑2),(黑1,白1),(黑2,白1),(黑1,白2),(黑2,白2),(白1,白2).所以甲胜的可能性为1
3
,游戏是不公平的.
12.某公司有5万元资金用于投资开发项目,如果成功,一年后可获收益12%;一旦失败,一年后将丧失全部资金的50%,下表是去年200例类似项目开发的实施结果.
则该公司一年后估计可获收益的平均数是________元.
解析:应先求出投资成功与失败的概率,再计算收益的平均数,设可获收益为x 万元,
如果成功,x 的取值为5×12%,如果失败,x 的取值为-5×50%,一年后公司成功的概率估计为192200=2425,失败的概率估计为8200=1
25,所以一年后公司收益的平均数x =(5×12%×
2425-5×50%×1
25
)×10 000=4 760(元). ★答案★:4 760
13.在一个试验中,一种血清被注射到500只豚鼠体内.最初,这些豚鼠中有150只有圆形细胞,250只有椭圆形细胞,100只有不规则形状细胞.被注射这种血清之后,具有圆形细胞的豚鼠没有被感染,50只具有椭圆形细胞的豚鼠被感染,具有不规则形状细胞的豚鼠全部被感染.根据实验结果估计分别具有圆形细胞、椭圆形细胞、不规则形状细胞的豚鼠被这种血清感染的概率.
解:(1)记“具有圆形细胞的豚鼠被感染”为事件A ,则 由题意可知,A 为不可能事件,所以P (A )=0.
(2)记“具有椭圆形细胞的豚鼠被感染”为事件B ,则
由题意,得P (B )=50250=1
5
=0.2.
(3)记“具有不规则形状细胞的豚鼠被感染”为事件C ,则由题意可知,C 为必然事件,P (C )=1.
14.(选做题)有A ,B 两种乒乓球,A 种乒乓球的次品率是1%,B 种乒乓球的次品率是5%.
(1)甲同学买的是A 种乒乓球,乙同学买的是B 种乒乓球,但甲买到的是次品,乙买到的是正品,从概率的角度如何解释?
(2)如果你想买到正品,应选择哪种乒乓球? 解:(1)因为A 种乒乓球的次品率是1%,所以任选一个A 种乒乓球是正品的概率是99%. 同理,任选一个B 种乒乓球是正品的概率是95%.
由于99%>95%,因此“买一个A 种乒乓球,买到的是正品”的可能性比“买一个B 种乒乓球,买到的是正品”的可能性大,但并不表示“买一个A 种乒乓球,买到的是正品”一定发生.乙买一个B 种乒乓球,买到的是正品,而甲买一个A 种乒乓球,买到的却是次品,即可能性较小的事件发生了,而可能性较大的事件却没有发生,这正是随机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的体现.
(2)因为任意选取一个A 种乒乓球是正品的可能性为99%,因此如果做大量重复买一个A 种乒乓球的试验,出现“买到的是正品”的频率会稳定在0.99附近.同理,做大量重复买一个B 种乒乓球的试验,出现“买到的是正品”的频率会稳定在0.95附近.因此若希望买到的是正品,则应选择A 种乒乓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