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径运动竞赛规则要点与裁判方法
田径竞赛裁判规则与工作方法

竞赛主管
(二)赛中 领导全体裁判员在比赛中保证竞赛规程和规则的切实执行。 1、每单元比赛开始前组织相关裁判员入场,检查各裁判组到场情况, 督促各裁判组按时进行比赛。 2、掌握比赛进程,与现场指挥保持联系,对容易发生争议和有可能出 现问题的项目及地点重点加以关注。 3、根据规则精神,对有关运动员给予警告或取消比赛资格,并将此情 况填入成绩记录卡。 4、比赛结束后,召开裁判长、主裁判会议,听取汇报,了解情况,及 时解决问题。 5、督促指导竞赛秘书组做好每日秩序册和成绩公报的编印工作。 6、及时与技术代表、技术官员、仲裁和竞赛部门的联系和沟通。
14
检录裁判工作方法
一、任务 1、按照规则规定,对运动员做好各项检查工作。 2、按时召集运动员到检 二、人员设置与职责 (一)人员设置 1、检录裁判长 1 2、检录主裁判 1 3、广播员 1 4、检录时间屏显操作员 1 7、检录员 若干 8、物品器材管理裁判员 1
径赛裁判长工作方法
5、对比赛中因他人影响而受损失的运动员,可令其参加另 一组比赛或下一赛次的比赛,或令该组重赛。在作出决 定前,要与总裁判长研究,再作决定。 6、比赛中有权对有不正当行为的运动员提出警告或取消其 比赛资格。给予运动员警告,应向运动员出示黄牌;取 消其比赛资格,应出示红牌。这两种处分均应填入成绩 记录卡。 7、若认为某项比赛不公允,有权宣布比赛无效,并作出在 当日或另行安排时间重新比赛的决定。但作出决定前一 定要报告总裁判长,并通过竞赛秘书组,以便统筹安排。 (三)赛后
11
田赛裁判长工作方法
一、任务 在赛事主管的领导下,掌握田赛项目的比赛进程,解决比 赛中出现的问题。带领田赛各项目主裁判及全体裁判员, 保证本次比赛规则和规程贯彻执行,高质量地完成裁判 工作。 二、人员设置和职责 (一)人员设置 田赛裁判长 2-3人
田径运动竞赛的裁判法

二、田径运动竞赛的主要规则 (一)田径比赛通则方面 4、如果一名运动员参加一个径赛项目,又参 加一个田赛项目,或者参加一个以上的田 赛项目,而这些项目又同时举行比赛时, 有关主裁判可以允许运动员只在某一轮次 (高度项目以一个高度为一个轮次,一个 高度有3次试跳机会;远度项目以所有运动 员按顺序试跳或试掷完一次为一个轮次。) 的比赛中以不同于赛前抽签确定的顺序先 进行试跳(试掷)一次。回来后已错过的 试跳(试掷)顺序一律不补。 5、判定名次和成绩相等判定名次的方法。
(三)田赛主要规则
测量成绩时,应从运动员身体任何部位触地的最近 点量至起跳线或起跳线的延长线,测量线应与起跳 线或其延长线垂直。应以每名运动员最好的1次试 跳成绩,包括因第1名成绩相等而进行的决名次赛 的试跳成绩,作为其最后的决定成绩。助跑道长度 至少应为40米,条件许可时,至少应长45米。助跑 道宽度最小l.22米,最大l.25米,应用5厘米宽的白 线标出助跑道。助跑道的左右最大倾斜度不超过1: 100趴在跑进方向总的倾斜度不得超过1:1000。为 有助于助跑和起跳,运动员可在助跑道。旁放置l~ 2个标志物(由组委会批准或提供)。如果不提走, 供此类标志物,运动员可以使用胶布,但禁用粉笔 或其他任何擦不掉痕迹的类似物质。
田径运动竞赛的裁判法
卢竞荣
杭州师院体育与健康学院
田径运动竞赛的裁判法
主要内容: 一、田径运动竞赛前的准备工作 二、田径运动竞赛的主要规则 三、田径运动竞赛裁判工作方法
前言
田径运动竞赛的裁判工作是田径运动竞赛工作的 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裁判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 着竞赛的进行、运动员的比赛情绪以及运动员技 术水平的发挥。裁判员不仅是运动成绩和比赛名 次的判定者,同时也是竞赛的组织者。 因此,对裁判员的基本要求是:认真掌握比赛的 规则,熟练掌握裁判方法,在裁判工作中做到严 肃认真、公正准确、谦虚谨慎、团结协作,尽心 尽力的完成裁判工作任务。
田径规则与裁判法(新版资料)

田径规则与裁判法(新版资料)裁判员必须做到:1、认真学习规则与裁判法,加强岗位责任制;2、执行裁判工作时,严肃认真、公正准确、谦虚谨慎、团结协作裁判长:径赛裁判长、田赛裁判长、全能裁判长、外场裁判长、检录裁判长径赛一、径赛的赛次:预、次、复、决二、跑道测量1、标准跑道全长应为400米,由两个直段和两个半径相等的弯道组成。
内、外突沿高约5cm,宽至少5cmO2、跑道计算线:第一道在内突沿外沿以外30Cm处,其余各道在内侧分道线外沿以外20Cm处,若没有内突沿,则应在标志线外沿以外20Cm测量。
3、赛跑的距离应从起跑线的后沿量至终点线的后沿。
4、400米及400米以下各项径赛,分道比赛,每条分道宽1.22±0.01米(包括右侧分道线),分道线宽5cm。
800米、4X400米接力为部分分道跑(过抢道标志线后切入里道)。
1500米以上为不分道跑。
5、跑道的左右倾斜度最大不得超过现,在跑进方向上的向下倾斜度不得超过1%0三、起点工作1、发令协调员:(1)安排发令组裁判员的职责。
(2)监督发令组每位成员履行职责的情况。
(3)当收到竞赛主任的有关命令,确认有关计时员、检查员、终点裁判员和风速测量员已准备就绪后,通知发令员开始发令程序。
(4)为每名召回发令员确定专门的任务和位置。
(5)保存所有产生在发令过程中的文件。
(6)确保规则第162条8得到完全执行(起跑犯规)2、发令员:(1)运动员各就位时,发令员就完全控制运动员。
在发令过程中,应位于能完全看清楚所有起跑运动员的位置。
(2)只有发令员有权实施规则中的警告和取消比赛资格的处分。
2、召回发令员:召回发令员如观察到任何起跑犯规情况都有权召回运动员。
在运动员起跑犯规被召回或被中止后,召回发令员应向发令员报告他的观察结果,由发令员决定是否给予运动员警告。
3、助理发令员:(1)助理发令员应检查运动员参加比赛的项目、组次、佩戴号码是否正确。
(2)助理发令员必须正确安排每名运动员的道次或站位,完成这项工作后,向发令员示意一,切准备就绪。
田径运动竞赛裁判法

一. 径赛项目
一、田径裁判工作系统
田径运动会裁判员队伍的组织机构是一个庞大的群体结构, 田径运动会裁判员队伍的组织机构是一个庞大的群体结构,竞赛时采用大 兵团作战,因此组织工作要严密,管理工作要严格。 兵团作战,因此组织工作要严密,管理工作要严格。
(一)技术代表
1.技术代表应与大会组委会共同保证全部技术性安排完全符合田径竞赛规则 的规定。 的规定。 赛前应对竞赛日程、报名标准和比赛器材进行审核。 2.赛前应对竞赛日程、报名标准和比赛器材进行审核。决定田赛项目的及格 标准和径赛项目的赛次与录取原则。 标准和径赛项目的赛次与录取原则。 负责审核报名。凡不符合有关规定者,有权以技术性理由不批准其报名。 3.负责审核报名。凡不符合有关规定者,有权以技术性理由不批准其报名。 赛前主持技术会议,讨论决定竞赛中的有关问题, 4.赛前主持技术会议,讨论决定竞赛中的有关问题,以及对参赛运动员进行 确认。 确认。 5.应参与全部比赛项目的分组,主持各赛次分组,抽签排定道次以及全能分 应参与全部比赛项目的分组,主持各赛次分组, 组等编排工作。 组等编排工作。 组织领导技术官员,并负责为每项比赛指派一名技术官员在比赛现场工作。 6.组织领导技术官员,并负责为每项比赛指派一名技术官员在比赛现场工作。
2.赛中工作
每单元比赛开始前,按规定时间检查各裁判组到场情况, (1) 每单元比赛开始前 , 按规定时间检查各裁判组到场情况, 督促 各裁判组准时组织比赛。 各裁判组准时组织比赛。 掌握各项竞赛进程。在竞赛中如遇特殊情况(如狂风暴雨) (2) 掌握各项竞赛进程 。在竞赛中如遇特殊情况( 如狂风暴雨) , 比 赛不能继续进行时, 赛不能继续进行时,应与技术代表和竟委会负责人共同研究停赛 或继续比赛的时间。 或继续比赛的时间。 总裁判长的席位一般设在能够全面观察比赛情况处。 (3) 总裁判长的席位一般设在能够全面观察比赛情况处 。 对有可能 发生问题的项目和地点,应亲临现场或多加注童, 发生问题的项目和地点,应亲临现场或多加注童,以便发现问题 能及时处理。 能及时处理。 根据规则解决竞赛中各种疑难问题。遇裁判员的意见不一致时, (4) 根据规则解决竞赛中各种疑难问题 。 遇裁判员的意见不一致时 , 应认真了解情况,并根据规则精神妥善解决。 应认真了解情况,并根据规则精神妥善解决。 每天比赛结束后, (5) 每天比赛结束后 , 应召集裁判长或根据需要召开有主裁判参加 的会议,及时了解当天的比赛情况及存在问题, 的会议,及时了解当天的比赛情况及存在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 和应采取的措施。如遇特殊情况,可随时召开有关人员参加的会 和应采取的措施。如遇特殊情况, 研究和解决问题。 议,研究和解决问题。
田径竞赛规则与裁判法重点与难点2.概要

一、径赛裁判长工作
• • • ( 二) 1 径赛裁判长与各裁判组主裁判要加强联系,在“一条龙”的裁判工作过程中,对每个裁 判组工作的具体落实情况要有所做到心中有数。裁判组之间的相互协调配合是整个径赛裁判长工作的最 大难点。 2 掌握比赛进程,确保所有的比赛场地、器材、设备不发生故障是径赛工作中的又一难点。 径赛项目涉及的裁判组多,所需器材也较多,特别是发令与终点摄影计时裁判组所用的器材精确度要求 更高。有些器材设备在使用时难免会发生故障,作为裁判长应充分考虑到这些问题,并加强防范措施, 使裁判工作的失误和器材设备故障降低到最小限度。 3 在对有关跑道上阻挡情况处理的过程中,让受损运动员直接参加下一赛次或令重赛的处 理意见,是裁判长把握规则尺度的难点。这完全取决于裁判长对规则精神的理解,以及对造成受损运动 员的原因分析与判断。 4 径赛裁判长在比赛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规则要求,认真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处理好比赛 中发生的各种问题以及规则未作明文规定的问题。特别是在处理规则未作明文规定的问题时,裁判长如 何应用规则精神处理疑难问题是一个难点。 5 在裁判员对名次有争议而不能取得一致意见的处理过程中,裁判长有权判定比赛名次,但自己必须 掌握有效的证据,依据规则作出客观公正判决,而不是直接取代裁判员或检查 员的职责。 6 在径赛项目中对运动员跑道上的阻挡犯规,运动员有意无意、有利无利的判定是裁判长工作中的难 点。特别是长距离比赛中形成集团后,运动员有意阻挡,有意推、挤、撞等情况的界定难度较大,径赛 裁判长在处理此类问题时,必须认真细致地核查比赛中的实际情况,以便作出正确的处理意见。 7 在4×100米接力比赛中,由于运动员跑动速度快,裁判员在观察过程中难以辨清,裁判 长应加强各接力区的检查裁判工作。
(三) 1 裁判长赛前组织准备工作未落实到位,出现 问题未及时解决。 2 裁判长对比赛中易出现的问题估计不足,给 裁判工作带来诸多隐患。 3 裁判长处理比赛中的各种问题时,取代了检 查员和裁判员的职责。 4 裁判长忽视创纪录运动员成绩的核查工作。 5 裁判长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违反规则要求或 违反规则精神。
田径运动会比赛规则及注意事项

田径运动会比赛规则及注意事项比赛规则(一)检录时间:提前30分钟检录。
秩序册竞赛日程上的时间是比赛开始的时间,检录时间就是在这个时间向前推30分钟。
在规定时间内,点名三次未到者按弃权处理。
检录完后迟到的运动员不管什么理由一律不让参加比赛。
田赛在比赛场地检录,径赛在田径场东面检录处检录。
(二)请假:是指项目相互冲突,田赛服从径赛的原则。
如果某队员田赛和竞赛时间上冲突,由队员本人在田赛比赛场地向场地裁判请假。
1.跳高项目的队员(请假)来后,从现有高度起跳。
2.跳远、三级跳远、铅球项目的运动员请假回来后,如果前三轮没有结束,按照回来时的轮数参加比赛,如果前3轮已经结束不能参加后三轮的比赛。
3.不请假按照弃权处理。
(三)100、200、400按照预决赛分两个赛次,预赛按成绩取前6名进行决赛。
4*300米和800米以上长距离的项目预决赛一次完成,按成绩取前6名。
(四)100、200、400、4*100按照分道进行比赛。
(五)800米以上的长距离项目不分道,起跑后直接抢道。
(六)4*300米接力第一棒全程是分道跑,第二棒的可以抢道,抢道是在终点线。
第三、第四棒是不分道。
起跑抢跑招回:在起跑后如果发现抢跑,凡是起跑犯规的一名或多名运动员,将被取消比赛资格。
其他运动员由招回发令员招回,回原跑道继续比赛。
注意事项(一)运动员在比赛时胸前和背后都佩戴整齐的号码布。
(二)穿跑鞋的运动员只能使用短钉,不得使用长钉。
(三)关于违纪的系和学生的处理方法。
1.不按照学院规定在比赛中打骂裁判、队员等行为的取消比赛资格,并且扣除所在参赛单位相应组别团体总分5分,并按学院规章制度处理。
2.在比赛中出现替代/假冒的运动员,取消比赛资格和比赛成绩,并在大会期间通报批评队员所在参赛单位。
(四)800米以下项目的运动员跑完后应及时回道,等裁判员记录完毕后方可离开。
擅自离开者,取消比赛成绩。
(五)因队员伤病不能参加比赛则按弃权论。
(不允许更改报名表或顶替)(六)在接力项目中没有到达终点扔掉接力棒者按照犯规处理,并取消该队比赛成绩。
田径运动竞赛规则

田 径 运 动 竞 赛 规 则
11、跨栏跑:出现下列情况的运动员应取消 比赛资格: ①没有跨越栏架; ②在过栏瞬间其脚或腿低于栏顶水平面; ③跨越其他分道内的栏架; ④裁判长认为该运动员有意撞倒栏架; 另外, 除裁判长认为该运动员有意撞倒栏架 外,运动员撞到栏架,不应取消其比赛资格, 也不妨碍承认其纪录。 12、3000米障碍跑,必须越过28次栏架和越 过7次水池;2000米障碍跑,必须越过18次栏 架和越过5次水池。 运动员必须越过或涉过水面。有下列情况的 运动员将被取消比赛资格: ①没有跨越栏架; ②踏上水池两边的任意一边; ③在过栏瞬间其脚或腿低于栏顶水平面。
田 径 运 动 竞 赛 规 则
9、在“各就位”或“预备”口令发出后, 未能在适当时间内执行起跑命令者将被判为起 跑犯规;下达“各就位”口令后,运动员用声 音或其他方式干扰该项比赛中的其他运动员将 被判为起跑犯规;800米及800米以上的径赛项 目的发令口令为“各就位”后,“鸣枪”。 10、最短间隔时间:在任一赛次的最后一 组和后继赛次或决赛的第一组之间的间隔时间 为: 200米及以下各项目 45分钟 200米以上至1000米各项目 90分钟 1000米以上各项目不在同一天举行。
表1 跳高比赛成绩相等判定名次示例 横杆升高计划:1.75米;1.80米;1.84米;1.88米;1.91米;1.94米;1.97;1.99米……
运 动 员 跳跃高度(米) 1.75 1.80 1.84 1.88 1.91 1.94 1.97 失败 次数 决名次跳(米) 1.94 1.92 1.94 名次
田 径 运 动 竞 赛 规 则
(二)、径赛项目主要规则 1 、在径赛分道跑和部分分道跑项目的 比赛中,运动员应自始自终在自己的分道 内跑进。如果有关裁判长确认了一位裁判 员、检查员或其他人员关于某运动员跑出 了自己分道的报告,则应取消该运动员的 比赛资格。 2 、径赛运动员挤撞或阻挡别人从而妨 碍别人走或跑进时,应取消其该项目比赛 资格。在比赛中如发生此类情况,有关裁 判长有权命令除被取消资格以外的运动员 重赛。如发生于预赛,可允许任何由于受 推或阻挡而受到严重影响的运动员参加下 一赛次的比赛。不管是否存在取消比赛资 格的情况,在特殊情况下,裁判长如认为 重新比赛是公正和有理由的,即可下令重 赛。
田径裁判

田径竞赛规则-----径赛部分一、赛前控制中心1、任务:准时召集运动员点名,检查运动员的号码、服装、商标、钉鞋、提包等物品,检查有否带大会规定以外的自备器材,按规定时间带领运动员至比赛地点二、检录1、检录规定时间:径赛项目赛前半个小时进行检录。
→、何时检录(点名)?答:大、中型运动会,可参照下表计划时间进行点名。
此计划时间应在领队会议上明确宣布。
径赛检录时间30分钟,结束时间15分钟,到达赛场时间10分钟。
全能每天第一项30分钟,结束时间15分钟,到达赛场时间10分钟。
跨栏35分钟,结束时间25分钟,到达赛场时间20分钟。
2、检录员的工作职责P1033、服装、鞋和号码的规定P108三、起点1、协调发令员、发令员、召回发令员、助理发令P96发令员应是径赛运动员的全权支配者;发令前,发令员应确认有关计时员、裁判员、终点摄影主裁判和风速测量员已准备就绪;发令员有权实施规则162条P123的警告和取消比赛资格的处分。
召回发令员如观察到任何起跑犯规情况都有权召回运动员,但无权警告和取消运动员的比赛资格。
助理发令员应检查运动员参加比赛的项目、组次、佩带号码是否正确;正确安排每名运动员的道次或站位(在起跑线后大约3米处排列好);接力跑时,应负责为第一棒运动员准备接力棒;除了全能比赛,对起跑犯规负有责任的一名或多名运动员将被取消比赛资格,并在该名运动员面前出示红牌,分别在各自分道的道次墩上作出相应的标志。
全能比赛中,将对第一次起跑犯规负有责任的一名或多名运动员警告,并在该运动员前举起黄牌,分别在各自分道的道次墩上作出相应的标志。
同时,其它参加比赛的运动员也将被警告,并由一名或多名助理发令员在运动员前举起黄牌,以通知他们如果任何运动员再次起跑犯规将被取消比赛资格。
如果再次发生起跑犯规,对起跑犯规负有责任的一名或多名运动员将被取消比赛资格,并在该运动员前举起红牌,分别在各自分道的道次墩上作出相应的标志。
在没有道次墩的情况下,应当使用基本通知系统(在对起跑犯规负有责任的运动员前举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如仍相等,不属于第一名者名次可并列。如涉 及第一名时,有关裁判应安排成绩相等的运动员 进行决定名次的试跳,在其共同失败的最低高度 上,每人再试跳一次。跳过者列前。
➢如仍不能判定名次,则横竿应提升或降低:跳高 为2厘米,撑竿跳高为5厘米,直到分出名次为止 。
➢4、决定名次跳的比赛,有关运动员必须参加试跳 ,不得免跳。
A
19
无故延误
➢无故延误比赛:
➢田赛项目比赛时,运动员无故延误试跳(掷)时 间限制,裁判员将不允许其参加该次试跳(掷) ,并记录为该次试跳(掷)失败。
➢比赛时,有关裁判员负责向运动员显示一切准备 就绪,试跳(掷)开始,并从这一瞬间开始计算 该次试跳(掷)时间。单项和全能田赛项目的时 限规定一般为一分钟。
➢ 2、田赛远度项目比赛的轮次是指所有参赛运动员完成一次试掷或试跳。
➢ 思考:
➢
比较径赛的赛次?
A
7
及格赛
➢ 1、当参加田赛某一项目的运动员人数过多时,为了适当控制参加正式比赛的 人数,保证优秀运动员能够更好地创造优异成绩,特在运动会正式比赛前举 行及格赛。
➢ 2、及格赛也是由大会组委会组织的正式比赛,在及格赛中所创造的成绩如果 达到破纪录标准,则该成绩可以作为新纪录成绩申报纪录。
A
8
及格赛
➢ 3、为了合理地控制参加正式比赛的人数,及格赛应制定合适的标准。及 格赛中一旦达到标准,即不再继续参加试跳或试掷。
➢ 4、及格赛中所创成绩只是为取得正式比赛资格,及格赛中所创成绩不带 入正式比赛。
A
9
田赛远度项目比赛的次数
➢ 1、当参赛运动员人数只有8名或不足8名时,每名运动员均有6次试掷或试跳 的机会。
➢当运动员去参加其它兼项的比赛回来时,只要未错过其比 赛的轮次顺序,则可以让其参加本轮次的试跳或试掷比赛 。如果该运动员在参加其他兼项回来在错过其试跳(掷) 轮次顺序,则视其该次试跳(掷)为免跳(掷),凡已错 过的轮次顺序则不再进行补试。
A
6
田赛项目比赛的轮次
➢ 田赛项目比赛的轮次有两层含义:
➢ 1、田赛高度项目比赛的轮次是指所有参赛运动员完成一个高度的试跳。
➢ 2、当参赛运动员人数超过8名,即8名以上时,所有运动员均需参加前三次试 掷或试跳,然后根据成绩排列前八名的运动员,再进行后三次试掷或试跳。
A
10
田赛远度项目比赛成绩的确定
➢ 田赛远度项目比赛结朿时,应以运动员6次试掷或试跳的最好成绩作为其决定 排定名次的成绩。
➢ 思考:
➢
田赛远度项目的比赛为何不提预赛、决赛?
A
17
田赛高度项目 比赛中的橫杆上升幅度
➢ 1、田赛跳高项目比赛中的橫杆上升幅度按裁判长教练员技术会议议定的升高 计划进行,通常情况下不得小于2厘米。
➢ 2、当比赛只剩下一名运动员,而且他已稳获该项目比赛冠军时,橫杆上升幅 度可以根据运动员要求进行上升,但不得小于1厘米。
A
18
田赛高度项目比赛中 对于运动员请求免跳的处理
➢ 思考:
➢ 如果在田赛远度项目比赛同一轮中有两名运动都破纪录时呢?
A
16
田赛比赛中的风速测量
➢ 田赛比赛中需要测量风速的项目的项目:
➢
跳远、三级跳;
➢ 跳远、三级跳的风速测量方法:
➢ 1、当运动员开始助跑测5秒顺风平均风速;单项破纪录时要求顺风平均风速 不大于2米/秒,全能项目破纪录时要求顺风平均风速不大于4米/秒。
A
4
兼项请假
➢ 兼项请假的定义: ➢ 如果一名运动员同时参加一项径赛和一项田赛或参加多项田赛,而这些比赛
又同时进行时,运动员可以向田赛裁判员进行请假,这种因兼项冲突所构成 的请假形式,称之为兼项请假。
A
5
兼项请假
➢兼项请假的处理:
➢1、对于兼项请假的运动员,有关裁判长可以允许该运动 员在某一轮的比赛中,以不同于赛前抽签排定的顺序进行 试跳或试掷,然后让运动员去参加其它兼项的比赛。
➢ 田赛远度项目后三次试掷或试跳的顺序:
➢
第四轮次、第五轮次试掷或试跳的顺序应按运动员前三次试掷或试
跳的最优成绩排序的倒序进行。第六轮次试掷或试跳的顺序应按运动员前
五次试掷或试跳的最优成绩排序的倒序进行。
A
13
关于抗议的有关规定
➢ 抗议必须在成绩公告后30分钟之内用书面形式送交仲裁委员会,并同时交纳 ➢
A
3
田赛远度项目成绩相等时 如何判定名次
➢ 1、如运动员试掷或试跳的最优成绩相等,则应比较其次优成绩,按次优成绩好 者列前。
➢ 2、如仍然相,则应比较运动员试掷或试跳的第三较优成绩,按第三较优成绩好 者列前……余类推。
➢ 3、如仍相等,其他名次可并列,如涉及第一名者,则令成绩相等的运动员按原 比赛顺序,进行新的一轮次试跳(掷),直到决出名次为止。
A
11
田赛远度项目前三次进入后三次的有关 问题
➢ 当参赛运动员人数为8名以上时,所有运动员均需参加前三次试掷或试跳,然 后根据成绩排列前八名的运动员,再进行后三次试掷或试跳。
➢ 思考:
➢ 如果第八名成绩相等的运动员有两名成两名以上时,裁判员应如何决定后三 次试掷或试跳的人选?
A
12
田赛远度项目 后三次试掷或试跳的顺序
A
14
关于田赛远度项目 比赛中的破纪录问题
➢ 田赛项目比赛中如运动员破纪录,田赛主裁判应再次审核成绩,保持现场, 并请田赛裁判长、总裁判长亲临现场检查场地、器材,核查成绩并在田赛成 绩记录表上签著意见和名字。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A
15
关于田赛远度项目 比赛中的破纪录问题
➢ 如果在田赛远度项目比赛第一轮中运动员甲已破纪录,则下一轮试掷或试跳 必破上一轮次所创的新成绩方能算破纪录。
田赛、全能裁判工作
A
1
田赛高度项目的成绩相等时 如何判定名次
➢ 1、如遇高度项目比赛时运动员成绩相等,首先应根据出现成绩相等的高度上 ,试跳次数较少者名次列前。
➢ 2、如成绩仍然相等,则在包括最后跳过的高度在内的全赛中,试跳失败次数 较少者名次列前(不包括失败高度的失败次数)。
A
2
高度项目成绩相等时 如何判定名次
➢ 1、运动员在任何高度都可以请求免跳。
➢ 2、一旦运动员在某一高度请求免跳,则不能在该高度恢复试跳。
➢ 3、运动员在任何高度试跳如果连续失败三次,则应取消该运动负继续比赛的 资格。
➢注:在某一高度上某运动员已失败但该运动员仍 可请求免跳,裁判员根据规则应予准许,但该运 动员在下一高度的试跳次数只能是剩余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