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接触网-锚段关节汇编
检修锚段关节—锚段关节检修方法和步骤(高铁接触网检修)

整体吊弦检调作业
编制依据:《铁路电力牵引供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1-2003 J2912004)、《接触网安全工作规程》和《接触网运行检修规程》(铁运[2007]69号)。
适用范围:单支柱检修作业及平推检查。
作用:可以调整接触线的高度以及接触悬挂的结构高度,保持接触悬挂的弹性。
锚段关节及关节式分相
第一百一十二条 绝缘锚段关节及关节式分相 (三)两接触悬挂接触线工作支过渡处调整符合运行要求。 (四)转换柱处绝缘子串距悬挂点的距离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50mm。承 力索、接触线两绝缘子串上下应对齐,允许偏差±100mm。 (五)任何情况下,两接触悬挂及定位支撑装置带电体各部分应满足空气绝缘间 隙要求。锚段关节内的定位支撑、吊弦载流环、斜拉线等不得减小空气绝缘间隙。 (六)关节式分相中性区和无电区长度符合设计要求。 (七)绝缘锚段关节处隔离开关宜安装在开口侧。
6.检查关节式分相处补偿装置的状态是否符合技术标准.
7.检查定位处接触线拉出值和跨中偏移值。
8.检查各部线夹安装是否正确,螺栓紧固是否良好,有无烧伤、裂纹等缺 陷
风险项点
卡控办法
1.参照锚段关节章节; 1.关节式电分相处于小半径曲线时,应注意跨中接触线偏
2.交差下锚处线索相磨; 移值;
3.各部参数、偏移量; 4.螺栓紧固力矩。
设计结构:
合页式
1-接触线吊弦线夹
2-压接管(压接线鼻子)
3-10mm2镁铜绞线
线
4-调整螺栓
夹
5-心形护套环(鸡心环)
式
6-双耳夹环
7-承力索吊弦线夹
8-夹环插销
9-接线端子头
10-M10螺栓
高速铁路接触网零件图汇编

高速铁路接触网零件图一、腕臂系统1、承力索座用途:本零件适用于在¢60平腕臂上悬挂承力索。
2、腕臂支撑用途:本零件适用于在平、斜腕臂之间的加强连接。
3、定位环用途:本零件适用于在斜腕臂及定位管中连接定位器或连接其它带钩头零件。
4、锚支定位卡子用途:本零件适用于正线或站线锚段关节非工作支接触线或承力索定位处。
5、铝合金套管座6、定位环二、定位装置1、套管双耳用途:本零件用于在斜腕臂上方连接耳环式零件。
2、组合定位器用途:本零件用于在直线区段或R>800m曲线段腕臂柱上通过定位线夹固定接触线。
3、定位线夹用途:本零件适用于在定位处固定接触线。
4、定位管卡子用途:本零件适用于在腕臂和定位管上固定耳环类零件。
5、定位钩三、棘轮下锚补偿装置1、接触线棘轮补偿装置用途:本装置用于接触网下锚处调整导线张力。
2、承力索棘轮补偿装置用途:本装置用于接触网下锚处调整导线张力。
3、接触线终端锚固线夹用途:本零件用于铜合金或铜接触线终端锚固处。
4、承力索终端锚固线夹用途:本零件适用于线型为(TJ95-127)和(LXGJ80-100)承力索终端锚固使用。
5、接触线终端锚固线夹6、铝合金棘轮下锚补偿装置给合图四、悬吊零件1、整体吊弦用途:适用于电气化铁道接触网系统中在承力索上悬吊接触线。
2、杵座鞍子用途:本零件适用于电气化铁道接触网系统中悬挂直径为9~20平方毫米的金属绞线。
3、整体吊弦4、可调整体吊弦5、滑动吊弦五、中心锚结装置1、接触线中心锚结线夹用途:适用于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系统中防止整个锚段向一侧窜动或接触悬挂断线时缩小事故范围。
2、承力索中心锚结线夹用途:适用于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系统中防止整个锚段向一侧窜动或接触悬挂断线时缩小事故范围。
3、中心锚结装置组合图4、三跨式接触线中心锚结线夹5、接触线中心锚结线夹6、中心锚结线夹7、承力索中心锚结线夹六、电连接装置1、接触线电连接线夹用途:适用于标称截面为85mm2、110mm2、120mm2、150mm2的铜合金或铜接触线与软铜绞线TRJ95、TRJ120之间电气连接处。
锚段及锚段关节

E检查引线松紧是否合适各处距离是否符
合要求。 F检查操作机构转动是否灵活操作机构和 隔离开关转动部位是否有润滑剂、凡士林。 ‘ G接地线连接是否牢固接地电阻是否符合 标准。
⑨避雷器状态
A检查瓷套管有无裂纹、破损等缺陷安装是否呈竖
直状态牢固可靠是否脏污。 B封口处橡胶垫是否完好、严实、有无老化现象。 C接地线连接是否牢固接地电阻是否符合标准。 D接地线状态是否良好、动作记录器状态是否良好。 F检查引线松紧是否合适各处距离是否符合要求
锚段及锚段关节 三、典型的锚段关节:
1、三跨非绝缘锚段关节 结构和技术要求 转换支柱处,非工作支接触线比工作支接触线抬高200~250mm。 下锚处非工作支比工作支抬高500mm。 两转换柱与锚柱间,在距转换柱10m应安装电连接线。 换柱处,两接触线间垂直、水平距离允许误差 20mm。
锚段及锚段关节 三、典型的锚段关节:
再将手扳葫芦一端固定在非工作支定位管顶端曲线区段或
正定位根据线索受力方向固定手扳葫芦另一端与非工作 支接触线连接将非工作支接触线卸载以工作支接触线为 基准松开非工作支接触线锚支卡子按调整方向和调整数 据将非工作支接触线调整到标准位置使两支接触线水平 间距调整至符合标准。 ③两支接触线间垂直间距高差不符合标准 先确认工作 支接触线高度符合标准。 当工作支接触线位置不符合标准时调整或更换工作支定位 点两侧吊弦将工作支接触线高度调整至标准值。 以工作支 接触线为基准按调整数据调整或更换非工作支定位点两 侧第一根吊弦使高差符合标准再依次调整或更换其它吊 弦。
⑩地面标志 A检查标志是否损坏、丢失、脏污等。 B
检查安装位置、方法是否真确。 4.2.4调整
12或13跨特殊区段带中性段绝缘锚段关节 标准跨距为4950m
锚段及锚段关节课件

④定位器坡度。 1
mm/m
=两点高度差/水平尺长度。 2 A B用激光测量仪分别测量出定位器下方两点对轨平面的高度。 C计算出两点高度差。 D在激光测量仪的轨道尺上计算出两点的距离差。 E mm/m =两点高度差/两点距离差
⑤锚段关节电联结状态。 检查电联结线有
无烧伤、断股、散股、截面不符合载流要
E
合要求。 F 隔离开关转动部位是否有润滑剂、凡士林。 ‘ G 标准。
⑨避雷器状态
A B封口处橡胶垫是否完好、严实、有无老化现象。 C
D接地线状态是否良好、动作记录器状态是否良好。
F
⑩地面标志 A检查标志是否损坏、丢失、脏污等。 B
检查安装位置、方法是否真确。 4.2.4调整
触线高度H1和工作支接触线高度H2 计算出非工作支接触 H=H1-H2。 换柱、中心柱非工作支接触线拉出值a1和工作支接触线拉 出值a2 a=a1-a2。 ③两中心柱间接触线等高位置、等高值及偏移值。 工作支接触线高度H1、H2 △H=H1-H2。 置测量两工作支接触线拉出值a1、a2 保证两支接触线在 最大风偏时跨中偏移值符合标准值。 顺线路方向水平移动
锚段及锚段关节 三、典型的锚段关节:
1、三跨非绝缘锚段关节 结构和技术要求 转换支柱处,非工作支接触线比工作支接触线抬高200~250mm。 下锚处非工作支比工作支抬高500mm。 两转换柱与锚柱间,在距转换柱10m应安装电连接线。 换柱处,两接触线间垂直、水平距离允许误差 20mm。
锚段及锚段关节 三、典型的锚段关节:
锚段及锚段关节
三、典型的锚段关节:
1、三跨非绝缘锚段关节
锚段及锚段关节 三、典型的锚段关节:
高速铁路接触网-锚段关节

第二部分 高速接触网的结构特征
三跨非绝 缘 四跨非绝 缘 五跨非绝 缘
高速常用锚段关节形式
三跨和五跨关节在跨距中部过渡,跨中两支接触线相对于悬挂点高出 约40mm;四跨关节则在定位点过渡,两支悬挂在中心柱外侧第一吊弦之间 形成一等高过渡段,非支从第一吊弦点开始抬升,中心柱定位器一般按不 受力设计; 各国的运营经验表明,只要锚段关节安装调整得当,无论三跨、四跨 、五跨均可取得满意的受流效果。
(4)工作支接触线拉出值超标;
(5)在小曲线半径处,在转换柱与中心柱之间容易发生脱弓。
第二部分 高速接触网的结构特征
2.2.4 补偿装置
(1) 滑轮补偿装置
补偿滑轮是滑轮补偿装置的核心设备,一般由铝合金铸造而成,补偿滑轮的传动效率直接影响补 偿装置的性能,其传动效率应在98%以上 。
2.2 接触网的纵向结构
锚段、跨距、锚段关节、中心锚结、补偿装置、线岔
2.2.1
锚段
2.2.2
跨距
1、确定锚段长度应考虑的因素; 2、划分锚段的目的; 3、经济锚段和技术锚段;
1、确定跨距长度应考虑的因素;
2、有关跨距的概念;
3、跨距以受流的影响; 4、高速跨距长度的确定。
4、高速锚段长度的确定。
第二部分 高速接触网的结构特征
第二部分 高速接触网的结构特征
2.2.3 4 锚段关节
五跨绝缘锚段关节的技术条件
接触网 锚段关节电分相

接触网工程课程设计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兰州交通大学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201 年月日1 基本题目1.1题目电分相式锚段关节设计:对各类锚段关节进行分析比较,确定应用锚段关节实现电分相的条件,对电分相式锚段关节进行设计,在传统的器件式电分相方面上的改进。
1.2 题目分析电分相是为了满足接触网不同相供电而在两相交接处设立的分相隔离装置,电分相类型和材质的不同对机车受电弓取流的稳定性、受电弓的质量、列车最高速度和牵引变电所继电保护等都有影响。
当今电气化铁路不断提速,对行车安全要求很高,因此选用好电分相才对列车行车安全、稳定非常重要。
为适应高速铁路的弓网受流,2005年国内颁布的《新建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中规定:时速200 km以上接触网的电分相均采用带中性段的绝缘锚段关节式电分相。
电分相锚段关节在设计上都必须满足以下几个最基本要求:保证受电弓的平滑过渡;每个断口(空气绝缘间隙)必须能满足相间绝缘要求;断口间距应与机车受电弓间距满足一定的配合关系,即有2个断口电分相锚段关节(含3个断口除外)的间距≠重联或大编组动车组允许同时升起的2个受电弓间的距离,防止2个受电弓同时将2个断口短接造成相间短路;设置位置符合线路坡度及距信号机距离要求。
本文分析了传统器件式电分相与应用锚段关节实现电分相的特点以及使用电分相式锚段关节改进器件式电分相的方式。
2题目论述2.1 概述目前我国电气化铁路电力机车和动车都采用单相供电,为平衡电力系统各相负荷,牵引供电一般实行三相电源相序轮换供电,即电气化铁道牵引变电所向接触网供电的馈线是不同相的,保证铁路牵引供电网实现相与相之间电气隔离,在不同相供电臂的接触网对接处设置了绝缘结构,称电分相。
我国高速铁路电分相一般设置在牵引变电所出口处及供电臂末端、铁路局分界处,主要由接触网部分、车载装置、地面信号装置等组成。
我国早期电气化铁路采用结构复杂的接触网八跨、六跨、五跨等双绝缘锚段关节组成的电分相(简称关节式电分相)。
接触网设备检修与维护—锚段关节检调

二、考核表
• 技能锚培训段模关块一节接检触调网类型
目录
1 主要内容 2 学习目标 3 适用范围 4 课程描述 5 课程内容
1 主要内容
本技能模块重点介绍接触网锚段关节的结构和检调 标准,并通过对接触网典型锚段关节的检修调整的任 务实施,完成对本学习情境的综合应用。
2 学习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锚段关节的结构、作用。通过完 成实施环节使学生掌握锚段关节调整的方法步骤及应注 意的事项。
(五)注意事项 (1)作业车移动或作业平台升降、转向时,严禁人员上、下作业平台; 禁止从未封锁线路侧上、下作业车。 (2)作业人员在作业平台防护栅为作业时,必须将安全带系在牢固可 靠部位。 (3)作业平台严禁向未封锁的线路侧旋转;当邻线有列车通过时,作 业人员应提前停止作业,并在平台远离邻线侧避让,列车通过后方可继 续作业。 (4)作业平台上的作业人员在车辆移动中应注意防止接触网设备伤人。 (5)雷雨等天气条件下,应有防滑措施。 (6)当结构高度较大,台上作业人员够不着作业时,作业人员可站在 特制的作业凳上,将安全带系在不动的那支承力索上,进行操作。 (7)中心柱处,反定位管的根部可适当抬高,以保证反定位管与另一 支接触线的绝缘距离。采用T形定位器或T形软定位器,在调整接触线拉 出值的同时,应保证定位器对另一支接触线的绝缘距离。
锚段长度一般为:
半补偿链形悬挂:直线区段
一般
1 600 m
困难
1 800 m
曲线区段
直、曲各一半
1 300 m
曲线70%及以上
1 100 m
全补偿链形悬挂:直线区段
一般
1 800 m
困难Βιβλιοθήκη 2 000 m曲线70%及以上
1 500 m
检修锚段关节—锚段和锚段关节结构原理认知(高铁接触网检修)

1. 测 量 转 换 柱 处 两支接触线的水 平和垂直距离。
垂直距离 水平距离
注:若不符合 标准时,则进 行调整,并确 保拉出值标准 。
2.测量中心柱处两支 接触线是否等高、间 隙是否符合要求。
水平距离
➢3、检查电连接器状态是否符合要求(检修 要求见《电连接器检修要求》)。
➢4、检查定位器、吊弦偏移方向和角度是否 符合技术要求,支持装置受力是否合理、 定位管是否卡滞、各部件有无烧伤和裂纹 等。
➢(1)锚段关节内,两转换柱 间的两条接触线在水平面上
的投影应平行,线间的距离 为100mm。在立面图中, 两接触线的立体交叉点应在 该跨距中心处。
➢(2)转换支往处,非工作支 接触线比工作支接触线抬高 200mm。下锚处非工作支 比工作支抬高500mm。 ➢(3)连接两锚段电路的两组 电连接线,应分别装在两转 换柱的锚柱侧10m处。 ➢(4)下锚支接触悬挂在转换 柱水平面处改变方向时,其 偏角一般不应大于6度,困 难情况下不得超过15度。 ➢(5)两转换柱与锚柱间,在 距转换柱10m处应安装电连 接线。
➢中心柱处接触线弹性差。 ➢接触线坡度大 结论:不适合高速电气化铁道要求
➢受电弓接触两接触线是在两导线等高处,且导高又高出4Omm,在 动态压力下受电弓接触两线时间短,接触压力小,克服了四跨结构 受电弓接触两接触线时间长且又在悬挂点接触压力大的缺陷和出现 硬点的不足。保证了机车高速通过关节时与一般区段的动态接触压 力和弓网受流状态几乎没有差异,弓网受流质量良好,接触线使用 寿命延长。 ➢技术要求:同四跨绝缘锚段关节,稍有差异 ➢目的:将四跨结构的点过渡改为五跨结构的线过渡,增加受电弓 过锚段关节的平稳性
绝缘锚段关节两悬挂间有效绝缘距离须大于400m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跨绝缘
五跨绝缘
第二部分
2.2.3 锚段关节
高速接触网的结构特征
三跨非绝缘锚段关节
第二部分
2.2.3 锚段关节
高速接触网的结构特征
四跨非绝缘锚段关节的技术条件
在两转换柱间,两组悬挂在水平面内的投影平行,水平距离200±30mm; 受电弓在两接触线工作转换点的高度应尽量一致,允许误差±20mm。在转换 柱处,两组悬挂的垂直距离为200mm;
锚段关节的分类 按电气关系分: 绝缘锚段关节和非绝缘锚段关节。 按所用跨距分: 3、4、5、6、7、9、11跨。 奇数跨受流好,但难于调整! 偶数跨好调整,但受流质量差一点!
第二部分
2.2.3 锚段关节
高速接触网的结构特征
确定锚段长度应考虑的基本因素
(1)接触网所在地区的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和最大风速; (2)温度变化时,悬挂线索内部的张力变化情况; (3)补偿装置的结构形式及其有效工作范围; (4)由温度变化引起的接触线在悬挂点的横向位移; (5)悬挂线索的抗拉强度; (6)线路情况。 设计规范规定: 接触网锚段长度应根据接触线和承力索在温度变化时引起的张力差 确定,接触线的张力差不得大(小)于其额定张力的15%,承力索的张 力差不得大(小)于其额定张力的10%。
第二部分
2.2.3 4 锚段关节
高速接触网的结构特征
五跨绝缘锚段关节的技术条件
为什么在高速接触网中要采用五跨绝缘锚段关节?
第二部分
2.2.3 锚段关节
高速接触网的结构特征
为什么用五跨绝缘锚段关节?
受电弓接触两接触线是在两导线等高处,且导高又高出 4Omm,在动态压力下受电弓接触两线时间短,接触压力小,克 服了四跨结构受电弓接触两接触线时间长且又在悬挂点接触 压力大的缺陷和出现硬点的不足。保证了机车高速通过关节 时与一般区段的动态接触压力和弓网受流状态几乎没有差异, 弓网受流质量良好,接触线使用寿命延长。
高速常用锚段关节形式
国外高速接触网锚段关节形式较多,三跨、四跨、五跨均有应用 实例。日本和法国一般采用四跨关节形式;德国汉诺威~维尔茨堡 ( Re250 )、曼海姆~斯图加特( Re250 )、柏林~汉诺威( Re330 ) 三条高速铁路均采用五跨关节形式,法兰克福~科隆(SICAT-H1.0) 高速铁路则采用三跨(非绝缘)和五跨(绝缘)关节形式;西班牙马 德里~巴塞罗那( EAC-350 )和意大利罗马~那不勒斯高速铁路均采 用四跨关节形式。
(4)工作支接触线拉出值超标;
(5)在小曲线半径处,在转换柱与中心柱之间容易发生脱弓。
第二部分
2.2.4 补偿装置
高速接触网的结构特征
(1) 滑轮补偿装置
补偿滑轮是滑轮补偿装置的核心设备,一般由铝合金铸造而成,补偿滑轮的传动效率直接影响补 偿装置的性能,其传动效率应在98%以上 。
三跨非绝 缘 四跨非绝 缘 五跨非绝 缘
高速常用锚段关节形式
三跨和五跨关节在跨距中部过渡,跨中两支接触线相对于悬挂点高出 约40mm;四跨关节则在定位点过渡,两支悬挂在中心柱外侧第一吊弦之间 形成一等高过渡段,非支从第一吊弦点开始抬升,中心柱定位器一般按不 受力设计; 各国的运营经验表明,只要锚段关节安装调整得当,无论三跨、四跨 、五跨均可取得满意的受流效果。
第二部分
2.2.3 锚段关节
高速接触网的结构特征
带中性段的绝缘锚段关节(电分相)
第二部分
2.2.3 锚段关节
高速接触网的结构特征
11跨带中性段绝缘锚段关节
第二部分
2.2.3 锚段关节
高速接触网的结构特征
锚段关节常见故障
(1)工作支与非工作支的绝缘间距不符合要求;
(2)绝缘锚段关节在转换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处非工作支接触线抬高不够; (3)电连接线线夹松动、接触不良;
4、高速锚段长度的确定。
第二部分
2.2.3
1 2 3 4 2
高速接触网的结构特征
1 锚段关节的作用 (1)实现接触网的机械和电气分 段,以满足供电和受流需要; (2)使受电弓高速、平稳、安全 地从一个锚段过渡到另一个锚段; (3)便于在接触网中安装必要的 机电设备。
锚段关节
锚段关节的作用 锚段关节的分类 锚段关节的技术条件 锚段关节的常见问题
第二部分
2.2
高速接触网的结构特征
接触网的纵向结构
锚段、跨距、锚段关节、中心锚结、补偿装置、线岔
2.2.1
锚段
2.2.2
跨距
1、确定锚段长度应考虑的因素; 2、划分锚段的目的; 3、经济锚段和技术锚段;
1、确定跨距长度应考虑的因素;
2、有关跨距的概念;
3、跨距以受流的影响; 4、高速跨距长度的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