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网锚段关节电分相
检修锚段关节—锚段关节检修方法和步骤(高铁接触网检修)

整体吊弦检调作业
编制依据:《铁路电力牵引供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1-2003 J2912004)、《接触网安全工作规程》和《接触网运行检修规程》(铁运[2007]69号)。
适用范围:单支柱检修作业及平推检查。
作用:可以调整接触线的高度以及接触悬挂的结构高度,保持接触悬挂的弹性。
锚段关节及关节式分相
第一百一十二条 绝缘锚段关节及关节式分相 (三)两接触悬挂接触线工作支过渡处调整符合运行要求。 (四)转换柱处绝缘子串距悬挂点的距离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50mm。承 力索、接触线两绝缘子串上下应对齐,允许偏差±100mm。 (五)任何情况下,两接触悬挂及定位支撑装置带电体各部分应满足空气绝缘间 隙要求。锚段关节内的定位支撑、吊弦载流环、斜拉线等不得减小空气绝缘间隙。 (六)关节式分相中性区和无电区长度符合设计要求。 (七)绝缘锚段关节处隔离开关宜安装在开口侧。
6.检查关节式分相处补偿装置的状态是否符合技术标准.
7.检查定位处接触线拉出值和跨中偏移值。
8.检查各部线夹安装是否正确,螺栓紧固是否良好,有无烧伤、裂纹等缺 陷
风险项点
卡控办法
1.参照锚段关节章节; 1.关节式电分相处于小半径曲线时,应注意跨中接触线偏
2.交差下锚处线索相磨; 移值;
3.各部参数、偏移量; 4.螺栓紧固力矩。
设计结构:
合页式
1-接触线吊弦线夹
2-压接管(压接线鼻子)
3-10mm2镁铜绞线
线
4-调整螺栓
夹
5-心形护套环(鸡心环)
式
6-双耳夹环
7-承力索吊弦线夹
8-夹环插销
9-接线端子头
10-M10螺栓
关于规范接触网关节式电分相设计的建议

关于规范接触网关节式电分相设计的建议一、前言分相绝缘装置(简称电分相,下同)是25Kv50HZ电气化铁路实现相与相之间电气隔离必不缺少的设备。
我国早期电气化铁路采用的电分相为结构复杂的接触网八跨、六跨、五跨等双绝缘锚段关节组成的气隙绝缘结构(简称关节式电分相,下同)。
后来,引进和研制了绝缘材料制作的器件式电分相。
这类电分相结构简单,在速度不太高的情况(140km/h以下)下能基本满足弓网关系要求,大大减少了施工和维修难度,在20世纪80-90年代电气化工程改造中被普遍采用。
器件式电分相有一个极大优点,其中性区很短,特别适合在重载、大坡度区段使用。
近年来随着列车速度的大幅度提高,器件式电分相的硬点大成为困扰电气化铁路提速改造的主要问题之一。
由于关节式电分相由两个绝缘锚段关节组成,消除了器件式电分相存在的硬点大问题,在20世纪末我国电气化铁路提速改造中又被普遍采用。
目前,世界大多数国家的高速电气化铁路电分相也均采用该种型式。
可以预见,它也必将成为我国高速电气化铁路的首选型式。
众所周知,器件式电分相依靠绝缘杆件实现相间绝缘,有电气连接的两个受电弓跨接在电分相两端才能造成相间短路,电气化区段的有关人员通常也认为只要单台电力机车禁止双弓、断电,就能安全通过电分相。
但是,运营中发现,对关节式电分相,即使是两个电气隔离的受电弓(如多机牵引、电力机车附挂、牵引机车后挂有接触网检测车等情况)在一定的条件下仍可以造成相间短路(如图1所示)。
据调查,这类故障在京广、哈大等线已采用关节式电分相的电气化线路已经发生多次,而我国电气化铁路有关设计和管理人员对该问题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本文就关节式电分相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电分相的设计及运行管理提出建议,供参考。
二、目前采用的关节式电分相存在的主要问题关节式电分相由两个绝缘锚段关节和一段接触网中性区组成。
由于绝缘锚段关节有三跨、四跨和五跨三种形式,跨距长度不同,两个关节的衔接布置也有多种方式,造成目前存在四跨、五跨、七跨、八跨、九跨、十跨、十二跨等多种型式,中性区距离也长短不一(参见图2—图7)。
接触网七跨锚关节分相供电示意图和检修工艺

一、接触网七跨分相示意图无电区区锚2区锚1无电锚接触网七跨锚关节电分相供电示意图救援分段绝缘子抬高500中心柱,两支水平距离500,导高相同。
中心柱,两支水平距离500,导高相同。
工支拉出值控制在-300~+300,非支拉出值根据工支拉出值进行相应的调整,但必须保证两悬挂距离不小于500。
二、关节式分相(一)技术标准1.3.1转换柱处两悬挂的垂直距离、水平距离设计值:450mm;接触线分段绝缘子的下裙边高于工作支接触线250mm以上。
安全值:设计值+50mm。
限界值:同安全值。
1.3.2中心柱处两悬挂的垂直距离、水平距离①垂直距离标准值:等高(设计值)。
安全值:20mm(设计值+50mm)。
限界值:20mm(设计值+50mm)。
注: 括号外为接触线的值,括号内为承力索的值。
②水平距离:同转换柱(即设计值:450mm;安全值:设计值+50mm;限界值:同安全值)。
③中心柱处接触线等高点接触线高度不应低于相邻吊弦点,允许高于相邻吊弦点0~10mm。
1.3.3电力机车通过时,为避免受电弓通过接触线工作支对过渡线在短时间内充放电,必须调整过渡处的接触线,使其参数符合运行要求,即:中心柱至转换柱跨距长度的1/3内两接触线等高,允许误差20mm,(等高点在中心柱两侧1/3跨距处,等高处的长度为2m 以上)。
1.3.7下锚处非工作支接触线导高为H+500mm(H为工作支接触线导高),下锚非工作支接触线平缓抬高。
1.3.10锚段关节式电分相中性区长度符合设计要求,地面传感器的纵向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见附录4),允许误差±1m。
(二)准备工作1. 人员:车梯作业不少于11人,作业车作业不少于7人(不含司机)。
2. 工具:绝缘车梯(作业车)、绝缘滑轮组(或紧线器)、扭力扳手、扭铁板、木榔头、测量工具、安全工具、防护工具等。
3. 材料:吊弦线夹、定位线夹、定位环、锚支定位卡子、Φ3.5不锈钢丝、黄油等。
(三)检修步骤1. 检调转换柱处两接触悬挂间的水平距离和垂直距离。
适应高铁接触网的电分相

一种适应于高速电气化铁路的接触网电分相一、前言随着列车速度的大幅度提高,器件式电分相对电力机车受电弓冲击大(俗称硬点)成为困扰我国电气化铁路提速改造的主要问题之一。
由于锚段关节式电分相(以下简称关节式电分相)由两个绝缘锚段关节组成,消除了器件式电分相存在的硬点大问题,在我国新建电气化铁路及提速改造中被普遍采用。
广深、武广、哈大、京秦、宁西线等铁路电气化改造、京广、陇海线铁路第五次大提速改造均采用了关节式电分相。
正在建设中的胶济、郑徐、浙赣线以及计划建设中的京沪、武广、郑-西高速客运专线也计划采用关节式电分相。
目前,世界大多数国家的高速电气化铁路电分相也均采用该种型式。
本文根据目前关节式电分相存在问题及意大利罗马-那不勒斯(Rome-Naples)高速电气化铁路采用的电分相设计原理,提出一种新型的三个绝缘锚段关节双中性段关节式电分相型式,可较好解决关节式电分相对电力机车受电弓多弓运行条件的限制,建议尽快在我国新建电气化铁路和提速改造中采用,实现接触网电分相改造的跨越式发展。
二、目前采用的关节式电分相存在的主要问题1、由于绝缘锚段关节有三跨、四跨和五跨三种型式,锚段关节跨距长度不同,两个关节的衔接布置也有多种方式,关节式电分相存在四跨、五跨、七跨、八跨、九跨、十跨、十二跨等多种型式,中性区距离也长短不一。
这些关节式电分相的共同特点是均由两个绝缘锚段关节和一段接触网中性区组成。
由于关节式电分相由两处空气绝缘间隙实现电气绝缘,即使是两个电气隔离的受电弓(如多机牵引、电力机车附挂、牵引机车后挂有接触网检测车、多弓运行的电动车组等情况)在受电弓间距不满足限制条件时都有可能造成相间短路(限制条件如表一所示)。
实际运行中,这类故障已经多次发生。
表一我国部分电气化铁路关节式电分相限制多弓运行条件为此,铁道部《第五次大面积提速调图有关规章制度标准暂行规定》的通知(铁运[2004]26号)中规定重联机车运行至锚段关节式电分相时必须单弓运行通过,这样就对重联机车或电动车组的机车乘务员提出了更高要求。
关于接触网“分相”的探讨

况 ,出 现 了不 断 电式 锚 段 关 节 分
1 分 相 形 式 及 特 点
将 负 荷 电 流 通 过 空 气 间 隙 引 向 中
性线 时 ,空气 间 隙 击穿 形 成 电 弧 , 烧 伤接触网 , 同时 机 车绝 缘 ( 机 如 车 顶 断 路器 外 部 间 隙 、瓷 瓶 等 ) 接
简 、 价低 、 工 和维 修 量小 ; 段 造 施 锚 关 节 式分 相 不存 在 老 化 、脏 污 、 断 裂 、 弓 问 题 , 结 构 复 杂 、 价 碰 但 造 高 、 工 和维修 量大 。 施
接 到 地 面 信 号 指 令 后 向 中 性 线 送
电 , 机 车通 过 中性 区 时也 能 取 得 使
常见 跳 闸 为 1 供 电 臂 .是 由 个
于机 车 通过 分 相 时 “ 电” ( 情 断 迟 此
接触 网上 称 “ 相 ” 分 。
一 蝴
相
容 易 造 成 机 车 在 锚 段 关 节 式 分 相
的“ 电” 无 中性 区途 停 。针 对 此 情
况 多 ,司 机 手 动操 作 ) “ 电 ” 、合 早
蝴 分相" 关于接触 网“ 的探讨 撇 触是 供 , 分 电 电 黼舱 相全维
西 安铁 路 局 宝 鸡 供 电段 孙 茂耀
铁蚶 ~一 的使 电本 向 高 黻 ~跨 展搬 m声 用 一
电力 机 车 运 行 靠 牵 引 供 电设
大 . 时机 车不 用 电能 对列 车 运行 短
异 常 。通过 运行 并 结合 跳 闸分 析 , 两机 车联挂 都升受 电 弓引起 跳 闸。 七跨示意 图 :
跨 ” 间短 路 。查 看 受 电 弓烧 伤情 相 况为 , 弓子 间距 5 .m。 两 06
接触网七跨锚段关节式电分相技术探讨

跨 锚段 关节式 电分相 用于 广局 京广 线 ; 九跨 锚段关 节式 电分相 用于武 局京广 线
速 2 0 m 以上 接 触 网系统 的 要 求 。 0 k
四、中性无电区与机车双 弓关 系
七跨 及其 他锚 段关节 式的 中性 无 电 区与 电力机 车双 弓间 的距离 有关 ,如 图
分相 装 置远 不 能满 足机 车 运行 的需 要 。 锚 段关节式 电分 相在 我国最 早应 用 于 广深 高速 铁 路 ,打 破 了我 国传 统 式 的 3组 绝缘部件 构成的 电分 相模式 ,
达 到 分 相 的 目的 。
三 线 索 关 系
高 与 正 线 接 触 线 等 高 ,正 线 接 触 线 由 原 非 工作 支 变 换 为 工 作 支 。在 转 换 柱
高约 2 O O mm 。
关节转换区≤4 0 %的技术要求 ,也为了 我国电气化铁道接触网通常采用的 在中性无电区保持 良好的弓网关系, 在 锚 段关 节式 电分相有 七跨 式 、八跨式 和 I 关节区内加设了 1 个分相锚段,使分相 九 跨式 3 。其 中 ,七跨 锚段 关节式 电 种 关 节 有 1 段 中性 无 电 区 ,无 电 区段分 分相 用于 郑局京 广线 、广局 广深 线 ;八 相 锚 段作 工作 支 。
一
,
概 述
本文介绍 电气化铁路接 触 囱七跨 锚段 关节
美攥
接触网课程设计 电分相式锚段关节设计 (2)

接触网工程课程设计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兰州交通大学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2012 年 7月 13日1 设计原始资料1.1 设计题目电分相式锚段关节设计,对各类锚段关节进行分析比较,确定应用锚段关节实现电分相的条件,对电分相式锚段关节进行设计,与传统的器件式电分相方面的比较。
1.2 电分相的简述我国电气化铁路电力机车和动车都采用单相供电,为平衡电力系统各相负荷,牵引供电一般实行三相电源相序轮换供电,保证铁路牵引供电网实现相与相之间电气隔离,在不同相供电臂的接触网对接处设置了绝缘结构,称电分相电分相。
实现电分相,当前采用的有两种办法,其一是利用锚段关节进行电分相,另一种是利用专门的电分相装置进行电分相,后者称为电分相绝缘器在高速电气化铁路中利用锚段关节进行电分相占有很大比重,所以其设计十分必要。
2 锚段关节2.1 锚段关节及其分类2.1.1 锚段关节的定义两个相邻锚段的衔接区段(重叠部分)称为锚段关节,即要保证平顺、安全的锚段过渡,又要保证受流质量。
2.1.2 锚段短接的分类及其比较(1) 按作用来分①非绝缘锚段关节:仅机械分段,电气上是连通的。
②绝缘锚段关节:机械、电气均分段。
③电分相锚段关节:电气分相。
(2) 按结构来分二跨、三跨、四跨、五跨、七跨、九跨锚段关节,其中七跨、九跨锚段关节来代替电分相。
2.2电分相式锚段关节分析我国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通常采用的锚段关节式电分相有六跨式、七跨式、八跨式、九跨式、十跨式和十二跨式几种。
其中七跨锚段关节式电分相用于广深线;八跨锚段关节式电分相用于京广线的衡广段;九跨锚段关节式电分相用于京广线的武衡段和哈大线;十二跨锚段关节式电分相用于秦沈客运专线。
2.2.1 七跨锚段关节式电分相七跨式绝缘锚断关节式电分相,它是由二个4跨绝缘锚段关节交叉组合而成,从头到尾共有七个跨距。
其原理是利用2个四跨绝缘锚段关节的空气绝缘间隙来达到电分相的目的。
接触网 锚段关节电分相

接触网工程课程设计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兰州交通大学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201 年月日1 基本题目1.1题目电分相式锚段关节设计:对各类锚段关节进行分析比较,确定应用锚段关节实现电分相的条件,对电分相式锚段关节进行设计,在传统的器件式电分相方面上的改进。
1.2 题目分析电分相是为了满足接触网不同相供电而在两相交接处设立的分相隔离装置,电分相类型和材质的不同对机车受电弓取流的稳定性、受电弓的质量、列车最高速度和牵引变电所继电保护等都有影响。
当今电气化铁路不断提速,对行车安全要求很高,因此选用好电分相才对列车行车安全、稳定非常重要。
为适应高速铁路的弓网受流,2005年国内颁布的《新建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中规定:时速200 km以上接触网的电分相均采用带中性段的绝缘锚段关节式电分相。
电分相锚段关节在设计上都必须满足以下几个最基本要求:保证受电弓的平滑过渡;每个断口(空气绝缘间隙)必须能满足相间绝缘要求;断口间距应与机车受电弓间距满足一定的配合关系,即有2个断口电分相锚段关节(含3个断口除外)的间距≠重联或大编组动车组允许同时升起的2个受电弓间的距离,防止2个受电弓同时将2个断口短接造成相间短路;设置位置符合线路坡度及距信号机距离要求。
本文分析了传统器件式电分相与应用锚段关节实现电分相的特点以及使用电分相式锚段关节改进器件式电分相的方式。
2题目论述2.1 概述目前我国电气化铁路电力机车和动车都采用单相供电,为平衡电力系统各相负荷,牵引供电一般实行三相电源相序轮换供电,即电气化铁道牵引变电所向接触网供电的馈线是不同相的,保证铁路牵引供电网实现相与相之间电气隔离,在不同相供电臂的接触网对接处设置了绝缘结构,称电分相。
我国高速铁路电分相一般设置在牵引变电所出口处及供电臂末端、铁路局分界处,主要由接触网部分、车载装置、地面信号装置等组成。
我国早期电气化铁路采用结构复杂的接触网八跨、六跨、五跨等双绝缘锚段关节组成的电分相(简称关节式电分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接触网工程课程设计指导教师:兰州交通大学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201 年月日1 基本题目1.1题目电分相式锚段关节设计:对各类锚段关节进行分析比较,确定应用锚段关节实现电分相的条件,对电分相式锚段关节进行设计,在传统的器件式电分相方面上的改进。
1.2 题目分析不同牵引变电所的供电,由于交流电相位不同,必须进行分相绝缘,称为电分相。
电分相类型和材质的不同对机车受电弓取流的稳定性、受电弓的质量、列车最高速度和牵引变电所继电保护等都有影响。
当今电气化铁路不断提速,对行车安全要求很高,因此选用好的电分相对列车行车安全、稳定非常重要。
为适应高速铁路的弓网受流,根据设计规定时速200 km以上接触网的电分相均采用带中性段的绝缘锚段关节式电分相。
电分相锚段关节在设计上都必须满足以下几个最基本要求:保证受电弓的平滑过渡;每个断口(空气绝缘间隙)必须能满足相间绝缘要求;断口间距应与机车受电弓间距满足一定的配合关系,即有2个断口电分相锚段关节(含3个断口除外)的间距≠重联或大编组动车组允许同时升起的2个受电弓间的距离,防止2个受电弓同时将2个断口短接造成相间短路;设置位置符合线路坡度及距信号机距离要求。
本文分析了传统器件式电分相与应用锚段关节实现电分相的特点以及使用电分相式锚段关节改进器件式电分相的方式。
2题目论述2.1 概述目前我国电气化铁路电力机车和动车都采用单相供电,为平衡电力系统各相负荷,牵引供电一般实行三相电源相序轮换供电,即电气化铁道牵引变电所向接触网供电的馈线是不同相的,保证铁路牵引供电网实现相与相之间电气隔离,在不同相供电臂的接触网对接处设置了绝缘结构,称电分相。
我国高速铁路电分相一般设置在牵引变电所出口处及供电臂末端、铁路局分界处,主要由接触网部分、车载装置、地面信号装置等组成。
我国早期电气化铁路采用结构复杂的接触网八跨、六跨、五跨等双绝缘锚段关节组成的电分相(简称关节式电分相)。
在20世纪80~90年代电气化工程改造中普遍采用绝缘材料制作的结构简单的器件式电分相。
随着铁路不断提速,为了尽量减少接触网上硬点,保护机车受电弓和接触线,减少弓网事故率,满足列车受流要求,到20世纪末我国电气化铁路提速改造中又普遍采用由两个绝缘锚段关节组成的关节式电分相。
目前我国和大多数国家的高速电气化铁路电分相均采用这种形式,这类电分相能克服器件式电分相在列车高速行驶时存在的硬点问题。
可以预见,它也必将成为我国高速电气化铁路的首选型式。
2.2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电分相的分类接触网换相供电时每隔20~30km就设一个电分相,电气化铁路电分相从结构划分有器件式和关节式两大类。
(1)器件式电分相器件式电分相是利用电分相绝缘器串接在一起而形成一种在电气上分开、在机械上不分段的电分相结构。
常用器件式电分相构造图如图1所示,其是由三组分相绝缘元件串接在接触线中而构成的分相设备,绝缘元件为环氧树脂玻璃布层压板,每个绝缘元件长度为1.8m,宽度为25mm,高度为60mm,在底部开有斜沟槽。
也有用四组绝缘元件串联组成分相器的,增加一组绝缘元件是为了增加可靠性,同时增加中性区的有效长度,以适应高速及新型电力机车运行的需要。
图1器件式电分相结构图(2)关节式电分相关节式电分相是利用两组或三组绝缘锚段关节组成的一种在电气和机械上都分开的电分相装置。
由于绝缘锚段关节有三跨、四跨和五跨3种型式,锚段关节跨距长度不同,两个关节的衔接布置也有多种方式,中性区距离也长短不一,造成目前关节式电分相存在五跨、六跨、七跨、八跨、九跨、十跨、十二(十三)跨等多种型式。
根据郑州铁路局多年来的接触网动态检测结果,相同条件下器件式电分相的硬点平均为接触网的3~6倍,而且运行速度越高,硬点差值越大。
据统计,同样一组器件式电分相,当速度为120、140、160km/h时,其硬点分别约为30、60、110g,而铁道部规定是≤50g。
可以说,当运行速度超过120km/h时,器件式电分相是很难满足安全运行的。
法国电气化铁路部门认为运行速度为60km/h及以下时,可采用绝缘件作为电分段,当运行速度超过60km/h时,就要采用锚段关节式空气间隙绝缘方式。
根据郑州铁路局运行经验,靠加强维修和调整来减小器件式电分相的硬点是很困难的,即使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效果也难以令人满意。
器件式电分相严重恶化弓网关系,其接头线夹处接触线磨耗很快,有机绝缘杆件运行环境恶劣容易发生事故,故应尽量减少使用。
建议新线建设时速为120km以上的线路应采用关节式电分相。
2.3 绝缘锚段关节构成电分相的绝缘锚段关节有3种形式:三跨、四跨、五跨(图2~图4)。
(1)四跨绝缘锚段关节四跨绝缘锚段关节与三跨、五跨绝缘锚段关节相比,四跨锚段关节多了一根中心柱。
正常状态下,受电弓在中心柱处同时接触两支接触线,从一个锚段过渡到另一个锚段。
但由于要满足绝缘的要求,中心柱就需采取特殊定位方式。
一种方式是采用反定位管低头的特殊安装方式,这使得接触网稳定性降低;另外的方式是一根定位器采用特型定位器(直线区段)或两根均采用特型软定位器(曲线区段),而该类定位器因为结构原因要满足强度要求采用钢质结构,质量大于提速区段普遍采用的铝合金定位器,又由于中心柱处受电弓要同时抬起两支接触线,这样就对接触网弹性造成了较大的影响,不利于受电弓高速受流。
图2三跨绝缘锚段关节图3四跨绝缘锚段关节图4五跨绝缘锚段关节另一方面,提速区段接触线张力大,非支接触线抬高量(一跨中抬高450~500mm)较大,中心柱处两定位器会出现较大的上抬力。
当环境温度变化时难以保证两支接触线等高,也对高速取流不利。
根据哈大线的资料,四跨绝缘关节较多在800m 及以下曲线半径的线路采用。
日本和法国则倾向于不采用四跨绝缘关节。
(2)三跨与五跨绝缘锚段关节三跨与五跨绝缘锚段关节均是在跨中两接触线等高,受电弓实现从一个锚段向另一个锚段过渡。
由于跨中弹性大,不会对受电弓运行造成大的影响。
三跨绝缘锚段关节相比五跨,少了两根转换支柱,结构简单,但由于三跨转换跨中坡度(7‰~8‰)大于五跨(2‰~4‰),也远大于接触线坡度不宜大于3‰的标准,不利于高速受流。
另一方面,从工程投资上讲,五跨与三跨相比,不增加接触网支柱,只是增加两套定位支撑装置和少量的接触网,投资增加很少,就能更好满足接触网运行,也为接触网进一步提速创造了条件。
因此,建议关节式电分相的锚段关节宜采用五跨。
2.4 常用锚段关节式电分相形式关节式电分相是由两个绝缘锚段关节和中性嵌入线构成,其构成方式很灵活,组合成的电分相形式也多种多样,以下为国内外运行线路中常用电分相形式。
分别为五跨、六跨、七跨、八跨、九跨(如图5~图10)。
图5双三跨关节式电分相(五跨)从电力机车高速受流角度看,分相绝缘装置中性区长度越短越好。
图8的布置方式要求在中间一根支柱上安装三支接触悬挂或增加一根支柱,结构稍显复杂。
图10的布置方式则要求在中间一根支柱上同时做两个方向的下锚,这样的安装方式工程上需做特殊处理。
图6高速动车六跨电分相示意图图6设置方式由2个4跨绝缘锚段关节重叠2跨构成,为6跨形式,按满足双列重联动车组正常工作双弓弓间距200~215m设计,中性段长度小于200m、无电区长度约30m。
武广客专部分区段、哈大客专、京石客专、郑武客专部分区段等客运专线按此设计。
但这种形式电分相中间支柱需要安装3套腕臂来分别悬挂3支接触悬挂,使安装调整比较复杂,且需要双支柱实现。
图7双四跨关节式电分相(七跨)图8京广线石桥—临颍双五跨关节式电分相示意图(八跨)图9哈大线双五跨关节式电分相示意图(九跨)图9的布置方式克服其他3种方式结构上的不足,中性区长度只比图7增加30~ 40m 左右的一跨,即可满足安装的要求。
综合上述考虑,机车单弓运行线路一般按照双五跨关节式电分相按照图9方式布置。
2.5电分相设置要求高速铁路电分相应设在进站信号机500m以外并应经行车、信号、供电等专业检算确认,应尽量避免设在变坡点、大电流和加速区段,有条件时应尽量设在6‰及以下坡度区段。
必须设在较大的坡道上时,要考虑电分相所处位置的线路坡度和列车速度、列车惰性运行距离的关系。
对于一般的高速区间而言,时速250km以上动车组通过分相后的速度损失非常有限,根据行车检算结果看,一般速度损失在15km/h左右,因此,不应只将6‰的坡度作为判断分相设置是否合适的标准。
2.6 目前电分相常见问题(1) 由于关节式电分相由两处空气绝缘间隙实现电气绝缘,电力机车运行的各种情况中,两台及以上电力机车同时牵引的重联机车、有动力回送电力机车(电力机车附挂运行)、使用中部或后部电力机车推进的运行列车及同时升弓运行的电力机车与其牵引的接触网检测车,在通过关节式电分相时,任何两个受电弓间距必须限制。
否则,就可能造成两个受电弓滑板同时搭接在两个空气间隙引起接触网相间短路(示意图如图10所示)。
关节式电分相的空间结构没有相对统一的标准,会给电力机车的运行和运输组织增加难度。
都可能引起接触网相间短路。
图10两个受电弓同时短接电分相两个空气间隙示意图(2) 电力机车停在分相中性无电区的几率大大增加。
关节式电分相中性无电区由原来的30m延长至3个跨距以上,由于列车通过电分相时需要断电利用惯性通过无电区,可能由于电分相所处位置的线路状况不良(施工限速慢行)或电分相设置的位置不合理(上坡道上、信号机前方附近)等原因,有可能使列车停在电分相无电区内,这时需请求救援,影响后续列车运行。
(3) 机车断电迟缓、送电太早或未断电通过电分相时,均可能造成拉弧烧伤导线、受电弓,甚至烧断导线、承力索,造成严重事故。
(4) 理论和运行经验都表明,受空气动力的影响,机车在高速运动过程中降、升受电弓对接触网的安全运行非常不利,运行中应尽量避免。
3结论当前,为满足快速增长的旅客运输需要,各条客运专线快速上马,三个城际快速客运系统及“四纵四横”快速客运主通道正在形成。
中国高速铁路技术也进入了一个从博采众长、消化吸收到自成体系、自主创新的关键阶段。
这也对每位从事牵引供电运维人员提出了全新挑战。
自动过电分相技术是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关键技术之一。
只有通过不同形式的电分相锚段关节在客运专线运营效果的总结,才能找到适合的最佳设计方案,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高速铁路接触网设计标准体系。
锚段关节式电分相比传统的器件式电分相具有非常显著的优势,其能消除机车运行过程中由于器件式电分相产生的明显硬点,受电弓与接触线的损耗,提高机车运行的稳定性,不过在实际应用中任然存在一定的问题,还需要广大科研人员不断地改进。
参考文献[1] 于万聚.高速电气化铁路接触网[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2] 范海江,张曼华,侯震宇.高速铁路接触网电分相设计[J].铁道标准设计,2011.[3] 班瑞平,贾明汉,吴良治,张宝奇.关于接触网关节式电分相设计的建议[J].铁道机车辆,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