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段及锚段关节
检修锚段关节—锚段关节检修方法和步骤(高铁接触网检修)

整体吊弦检调作业
编制依据:《铁路电力牵引供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1-2003 J2912004)、《接触网安全工作规程》和《接触网运行检修规程》(铁运[2007]69号)。
适用范围:单支柱检修作业及平推检查。
作用:可以调整接触线的高度以及接触悬挂的结构高度,保持接触悬挂的弹性。
锚段关节及关节式分相
第一百一十二条 绝缘锚段关节及关节式分相 (三)两接触悬挂接触线工作支过渡处调整符合运行要求。 (四)转换柱处绝缘子串距悬挂点的距离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50mm。承 力索、接触线两绝缘子串上下应对齐,允许偏差±100mm。 (五)任何情况下,两接触悬挂及定位支撑装置带电体各部分应满足空气绝缘间 隙要求。锚段关节内的定位支撑、吊弦载流环、斜拉线等不得减小空气绝缘间隙。 (六)关节式分相中性区和无电区长度符合设计要求。 (七)绝缘锚段关节处隔离开关宜安装在开口侧。
6.检查关节式分相处补偿装置的状态是否符合技术标准.
7.检查定位处接触线拉出值和跨中偏移值。
8.检查各部线夹安装是否正确,螺栓紧固是否良好,有无烧伤、裂纹等缺 陷
风险项点
卡控办法
1.参照锚段关节章节; 1.关节式电分相处于小半径曲线时,应注意跨中接触线偏
2.交差下锚处线索相磨; 移值;
3.各部参数、偏移量; 4.螺栓紧固力矩。
设计结构:
合页式
1-接触线吊弦线夹
2-压接管(压接线鼻子)
3-10mm2镁铜绞线
线
4-调整螺栓
夹
5-心形护套环(鸡心环)
式
6-双耳夹环
7-承力索吊弦线夹
8-夹环插销
9-接线端子头
10-M10螺栓
5.4 锚段及锚段关节

1锚段关节的作用2锚段关节的分类3锚段关节的技术条件4锚段关节的常见问题概念:接触网分成若干一定长度且机械、电气上相互独立的分段,称为锚段。
概念:接触网分成若干一定长度且机械、电气上相互独立的分 段,称为锚段。
¾限制事故范围¾方便张力补偿¾增加供电灵活性一 锚段关节的作用(1)实现接触网的机械和电气分段,以满足供电和受流需要;(2)使受电弓高速、平稳、安全地从一个锚段过渡到另一个锚段;(3)便于在接触网中安装必要的机电设备。
二、锚段关节的分类两个相邻锚段的衔接区段(重叠部分)称为锚段关节,即要保证平顺、安全的锚段过渡,又要保证受流质量。
按照作用分为:¾非绝缘锚段关节——仅机械分段¾绝缘锚段关节——机械、电气均分段¾电分相锚段关节-电气分相按照结构分为:二跨、三跨、四跨、五跨、七跨、九跨锚段关节三、典型的锚段关节:1、三跨非绝缘锚段关节三、典型的锚段关节:1、三跨非绝缘锚段关节两临两锚段重叠三个跨距,只进行机械分段,电气上是连通的。
也称为电不分段锚段关节。
结构和技术要求¾两转换柱间的两条接触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应平行,线间的距离为100mm。
¾在立面图中,两接触线的交叉点应在该跨距中心处,且等高。
三、典型的锚段关节:1、三跨非绝缘锚段关节结构和技术要求¾转换支柱处,非工作支接触线比工作支接触线抬高200~250mm。
¾下锚处非工作支比工作支抬高500mm。
¾两转换柱与锚柱间,在距转换柱10m应安装电连接线。
¾换柱处,两接触线间垂直、水平距离允许误差20mm。
三、典型的锚段关节:2、四跨绝缘锚段关节两临两锚段重叠四个跨距,机械上分段,电气上相互独立。
通过隔离开关实现电路的通断。
实现同相位接触网间的绝缘。
结构和技术要求四跨绝缘锚段关节四跨绝缘锚段关节(平面图)三、典型的锚段关节:2、四跨绝缘锚段关节技术要求¾两转换柱间两条接触线在水平面上投影平行,线间距500mm。
锚段关节

四、锚段关节检修记录的填写
3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六节
锚段及锚段关节
学习目标: 1、掌握锚段的作用。 2、了解锚段关节常见弓网故障。 锚段——为满足供电和机械受力方面的需要,将接触网分成 若干一定长度且相互独立的分段。 一、锚段的作用 1、设立锚段可以限制事故范围。当发生断线或支柱折断等事 故时,由于各锚段在机械受力上是独立的,则使事故限制 在一个锚段内,缩小事故范围。 2、设立锚段便于在接触线和承力索两端设补偿装置,以调整 线索的弛度和张力。 3、设立锚段有利于供电分段,配合开关设备,满足供电方式 的需要。可实现一定范围内的停电检修作业。
非绝缘锚段关节在 电路上不绝缘,一般由 五个跨距组成,又称五 跨锚段关节。
组成:包括两棵下锚柱和 两棵转换柱及电连接线。 锚段衔接和过渡:在锚段关
节内,一侧与受电弓接触取流的接触线称工作支。另一侧抬高下锚的接触 线称非工作支。受电弓在两棵转换柱间实现锚段衔接和过渡。
三跨锚段关节技术要求:P62
3
第六节
三、锚段关节 2、绝缘锚段关节
锚段及锚段关节
特点:在电路上绝缘,
一般由四个跨距组成,又 称四跨锚段关节
组成:包括两棵锚柱,两棵
转换柱和一棵中心支柱,形 成四个跨距。
适用:需同相电分段处。两
锚段利用安装在转换支柱上
的隔离开关实现电气连接。
锚段衔接和过渡:受电弓在中心柱处实现锚段的衔接和过渡。 四跨锚段关节技术要求:P63
盘营高铁锚段及锚段关节相关 知识
3
锚段及锚段关节
学习目标: 1、掌握锚段的作用。 2、了解锚段关节常见弓网故障。 锚段——为满足供电和机械受力方面的需要,将接触网分成 若干一定长度且相互独立的分段。 一、锚段的作用 1、设立锚段可以限制事故范围。当发生断线或支柱折断等事 故时,由于各锚段在机械受力上是独立的,则使事故限制 在一个锚段内,缩小事故范围。 2、设立锚段便于在接触线和承力索两端设补偿装置,以调整 线索的弛度和张力。 3、设立锚段有利于供电分段,配合开关设备,满足供电方式 的需要。可实现一定范围内的停电检修作业。
锚段关节讲义

▪ 先安装绝缘锚段关节的工作支部分的整体吊弦,后进行非工作支部分的调整。 非工作支部分调整时,在悬挂的两边采用临时铁线悬吊,再将定位装置调整到 位。拉出值施工偏差为±20mm。
4m
4m
500
6450
6950 500
150
150
五跨绝缘关节平面示意图
650 200
2021/6/20
150
45 0
300
300 150
200 650
200
7
绝缘锚段关节技术标准及注意事项
1.转换柱、中心柱两支承力索在悬挂点处的水平距离为450mm,允许误差范围0~+50mm。 2.除在交花转换柱处外,工作支承力索与非工作支悬挂处组合承力索线夹最低点(悬挂斜吊线处)垂直距 离为500mm。 交花处转换柱工作支承力索与非工作支悬挂处组合承力索线夹最低点(悬挂斜吊线处)垂直距离1100mm 3.转换柱处接触线垂直距离为500mm,水平距离为450mm;中心柱处接触线垂直距离为150mm,水平距离 为450mm。 4.两中心柱跨距中间两接触线自然交叉形成屋脊状,屋脊高度为40mm。 5.斜吊线定位管卡子距接触线水平投影距离为400mm(位于组合定位器底座和接触线间),防风拉线定 位环距组合定位器底座距离为600mm。 6.在转换柱、中心柱处,无论是直线还是曲线区段,承力索都应与所悬挂的接触线在同一垂直于轨平面的 平面内。 7.整体吊弦导流环上下应在不同侧,大小均匀,朝向顺线路方, 1.8.接触线的导流环在来车反方向。 2.9.组合定位器选用标准为:受电弓中心与组合定位装置底座水平距离不小于1300mm。 设计拉出值和定位器选用表
锚段关节故障应急处置方案

锚段关节故障应急处置方案一、锚段关节故障的定义锚段关节是指锚具中两个相邻锚段之间的连接点,锚段关节故障是指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与锚段关节相关的故障,如关节失效、连接螺栓松动等问题。
二、锚段关节故障的原因及预防措施1.锚段关节失效的原因:a)材料质量不合格或制造缺陷b)连接螺栓松动c)使用时间过长,疲劳程度过高d)锚段与关节设计不合理针对以上原因,可以采取以下预防措施:a)严格控制材料质量,确保锚段关节的材料符合规范要求b)定期检测并紧固连接螺栓c)对老化或损伤严重的锚段进行更换d)进行更合理的设计,减少疲劳程度当锚段关节故障出现时,需要及时采取应急措施进行处置,以保障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1.停止使用发现锚段关节故障后,首先应立即停止使用设备,以免造成更大的损失或人员伤害。
2.确认故障范围对故障的锚段关节进行检查,确定故障范围,包括关节本身是否失效、螺栓是否松动等。
3.搭设临时支撑如果发现故障范围较小,可以采取临时支撑的措施来保持设备的稳定,防止在维修过程中产生进一步的损坏。
4.清除故障原因如果故障原因是因为连接螺栓松动,应使用扳手等工具将其紧固。
如果发现连接螺栓损坏,应及时更换。
5.进行维修或更换如果故障范围较大或是关节本身失效,应将故障锚段关节进行维修或更换。
维修过程中,应注意确认并更换材料、连接螺栓等。
6.重新检查和测试维修或更换完成后,需要重新检查和测试锚段关节的功能和稳定性,确保设备可以安全运行。
7.记录和总结在故障处理的过程中,需要做好记录,包括故障原因、处理过程和措施等。
总结经验教训,以便在后续的维护和保养中更好地预防和处理相似的问题。
四、锚段关节故障的例子以下是一个锚段关节故障的例子,并给出相应的应急处置方案。
故障描述:设备的锚段关节出现了断裂的问题,导致设备无法正常使用。
处置方案:1.停止使用设备,并确保工作场所安全。
2.检查故障原因,发现关节的连接螺栓断裂导致锚段关节断裂。
3.使用临时支撑物将设备暂时固定,防止进一步的损坏。
接触网常用基本专业术语

阐述以下接触网常用基本专业术语具体含义:⒈结构高度:是用来说明中心锚结点和补偿装置间接触网长度的术语。
⒉限界门:是用来说明中心锚结点和补偿装置间接触网长度的术语。
3.拉出值:是用来说明中心锚结点和补偿装置间接触网长度的术语。
4.锚段及锚段关节:锚段指是用来说明中心锚结点和补偿装置间接触网长度的术语。
锚段关节是指是用来说明中心锚结点和补偿装置间接触网长度的术语。
5.分速供电:在枢纽(含大型客站及区段站)的各分场中,为了方便供电和检修的需要,按电化股道群不同供分区进行供电。
6.分相装置:接触网中用于两段不同电压或不同相位处,避免接触网在受电弓通过时被连通的装置。
自动过分相:电力机车或电力动车组通过电分相时采用自动装置实现“断”、“合”主断路器的过程。
7.电分相中性区段:由接触网无电区及无电区两侧的过度区组成的一个禁止电力机车或电力动车组带点通过的区段。
对于器件式分相绝缘器来说,其中性区段和无电区段是重合的。
对于锚段关节空气绝缘间隙式电分相来说,其无电区长度,是指靠近中性段中心的两绝缘转换柱绝缘子外侧的距离;其中性区段长度是指远离中性区段中心的两绝缘子转换柱绝缘子外侧间的距离。
8.电分段:是用来说明中心锚结点和补偿装置间接触网长度的术语。
9.受电弓动态包络线:是指运行中的受电弓在最大抬升及摆动时可能达到的最大轮廓线。
动态包络线范围内不得有任何障碍影响受电弓运行。
10.V型天窗作业:双线电化区段,上下行接触网一行停电进行的接触网作业。
实行V行形天窗的双线区段应满足:上下行接触网带电部分之间的距离不小于2000mm困难时不小于1600mm;上下行接触网距上下行通过的电力机车受电弓的瞬间距离应不小于2000mm困难时不小于1600mm。
11.锤直天窗作业:双线电气化区段,上下行接触网同时停电进行的接触网作业。
12.接触网类型(详细说明各种类型的具体组成,如简单悬挂、链型悬挂等):是根据设计特性和性能对接触网的说明13.纵向跨距或跨距:是指沿行驶轨道方向上相邻两支柱间的距离。
第四讲 锚段和锚段关节

锚段关节的分类 按电气关系分: 绝缘锚段关节和非绝缘锚段关节。 按所用跨距分: 3、4、5跨。 奇数跨受流好,但难于调整! 偶数跨好调整,但受流质量差一点!
网络学院济南班接触网
SWJTUDONG 2010
锚段和锚段关节
三跨非绝缘锚段关节
技术条件: 两转换柱间,接触线 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平行, 线间距为100mm;两线交 点在垂直面内的投影应在 跨距中心; 两转换柱处,非工作 支比工作支抬高约250mm; 非工作支偏离原方向的水 角度不得大于6º ,困难时 不大于10º ; 下锚柱处,非工作支 比工作支抬高500mm; 在转换柱与下锚柱间, 距转换柱10m处安设一组 电连接线。
网络学院济南班接触网
SWJTUDONG 2010
锚段和锚段关节
四跨非绝缘锚段关节的技术条件
在两转换柱间,两组悬挂在水平面内的投影平行,水平距离200±30mm; 受电弓在两接触线工作转换点的高度应尽量一致,允许误差±20mm。在转换 柱处,两组悬挂的垂直距离为200mm;
网络学院济南班接触网
SWJTUDONG 2010
锚段和锚段关节
网络学院济南班接触网
SWJTUDONG 2010
锚段和锚段关节
课间休息
网络学院济南班接触网
SWJTUDONG 2010
锚段和锚段关节
二 锚段关节
锚段关节的作用 锚段关节的分类 锚段关节的技术条件 锚段关节的常见问题 2 1 锚段关节的作用 (1)实现接触网的机械和电气分 段,以满足供电和受流需要; (2)使受电弓高速、平稳、安全 地从一个锚段过渡到另一个锚段; (3)便于在接触网中安装必要的 机电设备。 高速客专常用锚段关节形式 四跨非绝缘锚段关节; 四跨绝缘锚段关节; 五跨绝缘锚段关节;
锚段关节讲义

本讲座仅作为技术交流用 不做为技术交底
锚段及锚段关节
接触网分成若干一定长度且机械、电气上相互独立的分段,称为锚段
一、锚段和锚段长度确定 1、锚段的作用 限制事故范围,方便张力补偿,增加供电灵活性
2、锚段长度确定依据的作用
可以承受的事故范围;吊弦、定位、腕臂的偏斜;补偿器的补偿范 围;承力索、接触线张力差
中心柱处,两支接触线的垂直等高,水平间距为200mm,允许施工误差+20mm。 工作支接触线拉出值应符合设计,允许施工误差为+30mm。
京沪标准
反定位: 拉出值 一般正线 设计为 200MM。 下锚支导 线高度抬高 500MM。
非支抬高300 MM,拉出值 0MM,工支 水平,拉出值
-200MM,距离 工支约10米处 安装双电联接
拉出值(mm) 组合定位器规 格
0~99
1300
备注
100~199
1200
200~299 300~399 400
1100 1000 900
10.组合定位器限位间隙与线路超高及组合定位器生产厂家有关,具体调整间隙数据有设
计确定。
11.定位管调整原则上要求水平安装,但正定位管允许抬头0~150mm/米;反定位管允 许低头0~150mm/米。
中性段锚段的绝缘子串安装应从硬锚端向补偿端进行。绝缘锚段关节电分段绝 缘子串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施工偏差为±50mm,承力索、接触线两绝 缘子串中心应对齐,施工偏差为±30mm。
以工作支接触线为基准,采用临时铁线吊弦进行非工作支调整,构成绝缘锚段 关节的两支接触悬吊呈直链型,带电部分的空气绝缘间隙应符合设计要求,允 许偏差为+50/0mm。
M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锚段及锚段关节
锚段
为满足供电和机械受力方面的需要,将接触网分成若干一定长度且相互独立的分段,这种独立的分段称为锚段。
一、锚段的作用
设立锚段可以限制事故范围。
当发生断线或支柱折断等事故时,由于各锚段间在机械受力上是独立的,则使事故限制在一个锚段内,缩小了事故范围。
设立锚段便于在接触线和承力索两端设置补偿装置,以调整线索的弛度与张力。
设立锚段有利于供电分段,配合开关设备,满足供电方式的需要。
可实现一定范围内的停电检修作业。
二、锚段长度确定
接触网每个锚段包括若干个跨距。
在确定锚段长度时,要考虑发生事故的影响范围;当温度变化时,因线索伸缩引起吊弦、定位器及腕臂的偏斜不超过允许值;下锚处补偿坠砣应有足够的上下移动空间;要保证在极限温度下,中心锚结处和补偿器端线索张力差不超过规定值。
由于线索顺线路的热胀冷缩移动,使每一吊弦、定位器和腕臂固定点处,因偏斜而对线索产生分力作用出现张力差。
对于半补偿链形悬挂设计规定其张力差不超过接触线额定张力的±15%;全补偿链形悬挂,除满足接触线张力差外,要求承力索张力差不超过承力索额定张力的±10%。
锚段长度一般采用两种方法确定,经验取值法和计算法,经验取值可根据铁道部颁发的“铁路工程技术规范”中经验取值表确定,如所示。
计算法则通过对线索张力差的计算,确定锚段长度。
见表3。
隧道内一般不分锚段,但隧道长度超过2000m时,应划分锚段,锚段长度确定原则与上述方法相同。
锚段关节
两个相邻的锚段的斜接部分称为锚段关节。
锚段关节结构复杂,其工作状态的好坏直接影响接触网供电质量和电力机车取流。
电力机车通过锚段关节时,受电弓应能平滑、安全地由一个锚段过渡到另一个锚段,且弓线接触良好,取流正常。
锚段关节按用途可分为非绝缘锚段关节和绝缘锚段关节两种。
区别在于:非绝缘锚段关节只起机械分段作用,不进行电分段;绝缘锚段关节起机械分段作用,又进行电分段作用。
按锚段关节的衔接长度可分为二跨、三跨、四跨、五跨、七跨、八跨、九跨锚段关节等几种不同形式。
目前,常用的是三跨非绝缘锚段关节、四跨绝缘锚段关节和七跨或八跨电分相锚段关节。
一、三跨非绝缘锚段关节
三跨非绝缘锚段关节的组成由两根下锚柱和两根转换柱及电连接线,通过这些设备实现锚段的衔接和过渡。
三跨非绝缘锚段关节也是仅用作接触悬挂在机械方面的分段,电气方面仍然相联结。
此时用电连接线将工作支和非工作支连接起来,保证电流通过。
在这种锚段关节内,其承力索和接触线在两转换支柱之间的跨距中心处过渡。
过渡处,两接触线等高,且相距100mm,非工作支在转换支柱处抬升200mm,然后拉向锚支柱(抬升500)去下锚。
三跨非绝缘锚段关节如图4—2—1所示。
三跨非绝缘锚段关节技术要求:
(1)锚段关节内,两转换柱间的两条接触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应平行,线间的距离为100mm。
在立面图中,两接触线的立体交叉点应在该跨距中心处。
(2)转换支往处,非工作支接触线比工作支接触线抬高200mm。
下锚处非工作支比工作支抬高500mm。
(3)连接两锚段电路的两组电连接线,应分别装在两转换柱的锚柱侧10m处。
(4)下锚支接触悬挂在转换柱水平面处改变方向时,其偏角一般不应大于6度,困难情况下不得超过15度。
(5)两转换柱与锚柱间,在距转换柱10m处应安装电连接线。
在特殊的隧道群地带,隧道间距离较短,无法设置三跨时,可利用两跨锚段关节代替三跨锚段关节。
但两跨锚段关节机车运行取流条件较差,应尽量避免采用。
二、四跨绝缘锚段关节
四跨绝缘锚段关节组成由两根锚柱、两根转换柱和一根中心支柱形成四个跨距。
电力机车受电弓在中心支柱处实现两锚段的转换和过渡,两锚段靠安装在转换支柱上的隔离开关实现电气连接。
四跨绝缘锚段关节除了进行机械分段外,主要用于电分段,多用于站场和区间的衔接处。
这种锚段关节的特点是相邻两锚段的两组悬挂,其承力索之间、接触线之间在垂直方向和水平都彼此相距500mm,以保证其电气方面的绝缘。
在中心支柱处,两接触线等高,并保证受电弓在由一个锚段过渡到另一个锚段时,过渡较平稳,其平面布置如图2—6所示。
在图中,J表示绝缘锚段关节;ZJ2、QJ2为中心支柱装配形式,ZJ1、ZJ3及 QJ1 QJ3表示直线区段和曲线区段转换支柱的装配形式。
如图4—2—2所示。
四跨绝缘锚段关节技术要求:
(1)在两转换柱间,两接触线的投影应保持平行,线间距离为500mm,允许误差±50mm。
(2)在转换柱处,非工作支接触线比工作支接触线抬高500mm,允许误差±50mm。
(3)四跨绝缘锚段关节在中心柱处两接触线距轨面等高,允许误差±10mm;三跨绝缘锚段关节在两转换柱跨距中间处两接触线距轨面等高(为受电弓转换点)。
(4)非工作支接触线和下锚支承力索在转换柱靠中心柱处加装一串(4片)绝缘子(为分段绝缘子)。
(5)在两转换柱与锚柱间距转换柱10m处,设电连接线各一组。
(6)两个锚段的电路连通或断开由隔离开关控制。
在四跨绝缘锚段关节中,中心支柱需装设双腕臂,在曲线区段中心支柱和两根转换支柱均设置双腕臂。
八跨加辅助线电分相锚段关节
八跨加辅助线电分相锚段关节的基本结构由两个绝缘锚段关节其基本结构有两个绝缘锚段关节和一个分相(中性)锚段组成。
此绝缘锚段关节采用四跨结构,两绝缘锚段关节重叠区域有2跨。
在中性区和列车行进方向的锚段间舍友隔离开关,在机车停于无电区且和来车方向锚段间满足绝缘条件时,通过闭合隔离开关可使机车恢复供电开出无电区。
中性锚段不带电,也不接地,列车通过时起到过渡作用。
如图4—3—1所示。
八跨加辅助线电分相锚段关节的结构有如下特点:
1、绝缘距离:在电分相的锚段关节内,两支接触悬挂的水平间距均为500mm,两支接触悬挂间空气绝缘间隙应≥450mm,施工误差应控制在0~500mm,各个定位点抬高允许误差土
20mm。
2、中性区:如图所示的中性区长度为35m,机车惰行通过中性区,其长度应大于单台机车升双弓取流时的受电弓间距(一般不大于26m)。
为了满足重联机车通过要求,35m中性区长度不足时,可以采用九跨式电分相(两个绝缘锚段关节间只重叠1跨),中性段(包括中性区加两个过渡区)的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施工允许偏差为0~500mm。
3、接触线坡度采用五跨绝缘锚段关节的八跨电分相接触线抬高有个更大的过渡距离(和采用四跨绝缘锚段关节的七跨电分相比较),可以满足接触线坡度≤4‰的要求。
4、减轻接触悬挂中的集中负载非工作支中绝缘子宜采用合成绝缘子,绝缘锚段关节电分段绝缘子串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施工允许偏差为士50mm;承力索、接触线两绝缘子串中心应对齐,施工允许偏差为士50mm。
5、接触线高度五跨绝缘锚段关节转换跨内两接触线等高处,行车速度为160Km/h路段,接触线高度比正常高度应高出30mm,施工允许偏差为士10mm;行车速度为200Km/h 路段,接触线高度比正常高度应高出40mm,施工允许偏差为士10mm。
锚段关节式电分相在使用中存在如下缺点:结构复杂,检修工作量大,一巳发生网故,抢修难度大;中性区长,对列车运行速度影响大,在坡道设置时,对牵引吨数和线路坡度会有严格的限制,分相区越长,对地形的适应性越差;两个空气间隙的存在要求重联机车牵引的受电弓间距必须限制,否则,可能造成相间短路;受电弓在中性锚段和带电锚段过渡时,由于电位差的存在,可能产生电弧,会影响到过渡区内的接触线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