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绝缘锚段关节

合集下载

锚段关节的检修技术

锚段关节的检修技术
三跨非绝缘锚段关节存在缺陷时,可能造成以下后果:一是某一转换柱处非工作支接触线抬高值远小于200mm,使转换柱面两支接触线等高点远偏移跨距中心位置,造成受电弓过渡不平滑或引起弓网故障。因某种原因(如坠砣卡滞)使锚支接触线在动滑轮处此工作支接触线抬高值远小于500mm,且比锚支接触线在转换柱处抬高值远小于200mm时,受电弓抬高工作支接触线的同时钻入非工作支接触线上方,从而引起剐弓。非工作支接触线上安装的线夹不端正(如转换柱处的定位线夹且相应转换柱处非工作支接触互抬高值不够,受电弓通过时抬高工作支接触线打掉该线夹或打坏受电弓,在锚段关节内或其他位置引起弓网故障。电连接器接触不良,使承力索烧断股或烧断,烧伤或烧断接触线,烧伤或烧断吊弦及其他零部件,造成定位器电气腐蚀等。支持装置受力不合理或定位管卡滞,可能引起弓网故障或其他种类的接触网设备故障、事故。绝缘锚段关节处、由于其结构特点引起弓网故障的原因是锚段关节内,工作支接触线与非工作支接触线间距离远小于450mm,一端停电接地后两组悬挂间短路放电,烧损部件未被发现并处理,受电弓通过时引起弓网故障,或者烧断接触线或承力索造成事故范围扩大。虽然转换柱处及锚段关节内其他两支接触线的水平距离和垂直距离、中心柱处两支接触线水平距离满足500土50mm的要求,但两支接触线或承力索上安装的部件间的距离远小于450mm,一端停电接地后两部件间空气间隙不够,放电烧损部件未被发现并处理,受电弓通过时引起弓网故障。中心柱两支接触线等高处,水平距离保持在500±50mm的技术要求苑围内,但两支接触线的相对拉出值不合适,致使一支接触线不在受电弓工作范围内,造成脱弓或剐弓,特别是曲线上的四跨,调整比较困难,绝缘值和拉出值难以兼顾保证,加上外轨超高在运行中的变化,易发生弓网故障。在曲线四跨检查调整中,检修人员注意了定位点的拉出值和绝缘值但忽略了跨中m值,m值为曲线地段接触线对线路中心的距离,使之接近或大于h.H/L+450mm,其中:h为外轨超高值,L为轨距,H为跨中某位置接触线高度,造成跨中脱弓.转换柱处,分段悬式绝缘子串底侧裙边与工作支接触线的距离须大于320mm,但是,当补偿坠砣发生卡滞或其他原因造成两支接触线垂直距离远小于450mm时,使分段悬式绝缘予串与工作支接触的距离远小于允许值,受电弓通过时抬高工作支接触线后碰撞绝缘子串,一方面直接引起剐弓,另一方面,受伤的受电弓继续运行,在其他位置引起弓网故障。电连接器接触不良,线夹的楔子过宽打不进去或过窄打进去不紧、螺母松动、安装时未对接触面进行光洁和防腐处理等,载流承力索分流值大或钢承力索参与导流、日久天长电连接器线夹内部承力索熔断股且逐步严重,检修时不易发现,当电力机车通过时,承力索烧断线、塌网,在锚段关节处或其他位置引起弓网故障。

检修锚段关节—锚段关节检修方法和步骤(高铁接触网检修)

检修锚段关节—锚段关节检修方法和步骤(高铁接触网检修)
3.关节式分相作业时,断口处须加装短封线。
整体吊弦检调作业
编制依据:《铁路电力牵引供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1-2003 J2912004)、《接触网安全工作规程》和《接触网运行检修规程》(铁运[2007]69号)。
适用范围:单支柱检修作业及平推检查。
作用:可以调整接触线的高度以及接触悬挂的结构高度,保持接触悬挂的弹性。
锚段关节及关节式分相
第一百一十二条 绝缘锚段关节及关节式分相 (三)两接触悬挂接触线工作支过渡处调整符合运行要求。 (四)转换柱处绝缘子串距悬挂点的距离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50mm。承 力索、接触线两绝缘子串上下应对齐,允许偏差±100mm。 (五)任何情况下,两接触悬挂及定位支撑装置带电体各部分应满足空气绝缘间 隙要求。锚段关节内的定位支撑、吊弦载流环、斜拉线等不得减小空气绝缘间隙。 (六)关节式分相中性区和无电区长度符合设计要求。 (七)绝缘锚段关节处隔离开关宜安装在开口侧。
6.检查关节式分相处补偿装置的状态是否符合技术标准.
7.检查定位处接触线拉出值和跨中偏移值。
8.检查各部线夹安装是否正确,螺栓紧固是否良好,有无烧伤、裂纹等缺 陷
风险项点
卡控办法
1.参照锚段关节章节; 1.关节式电分相处于小半径曲线时,应注意跨中接触线偏
2.交差下锚处线索相磨; 移值;
3.各部参数、偏移量; 4.螺栓紧固力矩。
设计结构:
合页式
1-接触线吊弦线夹
2-压接管(压接线鼻子)
3-10mm2镁铜绞线
线
4-调整螺栓

5-心形护套环(鸡心环)

6-双耳夹环
7-承力索吊弦线夹
8-夹环插销
9-接线端子头
10-M10螺栓

5.4 锚段及锚段关节

5.4 锚段及锚段关节

1锚段关节的作用2锚段关节的分类3锚段关节的技术条件4锚段关节的常见问题概念:接触网分成若干一定长度且机械、电气上相互独立的分段,称为锚段。

概念:接触网分成若干一定长度且机械、电气上相互独立的分 段,称为锚段。

¾限制事故范围¾方便张力补偿¾增加供电灵活性一 锚段关节的作用(1)实现接触网的机械和电气分段,以满足供电和受流需要;(2)使受电弓高速、平稳、安全地从一个锚段过渡到另一个锚段;(3)便于在接触网中安装必要的机电设备。

二、锚段关节的分类两个相邻锚段的衔接区段(重叠部分)称为锚段关节,即要保证平顺、安全的锚段过渡,又要保证受流质量。

按照作用分为:¾非绝缘锚段关节——仅机械分段¾绝缘锚段关节——机械、电气均分段¾电分相锚段关节-电气分相按照结构分为:二跨、三跨、四跨、五跨、七跨、九跨锚段关节三、典型的锚段关节:1、三跨非绝缘锚段关节三、典型的锚段关节:1、三跨非绝缘锚段关节两临两锚段重叠三个跨距,只进行机械分段,电气上是连通的。

也称为电不分段锚段关节。

结构和技术要求¾两转换柱间的两条接触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应平行,线间的距离为100mm。

¾在立面图中,两接触线的交叉点应在该跨距中心处,且等高。

三、典型的锚段关节:1、三跨非绝缘锚段关节结构和技术要求¾转换支柱处,非工作支接触线比工作支接触线抬高200~250mm。

¾下锚处非工作支比工作支抬高500mm。

¾两转换柱与锚柱间,在距转换柱10m应安装电连接线。

¾换柱处,两接触线间垂直、水平距离允许误差20mm。

三、典型的锚段关节:2、四跨绝缘锚段关节两临两锚段重叠四个跨距,机械上分段,电气上相互独立。

通过隔离开关实现电路的通断。

实现同相位接触网间的绝缘。

结构和技术要求四跨绝缘锚段关节四跨绝缘锚段关节(平面图)三、典型的锚段关节:2、四跨绝缘锚段关节技术要求¾两转换柱间两条接触线在水平面上投影平行,线间距500mm。

锚段关节

锚段关节

什么是锚段?为满足供电、机械方面的分段要求,将接触网分成若干一定长度且相互独立的分段,每一分段叫锚段。

两个相邻锚段衔接部分称为锚段关节。

根据锚段所起的作用可分为电分段非绝缘锚段关节和电分段绝缘锚段关节:根据所含跨距数可分为三跨、四跨锚段关节:另外,在BT供电区段还有一种吸变台锚段关节。

非绝缘锚段关节只起机械分段作用。

绝缘锚段关节既起电分段作用还起机械分段作用。

如何调整链型悬挂四跨绝缘锚段关节?链形悬挂的接触线是通过吊弦悬挂在承力索上。

承力索悬挂于支柱的支持装置非绝缘锚段关节只起机械分段作用。

绝缘锚段关节既起电分段作用还起机械分段何读懂接触网平面图,怎么看锚段?锚段的区分在图纸上主要是看锚段关节,一般铁路(非高铁)主要是五棵支柱,中间的是中心柱,中心柱两边是两个转换柱,再向外就是下锚柱,高铁或者三跨关节基本原理和这个一样。

只要把握一个原则:远端下锚就可以了,就是说导线从一侧到关节,延伸到离它来的方向远的那个锚柱下锚,两个锚柱之间的长度,就是一个锚段铁路上接触网锚柱与非锚柱有什么区别,与中间柱,转换柱又有什么区别?电气化铁路区间接触网是很多个锚段构成(每个锚段1500米左右),单腕臂的支柱就是中间柱;一个锚段落锚的支柱就是锚柱,上面除装有腕臂外,还有附砣、拉线、补偿滑轮,不但起中间柱的作用,还要承受下锚张力。

电力机车运行时,受电弓从一个锚段过渡到另一个锚段时,这两个锚段重复的部分,叫锚段关节,锚段关节上位于两根锚柱之间的支柱,都是安装的双腕臂,这些支柱就转换柱。

刚性悬挂是什么?刚性悬挂接触网是我国近几年从国外引进的一种新型悬挂类型,广州地铁二号线刚性悬挂接触网已于2003年6月建成并投入运行。

干线铁路25kV接触网也开始了试验和局部采用。

无论从理论分析还是从实际运行情况来看,刚性悬挂具有比较明显的特点和优势。

改建铁路焦柳线石门北至怀化段(以下简称石怀段)扩能工程有6座隧道内需设锚段关节,既有隧道改造困难大,造价高,采用刚性悬挂不失为一个好的解决方案。

柳林隧道非绝缘锚段关节下锚洞衬砌施工技术

柳林隧道非绝缘锚段关节下锚洞衬砌施工技术

安装拱架之前, 在下锚洞的位置首先 打设 5 根 ~6
锚杆 , 连接好 的 4榀工 字钢拱 架用 挖机 提升 固定 焊接 把
顺, 由于 3 1 定型钢模板外缘厚度为 5m, 02 c 安装钢模板 后就有 5m的错台, c 因此拱部 l m范围内为保证连接圆
顺、 防止 漏浆 , 可铺 一层 钢板 , 钢板直 接焊 接在拱架 上 。
考 虑 , 度 1 5 在 普 通 隧道 建 筑 限界 的基 础 上 加 高 长 6m,
柳林隧道位于山西省境 内, 东起柳林县穆村镇西, 西至柳林县军渡镇 , 路线大致呈东西走向。柳林隧道进 口里程 D 0 +3 7 出 口里程 D 1 十0 4 5 隧道全 K2 8 6 , K2 6 0 . , 长 73.m, 675 为双线 电气化铁路 隧道 。在 电气 化铁路 上, 为了使接触网有良好 的工作条件和维修条件, 根据
3 m) k 或隧道群设置补偿下锚的衬砌 区段, 以便对接触 网及 承力索进 行锚 固 , 这个衬 砌 区段 就是接 触 网锚 段关
加宽 5 c 然后从拱顶上顺接下来 ( 0m, 见图 1 。 )
图 I 双线隧道非绝缘锚段关节平 面示意图
2 施 工方 案确定
洞 ( 图 2 示) 如 所 只有 在 内轨 顶 面 处加 宽 5c 然后 从 0m,
洞衬 砌施 工提供 借 鉴 。 关键 词 : 绝缘 锚段 关节 ; 非 下锚洞 ; 砌施 工 衬
中图分类号 : 45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O4 762 1)4 1 6 3 U5 B 10—51 (O O0一O7一O
1 工程 概况
节下锚段。当采用坠坨式补偿方式下锚时, 隧道每处锚 段关节两端相应错设 、 净空增大的衬砌区段为下锚洞。 柳林隧道 内设计为非绝缘锚段关节下锚段, 4 按 跨形式

锚段关节

锚段关节
5、锚段关节设在小半径曲线时,易发生脱弓事故。
四、锚段关节检修记录的填写
3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六节
锚段及锚段关节
学习目标: 1、掌握锚段的作用。 2、了解锚段关节常见弓网故障。 锚段——为满足供电和机械受力方面的需要,将接触网分成 若干一定长度且相互独立的分段。 一、锚段的作用 1、设立锚段可以限制事故范围。当发生断线或支柱折断等事 故时,由于各锚段在机械受力上是独立的,则使事故限制 在一个锚段内,缩小事故范围。 2、设立锚段便于在接触线和承力索两端设补偿装置,以调整 线索的弛度和张力。 3、设立锚段有利于供电分段,配合开关设备,满足供电方式 的需要。可实现一定范围内的停电检修作业。
非绝缘锚段关节在 电路上不绝缘,一般由 五个跨距组成,又称五 跨锚段关节。
组成:包括两棵下锚柱和 两棵转换柱及电连接线。 锚段衔接和过渡:在锚段关
节内,一侧与受电弓接触取流的接触线称工作支。另一侧抬高下锚的接触 线称非工作支。受电弓在两棵转换柱间实现锚段衔接和过渡。
三跨锚段关节技术要求:P62
3
第六节
三、锚段关节 2、绝缘锚段关节
锚段及锚段关节
特点:在电路上绝缘,
一般由四个跨距组成,又 称四跨锚段关节
组成:包括两棵锚柱,两棵
转换柱和一棵中心支柱,形 成四个跨距。
适用:需同相电分段处。两
锚段利用安装在转换支柱上
的隔离开关实现电气连接。
锚段衔接和过渡:受电弓在中心柱处实现锚段的衔接和过渡。 四跨锚段关节技术要求:P63
盘营高铁锚段及锚段关节相关 知识
3
锚段及锚段关节
学习目标: 1、掌握锚段的作用。 2、了解锚段关节常见弓网故障。 锚段——为满足供电和机械受力方面的需要,将接触网分成 若干一定长度且相互独立的分段。 一、锚段的作用 1、设立锚段可以限制事故范围。当发生断线或支柱折断等事 故时,由于各锚段在机械受力上是独立的,则使事故限制 在一个锚段内,缩小事故范围。 2、设立锚段便于在接触线和承力索两端设补偿装置,以调整 线索的弛度和张力。 3、设立锚段有利于供电分段,配合开关设备,满足供电方式 的需要。可实现一定范围内的停电检修作业。

高速铁路接触网五跨非绝缘锚段关节改绝缘关节施工方案探讨

高速铁路接触网五跨非绝缘锚段关节改绝缘关节施工方案探讨

高速铁路接触网五跨非绝缘锚段关节改绝缘关节施工方案探讨发表时间:2018-10-30T16:49:20.733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19期作者:赵善才[导读] 简要介绍了关节改造前后的主要区别,阐述了关节改造时关键部位的改造方案、具体实施措施通号(郑州)电气化局电务公司河南郑州 450000摘要:简要介绍了关节改造前后的主要区别,阐述了关节改造时关键部位的改造方案、具体实施措施。

由于接触网改造受天窗点时间限制,合理的施工方案可以有效降低因施工对接触网造成的安全隐患,本文结合实际施工对施工方案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高速;接触网;锚段关节0、前言我国的高速铁路运营里程已超过2多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一。

随着高铁的不断发展和持续运营,接触网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要求原来越高,在遇到故障时要求及时处理和恢复行车,为此早期建设的高铁非绝缘锚段关节不能满足相关要求,需要改造成绝缘锚段关节并加装隔离开关设备,目前在高铁接触网设备改造上没有相关的施工经验可参考。

本文以郑西客运专线关节改造为例,介绍了非绝缘关节改造为绝缘关节的改造方法及施工全过程,为以后施工提供借鉴。

1 非绝缘和绝缘五跨关节对比分析1.1 关节设计基本参数根据郑西客运专线设计图,将非绝缘与绝缘关节设计参数做对比,如表1表1 非绝缘关节与绝缘关节技术参数对比表从技术参数对比表中可以看出,改造前后A、D柱的设计参数变化基本不大,只需做简单复核检查略做调整,即可满足要求。

主要是B、C柱无论是抬高还是绝缘距离都有了很大的变化,需要对既有腕臂进行调整或更换。

1.2 非绝缘关节与绝缘关节支柱装配对比分析。

根据非绝缘关节与绝缘关节的设计图对比分析,改造前后腕臂状态有所改变,特别是转换柱和中心柱改变较大。

A、D柱腕臂的安装方式、非支抬高基本一致;B、C柱的区别在于使用的定位器不一致,非绝缘关节使用的两个定位器均为矩形铝合金定位器(直型),绝缘关节使用的定位器一个为矩形铝合金定位器(直型),另一个为特性定位器,C柱最大的区别在于绝缘关节的非支承力索比工作支抬高1100mm;根据设计方案,理论上非绝缘关节改造为绝缘绝缘关节A、D柱略作调整,关键是需要对B柱、C柱的腕臂进行调整、非支定位器更换为特性定位器,然后再调整非支导线距工作支腕臂的绝缘距离即可。

检修锚段关节—锚段和锚段关节结构原理认知(高铁接触网检修)

检修锚段关节—锚段和锚段关节结构原理认知(高铁接触网检修)

1. 测 量 转 换 柱 处 两支接触线的水 平和垂直距离。
垂直距离 水平距离
注:若不符合 标准时,则进 行调整,并确 保拉出值标准 。
2.测量中心柱处两支 接触线是否等高、间 隙是否符合要求。
水平距离
➢3、检查电连接器状态是否符合要求(检修 要求见《电连接器检修要求》)。
➢4、检查定位器、吊弦偏移方向和角度是否 符合技术要求,支持装置受力是否合理、 定位管是否卡滞、各部件有无烧伤和裂纹 等。
➢(1)锚段关节内,两转换柱 间的两条接触线在水平面上
的投影应平行,线间的距离 为100mm。在立面图中, 两接触线的立体交叉点应在 该跨距中心处。
➢(2)转换支往处,非工作支 接触线比工作支接触线抬高 200mm。下锚处非工作支 比工作支抬高500mm。 ➢(3)连接两锚段电路的两组 电连接线,应分别装在两转 换柱的锚柱侧10m处。 ➢(4)下锚支接触悬挂在转换 柱水平面处改变方向时,其 偏角一般不应大于6度,困 难情况下不得超过15度。 ➢(5)两转换柱与锚柱间,在 距转换柱10m处应安装电连 接线。
➢中心柱处接触线弹性差。 ➢接触线坡度大 结论:不适合高速电气化铁道要求
➢受电弓接触两接触线是在两导线等高处,且导高又高出4Omm,在 动态压力下受电弓接触两线时间短,接触压力小,克服了四跨结构 受电弓接触两接触线时间长且又在悬挂点接触压力大的缺陷和出现 硬点的不足。保证了机车高速通过关节时与一般区段的动态接触压 力和弓网受流状态几乎没有差异,弓网受流质量良好,接触线使用 寿命延长。 ➢技术要求:同四跨绝缘锚段关节,稍有差异 ➢目的:将四跨结构的点过渡改为五跨结构的线过渡,增加受电弓 过锚段关节的平稳性
绝缘锚段关节两悬挂间有效绝缘距离须大于400m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绝缘锚段关节
(一)检修标准
1.设计极限温度下,两悬挂各部分(包括零部件)之间的距离应保持50mm以上。

锚段关节腕臂温度曲线
2.转换柱处两接触线的水平距离
标准值:设计值。

标准状态:标准值±20mm。

警示值:标准值±50mm。

限界值:标准值±100mm。

3.转换柱处两接触线的垂直距离
标准值:设计值。

标准状态:标准值±20mm。

警示值:标准值±30mm。

限界值:标准值±50mm。

4.中心柱处两接触线水平距离为设计值,允许偏差±30mm;两接触线距轨面等高,允许偏差±20mm。

两接触悬挂接触线工作支过渡处接触线调整符合运行要求。

5.锚支接触线在其垂直投影与线路钢轨交叉处,应高于工作支接触线300mm以上,并持续抬升至下锚处。

下锚角钢安装高度应符合线索延伸下锚抬升的需要。

(二)准备工作
1.人员:车梯作业不少于11人,作业车作业不少于7人(不含司机)。

2.工具:绝缘车梯(作业车)、钢卷尺、接触网激光测量仪、力矩扳手、、木锤(橡皮锤)、紧线器、安全工具、防护工具。

3.材料:螺栓、螺母、开口销。

(三)检修步骤。

方法一:使用接触网激光测量仪测量两接触线高差和拉出值方法二:使用下图方法测量
1.检调转换柱处两接触悬挂间的水平距离和垂直距离
2.检查锚支、工作支及定位管偏转是否灵活(在极限温度时不能卡滞)
3.检查过渡跨跨中处两接触线距轨面高度值,且是否相等,间隙是否符合要求,等高处过渡点长度是否符合要求。

4. 各零部件安装、紧固情况
(四)处理方法
转换柱转换柱
1.转换柱处两支承力索水平间距不符合标准:
先确认工作支承力索位置符合标准。

如工作支承力索位置不符合标准时,将紧线装置一端固定在工作支腕臂顶端(曲线区段根据线索受力方向固定紧线装置),另一端与工作支承力索连接,摇动紧线装置将工作支承力索卸载,按调整方向和数据,松开工作支承力索座,将工作支承力索位置调整到标准位置。

按照工作支承力索调整方法再将非工作支承力索调整至符合标准。

测量各数据符合规定后,按标准紧固各部螺栓,拆除紧线装置。

2. 转换柱处两支承力索垂直间距(高差)不符合标准:
先确认工作支承力索高度符合标准。

当工作支承力索高度不符合标准时,将紧线装置一端固定在工作支腕臂顶端(曲线区段根据线索受力方向固定紧线装置),另一端与工作支承力索连接,摇动紧线装置将工作支承力索卸载,按调整方向和数据,松开工作支组合承力索线夹,将工作支承力索位置调整到标准位置。

按照工作支承力索调整方法再将非工作支承力索调整至符合标准。

测量各数据符合规定后,按标准紧固各部螺栓,拆除紧线装置。

3. 转换柱处两支接触线水平间距不符合标准:
先确认工作支接触线位置符合标准。

当工作支接触线位置不符合标准时,将紧线装置一端固定在工作支定位管顶端(曲线区段或正定位可根据线索受力方向固定紧线装置),另一端与工作支接触线连接,摇动手板葫芦将工作支接触线
卸载,松开工作支定位支座(或定位环),按调整方向和调整数据,将拉出值调整到标准值。

再将紧线装置一端固定在非工作支定位管顶端(曲线区段或正定位根据线索受力方向固定紧线装置),另一端与非工作支接触线连接,将非工作支接触线卸载,以工作支接触线为基准,松开非工作支接触线锚支卡子,按调整方向和调整数据,将非工作支接触线调整到标准位置,使两支接触线水平间距调整至符合标准。

测量各数据符合规定后,按标准紧固各部螺栓。

4. 转换柱处两支接触线间垂直间距(高差)不符合标准:
先确认工作支接触线高度符合标准。

当工作支接触线位置不符合标准时,调整或更换工作支定位点两侧吊弦,将工作支接触线高度调整至标准值。

以工作支接触线为基准,按调整数据,调整或更换非工作支定位点两侧第一根吊弦,使高差符合标准;再依次调整或更换其它吊弦。

测量各数据符合规定后,按标准紧固各部螺栓。

5. 各零部件安装、紧固情况
5.1 各部件有裂纹、损伤、短缺:更换、补齐。

5.2 各部螺栓紧固有脱扣、锈蚀,各部位连接不正确:按标准力矩进行紧固,按标准安装。

5.3 关节内工作支与非工作支交叉侧的吊弦相磨时:移动非工作支吊弦位置,保证距离在设计极限温度下应保持50mm以上。

(五)注意事项
1. 作业车移动或作业平台升降、转向时,严禁人员上、下作业平台;禁止从未封锁线路侧上、下作业车。

2.如发现有零件烧损,应检查电气连接情况,找出原因,及时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