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癌症可通过病毒传播
癌症防治知识

肺癌是我国发病第一位的恶性肿瘤
肺癌是2010年居我国发病率第一位的恶性肿瘤,每年新 发约60万,其次为乳腺癌、胃癌、肝癌和食管癌。
肺癌处于男性癌症发病率首位;乳腺癌位居女性癌症发 病率首位。
城市地区恶性肿瘤发病第一位是肺癌,其次为女性乳腺 癌、胃癌、结直肠癌和肝癌。农村地区发病第一位是 肺癌,其次为胃癌、肝癌、食管癌和女性乳腺癌。
癌。
运动防癌
对任何年龄段的人来说,运动都是预防癌症等非传染性疾病 的有效手段。成年人每周坚持两个半小时以上的适度运动, 其患癌症等非传染性疾病的可能性将显著降低。运动的种 类和运动量因人、因条件而异,世界卫生组织近期发布了 《关于身体活动有益健康的全球保持健康所需体育活动水 平做出了具体推荐建议。
中国:
2010年全国癌症新发病例约为309.3万例,发病率为235.2/10万,其中 城市地区发病率为256.4/10万,农村地区为213.7/10万。
我国2010年癌症死亡病例约为195.6万例,死亡率为148.8/10万,其中 城市地区死亡率为156.1/10万,农村地区为141.3/10万。
每5个死亡者中就有1个是癌症
癌症对人民生活和经济影响巨大
当前我国肝癌、胃癌及食管癌等死亡率仍居高不 下,肺癌、乳腺癌及结直肠癌等又呈显著上升 趋势。
癌症每年给我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逾千亿元, 如不能有效的遏制这一顽疾,将会给我国人民 的生活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造成极大的不良影 响。
全国肿瘤发病及死亡率
全国男性、女性肿瘤死亡率、发病率
合理饮食可以减少多种癌症(二)
* 严格控制食物成品中食品添加剂的含量(如色素等)。 * 改变高盐饮食。 * 多食黄豆类富蛋白饮食有助减少胃癌、食管癌的发病。 * 多吃营养丰富,含维生素A、C及矿物质高、多纤维素的食物 。 * 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 改变嗜煎炸、熏烤、盐腌食物的饮食习惯。 * 不吃烧焦食物。
病毒感染与癌症的关系及传播途径

病毒感染与癌症的关系及传播途径引言:癌症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
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病毒感染与癌症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本文将就病毒感染与癌症的关系进行探讨,并介绍病毒传播的途径。
一、病毒感染与癌症的关系1. 病毒感染与癌症的直接关联研究发现,某些病毒感染可直接导致癌症的发生。
例如,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宫颈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HPV感染可导致宫颈上皮细胞的异常增殖和突变,最终发展为宫颈癌。
此外,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也与肝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2. 病毒感染与癌症的间接关联除了直接导致癌症的病毒感染外,一些病毒感染也可通过间接机制增加癌症的风险。
例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可导致免疫系统功能受损,使机体对癌症的免疫防御力下降,增加癌症的发生风险。
此外,一些病毒感染也可引起慢性炎症反应,慢性炎症与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
二、病毒的传播途径1. 空气传播某些病毒可通过空气传播,即通过空气中的飞沫或气溶胶传播给他人。
例如,流感病毒和麻疹病毒可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传播,感染他人。
这种传播途径在密闭的环境中尤为常见,如公共交通工具、医院和学校等。
2. 接触传播接触传播是指病毒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给他人。
直接接触传播包括通过皮肤接触、性接触等方式传播病毒。
例如,乙型肝炎病毒可通过血液和体液传播给他人。
间接接触传播主要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体表面引起感染,如触摸被病毒污染的物体后再接触口、鼻或眼等黏膜。
3. 食物和水传播某些病毒可通过食物和水传播给他人。
食物和水传播是一种重要的病毒传播途径,尤其是在不洁卫生条件下。
例如,诺如病毒可通过食物和水传播,引起胃肠道疾病。
此外,水生环境中的病毒也可通过饮用水或游泳等途径感染人体。
4. 垂直传播垂直传播是指病毒从母体传播给胎儿或新生儿。
某些病毒如巨细胞病毒和风疹病毒可通过胎盘传播给胎儿,引起胎儿感染。
通用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易错题集锦 (2)

通用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易错题集锦单选题1、患过水痘的人体内会产生抗水痘病毒的蛋白质,该蛋白质和水痘病毒分别叫做()A.抗体、抗原B.抗原、抗体C.抗原、抗原D.抗体、抗体答案:A分析:(1)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物质就是抗原,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
(2)抗体是指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特殊蛋白质,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抗体能将抗原(或病原体)消灭,等人的病好后,抗体还留在人的身体里,人就不会再患这种病了,不同的抗体在人体内存留的时间长短不同。
水痘病毒侵入人后,能刺激体内的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水痘病毒的特殊蛋白质,这种特殊的蛋白质就是抗体,因此水痘病毒相当于抗原,所以,“患过水痘的人体内产生一种抵抗水痘病毒的特殊蛋白质”,该蛋白质相当于抗体,水痘病毒相当于抗原,A符合题意。
故选A。
2、俗话说“是药三分毒”,凡是药物都有一定的毒副作用。
因此,必须注意科学用药,否则会导致不良的后果。
有关安全用药的叙述,正确的是A.服药后病情未见好转,可加倍服药B.吃药时不要干咽,要用温开水服用C.通常以茶配合服药,来协助药物的吸收D.非处方药标志为“OTC”,可以自行购买,随意服用答案:B分析: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以充分发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的不良作用或危害。
A.“是药三分毒”,药物一般都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多吃会危害人体健康,不可随意加倍服用,病情不见好转,应将药物带着再次就医,A不符合题意。
B.吃药最好不要干吞,可能会影响药效,还会伤食管,也容易导致误吸、恶心、呕吐等症状,要使用温开水送服,温度过高会影响药效,水温过低会引起胃肠不适,B符合题意。
C.口服药一般要用温开水送服,茶水含有茶碱等成分,可能会破坏药物的成分,C不符合题意。
D.OTC是非处方药,可以根据病情自行购买,并按照说明书,按时按量服药,不可随意服用,D不符合题意。
癌症会传染吗

为什么会得癌症癌症肯定不传染引发成因不明确“癌症不会传染,这一点是肯定的。
”因为到目前为止,引起癌症病毒的原因都不是很清楚。
专家举例说:“大家都知道,艾滋病是因为艾滋病毒造成的,但癌症却不能这么说,只是说跟一些病毒有一些关系。
”幽门螺杆菌存在于口腔和牙齿缝里,它跟胃癌有一定的关系,在人群中可以传播,但不能用单纯的幽门螺杆菌来判定是否可以得胃癌。
“只能说幽门螺杆菌加大了得胃癌的几率。
”专家表示。
同样的,乙肝病毒和丙肝病毒也可以引发肝癌,首先这两种病毒会引发肝炎,但得肝炎的不一定都会得肝癌,只有少部分可能会发展成肝癌。
“研究证实,这些病毒、细菌或者寄生虫与癌症之间有一定的关系,但没有因果关系。
”专家说,“就像大家都知道吸烟可能会得肺癌,但吸烟不一定都得肺癌,这也和自身的身体状况和其他因素有一定关系。
”专业解读病毒会是催化剂对人体乘虚而入为了进一步说明病毒、细菌以及寄生虫与癌症的关系,专家做了一个深入浅出的解说。
比如说肝炎病毒,它为了生存就会破坏正常的肝细胞。
而人体细胞有修复功能,你破坏一个,我修复一个。
那么当成千上万个细胞被破坏后,还能保证复制出的所有细胞不会出错吗?一旦其中有的细胞出现复制错误,这个细胞就可能引起癌变,也可能是癌变的催化剂。
而且人体的功能是非常强的,人体内也有防御细胞,能铲除不好的细胞,在人体状况非常好的情况下,坚持通过硒维康补充硒元素增强抵抗力和抗癌能力,这些肝炎病毒无所作为,但一旦身体状况不好,这些病毒就会轻易进犯,引发癌变。
如何防范吃饭最好分餐制多注意个人卫生既然这些病毒、细菌或是寄生虫具有传染性,那么它就是可以预防的。
专家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中国人不习惯分餐制,就有可能使幽门螺杆菌、乙肝病毒等通过口腔进行传播。
其实,我们吃饭或聚餐的时候,可以使用公用筷公用勺把饭菜放到自己的盘子里再吃,这绝不是讲究,确实可以防止病毒的传播。
”多锻炼身体,使身体保持健康的状况,即使有些细菌侵入,人体的防御系统也会自行把他们消灭。
癌症的传染途径与机制

癌症的传染途径与机制癌症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它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遗传、环境、生活方式等。
然而,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癌症也可能通过传染途径传播,这一发现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本文将探讨癌症的传染途径与机制,并分析其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癌症的传染。
一般来说,传染是指病原体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给健康人群,导致他们感染相同的疾病。
然而,癌症的传染并非像传统传染病那样直接通过病原体传播,而是通过一系列复杂的机制间接传播。
这种间接传播主要包括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和寄生虫感染等。
病毒感染是癌症传染的重要途径之一。
许多病毒与特定类型的癌症有关,例如人乳头瘤病毒(HPV)与宫颈癌、肝炎病毒与肝癌等。
这些病毒可以通过性接触、血液传播、母婴传播等途径感染人体,进而引发癌症的发生。
病毒感染导致细胞遗传物质的改变,如DNA突变、基因表达异常等,从而促进癌症的发展。
细菌感染也与癌症的传染有关。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研究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可以引起慢性胃炎,长期慢性炎症状态会导致胃黏膜细胞的异常增生,最终演变成胃癌。
此外,一些其他细菌感染也与癌症的发生有关,如大肠杆菌感染与结直肠癌、Helicobacter pylori感染与胃癌等。
寄生虫感染也被认为是癌症传染的一种途径。
例如,肝吸虫感染与肝癌的关系密切。
肝吸虫寄生在人体的肝脏中,通过持续的寄生和慢性炎症反应,最终导致肝细胞的异常增生和癌变。
除了肝吸虫,其他一些寄生虫感染也与癌症的发生相关,如血吸虫感染与膀胱癌等。
癌症的传染机制主要包括病原体介导的基因突变、炎症反应和免疫抑制等。
病毒、细菌和寄生虫感染可以引起人体细胞的基因突变,从而导致癌症的发生。
病原体通过多种途径干扰人体细胞的正常基因表达,破坏细胞的DNA修复机制,导致细胞内的突变累积。
此外,病原体感染还会引起机体的炎症反应,慢性炎症状态会导致细胞的异常增生和癌变。
最后,病原体感染还会抑制机体的免疫系统,减弱对癌细胞的免疫监测和清除能力,进一步促进癌症的发展。
癌症传染性的原因与传播途径的综述

癌症传染性的原因与传播途径的综述引言:癌症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由于其高发病率和致死率,一直备受关注。
传统观念认为,癌症是一种非传染性疾病,主要由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生活方式等因素引起。
然而,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癌症可能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即通过某些途径传播给他人。
本文将综述癌症传染性的原因与传播途径,以期增进对癌症的认识和预防控制。
一、癌症传染性的原因1. 病毒感染病毒感染是癌症传染性的一个重要原因。
例如,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宫颈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HPV通过性接触传播,感染宫颈上皮细胞并引发癌症。
此外,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也与肝癌的发生有关。
这些病毒通过血液和性接触传播,感染肝细胞并导致肝癌的发生。
2. 细菌感染细菌感染也可能导致癌症的发生。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和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的发生密切相关。
幽门螺杆菌通过口腔-粪便传播途径感染人体,引发胃黏膜炎症,并最终导致癌症的发生。
3. 寄生虫感染寄生虫感染也可能与癌症的发生相关。
例如,肝吸虫感染与肝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肝吸虫通过进食感染了寄生虫卵的生鱼片或熟鱼片传播,寄生于肝脏并引发炎症,最终导致肝癌的发生。
二、癌症传播途径1. 直接接触传播癌症可以通过直接接触传播给他人。
这种传播途径主要发生在手术操作、肿瘤穿刺、输血和器官移植等医疗行为中。
在这些操作中,癌细胞可能通过体液、组织或器官的直接接触传播给他人,导致新的肿瘤发生。
2. 母婴传播母婴传播是一种重要的癌症传播途径。
某些癌症,如乳腺癌和宫颈癌,可以通过母亲传给胎儿或新生儿。
这种传播途径可能发生在妊娠期间,胎儿通过胎盘或分娩过程中接触到母亲的癌细胞。
3. 性接触传播性接触传播是一种常见的癌症传播途径。
性传播的癌症主要包括宫颈癌、肛门癌和口腔癌等。
这些癌症与HPV感染密切相关,病毒通过性接触传播给他人,感染其生殖器官或口腔黏膜,最终导致癌症发生。
癌症传染方式及防控措施分析

癌症传染方式及防控措施分析引言癌症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它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
虽然癌症通常被认为是一种非传染性疾病,但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某些癌症确实具有一定的传染性。
本文将就癌症的传染方式及防控措施进行深入分析。
一、癌症的传染方式1. 病毒传播病毒是一种常见的癌症传播途径。
例如,人乳头瘤病毒(HPV)是导致宫颈癌的主要原因之一。
HPV通过性接触传播,感染人体后可以引发宫颈细胞的异常增生,最终导致癌症的发生。
此外,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也与肝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2. 细菌感染细菌感染也可以导致某些癌症的发生。
例如,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胃癌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幽门螺杆菌通过口腔-胃道传播,感染胃黏膜后会引起慢性炎症,长期慢性炎症可能最终演变为胃癌。
3. 寄生虫感染寄生虫感染与癌症的关系较为复杂,但有些寄生虫确实与某些癌症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
例如,血吸虫感染与肝癌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
血吸虫通过水源或食物传播,感染人体后可引起肝脏疾病,其中包括肝纤维化、肝硬化和最终的肝癌。
二、癌症的防控措施1. 疫苗接种针对某些与癌症相关的病毒感染,疫苗接种是一种重要的防控措施。
例如,宫颈癌疫苗可以预防HPV感染,从而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
此外,乙型肝炎疫苗也可以有效预防HBV感染,减少肝癌的发生。
2. 提高个人卫生意识个人卫生是预防癌症传播的重要环节。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避免接触污染物等,可以减少病毒、细菌和寄生虫的传播。
此外,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潜在的癌症病变,也是个人防控癌症的重要手段。
3. 改善环境卫生条件改善环境卫生条件对预防癌症的传播同样至关重要。
例如,加强饮用水的净化处理,减少水源性疾病的传播;加强食品安全监管,防止食物污染引发疾病;改善卫生设施和条件,减少病原体的传播途径等,都能有效降低癌症的发病率。
4. 早期筛查和治疗早期筛查和治疗是癌症防控的关键环节。
宫颈癌防控知识

第三部分
宫颈癌预防
H宫PV颈有癌用预吗防
宫颈癌是目前唯一病因明确、可防可控的癌症, 说到宫颈癌的预防,不得不提到宫颈癌三级防控 措施。
4.2 宫颈癌防治关键 三级预防
预防 发现 治疗
HPV疫苗规范注射 定期宫颈癌筛查 接受正规有序治疗
宫颈癌筛查
一级预防
开展预防子宫颈癌知识宣教,提高预防性疫苗注 射率,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宫颈高癌危因预素防
数据统计60-70%左右的女性一生中至少感染 一次HPV病毒。感染HPV病毒不用慌,一般在 1~2年内, HPV病毒有90%会被人体免疫系统 自动清除。感染HPV一般不需要治疗,但一 定要定期复查。
宫颈高癌危因预素防
高危型HPV
几乎所有的宫颈癌都与其中 15种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有
待更多价!
FEMALE HEALTH
宫颈癌筛查
三级预防
及时治疗高级别病变,阻断子宫颈浸润癌的发生。
第四部分
HPV疫苗接种 应早尽早
HPHVP有V疫用苗吗接种应早尽早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HPV疫苗最佳的接种 年龄是9-15岁。根据我国国情,专家建议 最佳接种年龄是13-15周岁,在首次性生 活发生之前接种将获得最佳的预防效果。 所以,我省这次免费接种的对象是13周 岁-14周岁半女生,青春前期女孩接种是 最佳的防控策略。
什么是宫颈癌
宫颈癌是起源于子宫颈上皮内病变的恶性肿瘤,早期 常无明显症状和体征,随着病变发展,可出现接触性 出血、不规则出血、阴道排液等症状,晚期可出现尿 毒症、贫血等全身衰竭,最终导致死亡。
第二部分
高危因素
宫颈高癌危因预素防
高危型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持续 感染是宫颈癌主要致病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种癌症可通过病毒传播
“家族癌”频发要警觉
近日,据《重庆晚报》报道,渝北区一家四口都患有肝癌,其中3人已经死亡。
重庆市的谭先生家住渝北区人和镇万年路,包括自己在内的家中4个人都患上了肝癌,其中妻子、儿子、丈母娘已经病逝。
由于谭先生发现肝癌时已是晚期,50岁的他也已时日不多。
接诊谭先生和妻子的医生是重庆市肿瘤医院肝胆外科副主任医师张杰峰,他表示:80%的肝癌患者患病诱因是乙肝病毒的传播,谭先生一家人都是乙肝患者,丈母娘由母婴血液渠道将乙肝病毒传给妻子,妻子再由母婴血液渠道将乙肝病毒传给儿子,而谭先生的乙肝病毒则来源于与妻子的性行为。
乙肝病毒最易引发肝癌,谭先生一家正是中了它的招。
张杰峰说:“正是因为这种传染现象,现在肝癌家族不少。
不过由于观念陈旧,普通人还未引起重视。
”
还有一个例子:家住沙坪坝区的蒋先生今年40岁。
5年前,他的第一任妻子患宫颈癌去世,如今他的第二任妻子也被诊断为宫颈癌晚期。
接诊医生是重庆市肿瘤医院妇瘤科主任王冬。
他介绍,
宫颈癌患者99%以上都携带有HPV病毒,即人类乳头瘤病毒,是一种球形DNA病毒,能引起人体皮肤黏膜的鳞状上皮增生。
HPV病毒通过性行为感染男性后,一般不会出现任何症状,但HPV病毒却会传染给该男性的下一个女性伴侣,诱发宫颈癌。
能够通过病毒传染的癌症有哪些
重庆市肿瘤医院肿瘤内科主任王东林表示,癌症病人身上的病毒可以让癌症具有传染性,这些病毒传染性高、途径多,是癌症的重要诱因。
当机体免疫功能降低时,在某些致癌病毒的作用下,癌基因被激活,癌细胞无限增殖,最终就会形成肿瘤。
不过大家也不要恐慌,目前的研究表明,虽然致癌病毒具有传染性,但肿瘤本身并不会直接传染。
所以,只要做好相关病毒的防护工作,就可以最大限度地预防癌症的发生。
而且,肿瘤的产生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一般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是多种因素(如生活习惯、饮食、情绪等)共同作用的结果。
就算感染上这些病毒,只要积极进行治疗,大多数都不会发展成癌症。
肝癌
【传染病毒】乙肝病毒。
【传染途径】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性传播。
【预防】及时注射疫苗,感染后积极治疗,注射、接种、文身等时使用的各种医疗器具应严格消毒,性生活中使
用安全套。
宫颈癌
【传染病毒】人类乳头瘤病毒。
【传染途径】性传播、密切接触、间接接触(通过感染者的衣物、生活用品、用具等传播)、医源性感染、母婴传播。
【预防】注射疫苗;包皮过长的男性进行包皮环切术,有助于预防女性伴侣患上宫颈癌。
鼻咽癌
【传染病毒】EB病毒。
【传染途径】唾液传播。
【预防】接种EB病毒疫苗,并注意避免口对口传播和喷嚏飞沫传播。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幽门螺杆菌感染容易导致胃癌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