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类材料作文怎么写

合集下载

材料作文“我心中的诗歌”导写与示例

材料作文“我心中的诗歌”导写与示例

材料作文“我心中的诗歌”导写与示例作者:邹嘉曼来源:《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2021年第05期文题展示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材料一:中国的古典诗歌,可以唤起人们一种善于感发、富于联想、更富于高瞻远瞩之精神的不死的心灵。

中国古典诗词的内在精神和兴发感动的生命不会中断,中华文化的长流也一定能够绵延不绝,沾泽未来的世世代代。

——叶嘉莹材料二:诗歌赏析,可以从“以意逆志、知人论世”(探究诗歌的旨意),“置身诗境、缘景明情”(把握诗歌的意境),“因声求气、吟咏诗韵”(体会诗歌的声韵)三方面入手。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前言假设你所在的学校(复兴中学)将举行以“我心中的诗歌”或“我学诗歌的方法”为主题的古典诗词论坛活动,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你将作为班级代表参加,请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恰当引用学过的诗句;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本则作文题为材料作文,材料由两部分组成。

第一则材料引用叶嘉莹先生的论述,强调古典诗歌的重要意义。

第二则材料选自教材前言,谈赏析诗歌的方法。

题目要求考生立足材料,由材料生发开来,并结合具体诗句以发言稿的形式论述“我心中的诗歌”或“我学诗歌的方法”。

此题为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高二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的作文题。

高二年级的学生刚学完《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一书,对诗歌应有自己独特的理解与感悟,对如何学习诗歌应有自己的思考。

这道作文题能检测学生阶段性的学习效果,同时,对引导学生学习、热爱并传承中国古代诗歌文化,具有积极作用。

立足材料一,思考以“我心中的诗歌”为主题写一篇在古典诗词论坛活动上的发言稿。

写作前一定要明确以下几点:首先,确定自拟发言稿的标题;其次,要特别注意发言稿的格式要求,譬如称呼、问候语、结尾和行文的语气等。

那么,我心中的诗歌究竟是什么样的?仔细审读材料,不难发现,材料的指向性足够明确,“善于感发”“富于联想”“更富于高瞻远瞩之精神的不死的心灵”均可作为“我心中的诗歌”的内涵。

诗歌类材料作文写作提示

诗歌类材料作文写作提示

诗歌类材料作文写作提示作文天地05-17 0733:一、阅读下面一首小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07年广州市一模作文题)在枫叶上露珠红红的闪烁;在荷花上露珠有着泪滴似苍白的透明。

写作提示:应该紧扣露珠的在不同环境下的结果来审题立意。

第一种:同样是露珠,在枫叶上红红地闪烁,在荷花上泪滴似苍白透明。

说明:人在不同的环境(位置、岗位、角色、生活)表现出不同的结果(价值、际遇、成绩、风采),立意1:要选择能让自己闪光的人生环境,而不要最后留下遗憾、伤感立意2:不同的环境(位置、岗位、角色、生活)中表现出不同的人生结果(价值、际遇、成绩、风采),都能焕发光彩。

二、(2006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星星雷诗雁仰望星空的人总以为星星就是宝石,晶莹,透亮,没有所取。

飞上星星的人知道,那儿有灰尘、石渍,和地球上一样复杂。

读这首诗可以产生不同的联想或感悟。

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联想与感悟要与整首诗的寓意有关。

②立意自定。

题目自拟。

③不少于800字。

④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写作提示:这首诗说的是什么呢?1、距离产生美。

总以为星星是宝石,是因为在仰望它,和它有一段距离;没有距离了,飞上了星星,自然也就没有美可言了,看到的当然是灰尘、石渣。

对人也是这样啊,在对一个人还不怎么了解的时候(特别是恋人),总觉得他什么都是好的;可我们对他熟悉了,他对我们再没有什么秘密的时候,美便不存在了。

实际上,不是美不存在了,而是因为他的缺点挡住了我们的视线,使得我们看不见他的优点罢了。

2、透过现象看本质。

晶莹、透亮、没有纤瑕,这是星星展现在我们面前的现象,它的本质呢?正如诗人所说,是和地球一样复杂。

这是在写星星,又何尝不是在写现实生活呢?遗憾的是,我们常常被一些纷纭的现象所迷惑,把现象当作了本质。

3、理想和现实。

诗歌第一小节写的是理想中的星星,第二小节写的是现实生活中的星星。

我们不是常常把现实理想化吗?正因为把我们尚为涉足的现实理想化了,所以当我们步入现实开始新生活后感到的常常是失望。

学古诗作文7篇

学古诗作文7篇

学古诗作文7篇学古诗作文7篇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等。

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能算得上是好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学古诗作文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古诗作文篇1今天,我和妈妈坐在一起学古诗,这首古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写的《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我们每人读了几遍,就你一句我一句地背了起来。

和妈妈一起学古诗,我很快乐。

我们俩觉得唐代诗人写的古诗都很优美,于是我迫不及待地想把它画下来。

我先画了李白一个人坐在凳子上喝酒,地上还画了一个酒壶。

接下去我又在他身边画了些花花草草,画越来越好看了。

这时,我发现本来是“举杯邀明月”,可我却我画了一个个大大的太阳,成了“举杯邀明日。

”太搞笑了。

还好,聪明的妈妈用胶带把太阳的光“去掉了”,这样太阳就变成了月亮。

现在我越来越喜欢学古诗了,已经学会了60首了。

我想每天学一首古诗,每天画一幅画。

这个寒假很长,有古诗一直陪着我,我觉得很开心。

学古诗作文篇2记得儿时,妈妈很少给我讲故事,给我讲的几乎都是古诗。

一开始听起来觉着乏味,但慢慢地,我越来越觉得有趣。

听到杨万里的“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我便在家中撑起一把大伞挥来挥去,寻找风的方向;听到杜牧的“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我便会仰望星空,寻找银河里的牛郎织女星……古诗给我的童年带来了好多的乐趣,读古诗,我会去还原诗人的场景,找到好多乐子。

龚自珍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我从小就喜欢。

打从听到这个后,我就对落花情有独钟,我特别喜欢去捡落花,用落花制作各种香水,残留的花便拌入泥土。

妈妈每次为我在干嘛,我就会堂而皇之地回答:“我在帮掉落的花瓣找回家的路。

”妈妈便笑笑,还会和我一起玩。

渐渐地,我长大了。

我不再玩落下的花瓣,但诗句经常萦绕在我耳畔。

诗歌类材料作文写作指导

诗歌类材料作文写作指导

诗歌类材料作文写作指导诗歌是文学中的一种独特艺术形式,是通过音、韵、字、意等方面的高度融合来表达主题和情感的。

写诗需要对语言的运用有一定的了解,需要对人生经验和社会现实有一定的观察和感悟。

以下是关于诗歌类材料作文写作指导的一些建议。

一、选题与构思首先需要确定写作的主题和情感,选择适合自己写作风格的诗歌类型,如古体诗、近体诗、民歌、楹联、词等等。

其次需要了解选定的诗歌类型的格式和要点,比如五言绝句需要四句的长短平仄押韵、七绝需要七个字的长短平仄押韵等等。

在构思诗歌内容时,可以从自己的亲身经历或者身边人事物中寻找灵感。

可以借助场景实景来表达情感,比如写一首秋天的诗歌,可以从秋风、秋月、菊花等方面入手,表达自己对秋天的感悟。

二、词汇和表达词汇和表达是诗歌写作的核心,分为两个方面:1.字句的选用诗人在写作时需要选择韵律和意义上都切合自己主题的字句,以达到表达情感或思想的目的。

需要注意用词贴近主题,尽量少使用俚语或太过生硬的词汇。

2.句式和修辞句式和修辞是衬托词汇意境的重要因素。

句式的选择要贴近主题,读起来自然流畅。

修辞手法的使用要根据题材、情感的不同来选用。

如对于一首写秋天的诗歌,可以运用夸张、所喻等修辞手法来表达作者对秋天的深情。

三、体裁结构诗歌创作一般分为三个阶段:1.构思和草稿阶段在阶段中,需要明确主题、诗歌类型、字句选取等要素,并注重修辞和句式的规范运用。

2.筛选和修缮阶段将构思和草稿阶段中的内容进行归纳和筛选,考虑到诗歌的韵律和文体要素进行修缮和细加润色。

3.结构和抒情阶段在阶段中,需要注意诗歌构思的完整性和节奏感,以让整首诗歌节奏感更加明显。

并注意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让读者感到自己情感的真挚。

四、人生经验与感悟写诗是一种表达情感、抒发内心的方式,需要借助人生经验和感悟来打造诗歌的情感基础。

写作中可以借鉴自己或身边人的经历,表达一种记忆或感悟;也可以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某个主题中。

总之,写作一首好的诗歌需要作者具有的包括:对语言的运用掌握有一定的了解,对人生经验和社会现实有一定的观察和感悟,同时需要注重诗歌的字句选用、句式和修辞,以及诗歌构思的完整性和节奏感。

古诗的作文

古诗的作文

古诗的作文【精品】古诗的作文合集九篇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古诗都不陌生吧,古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

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古诗的作文9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古诗的作文篇1长相思,意相守。

思乡。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寥寥词句,仅仅只有五句二十八个字。

那种漂泊异乡,独自一人的孤独寂寞,便萦绕我心。

古代的文人墨客,钟情于将自身的所思所想,融汇于短小的诗词之中。

羁旅之情,悲秋之恨,便是马致远的相思。

望月伤怀,伤感不由自地地涌现出来。

古代诗人喜月,喜念故,易遐思。

“床头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在离开家人之后,漫漫长夜,却久久不能入睡,虽同故乡共享一轮明月,但心中的思念如那汪汪潮水,泛着层层涟漪。

月亮,是其相思之物,其中延续的,便是那剪不断理还乱的思绪。

谈起月亮,杜甫的《月夜思乡》便称得上是佳作了。

“星稀月冷逸银河,万籁无声自啸歌。

何处关山家万里,夜来枨触客愁多。

”在星星稀少月亮冰冷下,独自一人,萧瑟悲歌,此情此景,怎得乡愁二字了得。

这,便是相思,绵延细长,情深意切。

怀人。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段感人至深的名篇,出自于苏轼缅怀妻子的十年生死分别。

东坡十九岁时,与年方十六岁的王弗结婚。

王弗年轻美貌,侍翁姑恭谨,对词人温柔贤惠,恩爱情深。

可惜恩爱夫妻不到头,王弗活到二十七岁就年轻殂谢了。

东坡失去了这样一位爱侣,心中的沉痛、精神上的打击是可想而知的。

当东坡来到密州,这一年正月二十日,他梦见了爱妻王氏,于是便写下上面的这首词作。

那不经岁月雕琢的爱,如甜蜜爱恋时光般璀璨。

他怀念着曾经的相识,相知,相惜,那个叫王弗的女子留下了太多太多美好的回忆,她的离去,无疑给苏轼带来了最为沉重的打击,他们或许能在梦中相逢,现实中时间与空间的距离却大得令人心酸。

材料作文“最美诗词”导写

材料作文“最美诗词”导写

材料作文“最美诗词”导写作者:祝振全来源:《作文与考试·高中版》2021年第32期文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2021年,颇受欢迎的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栏目——第六季又掀起一股爱诗词学诗词背诗词的浪潮。

该栏目继续延续“人生自有诗意”,让诗词融入山水,融入生活,植入生命。

节目中,有数位文化名人及“国家建设者”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为观众出题,用诗词为祖国歌颂,用诗词为时代抒怀,用诗词为建党一百周年献礼。

作为新时代的高中生,你认为中华诗词对你的学习、生活有着什么样的影响或作用呢?请以“诗词”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写作指导这是一道“材料+话题”的作文。

毋庸置疑,《中国诗词大会》栏目从第一季到第六季,一路走来,备受关注,收视率也一路飙升。

大到耄耋之年的老人,小到龆龀之年的儿童,很多都遨游在了诗词的海洋里。

这更加说明了中华诗词有着无穷大的魅力和吸引力。

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在学好各门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有责任和义务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觉增强中华文化的自信心。

其中,中华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优秀基因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如果能把中华诗词渗入到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不仅可以使自身“腹有诗书气自华”,还可以让生活更具有诗意。

参考立意:让诗词激发学习的兴趣;学诗词,品生活,传文化;在诗词中体悟生命。

例文以诗词,盈精神□新疆哈密市第二中学易小月有一句歌词流传甚广: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

生活不仅仅要求物质的充盈,更要求人们内心的富足。

何以充盈干涸的心田?唯有诗词。

诗词使人获得精神上的慰藉。

正如著名翻译家屠岸所说:“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诗歌的声音,就会缺乏精神上的丰富和优雅。

”诗词对一个民族尚有如此功用,何况对于个人。

要做一个有思想的人,首先应该拥有充盈富足的精神。

诗词让屠岸走向了“远方”,成就了他精神上的勃勃生气。

我们知道,诗词不只是让人诵读欣賞的,它更能在平淡生活中,给予人精神上的慰藉。

(高中作文)诗歌类材料作文

(高中作文)诗歌类材料作文

(高中作文)诗歌类材料作文在高中作文中,诗歌类材料作文是一种特殊的写作形式,它要求学生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力,结合自己的感悟和生活经验,创作出一篇有深度的作文。

以下是一篇以诗歌为材料的作文示例:诗歌材料:```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故乡的云,故乡的月,故乡的风,故乡的山,一切如旧,唯我已非昔日少年。

```作文正文:春风拂过江南的河岸,新绿的柳丝轻轻摇曳,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温柔。

我站在这熟悉而又陌生的土地上,望着那轮明月,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情愫。

是啊,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间,我已不再是那个无忧无虑的少年。

故乡的云,轻盈飘逸,它们在蓝天上自由地变换着形态,让我想起了童年时的梦。

那时候,我常常幻想自己能够像云一样,无拘无束地飞翔。

而今,我已长大,那些梦似乎变得遥不可及,但我心中的那份渴望,却从未消逝。

故乡的月,明亮而宁静,它照亮了夜的黑暗,也照亮了我回家的路。

每当我抬头仰望星空,都会想起那些与家人共度的温馨时光。

月圆之夜,总是让人忍不住思念远方的亲人,那份牵挂,如同月光一般,温柔而绵长。

故乡的风,带着泥土的芬芳和季节的更迭,它轻轻地吹过,带走了我所有的烦恼。

在风中,我仿佛听到了童年的欢笑声,看到了那些无忧无虑的日子。

风,是时间的使者,它告诉我们,无论走到哪里,故乡永远是我们心灵的港湾。

故乡的山,巍峨而庄严,它们见证了我的成长,也承载了我无数的回忆。

山脚下的小溪,山腰的竹林,山顶的古寺,每一处都留下了我的足迹。

如今,我虽然身在异乡,但每当夜深人静时,那些山的轮廓,总会在梦中浮现。

岁月如歌,故乡如诗。

无论我走到哪里,故乡总是我心中最深的牵挂。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愿我能够带着这份思念,继续前行,直到有一天,我能够再次回到那片充满温情的土地,与故乡的山、水、云、月,再次相拥。

这篇作文以诗歌为引子,通过对故乡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童年记忆的怀念。

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

扩写诗歌《树》写作指导及范文

扩写诗歌《树》写作指导及范文

请根据20题中的艾青诗歌材料,从所给的两种写作形式中任选一种,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形式一:扩写诗歌《树》,可以写成一则童话,也可以编写一个故事,还可以……形式二:自主阅读诗歌《树》,根据理解完成作文,可以写自己类似的经历,也可以发表议论,还可以……要求:①题目自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得抄袭、套作;④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答案】对一草一木寄以真诚诗人走在湖南新宁的旷野上,这美丽的有山有水的旷野把诗人吸引住了。

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激发起诗人浓郁的诗情……诗人的足迹,是诗人自己把握的呢?还是命运使然呢?1939年的秋天,正在桂林生活的艾青,因有人请他到湖南新宁县衡山乡村师范学校任教,他就答应了,来到这山水之间作了国文教员。

这里,会对他的诗歌创作产生怎样的影响呢?这里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似乎都有灵性*,使诗人获得了颇为丰厚的收获。

《树》这首诗,就产生在这个时候。

新宁县是一派田园风光,似乎离抗日烽火很远,似乎听不见中华民族的勇士们与日寇浴血奋战的枪炮声和呐喊声。

但诗人的心并没有沉醉在这一派田园风光里,他的心伸出了无数的触角,时刻感受着民族存亡大搏斗的脉膊。

他的心不能平静,他的诗仍关怀着天下兴亡的大事。

也许这里的树有其特殊的风姿吧,也许此时此刻,诗人对这里的树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吧,这里的树引起了诗人的注目和沉思。

《树》这首诗产生了。

《树》这首诗并不长,只有八行。

然而,这首诗却有着巨大的涵量。

“一棵树,一棵树/彼此孤离地兀立着/风与空气/告诉着它们的距离”。

这前四行诗,写出了一种景象,这景象是实实在在的,不仅是诗人,别人也能够感觉到。

世界上的树都是单独的立着的,彼此间都有一定的距离。

单看这四行诗,似乎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如果不看下面,别人也很难知道诗人这样写的用意。

但是看了下面的诗句,这前四句的涵意就明朗了,在这朴素平易之中,有着一种具有社会性*的概括力。

“但是在泥土的覆盖下/它们的根伸长着/在看不见的深处/它们把根须纠缠在一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歌类材料作文怎么写阅读下面这首诗,根据要求作文。

错觉泰戈尔河的此岸暗自叹息——“我相信,一切欢乐都在对岸。

”河的彼岸一声长叹:“唉,也许,幸福尽在对岸。

”你品读这首诗产生了哪些联想或感悟呢?请跟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联想或感悟应是本首诗引发的。

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

③不少于800字。

【写作导引】这是一首蕴含着深刻寓意的哲理诗,理解诗歌的寓意是关键。

诗歌的特点是“用形象说话”。

而形象往往来自于生活,同学们在解读诗歌时只要有“由此及彼”的联想意识,定能激活自己的生活积累,自然地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从而会拥有独特的感悟,此时也就找到了写作切入点,只需言之有理便是成功之作。

具体而言,要想写好这类题目,必须做到以下两点:一是深入理解诗歌蕴含的哲理。

诗题“错觉”的意思是: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反应。

就其范围来讲有物理、生理、心理、艺术……再审读诗歌的内容:双方均以为对方过得比自己好——它们都没有看到自己的优势,都处在自怨自艾之中。

在这里我们可以借助追问的方式增强对诗歌内涵的理解。

(1)为什么甲乙的想法不谋而合?这是因为它们通过比较(攀比),均以为幸福在对岸,而不在自己身边,陷入心理误区。

以为自己不曾拥有的正是自己想要的;总以为活得不如别人快乐幸福,却不知幸福快乐的根源来自于自己的内心,而不是寄托在别人身上;作为一个独立自足的人应该怎么正视自我的存在?(2)这种想法正确吗?这是心理不健全,不平衡的表现:谁都过得比我好——无论是金钱、地位、名誉,还是爱情、婚姻、工作、职业、成绩等。

这种人不想凭借自己努力去改变现状,却总在不切合实际的幻想中生活,久而久之,就养成悲观、懒惰、热爱空想的病态性格。

(3)怎样纠正这种心理呢?珍惜眼前、在知足中奋进、少些攀比……二是准确而自然地由此及彼展开联想,再现生活情景。

在理解诗歌内涵之后,我们要准确而自然的由此及彼地联想到现实生活,以搜索充足的写作素材。

要知道,作文的终极目的是引导中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激活中学生对生活的体悟。

我们可以进一步追问自己:生活中这种现象多吗?有没有相反的例子(即能正视生活中一切不如意,从而得到快乐幸福的人或事)其实我们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之中,这种错觉现象处处都是,只要留心皆有发现。

比如说,“庄稼总是人家的好”,在社会中人总是“看”到别人比自己有钱、快乐、幸福,其实“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他人未必比自己快乐、幸福。

人要从自己制造的陷阱中走出来,不要盲从、不要迷失自己,要正确地看待他人和自己。

又如,得不到的东西总是最好的,于是人们总是迷恋那些得不到的东西,反而对拥有的东西不珍惜。

我们可以对彼岸的“幸福快乐”憧憬向往,但更应该去珍惜身边实在的幸福、触手可及的快乐。

【参考题目】《抓住身边的幸福》、《给错觉纠偏》、《墙内开花墙内也很香》、《何必攀比》、《幸福就在你(我)身边》、《做自己主人》、《别只盯住远方》等。

【佳作赏析】幻想照进现实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窗前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卞之琳《断章》阅读卞之琳的诗,常使我感到迷惘。

是什么虽经历时间的淘洗,却历久常青,时读时新?他编织的各种五彩缤纷的谎言,让人们无法自拔地陷入这精心的罗网之中。

我就是那深陷其中的一位。

因此,在我审视一件事物或是评价一件东西时,常常会不经意间带上网一样的思绪。

秋日,阳光一般的午后,我常常喜欢趴在窗台上,品一杯清茗,持一本喜爱的书,陶醉于文字本身带来的美感与迷幻;但我更沉醉于一层一层地剥开文字背后的秘密,思索这些符号所传达的“大智慧”。

最初的思考,是唐诗带给我的。

初读《枫桥夜泊》,只触摸到一位失意才子无法排解的愁绪,没由来地陷入到了月落、乌啼、江枫、渔火编织的凄美意境之中,幻想自己就是张继,沉迷在伤感的幸福中。

所以之后读这类诗,我都会不自觉地自我陶醉于其中,自我徜徉于幻美中,沉浸于忧郁的畅想。

在这些伤感的意境中,我以为自己找到了幸福的全部。

但后来见得多了,当这些错觉无法再唤起我心灵的美感时,我开始重新打探它,这首诗便也在我心头隐现,由一鳞半爪逐渐变得清晰起来:这首诗最令人无奈的,就是在于借寒山寺的钟声敲醒人的梦境以后,把人搁在这荒寒中没有着落,并让人用一生的经历来消解这梦后的凄苦,这何等的厚重的无奈啊!而我竟然只是错误的以为这是一种美丽的忧伤,而且把这种忧伤当作了青春那如迷雾般的幸福。

解读之后,心中悚然一惊:原来自己一直生活在别处,一直生活在错觉中,却很少把目光投注到身边的风景上;心中那些“幸福”的畅想是飘浮的,像无根的萍。

所以,真正读懂了一段文字,也就经历了一种生活。

箫伯纳说:“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

”我曾深深地折服于这位伟人的智慧,他把占有欲未得的痛苦和已得满足的无聊这双重悲剧表述得如此轻松俏皮。

但后来又有人反其意而说:“人生有两大快乐,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寻求和创造;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品味和体验。

”比起箫伯纳,后者似乎更推陈出新,它所达到的思想高度,也是应当值得景仰的。

曾经以为,我的所谓的对生活的评价是无懈可击的。

但随着知识积累的增加,若再来反复推敲,便觉得好像宇宙空间里失重状态下的宇航员,总那么轻飘飘的,甚至很难守住自己心灵的大树。

所以,我不会再像泰戈尔诗里叹息的人--“我相信,一切欢乐都在对岸。

”,而会紧紧握住现实的手,抓牢眼前的幸福。

一直以来,幸福就在我们身边,只须伸出手臂,便能掂出它的厚重,不是么?当幻想照进现实,当错觉变成“真视明”,幸福便开始蔓延……幸福还在人们往往容易贪慕别人的欢乐,却遗忘了属于自己的幸福。

——题记曾经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穷人和一个富人,富人腰缠万贯,周身绫罗绸缎;而穷人只有一间破草屋。

富人问穷人幸福吗?穷人个回答很幸福,富人觉得不可理喻,拂袖而去。

后来,富人家里发生火灾,全部家产化为灰烬,他自己也流落街头乞讨为生。

夏天很热,富人又累又渴,于是他敲开一间草屋的门,开门的正是当年那个穷人。

富人向穷人讨了一碗水,喝完,穷人问他什么是幸福。

富人回答说,幸福就是手中的这碗水。

一碗水能有多幸福?可它却是富人心中幸福的全部定义。

那么你呢,朋友?你的幸福是什么。

赚大钱,还是考上名牌大学,抑或是做一个万人瞩目的明星呢?无疑,当你拥有这些的时候你会是幸福的。

但是,这些东西对于你来说,不过是你心中的一种渴望,都不是你最需要的。

而幸福恰好是你最需要的如同蛋白质和维生素一样的物质。

也许我不该说是物质,因为幸福它本就不是有形的,它是属于你掌心的一丝温暖;他是属于你眼角的一个表情;它也是属于你心灵的一块绿洲,滋养你的生命之树。

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习惯把目光投向别处,往往能够一眼看到别人的幸福,既而心生羡慕。

于是,幸福就在这样的彼此歆羡中悄然流逝了,如同蒸馏水渗入土壤,并未给我们的生命增添任何养料。

其实幸福无处不在,它们可能是在寒冷的冬夜等待你回家的一盏灯,可能是朋友送你的一双手套,可能是萍水相逢的人对你道一声“你好!”。

更有甚者,幸福就是你在某天清晨醒来看到窗外阳光正好,草长花红,那一瞬间你不觉得被幸福撞了一下腰么?曾经以为别人幸福,是因为他的幸福足够特别;我不幸福是因为我的幸福不及别人的好。

募然回首,终于悟得:别人的幸福是别人的,你无法分一杯来;同样,我的幸福是我独有的,别人也无法带一分去。

这样想着竟享福起来。

那么,让我告诉你一个秘密吧,其实幸福就如同一批零件,有合格的也有不合格的,需要我们的检验。

用什么呢?当然是我们的眼睛、耳朵和心灵。

一个常怀对生活的感恩与珍惜之心的人觉得自己是幸福的:睁开眼睛能够发现幸福,闭上眼睛能够聆听幸福,就算他看不到听不到,也能用心感受得到幸福的存在。

人生如虹,岁月如歌。

在时光流转之中,记得常常摸一摸自己的口袋,看看,幸福还在吗?纵向幸福“当我拾起幸福马车留下的金鬃毛时,我才知道自己曾经见过他。

”常常在发现时间低压的暗云下唱着单调的东流的水消逝之后,就会条件反射般的慨叹过去的美好,也难怪有人说:“过去的总是幸福的。

”因为在时光流逝之后,我们会以一种不同于当时眼光看待当时的事情,改变的不是风景,而是看风景的心情。

那为什么我们不换个未来的眼光看视现在呢?仅仅把自己和别人比较而得出的幸福与否是浅薄的。

生命不过是借来一段光阴,然后冠以自己的名字来话出一个自我。

幸福应从本我出发,与自己的过去甚至是未来作的纵向比较,而把眼光着眼于别人的横向比较是很难得到幸福的,纵使这样比较让你获得了一种成就感,那也不是真正的幸福,只不是是一种陶醉于自己的满足感中罢了。

因此,我们不能片面地说河彼岸的花总是比此岸的花得要好,这样总会让人想起有些人说国外的月亮中国的都圆般的幼稚可笑。

幸福感的缺失就和小学课本中的那是看见香蕉就丢了西瓜看到了芝麻就丢了香蕉的小猴子,总是因为有一种不满足的欲望让我们迷失在幸福缺失的回廊里。

再看看泰戈尔的诗题,名为《错觉》,此岸从彼岸感受到的美仅仅是一种错觉。

自己的不幸福不过是水雾交错的悲伤影子它最终会消失于心灵的晴朗。

纵向才能幸福。

假想你已经过了这个青春的年代,你会不会体会到一起学习的美好感觉呢,你会不会怀念此时温暖和熙的阳光呢,你会不会想起这时风卷起你衣角的画面呢,你还会不会想起那些试卷上奋笔疾书的沙沙声与寝室里疯狂的呐喊呢?我们那时觉得青春记忆是人生中无限美好的一部分。

为什么现在我们不去好好的触摸到这份幸福呢?球场上挥洒的汗与泪,学习中的甜与苦,与朋友的欢笑与尴尬,甚至是羞涩时绯红的面颊和生气时的铁青的面容,都是这些人纵线上的一粒粒五色的珠钻,在阳光的照耀下,我们可以在他们熠熠光辉里看到无数的幸福马车载着我们走过。

【请你试笔】1、阅读下面这首诗,根据要求作文。

统一(法)雨果在棕色群山起伏的地平线上,太阳,这朵光芒万丈的鲜花,在黄昏时分,把脸儿俯向大地。

一朵新开的银菊,在麦地旁,野草丛中一座行将坍倒的灰色的墙上,怯生生地放射着天真洁白的圆光;而这朵小花儿,就从残破的墙上,注视着那颗,在永恒的碧空里,万古不息地倾泻着流光的巨星。

“至于我,我也在放射光辉!”它向他说道。

这首诗可以引起人们多方面的联想或感悟。

请根据你读这首诗产生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联想或感悟要与整首诗的寓意有关。

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③不少于800字。

④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济宁市2007学年度期末考试)2、阅读下面诗句,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花为什么谢了呢?/我的热烈的爱把它紧压在我的心上/因此花谢了。

琴弦为什么断了呢?/我强弹一个它力不能胜的音节/因此琴弦断了。

——泰戈尔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