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净化护理质量指标(20210127011015)
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管理评价标准

血液
透析
机
安全
运 作Leabharlann 管理1有合理的留置导管护理操作规程。
2开管、封管液的配制、封管、调整导管位置等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
3有效识别内瘘的异常情况并及时处理;严格掌握内瘘的初次使用时间,保证内瘘的成熟度;有计划地正确使用内瘘,保证充足的血流量。
透析
相关
用药
安全
管理
1首次接受静脉注射铁剂,须行过敏试验。
3碳罐冲洗1次/日,每天测余氯1次,余氯>0.1mg/L时,必须加强冲洗或更换活性炭。
4盐罐必须处于饱和状态,每15天彻底冲洗盐罐1次。每周监测水硬度2~3次(检测必须在系统运行15分钟后进行)。水硬度>17PPM时加强再生,再生后水硬度仍>17PPM时必须立即更换树脂。
5反渗机及供水管路每3个月彻底消毒1次,消毒后必须进行消毒液残留测试。
人员
管理
工作人员入室洗手、换鞋、更衣、戴口罩帽;血透室人员离开血透室更衣外出衣。
环境
管理
各工作间整齐清洁无积水,各工作间物品放置定位。
2静脉铁剂与口服铁剂不要同时使用。
3指导病人正确口服铁剂。
透析
安全
管理
3、指导病人及家属透析间期对导管的正确自我护理及发生脱落、出血时的紧急处理方法。
4、指导病人内瘘手术前的准备和术后注意事项以及内瘘开始使用后的自我维护。
布局
管理
区域严格划分,标识清楚;工作人员通道、患者通道、物流通道做到洁污分开,流向合理。
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管理评价标准
年 月 日评价:优良合格 不合格
评价
项目
评 价 要 素
评价反馈
透析
用水
血液净化护理质量指标

血液净化护理质量指标血液净化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方法,能够有效地清除体内的废物和过多的液体,帮助维持体内的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在进行血液净化的过程中,护士起着关键的作用。
为了确保血液净化护理的质量,以下是一些血液净化护理质量指标的介绍。
首先,患者预准备是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的重要方面之一、护士应该在启动治疗之前仔细评估患者的体征和症状,并确保患者准备好进行血液净化。
这包括评估患者的内部血管通路,如动脉导管和静脉导管,以确保它们在治疗过程中正常工作。
其次,护士应该正确选择适当的血液净化方法和设备。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护士应该选择合适的血液透析、血浆置换或连续肾脏替代治疗方法,并确保所选设备在良好工作状态下。
第三,护士应该正确评估和监测患者的血液净化治疗过程。
在治疗过程中,护士应该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率和体温等重要生命体征,并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
此外,护士还应该监测患者的血液透析效果,如尿量、肾小球滤过率和溶质清除率等指标,以确保治疗效果良好。
第四,护士应该确保适当的护理措施和安全操作。
在进行血液净化治疗时,护士应该正确操作和维护血液透析机、血浆分离器和血浆置换设备等设备,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此外,护士还应该遵循相关的感染控制原则,正确执行手卫生和消毒操作,确保治疗过程的安全。
最后,护士应该提供相关的教育和支持给患者和家属。
护士应该向患者和家属介绍血液净化治疗的目的、过程和可能的并发症,并提供必要的心理和情感支持,以帮助他们应对治疗过程中的困难和压力。
总结起来,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的指标应包括患者预准备、设备选择、治疗过程的评估和监测、护理措施和安全操作,以及教育和支持等方面。
通过遵守这些指标,护士可以确保提供高质量的血液净化护理,促进患者的康复和健康。
血液净化管理质量指标

血液净化管理质量指标
介绍
血液净化是指将患者的血液通过某些特殊的装置,将血中的代
谢废物、水分等分离出去,再将血液输回人体的治疗过程。
在这一
治疗过程中,净化装置是非常重要的,定期检测和评价净化装置的
工作质量可以帮助提高治疗效果。
血液净化管理质量指标
以下是常用的血液净化管理质量指标:
分离效率
分离效率是指治疗过程中净化装置对废物、水分等的清除效果。
常见的分离效率指标包括Kt/V、β2微球蛋白、尿素、肌酐等。
治疗效果
治疗效果指治疗前后患者的症状、体征等变化情况。
临床中可
以通过血液透析膜表面积、置换液流量等因素来评价治疗效果。
并发症
血液净化治疗过程中容易发生的并发症包括低血压、心律失常、感染等。
治疗过程中需要定期监测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血液管理
血液管理包括血液透析前后患者的血压、血红蛋白、肝功能等
指标的监测,可以帮助跟踪治疗效果。
结论
血液净化管理质量指标是血液净化治疗中非常重要的评价标准,定期检测管理质量指标可以帮助提高治疗效果,防止出现并发症。
临床操作人员需要重视管理质量指标的监测与评价工作。
血液净化科护理质量评价标准(100分)

2.治疗期间,护士定时(特殊情况随时)进行巡视,监测生命体征变化,并做好各种记录。
3.保证各种管路衔接紧密、固定妥当、管道通畅,观察穿刺部位皮肤有无渗血,及时处理,及时识别与处理仪器的各种报警及故障,并做好记录。
7.对清醒患者,尊重患者知情权,进行治疗及护理时说明目的及注意事项,取得患者配合。设置患者隐私保护装置,进行护理操作时注意遮挡,保护患者隐私。
6.透析治疗室有双路供电或不间断电源。
10
现场查看
1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
患者管理
1.热情接待患者,做好自我介绍和心理护理,关爱患者
2.治疗前护士应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认真评估,严格掌握血液净化的指征,透析前严格核对患者的姓名及透析用物、用物类别及消毒用品的有效期等,评估患者的血管通路、患者病情等情况,并认真交接班。(0.5分)
8..输血记录准确及时,无漏项。
25
每项不合格扣2分
护士培训
1.有不同层级护士的培训与考核计划,护士培训与考核结合临床需求,充分体现不同专业、不同层级护理人员的特点。
2.护理人员需掌握血液透析机及各种血管通路的维护、操作规范、报警识别及处理、并发症的观察与处理等理论和技能。
3.除掌握血液净化的专业技术外,应具备以下能力:护理人员能够熟练、正确使用各种抢救设备;如心电监测及除颤技术;心理护理等。
护理文书
1.建立透析患者档案,以备查阅。
2.每半小时准确记录透析过程中的各治疗参数。
3.医嘱执行及时、准确,临时医嘱签字及时。
4.对透析过程中的病情变化、处理意见及结果要记录准确。
5.注射单签字及时,并悬挂在机器的输液架上。
6.表格填写齐全,无遗漏现象。
血液净化技术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血液净化技术医疗质量控制指标血液净化技术医疗质量控制指标,听起来好像很高大上,让人有点望而生畏。
但是,别担心,我来给你讲讲这个话题,让你轻松了解血液净化技术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我们来聊聊血液净化技术。
血液净化技术是一种通过人工方式清除体内有害物质的方法,包括血液中的毒素、废物、过多的水分等。
这项技术在医院里非常常见,比如肾透析、血滤等。
简单来说,就是让医生帮你“洗个澡”,把体内的垃圾都清洗干净。
那么,为什么需要对血液净化技术进行质量控制呢?很简单,因为这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安全。
如果血液净化过程中出现问题,可能会导致病人的身体状况恶化,甚至危及生命。
所以,为了确保血液净化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我们需要制定一些质量控制指标。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血液净化技术医疗质量控制指标有哪些。
其实,这些指标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设备方面的指标,二是临床操作方面的指标。
先说说设备方面的指标。
设备是血液净化技术的基础,所以设备的性能和安全性非常重要。
设备方面的指标主要包括设备的运行稳定性、过滤效率、噪音水平等。
这些指标需要定期检测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再说说临床操作方面的指标。
临床操作是血液净化技术的核心,涉及到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操作规范。
临床操作方面的指标主要包括治疗前后病人的生命体征、炎症反应等。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医生评估血液净化治疗的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除了这些基本的指标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指标也非常重要。
比如,医护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情况、病人的治疗依从性等。
这些指标虽然看起来跟血液净化技术本身关系不大,但实际上却直接影响到血液净化治疗的质量和效果。
血液净化技术医疗质量控制指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
它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安全和治疗效果,需要我们医护人员共同努力,不断提高血液净化技术的质量和水平。
希望通过我的讲解,你能对血液净化技术医疗质量控制指标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
下次如果你去医院做血液净化治疗,就不用担心了,因为你知道我们在为你的安全和健康保驾护航!。
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护理质量评价标准

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护理质量评价标准科年月血液净化中心护理质量评价标准(100分)检查者护士长项分计标准要求评分方法目值分 1.布局合理,流程符合要求,三区划分(清洁区、潜在污染区、现场查看,分区不合理扣1分,流污染区)严格,各类标识齐全、规范、醒目。
工作人员通道、患3 程不符要求扣1分,标识不清扣1 者通道、污物通道必须分开。
分3.床位设置合理,一台透析机和一台透析椅(床)为1个治疗单现场查看,设置和设施一处不符要元,病床有调节体位的功能和床栏设施,氧气及负压等设备带等3 求扣1分布局功能完好。
设施4.备有治疗车、抢救车、抢救设备(心电监护仪、、吸氧吸痰装现场查看,缺一项设备扣0.5分,(152 置、简易呼吸器),急救药品备置合理、无过期,放置有序。
发现过期急救药品扣1分分)5.血液透析室或中心应设置隔离透析区或透析单元,透析机固现场查看,无隔离透析区扣1分,2 定。
透析机不固定扣1分6.设置隔离患者复用间和普通患者复用间或分区分池,复用间无现场查看,一处不符要求扣1分存放医用材料、透析液、化学制剂、药品,空气消毒设备和通风3 设备完好,设有紧急眼部冲洗龙头。
1.根据透析机和患者的数量等合理安排人力资源,岗位相对固3 查看现场及资料,一处不符要求扣定,每名护士每班负责的患者数量不超过5名,有护理人力资源1分调配方案。
根据工作需要,可配备血液透析器复用工作人员。
2.依法执业,护士必须经过进行血透专科知识和医院感染知识的查看资料,一人不符要求扣1分人员培训,培训率符合卫生厅的要求。
血液透析器复用工作人员必须2 要求经过专业培训,掌握有关操作技术规程。
(103.熟练掌握透析治疗操作规程,能识别故障并及时处理;掌握护现场抽查,护士的专科知识与技能分)理基础操作及抢救药品作用、使用方法、副作用和使用注意事项;3 的掌握情况,一人不符要求扣1分掌握急救复苏技术及各种抢救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
现场查看和询问,一人一项不符合4.护士仪表行为规范、佩带服务卡上岗,服务态度好,知晓工作2 要求扣0.5分职责,上班做到“四轻、十不、十不交接”。
血液净化护理质量考核标准

4.所有备用药品、液体固定基数,定期检查、交接
2
耗材管理
(6分)
1.耗材储存环境合格,温度、湿度符合要求,且有完整的记录
2
2.耗材包装无破损、渗漏,在效期内
2
3.透析液存放符合规定,避免过度堆砌,药名明显(B液开启24小时内、A液开启72内应用)
2
抢救车管理
(12分)
1.抢救车专人管理,封存管理符合规范
4
3.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
4
4.透析过程中,责任护士及时巡视,掌握患者病情变化,做好透析监测
4
5.责任护士熟练掌握透析并发症的预防及应急处理
2
6.责任护士熟练掌握机器故障的应急处理
2
7.透析记录单项曰:完整:必各项、干体重、上机体重、下机体重、血压变化、脉搏变化、透析器型号、透析方式、肝素剂量、血液流量、动脉和静脉以及跨膜压变化、设备运行指标。记录清楚
2
2.抢救车内设立固定抢救物品、药品,药品标识清晰,定期检查、交接
4
3.护士长每月对抢救车进行检查,近效期药品及物品有明确标识
2
4.根据急诊专科特点配备抢救设备,护士能熟练掌握,定期进行抢救能力培训。
4
查对制度
身份识别
(8分)
1.在治疗过程中,至少同时使用姓名、年龄两项核对患者身份
2
2.非住院患者使用身份证/医保卡作为身份识别的依据
4
3.有护理不良事件登记报告记录,有分析、评价及整改措施及落实效果
4
4.落实交接班管理,换岗期间进行患者重点护理内容交接和查对,保障护理安全
4
药品管理
(8分)
1.高危药品单独存放,有警示标识,基数固定,定期检查、交接
血液净化中心护理质量评价标准

现场随机抽查2~3名护士,不知晓职责与制度者每人扣2分
2.查看患者血液透析登记本实行实名登记(有效证件、联系电话、住址、工作单位、居住条件、诊疗经过等)*
2
现场查看及查阅资料和记录,一处不符合要求扣0.5分
3.有血液透析操作记录和病情记录、血液透析患者病历档案和资料保管制度、血液透析设备保养维修清洗制度并落实。患者首次血液透析前作HCV、HBV、HIV检查并定期复查,落实HCV、HBV、HIV血液透析患者登记制度。
3
现场抽查,护士的专科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一人不符要求扣1分
5.护士仪表行为规范、佩带服务卡上岗,服务态度好,知晓工作职责,上班做到“四轻、十不、十不交接”。
2
现场查看和询问,一人一项不符合要求扣0.5分
科室管理(35分)
质量安全管理(30分)
1.有医院感染护理控制制度、医嘱处理制度、查对制度、值班交接班制度、护士体检制度、各级护士岗位职责、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和管理制度并实施,有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2
现场查看急救用物、药品的管理及执行是否符合要求,麻醉药品不符要求扣1分,高危药品未单独存放、无醒目标识扣1分,一处不符合要求扣0.5分
8.透析前核对患者姓名、透析器、治疗方式、治疗时间、脱水量、抗凝剂用量,根据需要放置安全防护装置(床栏、约束带)。
2
现场查看及查阅资料,一处不符合要求扣0.5分
9.反渗水的质量:每日监测电导率;每周监测一次水的硬度及残余氯量(<0.5ppm);每月做反渗水细菌培养,每三个月监测内毒素(<2EU),并准确记录,对超标项目有复查、原因分析和整改。
3
现场查看及查阅资料和记录,一处不符合要求扣0.5分
4.每台透析机建立档案,血液透析机报警系统正常,透析床(椅)、透析仪、治疗车、护理车、轮椅等有专人管理,功能完好、清洁、安全,定期维修与养护,记录完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血管通路是内 痿、人造血管 的长期维持性 血透患者
內痿针滑脱 率(% =內痿针滑脱 人数/维持性 血液透析患 者总人数
比率下降
标准:
內痿针滑脱率<
0.01%。
预防:
1)加强风险管理;
2)提高防范意识;
3)责任护士加强巡 视;
4)上机前正确评估 病人病情,对所管 病人实行个性化 护理,做到每个病 人心中有数;
3.透析充分性达标 率(%
所有长期维持 性血透患者
(注意:此项 只用于规律性 透析患者的评 价)
患者透析充 分性合格率
(% =
患者透析充 分性合格例 数/患者总人 数
比率上升
评价标准:
1)kt/v>1.2;
2)URR>65%(每周透
析3次)(K/DOQI HDAdequacy
2006)透析充分性 达标例数只限于 规律性透析患者 的评价,例数应该 逐月增多,例数增
6•低血压的发生率
(%
所有长期维持 性血透患者
低血压发生 率(% =低血压发生 例数/维持性 血液透析患 者总人数
比率下降
标准:
收缩压v90mmHg或者 有咼血压患者,收缩压 比原来水平下降30%
(文献资料)
低血压的发生率<
20%
血液透析中的低血压 是血液透析过程中常 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
率约为20%- 30%
完整的血压评估:包括透析前,透析中, 透析后及透析间歇期 的血压监测、透析间歇 期水份增长、干体重及 透析间歇期相关并发 症等。(K/DOQI HD
Adequacy2006建议) 护士对患者血压控制 干预要素:
1)确保患者服用降 压药的依从性和 正确性;
2)长期鼓励及追踪 患者进行适宜运 动;
3)干体重的调节和 饮食控制
5)恒定流速下回血 压力升高;
6)通路侧肢体水肿。
3.内痿穿刺成功率
(%
血管通路是内 痿、人造血管
内痿穿刺成 功率(%)=
比率上升
标准:
内痿穿刺成功率力争
的长期维持性 血透患者
穿刺成功例 数/维持性血 液透析患者 总人数
100%
动静脉内痿一次穿刺 成功,不仅能减轻患者 痛苦,而且是保证透析 顺利完成前提条件,提 高护患信任度。
7.非计划性结束透 析率(%
所有长期维持 性血透患者
非计划性结 束透析率(%
非计划性结 束透析例数/维持性血液 透析患者总 人数
比率下降
标准:
非计划性结束透析率
<1%
预防:
1)正确的预冲可以 保证体外循环紧 密性,预防凝血;
2)根据患者情况选 择不同抗凝方法 和抗凝剂量;
3)做好动静脉内痿 和中心导管护理, 保持透析过程中 流量充足;
多说明透析效果 及质量的提升。
2.患者营养状况合 格率(%
所有长期维持 性血透患者
患者营养状 况合格率(%
患者营养状 况合格人数/患者总人数
比率上升
评价标准:
白蛋白》4.0 g/dl;
NPCO1.0
(k/DOQINutritio n
2000;K/DOQICKD
2003)患者营养状况 合格例数疋指对患者 营养不良的预防,合格 人数越多说明营养不 良的发生率越低。营养 不良不仅影响血液透 析患者的生存质量,也 是并发症和病死率增 加的一个重要因素。
血液净化护理质量指标
评价指标名称
对象选择
计算公式
改善标准
备注
所有医院必查指标
1•患者血管通路 (包括自体内痿/人工血管/深静脉 置管)感染发生率
(%
所有长期维持 性血透患者
血管通路相 关感染发生
率(% =
血管通路 感染的患 者数量/透 析患者总 数
比率下降
标准:
1)自体内痿的感染 发生率<1%;
2)人工血管的感染 发生率<10%;
4)加强透析过程中 机器各个参数监 测,及时发现问 题,及时干预。切 忌气体进入血管 路而终止透析
选查指标(三级医 院选择一项)
1、患者血压控制合
所有长期维持
患者血压控
比率上升
理想标准:
格率(%
性血透患者
制达到理想 标准例数(%
血压控制达 到理想标准 例数/患者总 人数
透析前的血压应该控
制在140/90MMHG^。
5)不米取定点穿刺, 进针长度不少于2/3;
6)加强健康宣教,提 高患者自我防护 能力,做好固定包 括针及血管路。
5.内痿渗血率(%
血管通路是内 痿、人造血管 的长期维持性 血透患者
内痿渗血率
(% =
渗血例数/维 持性血液透 析患者总人 数
比率下降
标准:
1)轻度渗血为
0.5-1.0ml(两根 棉签全部被血浸 红);
3)隧道性有袖口的 深静脉置管至少 需要维持时间是 >90天,其感染发 生率<10%(3月 内),及V50%(1年内)0(K/DOQI
2006)
2•内痿、人造血管 堵塞(栓塞)发生 率(%
血管通路是内 痿、人造血管 的长期维持性 血透患者
患者内痿或 人造血管堵 塞发生率(%
患者内痿或 人造血管堵 塞人数/患者 内痿或人造 血管总人数
比率下降
标准:
1)内痿血栓形成:V
0.25次/患者年;
2)人造血管血栓形 成:V0.5次/患者 年0K/DOQI2006)
判断方法:
1)血管通路震颤和 杂音减弱或消失;
2)沿自体动静脉内 痿静脉走行可触 及血栓形成;
3)人造血管通路动 脉端搏动增强、移 植血管内压力逐 渐升高;
4)再循环分数增加 大于20%透析效 率降低、透析时间 延长;
2)中度渗血为
1.1-3.0ml(覆盖 针口纱布全部浸 红);
3)重度渗血为〉
3.0ml(渗血污染 铺巾或床单,面积
2
>5X5cm)
(文献资料)
内痿渗血率v4%预防:
1)穿刺前热敷血管, 力争一针见血,避
免反复穿刺;
2)更换针)正确卧位与姿势, 避免穿刺侧卧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