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答案)

合集下载

孙子兵法有关试题及答案

孙子兵法有关试题及答案

孙子兵法有关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孙子兵法》的作者是谁?A. 孔子B. 孙子C. 孟子D. 老子答案:B2. 《孙子兵法》共有多少篇?A. 12篇B. 13篇C. 14篇D. 15篇答案:A3. 《孙子兵法》中提到的“兵者,诡道也”的下一句是什么?A. 故能而示之不能B. 故用而示之不用C. 故强而示之弱D. 故弱而示之强答案:B4. 《孙子兵法》中“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出自哪一篇?A. 计篇B. 作战篇C. 谋攻篇D. 形篇答案:A5. 《孙子兵法》中“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指的是什么?A. 战争的四种策略B. 战争的四个阶段C. 战争的四种战术D. 战争的四个原则答案:A二、填空题1. 《孙子兵法》中提到“兵贵胜,不贵久”,意味着战争中最重要的是_______。

答案:速胜2. 《孙子兵法》中“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强调了战争中的_______。

答案:主动权3. 《孙子兵法》中“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表明了战争中的_______。

答案:变化无常4. 《孙子兵法》中“故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之”说明了战争中的_______。

答案:准备充分5. 《孙子兵法》中“故将有五危,必死,可杀也;必生,可虏也;忿速,可侮也;廉洁,可辱也;爱民,可烦也”阐述了将领的_______。

答案:五种危险三、简答题1. 简述《孙子兵法》中“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含义。

答案:这句话意味着在战争中,如果能够充分了解自己和敌人的情况,就能够在各种战斗中立于不败之地。

2. 解释《孙子兵法》中“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的意义。

答案:这句话强调了军事行动对于国家的重要性,它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因此必须谨慎对待。

四、论述题1. 论述《孙子兵法》中“以逸待劳”的策略及其在现代管理中的应用。

答案:《孙子兵法》中的“以逸待劳”策略指的是在战争中,通过保持自己的军队在最佳状态,等待敌人疲惫不堪时再发起攻击。

2024年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孙子兵法》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

2024年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孙子兵法》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

2024年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孙子兵法》练习题汇编一、文言文阅读(节选自《孙子兵法·谋攻》,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九地》曰/威加于敌/则交不得合/而武使秦得听包胥之言/出兵救楚/无忌吴之心/斯不威之甚B.《九地》曰/威加于敌则交/不得合/而武使秦得听包胥之/言出兵救楚/无忌吴之心/斯不威之甚C.《九地》曰/威加于敌/则交不得合/而武使秦得听包胥之/言出兵救楚/无忌吴之心/斯不威之甚D.《九地》曰/威加于敌则交/不得合/而武使秦得听包胥之言/出兵救楚/无忌吴之心/斯不威之甚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必谓有应敌无穷之才”中“穷”是“穷尽”的意思,与成语“穷追猛打”中“穷”的意思不同。

B.“不知武用兵乃不能必克”与“上乃欲变此”(《答司马谏议书》)两句中的“乃”意思不同。

C.间,缝隙,文中代指机会,与“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中的“间”意思相同。

D.三军,春秋时大国对军队的合称。

按周制,大的诸侯可以有三军,常称为上军、中军、下军。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苏洵认为《孙武十三篇》中论述的奇特、权变、秘密、机智等用兵技巧,神出鬼没,自古以来的兵法著作大都比不上它。

B.在吴国外祸内患接踵而至时,苏洵认为孙武作为吴国的将帅却没有办法平息这些祸乱,这与他在书中所论相差甚远。

C.苏洵认为依照《九地》所论,孙武纵容子胥、伯豁鞭打楚平王的尸体来发泄个人私愤的做法会激怒楚国,招致祸患。

D.《孙子兵法》中强调将帅是君主治理国家的重要助手,如果将帅辅佐君主周全,国家一定会强盛,反之则一定会衰弱。

而伏,期曰:“暮见火举而俱发。

”庞涓果夜至斫树下,见白书乃钻火烛之,读其书未毕.,齐军万弩俱发,魏军大乱相失。

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到,曰:“遂成孺子之名。

”齐因乘胜,尽破其军,虏魏太子申以归。

孙子兵法与现代商战 课后测试答案

孙子兵法与现代商战 课后测试答案

•1、《孙子兵法》十三篇中成为全书纲领的一篇是:(6.67 分)✔A谋攻篇✔B计篇✔C势篇✔D军争篇正确答案:B•2、战略计划建立的基础是:(6.67 分)✔A资源✔B人才✔C资金✔D民心正确答案:A•3、蒙牛用伊利的人才、市场、渠道甚至品牌迅速发展壮大自己所运用的策略是:(6.67 分)✔A上兵伐谋✔B利令智昏✔C因粮于敌✔D合作双赢正确答案:C•4、竞争对抗的一条最关键的原则是:(6.67 分)✔A以静制动✔B出奇制胜✔C择人而任势✔D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正确答案:D•5、求之于势,不责于人的目的是:(6.67 分)✔A使手中资源的价值最大化✔B全胜✔C先胜✔D不战而屈人之兵正确答案:A•6、孙子作战理论的核心篇是:(6.67 分)✔A《计篇》✔B《谋攻》✔C《虚实篇》✔D《军争篇》正确答案:C•7、避实击虚所着眼的是:(6.67 分)✔A对手的变化✔B对手的谋略漏洞✔C对手整体结构的瓦解✔D对手的局部结构调整正确答案:C•8、下列思想和西方战略家利德尔•哈特提出的间接路线战略相似的一项是:(6.67 分)✔A攻心为上✔B以迂为直✔C避实击虚✔D后发制人正确答案:B•9、企业里边要提防竞争对手使用间谍从我方获取信息,对我方的核心的材料要:(6.67 分)✔A学会分级✔B专人专管✔C严格保密✔D专职负责正确答案:A•10、《孙子兵法》成为科举中武科考试的理论科目在社会上广泛流传是在:(6.67 分)✔A唐代✔B宋代✔C汉代✔D明代正确答案:B•11、作为高层的管理者勇需要:(6.67 分)✔A勇猛✔B智慧✔C勇敢✔D果断正确答案:D•12、衡量战略胜负的标志是:(6.67 分)✔A“势”✔B“行”✔C“谋”✔D“攻”正确答案:A•13、最有效的击虚手段是:(6.67 分)✔A进攻对方的心理弱点✔B进攻对方的管理弱点✔C进攻对方的防备弱点✔D进攻对方的技术弱点正确答案:A•14、巨大的风险背后往往蕴藏着巨大的机会,这就是孙子所说的:(6.67 分)✔A避实击虚✔B因敌制胜✔C置之死地而后生✔D以患为利正确答案:D•15、选择下属的原则是:(6.62分)✔A忠诚✔B围绕企业利益✔C可靠✔D听话正确答案:B。

孙子兵法满分答案

孙子兵法满分答案

1.1 《孙子兵法》简介练习题1按《孙子兵法》所言,将者,除了智、信、仁、勇,还应具备什么特点?()A、义B、严C、礼D、诚正确答案:B2“管理最早是从军队学来的”,这句话出自()。

A、马克思B、恩格斯C、毛泽东D、隆美尔正确答案:A3下面哪一项是“将者”有“勇”的表现?()A、舍鱼而取熊掌B、恻隐之心C、狭路相逢勇者胜D、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正确答案:C4将才高于将德,将无德,即使有张良、陈平、诸葛亮才干,也不能重用。

()正确答案:×1.2 孙武及评价应用练习1《孙子略解》(即《孙子注》)的作者是谁?()A、孙膑B、刘邦C、曹操D、曾国藩正确答案:C2人类思想史上三大智慧奇书不包括下面哪一项?()A、孙子兵法B、君主论C、智慧书D、论语正确答案:D3《孙子兵法》是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孙武所著。

()正确答案:×1.3 有知识,有文化,缺谋略?练习题1下面哪一项不是《孙子兵法》中“利”的体现?()A、进不求名B、退不避利C、唯民是保D、利于主正确答案:B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孙子兵法》“胜”的层面?()A、将胜B、先胜C、利胜D、威胜正确答案:C3下面哪一项不属于毛泽东所写的“老三篇”?()A、为人民服务B、愚公移山C、纪念白求恩D、论持久战正确答案:D4“合于利则动,不合于利而止”中的“利”是指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正确答案:√5孙子曰:“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正确答案:√1.4 执政艺术练习题1作战时,“天时、地利、人和”的重要性排序为下面哪一项?()A、地利>人和>天时B、地利>天时>人和C、人和>地利>天时D、天时>地利>人和正确答案:C2《孙子兵法》的战略目的是下面哪一项?()A、屈人之兵B、攻城拔寨C、国家权力D、长治久安正确答案:D3执政能力是掌握和行使国家权力的能力。

()正确答案:√1.5 简介《孙子兵法》重要思想(一)练习题1“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属于哪种军事理论?()A、攻坚战B、布防战C、阵地战D、情报战正确答案:D2“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是《孙子兵法》的哪种价值取向?()A、哲学价值B、经济价值C、社会价值D、政治价值正确答案:D3“战”的前提是下列哪一项?()A、防B、知C、信D、器正确答案:B4“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出自汉武帝之语。

知道网课孙子兵法习题答案

知道网课孙子兵法习题答案

知道网课孙子兵法习题答案1、《孙子兵法》揭示了战争与哪些方面的关系?政治、谋划、地形、战法、选将、奇正用兵、有关如何远距离观察敌情的经验、间谍战和信息战以及使敌人陷入被动境地的方法。

2、“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五事指的是哪五种条件?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一是政治,二是天时,三是地利,四是将领,五是法制3、“凡此五者,将之过也,用之灾也。

覆军杀将,必以五危,不可不察也。

”中提到的五危指的是哪五种危险?必死,可杀也;必生,可虏也;忿速,可侮也;廉洁,可辱也;爱民,可烦也。

有勇无谋,只知死拼,就可能被敌人诱杀;临阵畏怯,贪生怕死,就可能被敌人俘虏;急躁冒进,一触即跳,就可能被敌人故意凌辱而妄动;洁身自好,偏重名声,就可能被敌人有意侮辱而失去理智;只知道对百姓行妇人之仁,就可能被敌人烦扰而陷于被动。

4、军争篇里孕藏着哪些韬略?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众,交和而舍,莫难于军争。

军争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故用兵之法,高陵勿向,背丘勿逆,佯北勿从,锐卒勿攻,饵兵勿食,归师勿遏,围师遗阙,穷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

所以,用兵的原则是:对占据高地、背倚丘陵之敌,不要作正面仰攻;对于假装败逃之敌,不要跟踪追击;敌人的精锐部队不要强攻;敌人的诱饵之兵,不要贪食;对正在向本土撤退的部队不要去阻截;对被包围的敌军,要预留缺口;对于陷入绝境的敌人,不要过分逼迫,这些都是用兵的基本原则。

迂回进军的方式实现更快到达预定战场的目的,把看似不利的条件变为有利的条件。

5、在散、轻、争、交、衢、重、圮、围、死地等九地中如何作战?在散地不宜作战;在轻地不可停留;遇争地应先敌占领,如敌人已先占领,不可强攻;在交地,军队部署应互相连接,防敌阻绝;在衢地则应结交邻国;在重地则应夺取物资,就地补给;在妃地则应迅速通过;陷入围地则应巧设奇谋;在死地要迅猛奋战,死里求生。

疾战则存,不疾战则亡者,为死地。

培训-孙子兵法与现代商战 试题答案

培训-孙子兵法与现代商战 试题答案

学习课程:孙子兵法与现代商战单选题1.《孙子兵法》十三篇中成为全书纲领的一篇是:回答:正确1. A 谋攻篇2. B 计篇3. C 势篇4. D 军争篇2.孙子关于领导力的核心解释为:回答:正确1. A 严2. B 仁3. C 信4. D 智3.战略计划建立的基础是:回答:错误1. A 资源2. B 人才3. C 资金4. D 民心4.蒙牛用伊利的人才、市场、渠道甚至品牌迅速发展壮大自己所运用的策略是:回答:正确1. A 上兵伐谋2. B 利令智昏3. C 因粮于敌4. D 合作双赢5.依据兵法的原则做企业应该把重心放到的层次是:回答:正确1. A 伐交2. B 伐谋3. C 伐兵4. D 攻城6.竞争对抗的一条最关键的原则是:回答:正确1. A 以静制动2. B 出奇制胜3. C 择人而任势4. D 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7.求之于势,不责于人的目的是:回答:正确1. A 使手中资源的价值最大化2. B 全胜3. C 先胜4. D 不战而屈人之兵8.企业里边要提防竞争对手使用间谍从我方获取信息,对我方的核心的材料要:回答:正确1. A 学会分级2. B 专人专管3. C 严格保密4. D 专职负责9.能提供一种被职工认可的愿景使企业的发展有强大的动力是因为:回答:正确1. A 知己知彼2. B “不战而屈人之兵”3. C “令民与上同意也”4. D 利益驱动10.新希望集团的刘永好在上项目的时候,首先要做可否性报告,这是运用了孙子的:回答:正确1. A “防患于未然”2. B “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3. C “令民与上同意也”4. D “不战而屈人之兵”11.在现代商战中,要使企业的命运真正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战略家就要:回答:正确1. A 因粮于敌2. B 防微杜渐3. C 知己知彼4. D 知害知利12.衡量战略胜负的标志是:回答:正确1. A “势”2. B “行”3. C “谋”4. D “攻”13.管理最核心的东西:回答:正确1. A “进不求名,退不避罪”2. B “非利不战,非危不战”3. C “避实击虚,因敌制胜”4. D “合之以文,齐之以武”14.《孙子兵法》的精髓可以概括为:回答:正确1. A “置之死地而后生”2. B “非利不动,非危不战”3. C “知己知彼,避实击虚”4. D “合之以文,齐之以武”15.选择下属的原则是:回答:错误1. A 忠诚2. B 围绕企业利益3. C 可靠4. D 听话第1讲孙子与孙子兵法的价值一.前言战争冲突是人类对抗的最高形式。

孙子兵法中的思维智慧 智慧树网课章节测试答案

孙子兵法中的思维智慧 智慧树网课章节测试答案

1、选择题:《军志》当中“止则为营”的下一句是()选项:A:行则为阵B:动若脱兔答案: 【行则为阵】2、选择题:《孙子兵法》诞生于中国的()选项:A:商朝B:春秋战国时代C:秦朝D:汉朝答案: 【春秋战国时代】3、选择题:孙子的真实名字是选项:A:孙武B:孙权C:孙中山D:孙膑答案: 【孙武】4、选择题:“前孙子者,孙子不遗,后孙子者,不能遗孙子。

”做出这个评价的人是选项:A:曹操B:毛泽东C:孙中山D:茅元仪答案: 【茅元仪】1、选择题:计篇中所讲的“五事”第一事“道”,其含义是战争需要得到谁的支持()选项:A:人民群众B:君主C:将领D:士兵答案: 【人民群众】2、选择题:下面不是《孙子兵法》常用三大版本的是()选项:A:十一家注孙子B:武经七书C:孙子通典D:汉简本《孙子兵法》答案: 【孙子通典】3、选择题:计篇当中对“将”的选拔标准排在第五位的是()选项:A:信B:仁C:智D:严答案: 【严】4、选择题:下面哪个选项不是计篇当中“七计”的内容()选项:A:智谋孰强B:法令孰行C:主孰有道D:赏罚孰明答案: 【智谋孰强】5、选择题:“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这句话中“兵”的含义是选项:A:士兵C:武器D:战争答案: 【战争】6、选择题:“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下列不属于“五事”的是选项:A:道B:兵C:法D:地答案: 【兵】7、选择题:《作战篇》当中一辆革车配有士兵多少人选项:A:25B:75C:100D:10万答案: 【25】8、选择题:在古代攻城战中,相比于守城方,攻城方一般而言相对需要兵力选项:A:较多答案: 【较多】9、选择题:《作战篇》当中孙子提出的“智将”判断标准是选项:A:知彼知己B:速战速决C:务食于敌D:以患为利答案: 【务食于敌】10、选择题:现代战争后勤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是选项:A:物资耗用量越来越少B:物资耗用量越来越多C:粮食耗用越来越多D:粮食耗用越来越少答案: 【物资耗用量越来越多】11、选择题:下列攻城工具的作用是观察敌情的是选项:A:巢车B:洞屋车C:冲车D:云梯车12、选择题:兵学巨著《战争论》的作者是哪国人选项:A:中国B:塞尔维亚C:德国D:奥匈帝国答案: 【德国】13、选择题:美国的“孙子核战略”的是主要参考了《孙子兵法》中()的观点制定的。

孙子兵法答案

孙子兵法答案
47“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出自《孙子兵法》哪一篇?()1.0分
A、
火攻篇
B、
行军篇
C、
军争篇
D、
形篇
正确答案:A我的答案:A
48请孙武出山的是()1.0分
A、
楚王
B、
吴王
C、
秦王
D、
魏王
正确答案:B我的答案:B
49柏举之战发生在何?(
)1.0分
A、
公元前500年
B、
公元前506年
C、
公元500年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20瑞士缺乏全民皆兵、充分准备的战略意识。()2.0分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21西破强楚是孙武的一大战绩。()2.0分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22《孙子兵法》谋攻篇讲的是攻城,认为攻城是最上策。()2.0分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23孙武从未带兵出征过。()2.0分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B、
行军篇
C、
军争篇
D、
九地篇
正确答案:C我的答案:C
32治兵四要不包括0分
A、
治气
B、
治心
C、
治力
D、
治行
正确
答案:D我的答案:C
33《孙子兵法》火攻篇讲的是()。1.0分
A、
至高点
B、
慎战
C、
主动权
D、
好战
正确答案:B我的答案:B
34《行军篇》讲的是1.0分
A、
善于变化
B、
主动权
C、
处军和相敌
D、
崇尚武力,图强称霸的是以下哪个时期?()0分;A、;元王朝时代;B、;唐王朝时代;C、;春秋末期;D、;秦始皇时期;正确答案:C我的答案:A;2“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出自;A、;行篇;B、;作战篇;C、;形篇;D、;军争篇;正确答案:C我的答案:C;3《军争篇》的核心是1.0分;A、;以迂为直,以患为利;B、;金鼓旌旗之制;C、;治兵崇尚武力,图强称霸的是以下哪个时期?()0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孙子兵法》作者孙武是我国___春秋末期___时期人。

2.春秋末期诸侯国齐国乐安,现一般认为在___山东省东北部___。

3.孙武生长在齐国,主要军事活动在___吴国___。

4.春秋末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___大动荡、大变革___的时代。

5.春秋末期,诸侯之间的兼并,最主要最普遍的斗争形式是___战争___方式。

6.与孙武军事思想的形成有密切关系的主要有___家庭影响___、___社会实践___。

7.我国历史上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主要标志是___农业公社的土地所有制逐渐瓦解___、___土地私有制开始发展___、___新兴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正在形成___。

8.孙武之所以能取得巨大的成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综合因素影响的结果。

9.在我国春秋末期频繁而众多的战争中,发展得最多、最激烈的是______之间战争。

10.孙武主要活动在我国春秋末期的___吴___国。

11.春秋末期,处于我国历史___由奴隶制向封建制___转变时期。

12.孙武出生在___祖辈精通军事的世袭贵族___之家。

13.孙武先辈中正式被任为“卿”大夫的是___孙凭___。

14.孙武在吴国隐居期间与___伍子胥___曾一起切磋兵法。

15.吴王阖闾决心伐楚,但迟迟不敢起兵的主要原因是___无杰出的将帅统帅军队___。

16.由于___伍子胥___多次保举,吴王阖闾才见到孙武。

17.孙武到吴国后,在吴国都城___姑苏___潜心兵法的研究和著述。

18.孙武离开齐国投奔南方的吴国主要是为了______、______。

19.齐国是我国古代历史上___姜太公___的封地。

20.孙武的祖父田书立了战功,受到___齐景公___大赏,封赐乐安作为其食采之邑。

21.孙武辅助吴王阖闾首先攻打的是______。

22.吴王夫差继位后拒不听从___伍子胥___的劝谏。

23.吴王阖闾让孙武“吴宫教阵”是为了___确知孙武的军事才能___。

24.吴王阖闾命孙武为将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5.孙武离开吴宫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

26.据《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记载,孙武晋见吴王阖闾时,携带的兵法为_十三_篇。

27.《孙膑兵法》佚失的时期在我国的___隋朝___。

28.《孙子兵法》在孙武晋见___吴王阖闾___时已成一部独立的军事著作。

29.除了孙武见阖闾以前所作的十三篇外,《孙子兵法》还有___《吴文》___、___《四变》___、___《皇帝伐赤帝》___、___《地形二》___等佚文。

30.山东省临沂___银雀山___出土的竹简《孙子兵法》是该著现存最古的版本。

31.孙膑是我国战国时期的___齐___国人。

32.恢复《孙子兵法》十三篇原型和另编《续孙子兵法》工作的是___曹操___。

33.“朕观诸兵书,无出孙武”,是___唐太宗___对《孙子兵法》的高度评价。

34.战国时期的___尉缭___认为,孙武的军事才能远远超过齐桓公和吴起。

35.司马迁在___《史记·列传》___中特为孙武立传。

36.宋朝神宗时,朝廷选出___《孙子》___、___《吴子》___、___《六韬》___、以及《三略》、《尉缭子》、《司马法》、《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定名为《武经七书》。

37.清朝康熙帝曾下诏,定___《孙子》___、___《吴子》___、___《司马法》___为《武经三子》作为武举考试科目。

38.在我国古代兵法中,《孙子兵法》被称为___“百代谈兵之祖”___。

39.在我国古代军事家中第一个注释《孙子兵法》是___曹操___。

40.“吾观兵书战策多矣,孙武所著深矣”,是___曹操___对《孙子兵法》的高度评价。

41.《孙子兵法》早在我国___唐代初期___就流传到海外。

42.《孙子兵法》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可的是___《孙子兵法——翻译与导论》___译本。

43.《孙子兵法》传入德国稍晚于英国、___法国___、___俄国___。

44.在西方,最早传播《孙子兵法》的是___法国___。

45.《孙子兵法》中涉及了军事领域中许多矛盾范畴,“众”通常对应___“寡”___。

46.孙子提出,“将者,智、信、仁、勇、___严___也”。

47.孙子指出,“经之以五,___校之以计___,而索其情”。

48.孙子指出,“地者,远近、险易、___广狭___、___死生___也”。

49.孙子认为,筹谋有利的方略已被采纳,而后就要______,作为实现有利决策的外在辅助条件。

50.孙子关于“天”这一因素内涵主要指___昼夜___、___晴雨___、___明晦___、___冷热___等情况和季节的变化。

51.《孙子兵法》第一篇篇名中的“计”是指___战略运筹___。

52.《孙子兵法•计篇》的中心思想是___审己量敌___,___料胜决策___。

53.孙子认为,战争关系到“死生之地,存亡之道”,要求人们___高度重视和研究战争___。

54.孙子站在___国家___的战略高度认识战争的重要性。

55.孙子“兵者,国之大事也。

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的论述,已经初步认识战争与___政治___的本质关系。

56.孙子认为,战争是关系到___军民生死___、___国家存亡___的头等大事。

57.孙子认为,用兵之前必先___审己量敌___,___预见其胜负之情___。

58.孙子“兵者,国之大事”的论断,是其___重战___思想的体现。

59.孙子把战争制胜的五个基本要素具体化为七个方面进行比较时,把___主孰有道___放在首位。

60.《计篇》中孙子从___“道”、“天”、“地”、“将”、“法”五个方面___来论述战争的制胜因素。

61.孙子考察战争基本要素的目的是___预测战争胜负,从而做出正确的战略决策___。

62.孙子在《计篇》中所定义的“势”,指的是___根据是否有利,灵活应变,争取战场的主动权___。

63.孙子认为,造势的依据主要有______、______等方面。

64.孙子认为,战争胜负不仅取决于客观条件,还取决于___主观能动作用___。

65.孙子认为,战争活动并非是仁慈的行为,双方充满着___奇谋诡诈___。

66.孙子所谓的“诡道”,其内涵包含___欺骗___、___麻痹___、___诱惑___、______等。

67.孙子“十二诡道”中,“近而示之远”属于______的内容。

68.孙子所谓的“庙算”,主要强调的是______。

69.孙子认为,兴兵打仗,必需进行周密地___筹划和算计___。

70.孙子提出“多算胜,少算不胜”,其中的“算”的意思是___胜利的筹码___、___条件___。

71.孙子指出,“夫钝兵挫锐,___屈力殚货___,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

72.孙子指出,“兵闻拙速,未睹___巧之久___也”。

73.孙子指出,“内外之费,___宾客之用___,___胶漆之材___,___车甲之奉___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74.孙子指出,“车战得车十乘已上,赏其先得者,而更其旌旗,___车杂而乘之___,卒善而养之,是谓胜敌而益强”。

75.孙子指出,善于用兵打仗的人,总是强调兵员不征集___两次___,粮秣不运送三回。

76.孙子认为,大军聚集的地区,会造成___供求失调___,引起物价上涨。

77.孙子认为,___兵器损耗___,___锐气挫伤___,___军队疲惫___,___财务枯竭___其他诸侯国就会乘其之危起兵进攻。

78.孙子主张,征战中___兵甲战具___等从本国解决,而粮秣则从敌国补充。

79.《孙子兵法》第二篇篇名中的“作战”是指___始战、战争准备___。

80.《孙子兵法•计篇》的中心思想是___兵贵胜,不贵久___。

81.春秋时期,“十万之师”是___一般大诸侯国___具有的兵员规模。

82.孙子以十万大军远征所需的惊人消耗,浩大开支,得出了___“日费千金”___的结论。

83.孙子强调,进行战争首先要详细计算战争的___费用___、___粮食___、___器械___、___车马___和用具等。

84.“举兵十万,日费千金”,是孙子对___战争与经济___关系的最通俗的表达。

85.“兵贵胜,不贵久”,是孙子关于___战争时间___上的指导思想。

86.从军事上看,孙子认为,“胜久则钝兵挫锐,___攻城___则力屈”。

87.孙子从___军事___、___经济___、___政治___等方面分析了战争久拖之危害,阐明了用兵宜速胜的道理。

88.孙子___“因粮于敌”___的主张,较早地反映出“以战养战”的思想。

89.孙子认为,_“因粮于敌”_可以获得“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的巨大效益。

90.孙子认为,粮食的征集和运输对___国力___、___民力___、___军力___的消耗都是巨大的。

91.孙子认为,___粮食___是进行战争的重要物资,也是消耗最大的战争物资。

92.孙子提出___优待和收编俘虏___是一个具有人道和攻心意义的大政策。

93.孙子主张对俘虏的兵卒要___“更其旌旗”___,___“善而养之”___,给予优待并使用他们。

94.孙子提出“胜敌而益强”的主要措施有___“赏其先得者”___,___“更其旌旗”___,___“车杂而乘之”___,___“卒善而养之”___。

95.孙子提出“取敌之利”的主要主张,是指将___俘获的敌方装备和人员___归自己的部队。

96.孙子把___“之兵之将”___视为“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

97.孙子认为,“不知彼而知己”产生的结果是___“一胜一负”___。

98.孙子认为,“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是谓___乱军引胜___”。

99.孙子认为,“用兵之法,___十则围之___,___五则攻之___,___倍则战之___,___敌则能分之___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

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100.“不战而屈之兵”出自《孙子兵法》中的___谋攻_ __。

101.孙子认为,不懂得军事上的权变而控制军队的指挥权,这样就会使军士___产生疑虑而对上级失去信任___。

102.孙子提出,用兵的上策是破坏敌人的计谋,其次是___挫败敌国的外交___,再次是___直接攻打敌人的军队___,下策是攻打敌人的城池。

103.孙子提出,不知道军队不可以前进而强令其前进,不知道军队不可以后退而强令其后退,这就会使___军队束缚___。

104.孙子对于战争取胜的态度是_与小战相统一。

105.孙子“全胜”思想,是战争指导追求的___目标___,是理想与现实的统一。

106.孙子在《谋攻篇》列举的“五全”、“五破”中,破中求全是___全军___、___全旅___、___全卒、全伍___。

107.孙子在《谋攻篇》列举的“五全”、“五破”中,只有___全国___是不破之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