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课件第八章

合集下载

第8版多恩布什 宏观经济学 第八章 政策

第8版多恩布什 宏观经济学  第八章 政策

预期和反应
• 政府一直不能确定经济如何对经济变化作出反应。 这种不确定的产生,部分是由于政府不知道经济 的真是模型是什么,部分是由于政府不知道厂商 和消费者有什么预期,本节重点讨论的内容是预 期的作用。
反应的不确定性
• 假定为刺激经济,政府实行短期减税。 • 为了计算具体减多少税,政府需要猜测公众如何
• 例如美联储决定保持价格稳定,对价格上涨将做 出减少货币供给。民众若相信,则不会把货币增 长和通货膨胀的预期建立在通货膨胀过去的表现 上,预期通货膨胀率将低于实际通胀率,反之亦 然。
不确定性和经济政策
• 政策制定者运用积极的稳定政策时出现错误原因: • 1、厂商和消费者预期的不确定性。 • 2、难以预测类似石油价格变化之类的扰动——生
反应: • 第一种情况,短暂减税不足以增加过多永久性收
入,因而需要大幅提高减税幅度。 • 第二种情况,消费者认为政府减税持续较长时间,
因而边际支出倾向剧增,此时只需要较小幅度减 税即可。 • 如果猜错了,后果很严重,将会造成经济的不稳 定。
政策威信的变化
• 当政府改变它传统的对扰动反应的方式时,特殊 的问题出现了:政策的威信将影响经济走势。
• 有趣的是弗里德曼本人也认为当经济受到极端冲击的 场合下,不应坚持单一货币规则。
• 在一些极端场合,应该采取积极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 策以稳定经济。
规则与相机抉择
• 固守规则or相机抉择? • 在规则与相机抉择的争论中,承认积极规则的可
以及执行效率极高,因而其决策时滞和行动时滞 均很短。 • 相反财政政策就没那么幸运了。需要经历政府制 定,国会批准,因而决策时滞长。另一方面即使 法案通过了,也需要时间付诸执行,所以其行动 时滞也是存在的。

宏观经济学第8章PPT课件

宏观经济学第8章PPT课件

长期和短期行为的差别。
Y、r、P
古典理论
描述经济长 期运行
1. 产量由L、K和生产技术决定。
2. 产量水平既定时,利率的调整使S与I平衡。
3. 物价水平的调整使货币的供求平衡。货币供给的变动引起物价 水平同比例变动。
第17页/共52页
§2 利率的决定
短期 1. 物价水平固定在某个水平上,在短期中对经济状况的变动反应较小。
收入和支出的变动 E=A+eY
45°
E
自生支出的变动 A=a+I+G
E1
B
假设政府购买增加∆G
则计划支出线E0向上平移到E1 经济均衡点由A移到B,国民收入由Y0 增加至Y1
E0
∆G
A
∆Y
结论
O
由于政府购买G的增加引起国民收入Y增加,但∆Y>∆G
Y0 Y1
Y
这是因为自生支出增加后引起国民收入Y增加,而Y增加后又增加了派生支出,因 此,均衡国民收入的增量等于自生支出的增量加上派生支出的增量,即∆Y>∆G 。
第5页/共52页
§1 国民收入的决定
乘数效应
政府购买增加对于国民收入的放大效应称之为~。
自生支出乘数k 政府购买乘数k
= ∆Y/ ∆A = ∆Y/ ∆G
投资乘数k 税收乘数k
= ∆Y/ ∆I = ∆Y/ ∆T
如何确定乘数?
假定e=0.5,政府购买一次性增加了100万
政府购买的最初增加= 消费的第一轮变动= 消费的第二轮变动= 消费的第三轮变动=
所以,IS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Y
第24页/共52页
§3 IS-LM模型
LM曲线 LM曲线的推导
r r2 r1

宏观经济学第8章-13页文档资料

宏观经济学第8章-13页文档资料

第八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本章知识脉络图本章学习重点与难点一、充分就业与自然失业即使经济能够提供足够的职位空缺,失业率也不会等于零,经济中仍然会存在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

凯恩斯认为,如果消除了“非自愿失业”,失业仅局限于自愿失业的话,经济就实现了充分就业(如图1所示,其中W 表示工资率,N 表示劳动数量,N E 表示充分就业的劳动数量)。

W** W定义自然失业率让劳动力市场和商品市场供求力量自发起作用时,总供给和总需求处于均衡状态时的失业率。

所谓没有货币因素干扰,指的是失业率的高低与通货膨胀的高低之间不存在替代关系。

因此,自然失业率应等于某一时点上摩擦性和结构性失业占劳动力的百分比。

在实际统计中,用长期的平均失业率来近似的表示自然失业率。

提示:在宏观经济学中,在充分就业状态下,失业率并不等于零,它相当于摩擦性失业率与结构性失业率之和,这就是“充分就业下的失业率”。

因此,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充分就业的总产量等概念通常被看作不同经济状态的分水岭,所以自然失业率对于理解潜在产量(充分就业的产量)有重要意义,在理解宏观经济政策方面也发挥重要作用。

二、通货膨胀的原因 通货膨胀为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内物价总水平持续地和显著地上涨过程。

通货膨胀的原因在西方经济学界有多种不同角度的解释:(一)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注意学派继承货币数量论的观点,认为通货膨胀无论何时何地都是一种货币现象——货币供给的增加是导致通货膨胀的基本原因。

(二)运用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分别从需求角度和供给角度进行解释1.需求拉动通货膨胀理论认为通货膨胀理论是总需求的过度增长所引起的,包括在为实现充分就业时的瓶颈式通货膨胀和充分就业时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

总需求的过度增长可能来自于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需求、国外需求,也可能由于货币政策的改变而引起;如图2所示,当需求曲线AD 向上移动的过程中,供给保持不变时,价格水平逐渐上升。

2.成本推动通货膨胀理论认为通货膨胀是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持续和显著的上涨。

2024版年度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ppt课件

2024版年度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ppt课件

CHAPTER1 2 3研究整体经济现象,包括国家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失业等问题。

宏观经济学定义为政策制定者提供理论支持,指导国家经济发展。

宏观经济学重要性两者相互补充,共同构成完整经济学体系。

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关系宏观经济学概述多恩布什与宏观经济学多恩布什生平简介著名经济学家,对宏观经济学有深入研究。

多恩布什主要贡献提出货币主义理论,强调货币政策在宏观经济调控中作用。

多恩布什学术影响其理论对现代宏观经济学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掌握宏观经济学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了解多恩布什货币主义理论。

课程目标课程结构学习方法建议包括宏观经济学基础、货币主义理论、政策实践等模块。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关注经济政策动态。

030201本课程目标与结构CHAPTER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国内生产总值(GDP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居民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国民生产总值(GNP )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居民通过劳动所获得的收入总和。

国民收入(NI )居民个人从各种来源获得的收入总和,包括工资、租金、利息、利润等。

个人收入(PI )国民收入核算体系03可持续发展经济增长应与环境保护、社会公正相结合,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01经济增长理论研究经济增长的规律和影响因素,包括哈罗德-多马模型、新古典增长模型、内生增长模型等。

02经济增长政策政府为促进经济增长而采取的政策措施,如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科技政策等。

经济增长理论与政策失业与通货膨胀问题失业类型与原因包括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周期性失业等,原因涉及劳动力市场供求失衡、产业结构调整等。

通货膨胀类型与原因包括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货币型通货膨胀等,原因涉及总需求过度、成本上升、货币超发等。

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菲利普斯曲线揭示了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但长期内二者并无必然联系。

西方宏观经济学课件第八章

西方宏观经济学课件第八章




二、准备金 1、银行为应付储户提款而保留的资金称为准备金或银行储备;银行准 备金占全部存款的比例称为准备率或法定准备率rr。 必要准备金=储蓄额×法定准备率 银行持有准备金的方式:存入中央银行或自己库存现金(准备金又可 分为一级储备<现金>和二级储备<短期债券>)。 2、银行的准备金超过必要准备金的部分就是过度储备; 过度储备=现有总储备–必要准备金 800=1000–1000×20% 过度储备的大小决定着银行贷款的多少和规模。 三、银行的货币创造过程 假定法定准备率rr为20% A100 B80 C64 D51.2··· ··· 银行体系创造了一系列活期存款和再贷款,形成银行货币的创造过程。
第八章 银行制度与货币政策
第一节 现代银行制度与货币创造



一、偿付能力与灵活性 银行偿还其债务的能力即银行的偿付能力。银行同时作 为债务人和债权人,必须在失去偿付能力和获得利润之 间作出选择。 银行须备有足够数量的现金以便储户随时提取,即银行 的灵活性。银行必须在增加灵活性从而因持有现金增加 而增加机会成本,与失去灵活性从而增加风险成本之间 进行权衡。 偿付能力和灵活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它们的成本却 是相同的,保持较高偿付能力和较高灵活性的机会成本 都是因此而减少的收入。
r IS2 r2 r3 r1 IS1 B
LM1 货币主义 r
凯恩斯主义
货币主义
LM1
LM2
LM1 LM2
LM2
C
A
r1 r3
r2
A
C B
凯恩斯主义
O
Q1 Q2 Q3 Q4
Q
Q1 Q3 Q2
IS
Q

宏观经济学第八章

宏观经济学第八章
假定A因购买B 的商品填写了一张400美元的支票给B,B将其得 到的400美元支票存入乙银行,乙银行则在其资产和负债的贷方 (增方)计入400美元,并将这张支票存入中央银行。中央银行 在乙银行准备金存款的贷方计入400美元,在甲银行的准备金存 款的借方(减方)计入400美元,并通知甲银行。甲银行一方面 会在A的支票帐户中减去400美元,另一方面,其总储备资产和 负债也减少了400美元。
在美国称为联邦基金市场,其利息率称为联邦基金利率。
PPT文档演模板
宏观经济学第八章
4
6
准பைடு நூலகம்金的持有有两种形式:一是银行自己库存的现金,二是将 准备金存入中央银行。由于银行日常的现金需要量低于储蓄的 3%,绝大多数银行会把其余的必要准备金存入中央银行。
准备金又分成两级:以现金形式持有的准备金称为一级储备, 以灵活性最高的债券(通常是政府的短期债券)形式持有的 准备金称为二级储备。
宏观经济学第八章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17
宏观经济学第八章
一、偿付能力与灵活性
银行是其储户的债务人,它必须在其债权人 ——储户——提出要求 时归还其存款时,支付一定量的利息。银行偿还其债务的能力称为 银行的偿付能力。银行又是其贷款客户的债权人,它可以在贷款到 期后收回本金和一定数量的利息收入。贷款利息与存款利息的差额 减去银行业务活动的各种成本和费用之后,就是银行利润。
三、商业银行的货币创造过程
银行不仅从事信贷业务,同时还代储户支付各种货款和费用。 区分这两类业务对货币供给量的不同影响是十分重要的。
PPT文档演模板
79
宏观经济学第八章
1.支票交易
假定消费者A 和B 分别在甲和乙两个银行开有支票帐户,A在甲 银行有1000美元的活期储蓄,而B 在乙银行帐户上的储蓄为零。

宏观经济学·多恩布什

宏观经济学·多恩布什

宏观经济学·多恩布什绪论 (3)第2章国民收入核算 (5)第3章:增长与积累 (6)第4章增长与政策 (8)第5章总供给与总需求 (9)第6章总供给:工资、价格与失业 (11)第7章通货膨胀与失业的解剖 (14)第8章新宏观经济学 (15)第9章收入与支出 (18)第10章货币、利息与收入 (19)第11章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 (20)第12章国际联系 (22)第13章消费与储蓄 (25)第14章投资支出 (27)第15章货币需求 (28)第16章联邦储备,货币与信用 (30)第17章金融市场 (32)第18章稳定政策:前景与问题 (33)第19章货币、赤字与通货膨胀:证据与政策问题 (35)第20章预算赤字与公共债务 (37)第21章国际调整与相互依存 (39)绪论1.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时期:a.长期:增长理论探索,生产能力的增加b.生产能力恒定,总供给固定,大规模通胀源于总需求c.价格不变,总需求变动引起产量变动2.涉及到的经济行为:繁荣与衰退,经济的商品与劳务的总产出,产量的增加,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国际收支与汇率等3.关注的重点:影响消费与投资,美元与国际收支,工资与价格变动的确定,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货币存量,联邦预算,利率与和国债等的经济行为与经济政策。

4.宏观经济学分析的要素:这些要素处于经济中的商品,劳动和资产各个市场之间的相互作用之中,以及处于各国国民经济贸易往来相互作用之中。

5.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准则:不同商品的所有市场视为单一市场,市场之间的无差异6.根本问题是解决政府如果进行市场干预7.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此理论要用在实践当中来。

8.长期的研究内容:探究投入的积累与技术的改进如何导致生活水准的提高。

忽略谁退和繁荣以及有关利用人力和其他资源的短期波动。

假定劳动、资本、原料等全都是充分利用的e9.要考虑的数据是长期经济中的均值。

10在具体分析中,要考虑国家之间的增长的差异以及这种差异的根本原因。

宏观经济学课件(第八章)

宏观经济学课件(第八章)

有劳动能力
失业
主体
没有工作
必须
具备
三个
条件
愿意工作并正在努力寻找工作
(二)失业的衡量
失业率
失业 的衡量 指标
就业增长率
离职率
失业率
是一定时期(如某一个月) 内到有关部门登记的失业 人口与劳动力人口之比。
衡量失业状况 的主要指标
年失业率=该年度有失业经历 的人占劳动力人口的比例×失 业的平均周数/52周。
七、 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
产生 原因
产生摩擦性失业的原因在于寻找工作 需要成本,从而使失业者不可能马上 找到工作。
结构性失业的原因在于劳动力在各
一是不同部门之间差异程度的大小 二是劳动力的初始人力资本及培训机制。
(二) 职业搜寻理论
七、 失业的影响
对失业者 的影响
会使失业者个人和家庭收入减少, 生活水平下降
对社会的影响
增加国家财政负担 影响到社会的稳定,使犯罪率上升
造成人力资本的浪费和流失
对经济的影响
奥肯定律
奥肯定律是由美国人奥肯提出 来的,反映失业率与经济增长 率之间关系的经验规律。
在经济增长率为3%的情况下,失业率每上升 1%,实际的经济增长率会下降2%。 即实际GDP变化率=3%-2失业率的变化率
第八章 失业和通货膨胀理论
失业理论 通货膨胀理论 失业和通货膨胀的关系
第一节 失业理论
一、 人口的划分
{ { { 总人口
劳动年龄人口
劳动力人口
就业人口 失业人口
不在劳动力人口
不在劳动年龄人口
不在劳动力人口包括:
(1)军队人员; (2)在校学生; (3)家务劳动者; (4)因病退职人员以及丧失劳动能力、服 刑犯人等不能工作的人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短期菲利普斯曲线的转换形式: 工资-就业之间的正向关系
工 W 资 增 长 率 W0
WN
WN线的 斜率取决 于工资对 就业的调 整系数ε
就业水平N
0 N*
工资-就业曲线可以转化为价格-供给曲线
价 P 格 水 平 P0
AS
AS线的 斜率取决 于价格对 产出的反 应程度
产出水平Y
0 Y*
4,长期菲利普斯曲线的含义(P106)
二、短期总供给曲线的移动(P120)
2,总供给曲线移动的图示(P122图6-12) 原材料价格上涨和名义工资上涨,导致总供 给曲线左移,引起价格提高和产出降低; 原材料价格下跌和名义工资下降,导致总供 给曲线右移,引起价格下降和产出增加; 技术进步、劳动生产率提高,导致总供给曲 线右移,引起价格下降和产出增加;
2,短期菲利普斯曲线的通常含义(P105)
A.通常含义: B.公式: π = -ε (u-u*)=-0.5(u-u*); C. 表示在短期内,失业率降低一个百分点,将会 提高通货膨胀0.5个百分点;或者说,通货膨胀 要降低1个百分点,需要失业率提高2个百分点; D. 图形表示:(见P106图6-5); E.政策意义
一、总供给曲线及其调整(P100)
1, 总供给曲线: A. 总供给曲线表示商品价格与总供给(总 产出)之间的正向对应关系:即随着产出 的扩大,会导致价格的上升; B. 总供给曲线可以表现为线性曲线或非线 性曲线(P100图6-1为线性总供给曲线, P101图1为非线性曲线);
总供给曲线
P P AS AS
Y
3,总供给曲线移动后的调整(P122)
A.市场自动调整: 当价格提高产出减低时,经济出现衰退,失 业率提高; 衰退和失业迫使价格连同工资一起下降,一 直持续到经济恢复到潜在水平; 此时价格恢复到原来水平,但实际工资会比 原来低; 而且工资的调整过程是缓慢的;
短期总供给曲线移动后的调整
P 市场调节:工 资和价格逐步 下降使产出恢 复到潜在水平
A.含义: B. 图形:
长期菲利普斯曲线
通 货 膨 胀 率 LRPC
U*
失业率
二、附加通货膨胀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
1,预期: 2,含义: 3,公式表示:
4,附加通货膨胀预期,导致菲利普斯曲线的 平行移动(P108)
二、附加通货膨胀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
3,公式表示: 工资增长率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公式: gw-πe = -ε(u-u*) →→ gw = πe -ε(u-u*) ; 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公式: π-πe = -ε(u-u*)→→ π= πe -ε(u-u*) ;


1, 总供给曲线:
C.总供给曲线的特点:(P102) a总供给曲线越平坦,产出和就业变动对当期 价格的影响就越小;反过来说,如果价格 对失业变动的反应较小,则总供给曲线将 非常平坦; b极短期总供给曲线可以看成是水平线的,长 期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线的,而大多数短期 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短期总供给曲线移动后的调整
P 政府调节:增 加总需求是产 出恢复到潜在 水平,但价格 提高,实际工 资下降
AS1
P2 P1 E1 E2 E0 AS0
P0
AD1
AD Y1 Y0= Y* Y
复习思考题
1,短期和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有什么不同? 2,P126概念题第5题; 3,P126技术题第1题; 4,P126概念题第1题; 5,解释为什么总供给曲线在大多数情况下是 正斜率的? 6,P126技术题第3题;
总供给曲线的斜率

长期AS t=∞
P AS
t=0 短期AS

Y*
Y*

2,总供给曲线的调整机制:
A. 总供给曲线可以被看成是价格随时间推 移而上升或下降的作用机制: 总供给曲线的函数为: Pt+1 = Pt [ 1+λ ( Y-Y*)]; B.总供给曲线的价格调整以潜在产出(充 分就业时的产出)为基础:
第八章
总供给分析
(参阅教材P98第6章)
第八章 总供给分析
第一节 菲利普斯曲线 第二节 短期总供给曲线及其推导 第三节 短期总供给曲线的影响因素
第一节 菲利普斯曲线(P103)
一、菲利普斯曲线的含义 二、附加通货膨胀预期的现代菲利普斯曲线
一、菲利普斯曲线的含义
1,短期菲利普斯曲线的最初含义(P104) A.含义: B.图形表示:(P104图6-4); C.公式: gw = ( Wt+1 -Wt ) / Wt; =-ε(u-u*)
一、短期总供给曲线的斜率(P112)
3,图形表示(P113图6-9 工资-就业关 系): 4,工资粘性的原因分析(P114): 5个 A.信息不充分: B.协调和竞争问题: C.效率工资和价格变动的成本: D.合同与长期关系问题: E.内部人-外部人模型:
二、短期总供给曲线的移动(P120)
1,影响总供给曲线移动的因素: A.原料价格的变动; B.名义工资的变动; C.技术进步、劳动生产率提高等影响;

失业率
附加通货膨胀预期与短期菲利普斯曲线
通 货 膨 胀7 率
…实际失业率=自然失业
当实际通货膨胀率=预 期通货膨胀率时,… 80年代早期的πe =7% 80年代初的菲利普斯曲线 90年代晚期的πe =2% 90年代晚期的菲利普斯曲线 U*
率,产出达到潜在水平 2
失业率
附加通货膨胀预期与短期菲利普斯曲线
短期总供给曲线的移动
P 原材料价格上涨\ 工资上涨\技术退 步使AS曲线左移 …导致价格上 升,产出减少
AS1
P1 E1 E0 AS0
P0
AD Y1 Y0
Y
短期总供给曲线的移动
P AS0 原材料价格下降\ 工资下降\技术进 步使AS曲线左移 …导致价格下 降,产出增加
P0 P1
E0
E1
AS1
AD Y0 Y1
AS1
P1 E1 E0 AS0
P0
AD Y1 Y0= Y*
Y
3,总供给曲线移动后的调整(P122)
B.政策适应性调整: 政府可以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产出进 行调整,使其恢复到潜在产出水平; 但商品价格会提高,在名义工资不变条件下 实际工资也会下降; 而且产出的增加会刺激通货膨胀的进一步提 高。
2,总供给曲线的推导过程(P119)
A.gw 表示下期的工资水平;下期工资水平 与本期工资水平的关系为:
2,总供给曲线的推导过程(P119)
B. 将成本与价格的关系进行变形, 转化为 变动率:
2,总供给曲线的推导过程(P119)
C.将价格与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相联 系,则有:
2,总供给曲线的推导过程(P119)
最初的菲利普斯曲线
货 币 工 资 增 长 率 % 6
4 2

-2 -4 2 4 6 8 10 12
自然失业率为 5%;当实际 失业率高于自 然失业率时, 工资下降;当 实际失业率低 于自然失业率 时,工资上升
失业率%
1,短期菲利普斯曲线的最初含义
D. 根据失业率变化情况而进行的工资或价 格上涨很缓慢: Wt+1= Wt[1- ε(u-u*)] 只有当u<u*,才能有Wt+1 > Wt;而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实际失业率往往高于 自然失业率; 工资调整相当缓慢,也称之为工资粘性, 将在后面具体分析。
通 货 膨 胀7 率 高通货膨胀预期并经济 衰退时,称为滞涨. 80年代早期的πe =7% 80年代初的菲利普斯曲线 90年代晚期的πe =2% 90年代晚期的菲利普斯曲线 U*
· S

失业率
第二节 短期总供给曲线及其推导 (P100、P118)
一、总供给曲线及其调整(P100) 二、短期总供给曲线的推导(P118)
二、附加通货膨胀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
4,附加通货膨胀预期,导致菲利普斯曲线的 平行移动(P108): A.预期通货膨胀最后将一个一个地变成实际 通货膨胀; B.实际通货膨胀提高的程度取决于预期及调 整的幅度; C.当实际通货膨胀=预期通货膨胀时,实际 失业率=自然失业率,产出达到充分就业时 的水平;当实际失业率低于充分就业时的自 然失业率水平时,实际通货膨胀率会高于预 期通货膨胀率;
附加通货膨胀预期与短期菲利普斯曲线
通 货 膨 胀7 率 预期通货膨胀最终变成 实际通货膨胀 80年代早期的πe =7% 80年代初的菲利普斯曲线 90年代晚期的πe =2% 实际通货膨胀提高的 程度取决于预期及调 整的幅度 90年代晚期的菲利普斯曲线

失业率
附加通货膨胀预期与短期菲利普斯曲线
通 货 膨 胀7 率 短期内菲利普斯曲线比 较平坦,长期是直线 80年代早期的πe =7% 80年代初的菲利普斯曲线 90年代晚期的πe =2% 短期内通货膨胀率与 失业率之间存在替代 关系,长期内不存在 90年代晚期的菲利普斯曲线
通 ( 百 分 比 年 ) 15 10 通货膨胀率
b a c 自然失业率
/
5 0 3 6
9 12 失业率(劳动力的百分比)
短期菲利普斯曲线的政策意义
通 货 膨 5 胀 率 4
B B点:应采取紧缩性政策
A
A点:无需采取政策调节 C点:应实施扩张性政策
C
1
PC
1
4
5
失业率
3,短期菲利普斯曲线的转换形式 (P113)
A.含义: B.公式: gw = -ε(u-u*) =-ε×[(N*-N)/ N ] (不含通货膨胀预期); =πe -ε×[(N*-N)/ N] (包含预期通货膨胀在内);
3,短期菲利普斯曲线的转换形式 (P113)
C.当 N>N*, 当N=N*, 当N<N*, D.图形表示:见P113图6-9; 还可将图6-9工资-就业关系转化为价格- 产出关系,从而成为总供给曲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