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学习:《让世界充满爱》教案设计

合集下载

《让世界充满爱》综合性学习教案

《让世界充满爱》综合性学习教案

《让世界充满爱》综合性学习教案第一章:爱的定义与重要性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爱的定义和内涵。

让学生认识到爱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爱心和关爱他人的意识。

1.2 教学内容:讨论爱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爱的多样性和广泛性。

分享有关爱的故事或事例,让学生感受到爱的力量。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爱的理解和体验。

1.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让他们回忆自己经历过的一次爱的体验,并分享给同学。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探讨爱的不同表达方式和影响。

邀请嘉宾进行讲座,分享他们的爱的故事和经验。

1.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爱的理解和关爱他人的意识。

收集学生的分享和写作,评估他们对爱的体验和感受。

第二章:表达爱的方法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表达爱的多种方法。

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2.2 教学内容:讨论和分享不同的爱的表达方式,如言语、行动、礼物等。

学习有效的沟通技巧,包括倾听、表达和理解他人。

2.3 教学活动: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模拟不同的爱的表达场景。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最喜欢的爱的表达方式。

组织学生进行小项目,让他们通过行动或制作礼物来表达爱。

2.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沟通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收集学生的项目作品,评估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第三章:家庭中的爱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家庭中爱的意义和重要性。

培养学生对家庭的感恩之心,增强家庭关系。

3.2 教学内容:讨论家庭中爱的表现和影响,如父母的关爱、兄弟姐妹的陪伴等。

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对家庭的感激之情,培养家庭责任感。

3.3 教学活动: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在家庭中感受到的爱的例子。

组织学生进行家庭采访,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爱如何表达。

引导学生进行写作,写下自己对家庭的感激之情和家庭责任感的思考。

3.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家庭采访中的参与程度,评估他们对家庭中爱的理解和感受。

初中音乐《让世界充满爱》教学设计三篇

初中音乐《让世界充满爱》教学设计三篇

【导语】《让世界充满爱》是上世纪⼋⼗年代中期作曲者郭峰为国际和平年专门创作的组曲之⼀。

歌曲采⽤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结构,a段为齐唱形式,b段和变化再现的第三部分均为⼆声部合唱形式。

合唱采⽤的是最常规的三度同节奏主调⾳乐写作织体,节奏规整,旋律以平稳进⾏为主,琅琅上⼝⽽⼜富有个性,适合班级教唱。

准备了以下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篇⼀ ⼀、教学年级:七年级 ⼆、教学课时:第1课时 三、教学⽬标 1、“唱会”并且能够初步“唱好”歌曲《让世界充满爱》,体验歌曲的⾳⾊美与声部的和谐美,激发学⽣的歌唱兴趣。

2、在歌唱训练中体会歌曲的意境,了解⾳乐要素在歌曲中的表现作⽤。

利⽤声⾳来塑造美,表现爱。

3、掌握切分节奏和后附点节奏的演唱⽅法,了解以三度配置为主的同节奏⼆声部合唱歌曲的⼀般特点。

四、教学重难点 1、⽤听觉调整⾃⼰的声⾳,保持声部的⾳准和⾳⾊统⼀,重点是b乐段合唱声部的和谐性。

2、前半拍休息节奏,切分节奏,后附点节奏,变化⾳,长⾳时值的保持。

五、教学⽤具:多媒体教学系统,钢琴,课件,歌谱。

六、教学过程 (⼀)导⼊新课(约占本课时的12%) 1、播放包含童声合唱《让世界充满爱》节⽬的慈善⽂艺演出视频资料。

2、提问:如果你在慈善晚会中听到这⾸歌曲,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3、歌曲采⽤了什么样的演唱形式?可以划分为⼏个部分? 设计意图:⽤视频资料作为情境导⼊的教学⼿段,开门见⼭地导⼊到教学主题中,让学⽣初听⾳乐,通过听觉和视觉刺激让学⽣尽快进⼊学习状态。

运⽤提问形式,可以让学⽣尽快集中注意⼒,进⼊⾳乐情境,关注⾳乐的表现形式。

(⼆)新歌教学(约占本课时的70%) 1、教师范唱歌曲第⼀乐段,提⽰学⽣对照歌谱找出四个乐句之间的关系。

2、学⽣观察歌谱后得出结论:第⼀、三乐句完全重复,⼆、四乐句变化重复,结⾳不同。

3、跟琴视唱旋律,控制⽓息,⽤假声位置发“nu”(努)母⾳轻声歌唱,提⽰学⽣注意⽤⽿朵倾听和调整⾃⼰的声⾳,必须与⾝旁同学的声⾳相似,相互模仿,全班的声⾳要求⾼度统⼀。

《综合性学习:让世界充满爱》教学设计6.doc

《综合性学习:让世界充满爱》教学设计6.doc

《综合性学习:让世界充满爱》教学设计6综合性学习:让世界充满爱◆活动目标:1、让学生通过对“爱”的主题的搜集、整理、探究,提升对关爱的认识,培养学生善于与人相处,与人共事,与人合作的精神。

2、让学生通过文字、图片、表演、论辨等形式展示成果,进而让他们发现自己身边及社会上需要关爱的人,又可以让他们珍惜自己所拥有的“爱”。

3、让学生通过爱的故事讲述、诗歌朗诵、歌曲演唱等,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提升学生对自己的亲人及其他普通人的爱心、同情心。

4、通过“爱你就等于爱自己!”、“让真情永远”、“让世界充满爱”等主题的写作训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寻找需要关爱的人)、分析问题(他们为什么会这样)、解决问题(怎样帮助他们)的能力。

◆活动重点:1、学会交流,利用图书馆和互联网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2、学会观察,利用在家时间细心观察亲人之间的那份关爱,以及发现社会上关爱的动人故事。

3、学会思考,为什么要关爱、以及怎样去关爱别人,提高对“爱”的认识。

4、学会活动,在活动中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活动设想:没有爱的世界是死寂的,失去了生机与活力,没有了亲情与友情,缺少了真诚与倾心。

当代中学生,多是独生子,多自私自利,对周围的人与世界漠不关心,眼中只有自己,没有他人。

通过本次学习,呼唤他们的爱心,让他们懂得爱亲人、爱他人、爱社会是一种幸福,给他人一份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活动准备:1、分好活动小组,制定此次小组活动的方案,填好活动表格,由小组长负责记录填写。

确定三个主题:a.关爱身边的伙伴 b.同在一片蓝天下 c.人人都献出一份爱。

2、搜集体现爱心、同情心、互帮互助的文章、歌曲、故事,以小组为单位,将文章或故事或打印或复印或清抄,整理成册。

3、观察身边的伙伴,思考他们需要什么样的关爱,观察街头墙角摆小摊的、捡破烂的,思考应该怎样关爱他们。

◆活动方法;小组自主合作探究◆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设计:一、创设情景,故事导入课前放《爱的奉献》歌曲,渲染一种浓浓的情感氛围。

(word完整版)综合性学习让世界充满爱教案

(word完整版)综合性学习让世界充满爱教案

综合性学习《让世界充满爱》教案活动目标:1.学会关注身边的事,发现美;2.学会善于与人相处,与人合作的精神;3。

懂得关爱亲人、关爱他人、关爱社会是一种幸福,给他人一份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4。

锻炼口语交际能力,提高写作记叙文的能力。

活动重点、难点:学生准备过程中的合作任和个人的独立自主性。

细心观察,用心思考.课时安排:一课时.活动过程:一、激情导入呼唤爱心(以郭峰的《让世界充满爱》为音乐背景讲述故事)暴风雨后的一个早晨,一个男子到海边散步,他注意到在沙滩的浅水洼里,有许多被昨夜暴风雨冲卷上岸的小鱼;当太阳升起后,水会被蒸发,鱼儿只有死路一条一个小男孩正一条条的将小鱼捡起来,扔进大海他一边做一边对旁边惊异的男子说:“这条鱼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是的,靠一个孩子的力量,不可能改变海滩上所有小鱼的命运,但是,他挽救了自己身边的小鱼的生命小男孩的爱心令人肃然起敬是啊,爱是一种博大的感情,她就像一股涓涓的细流,流淌在人们的心间,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同学们伸出你的手,伸出我的手,让我们共创一个美好的人间”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共同探讨这个话题:让世界充满爱二、教学过程:(一)走进爱的世界1. 学生交流爱的故事2. 讲述自己或他人给亲人、给他人、给社会以关爱的感人事迹3.教师小结爱是人类一种美好的感情,有亲情之爱、朋友之爱、人类之爱等等,所有的爱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祝福自己所爱的人生活的幸福.从这个意义上说被爱的人是幸福的,会爱的人也是幸福的,因为我们用自己的行为参与到这一创造幸福的过程中,使自己的爱与对方的爱融为一体,在一个真善美的境界中完成了生命的升华.(二)同在一片蓝天下谈感受教师:总有一种声音让我们泪流满面,总有一张照片让我们隐隐作痛。

在我们无意享受幸福的时候,不要忘记,有一群本应和我们一样的人正在苦苦挣扎。

请看……观看图片,就图片写下自己的感受。

八年级上册教案综合性学习 《让世界充满爱》(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上册教案综合性学习 《让世界充满爱》(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让世界充满爱》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爱的内涵,认识到爱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关爱社会的情感。

3. 提高学生表达能力,学会用语言、行动传递爱。

4.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爱的重要性2. 关爱他人3. 关爱社会4. 传递爱的方式5. 实践环节:制作爱心卡片、爱心行动分享三、教学方法1.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爱的理解。

2. 案例分析法:通过举例分析,让学生明白关爱他人、关爱社会的重要性。

3. 实践法:让学生动手制作爱心卡片,参与爱心行动,将理论知识付诸实践。

4. 小组合作法:分组进行讨论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讲述一个关于爱的感人故事,引发学生对爱的思考。

2. 讲解爱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爱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3. 分组讨论:让学生探讨如何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并分享讨论成果。

4. 案例分析:举例说明关爱他人、关爱社会的具体做法和意义。

5. 实践环节:让学生制作爱心卡片,写下对家人、朋友、社会的关爱之情。

6. 爱心行动分享: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爱心行动,激发更多学生的参与热情。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爱的理解程度:通过讨论、提问等方式评估。

2. 学生关爱他人、关爱社会的实际行动:通过观察、分享等方式评估。

3. 学生制作爱心卡片的创意和用心程度:评估学生在卡片制作过程中的表现。

4. 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在讨论和实践活动中的表现。

六、教学活动1. 爱心行动计划:让学生制定一个为期一个月的爱心行动计划,每天至少做一件关爱他人或关爱社会的事情。

2. 爱心行动记录:让学生记录自己在爱心行动计划中的表现,包括做的每一件关爱他人或关爱社会的事情,以及自己的感受。

3. 爱心行动分享: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在爱心行动计划中的表现和感受,鼓励其他学生也参与进来。

七、同理心的培养1. 同理心的定义:让学生了解同理心的定义,明白同理心的重要性。

综合性学习活动《让世界充满爱》

综合性学习活动《让世界充满爱》

综合性学习活动《让世界充满爱》教学设计一、活动目标:1.让学生感悟到“爱”的真谛,懂得爱别人和被别人爱都是一种幸福,学会爱,尤其是对弱者的同情和关爱,从而陶冶自己的情操。

2.培养收集、筛选、组织材料,用生动的语言进行表达的能力和写作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二、学情分析:没有爱的世界是死寂的,失去了生机与活力,没有了亲情与友情,缺少了真诚与倾心。

当代中学生,多是独生子,多自私自利,对周围的人与世界漠不关心,眼中只有自己,没有他人。

通过本次学习,呼唤他们的爱心,让他们懂得爱亲人、爱他人、爱社会是一种幸福,给他人一份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中学八年级的学生,在经过一年的中学生活后,已经能独立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有一定的小组合作能力,掌握一定的观察方法,并能将自己收集的材料进行适当整理。

三、教学重难点:1.利用图书馆和互联网收集材料并进行材料整合筛选,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

2.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熟练运用各种方法进行观察、实践,3.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用心思的良好习惯,提高对爱的认识。

4.在活动中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四、活动准备:1.确定三个主题:(1)家庭之爱(2)学校之爱(3)社会之爱2.把全班分成三个小组:(1)第一小组完成主题:家庭之爱;(2)第二小组完成主题:学校之爱;(3)第三小组完成主题:社会之爱。

3.制定此次小组活动的方案:(1)搜集体现爱心、同情心、互帮互助的文章、歌曲、故事、图片,以小组为单位,将它们摘抄或制作成幻灯片、课件等。

(2)观察身边的伙伴,思考他们需要什么样的关爱,把视角街头巷尾,观察摆小摊的、捡破烂的、卖艺的……,思考应该怎样关爱他们。

五、活动方法:1.小组合作探究法;2.活动指导法;3.成果展示法。

六、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播放汶川地震救灾视频:“献给所有为地震灾区无私奉献的爱心人士”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用震撼、感动的救灾画面唤起学生内心深处纯洁美好的心灵,引起共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入课题。

八年级语文综合性学习《让世界充满爱》教案

八年级语文综合性学习《让世界充满爱》教案

《让世界充满爱》综合性学习教学设计
【活动目的】
1、搜集积累体现爱心的格言、歌词、故事等。

2、让学生感悟到“爱”这种博大的感情,懂得爱别人和被别人
爱都是一种幸福,尤其是对弱者的同情和关爱。

3、培养学生爱的意识、情感,自觉进行爱的奉献。

【走进主题】
一、激情导入呼唤爱心
二、活动链接
第一环节:展示积累感悟爱心
1、学生展示积累,欣赏诗歌、美文佳句
让各小组派代表背诵有关“爱”的诗词、名言佳句(师及时鼓励为主,让他们乐于与同学交流,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
2、教师展示爱的名言、爱的诗歌,全班齐诵。

第二环节:走进生活寻找爱心
1、播放一段公益广告“心在一起”,
2、爱心故事大家讲(多媒体展示学生作品),
第三环节:走出课堂 , 展现爱心
班长向同学发出爱的倡议,并让学生在爱心卡片上写下自己的爱心方案(帮助对象、帮助方法、自己的姓名),贴到“爱心专栏”班委将会跟踪调查(播放歌曲《爱的奉献》)
三、作业布置
1、动脑动手,整理自己的感悟,以“让世界充满爱”、以“爱”为话题写一篇小习作
2、课外推荐阅读书籍:《爱的教育》、《泰戈尔诗选》、《繁星》、《春水》等。

综合性学习《让世界充满爱》教案7篇

综合性学习《让世界充满爱》教案7篇

综合性学习《让世界充满爱》教案7篇教案包括教材简析和学生分析、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及练习设计等。

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综合性学习《让世界充满爱》教案7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让世界充满爱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感悟到“爱”这种博大的感情,尤其是对弱者的关爱,从而陶冶自己的情操。

2、培养搜集、组织材料,用生动具体的语言进行表达的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活动重点】学生准备过程中的合作性和个人的独立自主性。

细心观察,用心思考。

【课前准备】1、搜集以“爱”为话题的歌曲,并谈谈自己的感悟。

2、开展一次以搜集“爱心故事”为目的的定向性阅读活动。

3、整理所搜集的资料。

【设计说明】没有爱的世界是死寂的,失去了生机与活力,没有了亲情与友情,缺少了真诚与倾心。

当代中学生,多是独生子,多自私自利,对周围的人与世界漠不关心,眼中只有自己,没有他人。

通过本次学习,呼唤他们的爱心,让他们懂得爱亲人、爱他人、爱社会是一种幸福,给他人一份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方法指导】(课前指导)讲故事的方法与技巧:1、要以口语为主,语气要亲切,可根据故事内容,恰当运用停顿、轻重音、语速、语调的变化来表达感情,感染听众,以求取得最佳的表达效果;2、可借助表情、手势、姿态、动作等形体语言表情达意,增强表达的生动性;【教学过程】一、导入(以《让世界充满爱》为音乐背景讲述故事),暴风雨后的一个早晨,一个男子到海边散步,他注意到在沙滩的浅水洼里,有许多被昨夜暴风雨冲卷上岸的小鱼。

当太阳升起后,水会被蒸发,鱼儿只有死路一条。

一个小男孩正一条条的将小鱼捡起来,扔进大海。

他一边做一边对旁边惊异的男子说:“这条鱼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是的,靠一个孩子的力量,不可能改变海滩上所有小鱼的命运,但是,他挽救了自己身边那些小鱼的生命。

小男孩的爱心令人肃然起敬。

爱是一种博大的情感……二、唱响“爱”曲学生展示自己的所选曲目并谈感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性学习:《让世界充满爱》教案设计
云梦县清明河中学丁勇士
活动目标
1、让学生感悟到“爱”这种博大的感情,尤其是对弱者的关爱,从而陶冶自己的情操。

2、培养搜集、组织材料,用生动具体的语言进行表达的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课前准备
1、开展一次以搜集“爱心故事”,为目的的定向性阅读活动。

2、整理所搜集的资料,每人写一篇爱心故事。

3、每人至少一则故事,四人一组,课前交流,每组选一则最能打动人的。

推荐资料
1、歌曲:郭峰《让世界充满爱》、韦唯《爱的奉献》、周华健或臧天朔《朋友》。

活动步骤
一、导入
(以郭峰的《让世界充满爱》为音乐背景讲述故事),暴风雨后的一个早晨,一个男子到海边散步,他注意到在沙滩的浅水洼里,有许多被昨夜暴风雨冲卷上岸的小鱼;。

当太阳升起后,水会被蒸发,鱼儿只有死路一条。

一个小男孩正一条条的将小鱼捡起来,扔进大海。

他一边做一边对旁边惊异的男子说:“这条鱼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是的,靠一个孩子的力量,不可能改变海滩上所有小鱼的命运,但是,他挽救了自己身边的小鱼的生命。

小男孩的爱心令人肃然起敬。

爱是一种博大的感情,她就像一股涓涓的细流,流淌在人们的心间,你只有用心去体会才能在内心深处引起震撼。

(也可由“爱”的繁体写法分析入手来导入)
二、方法指导(投影显示)
讲故事的方法与技巧:
1、要以口语为主,语气要亲切,可根据故事内容,恰当运用停顿、轻重音、语速、语调的变化来表达感情,感染听众,以求取得最佳的表达效果;
2、可借助表情、手势、姿态、动作等形体语言表情达意,增强表达的生动性;
3、要根据现场反应,随时调整自己所讲述的内容和方式。

三、讲爱心故事
要求:
1、主题“爱心”,故事必须是真实的,要有连贯性,富于吸引力,能感染人;
2、内容要集中鲜明,所讲故事要能给同学留下深刻的印象;
3、灵活运用讲故事的方法与技巧。

四、谈爱的感受
学生漫谈(或分组讨论或个别发言)
人生命运存在着难以预测的因素,生活中会有意想不到的不幸降临,每个人都可能会遇到需要他人同情、理解和关怀的事。

当你面临困难、忧伤的时候,你是否接受过别人的爱心和帮助?请你谈谈自己的经历和当时的感受。

五、小结
(参考言论,可结合学生讲的故事内容来具体发挥)
1、热爱他人从热爱父母做起,父母是我们生活和学习的最直接依赖者,我们要体谅父母的辛苦,关心父母的健康,分担父母的忧愁。

关心的范围逐步扩大,从关心父母到关心他人、社会、自然。

(生活中你做得怎么样?)
2、欺侮弱者集中体现了人性中的弱点,这种情况在我们生活的世界上普遍存在着。

例如大国欺侮小国、富人欺压穷人、健全人歧视残疾人、高年级欺负低年级等等。

强者对于弱者的优越感及这优越感引发的霸道行为既是普遍的,又是丑恶的;(你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3、从“人”的写法来分析,“人”字的结构是一撇一捺相互支撑,彼此扶持。

马克思说:“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和”。

生活在世界上的人都是互相关联的,因此环境优越的人不该漠视人类生活中存在着的苦难和不幸,尤其不该漠视处于苦难和不幸中的儿童。

(当有困难的人需要帮助甚至是需要捐款的时候,你持什么样的态度?)
4、我们不能对他人的苦难持无动于衷的冷漠态度或居高临下的怜悯姿态。

我们应尊重被同情人的人格,以平等的态度去爱他们。

(请把目光转向街头墙角,看看那些捡破烂的、耍把戏的……他们的外表怎样,说什么话、做什么事?不妨与他们交谈,甚至有一些交往,让彼此心灵沟通。

)
六、拓展
1、让每个同学在纸片上写一句话(和爱有关的),表达自己上完这节课的感悟和体会。

(可以用多种形式展示,如朗读、投影。

)
2、写作:
(1)命题:《这就是爱》或《这也是爱》
(2)话题:博大的爱
活动小结:
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把目光投向社会的弱势群体,也投向了班级里的同学,同学们的心灵得到净化,得到洗涤,得到了升华,再也不是鄙夷与傲慢,代之以慈善和关心,人的那种善良的秉性回归了!
这项活动加强了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关心和同情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