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使楚1

合集下载

《晏子使楚》、《人琴俱亡》原文、译文

《晏子使楚》、《人琴俱亡》原文、译文

《晏子使楚》原文、译文对照翻译1、原文:晏子将使楚。

将:将要使:出使译文:晏子将要出使到楚国去。

2、原文: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2)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3),何以也?”闻:听说之:代词,代晏子将使楚这个消息谓:对……说左右:近旁的人,这里指近侍之(2):的习:熟练辞:言辞……者:……的人今:现在方:将要辱:侮辱之(3):代词,代晏婴何以:即“以何”以:用也:表疑问语气,呢译文:楚王听到这个消息,对手下的人说:“晏婴是齐国善于辞令的人,现在将要来了,我想要侮辱他,用什么办法呢?”3、原文: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缚:捆绑对:回答为:在这里相当于“于”其:代词,代晏婴。

请:请允许我做某事译文:手下的人回答说:“当他来的时候,请允许我们绑着一个人从大王面前走过。

4、原文: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

王曰,何坐?曰,坐盗。

何为:即“为何”为:做何坐:即“坐何”坐:犯罪盗:偷窃译文:大王(就)问,(他)是干什么的?我们就说,是齐国人。

大王(再)问,犯了什么罪?我们就说,犯了偷窃罪。

”5、原文: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

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赐:赏赐,给予酣:酒喝得很高兴吏二:两个小官吏诣:到(指到尊长那里去)译文:晏子来了,楚王请晏子喝酒,喝酒喝得正高兴的时候,两个小官吏绑着一个人走到楚王面前。

6、原文: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

”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曷:同“何”,什么。

固:本来。

善:善于,擅长译文:楚王问道:“绑着的人是干什么的?”(小官吏)回答说:“是齐国人,犯了偷窃罪。

”楚王瞟着晏子说:“齐国人本来就善于偷窃吗?”7、原文: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于)淮南则为(1)橘,生于淮北则为(2)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避席:离开座位,表示郑重。

之:代词,这样的事,指下文“橘生淮南则……其实味不同”为(1):是于:在则:就为(2):变成,变为徒:只其:它们的实:果实所以……者:……的原因然:指示代词,这样异:不同译文:晏子离开了席位回答说:“我听说这样的事,橘子生长在淮河以南就是橘子,生长在淮河以北就变成枳了,只是叶子的形状很相像,它们果实的味道完全不同。

晏子使楚历史资料

晏子使楚历史资料

晏子使楚历史资料晏子使楚之一、故事简介《晏子使楚》讲述了春秋末期,齐国大夫晏子出使楚国,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想显显楚国的威风,晏子巧妙回击,维护了自己和国家尊严的故事。

故事赞扬了晏子机智勇敢、灵活善辩的外交才能与不惧大国、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

现已选入人教版和北师大版语文书五年级下册第十一课。

晏子使楚之二、晏子·简介晏婴前595-前500,又称晏子,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

晏婴是齐国上大夫晏弱之子。

齐灵公二十六年前556年晏弱病死,晏婴继任为上大夫。

历任齐灵公、庄公、景公三朝,辅政长达40余年。

以有政治远见、外交才能和作风朴素闻名诸侯。

周敬王二十年公元前500年,晏婴病逝。

晏婴头脑机灵,能言善辩。

内辅国政,屡谏齐王。

对外他既富有灵活性,又坚持原则性,出使不受辱,捍卫了齐国的国格和国威。

司马迁非常推崇晏婴,将其比为管仲晏子使楚的历史典故晏子使楚的历史典故。

晏子使楚之三、赏·析1整个故事就是一条成语:自取其辱。

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论语》中。

子贡问怎样交朋友。

孔子说:“忠言相告,好话对导,他不听就算了,不要自找羞辱。

”但是多数后人对这个成语的了解来自本篇课文。

楚王三次想侮辱晏子,结果不但轻而易举被晏子化解了,最后反被晏子侮辱了。

成语的意思是说自己所受到的侮辱难堪,都是因为自己造成的。

2面对楚王的第二次侮辱,晏子这样回击楚王:“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大伙儿把袖子张开,就能遮蔽天日,成为阴天;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

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呢?”晏子的这段话里,衍生出三个成语:一是张袂成阴;二是挥汗成雨;三是摩肩接踵。

挥,甩掉;大家用手洒出去的汗珠就像下雨一样,形容人很多。

当然,这一成语后来也形容出汗很多,就不是原先的意义了。

三是摩肩接踵:摩,并;摩肩,肩膀靠肩膀;踵,脚跟;接踵,脚尖碰脚跟。

肩挨肩,脚碰脚,形容人多,拥挤。

3当楚王取笑齐国人偷盗时,晏子面不改色,站起来,说:“大王怎么不知道哇?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

《晏子使楚》原文及翻译赏析

《晏子使楚》原文及翻译赏析

《晏子使楚》原文及翻译赏析《晏子使楚》原文及翻译赏析《晏子使楚》讲述了春秋末期,齐国大夫晏子出使楚国,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想显示楚国的威风,晏子巧妙回击,维护了自己和国家尊严的故事。

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晏子使楚》原文及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晏子使楚原文阅读出处或作者:《晏子春秋》晏子将使楚。

楚王闻之,谓左右曰:“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

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

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

”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晏子使楚对照翻译晏子出使楚国。

楚国人(想侮辱他,)因为他身材矮小,楚国人就在城门旁边特意开了一个小门,请晏子从小门中进去。

晏子说:只有出使狗国的人,才从狗洞中进去。

今天我出使的是楚国,应该不是从此门中入城吧。

楚国人只好改道请晏子从大门中进去。

晏子拜见楚王。

楚王说:齐国恐怕是没有人了吧?晏子回答说:齐国首都临淄有七千多户人家,人挨着人,肩并着肩,展开衣袖可以遮天蔽日,挥洒汗水就像天下雨一样,怎么能说齐国没有人呢?楚王说:既然这样,为什么派你这样一个人来作使臣呢?晏子回答说:齐国派遣使臣,各有各的出使对象,贤明的人就派遣他出使贤明的国君,无能的人就派遣他出使无能为力的国君,我是最无能的人,所以就只好出使楚国了。

晏子将要出使楚国。

楚王听到这个消息,对身边的侍臣说:晏婴是齐国善于辞令的人,现在他正要来,我想要羞辱他,用什么办法呢?侍臣回答说:当他来的时候,请让我们绑着一个人从大王面前走过。

大王(就)问:(他)是干什么的?(我就)回答说:(他)是齐国人。

晏子使楚原文及翻译

晏子使楚原文及翻译

晏子使楚原文及翻译《晏子使楚》原文:作者:刘向【两汉】一晏子使楚。

楚人以晏子短,楚人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

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

”傧者更道,从大门入。

见楚王。

王曰:“齐无人耶?”晏子对曰:“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帷,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王曰:“然则何为使予?”晏子对曰:“齐命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

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二晏子将使楚。

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

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

’王曰:‘何坐?’曰:‘坐盗。

’三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

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

”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 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晏子使楚》注释:使:出使,被派遣前往别国。

后面的两个使字,一个作名词即使者,一个作动词即委派。

以:因为。

短:长短,这里是人的身材矮小的意思。

袂:衣袖命:命令,这里是委任、派遣的意思。

主:主张,这里是规矩、章程的意思。

后面的主字,是指主人、国君。

不肖:不贤,这里指没有德才的人。

宜:应该将:将要使:出使闻:听说之:之这个消息,代“晏子将使楚”这件事。

左右:身边的人谓……曰:对……说习辞者:善于辞令很会说话的人。

习,熟练、善于;辞,言辞;者:......的人。

方:将要吾:我欲:想要辱:侮辱之:代词,代晏子何以也:用什么办法呢?何以,即以何。

对:回答为:在这里相当于“于”。

缚:捆绑坐:犯罪赐:赏赐,给予。

酒酣:喝酒喝得正高兴的时候。

诣:到指到尊长那里去。

曷:同“何”,什么。

为:相当于“于”,当。

固:本来。

《晏子使楚》译文

《晏子使楚》译文

《晏子使楚》译文春秋时期,齐国的晏子奉命出使楚国。

晏子身材矮小,其貌不扬,但却以智慧和口才闻名于世。

晏子来到楚国的城门口,楚人故意不开大门,只开了旁边一个小门让晏子进去。

晏子见状,不卑不亢地说道:“只有出使到狗国的人,才从狗洞进去。

今天我出使的是楚国,不应该走这个门。

”负责接待的楚人无奈,只好打开大门让晏子堂堂正正地进入。

晏子见到了楚王,楚王瞅了他一眼,不屑地说:“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竟派你这样一个人来出使。

”晏子郑重地回答:“齐国的都城临淄有上万户人家,人们张开袖子就能遮天蔽日,挥洒汗水就如同下雨一般,街上行人摩肩接踵,怎么能说齐国没有人呢?只是我们齐国派遣使者,是有规矩的。

那些有贤能的人被派遣到贤明的君主那里去,没有本事的人就被派到无能的君主那里去。

我是最无能的,所以就被派到楚国来了。

”楚王听了,一时无言以对。

在接下来的宴会上,楚王安排了一个武士押着一个犯人从堂下经过。

楚王故意问道:“这犯人是哪里人?犯了什么罪?”武士回答:“是齐国人,犯了偷窃罪。

”楚王转头看着晏子,带着嘲讽的语气说:“齐国人本来就善于偷窃吗?”晏子立刻起身回答:“我听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子相似,果实的味道却不同。

为什么呢?是因为水土不一样啊。

现在这人在齐国不偷窃,到了楚国就偷窃,难道是楚国的水土让人善于偷窃吗?”楚王听后,尴尬地笑了笑,对晏子说:“圣人是不能同他开玩笑的,我反而自讨没趣了。

”晏子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勇敢无畏,成功地维护了齐国的尊严,也让楚王对他刮目相看。

晏子在面对楚国的刁难时,始终保持着冷静和坚定。

他巧妙地运用言辞,以理服人,不仅化解了危机,还让对方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这种智慧和勇气,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外貌和身材并不能决定他的能力和价值。

晏子虽然身材矮小,但他的智慧和口才却让他在外交场合大放异彩。

同时,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在面对他人的歧视和不公正对待时,我们要勇敢地站出来,用合理的方式为自己争取尊严和公正。

晏子使楚原文阅读

晏子使楚原文阅读

晏子使楚原文阅读
晏子使楚原文如下:
晏子使楚。

楚庄王问曰:“昔者吴王夫差困王子比干于会稽,
子之鄙也。

寡人之罪人也,赐剑而死,尽夺其所有,以金百斤救其死费。

其后吴灭,楚亦灭,遂不复见吴矣。

今子之所贪吾邑也,诸侯之间始信封邑,故与子同分之。

而子忍相贪吾一邑,何也?”晏子对曰:“君之所爱者夫差也,臣之所忧者比干也。

夫差爱子之赤心而恶君之贪欲,欲杀比干以立己之私,臣以为不可。

故愿大王杀臣以成其私,臣之幸也。

”庄王曰:“先生之言何以知吾之私也?”晏子对曰:“臣闻之,天下莫不知大王待比干之深也。

大王抚臣之背而谓之玩,抚比干之背而谓之心。

故臣知大王之爱比干也。

”庄王曰:“寡人之私岂独於比干哉?”晏子对曰:“臣闻之,道不欺也。

大王忍专制者,臣恐专行也。

夫比干者,君之腹心也,大王已杀之,当忍心割也。

臣闻之,利刃之下,忍割胸腹,上可以见君。

夫腹心者,中能遣其亲,外委其敌,能守宫缉内,支解之罪辟外,大王之心何疑之有?昔者舜殛斟酌于五渚之野,禹殛共工于函谷之口,畴人以为忍也。

治天下未易然也,慎勿行也。

”庄王乃赐晏子璧,璧也者,贵于金玉者也。

《晏子使楚》原文及注释翻译

《晏子使楚》原文及注释翻译

《晏子使楚》原文及注释翻译原文及译文晏子使楚。

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

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

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

”傧者更道,从大门入。

见楚王。

王曰:“齐无人耶,使子为使?”晏子对曰:“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王曰:“然则何为使子?”晏子对曰:“齐命使,各有所主。

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

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晏子将使楚。

楚王闻之,谓左右曰:“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

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yì)王。

王曰:“缚者曷(hé)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

”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注释选自:《晏子春秋·内篇杂下》。

晏子,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和外交家。

习辞:善于辞令,很会说话。

何以也:用什么方法呢?楚王闻之,之:代词:这个消息。

吾欲辱之,之,代词:指晏子。

酒酣:喝酒喝得正高兴时。

为:于。

何坐:犯了什么罪。

坐,犯……罪。

使:出使,被派遣前往别国。

后面的两个使字,一个作名词即使者,一个作动词即委派。

短:长短,这里是人的身材矮小的意思。

延:作动词用,就是请的意思。

傧者:傧,音宾。

傧者,就是专门办理迎接招待宾客的人。

临淄:淄,音资。

临淄,地名,古代齐国的都城,在现今山东省。

闾:音驴,古代的社会组织单位,二十五户人家编为一闾。

三百闾,表示人口众多。

袂:音媚,就是衣袖。

踵:音种,就是人的脚后跟。

命:命令,这里是委任、派遣的意思。

主:主张,这里是规矩、章程的意思。

后面的主字,是指主人、国君。

晏子使楚课文

晏子使楚课文

晏子使楚课文晏子使楚课文原文:春秋末期,齐国和楚国都是大国。

有一回,齐王派大夫晏子去访问楚国。

楚王仗着自已国势强盛,想乘机侮辱晏子,显显楚国的威风。

楚王知道晏子身材矮小,就叫人在城门旁边开了一个五尺来高的洞。

晏子来到楚国,楚王叫人把城门关了,让晏子从这个洞进去。

晏子看了看,对接待的人说:“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

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

我在这儿等一会儿。

你们先去问个明白,楚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接待的人立刻把晏子的话传给了楚王。

楚王只好吩咐大开城门,迎接晏子。

晏子见了楚王。

楚王瞅了他一眼,冷笑一声,说:“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晏子严肃地回答:“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

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

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呢?”楚王说:“既然有这么多人,为什么打发你来呢?”晏子装着很为难的样子,说:“您这一问,我实在不好回答。

撒谎吧,怕犯了欺骗大王的罪;说实话吧,又怕大王生气。

”楚王说:“实话实说,我不生气。

”晏子拱了拱手,说:“敝国有个规矩: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人去。

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这儿来了。

”说着他故意笑了笑,楚王只好陪着笑。

楚王安排酒席招待晏子。

正当他们吃得高兴的时候,有两个武士押着一个囚犯,从堂下走过。

楚王看见了,问他们:“那个囚犯犯的什么罪?他是哪里人?”武士回答说:“犯了盗窃罪,是齐国人。

”楚王笑嘻嘻地对晏子说:“齐国人怎么这样没出息,干这种事儿?”楚国的大臣们听了,都得意洋洋地笑起来,以为这一下可让晏子丢尽了脸了。

哪知晏子面不改色,站起来,说:“大王怎么不知道哇?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

可是橘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同样道理,齐国人在齐国安居乐业,好好地劳动,一到楚国,就做起盗贼来了,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

”楚王听了,只好赔不是,说:“我原来想取笑大夫,没想到反让大夫取笑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晏子使楚(第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
1、借助工具书扫清阅读障碍;
2、熟读课文,尝试翻译全文;
3、读通全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初步感受晏子的聪明才智和善变的口才。

二、教学重点:积累常见文言实词及虚词
三、教学难点:晏子如何反败为胜回击楚王。

四、教学方法:四读导学法
五、教学过程:
*知识链接
①、晏子
(?—前500)名婴,字平仲,夷维(今山东高密)人,春秋时齐国大夫。

公元前556年,开始辅佐齐灵公,后又辅佐庄公、景公,堪称“三朝元老”。

他主张诛不避贵,赏不遗贱,重视生产,提倡蚕桑,反对厚赋重刑。

在我国劳动人民心目中晏子是智慧的化身,他以足智多谋和能言善辩为世人所称道。

战国时,有人将他的言行编成《晏子春秋》一书。

本篇课文选自林汉达编著的《春秋故事》。

②、“桔生淮南为橘,生于淮北为枳”,说的是淮南香甜的橘子移植到淮北就变成苦涩难吃的枳。

同样的种子由于土壤、气候、环境的改变,结果就产生了橘与枳的差别,这说明不同的环境对同一事物地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这句话现在大多是针对人品说的,大概的意思是一个人在一定的环境中是个好人,换了环境可能就变成坏人了。

※自主、合作、探究
(一)走进课本
1、读课题:“使”的意思是:。

“晏子使楚”的意思是:
2、给加点字注音。

赐()晏子酒酒酣()缚者曷()为者也
吏二缚()一人诣()王橘生淮( )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3、晏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二)合作、探究
活动一:一读,读准字音。

(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做到读音准确、吐字清楚,对课文内容有初步的感知。


活动二:二读,(注意正确的朗读节奏、停顿。

感受文章简约、优美的节奏)
示例:吏二/缚一人/诣王
缚者/曷为者
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活动三:三读,做到朗读流畅,尽量读出语气、语调,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活动四: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小组合作或请教老师)
活动五:你觉得晏子的聪明才智和善变的口才表现在哪里?※小组合作总结
※当堂训练(略)
※巩固、拓展延伸(补充习题36-37页三、四)
※反思
课堂检测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⑴齐之习辞者(习辞:)
⑵今方来,吾欲辱之(辱:)
⑶吏二缚一人诣王(诣:)
⑷齐人固善盗乎(固:)
⑸圣人非所与熙也(熙:)
2、翻译下列句子。

(1)齐人固善盗乎?
(2)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3、简答:
楚王为什么想侮辱晏子?晏子又是怎样回击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