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家是什么》(文学活动)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比赛讲课获奖教案
《家是什么》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优秀3篇)

《家是什么》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优秀3篇)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感受语言的节奏韵律,并且学会这首《颠倒歌》。
2、让幼儿了解《颠倒歌》“故错”的手法,也就是说把事物的特征往反方向说;并借此首《颠倒歌》让幼儿了解动物的主要特征。
3、感受《颠倒歌》所带来的快乐,并让幼儿尝试仿编颠倒歌。
活动准备:1、颠倒歌中涉及到的动物的图片,主要特征部位要可以分开的(如兔子的尾巴和身体,松鼠的尾巴和身体等)。
2、节奏轻松活泼的磁带。
活动过程:1、导入:老师:今天老师带来一幅奇怪的画,现在请小朋友开动小脑筋,帮老师找出图片中奇怪的地方,好吗?幼儿:好!2、出示图片,让幼儿找出图片上奇怪的地方。
(请两到三个小朋友简单说一下,引起他们的兴趣。
)3、引出歌词:老师:其实呀这幅图画还有好听好玩的歌呢!小朋友们想听吗?幼儿:想!4、老师边指着图片边说出歌词(同时配上轻松活泼的背景音乐),并让幼儿说出歌词的乐趣,了解颠倒歌的特点:老师:老师刚才在说歌词的时候,发现呀有几个小朋友在笑,那能不能告诉老师和其他小朋友你们在笑什么啊?让我们也分享分享你们的快乐啊!幼儿:兔子应该是短尾巴的,但这里却说它是长尾巴了。
幼儿:松鼠应该是长尾巴的,兔子才是短尾巴的。
……老师:小朋友们真聪明!说得真好!其实啊颠倒歌就是把事物的特征往反发向说。
像刚刚小朋友说的,兔子的尾巴应该是短的,但是在刚才的颠倒歌里却把它说成是长的了!5、引出完整的《颠倒歌》请幼儿欣赏,并让幼儿学习《颠倒歌》。
老师:刚才我们一起分享了歌词的快乐,那小朋友们想不想学习这首颠倒歌啊?幼儿:想。
(老师带领幼儿学习两到三遍颠倒歌,让幼儿尝试自己说出来,老师从旁适时提醒。
)活动迁移:6、让幼儿将图片上颠倒的地方重新组合,使其符合事物本身的特征。
老师:前面我们小朋友都找出了图片上颠倒的地方,那有哪位小朋友可以帮老师重新组合一下,让它们跟我们在平时生活中看到的一样啊?7、让幼儿尝试仿编歌词,但不做进一步学习老师:小朋友们,颠倒歌好玩吗?幼儿:好玩!老师:那想不想开动自己的小脑筋,也来编一编歌词啊?幼儿:想!老师:其实啊我们就可以根据图片上小动物的特征来编啊。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家是什么》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家是什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材第四章《家与家庭》,详细内容为“家是什么”。
通过该章节的学习,引导幼儿理解家的含义,培养他们对家庭的热爱。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家的概念,知道家是由亲人组成的温暖港湾。
2. 学会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对家的认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热爱家庭、关心亲人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家的深层含义,并用语言表达出来。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对家庭的热爱和关心亲人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家庭照片、画纸、彩笔、挂图等。
2. 学具:家庭照片、画纸、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一张家庭照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这是谁的家?你的家是什么样子?”2. 例题讲解教师通过讲解家庭照片,让幼儿了解家的组成,引导幼儿思考:“家是什么?”3. 随堂练习a. 教师提出问题:“你的家里有谁?他们是什么关系?”b. 幼儿用简洁的语言回答。
c. 教师邀请幼儿上台,展示自己的家庭照片,并介绍家庭成员。
4. 课堂讨论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家是什么?”让幼儿发表自己的看法。
六、板书设计1. 家是什么?亲人的温暖港湾充满爱的地方陪伴我们成长的地方2. 家庭成员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弟弟、妹妹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你说一说你的家。
答案示例:我的家是一个充满爱的地方,有爸爸、妈妈、弟弟和我。
我们在一起玩耍、学习,度过了很多快乐的时光。
2. 画一画你的家,展示给爸爸妈妈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a. 本节课幼儿对家的认识有所提高,但仍有个别幼儿对家庭成员的关系表述不清。
b. 在课堂讨论环节,教师应更加注意引导幼儿发表自己的看法,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
2. 拓展延伸a. 教师可以组织一次“我的家庭”主题班会,让幼儿分享自己的家庭故事。
b. 家长可以协助教师,让幼儿了解家庭的传统节日习俗,增强家庭文化认同感。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详案《家是什么》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详案《家是什么》一、教学内容活动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领域,以《家是什么》为主题,通过绘本故事《家是什么味道?》的阅读,让幼儿了解家的意义,感受家的温暖。
教材章节为语言领域第三册第五单元《家》。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理解家的含义,认识到家的重要性。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及发散性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理解家的含义,感受到家的温暖。
难点: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对家的认识,发散思维,想象家的味道。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绘本《家是什么味道?》、画纸、彩笔。
2. 学具:画纸、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播放PPT,展示家庭场景,让幼儿观察并说出自己看到的画面。
引导幼儿思考:家是什么?家有哪些人?家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感受?2. 绘本阅读(10分钟)教师带领幼儿一起阅读绘本《家是什么味道?》,引导幼儿关注绘本中的家庭场景,让幼儿体会家的温暖。
读完后,请幼儿分享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3. 观察与讨论(5分钟)请幼儿观察周围的同学,讨论他们的家庭情况,了解不同家庭的特点。
引导幼儿认识到每个家庭都有不同的味道,但都是温馨的。
4. 创作与表达(5分钟)请幼儿用彩笔在画纸上绘制自己心中的家,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作品。
鼓励幼儿大胆表达,分享对家的认识和感受。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家是什么家庭成员:父母、兄弟姐妹、长辈家的重要性:温暖、关爱、成长家的味道:快乐、幸福、温馨七、作业设计1. 请幼儿回家后,向家人询问关于家的味道,并用语言表达出来。
2. 家长协助幼儿记录对家的认识和感受,第二天与同学分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教师在课后对本次教学活动进行反思,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了解教学目标是否达成。
同时,关注幼儿在家庭作业中的反馈,为下一节课做好铺垫。
拓展延伸:邀请家长参与课堂,让家长分享自己对家的认识和感受,增进亲子关系,培养幼儿的家庭观念。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家是什么》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家是什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我爱我家》,详细内容为“家是什么”。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让幼儿理解家的概念,感受到家的温暖,学会表达对家的爱。
二、教学目标1. 知道家的概念,能够描述家的样子和家庭成员。
2. 感受到家的温暖,学会表达对家的爱。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表达对家的爱。
教学重点:理解家的概念,感受到家的温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图片、卡片、挂图、录音机、磁带。
2. 学具:画纸、彩笔、贴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展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场景。
(2)教师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你们在哪里见过?”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通过挂图展示不同的家庭场景,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家庭成员。
(2)教师提问:“你们能说出自己的家庭成员吗?他们都是谁?”(3)教师讲解“家是什么”,让幼儿理解家的概念。
3.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分发画纸、彩笔,让幼儿画出自己的家庭成员。
(2)幼儿互相展示作品,并说出家庭成员的名字。
4.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板书“家是什么”2. 板书内容:(1)家的概念(2)家庭成员(3)家的温暖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的家庭成员,并写上他们的名字。
答案示例:爸爸、妈妈、我2. 作业要求:用彩笔描绘,形象生动,字体工整。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家的概念的理解程度,针对幼儿的个体差异进行教学调整。
2. 拓展延伸:(1)组织幼儿进行家庭访问,了解不同家庭的生活环境。
(2)开展“我爱我家”主题活动,让幼儿通过绘画、唱歌、讲故事等形式表达对家的爱。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表达对家的爱。
2. 实践情景引入:确保情景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引发他们对家的兴趣。
《家是什么》幼儿园大班语言优质教案优秀

《家是什么》幼儿园大班语言优质教案优秀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领域教材的第四章《家庭与社会》,详细内容围绕“家是什么”这一主题展开,通过故事、讨论、实践活动等形式,引导幼儿理解和感受家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理解家的概念,明白家是一个温馨、安全的港湾。
2.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用简单的词语描述家的特点和家人的关系。
3. 培养幼儿的感恩之心,懂得珍惜家人,关爱家人。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理解家的深层含义,感受家的温暖。
重点: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感恩之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故事课件、家庭成员图片、家庭场景布置材料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播放《我有一个家》歌曲,邀请幼儿随着音乐做家庭角色扮演,感受家的氛围。
2. 故事讲解:讲述《家是什么》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家的特点,讨论故事中的家庭成员关系。
3. 例题讲解:展示家庭成员图片,让幼儿用简单的词语描述家人之间的关系,如“爸爸是妈妈的丈夫,我是他们的孩子”。
4. 随堂练习:分组进行“家庭角色扮演”,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家庭生活,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5. 主题活动:组织“我的家庭”绘画活动,让幼儿用画笔表达对家的理解,展示作品并进行分享。
六、板书设计1. 大《家是什么》2. 副温馨的港湾,爱的源泉3. 主要内容:家庭成员、家庭关系、家的特点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我的家庭答案要求:用画笔描绘自己的家庭,注明家庭成员及其关系,并写一段关于家的描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开展家庭主题的绘本阅读活动,让幼儿在阅读中进一步感受家的温暖;组织家长参与活动,增进亲子关系,共同体验家庭的快乐。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3. 板书设计4. 作业设计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重点在于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感恩之心。
2024年大班语言活动教案详案《家是什么》

2024年大班语言活动教案详案《家是什么》一、活动目标1.通过讨论和交流,让幼儿理解家的概念,感受家的温暖和幸福。
2.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升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3.激发幼儿对家庭生活的热爱,增强家庭责任感。
二、活动重难点1.活动重点:让幼儿理解家的意义,学会表达对家的感情。
2.活动难点:引导幼儿通过文学作品,深入理解家的内涵。
三、活动准备1.教学课件:《家是什么》PPT2.教学故事:《家是什么》3.纸质卡片:关于家的词语4.画笔、颜料、画纸四、活动过程1.导入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家是什么吗?家在哪里呢?生:家是我们的住处,是我们生活的地方。
师:很好,那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下关于家的故事,《家是什么》。
2.故事分享师:现在,请小朋友们闭上眼睛,听老师讲《家是什么》的故事。
(教师讲述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细节,理解家的意义。
)3.故事讨论师:故事讲完了,现在请小朋友们谈谈你们对家的理解。
生1:我觉得家是一个温暖的地方,可以让我们感到安全。
生2:家是我们的避风港,当我们遇到困难时,家人会帮助我们。
生3:家是一个充满爱的地方,家人之间要相互关爱。
师:很好,你们都说得很有道理。
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下,家有哪些特点?4.家的特点讨论师:请小朋友们分成小组,每组选出一个代表,把你们认为的家特点写在卡片上,然后贴在黑板上。
(幼儿分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5.家的词语接龙师:现在,请小朋友们来玩一个游戏,叫做“家的词语接龙”。
我来说一个词语,你们接着说,比如:家——家庭。
生1:家庭——家人生2:家人——家园生3:家园——家规(游戏进行一段时间,教师根据情况适时结束。
)6.绘画活动师:现在,请小朋友们用画笔和颜料,画出你们心中的家。
(幼儿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7.作品展示师:请小朋友们把你们的画贴在展示板上,我们来欣赏一下大家心中的家。
(幼儿展示作品,教师进行点评。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家是一个温暖、安全、充满爱的地方。
2024年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家是什么》

2024年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家是什么》一、活动目标1.了解家的概念,知道家是温馨的港湾,是爱的象征。
2.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敢于表达对家的情感和认识。
二、活动重难点重点:让幼儿理解家的含义,感受家的温暖。
难点: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对家的情感。
三、活动准备1.图片:家庭照片、家庭场景图等。
2.教具:房子模型、家庭成员模型等。
3.音乐:《家》歌曲。
四、活动过程1.导入教师出示一张家庭照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这张照片里有什么?谁在照片里?”2.讲解教师出示房子模型,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这是什么?我们为什么会住在房子里?”3.讨论教师提问:“你们知道家是什么吗?请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来形容家。
”4.情景体验教师邀请幼儿上台,扮演家庭成员,进行情景表演。
表演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对家的情感,如:“家是多么温暖啊!”、“家是我的避风港!”等。
5.小组讨论教师将幼儿分为若干小组,每组发放一张家庭场景图。
教师提出讨论话题:“请你们小组讨论,这张图片中的家庭有哪些温馨的元素?”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对家的认识和感受。
7.结束教师播放《家》歌曲,引导幼儿跟随音乐一起演唱。
五、活动延伸1.家庭作业:请幼儿回家后,与家人一起画一幅家庭画,表达对家的情感。
2.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共同培养幼儿的家庭观念。
六、活动反思1.教师要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引导幼儿积极参与讨论和表达。
3.教师要关注活动过程中的细节,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重难点补充:教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为什么房子能成为一个家吗?”幼儿:“因为有爸爸妈妈。
”教师:“对了,家是因为有爱,有了爸爸妈妈的陪伴,房子才变成了我们温暖的家。
那你们觉得在家里最开心的事情是什么?”幼儿:“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玩游戏。
”教师:“是啊,和亲人一起的时光是最快乐的。
”2.在讨论环节,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对家的情感:教师:“小朋友们,你们能不能用一个词或者一句话来告诉我,家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幼儿A:“家是爱的港湾。
2024年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家是什么》含反思

2024年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家是什么》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我爱我家》,详细内容为《家是什么》。
通过故事、讨论和实践活动,引导幼儿理解家的概念,感受家的温暖和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家的含义,知道家是由父母、兄弟姐妹等亲人组成的。
2. 培养幼儿热爱家庭、关心亲人的情感。
3. 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能简单描述家的样子和家人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理解家的深层含义,感受到家的温暖。
重点: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对家的认识和感情。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故事挂图、卡片、录音机、磁带。
2. 学具:彩笔、画纸、家庭照片。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家庭照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照片中的家人。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家庭成员的趣事,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主题。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播放故事《家是什么》,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家的样子和家人的互动。
针对故事内容,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思考和讨论。
3.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发放卡片,让幼儿用彩笔描绘自己心中的家。
邀请幼儿上台展示作品,并简单介绍家庭成员和家的特点。
4. 语言表达(10分钟)教师引导幼儿用“家是……”的句式,描述家的样子和家人的特点。
鼓励幼儿大胆表达,对表现优秀的幼儿给予表扬。
5. 情感教育(5分钟)鼓励幼儿回家后向家人表达爱意,关心家人。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家是什么2. 内容:家的样子:房子、家具、亲人等家人的特点:关爱、陪伴、支持等家的意义:温暖、港湾、依靠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我心中的家请幼儿用彩笔和画纸描绘自己心中的家,并在作品下方用文字描述。
2. 答案:幼儿作品,文字描述可根据实际情况自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讨论和实践活动,让幼儿对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个幼儿的情感波动,引导他们正确表达情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家是什么》(文学活动)优质课公开
课教案比赛讲课获奖教案
【设计意图】
散文诗《家是什么》是朴素明朗的口语文体,文中的句子读来琅琅上口,整首诗洋溢着家的温馨。
散文中的屋顶、灯、床、爸爸妈妈的笑脸等与幼儿日常生活非常贴近,符合大班幼儿的想象,能让幼儿感受到自己与家人之间的亲情,因此选其作为大班幼儿文学活动内容。
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诗的意境,大胆用诗化语言表达自己对家的向往、尝试纺编个别诗句。
【活动目标】
1.体验散文诗所表现的父母的关爱之情和家的温馨。
2.尝试仿编诗句,能用诗化的语言表述家的温馨。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全家福"图片展示板、挂图、课件、音乐
【活动过程】
一、看"全家福"照片,让幼儿互相讲述照片的故事,分享家的幸福,体验爸爸妈妈的爱。
师:这里有小朋友们带来的和爸爸妈妈在一起的照片,现在请你们和好朋友一起说一说照片里有趣的事。
二、结合课件,感受并理解散文诗。
(一)教师朗诵散文,让幼儿感受散文诗的意境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