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髎穴位注射ppt课件
八髎穴位注射ppt课件

王宛彭,刘洪恩,刘红.八髎穴的临床应 用.吉林中医药,2002,22(6):44.
……
编辑课件
15
谢 谢!
编辑课件
16
Hale Waihona Puke 编辑课件7贮尿和排尿的理论基础
当脊髓受损时,负责排尿活动
的基础反射弧的脊上神经控制
中断,失去了对排尿的抑制作
用,膀胱感觉和运动功能丧失,
处于无张力状态,膀胱和尿道
失去协调而引起膀胱不能正常
贮存尿液及排尿并有不等量的
残余尿。
编辑课件
8
★八髎穴定位★
病人俯卧位,髂脊最高点平L4, 往下摸2个棘突S1,旁开1.5寸(约 三横指宽)的中点处为上髎,尾 骨上方触摸到黄豆大的圆形骨突 (即骶角)上方凹限处为下髎, 将食指放在上髎,小指在下髎, 中指和无名指等距离分开,触摸 到的凹陷处分别为次髎、中髎。
编辑课件
13
参考文献
蔡国伟.八髎穴定位方法新说.上海针灸杂 志,1994,13(3):124~125.
于学平.八髎穴为主治疗中风尿便失禁.针 灸临床杂志,2001,17(9):35.
穴位注射八髎穴治疗膀胱功能失调27例的 临床观察.哈尔滨医药,2002,22(5):
71.
齐宏伟,齐宏超.擦八髎穴治疗外感寒邪 引起的月经失调.按摩与导引,2003,19 (5):50.
编辑课件
11
操作方法
进入骶后孔时有明显的空
洞感,进针深度视病人 胖瘦 来把握尺寸,其深度在 1~1.5cm为宜。其深浅对 治疗 效果有一定影响;太浅,其作 用只能扩散于局部,太深若透 过骶前孔会损伤肠腔或梨状肌。
编辑课件
12
操作方法
进针后固定好注射器,由助手 抽动活塞,无回血和脑积液,将 药液缓缓注入上、次、中、下髎 穴各穴位内,每穴注入2~2.5ml、 qd,两边穴位每天交替更换,10d 为一个疗程,平均治疗2~4疗程, 每疗程间隔3~5d.
穴位注射疗法介绍PPT课件

治疗效果
经过治疗,患者腰部疼痛、僵硬等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恢复正常工作 和生活。
病例三:偏头痛的治疗
患者情况
患者为年轻女性,长期患有偏头痛,头痛反复发作,影响工作和 生活。
治疗方法
选取太阳、率谷、风池等穴位进行注射,每周1次,连续治疗2个 月。
虽然穴位注射疗法使用的 药物多为局部用药,但仍 有可能产生过敏反应,需 要密切观察。
与其他疗法的比较
与药物治疗比较
穴位注射疗法虽然使用药物,但 药物剂量较小,且直接作用于病 变部位,相比口服或注射药物治
疗副作用更小。
与针灸比较
穴位注射疗法结合了药物治疗和穴 位刺激的优点,能够更快地发挥治 疗效果,且作用更为持久。
不孕不育
穴位注射疗法在辅助治疗不孕不育方 面有一定疗效,通过调节内分泌和生 殖系统功能,促进受孕。
儿科疾病的治疗
小儿腹泻
穴位注射疗法可用于治疗小儿腹泻,通过刺激相关穴位,调节肠道功能,缓解腹泻症状。
小儿营养不良
穴位注射疗法有助于改善小儿营养不良状况,通过调节脾胃功能,增加食欲,促进营养 吸收。
04
软组织损伤
穴位注射疗法对外科软组织损伤具有显著疗效,如肌肉拉伤、肩周炎等,通过 穴位刺激和药物作用,促进软组织修复。
腰椎间盘突出
穴位注射疗法可缓解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疼痛和神经压迫症状,改善局部血液 循环,促进炎症消退。
妇科疾病的治疗
痛经
针对痛经等妇科疾病,穴位注射疗法 能够调节子宫收缩,缓解疼痛,改善 月经周期。
治疗效果
经过治疗,患者偏头痛症状得到明显缓解,发作频率降低,生活质 量得到提高。
八髎穴位注射课件

未来展望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研究的 深入,八髎穴位注射的应 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03
八髎穴位注射的操作方法
注射前的准备
环境准备
患者准备
确保注射环境清洁、卫生,避免交叉 感染。
询问患者有无过敏史,告知注射目的 及注意事项。
器具准备
消毒注射器、注射药品、棉签、碘酒 等。
注射技巧与步骤
01
02
03
04
定位
八髎穴位注射课件
目 录
• 八髎穴位注射简介 • 八髎穴位注射的理论基础 • 八髎穴位注射的操作方法 • 八髎穴位注射的临床应用 • 八髎穴位注射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 八髎穴位注射的未来展望
01
八髎穴位注射简介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八髎穴位注射是一种将药物直接 注射到特定穴位的治疗方法,通 过刺激穴位来调节身体功能,达 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02
八髎穴位注射的理论基础
中医学理论基础
经络理论
八髎穴位位于足太阳膀胱经上, 是经络系统中重要的一环。中医 学认为,通过穴位注射能够调节 经络气血,平衡阴阳,从而达到
治疗疾病的目的。
脏腑理论
中医学认为,人体内部脏腑功能 相互关联,通过刺激八髎穴位, 能够调节肾脏、膀胱等脏腑功能
,从而治疗相关疾病。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如慢性前列腺炎、膀胱炎 等,通过八髎穴位注射可 改善排尿症状,缓解炎症 。
特殊疾病的治疗
神经系统疾病
如帕金森病、癫痫等,八髎穴位注射可调节神经 功能,缓解症状。
内分泌系统疾病
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通过八髎穴位注 射可调节内分泌水平,改善病情。
免疫系统疾病
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八髎穴 位注射可调节免疫功能,减轻炎症反应。
穴位注射--针灸学ppt

适应症和禁忌症
穴位注射的操作方法
02
常用器具
穴位注射一般采用一次性无菌注射器和针头,包括5号、6号、7号针头,注射器容量为1-5ml。
常用药品
一般采用水溶性维生素、葡萄糖、生理盐水等,根据患者病情选择不同药物。
常用器具和药品
操作步骤准备器具和药品:检查注射器是否完好,确认针头型号和药品类型。选取穴位:根据病情需要,选取合适的穴位进行注射。消毒:用碘伏或酒精棉球对穴位周围皮肤进行消毒。进针:用已消毒的注射器针头刺入穴位,深度根据穴位位置和患者体质而定。注射:推动注射器活塞,将药液注入穴位。拔针:注射完毕后,迅速拔出针头,用无菌棉球压迫穴位,防止出血。
孕妇
对于孕妇的常见疾病,如妊娠呕吐、胎位不正等,可以采取穴位注射的方法进行治疗,但需要注意穴位的选取和操作方式,避免对孕妇和胎儿造成不良影响。
老年人
老年人的身体机能下降,常伴有多种慢性疾病,可以通过穴位注射来改善身体状况,但需要注意药物的选取和剂量,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特殊人群的穴位注射治疗
穴位注射的不良反应及处理
处理
不良反应的预防和处理
穴位注射的研究和发展
05
穴位注射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穴位注射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穴位注射的常用药物
临床研究进展
实验研究进展
要点三
穴位注射的作用机制
研究表明,穴位注射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神经反射、免疫调节、内分泌调节等方面。
要点一
要点二
穴位注射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实验研究表明,穴位注射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如提高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能力。
异常情况的处理和注意事项
穴位注射的临床应用
03
治疗原则
以中医经络学说为基础,根据疾病的病因、病位、病性以及证型,选取相应的穴位进行注射治疗。
最新穴位注射【精品-】课件ppt

9
五、注意事项
无菌操作 注意药物的性能/剂量/禁忌/毒副作用 针刺的深度 药物不得注入关节腔、脊髓腔、血管 注意神经干 避免刺伤脏器 孕妇穴位与部位 防止晕针
04.01.2021
10
04.01.2021
11
(Lq5VAf&Jp4Tyd%In2Rwc!Gl0Qv aZEj +Ot8XDi)Mr7 WBg* Kq5Uze&Jo 3Syd$ Hm1R wb#Fl0Pu9 ZEj-Ns 8XCh( Mr6VAg*Kp 4Tze %In3Sxc!Hm 1Qva #Fk+ Ou9YDi )Ns7 WBh(Lq5VAf &Jo4T yd$In 2Rwc! Gl0Pv aZEj+ Ot8XDi )Mr6 WBg*K q5Uze&Jo3 Sxd$H m1R wb#Fl 0Pu9Y Ej-Ns 8XCh( Lr6VAf *Kp4T ze%In2Sxc! Gm1 Qva#F k+Ot 9YDi)N s7WBh(Lq5 UAf&J o4Tyd $In2R wb!Gl 0PvaZEj+Ot 8XCi) Mr6WBg*Kp 5Uze %Jo3Sxd$H m1Qw b#Fk0 Pu9YE jNs7XCh(Lr6VAf*Kp4Tye%In2Sxc !Gm1 QvaZF k+Ot 9YDi) Ns7WBg(Lq5 UAf&J o3Tyd $Hn2 Rwb!Gl0Pua ZEj-Ot 8XCi) Mr6VBg*Kp5 Uze% Jo3Sx c$Hm 1Qwb #Fk0 Pu9YD j-Ns7 XCh(Lr6VAf& Kp4T ye%In 2Rxc! Gl1Qv aZFk +Ot8Y Di)Ms7 WBg( Lq5Uzf&Jo3 Tyd$H n2Rw
《穴位注射》PPT课件

操作方法
操作程序
根据所选穴位及用药量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和针头。局部皮肤常规消毒后, 用无痛快速进针法将针刺入皮下组织,然后缓慢推进或上下提插,探得酸胀等 “得气”感应后,回抽一下,如无回血,即可将药物推入。 原则:慢性病体弱者用轻刺激,将药液缓慢轻轻推入:
急性病体强者可用强刺激,快速将药液推入。
适用范围
(1)呼吸系统疾病:咳嗽(急慢性支气管炎)、肺张、哮喘、肺痨等。 (2)神经系统疾病:头痛、不寐、口眼歪斜、痿证、三叉神经痛、坐 骨神经痛、肋间神经痛、癫狂痫证等。 (3)消化系统疾病:胃痛(胃下垂、溃疡病、胃肠神经官能症)、腹 泻、痢疾等。 (4)运动系统疾病:痹证(肩周炎、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痛(腰肌 劳损、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扭伤等。 (5)心血管病:心悸(心动过速)、心痛(冠心病、心绞痛)、高血 压等。 (6)外科、皮肤科疾病:乳痈、肠痈、腹痛(溃疡病穿孔、肠梗阻、 胆石证、胆道感染)、淋证(尿路结石)、风疹、痤疮、银屑病等。 (7)五官科疾病:咽喉肿痛、目赤肿痛、中耳炎、鼻炎等。 (8)妇产科、小儿科疾病:阴挺(子宫脱垂、催产;小儿肺炎、小儿 腹泻等。
常用药物
凡是可供肌肉注射用的药物,都可供穴位注射用 (1)中草药制剂:喘可治注射液、川芎嗪注射液、生脉注射液、人参 注射液、鱼腥草注射液、银黄注射液、柴胡注射液、板蓝根注射液、威 灵仙注射液等; (2)维生素类制剂:维生素Bl注射液、维生素B6注射液、维生素B12 注射液、维生素C注射液; (3)其他常用药:5%-10%葡萄糖注射液、0.9%生理盐水、注射用 水、三磷酸腺苷、辅酶A、神经生长因子、硫酸阿托品、山莨菪碱、加 兰他敏、强地松龙、盐酸普鲁卡因、利多卡因等。
注射角度与深度
根据穴位所在部位与病变组织的不同要求,决定针刺角度及注射的深浅。同一穴 位可从不同的角度刺入。根据穴位所在部位与病变组织的不同要求,决定针刺角 度及注射的深浅。同一穴位可从不同的角度刺入。深度一般为2.2cm较为安全, 若针头至深层突遇韧性很强的阻力,且病人有触电样感觉放散时,提示针头已触及 神经干,应将针头退后适当距离再推注药物。
调理妇科穴位之八髎穴共23页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调理妇科穴位之八髎穴
•
6、黄金时代是在我们的前面,而不在 我们的 后面。
•
7、心急吃不了热汤圆。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8、你可以很有个性,但某些时候请收 敛。
•
9、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蹩脚 的工人 总是说 工具不 好)。
•
10、只要下定决心克服恐惧,便几乎 能克服 任何恐 惧。因 为,请 记住, 除了在 脑海中 ,恐惧 无处藏 身。-- 戴尔. 卡耐基 。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八髎穴

艾灸治疗子宫肌瘤主穴:阿是穴(瘤体体表左,右两个穴)、气海(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5寸)、关元、子宫。
配穴:气滞加太冲;血瘀加血海、三阴交;痰湿加丰隆;气血虚加足三里。
灸法:用灸器直接灸。
八髎的体表定位:1. 先确定次髎--即S2骶后孔:在髂后上棘内下方1.3--1.5CM,正中线旁开2CM。
孔径0.8CM,刺入深度2cm。
可用银质针导热。
2. 再定上髎-----即S1骶后孔:在次髎上2cm、正中线旁开2.5cm左右。
孔径1cm,针刺深度2.5cm。
3. 依次定中髎---即s3骶后孔:在次髎下2cm,正中线旁开1.5cm左右。
孔径0.6cm,针刺深度1.5cm。
4. 最后定下髎---即s4骶后孔:在中髎下1.5cm,正中线旁开1cm左右。
孔径0.5cm,针刺深度1cm。
八髎就是八个穴位:上髎、次髎、中髎、下髎各一对,所以叫做“八髎”。
这是一个区域,也就是盆腔所在之处,邻近胞宫。
这个区域的皮肉,应该是很松软,能捏起来的,如果不松软,说明经络肌肤之间有粘连,这种粘连,正是体内尤其是胞宫有毛病的外在表现,而妇科的一切疾病,都与胞宫紧密相连。
在八髎区域进行提捏、推拿、按揉、拔罐或艾灸,正是从外而内调理胞宫。
冲脉、任脉和督脉也都起于胞宫。
督脉主一身阳气,任脉主一身之血,冲脉则为经脉之海,五脏六腑都要靠他们支配,所以,八髎乃支配盆腔内脏器官的神经血管会聚之处,是调节人一身的气血的总开关,务必畅达无阻。
胞宫健康了,妇科问题没有了,困扰女性的很多杂病,比如失眠、便秘、爱生气、急躁、慵懒等,都会自然消失。
〔取穴法〕俯卧,在脊椎正中线和膀胱俞之間,第二骶后孔凹陷处取穴;取穴時,以食指按在小腸俞与脊椎正中线之中間,小指按在骶角(尾骨上方黃豆大小的园骨突起)上方,中指和无名指相等的距离分开按放,侧中指尖所按之处。
艾灸疗法帮你消除黑眼圈1、水分:定位:脐上1寸。
主治:可以帮助恢复腹部肌纤维的弹性,有利用于收腹去脂,同时可消除水肿和小便不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pt课件.
9
用物和药物准备
治疗托内有:治疗巾、 10ml注射器1支,5号针头1 支,棉枝、安尔碘消毒液等。 药品:维生素B1200mg、维生 素B12500ug、0 .9%NS3~5ml, 混合抽入注射器内。
ppt课件.
10
操作方法
病人排空膀胱后取俯卧位,操 作者站立病人注射对侧将手指放 在上髎、小指按在下髎,中指与 无名指等距离分开分别放在次髎、 中髎,4指摸准固定不要移动 , 在进针部位周围皮肤严格消毒后, 在手指按压的外侧旁开0.5~0.8cm 处以45角度向内下方斜刺进针,
王宛彭,刘洪恩,刘红.八髎穴的临床应 用.吉林中医药,2002,22(6):44.
……
ppt课件.
15
谢 谢!
ppt课件.
16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穴位注射八髎穴在治疗 脊髓损伤导致排尿障碍中的 应用
ppt课件.
1
八髎穴的临床应用
常用于治疗:
1 痛经、月经失调、慢性盆腔炎 2 阳萎 3 术后尿潴留 4 排便障碍 5 排尿障碍 6 腰痛
ppt课件.
2
八髎穴的治疗方法
穴位注射
针灸刀针刺
电针
针刺(直刺、捻转、提插、留针) 艾条灸
刺灸相结合
搓擦、推揉、拍打法
ppt课件.
3
八髎穴
八髎穴位于骶骨的四对骶后孔中,分别称 为上髎、次髎、中髎、下髎穴,是治疗泌 尿、生殖系统疾病的要穴。
八髎穴即骶后孔处,骶神经根从此穿出, 针灸此穴能刺激骶神经,调整尿便反射。
八髎穴解剖定位为骶髓阴部神经穿出部位。
八髎穴位于膀胱及肾附近,属足太阳膀胱 经,近取八髎穴能疏通经络之气,调节肾、 膀胱司开合功能,从而使二便恢复正常。
八髎穴的解剖意义
骶N中,上4对骶N通过相应的骶前、
后孔穿出,第5对骶N和尾N经骶孔
裂孔出骶管,而副交感N、体N的运
动支均来自脊髓S2-S4,副交感N和 体N的脊髓反射中枢均位于脊髓S2S4圆锥部分,它们对排尿起主导作 用,脊上中枢损害时,脊髓中枢独
立支配排尿功能。
ppt课件.
6
贮尿和排尿的理论基础
ppt课件.
14
参考文献
宋新,田顺亮,张欣.八髎穴定位及其在 推拿治疗青春期痛经中的应用.按摩与指 引,2003,19(2):48.
祝瑞璇.针刺八髎穴治疗术后尿潴留之体 会.JCAM,2002,18(2):42 .
徐立,王卫.针刺八髎穴治疗原发性痛经 38例.天津中医学院学报,2003,22(3): 47.
贮尿和排尿是膀胱2个最基本的功 能,其影响因素为膀胱内压及膀胱 流出道阻力,而这一活动过程是由 神经中枢(即脊髓反射中枢、脊上 反射中枢包括大脑皮质、丘脑下部 及脑干中枢等)及三组神经(交感、 副交感和体神经)共同参与完成。 其中副交感神经对排尿活动起主导 作用。
ppt课件.
7
贮尿和排尿的理论基础
ppt课件.
13
参考文献
蔡国伟.八髎穴定位方法新说.上海针灸 杂志,1994,13(3):124~125.
于学平.八髎穴为主治疗中风尿便失禁. 针灸临床杂志,2001,17(9):35.
穴位注射八髎穴治疗膀胱功能失调27例 的临床观察.哈尔滨医药,2002,22 (5):71.
齐宏伟,齐宏超.擦八髎穴治疗外感寒邪 引起的月经失调.按摩与导引,2003,19 (5):50.
ppt课件.
11
操作方法
进入骶后孔时有明显的空 洞感,进针深度视病人 胖瘦 来把握尺寸,其深度在 1~1.5cm为宜。其深浅对 治疗 效果有一定影响;太浅,其作 用只能扩散于局部,太深若透 过骶前孔会损伤肠腔或梨状肌。
ppt课件.
12
操作方法
进针后固定好注射器,由助手 抽动活塞,无回血和脑积液,将 药液缓缓注入上、次、中、下髎 穴各穴位内,每穴注入2~2.5ml、 qd,两边穴位每天交替更换,10d 为一个疗程,平均治疗2~4疗程, 每疗程间隔3~5d.
当脊髓受损时,负责排尿活动
的基础反射弧的脊上神经控制
Hale Waihona Puke 中断,失去了对排尿的抑制作
用,膀胱感觉和运动功能丧失,
处于无张力状态,膀胱和尿道
失去协调而引起膀胱不能正常
贮存尿液及排尿并有不等量的
残余尿。
ppt课件.
8
★八髎穴定位★
病人俯卧位,髂脊最高点平L4, 往下摸2个棘突S1,旁开1.5寸(约 三横指宽)的中点处为上髎,尾 骨上方触摸到黄豆大的圆形骨突 (即骶角)上方凹限处为下髎, 将食指放在上髎,小指在下髎, 中指和无名指等距离分开,触摸 到的凹陷处分别为次髎、中髎。
刺激八髎穴能直接刺激神经,可影响中枢 神经递质的释放和内p分pt课件泌. 功能的变化。 4
八髎穴的解剖意义
八髎穴是指骶骨上的四对骶后 孔。从骶骨的解剖看:骶后孔内 通骶管,为骶神经后支及血管通 过,骶后孔斜向内下方为骶前孔, 其孔内通骶管,有骶神经前支及 血管通过,而自脊髓发出的5对
ppt课件.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