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科学四年级下册总知识

合集下载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复习汇总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复习汇总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下册单元复习资料第一单元热胀冷缩1、一般情况下,(液体、固体、气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2、在相同的情况下,(气体)受热膨胀的体积(最多),(液体)较多,(固体)最少。

3、水的(反常膨胀)现象水不是热胀冷缩,而是(热缩冷胀)也叫(反常膨胀)。

水在(4℃)时体积(最小);在4℃以下,随温度降低,其体积不断(增大)。

4、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夏天,自行车容易爆胎的原因是(车胎内的空气过足受热体积膨胀)所致。

冬天,自来水管有时会被冻裂是因为(自来水管里的水结冰时体积膨胀)所致。

5、生活中的问题:瓶装饮料、啤酒等不能装得很满要留有一定的空间。

水烧开时,会从壶嘴里溢出来。

瘪了的乒乓球用热水烫一下就修复了。

架电线时要把电线冬天拉得紧一些,夏天松一些。

火车行驶的钢轨连接处留有一些间隙(也叫伸缩缝)。

6、在研究(固体)具有(热胀冷缩)的实验时,我们看到:在铜球未被加热时,(能)穿过铁环;当铜球被酒精灯外延加热3-5分钟后,就(不能)穿过铁环了,当把被加热的铜球放到冷水中冷却后,又(能)通过铁环了。

第二单元岩石的科学1、(岩石)组成地球的外壳。

2、(放大镜)是用来观察物体(细节)的简单仪器。

使用时,把放大镜靠近被观察物体,距被观察物体(越近),观察的越(清楚),也越能分辨物体的(细节)。

3、不同岩石的硬度不同。

测试岩石软硬程度的方法非常简单:砸开岩石后,用(手指甲)、(铜钥匙)、(小刀)在新断面上刻画。

手指甲刻画后留有刻痕为(较软);手指甲刻画后没有刻痕,铜钥匙刻画后留有刻痕为(较硬);铜钥匙刻画后没有刻痕,小刀刻画后留有刻痕为(很硬);小刀刻画后也没有留下刻痕为(非常硬)。

4、常见的岩石由(花岗岩、砂岩、石灰岩、页岩、大理岩)等。

5、花岗岩内含三种不同的矿物,白色的(石英)、黑色的(云母),(长石)6、根据成因,岩石可分三大类:即由岩浆活动形成的(岩浆岩);7、由外力作用形成的(沉积岩);由变质作用形成的(变质岩)。

青岛版四下科学知识点

青岛版四下科学知识点

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第一课:运动与力1.物体由静止变为运动、由运动变为静止或者运动快慢发生改变等现象,都是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

2.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使物体运动或停止,需要给物体施加力。

3. 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举例说明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

小球击倒矿泉水瓶,用锤子砸核桃,用石子击穿纸,用橡皮把沙堆砸出个坑4.自然界中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着,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我们常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某一物体或参照物而言的。

由于选择了不同的参照物,对同一物体做机械运动的情况的描述就有可能不同。

5.依据运动的球能把瓶子击倒、运动的锤子能把核桃砸开等事实,推出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的结论,就是在推理。

6.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第二课:小球的运动1.按照运动路线来分,物体的运动可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2.运动轨迹形式主要有直线和曲线两种。

直线是物体特定的一点在一段时间的运动过程中,运动方向始终保持不变,曲线运动的方向是不断变化的。

第三课:运动的形式1.物体的运动形式有平动、振动、转动、摆动、滚动等。

2.生活中物体的运动形式往往包含一种或者一种以上的运动形式。

3.一个复杂的运动形式可能包含多种简单的运动形式。

4. 自然界中,物体的位置发生变化的运动,叫做机械运动。

平动、转动、振动是机械运动的三种基本形式。

机械运动是我们见到的各种运动中最简单的最普遍的一种运动形式。

5. 同一个物体的不同部分的运动形式可能不同。

第四课:车来了1.站台上要设置安全线是为了乘客的安全。

2.越过安全线会有什么危险?会被气流卷入站台下,被人群挤下站台。

3.车辆快速经过时,路边的行人会感觉有一股风吹向车辆,路上的树叶会被卷入车底。

4.做车来了模拟实验时,纸相当于站台上的乘客,吹风相当于快速经过的车辆,吹风时两张纸向中间靠拢。

5.为了行人安全,道路上设置了哪些标线?人行横道(斑马线)、自行车道和人行道(非机动车道)、公交车站台、安全岛等。

四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四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四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四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如下:
1.植物生长与繁殖: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包括种子发芽、根、茎、叶的结构和功能,以及植物的繁殖方式,如种子、茎的生长。

2.动物的生长与繁殖:学习动物的生长过程,包括幼体到成体的变化,以及动物的繁殖方式,如卵生、胎生和产卵。

3.物质的性质和变化:了解物质的性质,如颜色、形状、硬度等,以及物质的变化,如溶解、融化、凝固等。

4.环境与生态:认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包括气候、水资源、土壤等,以及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食物链。

5.健康与生活:学习保持身体健康的方法,包括合理饮食、适度运动、良好卫生习惯等。

6.科学实验:了解科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培养观察、记录、分析和推理的能力。

以上只是对四年级科学下册的知识点进行了归纳总结,具体的内容可能会因教材和教学大纲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青岛版四年级科学下复习资料一

青岛版四年级科学下复习资料一

青岛版四年级科学下复习资料(一) 姓名: .1. 一般情况下,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之称的。

常用的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叫温度计,它的单位是摄氏度,用“oC ”来表示。

常见的温度计有:体温计、水温计、气温计。

2. 使用温度计测定水温时,将温度计浸在水中,不要接触容器壁,等温度计内液柱静止后,读出温度。

“零下12摄氏度”写作“-12 oC ”人体的正常体温是37℃。

3. 自然界中有少数物质脾气很古怪,它们不是(热胀冷缩)而是(热缩冷胀),也叫(反常膨胀)。

水在4℃时,体积(最小),在(4℃)以下,随温度降低其体积不断(增大)。

4. 一般情况下,不同材料的物体热胀冷缩的程度不同,在相同条件下,气体受热膨胀的体积最多,液体较多,固体最少。

5. 任何物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 )水在变热的过程中,重量发生了变化,体积大小没有发生变化。

…( ) 人体的正常体温是38摄氏度,水的沸腾的温度是100摄氏度。

….( ) 水结冰时体积会缩小。

…………………………………………………( ) 读取温度计的度数时要等温度计内的液柱稳定后再读。

……………( ) 6. 乒乓球瘪了,放到热水里烫一下就能恢复原状,为什么?因为乒乓球内的空气受热膨胀把瘪下去的部分顶起来了。

7. 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热胀冷缩的性质?为了防止铁轨、道路和桥梁因受热伸长而受损,铁轨、道路和桥梁的接缝都会留有一小段空隙;夏天拉电线时电线杆之间的电线预留一段是为了防止天冷时电线收缩而断裂。

体温计利用水银热胀冷缩的性质。

8. 想办法让气球鼓起来(说明原理)。

气球 利用气体热胀冷缩的原理 ,将烧瓶放入开水中或用酒精灯给烧瓶加热 ,使瓶中空气受热膨胀,将气球鼓起来。

烧瓶青岛版四年级科学下复习资料(一) 姓名: .1. 一般情况下,液体具有 的性质。

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 的性质之称的。

常用的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叫 ,它的单位是 ,用“”来表示。

最新青岛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精品课件

最新青岛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精品课件
• 3、不要把盐酸溅到皮肤、衣服 上。
当地的岩石石灰岩
• 青色或灰色
• 用指甲刻画无刻痕,用钥匙刻画有 刻痕
• 遇盐酸冒气泡
常见的岩石
• 花岗岩、大理岩、石灰岩、砂岩、页岩等。
花岗岩
大理岩
石灰岩
砂岩
页岩
以形成原因为标准给岩石分类
• 岩浆岩 • 沉积岩 • 变质岩
岩浆岩
沉积岩
变质岩
花岗岩

6、用温度计测定水的温度时,用手拿温
度计的 (
),
将温度计浸在水中,不要接触容器壁,
等温度计内 (

静止后,读出温度。
7、铁路上的钢轨是一段一段的,接头的
地方都有一定的空隙,
其目的是 (
)。
8、水在4℃时,体积最 (
);
在4℃以下,随温度
降低,其体积不断(
)。
二、选择题:
1、下列哪种现象是由于液体的热胀冷缩引起的:( )
细管里装上红墨水液柱
小结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 空气(气体)有热胀
冷缩的性质。
我们知道了液体、气体具有 热胀冷缩的性质,那么,固体 会不会热胀冷缩?
这里有一个铜球,还有一个金属环,铜 球刚好能通过金属环。我们就用这个装 置来做实验。
观察铜球的热胀冷缩
观察铜球的热胀冷缩
观察铜球的热胀冷缩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
铜球(固体)也具有热 胀冷缩的性质。
一般情况下,物体(液体、 固体、气体)具有热胀冷 缩的性质。
放大镜的使用
• 放大镜是用来观察物体细节的简单仪 器。
• 使用时,放大镜,靠近物体,沿着眼 与物体间的直线方向,慢慢来回移动, 直到看清物体细微结构为止。

青岛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

青岛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

知识点
1.一般情况下,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它由(玻璃泡)、(玻璃管)、(刻度)三部分组成。

2.自然界中有少数物质不是热胀冷缩,而是(热缩冷涨),也叫(反常膨胀)。

水在4℃时体积最(小);在4℃以下随温度降低,其体积不断(增大)。

水结成冰时体积明显(增大);寒冷的冬天,经常会遇到自来水管冻裂的情况,就是由于(水结冰时体积膨胀把水管胀裂的)。

科学题
一、填空题。

1.一般情况下,液体具有的性质。

2.温度计是根据的原理制成的。

3.水在℃时体积最小,在4℃以下随温度降低,其体积不断。

水的这种特性叫做。

二、判断题。

1.液体在任何条件下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
2.把温度计放到冷水里,温度计内的液柱一定会上升。

()
3.温度计内液体一般是酒精、水银和煤油。

()
三、选择题。

1.烧水时,水还没有开,却从壶里往外溢,是因为()。

A.壶里的水变多了
B.壶里的水受热后体积膨胀
2.油罐里装油不能装的太满,是为了避免()。

A.油太多了,油罐被压坏
B.油受热后体积膨胀,溢出来
3.寒冷的冬天,本来很结实的自来水管有时会破裂,这是因为()。

A.水管遇冷变脆
B.水的热胀冷缩
C. 水的反常膨胀
四、列举日常生活中一反应液体具有热胀冷缩性质的现象,并试着对这一现象做科学的解释。

青岛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 植物的生长(知识点总结))

青岛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 植物的生长(知识点总结))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植物的生长知识点第13课、种辣椒思维导图:知识点:1.谷雨前后,种瓜点豆,种子发芽、生长,植物的一生会经历不同的阶段。

2.在观察辣椒的生长前,预先制定观察内容、观察时刻、记录方法等,就是在制定观察计划。

3.观察辣椒的生长过程,要做好记录。

4.种辣椒的过程,要经历选种、播种、覆土、浇水等环节。

5.选种要籽粒饱满,播种要点种,覆土要薄,也可覆盖一层塑料布保温,浇水要适量。

6.观察计划中包括观察时间、观察内容、记录方法,另外,还可以记录改变植物生长的条件,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

7.观察记录的方法很多,可以是拍照片、画图画、写观察日记、表格记录等。

8.辣椒的生长向阳处:生长旺盛,背阴处:生长不旺盛。

水分充足:生长旺盛,水分不足:易枯萎。

空气流通的地方:生长旺盛,空气不流通的地方:生长不旺盛。

9.辣椒的一生经历了种子萌发成幼苗、开花、结出果实和种子等阶段。

辣椒的生长需要阳光、空气和水。

10.辣椒(植物)的生长离不开有利于其生长的自然环境。

11.大多数植物的一生都会经历种子萌发成幼苗、开花、结出果实和种子等阶段。

12.从种子萌发到长成果实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中间需要付出很多的心血和汗水。

第14课、不同环境中的植物思维导图:知识点:1.在我国南方地区可以看到大榕树“一树成林”,在北方却很少见到这种现象,这是由植物的生活环境决定的。

2.莲子的皮非常的坚硬,在水中不易腐烂。

3.莲的地下茎(藕)和叶柄都有孔,可以储存空气,有利于莲在水中呼吸。

4.莲的叶柄长,可以使叶子伸出水面;叶子表面有一层蜡质白粉,能使雨水聚成水珠,使叶子实现自我清洁功能;大大的叶片有利于吸收更多的阳光。

5.仙人掌的叶片呈针形,是因为它们长期生长在干旱缺水的环境中,无法吸收足量水分和养分,为了能够吸收更多的水分和养分退化所形成的。

针形叶片的面积十分小巧,能减缓水分蒸发的速度,从而封锁住更多的水分。

6. 仙人掌的表层上有一层蜡质物质,能够抵御紫外线的照射,不会被晒伤,出现干枯脱水的状况。

青岛版科学四年级下册总知识

青岛版科学四年级下册总知识

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总汇第一单元热胀冷缩第一课温度计的秘密1.一般情况下,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2.寒冷的冬天,经常会遇到自来水管冻裂的情况,这是怎么回事?答:因为水有反常膨胀的现象。

水在4℃以下,随温度降低,其体积不断增大。

所以在寒冷的冬天,就容易将自来水管胀裂。

3.要测定物体的温度,需要使用温度计。

它一般由玻璃泡、玻璃管、刻度三部分构成。

通常所用的温度计是摄氏温度计,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表示。

4.自然界中有少数物质脾气很古怪,它们不是热胀冷缩,而是热缩冷胀,也叫反常膨胀。

5.水在4℃时体积最小;在4℃以下,随温度降低,其体积不断增大。

6.温度计能测温度的原理是利用了液体一般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7.温度计的玻璃泡里面通常装煤油、酒精、水银、气体。

第二课自行车胎为什么爆裂1.一般情况下,物体(液体、固体、气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2.不同材料的物体热胀冷缩的程度不同,在相同情况下,气体受热膨胀的体积最多,液体较多,固体最少。

3.自行车胎为什么在夏季容易爆裂?我们该注意什么?答:气体一般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夏天自行车胎里的气体如果打得过足,在强烈的阳光照射下就容易因膨胀而使轮胎承受不住从而爆裂。

因此夏天自行车胎里的气要避免打得过足。

4.架设电线时为什么不能拉得很紧?答:电线会热胀冷缩,如果拉得很紧,到了冬天,有可能因为受冷缩短而断掉。

5.冬天经常出现钢笔帽拧不开的现象,你是用什么方法拧开的呢?说说其中的道理。

答:将钢笔放在热水中烫一下,容易拧开。

因为钢笔帽受热膨胀,所以容易拧开。

6.马路、铁轨间有缝隙的道理是:固体一般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留缝隙是为了防止天气太热时,马路热胀而变形。

7.★乒乓球瘪了放到热水里烫一下就能恢复原状,这是为什么?答:这是利用了气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乒乓球里的气体遇到热水会膨胀,从而将瘪了的乒乓球撑起。

第二单元岩石的科学第三课认识岩石1.放大镜是用来观察物体细节的简单仪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总汇
第一单元热胀冷缩
第一课温度计的秘密
1.一般情况下,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2.寒冷的冬天,经常会遇到自来水管冻裂的情况,这是怎么回事?答:因为水有反常膨胀的现象。

水在4℃以下,随温度降低,其体积不断增大。

所以在寒冷的冬天,就容易将自来水管胀裂。

3.要测定物体的温度,需要使用温度计。

它一般由玻璃泡、玻璃管、刻度三部分构成。

通常所用的温度计是摄氏温度计,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表示。

4.自然界中有少数物质脾气很古怪,它们不是热胀冷缩,而是热缩冷胀,也叫反常膨胀。

5.水在4℃时体积最小;在4℃以下,随温度降低,其体积不断增大。

6.温度计能测温度的原理是利用了液体一般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7.温度计的玻璃泡里面通常装煤油、酒精、水银、气体。

第二课自行车胎为什么爆裂
1.一般情况下,物体(液体、固体、气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2.不同材料的物体热胀冷缩的程度不同,在相同情况下,气体受热膨胀的体积最多,液体较多,固体最少。

3.自行车胎为什么在夏季容易爆裂?我们该注意什么?
答:气体一般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夏天自行车胎里的气体如果打
得过足,在强烈的阳光照射下就容易因膨胀而使轮胎承受不住从而爆裂。

因此夏天自行车胎里的气要避免打得过足。

4.架设电线时为什么不能拉得很紧?
答:电线会热胀冷缩,如果拉得很紧,到了冬天,有可能因为受冷缩短而断掉。

5.冬天经常出现钢笔帽拧不开的现象,你是用什么方法拧开的呢?说说其中的道理。

答:将钢笔放在热水中烫一下,容易拧开。

因为钢笔帽受热膨胀,所以容易拧开。

6.马路、铁轨间有缝隙的道理是:固体一般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留缝隙是为了防止天气太热时,马路热胀而变形。

7.★乒乓球瘪了放到热水里烫一下就能恢复原状,这是为什么?答:这是利用了气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乒乓球里的气体遇到热水会膨胀,从而将瘪了的乒乓球撑起。

第二单元岩石的科学
第三课认识岩石
1.放大镜是用来观察物体细节的简单仪器。

使用时,将需要观察的物体放在一个固定的位置上,再将放大镜靠近物体,然后沿着肉眼与物体之间的直线方向慢慢来回移动放大镜,直到看清物体的细微结构为止。

2.测试岩石硬度的方法:不同岩石的硬度不同。

测试岩石软硬程度的方法非常简单:砸开岩石后,用手指甲、铜钥匙、小刀在新断面
上刻划。

手指甲刻划后留有划痕的岩石较软;手指甲刻划后没有划痕,铜钥匙刻划后留有划痕的岩石较硬;铜钥匙刻划后没有刻痕,小刀刻划后留有划痕的岩石很硬;小刀刻划后也没有留下划痕的岩石硬度非常大。

3.火山喷发的岩浆冷却后,会形成岩石。

4.用于鉴别岩石种类的盐酸具有腐蚀性,千万不要溅到皮肤上和眼睛里,滴过盐酸的岩石要用清水冲洗干净。

5.不同的岩石,形成的原因各不相同。

6.自然界中的岩石经过漫长的年代逐渐改变着模样。

7.研究岩石主要从颜色、硬度、结构、与酸的反应等方面进行。

8.岩石和矿物要保护和合理利用。

第四课做个岩石百宝箱
1.岩石是地壳的基本物质。

2.岩石种类繁多,通常人们依据岩石的形态、结构、颜色为岩石分类。

比如常见的岩石:花岗岩、砂岩、页岩、石灰岩、大理岩等。

3.花岗岩:花斑状,很硬,内含三种不同的矿物,白色的是石英,
肉红色或黄褐色的是长石,黑色的是云母。

砂岩:黄褐色或灰色,颗粒状结构,颗粒粗细差不多,很硬。

页岩:红褐色或灰色,薄层状结构,较软。

4.石灰岩:青灰色或褐色,颗粒很细,较硬,遇盐酸冒泡。

大理岩:纯白色、深黑色或花绿色,有花纹,颗粒较粗,较软,遇盐酸冒泡。

5. 所有的岩石都是由一种或几种矿物组成的。

6.崂山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其山体岩石质地坚硬,主要是由石灰岩组成的,而且这种岩石是很好的建筑材料。

7.岩石百宝箱要贴标签注明五个方面:编号、岩石名称、采集地点、采集时间、采集人。

第五课岩石的用途
1.变质岩是岩石在受到高温、高压等作用时,其内部结构重新组合形成的。

2.在变质岩中,富含大量矿产,如:铁、金、石墨、石棉、滑石等。

3.我们饮用的矿泉水中,一般都含有钙、铁、锌等矿物质。

4.岩石是重要的制作工具的材料。

自古以来,人们就用它打碾做磨,做刀斧针镰,为人类和社会的文明发展作出了贡献。

5.我们食物中的钙、铁、锌、铜、镁等许多盐类物质,都来自于岩石,所以说岩石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6.不同的岩石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是不同的。

7.岩石的雕、刻、琢、磨制品有效地装饰了人们的生活环境。

8.很多的生物化石、古迹、文物是通过岩石保存流传下来的。

9.岩石是重要的建筑材料;是重要的生活、生产资料;可以雕刻、磨制成各种工艺品;是重要的工业原料。

第六课岩石的风化
1.风化:岩石在自然界中,受到气温变化、植物生长、水流冲刷、风吹日晒等因素的影响,会发生破碎,这种现象叫风化。

2. 高山上的岩石在风化的作用下崩落下来,在河水的搬运过程中,受到水的冲刷和相互碰撞,形成卵石。

3.在岩缝中的树越长越大,结果岩石被树(植物)破碎了。

4.夏天,太阳的暴晒会使岩石剧烈膨胀;夜间或冬天,温度的剧降又会使岩石急剧收缩,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岩石破碎了。

5.把一小块岩石放在酒精灯上反复加热,反复放入冷水中冷却,结果岩石破碎了。

于是,我们认为:岩石在自然界中,受到气温变化、植物生长、水流冲刷、风吹日晒等因素的影响,会发生破碎,这种现象就叫风化。

6.植物生长、动物活动、人的活动、微生物等都会对岩石的风化起作用。

7.岩石是热的不良导体,在温度的变化下,表层与内部因受热不均,产生膨胀与收缩,长期作用使岩石发生崩解破碎。

8.酸雨对岩石有风化作用吗?设计实验探究。

答:①我的猜想:酸雨对岩石是否有风化作用?
②我的假设:假如酸雨对岩石有风化作用,那么通过实验应该得
到肯定结论。

③我的实验:把石灰岩放入浓盐酸中,约10分钟后观察岩石是
否破碎。

④我的结论:酸雨对岩石有风化作用。

第三单元土壤与植物
第七课土壤里有什么
1.陆地表面上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层叫土壤。

2.土壤是由空气、砂、黏土、水分、腐殖质、无机盐等成分组成。

3.取一块干土放入水中,发现有气泡冒出。

这说明土壤中有空气。

4.叶子落到土壤里会成为土壤的一部分,它属于腐殖质。

5.把土壤放进盛有水的烧杯里,用滴管取上层清液滴在玻璃片上,烧干水后,发现玻璃片上有一些“脏”的痕迹。

这说明土壤中含有无机盐。

6.人类的哪些活动会破坏土壤?
答:盲目毁林开荒会导致水土流失;没处理好的工业废水会污染土壤;乱扔、乱堆放垃圾会污染土壤。

7.实验名称:土壤成分分析实验
实验材料:烧杯、玻璃棒、滴管、玻璃片、镊子、酒精灯、铁盘、石棉网、三脚架、一小块土壤。

实验步骤及现象:
①把土壤放进盛有水的烧杯里,会发现有气泡冒出,这说明土壤里含有空气。

②把烧杯里的土壤搅拌后,静置会发现土壤分层沉降,下层是粗粒的砂,上层是很细的黏土。

这说明土壤中含有颗粒较大的砂和黏土。

③用滴管取上层清液滴在玻璃片上加热,发现玻璃片上就会有一些“脏”的痕迹。

这说明土壤中含有溶于水的物质如无机盐。

④把土壤放在铁盘里用火烧,现象:冒烟,有气味,烧过以后颜色变浅了。

这说明土壤中含有能够燃烧的腐殖质。

第八课土壤的种类
1.人们按照土壤含沙量的多少,把土壤分成三类:含沙量较多的土壤叫砂质土;含黏土较多的土壤叫黏质土;沙和黏土含量适中的土壤叫壤土。

2.分布面积较广的自然土壤有东北地区的黑土,华北地区的褐土、南方地区的红壤、西北内陆地区的荒漠土、青藏高原上的冰沼土等。

其中,黑土和褐土的天然肥力最高。

黑土是最肥沃的自然土壤,因为它有深厚的黑色腐殖质层。

3.既能很好的保持水分又具有良好透气性的土壤是壤土。

4.透气性最好的土壤是砂质土,渗水快,保水性能差的是砂质土。

5.实验名称:土壤的保水性实验。

实验器材:广口瓶、漏斗、土壤、烧杯等。

实验步骤:将三个漏斗分别放在三个广口瓶上,在三个漏斗里分别放上同样多的砂质土、黏质土、壤土,同时向漏斗里倒入同样多的水。

实验现象:砂质土渗下的水最多,黏质土渗下的水最少,壤土渗下的水居中。

实验结论:砂质土保水性能最差,黏质土保水性能最好,壤土居中。

6.土壤的划分标准不同,土壤的名称就不相同。

第9课:土壤与植物
1.土壤对植物的意义:自然界中的一部分水保存在土壤中,土壤中的水是陆生植物生命活动所需水分的主要来源。

土壤中含氮、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