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95-07钢筋闪光对焊作业指导书

合集下载

闪光对焊作业指导书

闪光对焊作业指导书

钢筋闪光对焊作业指导书一、 料要求钢筋:应有材质证明书,其性能应符合《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91),《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GB13013-91)标准规定。

二、主要机具1、应选用焊机容量为80—150KV A的对焊机。

2、钢筋切断机三、作业条件1、应保持对焊机的机械传动,电器控制系统可靠、稳定、灵活,冷却系统通畅。

电极钳口应与钢筋紧密接触,间隙不大于钢筋直径的0.1倍,并不得大于2mm,上下电极对中。

2、用钢筋切断机下料时应注意使纵肋位于铅垂直面上。

3、应去除钢筋头150mm内,尤其是电极接触部分的铁锈、油污、泥浆。

4、钢筋放置在电极钳口内时应将端头凸出点对凸出点。

5、钢筋过长应搭支架,保持两电极之间钢筋处于水平位置。

6、雨天或施焊现场风速超过5.4m/S(3级风)焊接时,应采取有效遮蔽措施。

如搭设密闭式房屋等,否则停止对焊。

四、操作工艺1、工艺选择原则a.当钢筋直径较小,钢筋级别较低,在表1规定的范围内可采用“连续闪光焊”。

连续闪光焊钢筋上限直径表1焊机容量(KV-A)钢筋级别钢筋直径(㎜)160 Ⅰ级Ⅱ级Ⅲ级252220100 Ⅰ级Ⅱ级Ⅲ级20181680 Ⅰ级 16Ⅱ级 Ⅲ级14 12b、当超过表1规定,且钢筋断面没有严重压伤比较平整时,宜采用“预热闪光焊”。

c、当钢筋断面不平整,应采用“闪光—预热闪光焊”。

d、钢筋断面比较平整时,宜采用预热闪光焊,断面不平整时,宜采用闪光—预热闪光焊。

2、工艺流程a.连续闪光焊:烧化—有电顶锻—无电顶锻。

b.预热闪光焊:预热—烧化—有电顶锻—无电顶锻。

闪光—预热闪光焊:一次烧化—预热—二次烧化—有电顶锻—无电顶锻。

3、对焊参数选择原则及取值a.调伸长度:调伸长度是指焊接前,两钢筋端部从电极钳口伸出的长度。

调伸长度的选择应随着钢筋级别的提高和钢筋直径的加大而增大;并与对焊方式,端面平整情况有关。

合理的调伸长度应满足各工序留量的要求,使钢筋均匀加热,顶锻时不发生旁弯。

钢筋闪光对焊作业指导书

钢筋闪光对焊作业指导书

钢筋闪光对焊作业指导书- 工程设计钢筋闪光对焊作业指导书概述钢筋闪光对焊是将两钢筋安放成对接形式,利用焊接电阻热使接触点金属熔化,产生强烈飞溅,形成闪光,迅速施加顶锻力完成的一种压焊方法,是电阻焊的一种。

钢筋闪光对焊具有生产效率高、操作方便,节约能源、节约钢材、接头受力性能好、焊接质量高等很多优点。

本工程中φ20、φ22钢筋部分接头使用连续闪光对焊,φ25、φ28钢筋较粗,且切断机断出的钢筋,端部有压伤痕迹,端面不够平整,采用闪光--预热闪光对焊。

编制依据:1、《水工混凝土钢筋施工规范》2、《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钢筋施焊前注意事项:钢筋在施焊前按实际焊接条件试焊2个冷弯试件和2个拉伸试件,根据对试件接头外观质量检查结果,以及冷弯和拉伸试验验证焊接参数。

在试焊质量合格和焊接参数选定后,可成批焊接。

在钢筋焊接施工之前,应清除钢筋、钢板焊接部位以及钢筋与电极接触表面上的锈斑、油污、杂物等,钢筋端部当有弯折、扭曲时,应予以矫直或切除。

带肋钢筋进行闪光对焊、电弧焊、电渣压力焊和气压焊时,宜将纵肋对纵肋安放和焊接。

本工程钢筋对焊采用UN-150型对焊机。

1钢筋闪光对焊的操作过程1.1连续闪光焊接时,烧化过程应较长。

烧化留量应等于两根钢筋在断料时切断机刀口严重压伤部分(包括端面的不平整度),再加8mm。

2.1闪光—预热闪光焊的操作步骤为一次闪光→预热→二次闪光→顶锻。

2.1.1一次闪光将钢筋夹紧在对焊机的钳口上,接通电源,使钢筋逐渐移近,端面局部接触,钢筋端面的接触点在高电流密度作用下迅速熔化、蒸发、爆破,并伴随着钢筋的烧损,称之为闪光过程。

一次闪光的目的是把钢筋端部压伤部分烧去,使其端面达到比较平整,在整个断面上加热温度比较均匀,有利于提高和保证焊接接头的质量。

其操作要点为:手要轻,送料速度要先慢后快,随焊件温度的提高逐渐达到中速,争取闪光连续,如遇钢筋端头闭接必须尽快推开操作杆,重新激起闪光,保持连续烧化,避免首次加热不均。

钢筋闪光对焊施工作业指导书

钢筋闪光对焊施工作业指导书

钢筋闪光对焊施工作业指导书一、材料及主要机具:1、钢筋:钢筋的级别、直径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有出厂证明书及复试报告单。

进口钢筋还应有化学复试单,其化学成分应满足焊接要求,并应有可焊性试验。

2、主要机具:对焊机及配套的对焊平台、防护深色眼镜、电焊手套、绝缘鞋、钢筋切断机、空压机、水源、除锈机或钢丝刷、冷拉调直作业线。

二、一般要求1、焊工必须经过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持上岗,在工程开工正式焊接之前,参与该项施焊的焊工应进行现场条件下的焊接工艺试验,并经试验合格后,方可正式进行焊接施工。

2、钢筋焊接施工之前,应清除钢筋、钢板焊接部位以及钢筋与电极接触处表面上的锈斑、油污、杂物等;钢筋端部当有弯折、扭曲时,应予以矫直或切除。

3、带肋钢筋进行闪光对焊时,宜将纵肋对纵肋安放和焊接。

4、在环境温度低于-5℃条件下施焊时,宜采用预热闪光焊或闪光—预热闪光焊,可增加调伸长度,采用较低变压器级数,增加预热次数和间歇时间。

当环境温度低于-20℃时,不宜进行焊接。

5、雨天、雪天不宜在现场进行施焊,必须施焊时,应采取有效遮蔽措施。

焊后未冷却接头不得碰到冰雪。

在现场进行闪光对焊,当风速超过7.9m/s时,应采取挡风措施。

6、应随时观察电源电压的波动情况,当电源电压下降大于5%,小于8%时,应采取提高焊接变压器级数的措施;当大于或等于8%时,不得进行焊接。

7、焊机应经常维护保养和定期检修,确保正常使用。

三、对焊工艺㈠工艺流程:检查设备→选择焊接工艺及参数→试焊、作模拟试件→试件送试→确定焊接参数→工程钢筋焊接→质量检验→现场按规范取试件试验。

㈡工艺方法:可以分为连续闪光焊、预热闪光焊和闪光—预热—闪光焊等三种工艺,根据钢筋品种、直径和所用焊机功率等选用。

1、连续闪光焊⑴工艺过程:闭合电路→闪光(两钢筋端面轻微接触)→连续闪光加热到将近熔点(两钢筋端面徐徐移动接触)→带电顶锻→无电顶锻⑵其操作方法为:①先闭合一次电路,使两钢筋端面轻微接触,促使钢筋间隙中产生闪光,接着徐徐移动钢筋,使两钢筋端面仍保持轻微接触,形成连续闪光过程。

钢筋闪光对焊作业指导书

钢筋闪光对焊作业指导书

钢筋闪光对焊作业指导书1.目的和适用范围1.1目的:应用本作业指导书指导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具体工程项目钢筋闪光对焊的作业指导,从而确保钢筋闪光对焊的质量。

1.2适用范围: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热轧钢筋的连续闪光焊、预热闪光焊、闪光-预热闪光焊。

2.引用文件2.1《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 18-962.2《建筑分项工程施工工艺标准》(第二版)北京建工集团总公司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2.3《建筑施工手册》(第三版)第四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3.定义3.1钢筋闪光对焊:将两钢筋安放成对接形式,利用电阻热使接触点金属熔化,产生强烈飞溅,形成闪光,迅速施加顶锻力完成的一种压焊方法。

3.2调伸长度:是指焊接前,两钢筋端部从电极钳口伸出的长度。

3.3烧化留量:是指在闪光过程中,闪出金属所消耗的钢筋长度。

3.4顶锻留量:是指在闪光结束,将钢筋顶锻压紧时因接头处挤出金属而缩短的钢筋长度。

4.职责4.1分公司技术科或项目技术负责人依据不同工程的具体情况编制本项目的钢筋闪光对焊作业指导书,并指导施工。

4.2分公司技术经理负责项目作业指导书的审批。

4.3项目部质检员负责钢筋闪光对焊的连续监控。

4.4试验室取样员负责试件的取样和送样,公司中心试验室负责试件的试验。

5.施工准备5.1材料及主要机具5.1.1钢筋:钢筋的级别、直径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有出厂合格证和复试报告单。

进口钢筋还应有化学复试单,其化学成分应满足焊接要求,并应有可焊性试验。

5.1.2主要机具:对焊机及配套的对焊平台、防护深色眼镜、电焊手套、绝缘鞋、钢筋切断机、空压机、水源、除锈机或钢丝刷等。

常用对焊机主要技术数据见表1常用电焊机主要技术数据表15.2作业条件5.2.1焊工必须持有有效的考试合格证。

(焊工操作技能考试应由经市或市级以上政府有关建设主管部门审查批准的单位负责进行)5.2.2对焊机及配套装置、冷却水、压缩空气等应符合要求。

5.2.3电源应符合要求,当电源电压下降大于5%,小于8%时,应采取适当提高焊接变压器级数的措施;大于8%时,不得进行焊接。

钢筋闪光对焊作业指导书

钢筋闪光对焊作业指导书

一、施工准备(1)材料及主要机具1.1 钢筋:钢筋的级别、直径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有出厂证明书及复试报告单。

1.2 主要机具:对焊机及配套的对焊平台、防护深色眼镜、电焊手套、绝缘鞋、钢筋切断机、空压机、水源、除锈机或钢丝刷、冷拉调直作业线。

(2)作业条件:1、焊工必须持有有效的考试合格证。

2、对焊机及配套装置、冷却水、压缩空气等应符合要求。

3、电源应符合要求,当电源电压下降大于5%,小于8%时,应采取适当提高焊接变压器级数的措施;大于8%时,不得进行焊接。

4、作业场地应有安全防护设施,防火和必要和通风措施,以防发生烧伤、触电及火灾等事故。

5、熟悉料单,弄清接头位置,做好技术交底二、操作工艺1、工艺流程2、连续闪光对焊工艺过程:3、预热闪光对焊工艺流程:4、闪光—预热闪光对焊工艺流程:5、焊接工艺方法选择:当钢筋直径较小,钢筋级别较低,可采用连续闪光焊。

采用连续闪光焊所能焊接的最大钢筋直径应符合表4-21的规定。

当钢筋直径较大,端面较平整,宜采用预热闪光对焊:当端面不够平整,则应采用闪光—预热闪光焊。

连续闪光对焊钢筋上限直径6、焊接参数选择:闪光对焊时,应合理选择调伸长度、烧化留量、顶锻留量以及变压器级数等焊接参数。

7、检查电源、对焊机及对焊平台、地下铺放的绝缘橡胶垫、冷却水、压缩空气等,一切处于安全可靠的状态。

8、试焊、做班前试件;在每班正式焊接前,应按选择的焊接参数焊接6个试件,其中3个做拉力试验,3个做冷弯试验。

经试验合格后,方可按确定的焊接参数成批生产。

9、对焊焊接操作:9-1连续闪光焊:通电后,应借助操作杆使两钢筋端面轻微接触,使其产生电阻热,并使钢筋端面的凸出部分互相熔化,并将熔化的金属微粒向外喷射形成火光闪光,再徐徐不断地移动钢筋形成连续闪光,待预定的烧化留量消失后,以适当压力迅速进行顶锻,即完成整个闪光焊接。

9-2、预热闪光焊:通电后,应使两根钢筋端面交替接触和分开,使钢筋端面之间发生断续闪光,形成烧化预热过程。

钢筋闪光焊接作业指导书

钢筋闪光焊接作业指导书

钢筋闪光焊接作业指导书1 钢筋闪光对焊工艺之定义和作业指导书适用范围及钢筋闪光对焊工艺应用范围1.1钢筋闪光焊定义钢筋闪光对焊是将两钢筋安放成对接形式,利用电阻热使接触点金属熔化,产生飞溅,形成闪光,迅速施加顶锻力完成的一种压焊方法。

1.2 作业指导书适用范围及钢筋闪光对焊工艺应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构)筑物钢筋混凝土工程中HPB235、HRB335、HRB400、RRB400、HRB500和Q235牌号的钢筋纵向水平连接闪光对焊。

各牌号钢筋的直径应用范围见表1。

钢筋焊接方法的适用范围表1注:本表摘自《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J253—2003)表4.1.1。

2 施工准备2.1技术准备2.1.1熟悉钢筋焊接规范及焊工操作规程2.1.2技术交底:由有关技术人员对焊工进行技术交底,交底内容应包括对焊的材料、施工方法、焊接接头位置、数量,以及质量标准及安全措施等。

2.1.3技术资料:在对焊过程中应注意收集资料,并应做到正式焊接前必须有工艺试验报告,正式焊接后必须有焊接成品检验试验报告,钢材必须有合格证和进场复验报告,合格后方可对焊,焊接试验报告应交技术部门保管。

2.2机械设备常用的对焊机有UN l—75、UN1—100,UN2—150、UN17—150—1,其中前两种为人力操纵,后两种为机械动力操纵。

对焊机的技术参数见表2.常用对焊机的技术参数表22.3材料准备各种规格牌号的钢筋必须有出厂合格证(或质量证明书)及现场复验报告,对进口钢筋必须增加化学性能检验,符合要求后方能使用。

国产钢筋在使用过程中如发现机械性能异常或焊接性能异常等情况也应进行化学性能复验,以便找出机械性能不良和焊接性能不良的原因,采取相应技术措施。

2.4作业条件2.4.1 设备在操作前已安装或检修完毕,能保证正常运转,施焊场地和焊机接零保护、漏电保护…等均符合安全操作规程规定。

对焊机两侧的放料操作台已安放平整牢固。

钢筋焊接作业指导书

钢筋焊接作业指导书

钢筋闪光焊作业指导书一、施工准备1、机械设备焊机UN-100 一台。

2、材料各种规格钢筋级别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并经检验合格.3、作业条件(1)设备在操作前检修完好,保证正常运转,并符合安全规定,操作人员必须要持证上岗。

(2)钢筋焊口要平口、清洁、无油污杂质等。

对焊机容量、电压要符合要求。

二、操作工艺1、闪光焊工艺根据钢筋品种、直径和所用焊机功率大小选用连续闪光焊、预热闪光焊、闪光一预热一闪光焊。

对于可焊性差的钢筋,对焊后宜采用通电热处理措施,以改善接头塑性。

(1)连续闪光焊:工艺过程包括连续闪光和顶锻过程。

施焊时,先闭合一次电路,使两钢筋端面轻微接触,此时端面的间隙中即喷射出火花般熔化的金属微粒一闪光,接着徐徐移动钢筋使两端面仍保持轻微接触。

形成连续闪光。

当闪光到预定的长度,使钢筋端头加热到将近熔点时,就以一定的压力迅速进行顶锻,再灭电顶锻到一定长度,焊接接头即告完成。

(2)预热闪光焊:工艺过程包括一次闪光、预热、二次闪光及顶段等过程。

一次闪光是将钢筋端面闪平。

预热法方法有连接闪光预热和电阻预热两种。

连续闪光预热是使两钢筋面交替地轻微接触和分开,发出断续闪光来实现预热。

电阻预热是在两钢筋端面一直紧密接触用脉交战电流或交替紧密接触与分开,产生电阻热(不闪光)来实现预热,此法所需功率较大。

二次闪与预锻过程同连续闪光焊。

(3)闪光一预热一闪光焊:是在预热闪光焊前加一次闪光过程。

工艺过程包括一次闪光、预热、二次闪光及顶锻等过程,施焊时首先连续闪光,使钢筋端部闪平,然后同预热闪光焊。

焊接钢筋直径较粗时,宜用此法。

(4)焊后通电热处理:方法是焊毕松开夹具,放大钳口距,再夹紧钢筋;接头降温至暗黑后,即采取低频脉冲式通电加热;当加热至钢筋表面呈暗红色或桔红色时,通电结束;松开夹具,待钢筋冷后取下钢筋。

(5)钢筋闪光对焊工艺。

1)对焊参数,根据焊接电流和时间不同,分为强参数(即大电流和短时间)和弱参数(即电流较小和时间较长)两种。

闪光对焊施工作业指导书

闪光对焊施工作业指导书

闪光对焊施工作业指导书闪光对焊施工作业指导书一、工艺概述本工艺适用于钢筋加工连接。

二、作业内容本工艺主要作业内容有:施工准备,钢筋对接、焊接通电、施加顶锻力等。

三、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5-2003《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四、工艺流程图图1闪光对焊施工工艺流程图五、工艺步骤及质量控制1.施工准备⑴所选用钢筋必须符合现行《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GB13013)、《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的规定。

⑵钢筋必须按不同等级、钢种、牌号、规格及生产厂家分批验收,分别堆存,不得混杂,且应设立识别标志。

钢筋在运输过程中,应避免锈蚀和污染。

⑶钢筋表面的油渍、漆污和锤击能剥落的浮皮、铁锈应清楚干净,带有颗粒状老锈的钢筋不能使用。

⑷钢筋应具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和试验报告单,并去试样做力学性能测试。

⑸用钢筋切断机进行下料时应注意使钢筋纵肋位于铅垂面上。

⑹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2.钢筋对接⑴应保持对焊机的机械传动,电器控制系统可靠、稳定、灵活,冷却系统通畅。

电极钳口应与钢筋紧密接触,间隙不大于钢筋直径的0.1倍,并不得大于2mm,上下电极对中。

⑵用钢筋切断机下料时应注意使纵肋位于铅垂直面上。

⑶应去除钢筋头150mm内,尤其是电极接触部分的铁锈、油污、泥浆。

⑷钢筋放置在电极钳口内时应将端头凸出点对凸出点。

⑸钢筋按照设计长度合理下料,焊机旁设置焊接平台,钢筋放置在焊接平台上,防止焊接时由于钢筋自重产生弯折影响焊接质量。

3.焊接通电⑴焊接工艺分类:钢筋闪光对焊的焊接工艺科分为连续闪光-对焊、预热-闪光-对焊和闪光-预热-闪光对焊等,根据钢筋品种、直接、焊机功率、施焊部位等因素选择。

连续闪光对焊:连续闪光对焊的工艺过程包括:连续闪光和顶锻过程。

施焊时,先闭合一次电路,使两根钢筋端面轻微接触,此时端面的间隙中即喷射出火花般熔化的金属微粒-闪光,接着徐徐移动钢筋使两端面仍保持轻微接触,形成连接闪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钢筋闪光对焊作业指导书
1.0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规定了钢筋的对焊工艺、焊接工艺参数选择及质量要求等。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华泰第二工程公司。

2.0引用标准:JGJ18—84《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GB50204- 9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301- 88《建筑工程质量检验
评定标准》。

3.0技术术语:
①表示一级钢,①表示二级钢,d表示钢筋直径。

4.0闪光对焊工艺
4.1闪光对焊分为连续闪光焊、预热闪光焊和闪光一预热一闪光焊三种,具体对焊工艺方法如下:
4.1.1连续闪光焊:将工件夹紧在钳口上,接通电源后,使工件逐渐移近,端面局部接触;工件端面的接触点在高电流作用下迅速熔化、蒸发、爆破,呈高温粒状金属从焊口内高速飞溅出来,当旧的接触点爆破后又形成新的接触点,这就形成一个连续不断的爆破过程,并伴随着工件金属的烧损,因而称之为烧化或闪光过程。

为了保证连续不断的闪光,随着金属的烧损,工件需要连续不断地送进,即以一定的送进速度来适应焊接过程的熔化速度。

工件经过一定时间的烧化,使其焊口达到一定的温度,并使热量扩散到焊口两边,形成一个具有一定宽度的温度区,然后在撞击式的顶锻压力作用下液态金属排挤在焊口之外,使工件焊合在一起,并在焊口周围形成大量的毛刺;由于热影响区较窄,故在结合面周围形成较小的凸起,钢筋最大直径为:I级钢①20,□级钢①18, 山级钢①16。

4.1.2预热闪光焊:也就是在连续闪光焊前附加预热阶段,即将夹紧的两个工件,在电源闭合后开始以较小的压力接触,然后又离开,这样不断地断开又接触,每接触一次,由于接触电阻及工件内部电阻使焊接区加热,拉开时产生瞬时闪光。

经上述反复多次,接头温度逐渐升高形成预热阶段。

焊件达到预热温度后进入闪光阶段,随后以顶锻而结束。

钢筋直径较粗时,宜采用预热闪光焊。

4.1.3闪光一预热一闪光焊:在钢筋闪光对焊中,钢筋多数采用切断机断料,断部易出现压伤痕迹,个别呈马蹄形,有时原料端不直和不够平整,这时宜采用闪光一预热一闪光焊,此方法就是在预热闪光之前,预加闪光阶段,其目的就是把钢筋端部压伤部分去,使其端面达到比较平整,使整个断面上加热温度比较均匀。

4.2焊接工艺参数选择:
4.2.1调伸长度:它影响加热条件和塑性变形,选择原则是从减少向电极的散热、确保顶锻时焊件加热部分的刚度、以及焊口加工的可能性等方面考虑。

当长度过小,随向电极散热的增加易使加热区变窄,不利于塑性变形,顶锻时所需压力较大;当长度过大时,贝y使加热区变宽,电能消耗大;当焊件较细时容易产生弯曲。

调伸长度取值为:I级钢筋为0.75〜1.25d, □级钢筋为1.0〜1.5d,直径较小的钢筋宜取较大的值。

4.2.2闪光留量:即烧化留量,为了满足焊件均匀加热的要求。

若采用余热闪光焊,则其烧化留量可比较连续闪光焊时小30%〜50%若焊件
直径较粗,则闪光留量要增大。

钢筋采用连续闪光焊的烧化留量等于两钢筋切断时严重压伤部分之和另加8毫米,预热闪光焊时烧化留量为8〜10毫米,闪光一预热一闪光焊时,一次烧化留量等于两钢筋切断时的严
重压伤部分之和,二次烧伤留量不宜大于8毫米,钢筋越粗,所需的闪
光留量越大。

4.2.3闪光速度:闪光速度应随着钢筋直径的增大而降低,在闪光过程中闪光速度由慢到快,一般是从0〜1毫米/秒、1.5〜2.0毫米/秒,
闪光时要求稳定张裂,以防止焊缝金属氧化。

4.2.4顶锻速度:顶锻开始的0.1秒内应将钢筋压缩2〜3毫米,以使焊口闭合,保护焊缝金属免受氧化。

在火口紧密封闭之后,应在每秒压缩量不小于6毫米的速度下完成整个顶锻过程,顶锻速度应愉快愉好。

4.2.5顶锻压力:顶锻力的大小应是保证液体金属全部挤出、并使焊件对
口产生适当的变形的关键。

顶锻压力应随钢筋直径的增大而增加,顶锻应在足够大的压力下快速完成。

426顶锻留量:顶锻留量是指在闪光过程结束,将钢筋顶锻压紧后接头处挤出金属而缩短的钢筋长度。

顶锻留量随着钢筋直径增加而增加,一般连续闪光焊为4.5〜6.5毫米,闪光一预热一闪光焊为5〜8毫米。

其中有电顶锻留量约占2/3。

427焊接变压器级数选择:焊接变压器级数可用调节通过钢筋端部的焊接电流来控制。

焊接的钢筋直径大,选择的变压器级数要求就高,如UN —100型对焊机,变压器节数就有有8级。

一般在山级到叫级内
调节。

4.2.8焊接预热时间选择:要根据钢筋级别及其直径大小来决定,预热接触时间宜介于0.5 —2秒/次内选择。

预热间隙时间应大于每次预热的接触时间。

5.0质量要求:
5.1焊工必须经培训考试合格后方能上岗。

5.2对焊前必须清除钢筋端头150mm范围内污物及铁锈。

5.3对焊前必须对不同的钢筋规格、级别先做试验件,检验合格后,才能批量焊接。

5.4 钢筋对焊接头处弯折不大于4。

,钢筋轴线位移不大于0.1d,且
不大于2mm并应做到焊包均匀、无横向裂纹和烧伤。

5.5对焊试样送检数量,按深建字(1994)22号文件执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