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淡李白诗歌的创作风格

合集下载

李白的诗歌风格特点

李白的诗歌风格特点

李白的诗歌风格特点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诗歌吧,诗歌是表现诗人思想感情的一种文学样式。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诗歌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李白的诗歌风格特点,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李白的诗歌风格特点1李白(701—762年),汉族,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四川江油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其诗风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

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与杜甫并称“大李杜”,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又称为“诗仙”。

李白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静宁县成纪乡),隋朝末年,迁徙到中亚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马克附近),李白即诞生于此。

五岁时,其家迁入绵州彰明县(今四川江油)。

二十岁时只身出川,开始了广泛漫游,南到洞庭湘江,东至吴、越,寓居在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市)。

他到处游历,希望结交朋友,干谒社会名流,从而得到引荐,一举登上高位,去实现政治理想和抱负。

可是,十年漫游,却一事无成。

他又继续北上太原、长安,东到齐、鲁各地,并寓居山东任城(今山东济宁)。

这时他已结交了不少名流,创作了大量优秀诗篇,诗名满天下。

天宝初年,由道士吴人筠推荐,唐玄宗召他进京,命他供奉翰林。

不久,因权贵的谗悔,于天宝三、四年间(公元744或745年),被排挤出京。

此后,他在江淮一带盘桓,思想极度烦闷。

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冬,安禄山叛乱,他这时正隐居庐山,适逢永王李遴的大军东下,邀李白下山入幕府。

后来李遴反叛肃宗,被消灭,李白受牵连,被判处流放夜郎(今贵州省境内),中途遇赦放还,往来于浔阳、宣城(今安徽宣城)等地。

代宗宝应元年(公元762年),病死于安徽当涂县。

李白生活在唐代极盛时期,具有“济苍生”、“安黎元”的进步理想,毕生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

他的大量诗篇,既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繁荣气象,也揭露和批判了统治集团的荒淫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

李白诗歌创作风格

李白诗歌创作风格

李白诗歌创作风格:无与伦比的浪漫与不羁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李白的诗歌创作风格独具特色,充满了浪漫与不羁的气息。

他的诗歌作品不仅在当时备受赞誉,而且至今仍被人们传颂不衰。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李白诗歌创作风格的特点以及其对中国文学的深远影响。

一、独特的浪漫风格李白的诗歌作品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展现了他对自然、人生和人类命运的独特感悟。

他的诗歌中常常描绘山水风景、名胜古迹、神话传说等元素,通过这些元素来表达他对世界的感受和思考。

李白的浪漫主义风格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自然描绘:李白在诗歌中经常描绘自然风光,如山水、花鸟等,通过这些描绘来表达他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珍视。

神话传说:李白在诗歌中经常运用神话传说,通过这些传说来表达他对人类命运和宇宙的思考。

情感表达:李白的诗歌中充满了真挚的情感表达,他的诗歌不仅是对生活的感悟,更是他对人类情感的深刻描绘。

二、不羁的创作手法除了独特的浪漫风格外,李白的诗歌创作还具有不羁的特点。

他在诗歌创作中不拘泥于传统形式和规范,采用了自由奔放的创作手法,使得他的诗歌作品充满了活力和创造力。

李白的创作手法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夸张表现:李白的诗歌中经常使用夸张的表现手法,通过夸张来强调他的情感和感受。

对比反衬:李白的诗歌中经常使用对比反衬的手法,通过对比来突出他对某些事物或现象的思考。

寓言象征:李白的诗歌中经常使用寓言象征的手法,通过寓言来表达他对人生和社会的看法。

三、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李白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创作风格对中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浪漫主义和不羁的创作手法为后来的诗人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

李白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题材拓展:李白的诗歌作品拓展了诗歌创作的题材范围,使得后来的诗人能够在更广泛的领域中进行创作。

情感表达:李白的诗歌作品对情感表达的深入和真挚,使得后来的诗人在情感描绘方面更加深入和真实。

创作手法:李白的创作手法对后来的诗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得后来的诗人在创作过程中更加自由奔放、灵活多变。

李白 诗歌风格

李白 诗歌风格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被誉为“诗仙”。

他的诗歌风格独特且丰富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豪迈奔放:李白的诗歌气势磅礴,情感激烈,常常以奔放豪迈的笔触展现出他个人的豪情壮志和对生活的热爱。

例如,《将进酒》中的“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就充分表达了他的豪放性格。

想象丰富:李白的诗歌中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和奇特的比喻,常常借助神话、传说、自然景观等元素来构建独特的艺术空间。

他的诗歌中充满了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等,展现出他惊人的艺术想象力。

语言奇妙:李白的诗歌语言简练明快,富有音乐性和节奏感。

他善于运用口语和俚语,使诗歌更加贴近生活,易于理解。

同时,他还善于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如双关、反语、对仗等,使诗歌语言更加丰富多彩。

清新飘逸:李白的诗歌常常以自然景观为背景,以清新脱俗的笔触描绘出山水之美和人生之趣。

他的诗歌中充满了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展现出他独特的审美追求和艺术风格。

总的来说,李白的诗歌风格具有豪迈奔放、想象丰富、语言奇妙、清新飘逸等特点,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和个性化的表达。

他的诗歌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也深刻地反映了唐代社会的风貌和人文精神。

李白诗歌的艺术风格

李白诗歌的艺术风格

李白诗歌的艺术风格李白诗歌的艺术风格一、引言李白(701年-762年),唐代伟大的诗人,被誉为“诗仙”,他的诗歌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广泛,风格独特。

本文将对李白诗歌的艺术风格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探讨。

二、叙事性强李白的诗歌大部分以叙事为主,他笔下的形象丰满生动,故事情节曲折有趣。

他善于运用夸张手法,使诗歌更具想象力和吸引力。

例如《将进酒》中的“突兀连天插地中,笑援琵琶满红尘”这一描写,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诗人豪情壮志的气概。

三、意境深远李白的诗歌常常给人以宏大的意境感受。

他热衷于描绘自然景观,善于运用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

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他传递出一种超越个体存在的境界感。

例如《望庐山瀑布》中的“天上白云生”、“宜春多美女”等诗句,将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色与人间美景相联系,使诗人的情感和思想得到了升华。

四、豪放洒脱李白的诗歌语言豪放洒脱,不拘泥于琐碎的细节,以宽广的胸怀和洒脱的情感描绘了自然和人生的壮丽。

他的诗作流畅而饱满,通常运用辞藻华丽、气势磅礴的描写方式。

例如《赠汪伦》中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等诗句,直接表达了诗人的豪情壮志。

五、感情真挚李白的诗歌中没有做作的修辞和虚假的情感,他直接、真实地表达了自己的感受。

诗中深沉而真挚的情感常常触动人心。

例如《静夜思》中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一句,表达了诗人深沉的思乡之情。

六、结语李白的诗歌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和影响力。

他的作品表现了豪放而洒脱的人格魅力,给人以深远的思考和情感的触动。

附件:本文附上李白的代表作品《将进酒》、《望庐山瀑布》、《赠汪伦》和《静夜思》的原文。

法律名词及注释:- 诗仙:对李白的尊称,意为“诗歌之仙”。

- 唐代:唐朝(618年-907年),中国历史上的盛世之一。

- 比喻: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将事物与其他事物进行类比来表达意思。

- 象征:一种修辞手法,通过使用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来代表某种抽象概念。

4 李白诗歌的风格

4 李白诗歌的风格

唐诗风格选讲(第四讲)李白诗歌的艺术风格教学过李白是盛唐文化孕育出来的天才诗人,其非凡的自负和自信,狂傲的独立人格,豪放洒脱的气度和自由创造的浪漫情怀,充分体现了盛唐士人的时代性格和精神风貌。

他的诗歌创作,充满了发兴无端的澎湃激情和神奇想象,既有气势浩瀚、变幻莫测的壮观奇景,又有标举风神情韵而自然天成的明丽意境,美不胜收。

李白的魅力,就是盛唐的魅力。

李白的思想性格:盛唐士人积极入世、进取的人生态度,在李白身上被理想化了。

李白是个功名心很强的人,有着强烈的“济苍生”、“安社稷”的儒家用世思想。

但他既看不起白首死章句的儒生,不愿走科举入仕之路,又不愿从军边塞;而是寄希望于风云际会,始终幻想着“平交王侯”,建立盖世功业之后功成身退,归隐江湖。

他的过于理想化的人生设计,在现实人生中当然要不断遭致失败。

这使他常常陷于悲愤、不平、失望之中。

但由于他始终向往着这样的理想,他又始终保持着自负、自信和豁达、昂扬的精神风貌。

他把盛唐士人入世进取的精神高度理想化了。

神仙道教信仰在李白的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当他仕途失意的时候,便进一步走向道教。

道家和道教信仰给了他一种极强的自我解脱的能力,他的不少诗表现出人生如梦、及时行乐的思想,而其实是渴望任随自然、融入自然,在内心深处深藏着对于人生自由的向往。

在他的人格里,有一种与自然的亲和力。

山水漫游、企慕神仙,终极目的是要达到一种不受约束的逍遥的人生境界。

他的狂傲不羁的性格,飘逸洒脱的气质,都来自于这样的思想基础。

他的明朗、自信、奔放的感情,也基于这样的人生向往。

李白人格的最突出的特点,便是独立不羁,不受任何约束。

这是盛唐精神高度升华的产物。

从诗人一生来看,不管是身处顺境,还是屈居逆境,诗人的襟怀始终是豁达开朗,纵有忧愁,亦不是愁眉不展,哀痛欲绝,而是忧愁缠绕之中,能独立派遣、寻找欢乐,驱散愁云,这就显示出诗人乐观的心境和对人生的热爱和追求。

这种积极的人生观和豁达的性格灌输到诗作中,就必须使自己作品的风格变得豪放雄迈、明朗潇洒、落拓不羁。

李白诗歌的艺术风格

李白诗歌的艺术风格

李白诗歌的艺术风格李白诗歌的艺术风格李白(701年-762年),唐代杰出的诗人,被称为“诗仙”。

他广泛游历于中国各地,所创作的诗歌以其豪放、奔放的艺术风格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详细介绍李白诗歌的艺术风格,并通过以下章节进行细化:1、豪放的情感表达李白的诗歌情感充沛,勇于表达内心的狂热与豪情。

他的诗作多表现出对自然的赞美、对人生的热爱以及对理想与追求的追逐。

李白的情感表达充满激情和冲动,常将自己与天地、山水、诗酒等进行联想,以突显他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博大。

2、想象与意境的尽情展示李白在诗中常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意境表达,创造出广阔的诗境。

他善于以意象的比拟、对偶和寓意来表现自己的思想感情,使诗歌充满了奇特、离奇的色彩。

他的诗作常常具有浪漫主义的特点,营造出神秘、幻想的诗境,给人以无限遐想与思考的空间。

3、锋芒毕露的对抗精神李白的诗歌中常常表达出对现实不满的情感,借诗言志,抒发自己的愤怒与不平。

他尖锐而直接地批判社会的黑暗和人们的劣根性,呼吁人们勇于对抗不公与困境。

他的诗作中常显示出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精神,激励人们追求真理与自由。

4、留白与境界的追求李白的诗歌常常以留白、省略的手法展示出超凡脱俗的境界。

他擅长运用“顿逗”,使字句之间产生跳跃与冲突的效果,给人以想象空间。

李白追求的是一种遒劲有力的境界,通过构建场景和塑造形象,将读者带入诗歌情境中,从而引发读者内心的共鸣与思考。

附件:(在此处添加相关附件,如李白的部分诗歌篇目或研究资料等)法律名词及注释:1、著作权:指作者享有作品的独占权益,包括演绎权、复制权等。

2、知识产权:指由人们智力创造的科技成果、文化产品等所享有的权益。

3、侵权:指他人未经许可使用他人享有的著作权或其他知识产权的行为。

附件:- 李白《月下独酌》- 李白《静夜思》- 李白《望庐山瀑布》法律名词及注释:1、著作权:指作者享有作品的独占权益,包括演绎权、复制权等。

2、知识产权:指由人们智力创造的科技成果、文化产品等所享有的权益。

李白写诗的特点和风格

李白写诗的特点和风格

李白写诗的特点和风格
李白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他的写诗特点和风格如下:
1. 奔放豪放:李白的诗歌豪放、奔放,充满了激情和张扬。

他的诗句通常长而有力,语言生动形象,富有音乐感。

2. 奇特新颖:李白的诗歌常常运用一些奇特的形象和新颖的表现手法,让人耳目一新。

他的诗歌中经常出现一些想象力极强的神话传说和自然景观,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心理冲击。

3. 情感真挚:李白的诗歌情感真挚,表现了他对人生的追求和对现实的关注。

他的诗歌中充满了对自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世道的不满和对政治的关注。

4. 旷达豁达:李白的诗歌旷达豁达,表现了他的开阔胸怀和豁达精神。

他的诗歌中经常出现一些广阔的自然景观,表现了他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赞美。

总之,李白的诗歌充满了奔放豪放、奇特新颖、情感真挚、旷达豁达的特点和风格,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的璀璨之星,对后人的影响也非常深远。

李白诗作特点

李白诗作特点

李白的诗歌具有豪放飘逸的风格.主要特点有:1、强烈的主观色彩.诗人侧重抒写豪迈气概和激昂情怀,很少对客观物象和具体事件做细致的描述.诗歌的跳跃性也极强,因为他往往不是按照生活的逻辑,而是按照情感的踪迹来结构全诗,通过诗歌的开阖跌宕表现感情的变幻无常.2、充沛的气势.李白诗的抒情往往是喷发式的,奔涌而出,其间裹挟着强大的力量,而且意象雄奇壮美.3、丰富奇特的想象,大胆惊人的夸张.李白诗歌的想象天马行空,变幻莫测,奇之又奇.4、语言清新俊逸.如他自己所说,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5、与风格相适应,在诗体的选择上,较少用律诗,而多用便于纵横驰骋、随意抒写的以乐府体为主的古诗,尤其是七言歌行。

知识拓展:送友人(唐•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送别诗,描写了送别时的环境,透着轻快明丽的气息。

B.首联描写山的青绿,水的流转,一静一动,相映成趣。

山的静默,水的远去,也暗示了离别的情景。

C.颔联诗意转为议论,感叹今此一别,自己即将万里游荡,无所归依。

D.尾联写当离别真的来临时,诗人和友人并没有“泣下沾巾”,只是潇洒地挥一挥手,任凭“班马”嘶鸣。

(2)“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一句中,“浮云”“落日”的写法很精妙,请你说说妙在何处。

答案:(1)C(2)“浮云”比喻游子行踪不定,“落日”比喻难舍之情。

(或者“浮云”“落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以后的友人会像浮云一样飘忽不定,现在的“我”如落日依恋大地一样与友人难舍难分。

)译文:青翠的山峦横卧在城墙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围绕着城的东边。

在此地我们相互道别,你就像孤蓬那样随风飘荡,到万里之外远行去了。

浮云像游子一样行踪不定,夕阳徐徐下山,似乎有所留恋。

挥挥手从此分离,友人骑的那匹将要载他远行的马萧萧长鸣,似乎不忍离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淡李白诗歌的创作风格摘要:李白是盛唐文化孕育出来的天才诗人,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素有“诗仙”之称。

他留给后世人九百多首诗篇。

这些熠熠生辉的诗作,表现了他一生的心路历程,是盛唐社会现实和精神生活面貌的艺术写照。

他的诗歌,充满了发兴无端澎湃激情和神奇想象,即有气势浩瀚的壮观奇景,又有标举风神情韵而自然天成的明丽意境,绝句清新飘逸,乐府狂放浪漫,歌行脍炙人,创作风格独特,韵味深长,本文将从李白诗歌的创作风格及其形成原因方面进行全面的阐述。

关键词:李白诗歌创作风格形成原因盛唐诗潮波澜壮阔,气象万千,盛唐诗歌内容丰富,题材多样,感情饱满,基调高亢,“文质取半,风骚两挟”,形式完美,体裁皆备,风格明朗,技巧精纯,语言清丽,音律和谐,诗歌中洋溢着一种昂扬进取,积极振奋的时代气息,回荡着热烈奔放、乐观欢快的青春旋律,这就是后人所津津乐道的“盛唐气象”。

最能代表盛唐气象的还当首推李白,而其中最引人瞩目、动人心弦的,是李白的创作。

李白是盛唐文化孕育出来的天才诗人,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素有“诗仙”之称。

他留给后世人九百多首诗篇。

这些熠熠生辉的诗作,表现了他一生的心路历程,是盛唐社会现实和精神生活面貌的艺术写照。

李白一生都怀有远大的抱负,他毫不掩饰地表达对功名事业的向往。

李白的诗歌,最充分也最集中地体现了那个时代的精神风貌。

饱满的青春热情,争取解放的蓬勃精神,积极乐观的理想展望,强烈的个性色彩,这一切汇成了中国古代诗史上格外富有朝气的歌唱。

诗人一生都在以天真的赤子之心讴歌理想的人生,无论何时何地,总以满腔热情去拥抱整个世界,对一切美的事物都有敏锐的感受,他把握现实而又不满足于现实,投入生活的急流而又超越苦难的忧患,在高扬亢奋的精神状态实现了自身的价值。

如果说,理想色彩是盛唐一代诗风的主要特征,那么,李白是以更富于展望的理想歌唱走在了时代的前沿。

他的诗歌创作,充满了发兴无端澎湃激情和神奇想象,即有气势浩瀚的壮观奇景,又有标举风神情韵而自然天成的明丽意境,创作风格独特,韵味深长。

一、创作风格李白诗歌风格以雄奇飘逸,真率自然为主。

评价李白诗歌的艺术风格可以从他的绝句、乐府、歌行三种体裁来谈论。

(一)绝句清新隽永、明快自然。

在盛唐诗人中,王维、孟浩然长于五绝,王昌龄等七绝写得好。

兼长五绝和七绝并至极境的诗人只有李白一人。

天性豪放洒脱的李白擅长绝句。

他虽然不愿过多地受到格律的束缚, 但他的绝句在南北朝乐府民歌的基础上,锻炼提高,更为精警。

他把绝句写神了,五绝《静夜思》、《玉阶怨》等,蕴藉含蓄,意味深长。

七绝佳作更多,语言明朗精练,声调和谐优美,写景抒情,深入浅出。

像《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望庐山瀑布》其二、《望天门山》、《早发白帝城》、《赠汪伦》等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望天门山》是李白绝句中艺术成就最绝佳的的一首。

这首诗写出了诗人在大自然怀抱和日常生活中获得的审美感悟及片刻情思,属兴到神会,一挥而就的自然天成之作。

那刹那间的感觉,无穷的韵味,所表现出的自然美和普遍的人性人情,平易真切,极富生活情趣,有一种“清水出荚蓉,天然去雕饰”的美。

当然,仅仅凭着一首《望天门山》是不足以说明李白的七绝之妙的。

李白的七绝,以山水诗歌和送别诗最多,也写得最出色。

李白自己坦言: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在这些诗歌中,他有一种与天地自然融为一体的气质,以其天真纯朴的童心与山水冥合,触发出新奇灵感,无论写景还是言情,都具有一气流贯的俊逸风神和爽朗情韵。

如《望庐山瀑布》、《早发白帝城》、《横江词六首其四》、《巫山枕障》。

李白的七绝境界清新,内蕴飘逸,他的爽朗的性格,自由自适的气质都反映在绝句里,形成了清新俊逸的情思韵味。

李白的五绝同样是无人匹敌的。

胡应麟《诗薮风编》说:“太白五、七言绝,字字神境,篇篇神物。

”他的五言绝句,往往有一种明快的格调,以明白晓畅的语言,表达出无尽的情思韵味,随口说出而趣味丛生,既做到自然又做到含蓄,真实简练而内蕴丰富。

绝句最高境界也就在此,如《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这是一首写片刻超然意趣的绝句佳作,一人独坐时的寂寞心情与寂静的山景忽然冥合,感受受到与自然相亲近的温暖,人与山刹那间灵性相通,浑然一体了。

诗人将这种心领神会的感受信口说出,仿佛毫不费力,但在相看两不厌的人与山的冥合中,似有未曾说出且不必说出的无畏的无限情思在其中,韵味无穷,何等自然明快。

我认为,绝句是李白开朗的性格、率真的情感、洒脱的气质和情感世界的瞬间呈现。

(二)乐府狂放浪漫。

唐人以乐府古题写诗的,当推李白的成就最为杰出。

李白的乐府诗,虽用乐府旧题,却能自出新意,他的某些歌行和绝句,虽不用乐府题目,也富有乐府诗的风味。

他的乐府诗语言的最大特色,可以说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具体表现为语言直率自然,音节和谐流畅,浑然天成,不假雕饰,散发着民歌的气息。

这主要得力于学习汉魏六朝的乐府民歌。

但李白不是仅仅学习、模拟民歌语言,而是在学习基础上加以提高,使之更加精练、优美,含意深长。

例如他的七言古诗除明朗自然外,语言更以雄健奔放见长。

杜甫《春日忆李白》诗称誉李白诗“清新”、“俊逸”,道出了其语言风格的显着特色。

李白的乐府诗大量地沿用乐府古题,或用其本意,或翻案另一方面是用古题写已怀,后一方面的乐府诗,因偏重于主观抒情,更能体现李白诗题创作发兴无端,气势壮大的个性特色。

其妙处常在可解与不可解之间,既可说它有寄托,也可说它只是抒写感慨,想落天外,奇之又奇。

如《蜀道难》的古辞寓有功业难成之意,正是这一点,触动了李白初入长安追求功业未成时的悲愤。

他用这一古题抒发自己的感叹,于诗中再三嗟呼“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说“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河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缘。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极力渲染蜀道高峰绝壁,万壑又转石的险难,也是诗人对于世道艰险的体认的渲染。

其语言风格,具有清新明快的特点,明丽爽朗是其词语的基本色调。

他那些脱口而出,不加雕饰的诗句,常呈现出透明纯净而又绚丽夺目的光彩,反映出他不肯荀同于世俗的高洁人格。

李白的乐府诗运用大胆的夸张和巧妙的比喻突出主观感受,经纵横恣肆的文笔形成了磅礴的气势。

他将他的诗歌创作豪迈激情、气势壮大的个性特点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将自己的浪漫气质带入乐府,使古题乐府诗获得新的生命,虽然是拟古,却处处有“我”的存在,呈现出他人无法摸拟的个性,把乐府诗歌推向无与伦化的高峰,又如《将进酒》。

“君不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将进酒,杯莫停,……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用醒。

……五花马,千金袭,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这首诗是乐府旧题,含有饮酒放歌为言之意。

诗人据此进行联想,抒发“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豪壮气概,将及时行乐的狂饮写得激情澎湃,具有大河奔注流的气势和力量,充分展示了诗人狂放自信的人格风采。

他以自身主观情感和意向为轴心展开篇章,飞腾想象,笔势大开大合,时而顺流直下,时而大跨跳跃,如《梦游天姥吟留别》、《梁园吟》等。

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这种李白式的抒情似暴风骤雨,骤起骤落,行云流水,一泻千里,仿佛从胸口中直接喷涌喷吐而出。

又如《陪侍御叔华登楼歌》诗:“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这首诗作于李白二入长安,被以“赐金放还”的名义废逐之后,高傲自负而不为世所容,一种难以抑制的悲愤之情如火山爆发。

强烈的不平和愤懑并未减弱,其不可一世的自命不凡,反而是“抽刀断水水更流”,悲感之极而以豪逸出之,更加慷慨激昴。

诗从竟能将失意的哀感也表现得如此淋漓酣恣,如此气势凌厉,悲中见豪,令人心醉神迷,又感受到振奋,这是其超于常人的不可及之处。

(三)歌行纵横飘逸、流畅自然1、豪迈飘逸。

李白歌行完全打破了诗歌创作的一切固有格式,空无依傍,笔法多变,达到了随心所欲而变幻莫测,摇曳多姿的神奇境界。

不仅感情一气直下,而且还以句式的长短变化和章节的错落来显示其回旋振荡的节奏旋律,造成诗的气势,突出诗的力度,呈现了豪迈飘逸的诗歌风貌。

李白独特的艺术个性,及其非凡的气魄和生命激情在他的歌行中全部展露出来,充分体现了盛唐诗歌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具有壮大奇伟的阳刚之美。

2、清新自然。

李白在诗题的审美风貌上,鲜明提出了自己人理想追求—清新、自然、真切之美。

他在《古风》中对唐代诗坛的清新风格进行了热切的歌颂:“圣代复元古,垂衣贵清真”;又在《赠江夏韦太守良军》中,借赞美韦太守的诗高声唱出了自己向往清真天然的“清水出荚蓉,天然去雕饰。

”诗美理想。

正是基于这种审美观,李白对那种寸寸径径模拟前人和雕琢粉饰的创作倾向给予了嘲讽和评击:“丑女来效颦,还家惊四邻,寿陵朱本步,笑杀邯郸人。

一曲斐子,雕虫丧天真。

”因为这是违背自然、真切、清新的审美趣味的。

李白这种以复古为革新,追求天然美的诗歌思想,特别是他以这种理念为指导的创作实践,真正开启了自唐代诗歌创作的新风。

他的诗歌语言朴素,感情激昴,韵味深长,形成了独特的“纵逸”风格,他一方面批评了汉赋以来过于浮艳的创作风气,如“扬马激颓波,开流荡无垠”,;另一方面他又强调要充分吸收六朝文学中优秀成果与艺术经验,他对南朝诗人谢灵运)和谢月兆等都表示了由衷的钦佩。

如:“他日相思梦君,应得池塘生春草”“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等诗句。

3、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

李白诗歌作品,我们不难看出:李白是个艺术个性非常鲜明的一位诗人,在中国诗歌史上,其艺术个性也是无与伦比的。

他的诗歌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主要表现为侧重抒写豪迈气概和激昂情怀,很少对客观物象和具体事件作细致的描述。

李白作诗,常以奔放的气势贯穿,讲究纵横驰骋,一气呵成,具有以气夺人的特点。

洒脱不羁的气质,傲世独立的人格,易于触动而又暴发强烈的感情,形成了李白诗抒情方式鲜明的特点。

它往往是喷发式的,一旦感情兴发,就毫无节制地奔涌而出,宛如天际的狂飚和喷溢的火山。

如:“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流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4、体现了豪迈的个性。

李白的歌行充满着浪漫主义色彩,充分体现了他豪迈的个性以及追求个性解放和精神自由的热情,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就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生活不满与鄙弃,对权贵的蔑视,对唐玄宗时期政治局势的失望,也表现了诗人由此而引起的内心激情与苦闷,对自由和解脱的向往,诗中开头四句借海客与越人的评说写出诗人对世外瀛洲与天姥的向往之情,接着描述天姥山的高峻,极其夸张,以便让自己内心的激情随着幻想驰骋,接下来的十句集中描绘梦中度湖登山的所遇,再十二句是写千岩万转后的异境,梦中熊咆龙吟闪电霹雳,山岳崩推,洞天中开,日月照耀着一个广阔美妙的空中世界,自“霓为衣”到“东流水”是一个大转折,群山降临,光辉灿烂,诗中暂时摆脱了苦闷与烦忧,然而美景只有梦中才有,忽然醒来,“失向来之烟霞”,又置身于现实的丑恶中,最后五句是诗人在沮丧之中振作起来,发出了蔑视权贵和不甘屈辱的呐喊,他向往自由,傲岸不谐,即使是幻想,也不愿意放弃,他终于离开东鲁南下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