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天佑修京张铁路时的背景资料

合集下载

叙述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过程

叙述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过程
每一次仰望飘扬的五星红旗,每一 次唱起庄严的国歌,爱国之情便在我 们的胸怀激荡。我们为自己是中国人 感到自豪,我们为祖国的日益强盛感 到骄傲。让我们随着第二单元课文的 学习,去感受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
你们知道他是谁 吗?

詹天佑: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铁路工程专家。1872年,12岁的詹天佑 考取了第一批幼童赴美留学班。1878年, 17岁的詹天佑考入了美国耶鲁大学,学 习土木工程和铁路专业,毕业成绩优异。 1881年回国。1888年在当时的中国铁路 公司任工程师。1905年,清政府任命詹 天佑为修建京张铁路的总工程师。1919 年,詹天佑积劳成疾,不幸逝世,终年 58岁。
思考:詹天佑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接 受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任务的?请同 学们自由读2——3自然段,读完后 说说你的感受。 讨论:一个中国工程师在自己的国土 上主持修筑一条铁路,为什么会引起 国内外的轰动?
1、当时,清朝政府刚提出修筑的计划, 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就出来阻挠,他们都 要争夺这条铁路的修筑权…… 为什么要争夺铁路的修筑权—— • 从1895年到1899年,帝国主义国家在 我国掠夺了近1万公里的铁路修筑权。帝国 主义控制的铁路修到哪里,他们侵略的魔 爪就伸到哪里。在铁路附近,帝国主义国 家争着办工厂、采煤矿,掠夺我国的资源。 他们在我国修筑铁路,除了获得巨大的经 济效益外,还控制了铁路和铁路沿线地区。
shī
náo
yōng
jiān yì
施工 阻挠 居庸关 艰巨 毅然
chǎn
liè
rě 惹祸

jiāng chà
铲平
恶劣
讥笑
泥浆
岔道
杰出 修筑 设计 施工 阻挠 控制 轰动 艰巨 毅然 铲平 勉励 恶劣 泥 浆 岔道 干线 要挟 任命 轰动 轻蔑 周密 精密 竣工 藐视 居庸关 悬崖峭壁 狂风怒号 惹人讥笑 高山深涧 勘测线路 黄沙满天 攀山越岭 开凿隧道 经纬仪 回击 赞叹不已 否则

詹天佑与京张铁路的故事

詹天佑与京张铁路的故事

詹天佑与京张铁路的故事京张铁路为詹天佑主持修建并负责的中国第一条铁路,它连接北京丰台区,经八达岭、居庸关、沙城、宣化等地至河北张家口,全长约200公里,1905年9月开工修建,于1909年建成,时间不满四年。

是中国首条不使用外国资金及人员,由中国人自行设计,投入营运的铁路。

现称为京包铁路,以前的京张段为北京至包头铁路线的首段。

清朝政府提出修筑京张铁路的计划后,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就出来阻挠。

最后提出清朝政府如果用本国的工程师来修筑铁路,他们就不再过问。

1905年,清政府任命詹天佑为总工程师,修筑从北京到张家口的铁路。

消息一传出来,全国都轰动了,大家说这一回咱们可争了一口气。

帝国主义者却认为这是个笑话。

有一家外国报纸轻蔑地说∶“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原来从南口往北过居庸关到八达岭,一路都是高山深涧,悬崖峭壁.他们认为这样艰巨的工程,各国著名的工程师也不敢轻易尝试,至于中国人,是无论如何也完成不了的。

詹天佑接受任务后,亲率工程队勘测定线。

由于清政府拨款有限,时间紧迫,詹天佑从勘测过的三条路线中选定由西直门经沙河、南口、居庸关、八达岭、怀来、鸡鸣驿、宣化至张家口。

当年修建京张铁路最困难的一段是南口至八达岭一带的,不单地势险峻,而且坡度很大。

全程分为三段,第一段丰台至南口段,于1906年9月30日全部通车,第二段南口至青龙桥关沟段,关沟段穿越军都山,最大坡度为千分之三十三,曲线半径182.5米,隧道四座,长1644米,采用“人”字形铁路,工程非常艰巨。

詹天佑克服重重困难,于1908年9月完成了第二段工程。

由于詹天佑正确地指挥,1909年9月24日通至张家口市,胜利完成了第三段工段。

京张铁路从1905年9月4日正式开工,到1909年10月2日在南口举行通车典礼,仅用了4年的时间,京张铁路的建设期比预定计划提前了两年。

按当初预算,京张线施工以及购置机车、车辆的费用为白银729万两,实际仅用了约700万两。

历史趣谈:大清铁路工程师詹天佑 修筑了第一条干线铁路

历史趣谈:大清铁路工程师詹天佑 修筑了第一条干线铁路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大清铁路工程师詹天佑修筑了第一条干线铁路导语:詹天佑生于1861年,19世纪80年代,他投身于中国铁路建设事业,曾主持过我国京张、川汉、粤汉等早期铁路的建设,为发展我国早期铁路建设事业詹天佑生于1861年,19世纪80年代,他投身于中国铁路建设事业,曾主持过我国京张、川汉、粤汉等早期铁路的建设,为发展我国早期铁路建设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被誉为中国铁路之父。

1909年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京张铁路是20世纪中国铁路史上的奇迹,它是中国独立自主修筑的第一条干线铁路。

詹天佑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完成了铁路的修建,振奋了民族精神,推动了铁路事业的发展。

詹天佑纪念馆位于京张铁路八达岭隧道上方,依山势而建,造型简朴,与长城内侧青龙桥火车站詹天佑铜像和墓地遥遥相对。

整个纪念馆以詹天佑的一生为主线,主要介绍了他在中国近代铁路建设史上的突出成就。

在这里你不但可以了解詹天佑光辉的一生,还可以从一个侧面了解我国早期铁路建设的概况、技术及其成就,从而激励我们振兴中华的奋斗精神。

1、清政府任命詹天佑为京张铁路工程师的委任状在纪念馆的展柜里,展出了一张清政府任命詹天佑为京张铁路总工程师的委任状。

这张委任状签署于光绪三十二年四月,因为时间的久远,委任状的纸张已经微微泛黄。

现在我们看到这张委任状平静地摆放在展柜里,但是谁能想象得到在这张委任状背后隐藏着多少艰辛呀!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受之影响关内外铁路的修筑工程停工。

于是直隶总督兼关内外铁路督办袁世凯提议,提取关内外铁路的部分盈利修筑京张铁路。

当时修筑关内外铁路的经费是中国向英国贷款,按照贷款协议的约定,盈利必须存入英国汇丰银行,要提取也必须取得生活常识分享。

詹天佑修京张铁路的故事

詹天佑修京张铁路的故事

詹天佑修京张铁路的故事詹天佑修京张铁路的故事编者按:詹天佑及时、大胆吸收外国先进经验,为我所用的胆识,令人敬佩。

火车在“人字形”折返线上行驶,为了安全、平稳、采用两部机车,一部在前面拉,一部在后面推,这却是詹天佑的一个创造。

1905年,清政府任命詹天佑为总工程师,主持修建京张铁路,1909年全线竣工。

这是近代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

这也是詹天佑率领全体筑路工人,将精准审慎的科学态度与艰苦奋斗的民族传统相结合,为振兴中华,谱写成的一曲壮丽凯歌。

詹天佑出任京张铁路总工程师后,国内有人讥笑他“不自量力”,“胆大妄为”;国外有人讥讽说:“中国造此铁路之工程师尚未诞生。

”詹天佑勉励大家,说;“全世界的眼睛都在望着我们,必须成功!”“不论成功或失败,决不是我们自己的成功或失败,而是我们的国家!”我们要世界知道,能够建造京张铁路的中国人,“不仅已经出世,且现在存于世也。

”詹天佑不辞劳苦勘察了三条线路,然后综合考虑经济价值、资金状况和工程期限等多方面因素,最终决定采取走关沟这条线路。

在复勘定线时,詹天佑“昼则茧足登山,夜则绘图记工,无一息之安”。

他告诫大家:“技术第一要求精密,不能有一点含糊和轻率。

‘大概’、‘差不多’这一类的说法,不应该出于工程人员之口。

”有一次,詹天佑带着仪器对一个测量过的地点进行复勘。

一位青年技术员很不高兴,背后说:“总工程师既然不放心,自己还要测量,又何必叫我们测量呢?”詹天佑得知后,严肃而和蔼的对他说:“并不是我不信任你们,科学的工作,多一个人检查,总是好的。

诸位的责任是太重大了!”这个青年技术员深受感动,就一次又一次地复勘来校正错误。

詹天佑率领工程技术人员,背着标杆、经纬仪,在悬崖峭壁上定点制图。

塞外经常狂风怒吼,灰尘满天,在悬崖峭壁上工作,不小心就会有坠入深谷的危险,但詹天佑始终站在第一线。

他总是想:京张铁路是中国人用自己的人力财力修建的第一条铁路干线,如果选线不好,不仅延长了里程,增加了造价,被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工程师失掉自筑铁路的信心,必须出色完成这个任务。

中国近代铁路专家 ——詹天佑

中国近代铁路专家 ——詹天佑

中国近代铁路专家——詹天佑院系: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专业:交通工程姓名:刘豪豪学号:201322100127一、创业者的基本情况詹天佑(Jeme Tien You,1861年3月17日-1919年4月24日),字眷诚,号达潮,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人,是中国首位铁路总工程师,负责修建了京张铁路等工程,有“中国铁路之父”、“中国近代工程之父”之称。

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

1919年4月,詹天佑因病回汉口,4月24日病逝,终年五十九岁。

1922年青龙桥火车站竖立詹天佑铜像,詹天佑与其妻谭菊珍原葬在北京海淀区万泉庄,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北京铁路局和中国铁道学会于1982年5月20日将詹天佑及其夫人迁葬于京张铁路青龙桥火车站站房右侧。

1987年又建成了詹天佑纪念馆。

人物简介詹天佑是中国清代末期、近代铁路工程专家,也是中国最早的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原籍安徽徽州府婺源县(现属江西省),出生于广东南海县。

1872年(同治十一年),年仅12岁的詹天佑到香港报考了清政府筹办的“幼童出洋预习班”,留学美国。

在美国,出洋预习班的同学们,亲眼目睹北美西欧科学技术的巨大成就,对机器、火车、轮船及电讯制造业的迅速发展赞叹不已。

有的同学由此对中国的前途而产生悲观情绪,但詹天佑却怀着坚定的信念说:“今后,中国也要有火车、轮船。

”他带着为祖国富强而发奋学习的信念,刻苦学习,于1877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纽海文中学业。

同年五月考入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专攻铁路工程。

在大学的四年中,詹天佑刻苦学习,以突出成绩在毕业考试中名列第一。

詹天佑在美国先后就学于威哈吩小学,弩哈吩中学。

1878年以优异的成绩完成学业,考取美国著名理工大学伍斯特理工之后有相继考取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学习铁道工程学。

1881年又以优异成绩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并撰写题为《码头起重机的研究》的毕业论文,获学士学位,并于同年回国。

回国后詹天佑入马尾船政学堂学习,学成后派往福建水师旗舰“扬威”号任炮手,参加了马尾海战。

詹天佑修建京张铁路的时代背景

詹天佑修建京张铁路的时代背景

詹天佑修建京张铁路的时代背景
五(1)班张烨
张家口为北京通往内蒙古的要冲,南北商旅来往之孔道,向来为兵家所必争,因此京张铁路就有着重要的经济价值和政治价值。

当清廷要修京张铁路的消息传出后,在华势力最大的英国志在必得,视长城以北为其势力范围的沙俄誓不相让,双方争持不下,最后达成协议:如果清廷不借外债,不用洋匠,全由中国人自修此路,双方可都不伸手。

这样,清政府就打消了求救于洋人的念头而一心自修了。

1905年5月,京张铁路总局和工程局成立,以陈昭常为总办,詹天佑为会办兼总工程师.
詹天佑勘测了三条路线,第二条绕道过远为不可取。

第三条就是今天的丰沙线。

由于清廷拨款有限,时间紧迫,詹天佑决定采用第一条路线,即从丰台北上西直门、沙河、南口、居庸关、八达岭、怀来、鸡鸣驿、宣化到张家口,全长360公里。

1905年8月,京张铁路正式开工,詹天佑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背着标杆,经纬仪,日夜奔波在崎岖的山岭上。

他常鼓舞大家说:“京张铁路是我们用自己的人、自己的钱修建的第一条铁路,全世界的眼睛都在望着我们,必须成功!”“无论成功或失败,决不是我们自己的成功和失败,而是我们国家的成功和失败!”
詹天佑为了缩短工期,运用了从两端向中间凿进的方法,想出了“竖井开凿法”,为了火车上山,创造了“人”字形线路,这些方法都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4: 著名铁路工程师詹天佑

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4:  著名铁路工程师詹天佑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结束
(3)材料一、二反映了詹天佑什么样的精神? [答案] 发奋进取、为国争光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勇于克服 困难的坚强意志。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结论形成]
结束
詹天佑对我国近代铁路建设事业的贡献
(1)19 世纪 80 年代,他开始投身于中国铁路建设事业,曾主持
过我国京张、川汉、粤汉等早期铁路的建设,为发展我国早期铁路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结束
3.个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年少时对机器构造的浓 厚兴趣;大学期间刻苦攻读,立志报国;筑路期间率 先垂范吃苦在前;任职期间维护路权再现爱国情怀。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结束
探究点二 詹天佑对我国近代铁路建设事业的贡献 [史料探究]
材料一 我很幸运被任命担任现在的工作。中国已渐觉醒, 而且急需铁路,现在全国各地都在征聘中国工程师。中国要用 自己的资金来建设自己的路,由于我成了中国第一流的工程师, 因此全体中国人和外国人都密切注视着我的工作。如果我失败, 不仅是我个人的不幸,因为中国工程师不会再被人们所信赖, 在我受命担任此工作前,甚至出任之后,许多外国人公开宣称, 中国工程师绝不可能担当如此艰巨的重任……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结束
[深化认知]
詹天佑说:“此路早成一日,公家即早获一日之利益,商 旅亦早享一日之便利,外人亦可早杜一日之觊觎。”反映了他 修建京张铁路目的是增加政府收入,便利商业交通往,与 外商竞争,维护国家权益。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清单三 终生维护国家铁路权益
结束
1.晚年

詹天佑修铁路

詹天佑修铁路

詹天佑修铁路19世纪末期,中国正处于黄河泛滥、农业歉收、逊尼派战争等多重危机之中。

在这个关键时期,詹天佑出生并成长于一个贫穷的山区家庭。

尽管困境重重,但他展示出了卓越的智慧、创新和勇气,为中国和人类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詹天佑早年的教育有限,但由于他的聪明和勤奋,他得到了当地知识分子的认可,并被推荐到长沙的湘军学堂学习。

在那里,他学习了数学、物理学和机械工程,并展示了出色的天赋和才能。

凭借这些技能,他在20世纪初开始着手修建中国的第一条铁路线路——京张铁路。

从理论设计到实际施工,这项任务充满了许多困难和挑战。

京张铁路的整个路线都没有现成的铁路基础设施,需要在大山和沙漠中创造出一条新的铁路路线。

此外,天气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京张铁路的大部分地区属于冰雪覆盖区,冬季每年有6个月以上都有雪,而夏季则很短,仅有两个月。

由于这样极端的天气条件,采取早在当时首次用于冬季耐冰的T型钢轨,以及封闭式的雪橇铲除机,显示了后来被誉为雪国建设“首席设计师”的詹天佑的勇气和创新。

在京张铁路的建设过程中,詹天佑不仅展示了巨大的工程师才能,更成功地解决了许多政治、财政和工资问题。

为了融资这个国家工程项目以及融资后续的铁路建设,他亲自前往国外募集资金。

在建设中,詹天佑还极力保护农田和森林等资源,为农村人民提供帮助。

他的理念就是,铁路不应该破坏环境和生态,而是应该提高生产力和改善人民生活。

最终,京张铁路于1909年完工。

这条路线的长度超过200公里,为中国开通了一条南北连接的铁路,成为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

此后,詹天佑继续投身于铁路建设事业,为中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总之,詹天佑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个伟大的工程师,他的贡献不仅仅是修建铁路,更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和现代化建设。

他通过自己勇气、创新、才智和坚定的信仰克服了困难,创造了许多惊人的工程奇迹。

今天,他的遗产仍然可以在中国的铁路和工业建设中看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詹天佑与京张铁路
詹天佑和京张铁路的故事,是中国所有的学生都熟知的。

不过多数人不知道,在接手京张铁路工程之前,詹天佑已经为中国的铁路建设工作了近二十个年头。

其间,他参与了李鸿章计划修筑的天津至通州铁路(即那条引起激烈争议的津通铁路)的测量设计;参与了天津到山海关铁路的修筑;参与修建了至今犹存的滦河大铁桥。

准确地说,“中国人自建的第一条铁路”,不是京张铁路。

1901年,慈禧结束逃亡返回北京,途中第一次坐火车。

火车给她留下良好的印象,她提出,两年后要坐火车到西陵祭陵。

于是清廷紧急筹措修建京汉铁路高碑店站到梁各庄皇陵的支线。

时任关内外铁路总办的“留美幼童”梁如浩主持此事,他推荐了詹天佑。

詹天佑崭露头角,在不易施工的冰天雪地,指挥工程迅速竣工。

这是中国人第一次独立修筑的铁路,虽然只有37公里,而且具有讽刺意味:它是为一个人祭祖修筑的铁路。

张家口为北京通往内蒙古的要冲,京张铁路有显而易见的军事、经济和政治价值。

修路的消息传出,在华势力最大的英国志在必得,视长城以北为其势力范围的沙俄也不相让,双方争持不下,最后达成协议:如果清廷不借外债,不用洋匠,全由中国人独立修筑,双方可都不伸手。

在英、俄看来,落后的中国完全无此能力,他们等待着中国人陷入僵局时向他们求救。

1906年5月3日,詹天佑写信给在美国读书时的“家长”诺索布夫人,信中说:我现为七个孩子的父亲———三女四男!我现任“京张铁路会办兼总工程师”,本路长约125英里,将凿隧道三处,其中最长的为四分之三英里。

本路为第一条全部由中国工程师负责兴建之铁路,企望吾人能顺利完成!詹天佑勘测了三条路线。

第二条绕道过远不可取。

第三条就是今天的丰沙线,因从北京城南向西修筑,经过大量坟地,阻碍太多。

由于拨款有限,时间紧迫,詹天佑决定采用第一条路线,即从西直门经沙河、经南口、居庸关、八达岭、怀来、鸡鸣驿、宣化到张家口,全长360华里。

全线的难关在关沟,这一带迭峦重嶂,悬崖峭壁,工程之难在当时为全国所没有,世界所罕见;坡度极大,南口和八达岭的高度相差近60米。

1906年10月24日,詹天佑在信中说:亲爱的诺索布夫人:诚然,我很幸运被任命现在的工作。

中国已渐觉醒,而且急需铁路,现在全国各地,都征求中国工程师。

中国要用自己的资金,来建筑中国自己的铁路。

好像我成为中国最佳的工程师,因此全体中国人和外国人都密切注视着我的工作。

如果我失败,不仅是我个人的不幸,也为全体中国工程师和所有中国人的不幸,因为中国工程师们将来不会再被人们信赖!在我受命此工作前,记事出任之后,许多外国人公开宣称中国工程师绝不可能担当如此艰巨的重任,因为要开山凿石,并且修建极长的隧道!但我全力以赴,至今已修成一段。

特附上剪报一份,使你知道当年在纽黑文在
你监护下的一位中国幼童,现在已完成和将来继续要完成的任务。

他早期的教育完全受惠于你!…… 你最忠诚的詹天佑
1906年9月30日第一段工程全部通车,第二段工程同时开始。

难关就在这里。

首先必须打通居庸关、五桂头、石佛寺、八达岭四条隧道,最长的八达岭隧道1092米。

这不仅要有精确的计算和正确的指挥,还要有新式的开山机、通风机和抽水机。

前者对詹天佑都不成问题,而后者当时中国全都没有,只有靠工人的双手。

这一段故事是人们所熟知的:詹天佑采用南北两头同时向隧道中间点凿进。

但隧道实在太长,后加上在中部开凿两个直井,分别可以向相反方向进行开凿,如此就有六个工作面同时进行。

他运用“折反线”原理,修筑“之”字形路线降低爬坡度,并利用两头拉车交叉行进。

在铁路兴建之初,有车厢出轨事件。

詹天佑想到一个办法:将美国人詹尼发明的自动挂钩加在每节车厢,使之结合成一个牢固整体,确保爬坡时的安全。

1906年12月11日,在工程最紧张的日子里,詹天佑给诺索布的儿子、他少年时的朋友威利的信中写道:目前,中国正处于极不安定的情形下,她正在进行代价很高的试验,也力求革新。

但是将来怎样,是无人可以预卜。

我现在这条铁路,要求我只许用中国人来修筑。

如果我有权。

就乐于介绍给你一个工作,可惜,我现在奉命不得雇用外国员工。

京城近旁修筑铁路,常要付出意想不到的“代价”。

铁路要经过一个前任道员家的坟地,他是皇室的亲戚,在朝野均有势力。

此人率众闹事,阻止工程,私下又许以重贿,要求改道。

可是北面、南面、西面都是权贵的墓地,要大改道不知要造成多大的浪费。

詹天佑忍辱负重,花费许多时间跟权贵周旋,终于让铁路从墓墙外通过。

但为保持“风水”,答应另修一条河,派官员拈香设祭,路成后,再立碑纪念。

工程人员忿忿不平,但詹天佑表示,只要铁路能修过去,其他小事都可容忍。

京张铁路第三段工程的难度仅次于关沟。

首先遇到的是怀来大桥,这是京张路上最长的一座桥,它由七根30.48米长的钢梁架设而成。

由于詹天佑的正确指挥,大桥顺利建成。

京张铁路原计划六年完成,在詹天佑的努力下,提前两年于1909年8月11日全线通车。

工程不但没有超支,还节余白银二十八万两。

詹天佑留给后人的照片,似乎自小到大都不苟言笑。

他是个严谨的工程师,务实,精细。

但是偶然间,也会流露出留学生涯带给他的情趣。

在通车典礼上,有人问詹天佑,在整个京张铁路工程中,感到最困难的是哪一段?詹天佑答:“是今天我的致辞。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