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时的呼吸调节
跑步调整呼吸的方法

跑步调整呼吸的方法
1. 慢慢入手:
跑步时,呼吸节奏与步伐节奏密切相关,呼吸深浅和步幅长短应该保持相应的协调。
在起步时一定要缓慢渐进,不要急躁,让呼吸逐渐适应身体的运动。
虽然刚开始可能会感觉有些困难,但只要坚持不懈,身体会逐渐适应的。
2. 调整呼吸节奏:
在跑步过程中,呼吸节奏的调整非常重要。
一般来说,可以采取5:3的呼吸比例(即吸气5步,呼气3步)或4:4的呼吸比例(即吸气4步,呼气4步)。
实际上,不同人的身体情况和体能状况都有所不同,因此需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呼吸节奏,保证呼吸顺畅。
3. 注意呼吸技巧:
在跑步中,正确的呼吸技巧也是非常重要的。
一般来说,应该采取鼻吸口呼的方式,保证吸气和呼气的时间都要尽量延长,这样可以使呼吸更加充分,让身体更有活力。
另外,也可以采取深呼吸的方式,即同时收缩腹部和胸部,尽量把空气吸入到肺
部底部。
而且,呼气时也要放松腹肌,让肺部尽可能地排空。
4. 注意始终保持轻松自然:
在调整呼吸时,一定要注意保持身体的放松和自然,不要过度用力或摆动过大。
只有保持轻松自然,呼吸才能更加顺畅,身体也就更容易适应跑步运动。
跑步呼吸正确方法技巧

跑步呼吸正确方法技巧
跑步时呼吸的正确方法和技巧有以下几点:
1. 腹式呼吸:跑步时应采用腹式呼吸,即通过收缩腹部肌肉使膈肌下降,使气体能够更容易进入和离开肺部。
通过鼻子吸气,通过嘴巴呼气,保持吸气和呼气的稳定和均匀。
2. 呼吸节奏:采用固定的呼吸节奏,如每步吸一次气,每两步呼一次气。
保持稳定的呼吸节奏可以提供足够的氧气供应,提高跑步时的运动效率。
3. 深吸浅吐:跑步时吸气要尽量深,让氧气充分进入肺部。
但呼气时不要用力过猛,以避免消耗过多的能量。
4. 慢慢适应:对于新手跑步者来说,呼吸可能需要一些时间来适应。
开始时可以采用步行和跑步交替的方式,逐渐增加跑步时间和距离,让身体适应跑步时的呼吸方式。
5. 注意姿势:正确的跑步姿势也能帮助呼吸更加顺畅。
保持挺胸、抬头、放松肩膀的姿势,利于呼吸肌肉的协调运动。
6. 精力分配:跑步时应注意合理分配精力,避免剧烈运动引起呼吸急促,导致呼吸不畅。
可以通过减慢速度、缩短步幅等方式调整运动强度,保持呼吸的平稳。
总的来说,跑步时呼吸的正确方法是腹式呼吸,采用固定的呼吸节奏,深吸浅吐,慢慢适应跑步呼吸方式,保持正确的姿势,合理分配精力。
跑步的正确呼吸方法

跑步的正确呼吸方法跑步的好处很多,我们最熟悉的运动莫过于跑步了,但是很多人可能并不是很了解跑步我们应该如何来选择呼吸,其实跑步呼吸法还是很重要的。
跑步呼吸法并不是我们所说的简单的呼吸方式,而是一种需要我们不断调节的呼吸方式,不然可能导致我们跑步时呼吸不畅。
跑步的正确呼吸方法控制跑步速度:对于非运动员而言,我们的目标并不是训练爆发力,而是锻炼身体。
爆发力的训练会使体内产生过多乳酸,对身体造成一定的伤害。
所以,慢跑式的有氧运动步伐为一种较好的跑步方式。
跑步时呼吸一定要平稳:跑步时,双脚步伐的节奏与呼吸节奏要相互协调,一般而言,可以采用两步一吸、两步一呼或三步一吸、三步一呼的方法。
用鼻吸气,口呼气:这种方式,会避免呼吸交错而造成的吸气不足的状态。
采用腹式呼吸法:众所周知,瑜伽的腹式呼吸法是非常有效的调节呼吸的方式。
腹式呼吸就是所谓的气入丹田(下腹部)的呼吸调节方式。
学会这种呼吸方式,还是随时随地地运动自己的腹部,轻松甩掉腹部赘肉。
选择合适的天气:需要注意的是,雾霾天气近来袭入全国,虽然晨跑是最有效的运动时间,但爱好跑步者也要注意早晨也是雾霾最严重的时候。
所以,时刻关注天气的变化,做好防范工作。
跑步式锻炼需要大家长期的坚持,这样才会有较大的收获。
希望大家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若想练习长距离跑步,呼吸非常重要。
有研究表明,很多人跑步坚持不了多久,并不是心肺耐力不够,而是呼吸跟不上。
“在日常生活或运动量较小时,通过鼻子呼吸,可以让空气在鼻腔内加湿加温,呼吸起来不费劲也比较舒服。
然而进行跑步等中等强度锻炼时,身体对氧气的需求量会大幅增加,而气道阻力也在加大,同时气体交换速率加快,若光用鼻子呼吸,一方面单位时间内充盈到肺部气体少,无法满足身体的需要,另一方面还容易引起呼吸肌疲劳,很快就跑不动了。
所以,建议人们在跑步时,采用口鼻并用的呼吸方法,做到同时呼、吸。
”但现实中,很多人进行运动时不敢用嘴吸气,害怕“吃进冷空气”,引起肺部、腹部疼痛。
跑步呼吸的正确方法有哪些整理

跑步呼吸的正确方法有哪些整理跑步呼吸的正确方法有哪些很多跑友有这样的困惑,同样的距离大家的速度也相差无几,为什么有的人跑完心平气和,有的人跑到一半就气喘吁吁?其实除了体能的不同,想要长跑不喘不累,正确呼吸是很重要的因素。
一起学习跑步呼吸的正确方法吧。
跑步呼吸的正确方法从鼻子里吸气,从嘴里呼气当你呼吸时,应当专注于用鼻子或嘴来呼吸吗?事实证明,需要把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即通过鼻子吸气,通过嘴呼气。
假如你留意到自己倾向于激进地通过嘴巴吸气,这可能是用力过度的一个信号。
也就是说,当我们用嘴巴呼吸时,这表明我们跑得太用力了。
通过鼻子吸气和嘴巴呼气的另一个好处是跑步的节奏更稳定匀称,这在完成跑步时很重要。
费劲的呼吸无法让人安静下来,假如你感觉跑步很费劲,更有可能半途退出,这使得跑步过程变得更为困难。
当你觉得自己无法呼吸时,就仿佛撞上了减速带。
这也会增加精神负担,大脑也会向你发出无法连续跑步的信号,导致消极的想法充斥大脑。
考虑下吸气和呼气的长度也很重要,建议呼气的时间比吸气的时间稍长一些,这样做有助于清除二氧化碳。
即使吸气和呼气的速度较快也无碍,由于跑步时本身的呼吸速度就较快。
不过,当你的呼吸速度较快时,建议专注于保持呼吸安静和平稳。
尝试有节奏的呼吸方法假如你想尝试一些特定的呼吸技术,看看它们是否适合自己跑步,可以查看跑步教练巴德·科茨(Budd Coates)写的一本名为《在空气中跑步》(Running on Air)的书。
他具体说明白我们盼望在呼气时交替用双脚踩地,由于我们在呼气时生成了更多的力。
为此,你可以跑三步吸一口气,跑两步呼一口气。
这样做在一开头可能会感到笨拙,但后来会让呼吸更顺畅。
遵循“谈话测试”取决于目标,谈话测试可以提示你是否以正确的速度前进。
假如你刚开头跑步训练或跑步是为了消遣,那么大部分时间应当保持能对话的速度,这意味着你可以边跑步边和伙伴谈天。
在这种速度下,耐力可以得到渐渐增加,这是你想要跑更长的距离时所需要的,此时的呼吸节奏是稳定的。
跑步锻炼时的呼吸技巧

跑步锻炼时的呼吸技巧1.深呼吸放松:在开始跑步前,先进行几次深呼吸。
深吸气时,腹部和胸部都要膨胀起来,吸足气后再缓慢地呼气。
这样可以帮助放松身体,提高氧气供应,准备开始跑步。
2.等步呼吸法:在跑步过程中,最常用的呼吸方法是等步呼吸法。
即每迈出两步吸气,每迈出两步呼气。
这是最基本的呼吸方式,也是大多数人都能够适应的呼吸方式。
等步呼吸法可以平衡呼吸节奏,减轻疲劳感。
3.深吸浅吐:在等步呼吸法的基础上,可以尝试深吸浅吐的方式。
在吸气时,尽量使气息深入到低肺和腹部,然后在呼气时,尽量放松呼气,使气息尽量的轻柔而不是用力呼出。
这样的呼吸方式可以更好地调节呼吸节奏,提高效率。
4.反向呼吸法:由于反向呼吸法会改变跑步时的呼吸节奏,因此一般适用于有一定跑步基础的人。
该呼吸法的原理是在跑步过程中保持吸气呼气的平衡,如每迈出两步吸气,每迈出三步呼气。
这样的呼吸方式可以提高氧气供应,延缓疲劳。
5.腹式呼吸法:腹式呼吸法可以使呼吸更加深入,增加氧气的吸入量。
跑步时,可尝试通过放松肩部、收紧腹部来进行腹式呼吸。
吸气时肚子鼓起,呼气时肚子收缩。
腹式呼吸可以更好地协调肌肉的运动和呼吸,提高跑步的效果。
6.呼吸与步频配合:跑步时的呼吸与步频的配合也很重要。
一般来说,较慢的配速应配合较慢的吸气呼气节奏,而快速的配速则要配合较快的呼吸节奏。
合理的呼吸步频可以帮助提高跑步的效果,减少疲劳感。
除了选择适合自己的呼吸方式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坚持鼻呼吸:尽量用鼻子来呼吸,而不是嘴巴。
鼻呼吸可以减少灰尘和杂质的进入,提高空气的净化度。
同时,鼻呼吸也可以帮助调节呼吸节奏,提高身体的耐力。
-注意姿势:跑步时保持直立的姿势,放松肩膀和颈部肌肉。
不仅可以减少呼吸肌肉的负担,还可以增加气流的流通,提高呼吸效果。
-注意节奏:呼吸时应保持平稳的节奏,尽量避免呼吸急促或过深过快。
逐渐调整呼吸的深度和频率,根据自身的情况和感受来调整呼吸节奏。
总之,在跑步锻炼过程中,通过练习适合自己的呼吸技巧,可以提高跑步的效果,减轻疲劳感。
如何正确呼吸跑步

如何正确呼吸跑步跑步是一项简单而又高效的锻炼方式,许多人热衷于跑步来保持健康和塑造身材。
然而,很多跑步爱好者在跑步过程中由于没有正确的呼吸技巧而感到喘不过气,导致体力迅速耗尽。
正确的呼吸技巧是跑步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可以提高氧气的吸入量,增加耐力,减轻疲劳感。
本文将介绍几种正确的呼吸技巧,帮助你在跑步时保持舒适的呼吸节奏。
1. 鼻息呼吸法鼻息呼吸法是最基本且简单的呼吸技巧,它能够在跑步过程中提供充足的氧气。
运动前,先深吸一口气,然后通过鼻子缓慢呼气,接着由自然地吸气。
在跑步过程中,始终保持鼻息呼吸的节奏,这样能够帮助你控制呼吸频率,减少过度喘息的情况。
2. 腹式呼吸法腹式呼吸法是一种以腹部为主导的呼吸技巧,能够提高肺活量和呼吸效率。
运动前,站立或坐下,用鼻子深吸气,使气息充分进入肺部,然后将气息缓慢地通过嘴巴呼出,同时用手轻轻按压腹部,用以感受腹部肌肉的运动。
在跑步过程中,以腹式呼吸为主,保持均匀的呼吸节奏,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上半身的紧张感,使呼吸更加顺畅。
3. 4:4呼吸法4:4呼吸法是一种以固定呼吸节奏来调节速度和心率的方法,适用于中长跑或马拉松比赛等长时间的运动。
具体做法是,在跑步过程中,每迈一步吸气四次、呼气四次。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稳定心率和呼吸频率,提高耐力,延长跑步时间。
4. 利用步伐配合呼吸在跑步过程中,可以根据步伐来调整呼吸节奏。
例如,采用3:2的呼吸方式,即在每迈三步时吸气,每迈两步时呼气。
这种方式可以帮助你更好地适应跑步节奏,减少气喘与疲劳感。
除了正确的呼吸技巧,还有一些其他注意事项可以帮助你更好地呼吸跑步。
首先,保持良好的体姿。
挺直身体,放松肩膀,使呼吸更顺畅。
其次,合理安排跑步强度和节奏,逐渐增加运动量,避免一开始就过度呼吸。
最后,尽量避免在跑步时进行剧烈的对话,这将干扰呼吸节奏。
正确的呼吸技巧对于跑步者来说至关重要。
通过采用适合自己的呼吸方法,可以提高跑步的效果,减轻疲劳感,增加耐力。
正确的跑步呼吸方法

正确的跑步呼吸方法正确的跑步呼吸方法技巧1:鼻吸口呼我们可以在走路的时候,采用鼻子吸气,嘴巴呼气。
再运用在慢跑上,让身体渐渐的适应这种呼吸,可以保持节奏。
如果你现在还是不能很好的控制“鼻吸口呼”,先试着放慢速度,在低强度时,才可以有效控制自己的身体,养成正确的习惯。
在呼吸练习的同时,舌头抵住上颚(如下图)能够增加进入肺部的空气的湿润度,减少对肺部刺激,让你呼吸得更舒适。
2:控制呼吸频率呼吸频率太快时,通气效率降低,呼吸肌也很吃力,很多跑友跑快之后岔气就跟呼吸频率太快,呼吸肌痉挛有关。
但,过深过慢的呼吸也会限制通气量的进一步提高。
因此,有意识地控制呼吸频率和加大呼吸深度是非常有必要的,建议呼吸频率每分钟不超过30次(呼吸1次2秒以上)。
3:重点放在“深呼气”上当肺泡腔内余气量越少,吸入新鲜气体越多,也就是说,上一口气呼出得越充分,下一口气自然也就会吸入得更充分。
气体是被压入肺部的,而不是被吸入肺部的,上一口气呼出气越多,此时肺内气体压力就越低,与大气压之间形成的压力差越大,下一口气就有更多气体在压力差作用之下,被压入肺部。
所以,其实呼气比吸气更重要。
建议跑友们在跑步过程中尽可能的把呼吸重点放在深呼气/深吐气。
4:配合动作,节奏很重要杰克·丹尼尔斯曾在实验室测验过无数精英跑者,发现:86%的精英跑者自觉采用2-2(2呼2吸)节奏;全力奔跑时,他们才换成2-1或1-2的呼吸节奏。
跑步时通过周期性、有节奏的呼吸,会让我们感觉跑得更轻松、更协调,建议采用2-4步一吸气,2-4步一呼气的方法练习。
具体练习时,自己觉得舒服就行。
每位跑者的单次空气交换量都不同,但使用效率最高的呼吸频率,你的运动效率可以达到自己的最佳水平。
减轻身体的疲劳程度的技巧在休息时检查呼吸在跑步时改进呼吸技术的第一步是时刻注意自己如何呼吸,包括在电脑前、看电视或散步的时候。
只有少部分人能在跑步时很好地控制自己的呼吸,因为他们在跑步之外的呼吸技术欠佳。
长跑的呼吸方法

长跑的呼吸方法
首先,要注意呼吸的方式。
在长跑过程中,应该采用深呼吸,通过鼻子吸气,
嘴巴呼气的方式来进行呼吸。
这样可以让空气更充分地进入肺部,增加氧气的摄入量,减少乳酸的积聚,延缓肌肉疲劳。
同时,深呼吸还可以帮助稳定呼吸节奏,让长跑者在比赛中保持良好的状态。
其次,要注意呼吸的节奏。
在长跑过程中,呼吸的节奏应该与步伐相匹配,保
持稳定和均匀。
一般来说,可以采用3步一呼气,2步一吸气的呼吸节奏,也可以
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感觉进行适当调整。
保持稳定的呼吸节奏可以帮助长跑者更好地控制体力消耗,延长耐力表现。
此外,要注重呼吸的深浅。
在长跑过程中,呼吸的深浅也是需要注意的。
一般
来说,应该尽量做到深呼吸,让空气充分进入肺部,增加氧气的摄入量。
但是在长时间的长跑中,过于深的呼吸会让长跑者感到疲劳,这时可以适当调整呼吸的深度,让呼吸更加轻松和自然。
最后,要注意呼吸的节奏。
在长跑过程中,呼吸的节奏应该与步伐相匹配,保
持稳定和均匀。
一般来说,可以采用3步一呼气,2步一吸气的呼吸节奏,也可以
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感觉进行适当调整。
保持稳定的呼吸节奏可以帮助长跑者更好地控制体力消耗,延长耐力表现。
总之,长跑的呼吸方法对长跑者的成绩和身体状况有着重要的影响。
正确的呼
吸方法可以帮助长跑者更好地控制呼吸节奏,提高耐力,减少疲劳,让长跑变得更加轻松和有效。
希望以上介绍的呼吸方法能够对长跑爱好者们有所帮助,让大家在长跑中取得更好的成绩,享受长跑带来的快乐和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跑步時的呼吸調節
呼吸的主要目的,在提供人體的氧氣需求與排除體內多餘的廢氣。
人體安靜休息時,每分鐘約呼吸10至12次,每次呼吸的量 (潮氣量) 約 500ml,也就是說,人體在安靜時的每分鐘呼吸交換量約5至6公升。
儘管每分鐘吸入體內的氧氣多達1000至1200ml,但是70公斤成人每分鐘使用的氧氣則只有 300ml左右。
人體最大運動時的換氣量可以達每分鐘 100公升 (約安靜時的20倍) ,但是人體的最大氧氣攝取量(maximal oxygen uptake) 則只有每分鐘3000ml。
這種呼吸交換量增加,氧氣使用率反而降低的現象,似乎說明了呼吸並不是人體耐力運動表現的主要限制因素。
儘管呼吸的氧氣交換量(外呼吸)比身體組織的氧氣交換量(內呼吸)還多,但是對於呼吸循環系統而言,不管是肺部的氣體交換、心跳率、心臟每跳輸出量、人體的血流分佈或靜脈的回流等,都不是可以由意識控制的人體運動生理變項。
唯有運動時的呼吸方式,才是可以由意識控制的運動生理反應,因此,適當瞭解跑步時的正確呼吸概念,也是相當有幫助的運動生理知識。
1.跑步速度與呼吸交換量
經常有人提出跑步時,隨著步伐「2吸1呼」、「2吸2呼」或其它節奏調整的呼吸頻率(次數)概念。
這種不考慮呼吸交換量大小的原則性說詞,是相當錯誤的跑步呼吸調節概念。
事實上,跑步的快慢與呼吸交換量成正比。
人體在不同速度下跑步時,每分鐘的呼吸交換量可能相差達10倍以上,儘管跑步步伐的快慢也會改變呼吸的次數(頻率),但是,絕對不要以為單一個呼吸節奏,就可以完全代表跑步的呼吸調節。
人體跑步時的呼吸調節會受到跑步速度的顯著影響,儘管兩人以
相同的速度一起跑步,兩人的最佳呼吸節奏(深度與次數)也會有所差異。
2.影響肺部氣體交換量的因素
人體肺部的氣體交換受到呼吸頻率(次數)、呼吸深度(潮氣量)與死腔大小的影響,因此,到底跑步時要增加呼吸的頻率或深度,做為運動時增加呼吸交換量的依據?這個問題的解釋與死腔大小有關。
所謂死腔代表人體口、鼻、咽喉、氣管與支氣管等氣體通路(約
150ml),當吸入的空氣通過這些空間時,會保留下死腔大小的空氣量,不會進入肺部進行氣體交換,因此,儘管安靜休息時的每次呼吸量約 500ml,但是真正進入肺部進行氣體交換的空氣量只有
350ml,如果以每分鐘10次的呼吸次數計算,人體安靜休息時的真正肺部氣體交換只有3500ml。
增加呼吸的深度(每次吸入的空氣量),可以顯著降低死腔的影響,達成增加肺部氣體交換量的目的。
特別是隨著跑步速度的增快,死腔也會顯著增加,如果只以呼吸頻率的改變來調節,那麼肺部的氣體交換效率就不會提昇,不利跑步時的氧氣增加需求。
3.以口或鼻呼吸
如何增加呼吸的深度?是進行跑步呼吸調節的重點。
基本上來說,當跑步的速度不是很快,人體的氧氣需求量還不高時,以鼻吸氣、口吐氣的方式,可以獲得比較自然的換氣調節。
此時跑者應盡可能增加鼻子的吸氣深度、降低呼吸的頻率,以便獲得較佳的肺部氣體交換效率。
當跑步的速度加快後,吸氣的深度可以再增加,呼吸的頻率也會慢慢提昇,若以鼻子吸氣的節奏無法達成肺部氣體交換的需求 (感覺必須以口幫忙吸氣) 時,表示跑步的速度已經太快,此時放慢跑步的速
度,顯然比調節呼吸深度或頻率還來的重要 (呼吸交換量急遽增加,代表無氧代謝增加) 。
4.胸式或腹式呼吸
以肋骨與胸骨上提擴張胸腔,達成氣體進入肺部的呼吸方式,稱為胸式呼吸。
肋骨與胸骨不動,以橫隔膜下縮造成胸腔擴張 (腹部突起) ,達成氣體進入肺部的呼吸方式,稱為腹式呼吸。
事實上,腹式呼吸就是所謂「氣入丹田 (下腹部) 」的呼吸調節方式,也是達成增加呼吸深度的有效手段。
跑步時採用腹式呼吸的方式來調節,可以顯著提升肺部的氣體交換效率。
伸展體操的注意事項
1.適度暖身活動
當我們準備從事伸展體操之前,可以先活動活動肌肉關節、抖抖身體四肢,藉由適度地活動身體各個部位,讓身體能充分放鬆、組織柔軟以及暖和軀幹,來當作伸展之前的暖身活動。
2.心情保持放鬆
我們從事伸展體操時,記得心情不要緊張;必須放鬆心境以及身體,慢慢地做伸展動作來伸展身體組織、肌肉,使身體充分動作並獲得肌肉與身體的放鬆。
3.肌肉盡量放鬆
當在做伸展體操之際,要避免身體的緊張束縛,保持心情愉快、全身肌肉的放鬆,這樣方能促使肌肉於沒有任何束縛壓力的情況下,獲得最有效的伸展狀態。
4.強度慢慢增加
當肌肉組織於伸展狀況之下,千萬不可將肌肉瞬間伸展到極限,不然將很容易造成組織的傷害,所以我們要慢慢地加強伸展動作的強度來促進伸展,才能達到效果,不致使肌肉組織受傷。
5.避免彈振伸展
如果伸展動作不正確,並且為了效果而使用彈振動作的力量,將很容易使得肌肉到達極限而受傷;所以我們應該是針對運動動作的型態與方向來從事肌肉的伸展動作才易達到效果,而非反覆的使用振動方式的伸展動作。
6.呼吸不能暫停
維持呼吸是一個大原則,要保持鬆弛,絕不可閉氣使力。
有時候強調吐氣,有時候強調吸氣,不管甚麼時候,都不可停止呼吸。
7.維持伸展時間
我們伸展身體組織部位時,伸展體操的動作必須持續地維持 10-30秒,這樣方能使肌肉適能達到伸展生理效果,並比較能促使欲伸展部位的肌肉組織充分獲得放鬆。
8.由簡入繁原則
從事伸展體操動作,必須從容易進行的動作開始,例如從坐式姿勢開始,再慢慢變成蹲式伸展、立式動作伸展;並且依循著循序漸進的原則,方能有一套良好的系統來幫助身體組織獲得放鬆。
9.反覆適度從事
伸展動作的從事流程必須反覆 2-3回合,並配合全身性的肌肉組織部位反覆適度的伸展,這樣方能使得肌肉因反覆動作而有較佳的效果獲得。
10.配合個人狀況
由於每個人的生理狀況、運動能力不同,各自有著不同的基本適能,因此伸展體操必須配合自己的能力進行伸展動作,千萬不可有勉強或是同儕比較優劣心態的情形發生,以免受傷。
11.運動的特殊性
伸展體操必須配合運動的種類,符合運動項目的內容強弱來從事動作,方能有較佳的運動效果;例如跑步的運動肌群則是較偏向於下肢 肌群,所以我們則必須多作下肢部位的伸展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