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考语文模拟卷
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金卷03(上海专用)(考试版)

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卷(上海专用)一、文言文(35分)(一)默写(13分)1.默写与运用。
(1)前不见古人,。
(《登幽州台歌》)(2)吏呼一何怒,。
(《石壕吏》)(3),惟吾德馨。
(《陋室铭》)(4)小华坐船在三峡游览,看到两岸的山壁在阳光的照耀下呈现多彩的美态,于是用《答谢中书书》中的语句来形容所见之景:“,。
”(二)阅读下面的诗文,完成下面小题(22分)[甲]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乙]桃花源记(节选)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丙]王经①少贫苦,仕至二千石②,母语之曰:“汝为寒家子,仕至二千石,此可以止乎!”经不能用,为尚书,助魏,不忠于晋③,被收。
涕泣辞母曰:“不从母敕,以至今日!”母都无戚容④,语之曰:“为子则孝,为臣则忠,何负吾邪?”——《世说新语·贤媛》【注释】①王经(?—260):字彦纬,冀州清河郡人,三国时代曹魏大臣,曾官至尚书,深得魏帝曹髦信任。
公元260年五月初六夜晚,魏帝曹髦因司马昭弑君篡位之心日益明显,决定不再坐以待毙,召王经、王沈、王业商讨伐司马昭计划。
王沈、王业要向司马昭秘告此事,千石:汉代称郡守为二千石。
③晋:特指后来篡魏国权的司马氏。
④戚容:悲伤的神色。
2.[甲]诗和[乙]文的作者是(朝代)的(人名)。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1)下列选项中,加点的“为”和“武陵人捕鱼为业”中的“为”解释相同的一项是( ) A.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B.不足为.外人道也C.汝为.寒家子D.为.尚书(2)下列选项中,对丙文“不从母敕.”中“敕”的解释最恰当一项是( )A.告诫B.命令C.任命D.斥责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2024年上海市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附参考答案)

2024年上海市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附参考答案)(考试时间:10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一、古诗文(35分)(一)默写与运用。
(13分)1.默写(1)长风破浪会有时,。
(《行路难·其一》)(2)但愿人长久,。
(《水调歌头》)(3),锦鳞游泳。
(《岳阳楼记》)(4)山水之乐,。
(欧阳修《醉翁亭记》)(5)《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的句子是,。
(二)阅读下面短文,完成下面小题(22分)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石壕吏(节选)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成。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展炊。
【乙】醉翁亭记(节选)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丙】欧阳修传(节选)范仲淹以言事①贬,在廷多论救②,司谏高若讷独以为当黜。
修贻书责之,谓其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
若讷上其书,坐贬夷陵令,稍徙乾德令、武成节度判官。
久之,复校勘,进集贤校理。
庆历三年,知谏院。
时仁宗更用大臣,杜衍、富弼、韩琦、范仲淹皆在位,增谏官员,用天下名士,修首在选中。
每进见,帝延问执政,咨所宜行。
既多所张弛③,小人翕翁不便④。
修虑善人必不胜,数为帝分别言之。
初,范仲淹之贬饶州也,修与尹洙、余靖皆以直仲淹见逐,目之曰“党人”。
自是,朋党之论起,修乃为《朋党论》以进。
其略曰:“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
故为君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
”(《宋史·欧阳修传》)【注释】①言事:直陈时弊。
上海市中考语文模拟测试试卷(三)及答案

上海市中考语文模拟测试试卷(三)一、文言文(36分)1.默写(1)相见时难别亦难,。
(李商隐《无题》)(2)窈窕淑女,。
(《关雎》)(3),江入大荒流。
(李白《渡荆门送别》)(4)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十二章)(5)当家人或好友遇到坎坷,心灰意懒时,我们可以用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名句“,”来鼓励他(她)不消极气馁,保持积极进取的乐观精神和百折不回的坚强毅力,抬头向前看,前景无限好。
阅读下面两段选文【甲】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节选)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虽有嘉肴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2.【乙】文是《》中的一篇。
这本书和《孟子》同是记录诸子百家中家思想的著作。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文从和两个角度论证了孟子的观点:【乙】文用与进行类比,逐层深入地论证了“”的观点。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三年,勾践闻吴王夫差日夜勒①兵,且以报越,越欲先吴未发往伐之。
范蠡谏曰:“不可。
臣闻兵者凶器也,战者逆德也,争者事之末也。
阴谋逆德,好用凶器,试身于所末,上帝②禁之,行者不利。
”越王曰:“吾已决之矣。
”遂兴师。
吴王闻之,悉发精兵击越,败之夫椒③。
越王乃以余兵五千人保栖④于会稽。
吴王追而围之。
【注】①勒:操练或调动、指挥。
②上帝:天帝。
③夫椒:地名,指无锡夫椒山。
④保栖:谓据山以守。
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日夜勒.兵好.用凶器6.对画线句意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024年中考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上海卷)(考试版A4)

2024年中考第三次模拟考试(上海卷)语文(考试时间:10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考生注意:1.本场考试时间100分钟,试卷共7 页,满分150分。
2.作答前,在答题纸指定位置填写姓名、报名号、座位号。
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答题纸指定位置。
3.所有作答务必填涂或书写在答题纸上与试卷题号对应的区域,不得错位。
在试卷上作答一律不得分。
4.用2B 铅笔作答选择题,用黑色字迹钢笔、水笔或圆珠笔作答非选择题。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古诗文(35分)(一)默写与运用。
(13分)1.默写(1)二十余年如一梦,。
(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2),路转溪桥忽见。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3),人皆有之。
(孟子《鱼我所欲也》)(4)《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诗人运用典故,表达渴望得到重用的诗句是:“ ,”(二)阅读下面短文,完成下面小题(22分)【甲】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乙】出师表(节选)①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鸷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①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
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丙】季布为.河东守,孝文①.时,人有言其贤者,孝文召,欲以为御史大夫。
复有言其勇,使酒②.难近。
至,留邸一月,见罢。
季布因进曰:“臣无功窃宠,待罪河东。
陛下无故召臣,此人必有以臣欺陛下者:今臣至,无所受事,罢去,此人必有以毁臣者。
夫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一人之毁而去臣。
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金卷04(上海专用)(考试版)

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卷(上海专用)一、文言文(35分)(一)默写(13分)1.古诗文默写。
①,落日故人情。
(李白《送友人》)②马作的卢飞快,。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③知困,。
(《礼记·虽有嘉肴》)④老师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的话“,”来阐明“学”与“思”的辩证关系,启发同学们要善于学习、勤于思考。
(二)阅读下面的诗文,完成下面小题(22分)[甲]饮酒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乙]陋室铭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丙]仅二竹笼张岱明轩䡚由御史为按察使,清约自持,四时一布袍,常蔬食。
约诸僚友,三日出俸市肉一斤,多不能堪。
待故旧,惟一肉,或杀鸡,辄惊曰:“轩廉使杀鸡待客矣。
”后以都御史致仕①。
上问曰:“昔浙江廉使考满归家,仅二竹笼,是汝乎?”䡚顿首②谢。
(节选自《夜航船》)【注释】①致仕:辞去官职退休。
②顿首:跪而头叩地。
2.[甲]诗的作者陶渊明是(朝代)诗人。
3.用现代汉语翻译[乙]文划线句。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4.根据知识框中的文言知识,下列选项中可以合并解释的一项是()A.结庐B.白丁C.故旧D.辄惊知识框:文言文中有同义复用的现象,指两个同义或近义词连用,如“起坐而喧哗者”中的“喧”与“哗”词义相近,“喧哗”可合并解释为“人声大而嘈杂”。
5.下列对[丙]文划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轩䡚廉使杀鸡等待客人了。
B.轩䡚廉使杀鸡招待客人了。
C.轩䡚派人杀鸡招待客人了。
D.轩䡚派人杀鸡等待客人了。
6.品读[甲]诗[乙]文中写景的句子,填写表格。
7.[甲]诗[乙]文的作者和[丙]文主人公都选择了朴素的生活,但原因各有不同。
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卷金卷07(上海专用)(考试版)

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卷(上海专用)一、文言文(35分)(一)默写(13分)1.古诗文默写。
①僵卧孤村不自哀,。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②?留取丹心照汗青。
(《过零丁洋》)③蹴尔而与之,。
(《鱼我所欲也》)④“,”是豁达者在为后来居上者鼓掌喝彩,没有嫉妒和自哀。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二)阅读下面的诗文,完成下面小题(22分)【甲】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乙】醉翁亭记(节选)①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②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丙】伯父君谟,号“美髯须”。
仁宗一日属清闲之燕,偶顾.问曰:“卿髯甚美,长夜覆之于衾下乎,将置之于外乎?”君谟无以对。
归舍,暮就寝,思圣语,以髯置之内外,悉不安,递一夕不能寝。
盖无心与有意,相去适有间,凡事如此。
【注]①燕:同“宴”。
2.【乙]文作者是(朝代)文学家学(人名)。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1)临.溪而渔(2)偶顾.问4.对【丙】文画线句意思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A.(君谟)把胡子放在被子的里面或外面,感觉都不安全,于是一夜不能睡着。
B.(君谟)把胡子放在被子的里面或外面,感觉都不安心,于是一夜不能睡觉。
C.(君谟)把胡子放在被子的里面或外面,都感觉不安全,于是一夜不能睡觉。
D.(君谟)把胡子放在被子的里面或外面,都感觉不安心,于是一夜不能睡着。
5.【甲】诗【乙】文都出现了“喧”字。
2024年上海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

2024年上海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一)一、文言文(35分)(一)默写与运用(12分)1.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2. ,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3.日光下澈,。
(柳宗元《小石潭记》)4.小语登高远眺,原野上艳阳高照,江中小洲草木茂盛,他不禁联想起崔颢《黄鹤楼》中的两句诗“, ”。
(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5-10题(23分)【甲】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乙】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丙】庆历末,富文忠公①镇青州,会河决商胡②,北方大水,流民坌③入京东。
公劝所抚八州之民出粟以助赈给,因坊村择寺庙及公私空舍,又因山崖为窟室,以处流离。
择寓居官无职事者,各给以俸,即民所赘聚④,籍而受券,以时给之。
明年夏,大稔⑤。
计其道里,资遣还业。
八州之间所活者,无虑⑥五十余万人。
仁宗嘉之,拜公礼部侍郎,公曰:“恤灾赈乏,臣之职也。
”卒辞不受。
【注释】①富文忠公:北宋名相富弼。
②商胡:地名。
③坌:并;一齐。
④即民所赘聚:让他们到流民聚集的地方去。
⑤大稔:大丰收。
⑥无虑:大约。
5.【甲】诗的作者是。
(2分)6.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4分)(1)属.予作文以记之()(2)卒.辞不受()7.对【丙】文画线句意思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计算方圆百里的道路,出资修路让他们回去从事本业。
B.计算灾民回家的路程,出资修路让他们回去从事本业。
C.计算方圆百里的道路,资助路费让他们回去从事本业。
D.计算灾民回家的路程,资助路费让他们回去从事本业。
8.为【丙】文“籍而受券”中“籍”的注释选择最合适的一项是()(2分)A.通“藉”,凭借B.书籍,书册C.登记入册D.籍贯9.【甲】诗和【丙】文都写到百姓的不幸遭遇。
【甲】诗“老翁逾墻走”的原因是“”,【丙】文“流民坌入京东”是因为“”。
上海市普陀区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

上海市普陀区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积累1.下列对诗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偶题朱熹青山门外翠紫堆,幅巾①终日面崔嵬②。
只看云断成飞雨,不道云从底处③来。
:①幅巾:古代文人用绢一幅束发,称为幅巾,为一种表示儒雅的装束。
②崔嵬:山高大不平,这里指山。
③底处:何处。
A.“幅巾”是古代文人一种儒雅的装束,诗中借此交代诗人的身份与闲适、高雅的生活情趣。
B.“终日”一词,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厌倦读书生活,希望早日得到朝廷重用的急迫心理。
C.第三、四句诗是说常人只见到云腾致雨的现象,却不知云从何处来,因而悟出凡事都要追根溯源的道理。
D.这首诗抒写诗人生活中的偶然所见,虽然着笔不多,却耐人寻味,能够引导人们积极思考。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生活不是插在花瓶里供人欣赏的静物,而是在草原上蔓延..的野花。
B.白云山千峰突兀..,沟壑纵横,有奇险之美。
从远处遥望,白云山层峦叠翠,云雾缭绕,更富幽美的神秘气息。
C.科幻电影《流浪地球》以宏阔的背景、惊心动魄的倩节、炫丽震撼的视听效果,让观众感觉焕然一新....。
D.治理雾霾没有捷径可走,没有特效药,不可能一招制敌,一蹴而就....。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是()“文明因而多彩,文明因而丰富。
”中国上下五千年文明史告诉世界,正是、海纳百川的漫长进程,积淀出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传统和向前发展的强大动力。
A.交流欣赏互惠互利生生不息B.对话互鉴互惠互利开拓创新C.交流互鉴兼容并蓄生生不息D.交往鉴赏兼容并蓄日新月异4.下面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每当看到松树那美丽的倩影..,总会产生许多联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上海市中考模拟卷第一部分阅读(90分)一、文言文阅读(共42分)(一)默写(18分)1、水光潋滟晴方好,________。
(《饮湖上初晴后雨》)2、柴门闻犬吠,________(《逢雪宿芙蓉山主人》)3、________,古来征战几人回(《凉州词》)4、敏而好学,________,是以谓之文也。
(《孔孟论学》)5、而或长烟一空,________,浮光跃金,静影沉璧(《岳阳楼记》)6、________,竭其庐之入。
(《捕蛇者说》)(二)阅读古诗词,完成7—8题(4分)水仙子·咏江南元张养浩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
芰菏丛一段秋光淡。
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
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
爱杀江南。
7、下列四项中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_。
(2分)A、“水仙子·咏江南”是曲牌名B、“水仙子·咏江南”是小令名C、“水仙子”是曲牌名,“咏江南”是这首小令的题目D、“咏江南”是曲牌名,“水仙子”是这首小令的题目8、这首小令描绘了________的景观,充分表达了________的情感。
(2分)(三)阅读下文,完成9—11题(8分)庄子钓于濮水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以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
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塗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塗中。
”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塗中。
”9、短文作者庄子,名周,_____时期哲学家。
(2分)10、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句子。
(3分)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塗中乎?11、短文中,庄子对两位大臣诉说神龟的故事,其目的是(3分)(四)阅读下文,完成12—13题(12分)班超①素有大志班超为人素有大志,不修细节。
然内孝谨②,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
有口辩③,而涉猎书传。
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诣校书郎④,超与母随至洛阳。
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⑤,久劳苦。
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⑥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左右皆笑之。
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注释】①班超:汉朝杰出将领。
他以非凡的政治和军事才能,治理西域三十一年,为维护国家安全作出了卓越贡献。
②孝谨:孝顺谨慎。
③有口辩:能言善辩;口才好。
④兄固被召诣校书郎:哥哥班固受朝廷征召担任校书郎的官职。
⑤供养:谋生糊口。
12、根据题意选择正确答案。
(5分)“修”的常用义项有:A、美好 B、研究 C、撰写 D、修整 E、修建 F、长“不修细节”中,“修”的解释应选下列句中加点的“素”,解释相同的两项是和..A、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B、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C、素蟫灰丝时蒙卷轴。
D、班超为人素有大志。
..13、阅读相关链接,完成试题。
(7分)【链接】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
”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班超素有大志》中,表达了与陈涉的“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相似意思的句子是“ ”。
两人的感叹突出了他们的精神品质。
(4分)比较《班超素有大志》和【链接】说说两文共有的写作特点。
(不能与本卷其他试题重复)(3分)二、现代文阅读(共48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4—18题(26分)风筝情语①节气到了清明。
阳气回升。
孩子们的心随着风筝的线扶摇直上,放飞于蓝天。
那造型各异的风筝像智慧的彩球、灵性的飞鸟,不但使孩子们手舞足蹈,心旷神怡,也使大人们心痒难挠,跃跃欲试。
放风筝,这是一种智力和体育融为一体的有益身心健康的文化活动。
②风筝,我国南方叫鹞,北方叫鸢,大约出现于公元前五世纪。
据考,春秋战国时期公输般制作的木鹊,实际上就是风筝的前身。
稍后,便有了木、竹制作的风筝、据说鲁班曾“削竹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
汉代以后,普遍使用了纸,于是又出现了纸风筝。
相传韩信曾制作“纸鸢”。
以细竹为“骨”,薄绢粘贴,牵线顺风而飞,五代时李邺在宫中以线放“纸鸢”为游戏,还在鸢上拴上竹笛。
经风一吹发出“筝鸣”般的声音,“风筝”即由此而得名。
③风筝在我国不仅历史悠久,而且达到了很高的制作水准。
风筝式样大体上分为硬膀和软膀两大类。
经过我国历代民间艺人的发展创造,已经形成了一套别具特色的风格和图案,大致有三种:第一种是动物类,如凤凰、蝴蝶、蜈蚣、雄鹰等;第二种是人物类:如哪吒、观音、孙悟空、七仙女等;第三种是器物类:如扇子、飘带、花篮等等。
近代风筝正朝着精制化方向发展。
1915年,在巴拿马国际展览会上,天津风筝艺人魏元素制作的彩绘风筝获得了金质奖章。
第二年,北京的巧手哈长英以其制作的花式风筝获得了银奖。
天津著名的杨柳青风筝厂生产的二百多个风筝品种远销美、英、法和港、澳、台等二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北京风筝艺术公司费宝龄研制的齐天大圣、龙、蝴蝶和燕子等先后在二十多个国家展出,深受国际友人和行家的好评。
举世瞩目,令人心驰神往的山东潍坊国际风筝节,更是把多姿多彩奥妙无穷的中华风筝文化放飞于世界人民面前,连接起各国人民的友谊。
④“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天”。
风筝是力学原理随着艺术品在空中的一次实践。
风的推举力、自身的重力和线绳的拉力,成为风筝的“脚”。
玩风筝,行家讲究扎、糊、绘、放。
.扎:结构必须平衡,吃风面积要相当;糊:要达到平整;绘:要美观,放上天去图案清晰大方,收下来摆在室内有装饰和观赏价值;放:要选择地形,辨别风向,张弛有致,心到手到,做到人筝合一……也许我们许多人限于时间和身份,不能去放一把风筝,那就让我们走出户外,看着孩子在那里忘情地展示才艺,让我们的心灵回到童年,随着风筝一起飞上晴空吧!14、“风的推举力、自身的重力和线绳的拉力,成为风筝的‘脚’”。
“脚”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原文中该字加了引号表示___________(4分)15、第1段画线句子运用了_____修辞方法。
从全文看,说风筝是“智慧的彩球、灵性的飞鸟”的原因是________。
画线句子表现出作者________的情感。
(8分)16、第2段按____顺序来写,主要说明________(5分)17、第3段中主要运用了____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________(5分)18、我国有许多民间工艺不仅历史悠久,而且达到了很高的制作水准。
请抓住特征介绍其中的一种。
(4分)(二)阅读下文,完成19—24题(22分)背影是天蓝的①他平时不修边幅。
这天却穿了一件新茄克衫,颜色是他自己选的。
晴空般的蓝,高洁、....纯净。
等会儿要拍电视,五十多年来第一遭,需要认真对待。
②他把学生的作品从玻璃橱搬到会客室的长桌上,下面垫着块柔软起伏的红丝绒。
被装在有机玻璃匣子里的小小动物、武士、仕女亲切地望着他,还有较大的飞机、军舰、大炮被安在后面。
③电视台的摄像师来的时候,阳光正从窗纱里透进来,那些粉笔雕熠熠生辉,像工艺品商店里的陈列品惹人喜爱。
他们拍完了这里,又去教室。
他——安老师正在上美术课,一伸手画一个圆圈,像圆规描的。
字体潇洒流畅,与书法家差不了多少。
这一切他都熟练了,毫不怯场,旁若无人地发挥得淋漓尽致,以致下课时被学生拥着出教室时,竟有飘飘然的感觉。
④大约四五年前,学校要开展课外活动。
安老师去别校观摩粉笔雕后,就建立了小组。
活动开展不久,稍具艺术家气质的他,感到用粉笔雕成的东西粗糙松软,算不上艺术品。
他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抛光,同时涂上颜色。
光滑细腻,色彩缤纷。
一只只美丽的小动物、小人儿出现了,成了坚实的工艺品。
从此他忙碌了起来,又是交流经验,又是参加展览,回家总是很晚。
放学后,校园肃静。
几只麻雀肆无忌惮地在走廊上悠闲踱步。
有几只跳到窗台上,看见长方桌旁围坐着一群学生,磨的磨,雕的雕。
安老师在一只炽热的灯光下做抛光,直起身来,头和脸都白了。
⑤电视播放的那天,安老师瞧得挺认真的,却看不到自己的面容。
他的得意门生,特别是那个由捣蛋鬼转变为雕刻能手的,倒是反复出现又出现。
隐约有个天蓝色的背影,在学生的簇拥下走出教室,他想那才是自己。
后来他才弄清楚,电视的主题是课外活动怎样使顽皮学生转变的。
这的确是事实,那些捣蛋鬼在雕刻前安定下来,后来有好几个考取美术专科学校。
学生后面有他的辛苦。
他要了一个光盘保存,留作纪念。
⑥一切似乎应该到此为止。
不多久,静静的水面又掀起了波澜。
一天开校务会议时,他听说有两个名额要去某国作手工交流。
他想,一个是校长,另一个该是自己了。
校长从未过问此事,怎么交流呢?教导主任虽然参加过一次活动,但内容不甚了了。
安老师有把握,这..个名额百分之九十属于他。
⑦一天课间,教导主任笑嘻嘻走到他办公桌旁边。
她客气地询问粉笔雕的演变过程。
安老师的头上像被泼了一盆冷水。
他平时不刻意追求名利,但当应得的名利摆在眼前时,也会泛起幸福的波澜。
现在,欢喜变成了失望。
他想三言两语就结束此次谈话。
谁知在谈到顽皮学生转变的当儿,冷水突然升温。
像母亲叨念自己的婴孩,果农介绍成熟的鲜果,心中油然涌动一股深情。
他脸色泛红,两眼放光,滔滔不绝地和盘托出。
这中间,也有一阵阵清醒,觉得就此打住,不谈了,何必呢!可是打不住,似有狂涛推着。
粉笔雕是他的灵魂,他的生命。
⑧岁月倥偬,时光易老。
他退休了。
现在他有时间雕刻自己的作品。
毕生心血,他想让它们走向社会。
一方面物尽其用,另一方面也为自己增加些收入。
他去过各类工艺品商店,回答都是摇头。
⑨学生们都长大了,有的已从大学的室内装潢、金饰雕刻、动画等专业毕业。
白领的打扮,探望老师时仍有当年的虔诚和热情。
那个调皮学生当了装潢公司的老总。
他拿去了十件,说给市郊某景点,卖了1000元。
当时的兴奋是无法形容的。
为了不再麻烦学生,他拿了样品自己坐长途汽车去。
在那个旅游纪念品商店里,他没有见到一件粉笔雕。
问过经理,也说没出售过这类商品。
他一头雾水。
⑩每逢家中来客人,他总会摆出心爱的粉笔雕,问问能否帮他推销一些?开始客人还有听的兴趣,后来逐渐冷漠,甚至有意避开他。
他落落寡欢,再开口时觉得自己有点像祥林嫂..了。
⑾学生们来探望时,抚着他的肩头,就像他过去做的那样。
他们笑他,奚落他。
那个顽..皮同学说:“你的价值不在商品,而是在我们。
我、他、她……”⑿他不语、点头、哽咽。
⒀打开那张光盘,时光回流:红丝绒上的展品,光辉夺目;教室里的欢笑,声声在耳;一切恍若昨天。
学生呼啦啦拥着他。
那是他光辉的年月。
虽然只是个背影,很容易被忽略,但安老师自己清楚:是我,是我。
⒁背影是天蓝的!22、根据题目要求将选项填在括号内。
(6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错误的一项是()A.肆无忌惮若昨天huǎng C.炽热chì D.簇拥zú.dànB.恍...(2)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他平时不修边幅不修边幅:不注意言行举止....B.但内容不甚了了了了:明白,懂得..C.他落落寡欢落落:形容跟别人合不来..D.他们笑他,奚落他奚落:善意的嘲笑..(3)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方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A.谁知在谈到顽皮学生转变的当儿,冷水突然升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