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金卷03(上海专用)(考试版)

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卷(上海专用)一、文言文(35分)(一)默写(13分)1.默写与运用。
(1)前不见古人,。
(《登幽州台歌》)(2)吏呼一何怒,。
(《石壕吏》)(3),惟吾德馨。
(《陋室铭》)(4)小华坐船在三峡游览,看到两岸的山壁在阳光的照耀下呈现多彩的美态,于是用《答谢中书书》中的语句来形容所见之景:“,。
”(二)阅读下面的诗文,完成下面小题(22分)[甲]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乙]桃花源记(节选)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丙]王经①少贫苦,仕至二千石②,母语之曰:“汝为寒家子,仕至二千石,此可以止乎!”经不能用,为尚书,助魏,不忠于晋③,被收。
涕泣辞母曰:“不从母敕,以至今日!”母都无戚容④,语之曰:“为子则孝,为臣则忠,何负吾邪?”——《世说新语·贤媛》【注释】①王经(?—260):字彦纬,冀州清河郡人,三国时代曹魏大臣,曾官至尚书,深得魏帝曹髦信任。
公元260年五月初六夜晚,魏帝曹髦因司马昭弑君篡位之心日益明显,决定不再坐以待毙,召王经、王沈、王业商讨伐司马昭计划。
王沈、王业要向司马昭秘告此事,千石:汉代称郡守为二千石。
③晋:特指后来篡魏国权的司马氏。
④戚容:悲伤的神色。
2.[甲]诗和[乙]文的作者是(朝代)的(人名)。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1)下列选项中,加点的“为”和“武陵人捕鱼为业”中的“为”解释相同的一项是( ) A.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B.不足为.外人道也C.汝为.寒家子D.为.尚书(2)下列选项中,对丙文“不从母敕.”中“敕”的解释最恰当一项是( )A.告诫B.命令C.任命D.斥责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2023年上海市中考模拟语文试卷

2023年上海市中考模拟语文试卷一、阅读理解(共30分)阅读下面短文,从每题所给的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
(共10小题,每小题3分)1. (A) 我们常常认为大自然一片祥和美丽,但它也有着无法预料的危险。
比如,当冬天的寒风吹起时,就会给寒冷的生活带来严重的困扰。
那么,该怎样做才能应对这样的冷风?2. (B) 傍晚时分,当太阳渐渐落下,天空渲染成一片夕阳的晚霞,给人们带来了美丽的享受。
然而,对于有色盲的人来说,他们可能无法感受到这种色彩的变化,他们的世界是怎样的?3. (C) 大自然给人们带来了无穷的乐趣,比如在大自然中漫步,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与宁静。
然而,有一种动物却常常给人们的出行带来困扰,这种动物是?4. (D) 人们生活在大自然中,却常常迷失在自己的心灵深处,无法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
那么,有没有一种方法可以帮助人们打开心灵之门,让他们重新与大自然建立联系?5. (A)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对很多事物容易产生偏见和刻板印象,并对它们产生好恶之感。
这种刻板印象的产生往往因为我们缺乏深入了解,那么如何打破这种刻板印象的束缚?6. (B) 在大自然中,许多事物都充满活力与生机。
然而,有一种植物却常常给人们带来困扰,这种植物是?7. (C) 清晨的大自然充满了恬静与宁静,人们常常喜欢在这个时候散步或做其他活动。
然而,有一种天气现象可能会破坏这种宁静,这种天气现象是?8. (D) 大自然中的美景是人们探索与发现的源泉。
有一种地理现象中,大自然创作了一个奇迹,吸引了大量的游客,这个地理现象是?9. (A) 大部分人都渴望在大自然中寻找自己心灵的归宿。
然而,有一种动物却常常给人们带来困扰,阻碍人们心灵的释放,这种动物是?10. (B) 大自然给予人们的不仅仅是美丽与享受,还有一种能够充实人们智力与思想的特质。
然而,有一种动物虽然在大自然中生活,但并不具备这种特质,这种动物是?二、填词造句(共10小题,每小题1分)11. 爱国12. 激烈13. 害怕14. 和平15. 入侵16. 幸福17. 勇敢18. 培养19. 合作20. 理解三、翻译(共10分)根据所给的中文,翻译为英文。
2024年上海市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附参考答案)

2024年上海市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附参考答案)(考试时间:10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一、古诗文(35分)(一)默写与运用。
(13分)1.默写(1)长风破浪会有时,。
(《行路难·其一》)(2)但愿人长久,。
(《水调歌头》)(3),锦鳞游泳。
(《岳阳楼记》)(4)山水之乐,。
(欧阳修《醉翁亭记》)(5)《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的句子是,。
(二)阅读下面短文,完成下面小题(22分)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石壕吏(节选)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成。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展炊。
【乙】醉翁亭记(节选)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丙】欧阳修传(节选)范仲淹以言事①贬,在廷多论救②,司谏高若讷独以为当黜。
修贻书责之,谓其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
若讷上其书,坐贬夷陵令,稍徙乾德令、武成节度判官。
久之,复校勘,进集贤校理。
庆历三年,知谏院。
时仁宗更用大臣,杜衍、富弼、韩琦、范仲淹皆在位,增谏官员,用天下名士,修首在选中。
每进见,帝延问执政,咨所宜行。
既多所张弛③,小人翕翁不便④。
修虑善人必不胜,数为帝分别言之。
初,范仲淹之贬饶州也,修与尹洙、余靖皆以直仲淹见逐,目之曰“党人”。
自是,朋党之论起,修乃为《朋党论》以进。
其略曰:“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
故为君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
”(《宋史·欧阳修传》)【注释】①言事:直陈时弊。
2024年上海静安区初三中考语文一模试题卷附答案解析

2024年上海静安区初三中考语文一模试题卷(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024.1一、古诗文(35分)(一)默写与运用(13分)1.千磨万击还坚劲,_____________。
(《竹石》)2._________________,草色入帘青。
(《陋室铭》)3.……所以动心忍性,___________。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4.学生在求学过程中,也应拿出杜甫《望岳》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气概,满怀豪情,不断进取,从而领略每一段学习征程中最美丽的风景。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5—10题(22分)【甲】岳阳楼记(节选)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乙】醉翁亭记(节选)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丙】喜雨亭记(节选)苏轼①亭以雨名,志喜也。
……②子至扶风①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
是岁之春,雨麦②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③。
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
越三月乙卯④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
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⑤于野,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③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
”“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
”无麦无禾,岁且荐饥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
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而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耶?【注释】①扶风:折凤翔府。
上海市闵行区名校2024届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试题含解析

上海市闵行区名校2024届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积累1.下列句子表达得体的一项是()A.令郎不愧为“省十佳美德少年”,他不仅在学习上帮助同学,在生活上中也友爱他人。
B.老奶奶,您这土鸡多少钱1千克?C.恭喜您,您很荣幸地被邀请为我们的指导老师,我们都很替您高兴。
D.那天分别时的场景还历历在目,一眨眼十年过去了,真是久仰了。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矜.持(jīn)滑稽.(jí)笑容可掬.(jū)B.滂.沱(páng)角.色(jué)兴致勃.勃(bó)C.折.本(shé)窗棂.(líng)未雨绸缪.(móu)D.吞噬.(shì)阑珊.(shān)面面厮觑.(xū)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们期待“五四的火炬”再次为国家与民族的发展注入青春的能量,激励新时代的广大青年,紧紧围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征程中谱写新的青春乐章。
B.他的脸上是一张晴雨表,喜怒哀乐总是挂在表面上,让人一眼就可以看明白。
C.在昨天的学习经验交流会上,李小璐介绍了三条学习方法,具有很大的启发性。
D.汪勇同志的先进事迹就是一本活生生的人生教科书,全国政法机关要通过广泛开展向汪勇同志学习的活动,形成学赶英模、争创一流的浓厚氛围。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没有中国共产党人做中国人民的中流砥柱....,中国的独立和解放是不可能的。
2024中考二模语文(上海卷)(全解全析)

2024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上海卷)语文·全解全析一、古诗文(35分)(一)默写与运用。
(13分)1.默写(1)山河破碎风飘絮,。
(《过零丁洋》)(2),听取蛙声一片。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3)所欲有甚于生者,。
(《鱼我所欲也》)(4)学校组织同学们前往江南古镇进行春游。
小黑看着古镇人头攒动的场景,闻着空气中弥漫着的春天的气息,他脱口而出,吟诵了《江南春》中的两句诗“ ,。
”【答案】身世浮沉雨打萍稻花香里说丰年故不为苟得也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
注意易错字:萍、稻、苟、莺、郭。
(二)阅读下面短文,完成下面小题(22分)校戏剧社准备拍摄微剧来推介名士欧阳修,请你参与。
【甲】忆滁州幽谷①欧阳修滁南幽谷抱千峰,高下山花远近红。
当日辛勤皆手植,而今开落任春风。
主人不觉悲华发,野老犹能说醉翁。
谁与援琴亲写取,夜泉声在翠微②中。
【乙】范仲淹以言事贬,在廷多论救,司谏③高若讷独以为当黜。
修贻书责之,谓其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
若讷上其书,坐贬夷陵令,稍徙乾德令、武成节度判官。
仲淹使陕西,辟④掌书记。
修笑而辞曰:“昔者之举岂以为己利哉同其退不同其进可也。
”奉使河东。
自西方用兵,议者欲废麟州以省馈饷。
修曰:“麟州,天险,不可废;废之,则河内郡县民,皆不安居矣。
不若分其兵,驻并河内诸堡,缓急得以应援,而平时可省转输,于策为便。
”由是州得存。
《宋史·欧阳修传》(节选)【丙】方仁宗皇帝临朝之末年,顾念后事,谓如公者,可寄以社稷之安危;及夫发谋决策,从容指顾,立定大计,谓千载而一时。
功名成就,不居而去,其出处进退,其英魄灵气不随异物⑤腐散,而长在乎箕山⑥之侧与颍水之湄。
王安石《祭欧阳文忠》(节选)【注释】①本诗是欧阳修在汴京任职时,回忆起自己在滁州任上植树的情景所作。
①翠微:青翠的山。
①司谏:官职名。
①辟:征召、荐举。
①异物:特指人死后的遗体。
①箕山、颍水:许由拒绝了尧的禅让,隐居于箕山之下,颍水之阳。
2024年中考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上海卷)(考试版A4)

2024年中考第三次模拟考试(上海卷)语文(考试时间:10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考生注意:1.本场考试时间100分钟,试卷共7 页,满分150分。
2.作答前,在答题纸指定位置填写姓名、报名号、座位号。
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答题纸指定位置。
3.所有作答务必填涂或书写在答题纸上与试卷题号对应的区域,不得错位。
在试卷上作答一律不得分。
4.用2B 铅笔作答选择题,用黑色字迹钢笔、水笔或圆珠笔作答非选择题。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古诗文(35分)(一)默写与运用。
(13分)1.默写(1)二十余年如一梦,。
(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2),路转溪桥忽见。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3),人皆有之。
(孟子《鱼我所欲也》)(4)《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诗人运用典故,表达渴望得到重用的诗句是:“ ,”(二)阅读下面短文,完成下面小题(22分)【甲】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乙】出师表(节选)①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鸷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①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
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丙】季布为.河东守,孝文①.时,人有言其贤者,孝文召,欲以为御史大夫。
复有言其勇,使酒②.难近。
至,留邸一月,见罢。
季布因进曰:“臣无功窃宠,待罪河东。
陛下无故召臣,此人必有以臣欺陛下者:今臣至,无所受事,罢去,此人必有以毁臣者。
夫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一人之毁而去臣。
上海中考语文模拟题及参考答案

上海中考语文模拟题及参考答案上海中考语文模拟题及参考答案很多上海的学生都觉得语文中考的复习要紧扣课本,其实除此之外,我们还要通过做些模拟题来熟悉考试题型。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中考语文模拟题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用!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春天一旦跨到地平线这边来,大地便换了一番风景,明朗又朦胧。
它日日夜夜散发着一种气息,就像青年人身体散发出的气息。
清新的、充沛的、诱惑而撩人的,这是生命本身的气息。
大地的肌肤--泥土,松软而柔和;树枝再不抽搐,软软地在空中自由舒展,那纤细的枝稍无风时也颤悠悠地摇动,诏唤着一个万物萌芽的季节的到来。
湖水因为春潮涨满,仿佛与天更近;静静的云,说不清在天上还是在水里……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撩人(liáo) 一番B. 抽搐(chù) 枝稍C.纤细(qiān) 充沛D. 涨满(zhǎng) 诏唤2.文中画横线的词语词性不相同的一项是( )A.一旦仿佛B.朦胧自由C.气息萌芽D.散发撼动3.下列句子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莱芜九龙大峡谷全长20多公里,谷内怪石嶙峋,溪水潺潺;两边奇峰突兀,层峦叠翠,真可谓巧夺天工。
B.据笔者观察,近年来我省小型剧目的创作一直比较活跃,涌现出了不少脍炙人口的作品。
C. 摩拜单车一推出,便受到人们的欢迎,其始作俑者胡玮炜受邀登上了央视《朗读者》的舞台。
D. 5月19日,在第七个“世界家庭医生日”来临之际,芳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处心积虑让家庭医生走进百姓家门。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现代著名作家吴伯萧的籍贯是山东莱芜人,他的散文大多以小见大,善于从平凡中挖掘出深刻的内涵。
B.“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在北京举办,沿线国家共商合作大计,共享合作成果,共建合作平台,为解决当前世界和区域经济面临的问题寻找解决方案。
C.通过“阿尔法围棋”的胜利,让人们更加清地认识到,人工智能必将引发新一轮的产业创新与变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年上海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十(总分:100 考试时间:105分钟)学校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 姓名________ 得分_____一、判断题:本大题共1小题,第1小题为4分;共计4分。
1、判断正误:①描写人物的方法很多,主要有: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
()②鲁迅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上学期我们学过他的作品《一面》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③《故乡》一文中的主要人物是鲁迅和闰土。
()④我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家冰心在《小橘灯》一文中刻画了小姑娘的形象,表现了她处事镇定、机警,待人热情、周到的思想性格,以及对前途充满坚定信念、勇敢乐观的精神品质。
()二、单选题:本大题共7小题,第2小题为1分;从第3小题到第7小题每题2分小计10分;第8小题为3分;共计14分。
3、下列加粗字的解释完全正确的项是[ ]A.不能自己(已经)具名(具体,详细)B.恣情(放肆)日理万机(国家大事)C.剐了一下(划破)百感交集(交织)D.窘相(穷困)揩油(擦、抹)4、用八个字概括石拱桥的主要特征是[ ]A.桥洞似虹,成弧形状B.历史悠久,形式优美C.形式优美,结构坚固D.结构坚固,便利交通5、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①这当然是神话,是人们无法认识死海形成过程的一种猜测。
②其实,死海是一个咸水湖,它的形成是自然界变化的结果。
③死海地处约旦和巴勒斯坦之间南北走向的大裂谷的中段,它的南北长75公里,东西宽5至16公里,海水平均深度146米,最深的地方大约有400米。
④死海的源头主要是约旦河,河水含有很多的矿物质。
⑤河水流入死海,不断蒸发,矿物质沉淀下来,经年累月,越积越多,便形成了今天世界上最咸的咸水湖——死海。
这段文字的说明顺序是[ ]A.时间顺序B.空间顺序C.逻辑顺序6、下列加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姿态万千(多种多样)峰峦(又小又尖的山或连着的山)B.因地制宜(适宜)轩榭(有窗的廊子或小室)C.泛赤壁(泛舟,坐着船在水上游览)因势象形(因为)D.丘壑(山坳中的沟地)闲适(闲静)7、关于文体知识说法有误的是[]A.《中国石拱桥》《死海不死》《统筹方法》《向沙漠进军》都是说明文。
《中国石拱桥》是事物说明文,说明对象是中国石拱桥。
B.《白杨礼赞》运用了象征手法,白杨树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C.《听潮》是一篇借景抒情的散文,作者鲁彦喜欢大海,他把人生比作大海,对海潮声特别欣赏。
他能真切、准确、富有感情的揭示出大海刚柔相济的神秘。
热情赞颂大海,表现他对生活对未来的热烈追求。
8、下列词语解释全正确的一项是①狗血喷头——形容骂人骂得很厉害。
②劈手——形容手的动作异常迅速。
③万贯家私——大量的家财。
贯,旧时用绳穿钱,一千个钱称为一贯。
万贯,一万贯。
④桑梓——家乡。
古时住宅旁常栽桑树、梓树,后人就用桑梓指家乡。
⑤尖酸——形容说话娇滴滴、酸溜溜。
⑥华居——富丽堂皇的住宅。
⑦商酌——商量斟酌。
⑧体统——规矩。
[]A.①②③B.④⑤⑥C.②④⑧D.①③⑦三、多选题:本大题共1小题,第9小题为2分;共计2分。
9、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两组是[]A.兵荒马乱音容笑貌变化无穷惊惶失错B.任劳任怨前程万里大义凛然虚张声势C.襟怀坦白见意思迁轻描淡写斤斤计较D.祸国殃民漫不经心狼狈不堪十全十美四、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从第10小题到第12小题每题1分小计3分;从第13小题到第16小题每题2分小计8分;第17小题为4分;共计15分。
10、根据句意,将下列词语填入句中空格A.突然B.淡然C.坦然D.悄然E.欣然F.哑然G.贸然司令员也________站立:“谢老先生指点!今后下棋、打仗,当铭之不忘!”11、为下列加粗字注音小憩()12、诗句填空________,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
13、指出下列各句所运用的修辞: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14、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粗的字。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15、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粗的字。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16、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心旷神怡,宠辱偕忘()()17、《两小儿辨日》选自________。
相传是________作,________时________人。
五、阅读题:本大题共4小题,从第18小题到第19小题每题6分小计12分;第20小题为7分;第21小题为8分;共计27分。
18、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
”他说,“我——我——”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
”(1)上面的文字对韩麦尔先生的描写方法有[]A.语言描写B.动作描写C.外貌描写D.神情描写E.心理描写(2)这段描写突出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思想感情[]A.对最后一课的眷恋。
B.对即将分手的学生的难舍之情。
C.对普鲁士侵略者的仇恨。
D.亡国的极度悲痛。
(3)文中“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
19、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以临于溪,曰新城。
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临川记》云也。
羲之尝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此为其故迹,岂信然邪?1.用现代汉语写出“羲之尝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文中先说“有地隐然而高”,又说“有池洼然”。
前后是否矛盾?请作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从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意思看,此池一定是羲之的洗墨池吗?如答案不是肯定的,能否说明作者治学不严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穿井得一人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①,常一人居外。
及②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
”国③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④,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吕氏春秋·察传》)注:①溉汲:溉,浇灌;汲,打水。
②及:等到。
③国:这里指国都。
④使:使用。
(1)用“________”画出文中的中心句。
(2)将这则小故事译为现代汉语(写在稿纸上)。
(3)这则小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4)这则小故事的体裁是:____________。
2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若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1)给加粗字注音并解释①惠()()②亡()()(2)“其如土石何”的现代汉语译文是__________________(3)说说以下两句话的表达作用①甚矣,汝之不惠②何苦而不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段文字选自课文《愚公移山》,它是一篇带有________色彩的寓言故事。
它塑造了_________,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_______和_________,也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六、简答题:本大题共8小题,从第22小题到第23小题每题1分小计2分;从第24小题到第25小题每题2分小计4分;从第26小题到第27小题每题3分小计6分;第28小题为4分;第29小题为6分;共计22分。
22、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此老年人与少年人性格不同之大略也。
大略:23、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人固有之,国亦宜然。
固:24、“得道多助”中的“道”指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5、本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描写小石潭景色的?26、说话要看对象,王林接到父亲的电报,他要将电报的内容转告他的奶奶,而他的奶奶又是一个不识字的老太太,请你为王林设计简明的转述的话。
王林父亲发回的电文:林儿你舅身体不适我须下旬返沪5月12日。
王林转述的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7、分析句子画线部分的结构及其在句中的作用。
①如今建国伊始,百废待举,不正是齐先生实现多年梦想,大有作为之时吗?()②窗外的世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③剧本生动地写出了齐仰之在思想认识、态度、感情上的变化。
()28、翻译下列句子。
夫人之有一能,而使后人尚之如此,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如何哉!29、回答下列问题。
为什么说桃花源是当时的理想社会?我们今天如何评价?七、写作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30小题为6分;第31小题为10分;共计16分。
30、写作训练学习围绕中心选材的写法。
请以“我的________”为题,写一份记叙文体的写作提纲。
31、写寂静,可以以静写静,也可以以声写静,如唐诗中的“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这篇课文在写半夜情景时,既说“除此以外,就是寂静”,又说“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正是以声写静。
恰恰因为静极了,才听到一般听不到的声音;恰恰因为听到了一般听不到的声音,才说明实在是静极了。
你在生活中曾有这样的感受吗?试用一二百字写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