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规范化使用与管理2016

合集下载

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

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

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减少抗菌药物的滥用和过度使用,保护公众健康,提高抗菌药物的治疗效果,确保抗菌药物的持续有效性,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疗机构、药品零售企业、药品生产企业等涉及抗菌药物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工作由卫生主管部门负责协调,各地卫生行政部门为制定和实施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负责。

第四条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应遵循科学合理、规范用药的原则,避免对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

第二章抗菌药物使用规范第五条医务人员应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科学方法,合理选择抗菌药物,避免盲目使用。

第六条医务人员在使用抗菌药物前应充分了解患者的病史、过敏史等信息,避免使用对患者不适宜的抗菌药物。

第七条医务人员应按照抗菌药物的说明书和药品的适应症进行合理使用,避免滥用抗菌药物。

第八条医务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疗效情况及时调整抗菌药物的使用剂量和疗程,避免过度使用。

第九条医务人员在使用抗菌药物时应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避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第十条医务人员应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使用的相关规定,不得私自调整用药方案,避免患者受到伤害。

第十一条医务人员应及时记录患者的用药信息,包括药品名称、使用剂量、疗程等相关信息,以便日后的用药评估。

第三章抗菌药物供应管理第十二条药品生产企业应严格执行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确保抗菌药物的质量安全。

第十三条药品零售企业应按照药品管理法规的规定,合法销售抗菌药物,不得违法销售抗菌药物。

第十四条药品零售企业应加强对抗菌药物的管理和监督,避免抗菌药物的滥用。

第十五条药品零售企业应记录抗菌药物的销售信息,包括药品名称、销售数量、销售对象等相关信息,以便监管部门的检查。

第四章监督检查第十六条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加强对抗菌药物使用的监督检查力度,确保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第十七条对于发现滥用抗菌药物的单位和个人,卫生行政部门应及时进行处罚,并建立黑名单制度。

抗菌药物规范使用管理制度

抗菌药物规范使用管理制度

抗菌药物规范使用管理制度引言概述:抗菌药物是一类用于治疗细菌感染的药物,但由于滥用和不当使用,导致了抗菌药物耐药性的迅速增加。

为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保护公众健康,各国纷纷制定了抗菌药物规范使用管理制度。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详细阐述抗菌药物规范使用管理制度的内容。

一、抗菌药物使用的适应症和禁忌症1.1 确定适应症:根据临床指南和相关研究,明确抗菌药物的适应症,确保使用抗菌药物的必要性和有效性。

1.2 禁忌症的限制:明确抗菌药物的禁忌症,例如对药物过敏的患者、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等,禁止使用抗菌药物,以避免潜在的风险和不良反应。

1.3 个体化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包括剂量、给药途径、疗程等,确保抗菌药物的最佳疗效。

二、抗菌药物的选择和使用原则2.1 优先选择窄谱抗菌药物: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优先选择能够覆盖目标细菌的窄谱抗菌药物,以减少对人体正常菌群的干扰。

2.2 合理选择联适合药:对于复杂感染或者多重耐药菌感染,可以考虑联适合药,但需遵循抗菌谱互补、药物相互作用和合理剂量等原则。

2.3 严格控制抗菌药物使用时间:严格控制抗菌药物的使用时间,避免过长或者过短的疗程,以减少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三、抗菌药物使用的监测和评估3.1 抗菌药物使用数据的采集:建立健全的抗菌药物使用数据采集系统,监测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包括药物种类、剂量、疗程等。

3.2 抗菌药物使用评估:定期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评估,包括疗效评估、不良反应监测和耐药性监测等,及时调整和改进抗菌药物使用策略。

3.3 教育和培训:开展抗菌药物使用的教育和培训活动,提高医务人员和患者对抗菌药物使用的认识和理解,促进规范使用。

四、抗菌药物使用的管理和监督4.1 制定规范使用指南:制定抗菌药物规范使用的指南和标准,明确抗菌药物的使用原则和管理要求,为医务人员提供明确的指导。

4.2 建立多学科协作机制:建立多学科的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团队,包括感染科、药学、微生物学等专业人员,共同制定和执行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

抗菌药物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管理对策

抗菌药物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管理对策

抗菌药物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管理对策作者:熊连冲来源:《健康之路(医药研究)》2016年第03期【摘要】目的:探讨研究使用抗菌药物过程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和相应的管理措施。

方法:调查2014年4月-2016年4月本院各科室运用抗菌药物的有关情况,以回顾分析方法评估抗菌药物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参照合理用药标准指出科学而有效的管理对策。

结果:发现使用抗菌药物存在的问题有:没有明确抗菌类药物运用指征而使用抗菌药物、药物运用不符合标准规范、盲目联用抗菌药物、给药方式不当、Ⅰ类术口运用抗菌药的情况有误等。

经管理干预后,抗菌药物的总使用率有所降低,对比差异显著(P【关键词】抗菌药物;使用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R-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3-02111-01临床中使用的药物类型较多,抗菌药物属于当中较典型的一种。

近些年来,临床病人因运用抗菌药物而出现不良症状、不良后果的几率逐年升高。

为探寻使用此类药物的科学、合理方法,本文从临床用药的角度出发,对2014年4月-2016年4月本院各科室运用抗菌药物的有关情况展开回顾探讨研究,调查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并指出科学而有效的管理解决方法,现作以下报道:1.对象及方法1. 1 研究对象调查2014年4月-2016年4月本院各科室运用抗菌药物的有关情况,各项资料选自各科室抽查到的用药处方,当中包括2014年4月-2015年4月间241例病人的用药处方,2015年5月-2016年4月259例病人的用药处方,上述病例用药处方都符合审查、调查的具体要求。

1.2研究方法对各年的病例资料展开统一整理,重点统计抗菌药物的实际使用情况(药物运用占比率、溶媒选择情况、运用适应证、Ⅰ类术口的使用情况等),同时,评估运用抗菌药物后的微生物样本送检结果。

参照上述临床信息资料拟制调研表格,综合分析本院2014年4月-2016年4月抗菌类药物的运用问题及其相应解决办法。

2016抗菌药物规范化使用及管理培训试题及答案

2016抗菌药物规范化使用及管理培训试题及答案

某某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知识和规范化管理培训”试题姓名:__________ 科室:____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题40分)1、抗菌药物的选择及其合理使用是控制和治疗院内感染的关键和重要措施,以下哪项不正确()。

A. 病毒性感染者不用B .尽量避免皮肤粘膜局部使用抗菌药物C. 联合使用必须有严格指征 D .发热原因不明者应使用抗菌药物2、药学专业技术人员调剂处方时必须做到()。

A.三查七对B .三查十对C .四查七对 D.四查十对3、M RSAS株是指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下列哪一种抗菌药耐:()。

A万古霉素B 甲氧西林C 利福平D 氯霉素4、清洁手术预防用药一般不超过()A 48小时B 24 小时C 术后1周D 用至患者出院5、在骨组织中浓度高的药物为:()A克林霉素亚胺培南地塞米松 C 庆大霉素D 青霉素6、对大多数厌氧菌有良好抗菌作用的药物是()A:头孢唑啉 B 庆大霉素C青霉素GD甲硝唑E 链霉素7、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A. 20%B. 30%C. 40%D. 50%8、抗菌药分三级管理是为了() 。

A 规范抗菌药按一、二、三线使用B按感染病情轻重分别用药C 抗菌药合理临床使用的管理D患者需要9、预防用药用于何种情况可能有效( )。

A 用于预防任何细菌感染B 长期用药预防C 晚期肿瘤患者D 风湿热复发10、有些抗生素应用之后,即使抗生素浓度降低到低于MIC,也能抑制细菌的繁殖。

这种现象称为抗生素的()。

A 协同作用B 后效应C 增强作用D 拮抗作用11 、引起医院内感染的致病菌主要是()。

A 革兰阳性菌B 革兰阴性菌C 真菌D 支原体12、厌氧菌感染不可以选()。

A 亚胺培南B 头孢西丁C 甲硝唑D 克林霉素13、大肠埃希菌所致尿路感染治疗不宜选用()。

A 阿奇霉素B SMZ/TMPC 氨苄西林/ 舒巴坦D 环丙沙星14、老年人和儿童在应用抗菌药时,最安全的品种是:()。

2016年(2015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2016年(2015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2种,具有相似或相同药理学特征的抗 菌药物不得重复采购
≤3 5
≤35
≤50
≤10
≤40
≤2种,具有相似或相同药理学特征的抗 菌药物不得重复采购
1
抗菌药 口服剂型 物品种、 品规数 头霉素类抗菌药物品规 量要求 三代及四代头孢菌素(含复方制 口服剂型
剂)类抗菌药物品规 碳氢霉烯类抗菌药物注射剂型品规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口服剂型品规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注射剂型品规 注射剂型
2015版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更新内容简介
**市人民医院 李*
1
1、2015版与2004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更新内容简介
2、抗菌药物5年8月27日国家卫计委医政医管局发布
了2015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原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
5
◆ 联合用药的指征内容中:
① 旧版的“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的感染性心内膜 炎或败血症等重症感染”被删除,取而代之的是“单一抗菌 药物不能控制的严重感染”; ② 举例说明联合用药宜选用具有协同或相加作用的药物 联合中,删除了“两性霉素B与氟胞嘧啶联合”。
6
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一:非手术患者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 ◆ 单独列出并强调了预防用药的目的和原则 ◆ 预防用药基本原则内容中,原则上不应预防使用 抗菌药物的情况,增加了“留置导尿管、留置深静脉导 管以及建立人工气道(包括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口)”
21
关于进一步加强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的通知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卫办医发„2015‟42号】2015年8月27日 附件:《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评价指标及要求》
一、严格落实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法规要求; 二、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综合管理 ;

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食药监局等部门关于加强抗菌药物使用安全监管工作意见的通知

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食药监局等部门关于加强抗菌药物使用安全监管工作意见的通知

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食药监局等部门关于加强抗菌药物使用安全监管工作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6.06.17•【字号】成办函〔2016〕97号•【施行日期】2016.06.1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医疗管理正文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食药监局等部门关于加强抗菌药物使用安全监管工作意见的通知成办函〔2016〕97号成都高新区、成都天府新区管委会,各区(市)县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经市政府同意,现将市食药监局、市卫计委、市农委《关于加强抗菌药物使用安全监管工作的意见》转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16年6月17日关于加强抗菌药物使用安全监管工作的意见市食药监局市卫计委市农委为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根据《药品管理法》《食品安全法》《兽药管理条例》《处方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53号)等相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现就加强抗菌药物使用安全监管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的总体部署,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的总体要求,将加强抗菌药物使用安全监管作为我市食品药品安全治理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按照“产管并重”的工作思路,坚持治标和治本并举,创新监管机制和方法,突出抓好人用抗菌药物销售环节、使用终端和兽用抗菌药物生产、销售、使用各环节监管,严守农田到餐桌、生产到医院每一道防线,构建全市最严格的抗菌药物使用安全监管体系。

二、总体目标各级各部门监管职责明确细化,监管责任落实到位,风险防范控制措施有力,综合整治和专项整治力度持续加大;兽用抗菌药物生产标准完善,质量安全可控,生产经营依法依规;畜禽和水产养殖环节滥用抗菌药物现象得到有效遏制,饲料生产环节抗菌药物使用添加符合规范;药品零售环节抗菌药物销售依法依规;医疗机构人用抗菌药物使用规范并得到合理控制,社会公众安全用药意识不断提高,抗菌药物安全管理水平全面提升,形成“政府主导、主体负责、部门监管、社会参与”的抗菌药物安全治理格局。

抗菌药物临床使用及管理规定

抗菌药物临床使用及管理规定

抗菌药物临床使用及管理规定抗菌药物是治疗感染性疾病的重要药物,然而不合理的使用抗菌药物会导致药物滥用、耐药菌株的产生和传播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临床治疗效果和公共卫生安全。

因此,对抗菌药物的临床使用及管理规定非常重要。

首先,应该建立临床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委员会,该委员会应包括多个科室、多个专业,如临床微生物学、感染科、药学等,以便全面、综合地制定和实施相关规定。

其次,抗菌药物的使用应符合以下原则:首先,应严格遵守统一使用标准,明确诊断和适应症,确保每位患者的用药合理和安全。

其次,应根据患者的药物过敏史和病原菌药物敏感性测试结果,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

再次,应该优先选择狭谱抗生素,仅在经药敏试验证实需要才使用广谱抗生素。

此外,在使用抗菌药物时,还应注意药物剂量和使用时间的控制,避免出现过度治疗或不足治疗的问题。

另外,抗菌药物的使用应遵循医嘱规范,包括医疗机构要制定抗菌药物使用管理的标准操作流程,明确抗菌药物的审查、使用、备库等环节的规定和责任人。

医生开具抗菌药物的处方应准确、规范,并在处方上注明具体的用药原因和疗程。

药师在发药前应严格按照医生的用药选择,进行用药审核。

此外,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应进行监测与评价,包括监测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与滥用情况、耐药菌株的分布与传播趋势。

同时,还应定期组织开展抗菌药物使用与感染控制的知识培训,提高临床医护人员的抗菌药物使用与管理水平。

最后,应加强对抗菌药物使用和管理的监督与评估,公开宣传有关抗菌药物滥用的危害以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重要性,并建立健全的奖惩机制,对违规使用抗菌药物的医生和患者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

综上所述,建立科学合理的抗菌药物临床使用及管理规定对于减少抗菌药物滥用、控制耐药菌株产生和传播等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关机构和医疗单位应加强合理用药的宣传教育,提高医务人员的认识和自我约束能力,从而达到提高抗菌药物使用效果和保护公共卫生的目标。

2016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培训测试题及答案.

2016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培训测试题及答案.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培训测试题科室姓名得分一、填空题:1.抗菌药物是指具有___________活性,主要供全身应用(个别也可局部应用的各种抗生素以及___________、磺胺类、硝基咪唑类、硝基呋喃类等化学合成药。

抗菌药物用于细菌、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__________等所致的感染性疾病,非上述感染原则上不用抗菌药物。

2.医师开具处方和药师调剂处方应当遵循、、、的原则。

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包括、、三个因素。

3.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包括______________应用抗菌药物和_______________预防用药。

4.不合理处方包括处方、用药处方及处方。

5.按照《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有关规定,接受清洁手术者(Ⅰ类切口,术前___ ___小时内,或麻醉开始时给药。

如果手术时间超过____ __小时或失血量大于1500ml,术中可给予第二剂。

总的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__ ___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小时。

二、单项选择题: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口服不吸收药物可以用于胃肠外感染的治疗B. 使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时,应根据PK/PD特点,等时分次给药C. 所有青霉素类、头胞菌素类药物都对铜绿假单胞菌都有抗菌作用D. 治疗哺乳期妇女感染,应考虑抗菌药物在乳汁中的分泌可能对婴儿造成的影响7、接受清洁-污染手术的患者手术时预防用时间应为:(A. 12~24小时B. 24~48小时C. 48~72小时D. 2小时以上8、抗菌药物疗程因感染不同而异,一般宜用至体温正常、症状消退后几小时,特殊情况,妥善处理?(A.24hB.48hC.72~96hD.96h9、抗菌药分三类管理是为了(A、规范抗菌药按一、二、三线使用B、按感染病情轻重分别用药C、抗菌药合理使用的管理有尽有D、抗菌药的联合应用10、引起医院内感染的致病菌主要是:(A. 革兰阳性菌B.革兰阴性菌C. 真菌D. 支原体11、抗菌药物的选择及其合理使用是控制和治疗院内感染的关键和重要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8号文件中关于预警、干预措施
• 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30%的抗菌药物,应及时将预警信息通报本机构医务人员; • 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40%的抗菌药物,应慎重经验用药; • 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50%的抗菌药物,应参照药敏试验结果选用; • 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75%的抗菌药物,应暂停该类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根据
追踪细菌耐药监测结果,再决定是否恢复其临床应用。
三年专项整治前后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概况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
n 实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
非限制使用
经长期临床应用证明 安全、有效,对病原 菌耐药性影响较小, 价格相对较低的抗菌 药物。应是已列入基 本药物目录,《国家 处方集》和《国家基 本医疗保险、工伤保 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 录》收录的抗菌药物 品种。
抗菌药物使用的各项指标和要求
加强临床微生物标本检测和细菌耐药监测。 Ø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不低于30%; Ø接受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不低于50%; Ø接受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送检率不低于80%。
抗菌药物治疗、预防应用原则: • 有充分循证医学证据; • 被医学界广泛认可; • 已被医政管理部门定位规章。
各类抗菌药物的适应证和注意事项
增加一些临床常用的或近年来上市的抗菌药: • 头霉素类(头孢西丁、头孢美唑、头孢米诺) • 碳青霉烯类中的厄他培南 • 青霉烯类:法罗培南 • 单环β内酰胺类:氨曲南 • 氧头孢烯类(拉氧头孢和氟氧头孢) • 甘氨酰环素类(替加环素) • 环脂肽类(达托霉素) • 噁唑烷酮类(利奈唑胺) • 多黏菌素类
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的通知 国卫办医发 [2015]42号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版) 促进抗菌药物的规范化使用、遏制耐药菌的产生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应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
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 确定了抗菌药物使用的各项指标和要求: 如抗菌药物品种数、使用率、手术预防用药要求等。
抗菌药物使用的各项指标和要求
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60% 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20% 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不超过30% 住院患者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控制在术前30分钟至1小时(新的指导原则规定) 或麻醉开始时给药,在输注完毕后开始手术。万古霉素或氟喹诺酮类等由于需输注较 长时间,应在手术前1~2 小时开始给药。 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不超过24小时
限制使用
特殊使用
经长期临床应用证明安全、 有效,对病原菌耐药性影 响较大,或者价格相对较 高的抗菌药物。
1.具有明显或者严重不良 反应,不宜随意使用 2.抗菌作用较强、抗菌谱 广,经常或过度使用会使 病原菌过快产生耐药的 3.疗效、安全性方面的临 床资料较少,不优于现用 药物的 4.新上市的,在适应证、 疗效或安全性方面尚需进 一步考证的、价格昂贵的 抗菌药物
特殊使用类别的抗菌药物
分类 第四代头孢菌素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
三线抗菌药物(特殊使用) 头孢吡肟、头孢匹罗、头孢噻利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美罗培南、比阿培南等
多肽类与其他抗菌药物
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夫西பைடு நூலகம்酸等
抗真菌药物
卡泊芬净,米卡芬净,伊曲康唑(静脉),伏立康唑(注射),两 性霉素B
分级管理办法
[2009]38号) ----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加强围手术期病人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尤其是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的 管理 ----严格控制和规范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应用 ----规定了建立和实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做好2014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 工作的通知 国卫办医函[2014]300号
n 住院医师----(经过抗菌药物规范化培训和考核合格)非限制使用抗菌药物 n 主治医师以上----限制使用抗菌药物 n 具有严格临床用药指征或确凿依据,经抗感染或有关专家会诊同意,具有高级专业
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医师签名-----特殊使用抗菌药物, 紧急情况下临床医师可以越级使用高于权限的抗菌药物,仅限于1天用量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不得在门诊使用。
2个版本差别
主要结构、精神不变: ➢ 更重视循证依据,文字的表达更为严谨; ➢ 第一部分“预防用药”内容变化较大,增加了具体预防方案; ➢ 第二部分考虑了管理办法要求,总结了近年实践经验,变动较多; ➢ 第三部分增加了部分新抗菌药物; ➢ 第四部分疾病部分更多参考了国内外指南;
变化
➢ 在38号文的基础上的手术类型更加全面 ➢ 相比2004版基本原则,2015版原则更加细化初始经验治疗的用药选择 ➢ 新版原则在抗菌药物联合用药指征上首次提出多重耐药菌及泛耐药菌感染时,需要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规范化使用与管理2016
抗菌药物滥用的危害
Ø浪费卫生资源,影响疗效 Ø增加不良反应发生 Ø加快细菌耐药性产生
简要回顾
2004年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 ----旨在规范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尤其是规范围手术期病人预防使用抗菌药物
两网的建设 2009年3月下发了《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政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2015)
如何定位《指导原则》
是抗菌治疗和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纲领性文件 帮助临床医师、药师等专业人员理解:抗感染治疗的基本原则、思路,各类抗菌药物的定位
; 具体疾病的治疗,更应依据各部位或各种病原体感染的临床指南; 《指导原则》与各种指南的关系,好比宪法与各种下位法的关系;
联合使用,并将“单一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或败血症等重症感染”改为“单 一抗菌药物不能控制的严重感染”
《指导原则》(2015)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 第二部分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 第三部分 各类抗菌药物的适应证和注意事项 第四部分 各类细菌性感染的经验性抗菌治疗原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