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和拟人的区别比拟和拟人的区别
比拟和拟人的区别.doc

比拟和拟人的区别比拟与比喻 ,拟人的区别比喻和比拟,都是加强语言形象性的修辞手段,但它们是两种不同的修辞方式。
初中教材中说:比喻重在 , 喻?、即以甲事物晚乙事物 ,甲乙两物有主有从 ;比拟重在 (一)比喻与比拟的性质不同、作用不同 .比喻是用与本体事物有相似点的另一事物作比 , 也就是打比方;一定得有相似点,通过相似点使本体同喻体联系起来,唤起人们的联想,使人更具体地惑知事物。
比拟即模拟 ,它是用乙事物具有的特性 (包括称渭、动作、行为等 ) 写甲事物,或者说是把乙事物的特性强加于甲事物。
乙事物—般是有生命力的 ,能活动 ,有感情的;它比甲事物具体实在,于是本来较抽象、不太实在的事物变得具体实在了,当然就增添了语言的生动性。
由此可见,比喻强调的是甲乙两物的相似性,而比拟却是利用它们之间的不同特性,使两体融为一体,这是区别比喻和比拟最重要的标志。
请看如下例句: (1)故人已经成为瓮中之鳖,不好玫暂且围着算了。
(徐海东《奠基礼》 )(2)他确乎有点像一橡树,坚壮、沉默,而又有生气。
(老舍《骆驼祥子》 )(3)月亮一露面,满天的星星惊散了。
(杨朔《金字塔夜月》)(4)真理它却不会弯腰。
(臧克家《胜利的狂飚》)例(1)取瓮中之鳖待擒这一点说明敌人当时的处境,二者有相似点,能给人具体形象的感受,这是比喻。
例(2)从树的外形特点联想到样子的外貌、气质特征,两者有相似点,也属比喻。
例(3)月亮、星星本是无生物,并无露面、惊散这样的特征,现以生物的特征描写它们.只是为了让其情态逼真,跃然纸上,这是比拟。
例(4)将无形的抽象物真理人格化、形象化,也属比拟。
(二)比喻与比拟的句式结构不同。
比喻句由本体、喻体和喻词三部分组成。
借喻虽然不出现喻词和本体,但可以变换为有喻词和本体的明喻、暗喻。
不管是哪一种比喻,始终都有喻体;比拟句主要是借助想象,将本体模拟为人的或物的某种行为、动作或情态,不论是拟人,还是拟物,始终都无拟体。
比喻和比拟(拟人、拟物)的区别

将两个看似矛盾的事物进行比喻, 如“他的笑容像冬天的一缕阳光” 。
拟物的用法
增强表达力
通过拟物的方式,可以将抽象的 概念或情感具体化,使读者更容
易理解。
创造形象感
通过比喻,可以将事物描绘得更 加生动、形象,使读者产生更深
刻的印象。
引发共鸣
通过将事物比喻成人们熟悉的事 物或情感,可以引发读者的共鸣,
03
比拟(拟物)
拟物的定义
拟物是指将一个事物赋予另一个事物 的特性或状态,以表达比喻或形象化 的效果。
拟物通过将一个事物比喻成另一个事 物,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增强表 达力。
拟物的种类
形象化拟物
将一个事物比喻成另一个具有相 似特征的事物,如“太阳像一个
大火球”。
抽象化拟物
将抽象的概念或情感赋予具体的事 物,如“爱情像一首美妙的歌曲” 。
行为,使描述更加生动形象。
拟人是通过想象和夸张的手法, 将非人类的事物人格化,使其具 有与人类相似的思想、情感和行
为。
拟人的运用可以使描述更加富有 情感和表现力,增强语言的感染
力。
拟人的种类
形象拟人
将非人类的事物比喻成人 类的外貌特征,如“月亮 姐姐”、“太阳公公”。
情感拟人
将非人类的事物赋予人类 的以使语言更加生动、 形象,增强表达效果。
突出事物特征
通过比喻可以将事物的特 征更加突出地表现出来, 使读者或听众更加深刻地 理解该事物。
引发情感共鸣
比喻可以通过描绘事物的 形象、情感等,引发读者 或听众的情感共鸣,增强 表达的感染力。
02
比拟(拟人)
拟人的定义
拟人是一种修辞手法,将非人类 的事物赋予人类的特性、情感和
比喻、拟人、比拟修辞详解

比喻、拟人、比拟◆1比喻、⏹明喻:甲像乙(本体、喻体、比喻词)◆例如: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例如:露似珍珠月似弓⏹暗喻:甲是乙(本体、喻体、比喻词:是、变成、构成了)◆例如:广场上是雪白的花圈的海洋,纪念碑已堆成雪白的山冈◆例如:阳光下盛开的百合花就是您的笑容⏹借喻:甲代乙(不出现本体和比喻词,直接叙述喻体)◆例如:两只小虫都淹没在老松树下黄色的泪珠里◆例如: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比喻的作用:⏹①化平淡为生动⏹②化深奥为浅显⏹③化抽象为具体◆2、比拟,分拟人和拟物(作用:启发读者想象,使文章更生动)⏹拟人,不用说,很熟悉了⏹拟物(借物喻人),◆把人比作物◆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把甲事物当成乙事物来写⏹例如:星爷的经典影视剧《大话西游》里面的一句台词“那个人样子好怪,他好像一条狗啊”,这个就是经典的比拟了。
⏹例如:试卷中他像一只发怒的豹子⏹比喻有三要素:本体,喻体,喻词。
本体可以不出现(借喻),喻词可以不出现(暗喻),喻体可以出现很多个(博喻)。
但是比喻一定要有喻体。
比“喻”比“喻”,喻体若不出现,谈何比喻?⏹比拟包括拟物、拟人二类。
比拟是不出现喻体(拟体)的。
⏹举例:他夹着尾巴跑了——此是拟物。
⏹春风温柔地抚摸着你——此是拟人。
⏹他像狗一样夹着尾巴跑了——此是比喻。
⏹春风像母亲一样抚摸着你——还是比喻。
阳光下花儿像火一样红。
(比喻)阳光下花儿像火一样熊熊燃烧。
(比拟)这股热情猛烈如火(比喻),燃烧了整个中华大地(比拟)。
(注意,这是一个复合句)太阳露脸了。
(比拟(拟人);本原说法:太阳出来了)教室里沸腾了。
(比拟(拟物))消息一出,顿时炸开了锅。
(比拟(拟物))人声鼎沸(比拟(拟物))。
比喻比拟和拟人的区别

比喻、比拟和拟人的区别,不少同学没有搞清楚,在答题时似是而非,故失分较多。
现将比喻、比拟和拟人相关知识作简要介绍。
一、比喻(一)概念:比喻是用某些有类似点的事物来比拟要说的某一事物,以便使表达更加生动鲜明的修辞手法。
比喻就是常说的“打比方”,即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事物间是以乙喻甲,重在“喻”,甲乙是一主一从的关系。
(二)结构: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组成。
(三)条件: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否则不能构成比喻。
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有没有喻词,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四)种类:1、明喻。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若、仿佛、犹如、如同”等连接,有时后面还有“似的”“一样”等词配合。
明喻的典型形式是:甲像乙。
例如: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2、暗喻,又叫隐喻。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喻词“是、成了、等于、变成、化为”等连接,有时暗喻不用喻词。
暗喻的典型形式为:甲是乙。
例如:更多的时候,乌云四合,层峦叠蟑。
3、借喻。
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
借喻的典型形式为:甲代乙。
例如: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曹植)。
二、比拟(一)概念:比拟是把物拟作人(拟人)或把人拟作物(拟物),把甲事物摹拟作乙事物来写的修辞方式。
包括把物当作人来写(拟人),把人当作物来写(拟物)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拟物)几种形式。
事实上,前一种形式是把事物“人化”,后两种形式则是把人“物化”或“把甲物乙物化”。
(二)种类:1、拟人。
拟人是把事物人格化、把物拟作人的修辞手法。
例如: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
2、拟物。
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
例如:指导员讲得真来劲儿。
嘎子竖起耳朵听。
三、区别(一)从结构上区别从语法角度看,可用抓主干、理枝叶的办法,从句式结构来区别比喻句和拟人句。
区分比喻和拟人

区分比喻和拟人比喻、比拟(拟人)的区别是什么呢?在阅读中,同学们经常会碰到一些既像比喻又像拟人的句子。
由于它们有某些相似点,往往容易混淆。
现将比喻、比拟相关知识简单的作以介绍。
一、比喻概念:比喻是用某些有类似点的事物来比拟要说的某一事物,以便使表达更加生动鲜明的修辞手法。
比喻就是常说的“打比方”,即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事物间是以乙喻甲,重在“喻”,甲乙是一主一从的关系。
结构: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
条件: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否则不能构成比喻。
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有没有喻词,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二、比拟概念:比拟是把物拟作人(拟人)或把人拟作物(拟物),把甲事物摹拟作乙事物来写的修辞方式。
而拟人是把事物人格化、把物拟作人的修辞手法。
三、区别从结构上区别:从语法角度看抓主干、理枝叶,从句式结构来判断。
拟人不出现“像”字,例如:①“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春风像母亲的手,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②春风温柔地抚摸着你。
杨柳风即春风,例①②两句的本体都是“春风”。
但①句的喻体“母亲的手”在句中出现了,全句由本体、喻体和比喻词“像”构成,前半部分是喻,后半部分是叙述,这句是比喻句;而②句的拟体“人”却没有在句中出现,全句只由本体和描写拟体的词语“温柔地抚摸着你”构成,是拟人句。
也就是说,比喻重点在“喻”,本体、喻体和比喻词三部分,喻体在句中一定要出现;拟人是仿照人,由本体和描写拟体的词语构成,重点在“拟”,而拟体(人)则在句中不出现。
再看一例:⑶、微波泛起一道道白色的浪花,从北面遥远的地平线嬉笑着追逐着奔向岸边,刚一触摸到岸边的礁石、沙滩,又害羞似的退了回去,然后又扑了上来,像个顽皮的孩子。
(浪花像孩子。
)⑷、一片片狭长的叶子在雨雾中欢笑着。
比喻句,特别是比较复杂的比喻句,只有比喻词,没有其它的动词,陈述主语的动词一般是描写事物的,或者受动者是物。
比拟和拟人的区别

比拟和拟人的区别比喻拟人区别比喻、比拟和拟人的区别补充资料比喻、比拟和拟人的区别是什么呢?在初中教材里我们已经讲过,但不少同学没有搞清楚,在答题时似是而非,故失分较多现将比喻、比拟和拟人相关知识作简要介绍一、比喻(一)概念:比喻是用某些有类似点的事物来比拟要说的某一事物,以便使表达更加生动鲜明的修辞手法比喻就是常说的“打比方”,即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事物间是以乙喻甲,重在“喻”,甲乙是一主一从的关系(二)结构: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组成(三)条件: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否则不能构成比喻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有没有喻词,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四)种类:1、明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若、仿佛、犹如、如同”等连接,有时后面还有“似的”“一样”等词配合明喻的典型形式是:甲像乙例如: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2、暗喻,又叫隐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喻词“是、成了、等于、变成、化为”等连接,有时暗喻不用喻词暗喻的典型形式为:甲是乙例如:更多的时候,乌云四合,层峦叠蟑3、借喻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借喻的典型形式为:甲代乙例如: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曹植)二、比拟(一)概念:比拟是把物拟作人(拟人)或把人拟作物(拟物),把甲事物摹拟作乙事物来写的修辞方式包括把物当作人来写(拟人),把人当作物来写(拟物)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拟物)几种形式事实上,前一种形式是把事物“人化”,后两种形式则是把人“物化”或“把甲物乙物化”(二)种类:1、拟人拟人是把事物人格化、把物拟作人的修辞手法例如: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2、拟物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例如:指导员讲得真来劲儿嘎子竖起耳朵听三、区别(一)从结构上区别从语法角度看,可用抓主干、理枝叶的办法,从句式结构来区别比喻句和拟人句拟人不能出现“像”字,例如:①“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②春风温柔地抚摸着你杨柳风即春风,例①②两句的本体都是“春风”但①句的喻体“母亲的手”在句中出现了,全句由本体、喻体和比喻词“像”构成,是比喻句;而②句的拟体“人”却没有在句中出现,全句只由本体和描写拟体的词语“温柔地抚摸着你”构成,是拟人句也就是说,比喻重点在“喻”,本体、喻体和比喻词三部分,喻体在句中一定要出现;拟人是仿照人,由本体和描写拟体的词语构成,重点在“拟”,而拟体(人)则在句中不出现比喻句,特别是比较复杂的比喻句,只有比喻词,没有其它的动词,陈述主语的动词一般是描写事物的,或者受动者是物拟人句中,陈述主语的动词一般是描写人物的当然,并不是外在形式上有“像”“仿佛”等喻词的句子就一定是比喻句(二)从内容上区别比喻和比拟都是加强语言形象性的修辞手段比喻重在“喻”,即以甲事物喻乙事物,甲乙两物有主有从;比拟重在“拟”,即将甲事物当作乙事物,甲乙两事物彼此相融,浑然一体从内容上看,运用比喻,不管是明喻、暗喻还是借喻,喻体必须出现,不能省略本体不一定出现,如借喻,虽然不出现喻词和本体,但可以变换为有喻词和本体的明喻、暗喻不管是哪一种比喻,始终都有喻体比拟句主要是借助想象,将本体模拟为人的或物的某种行为、动作或情态,不论是拟人,还是拟物,始终都无拟体如:雨扯天扯地下着……地上射起无数箭头,房屋上落下万千条瀑布喻体是箭头、瀑布,本体没有出现,分别是雨点和屋檐水运用比拟,本体(被比拟的事物)必须出现,拟体(比拟的事或人物)不出现,一出现就成了比喻比拟只是临时把拟体的某种品格特征赋予本体如:①勇敢的海燕只出现本体“海燕”,拟体(人)没出现②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银烛照红妆这是苏轼《海棠》诗中的名句这里苏轼把海棠当作一位“红妆”美女了前一句中本体是“花”,拟体“人”没有出现如果说“海棠像人一样睡去”那就是比喻了(三)从性质来区别1、比喻与比拟客观基础不同比喻构成的客观基础是相似性,比拟构成的客观基础是仿照性“拟”就是仿照的意思比拟不要求两者有相似性如“勇敢的海燕”是把“海燕”当成具有人物的勇敢行为来写的,因而是拟人“海燕像勇士”是说海燕在不怕危险、有胆量这一点上与勇士是相似的,因而是比喻2、比喻与比拟侧重点不同比喻是以乙喻甲,重在“喻”,甲乙一主一从如“纪念碑像巨人”就是以“巨人”喻纪念碑比拟是以乙当甲,重在“拟”,甲乙彼此交融,浑然一体如“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是把油蛉和蟋蟀比拟为人比喻是用与本体事物有相似点的另一事物作,一定得有相似点,通过相似点使本体同喻体联系起来,唤起人们的联想,使人更具体地感知事物比拟即摹拟,它是用乙事物具有的特性(包括称谓、动作、行为等)写甲事物,或者说是把乙事物的特性“强加”于甲事物,乙事物—般是有生命力的、能活动的、有感情的;它比甲事物具体实在,于是本来较抽象、不太实在的事物变得具体实在了,当然就增添了语言的生动性由此可见,比喻强调的是甲乙两物的相似性,而比拟却是利用它们之间的不同特性,使两体融为一体,这是区别比喻和比拟最重要的标志四、修辞的作用1、比喻是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或描写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比喻的作用有:①化平淡为生动;②化深奥为浅显;③化抽象为具体;④化冗长为简洁2、比拟写喜爱之物,可以把物写得栩栩如生,使人倍感亲切;写憎恨之物,可以把物写得丑态毕露比拟的作用有:①色彩鲜明;②描绘形象;③表意丰富;④充满情味在古诗中,把物人格化,还可以使描绘生动形象,表意更加丰富如刘颁的诗《新晴》中“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诗中将“南风”人格化,通过一系列动作描写,表现了久雨初晴后作者宁静闲适的心情,以及对南风“恶作剧”的亲切喜爱之情又如杨万里的诗《暮热游荷池上》:“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诗中“荷花”被西风吹动而深藏于荷叶之中,似是“愁热”,却呈娇羞之态,把“荷花”当作有生命、有灵魂的少女;基调活泼有趣,文笔清新,摇曳多姿,表露出作者的怜爱喜悦之情,表现了作者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趣总之,比喻和比拟虽然是两种常见而又容易混淆的修辞格,但只要我们掌握了区分两者的要领,答题时就会一目了然在高考作文中,我们也可以运用比喻和比拟,增加文章的文采,打造文章的亮点,让阅卷老师为之倾心区分比喻和拟人如何区分比喻和拟人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依据描写或说明的方式比喻可分为“直喻”、“隐喻”、“类喻”、“洁喻”、“对喻”、‘博喻”、.简喻”、“详喻”、‘引喻”“虚喻’等十类通俗地说,就是为了让读者更明白你要说的意思,把一个很平常的东西说得不一样一点,另类一点,就是把不是的东西比做是的用另类而形象的句子来打一比方,这样的句子就是比喻句,一般有本体,喻体和比喻词组成,又有明喻、暗喻、隐喻之分什么是比喻句?其实比喻句就是把本体比喻成喻体组成的什么叫本体和喻体呢?就是把一个物体或人比喻成另一个物体这样就叫比喻所以,就把他们叫做了本体和喻体所以万万不要把比喻和拟人弄混拟人(Personification)是指把物(包括物体、动物、思想或抽象概念)拟作人,使其具有人的外表、个性或情感的这样的修辞手段拟人可以通过形容词、动词或名词表现出来拟人句就是把某件东西比喻成与人相同,不可和童话弄混(例:叶子妹妹说:“太阳公公……”这并非拟人句)拟人句就是根据想象将物当做人来叙述或描写,使“物”具有人一样的言行、神态、思想和感情一句话,拟人就是用写人的词句去写物这种手法又叫做“人格化”拟人句的运用形式(1)把动物拟人化(2)把植物拟人化(3)把一般的事物拟人化好处:能增强语言的美感,表现力,非常生动、形象像:植物像个气象员能预测天气这是比喻像:植物气象员预测明天是大雨,呼吁大家去山上防洪这是拟人像:大山象母亲一样抚摸着大地是拟人此处“抚摸”一词是人才会有的动作状态,作者在描绘大地时赋予了他人类的动作,将事物人格化以表现作者对大地的热爱小鸟在树上像人一样欢快的唱着歌这个是比喻句如果改成小鸟在树上欢快的唱着歌那就是拟人了总之在判断修辞手法时,出现人类的动作时多半都是拟人手法拟人:1、风儿清唱著歌,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2、顽皮的雨滴最爱在雨伞上尽情的跳舞3、船头飞溅起的浪花,吟唱著欢乐的歌儿4、秋天到了,树上金红的果子露出了笑脸,她在向着我们点头微笑5、海棠果摇动着它那圆圆的小脸,冲着你点头微笑6、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7、一个个红石榴就像一个个小姑娘可爱的笑脸,躲在树枝间8、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彩的,是渴睡人的眼9、巨浪伸出双臂把我猛地托起10、收音机天天说个不停,令邻居十分讨厌11、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蟋们在这里弹琴12、春尚浅,几处山顶上的梅花却挣扎着吐出红苞来13、微风柔和地吹, 柔和地爱抚我的面孔14、荷塘里的荷花都羞涩地打着朵15、落叶随着风高低起舞16、我沐浴在大自然的怀抱中,让柔和的晚风轻抚着鬓角,吹去一切郁闷和烦恼17、阳春三月,沉睡了一冬的银梨树被蒙蒙细雨淋醒18、它脱下破旧的外衣,又开始新的生活;它贪婪地吮吸着春天那清新、甜润的露珠儿,慢慢地长出逗人喜爱的嫩枝绿叶19、仲夏夜,清风徐徐吹来,明月追赶晚霞,早早爬过山头,挂在中天,那月光似乎带着一股清凉,驱赶着酷日留下的余热20、蜘蛛把苍蝇拖来拖去,等苍蝇累得筋疲力尽,蜘蛛才高高兴兴地享用了这顿美餐21、当悲伤的水流入稳重的山,水这可怜儿的悲伤也勾起了山的悲伤,于是他们的心一起碎了;水把头埋入地下,山却把心的碎片一块块收好于是就有了迷乱复杂的溶洞,就有了千姿百态的石笋,就有了洞口突突的泉水22. 家就像根,永远是树叶的家;家就像红布条,永远系着游子的心,家就像大衣一件,不会提高温度,但却给予人们连火炉都不能替代的温暖.23. 人生如一次长长的旅行,旅行中有坦途也有弯路,你得以平静的心态面队每一天,挑战自我,执着向前,一如既往地朝着目的地走下去当你到达终点站顾却来径时,才发现人生的旅途有喜有忧,有笑有泪,甚至得少失多,而这一切已构成了你生命旅程的全部24. 梦像一片雪花在空中飘舞想抓住他,他已经融化了25. 大海是如此的变换末测,平静却又很凶猛,温柔的但又很激烈,像光滑的穿衣镜,像肆虐的猛兽,像母亲的抚慰,像父亲的鞭打26. 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转眼间变成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就像是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27. 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28. 山坡上,大路边,村子口,榛树叶子全都红了,红得像一团团火,把人们的心也给燃烧起来了29.秋天又迈着沉稳的脚步款款地向我们走来悄无声息地走开30.秋便以翩跹之姿踏碎了夏天的流言31.秋天是美丽的,在曼妙的韵律中舞着她的裙摆32.花儿在风中笑弯了腰.33.夜空中的小星星眨着眼睛,似乎对你微笑.34.向日葵不断地面向太阳公公做运动.35.春天像刚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36.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春天就像出生的婴儿,娇小可爱;37.春天就像活泼的儿童,憧憬渴望;38.春天就像健壮的青年,充满朝气;.春天就像健康的老人,另人回味40.鸣蝉在树叶里长吟41.风是调皮的,一会把那朵悠闲的云赶得满天跑,还不断变化她的面具,一会儿卷起地上的落叶,让她们打着旋舞蹈42.水是野的,索溪像是一个从深山中蹦跳而出的野孩子,一会儿缠绕着山奔跑,一会儿撅着屁股,赌着气又自个儿闹去了43.小树摆动着枝叶,向我们点头笑44.一排排柳树倒映在水中,欣赏着自己的容貌45.月亮一露面,满天的星星惊散了46.真理它却不会弯腰47.蜡炬成灰泪始干48.宁静的夜晚,只有那天上的星星在窃窃私语49.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50.蝴蝶初翻帘绣,万玉女、齐回舞袖比喻:1.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2.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3.爱护书籍吧,它是知识的源泉4.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社会,它能够陶冶人的感情与气质,使人高尚5.读一本好书等于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6.选书应和交友一样谨慎因为你的习性受书籍的影响不亚于朋友7.书是智慧的钥匙.8.政治家说:9.经济家说:10.文学家说:11.学生们说:12.迷惘者说:13.探索者说:14.奋斗者说:15.急于求知者说:16.书就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17.书——这是一代对另一代精神上的遗训,这是行将就木的老人对刚刚开始生活的青年人的中选,这是行将去休息的站岗人对走来接替他的岗位的站岗人的命令18.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19.这几天的天气真是太冷,寒风吹在脸上好像刀割一样.20.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动不动扒在火堆里21.那个人骨瘦如柴.22. 这个人壮硕如牛.23.在图书馆扒着睡觉的时候流口水,就象晚年石钟乳一样24.钱钟书围城里说:打呼噜象放长线的风筝25.西湖象一块碧玉,一面镜子26.棉花象雪架一样27.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在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28.天上的云像峰峦,像河流,像雄狮,像奔马.....29.夜幕四合,周围的群山,像高大的山神,像神秘的古堡,像沮丧的巨人,像一条连绵不断的地毯30.远处的霓虹灯亮了,像一道亮丽的彩虹,像仙女飘舞的裙带,像一座七彩小桥,像一朵朵耀眼,绚丽的云.31.我的心像刀绞一般,泪水迷糊了我的眼睛32.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33.人潮卷来卷去,地坝变成了露天舞台34.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儿摆开(暗喻)35.炕沿上坐着的那个鬼子军官,两眼红红的,像刚吃过死人的野狗”36.他打破了一块玻璃,吓得像妖怪一样逃跑了.37.春天到了,大地变成了一片绿毯38. 一艘银灰色的气垫船,像一匹纯种烈马,在金波粼粼的海面上飞掠而过.她的文章写得很好结构就像人体内的神经结和神经网的关系那样严密40.小弟弟的脸胖乎乎、红扑扑的,看上去真像一个可爱的大苹果,我真想去咬上一口41.远远望去,泰山峰上的松树连成一片,浓浓的,看上去就像人的颧骨上横着的一道剑眉42.食堂开饭时,全校同学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挤成一团43.敌机逃窜了,我们的飞机紧紧追在后面,像豺狗追小白兔一样,一前一后44.像鹅毛,像芦花,像棉絮的大雪降落下来45.火红的枫叶像火花一样纷纷地飘落下来46.运动员像离弦的箭一般向终点跑去47.北极星橡盏指路灯一样挂在天空48.梦像一条小鱼,在水里游来游去,想捉他,他已经跑了49.梦像一片雪花,在空中飘舞,想抓住他,他已经融化了.50.我像风筝一样, 不能远走高飞,痛苦无奈像秋千一般, 荡了出去又回来比喻句:http:///view/一、排比句:1、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2、花开,蝉鸣,叶落,雪飘.3、当手指跳跃,风儿便不再悲伤;当黑白流淌,思绪便将痛苦遗忘;当旋律激扬,天地便只在我的心泉徜徉……4、轻轻摇摆的柳絮像是你飘逸的长发;那闪闪的星星像是你明亮的眼睛;那天边的一抹红霞像是你温柔的唇;那霏霏的细雨像是女儿对妈妈您无尽的思念.5、要燃放瞬时的烟花不难,难的是将这刹那的灿烂永恒定格在夜空;要鼓起一时的勇气不难,难的是将这不灭的斗志维持一生;要获得片刻的欢愉不难,难的是笑到最后.6、当三闾大夫抱着石头与江水相拥,当西楚霸王自刎时的鲜血染红了整片夕阳,当普罗米修斯裸着身体被巨鹰啄食,当拉奥孔扭曲着身体仍想保卫自己的儿子,历史的悲风中发出阵阵悲鸣,但他们生命的结尾却那么响亮有力,数千年来仍叩击着人们的心灵,播放出永不低沉的生命绝唱!7、一个人不能贪图安逸,一个民族不能贪图安逸,一个国家不能贪图安逸.贪图安逸的人注定是玩物丧志,无所作为的;贪图安逸的民族注定是没落的,没有活力和创造力的;贪图安逸的国家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势必被淘汰被抛弃.8、风,从水中掠过,留下粼粼波纹;阳光,从云中穿过,留下丝丝温暖;岁月,从树林中走过,留下圈圈年轮……那么朋友,我们从时代的大舞台上走过,又该留下点什么呢我们应当留下青春的骄傲,寻梦的足迹;我们应当留下真我的风采与个性的张扬,我们应当留下无悔的演绎和星光的灿烂!9、人们在同样的时间里奔跑,错过了桃花送走雪花春风唤醒田蛙的春,错过了浪花裂开心花荷盖展开青霞的夏,错过了稻禾沾满金露树木寄走一封封枯叶的秋,错过了山坡覆白雪水面凝银冰的冬.人们应该在这样的季节这样的景色中踱步,让一个个脚印有翡翠的韵脚金银的注释.这才是我们的世界.10、那是张骞心灵是一方广袤的天空,它包容着世间的一切;心灵是一片宁静的湖水,偶尔也会泛起阵阵涟漪;心灵是一块皑皑的雪原,它辉映出一个缤纷的世界11、痛苦——痛苦是黑暗中的摸索,前进的路途中满是坎坷;痛苦是无人理解的悲哀,无助的面对一切挫折;痛苦是心灵最深的折磨,无泪且无法直言;痛苦是天生没有的表情,是烦恼中的恶魔12、愚蠢——愚蠢是一种天生的无奈,是一种后天的懒惰,是一颗自己种下的恶果,是一条好果实中的蛀虫13、谎言——谎言是一只心灵的蛀虫,将人的心蛀得面目全非;谎言是一个深深的泥潭,让人深陷其中无法自拔;谎言是一个无尽的黑洞,让人坠入罪恶的深渊万劫不复14、阴险——阴险,是一条披着羊皮的狼,干着不见天日的勾当;阴险是善良的公敌,嫉妒的朋友;阴险是一座心灵的冰山,让人透过清澈感到的是阵阵的寒意15、自私——自私是一面镜子,镜子里永远只看得到自己;自私是一块布匹,蒙住了自己的眼睛,看不见别人的痛楚;自私是一层玻璃,看上去透明,却始终隔开了彼此的距离16、爱心: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一泓出现在沙漠里的泉水,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一首飘荡在夜空的歌谣,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17、美:静物是凝固的美,动景是流动的美;直线是流畅的美,曲线是婉转的美;喧闹的城市是繁华的美,宁静的村庄是淡雅的美生活中处处都有美,只要你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有一颗感悟美的心灵18、积累:古语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凡立功名于世者,无不是从小处做起,注意点点滴滴的积累,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品德才能,不断自我完善的若无每日闻鸡起舞坚持不懈的毅力,那么祖逖又怎能北伐中原而名垂千古!若无长年笔走龙蛇墨染池水的工夫,那么王羲之又怎能挥毫盖世被尊为书圣呢?若无半生钻研演算草稿盈筐的血汗,那么陈景润又怎能摘取明珠享誉世界呢?19、错误:伽利略、牛顿、爱迪生是人不是神,其缺点错误在所难免,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成为“巨人”试问,有谁能否认物理学中的落体定律、惯性定律、抛物体运动规律、摆振动的等时性现象是伽利略建立或发现的呢?有谁能否定牛顿作为经典物理学创立者的地位呢?有谁能否定爱迪生是对人类物质文明有重大贡献的大发明家呢?20、立志:徒有万般“羡鱼”心,而无一丝“结网”意,结果定会一事无成这道理虽然浅显,但实际上却不是每个人都能清楚认识到的有的人希望成为爱迪生式的“发明大王”,可是却畏于钻研科学知识之难;有的人想继莫泊桑之后,再夺“短篇小说之王”的桂冠,但又慑于常年练笔之艰辛;有的人想一鸣惊人成为“音乐巨匠”,却惰于在五线谱的田地上埋首耕耘;有的人愿自己成为体育明星,却怠于“闻鸡起舞”进行训练如此心怀鸿鹄之志,而身属燕雀之行,连一条小小的鱼都会捉不到,更何况要实现那恢宏的大志呢!21、选择:选择是一个崭新的开端,选择高耸入云的峭崖便需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信念;选择波涌浪滚的大海便需有“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壮志豪情;选择寒风劲厉的荒漠便需有“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的博大胸怀-----22、生活:生活是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说生活如酒童年就像鸡尾酒,色彩斑斓,甜美之味令人回味;青年就像冰镇的啤酒,色彩浓黑,清凉的同时又让人觉得苦涩;中年就像烈性酒,纯净无色,辛辣之味使你五脏六腑都会灼热;老年就像葡萄酒,久存弥香,滴滴让你感受到香中之甜(《生活是什么》)23、太阳花:从初夏到深秋,花儿经久不衰一幅锦缎,。
比拟与比喻,拟人的区别

比喻和比拟,都是加强语言形象性的修辞手段,但它们是两种不同的修辞方式。
初中教材中说:“比喻重在‘喻’、即以甲事物晚乙事物,甲乙两物有主有从;比拟重在"拟",即将甲事物当作乙事物,甲乙两事物彼此相融,浑然一体."这仅是一种概括性的区别原则,如果教师照本宣科,不仅初中学生不易理解,就是高中学生也怕难于接受.我以为必须作进—步的全体阐释。
(一)比喻与比拟的性质不同、作用不同.比喻是用与本体事物有相似点的另一事物作比‘也就是打比方;一定得有相似点,通过相似点使本体同喻体联系起来,唤起人们的联想,使人更具体地惑知事物。
比拟即模拟,它是用乙事物具有的特性(包括称渭、动作、行为等)写甲事物,或者说是把乙事物的特性“强加于甲事物。
乙事物—般是有生命力的,能活动,有感情的;它比甲事物具体实在,于是本来较抽象、不太实在的事物变得具体实在了,当然就增添了语言的生动性。
由此可见,比喻强调的是甲乙两物的相似性,而比拟却是利用它们之间的不同特性,使两体融为一体,这是区别比喻和比拟最重要的标志。
请看如下例句:(1)故人已经成为瓮中之鳖,不好玫暂且围着算了。
(徐海东《奠基礼》)(2)他确乎有点像一橡树,坚壮、沉默,而又有生气。
(老舍《骆驼祥子》)(3)月亮一露面,满天的星星惊散了。
(杨朔《金字塔夜月》)(4)真理它却不会弯腰。
(臧克家《胜利的狂飚》)例(1)取瓮中之鳖待擒这一点说明敌人当时的处境,二者有相似点,能给人具体形象的感受,这是比喻。
例(2)从树的外形特点联想到样子的外貌、气质特征,两者有相似点,也属比喻。
例(3)“月亮”、“星星”本是无生物,并无“露面”、“惊散”这样的特征,现以生物的特征描写它们.只是为了让其情态逼真,跃然纸上,这是比拟。
例(4)将无形的抽象物“真理”人格化、形象化,也属比拟。
(二)比喻与比拟的句式结构不同。
比喻句由本体、喻体和喻词三部分组成。
借喻虽然不出现喻词和本体,但可以变换为有喻词和本体的明喻、暗喻。
比喻比拟和拟人的区别

比喻比拟和拟人的区别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比喻、比拟和拟人的区别,不少同学没有搞清楚,在答题时似是而非,故失分较多。
现将比喻、比拟和拟人相关知识作简要介绍。
一、比喻(一)概念:比喻是用某些有类似点的事物来比拟要说的某一事物,以便使表达更加生动鲜明的修辞手法。
比喻就是常说的“打比方”,即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事物间是以乙喻甲,重在“喻”,甲乙是一主一从的关系。
(二)结构: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组成。
(三)条件: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否则不能构成比喻。
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有没有喻词,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四)种类:1、明喻。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若、仿佛、犹如、如同”等连接,有时后面还有“似的”“一样”等词配合。
明喻的典型形式是:甲像乙。
例如: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2、暗喻,又叫隐喻。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喻词“是、成了、等于、变成、化为”等连接,有时暗喻不用喻词。
暗喻的典型形式为:甲是乙。
例如:更多的时候,乌云四合,层峦叠蟑。
3、借喻。
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
借喻的典型形式为:甲代乙。
例如: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曹植)。
二、比拟(一)概念:比拟是把物拟作人(拟人)或把人拟作物(拟物),把甲事物摹拟作乙事物来写的修辞方式。
包括把物当作人来写(拟人),把人当作物来写(拟物)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拟物)几种形式。
事实上,前一种形式是把事物“人化”,后两种形式则是把人“物化”或“把甲物乙物化”。
(二)种类:1、拟人。
拟人是把事物人格化、把物拟作人的修辞手法。
例如: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
2、拟物。
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
例如:指导员讲得真来劲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喻和拟人的区别-比拟和拟人的区别比拟与比喻,拟人的区别比喻和比拟,都是加强语言形象性的修辞手段,但它们是两种不同的修辞方式。
初中教材中说:“比喻重在…喻‟、即以甲事物晚乙事物,甲乙两物有主有从;比拟重在(一)比喻与比拟的性质不同、作用不同.比喻是用与本体事物有相似点的另一事物作比…也就是打比方;一定得有相似点,通过相似点使本体同喻体联系起来,唤起人们的联想,使人更具体地惑知事物。
比拟即模拟,它是用乙事物具有的特性(包括称渭、动作、行为等)写甲事物,或者说是把乙事物的特性“强加于甲事物。
乙事物—般是有生命力的,能活动,有感情的;它比甲事物具体实在,于是本来较抽象、不太实在的事物变得具体实在了,当然就增添了语言的生动性。
由此可见,比喻强调的是甲乙两物的相似性,而比拟却是利用它们之间的不同特性,使两体融为一体,这是区别比喻和比拟最重要的标志。
请看如下例句:(1)故人已经成为瓮中之鳖,不好玫暂且围着算了。
(徐海东《奠基礼》)(2)他确乎有点像一橡树,坚壮、沉默,而又有生气。
(4)真理它却不会弯腰。
例取瓮中之鳖待擒这一点说明敌人当时的处境,二者有相似点,能给人具体形象的感受,这是比喻。
例(2)从树的外形特点联想到样子的外貌、气质特征,两者有相似点,也属比喻。
例(3)“月亮”、“星星”本是无生物,并无“露面”、“惊散”这样的特征,现以生物的特征描写它们.只是为了让其情态逼真,跃然纸上,这是比拟。
例(4)将无形的抽象物“真理”人格化、形象化,也属比拟。
(二)比喻与比拟的句式结构不同。
比喻句由本体、喻体和喻词三部分组成。
借喻虽然不出现喻词和本体,但可以变换为有喻词和本体的明喻、暗喻。
不管是哪一种比喻,始终都有喻体;比拟句主要是借助想象,将本体模拟为人的或物的某种行为、动作或情态,不论是拟人,还是拟物,始终都无拟体。
例如“东西长安街成了喧腾的大诲”(袁鹰《十月长安街》)。
这是暗喻、由本体、喻词和喻体。
本体和喻体属于不同类事物,但有相似之处。
例:这只猴子像一个小男孩那样顽皮。
本体、喻词和喻体。
相似点:顽皮。
比喻句中常用的比喻词有:像、是、好像、好似、如、有如、如同、彷佛、成了、变为……二、拟人,根据想象把事物当作人来写,赋予事物以人一样的思想和行为的一种修辞方法。
拟人是把物当作人来写——物的人格化。
拟人句有三个特点:所写事物必须具有人的特点;不能出现比喻词;不能出现表示人物的词语。
拟人句的识别,主要看句中是否把物当作人来写,给它赋予了人的行为、表情、动作、思维等特征,看看有没有人的喜怒哀乐?只要所描写的事物具有了人的这些特征,那么这个句子就是拟人句。
例:“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中“菊花”怎么能“频频点头”呢?这里显然把菊花当作人来写,具有人的特点,其次,这句话中既没有出现比喻词,又没有出现表示人物的词语,这完全具有拟人句三个特点的,因此这句就是拟人句。
对于中低年级学生而言,判断一个句子是比喻句还是拟人句还是比较困难的。
如“春天来了,柳条随风摆动,像少女的秀发。
”很多同学可能不假思索地说,这是拟人句,把柳条当作少女来写了,这不是把物当作人来写了吗?她们说得好像有道理,其实答案都错了。
其实,辨别一个句子是比喻句还是拟人句,关键要看这个句子有没有人物的动作或神情。
有人物的动作、神情的一定是拟人句。
比喻与拟人的相似与区别比喻和拟人尽管是两种不同的修辞手法,但它们之间的关系却十分密切。
请看下面两个例句:①每条岭都是那么温柔……②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呀……例①②是用描写人的词语写兴安岭,因此都是拟人。
如果把上面两例改写一下,就可变成比喻:③每条岭都像慈母那样的温柔……④兴安岭多么像少女那样会打扮自己呀……从例①~④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比喻和拟人的关系。
拟人实际上暗含着一个比喻,比喻略去了比喻词和喻体,让描写喻体的词语直接同本体发生关系,就成了拟人。
反过来说,拟人补上比喻词和喻体之后,也就转换成了比喻。
但是,比喻和拟人又是有着明显区别的,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比喻是用喻体同本体作比,或用喻体替换本体;拟人用描写拟体的词语去直接描写本体。
在比喻里,喻体必须出现,本体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在拟人里,本体必须出现,拟体并不出现,只是拿适用于描写拟体的词语来描写本体。
在比喻中,喻体是确定的:在拟人中拟体没有出现,是虚指,可据描写拟体的词语去推断,所以拟体往往是不确定的。
如性情“温柔”的,不一定是慈母,还可以是别的人。
又如,“会打扮自己”的,不一定是少女,还可以是年轻妇女或小伙子或其他什么人。
拟人,把事物当作人,把它写成和人一样有感情,有动作,有语言。
如:枝条无精打采地低垂着。
比喻:也就是打比方,用某一事物或情节来比另一事物或情境。
比喻和拟人尽管是两种不同的修辞手法,但它们之间的关系却十分密切。
请看下面两个例句:①每条岭都是那么温柔……②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呀……例①②是用描写人的词语写兴安岭,因此都是拟人。
如果把上面两例改写一下,就可变成比喻:③每条岭都像慈母那样的温柔……④兴安岭多么像少女那样会打扮自己呀……从例①~④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比喻和拟人的关系。
拟人是直接把物当人来写。
反过来说,拟人补上比喻词和喻体之后,也就转换成了比喻。
二、把下列句子变成拟人句、比喻句。
1、蝴蝶、蜜蜂在花丛中飞来飞去。
拟人句:比喻句:2、小草儿发芽了。
拟人句:比喻句:小草儿发芽了,像钻出的一个个小脑袋。
4、百灵鸟在树枝叫。
拟人句:比喻句:百灵鸟在树枝上叫,如同在唱美妙的歌。
6. 一排排柳树倒映在水中。
拟人句:比喻句:一排排柳树倒映在水中,好似一个正梳妆的少女。
7.、果园里,麻雀叽叽叫。
拟人句:比喻句:果园里,麻雀叽叽叫,像在唱个不停。
8、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开始叫起来。
拟人句:比喻句: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开始叫起来,好像弹起了琴。
通过以上比较,可能同学明白了拟人句与比喻句的区别,请自己练习下列句子。
9、知了热得在枝头上叫着“知了,知了!”10、天上的星星在闪朔11、柳树的枝条随风摆动。
12、蜜蜂在花丛中翩翩起舞,饱览春天的美丽。
13、桃花开了。
缩句。
啄棠原则是压缩后应当还是句子,不能成了短语,更不能既不像句子,也不像短语。
第一组:缩句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语原句: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弘伟建筑。
缩句:A:灯照耀着建筑。
B:广场上千万盏灯照耀着弘伟建筑。
C:广场上灯照耀着建筑。
分析:缩句最重要的是不能改变原句的意思,特别是不能改变原句陈述的对象,即主语。
另外,还要让压缩后的句子基本上像句话,不能缩得过分简略。
对于小学语文来说,以上三句都算正确。
第二组:缩句不能改变原句的谓语原句:夏天,老人们都爱到河边的树阴下钓鱼。
缩句:B:老人们钓鱼。
分析:缩句既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语,也不能改变陈述主语的谓语,缩句只能压缩掉次要成分。
第三组:缩句时要保留必要的否定词原句:生活在海洋中的鲸不是鱼类。
缩句:A:鲸是鱼类。
B:鲸不是鱼类。
分析:原句是否定句,缩句时要保留否定词。
如果把否定词压缩掉,句子的意思就变了。
A句不妥,B句正确运用课堂上学习的步骤来完成以下缩句1、清晨的阳光,柔和地抚摸着一望无际的土地。
2、五彩缤纷的烟火在夜空中构成一幅美妙无比的图胺3、美丽的贝壳被波涛汹涌的大海卷到岸边。
小学阶段常见的修辞手法有以下几种: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
孩子一般都能够分清楚什么是排比,什么是夸张,什么是反问,什么是设问。
但是,对于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有时分辨得就不是那么清楚了。
什么是比喻呢?比喻就是打比方,是用具体的、浅显的、熟悉的、形象鲜明的事物去说明或描写抽象的、深奥的事物。
这样可以把事物的形象描写得更生动、具体。
什么是拟人呢?拟人句就是根据想象把物当做人来叙述或描写,使“物”具有人一样的言行、神态、思想和感情。
一句话,拟人就是用写人的词句去写物。
这种手法又叫做“人格化”。
拟人句的运用形式把动物拟人化。
把植物拟人化。
把一般的事物拟人化。
例句:1.秋天迈着沉稳的脚步缓缓地向我们走来,又悄无声息地走开。
2.秋便以翩跹之姿踏碎了夏天的流言.3.秋天是美丽的,在曼妙的韵律中舞着她的裙摆。
4.花儿在风中笑弯了腰.5.夜空中的小星星眨着眼睛,似乎对你微笑.6.向日葵不断地面向太阳公公做运动.7.春天像刚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8.春天是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春天是出生的婴儿,娇小可爱。
9.春天就像活泼的儿童,憧憬渴望;春天就像健壮的青年,充满朝气;春天就像健康的老人,令人回味。
10 .风儿清唱着歌,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
11.顽皮的雨滴最爱在雨伞上尽情的跳舞。
12.船头飞溅起的浪花,吟唱着欢乐的歌儿。
13.秋天到了,树上金红的果子露出了笑脸,她在向着我们点头微笑。
14.海棠果摇动着它那圆圆的小脸,冲着你点头微笑。
15.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16.一个个红石榴小姑娘绽放出可爱的笑脸,躲在树枝间。
17.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彩的,是渴睡人的眼。
18.巨浪伸出双臂把我猛地托起。
19.宁静的夜晚,只有那天上的星星正在窃窃私语.20.绿油油的草被风吹弯了腰.22.油蛉在低唱,蟋蟀们在弹琴。
23.春尚浅,几处山顶上的梅花却挣扎着吐出红苞来。
24.微风柔和地吹, 柔和地爱抚我的面孔。
25.荷塘里的荷花都羞涩地打着朵。
26.落叶随着风高低起舞。
27.我沐浴在大自然的怀抱中,让柔和的晚风轻抚着鬓角,吹去一切郁闷和烦恼。
28.阳春三月,沉睡了一冬的银梨树被蒙蒙细雨淋醒。
29.它脱下破旧的外衣,又开始新的生活;它贪婪地吮吸着春天那清新、甜润的露珠儿,慢慢地长出逗人喜爱的嫩枝绿叶。
30.仲夏夜,清风徐徐吹来,明月追赶晚霞,早早爬过山头,挂在中天,那月光似乎带着一股清凉,驱赶着酷日留下的余热。
31.蜘蛛把苍蝇拖来拖去,等苍蝇累得筋疲力尽,蜘蛛才高高兴兴地享用了这顿美餐。
32.当悲伤的水流入稳重的山,水这可怜儿的悲伤也勾起了山的悲伤,于是他们的心一起碎了;水把头埋入地下,山却把心的碎片一块块收好。
于是就有了迷乱复杂的溶洞,就有了千姿百态的石笋,就有了洞口突突的泉水。
33.天空中的星星眼睛一眨一眨的。
34.鸣蝉在树叶里长吟。
35.风是调皮的,一会把那朵悠闲的云赶得满天跑,还不断变化她的面具,一会儿卷起地上的落叶,让她们打着旋舞蹈。
36.水是野的,索溪像是一个从深山中蹦跳而出的野孩子,一会儿缠绕着山奔跑,一会儿撅着屁股,赌着气又自个儿闹去了37.小树摆动着枝叶,向我们点头笑。
38.一排排柳树倒映在水中,欣赏着自己的容貌。
39.月亮一露面,满天的星星惊散了。
40.在那天边隐约闪亮的不就是黄河?那在山脚缠绕不断的自然是汶河;那拱卫在泰山膝盖下的无数小馒头,却是沮涞山等著名的山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