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知识讲解
三年级常用修辞手法讲解ppt(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

3.柳条在风中笑弯了腰。
【注意比喻句和拟人句的区别】
辨别一个句子是比喻句还是拟人句,关键 要看这个句子有没有人物的动作或神情。有 人物的动作、神情的一定是拟人句。
总结:拟人就是 用写人的词句去 写物。
(三)夸张
夸张是一种对事物作“言过其实”的描述的
修辞手法。就是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 言过其实的描述。
【运用夸张要注意】
1、要以客观实际为基础,从真情实感出发。 2、要明确,不要使人误以为是事实。 3、要注意文体的要求,不能什么时候、 什么场合都用夸张。
(四)排比
排比是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
语气一致和意思相关的短语或句子成串地排列起来的修 辞手法。
排比的作用:可以增强语言表达的力 度和气势。
(2)露似珍珠月似弓。
(珍珠晶莹剔透,弓弯弯的,用珍珠 比露珠,用弓比月亮,生动想象的表现 出了珍珠的形状、剔透和月亮的形状。)
暗喻:本体、比喻词和喻体也都出现。但是 常用的比喻词变了,一般用的是是、成了、成为、 变成等。
例如:(1)雨溅在她的脚下立刻变成了一朵 朵盛开的花。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雨珠落在地上溅起的水 花的样子,只是比喻词不再是像、好像等。)
B、表示举例 a.“你骗谁,像你这样的大官会没有钱?” (《“你们想错了”》)句中用“像”字引 出方志敏作为例子,说明凡是当官的就一定 有钱。 b.“像您这样的高个儿干不了这重活 儿……”(《挑山工》)句中用“像”字引 出“我”作为例子,说明凡是“高个儿”都 当不了挑山工。 c.“老师就像我们的妈妈一样”句中的 “像”字引出我只是把老师看成妈妈,而并 非是比喻句。
A、表示比较 a.江上的轮船像一叶叶扁舟。(《南京长 江大桥》) 句中的“轮船”和“扁舟”是 同一类事物,通过比较,突出长江水的浩大。 b.奶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大,这样美 丽。(《卖火柴的小女孩》) 句中以前的 奶奶和现在的奶奶形象,是同一个人在不同 情况下的比较。 c.他还是像过去一样喜欢打乒乓球。这句 中的“像”表示相同,故不是比喻句。
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初中语文知识讲解

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1.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考点讲解】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复、对偶、设问、反问等。
八种常见的修辞手法的作用:(1)比喻:用在记叙、说明、描写中,能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给人以鲜明的印象;化无形为有形,使抽象的事物更形象具体,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
(2)拟人:能使读者对所表达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产生强烈的感情,引起共鸣。
(3)借代:能起到突出形象,使之具体、生动的效果。
(4)夸张:可以引起丰富的想象,更好地突出事物的特征,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5)对偶:形式上音节整齐匀称、节奏感强,具有音律美;内容上凝练集中,概括力强。
(6)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相同句式构成排比,增加语势,起强调作用,强烈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7)设问:形式为自问自答。
作用是:引起读者兴趣,引起读者思考。
(8)反问:以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目的是加强语气,起强调作用。
【命题方向】1、能准确指出句子的修辞手法。
2、辨析几种容易混淆的修辞手法。
能断定对句子中辞修手法的分析是否正确。
3、能根据语境简析句子所用修辞的妙处。
【答题方法技巧】1、掌握各类修辞手法的特征与基本要求,区别不同修辞手法的细微差异,避免错误使用修辞手法。
2、把握常见修辞手法答题格式,分析其表达效果。
(1)比喻: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_____比喻成____,生动形象地写出了_______,表达了作者_____之情。
(2)拟人: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____以人的情感和动作,把什么人格化了。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_____,表达了作者______之情。
(3)排比: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_______,表达了作者_________之情。
语调铿锵,句式整齐,增强语势,突出情感,增加表现力。
(4)设问:概括该修辞手法表现(引出)的内容+引起思考和注意,兴趣(格式:设问手法引出/强调_______,引起读者思考和注意,吸引读者阅读兴趣)(5)反问: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更有力地强调_____(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发人深省,语气更强烈,激发读者思考。
阅读考点之修辞(比喻、拟人)

语言赏析——修辞手法(比喻、拟人)专项一、知识点解析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问、设问……比喻:有本体、喻体、比喻词,但是本体,比喻词不一定出现,本体和喻体不能是同类。
(1)明喻:本体、喻体、和比喻词都有出现,并且比喻词是“好像、如同、仿佛”这类明显表示“两者相像”含义的比喻词。
(2)暗喻:当比喻词为“变成”“成为”“是”这类词语时。
(3)借喻:句子中只剩下喻体。
拟人:是把事物当成人来写,使事物具有人的特点,例如人的感情、动作以及语言。
二、考点解析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文中划线句子。
赏析文中划线句子/说说文中划线句子的作用判定、分析、作用判定:判定文段运用的修辞手法分析:分析文段内容、结合修辞特点分析语言表现力作用:结合文段内容和主旨,分析思想感情、心理活动、精神品质、形态特点等三、例题讲解十年前,我搬进位于城郊的新宿舍时,门外的这片竹子刚栽上,长得干干巴巴的,既无生机,又少灵气。
我真担心栽不活。
谁知道,仅几年的工夫,这簇竹子潇洒地长起来了。
开春那竹竿由枯黄变成草绿,冒出淡黄稚嫩的芽尖。
盛夏撑一片翠绿,秋冬依然挥舞着生命的绿手掌。
清晨,我走在院内的石径小路上,竹林里传出啁啁啾啾的鸟鸣声和麻雀的打闹声,真有几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雅趣。
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文中划线句子。
(解题思路)判定:拟人分析:“挥舞”一词将竹子人格化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可以使表达更加生动形象。
作用:生动地写出了竹子的茂盛和它的顽强生命力。
答:文中划线句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竹子)人格化赋予人的(动作),生动形象的写出了(竹子的茂盛和它顽强的生命力。
)答题格式: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拟人化(赋予……以人的意志/情态/情思/动作行为),生动形象地描写(刻画)了……的情景(或特点),抒发了……的情感。
①一页,两页,我如饥饿的瘦狼,贪婪地吞读下去,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有时一本书我要分别到几家书店去读完,比如当我觉得当时的环境已不适宜我再在这家书店站下去的话,我便要知趣地放下书,若无其事地走出去,然后再走入另一家。
(完整word版)排比、拟人、夸张、比喻、对比、对偶讲解及例句

一、小学生排比句:(排比句是把三个或以上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相同的词组或句子并排在一起组成的句子)用排比来说理,可收到条理分明的效果;用排比来抒情,节奏和谐,显得感情洋溢、气势更为强烈;用排比来叙事写景,能使层次清楚、描写细腻、形象生动之效.1、下课了,同学们到操场运动,有的跳高,有的跳远,有的跑步。
2、我们要思想好、学习好、劳动好、身体好。
3、为了不让森林变成沙漠,为了让洪灾不再发生,为了人们不再失去家园,大家行动起来,保护环境,共建美好家园。
4、到处都有您的光辉,到处都有您的声音,到处都有您的足迹,到处都有您的关心。
5、你是风儿我是沙,你是蔓儿我是瓜,你是月儿我是星,你是太阳我是花。
6、愚蠢是一种天生的无奈,是一种后天的懒惰,是一颗自己种下的恶果,是一条好果实中的蛀虫。
7、他的脸比天还大。
他的脸皮比地还厚。
他在城里跺跺脚,整个北京城都要颤三颤。
8、冬天的雪花飘过,留下了纯洁的宁静;春天的暖风吹过,留下了花开的甜蜜;夏天的细雨润过,留下了绿叶的清凉;秋天的红枫飘过,留下了丰硕的成果。
9、太阳无语,却放射出光辉;高山无语,却体现出巍峨;蓝天无语,却显露出高远;大地无语,却展示出广博;鲜花无语,却散发出芬芳;青春无语,却散发出活力.10、心灵是一方广袤的天空,它包容着世间的一切;心灵是一片宁静的湖水,偶尔也会泛起阵阵涟漪;心灵是一块皑皑的雪原,它辉映出一个缤纷的世界。
11、痛苦是黑暗中的摸索,前进的路途中满是坎坷;痛苦是无人理解的悲哀,无助的面对一切挫折;痛苦是心灵最深的折磨,无泪且无法直言;痛苦是天生没有的表情,是烦恼中的恶魔.12童年是一个谜,混沌初开,稚嫩好奇;少年是一幅画,色彩绚丽,烂漫天真;青年是一首诗,浪漫潇洒,热情开朗。
13、我在这个家感到非常幸福;非常温馨;非常快乐.14、下课了,同学们有的聊天,有的散步,有的做作业,有的打扫教师。
15、友谊是焦渴时的甘泉,友谊是黑暗中的明灯,友谊是快乐时的分享,友谊是忧伤时的抚慰。
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的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修辞手法在文学作品中被广泛运用,能够丰富表达的形式,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些修辞手法,并以《春风送暖》的例子来拓展说明。
比喻是一种通过将两个不同的事物进行类比来进行修辞表达的手法。
它能够通过对比来形象地描绘出所要表达的情感或意义。
比如,杜甫的《春风送暖》中写道:“燕子飞来花底满,蝶恋花间柳絮飞。
”这里将春风比喻成燕子,将柳絮比喻成蝴蝶,形象地表现出春天的美好景象,使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了春风的温暖和美丽。
拟人是一种将无生命的事物赋予人的性格和行为的修辞手法。
通过赋予事物人性,可以使文学作品更具生动性和感染力。
比如,苏轼的《赤壁赋》中写道:“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这里将强敌比喻成灰飞烟灭,形象地表达了战胜强敌的壮丽场面,使读者感受到了胜利的喜悦。
排比是一种将一系列相同结构的词语或短语并列使用的修辞手法。
通过排比可以增强表达的力度和节奏感,使文章更加生动有力。
比如,乌鸦的《满江红》中有句“飘摇乘风波,剑阁若耶溪。
”这里将飘摇和乘风波、剑阁和若耶溪进行了排比,使整个句子更加凝练有力。
夸张是一种通过夸大事物的程度或者说法来进行修辞表达的手法。
通过夸张可以增强表达的效果,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比如,李白的《将进酒》中有句“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这里将酒杯比喻为夜光杯,形象地表达了对美酒的向往,使整首诗充满了豪情和激情。
综上所述,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修辞手法在文学作品中被广泛使用,能够丰富表达的形式,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它们使作品更具形象化、生动化和感染力,使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受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比喻句,拟人句,排比句,夸张句,反问句

比喻句,拟人句,排比句,夸张句,反
问句
比喻句:比喻句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方式,它是把不同的事物或概念用相似或能产生共鸣的词语进行比较,从而使读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所写的内容,运用比喻句能够使文章生动、丰富。
例如:“春天就像一位娇艳的少女,穿着红裙子,笑容灿烂”。
拟人句:拟人句是一种修辞手法,它是把非人的事物比作人来描述,把其中的性格特点表现出来,从而达到增强语气的效果。
例如:“大海像一位勇猛的将军,无情地攻击着岸边”。
排比句:排比句是一种修辞方式,它是把两句之间的意思是一致的,通过重复的形式,使得句子有节奏感,增强文字的魅力。
例如:“山高水长,风声雨声,江湖上舟车行行色”。
夸张句:夸张句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方式,它是把事物的长处或短处进行夸张,以此来表达作者的态度,也可以增强文字的魅力。
例如:“火焰像一团巨大的怪兽,张牙舞爪,惊天动地”。
反问句:反问句是一种修辞方式,它是把句子中某一部分提出来,改为反问的形式,以此来强调某一点,增强语气。
例如:“你怎么能这样做?难道你不知道这是不对的吗?”。
修辞手法的讲解

小升初修辞手法★小学阶段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问、设问、对比、对偶、引用、双关1、比喻:就是打比方,是利用根本不同的两种事物之间的相似点作比的修辞手法。
基本结构:本体+比喻词+喻体。
常用的比喻词有:好像?仿佛?像……似的?如同??成了宛如比喻由三部分构成?1、本体?2、喻体?3、比喻词?(比喻和拟人最大的不同在于比喻含有喻体,拟人没有。
)的未来展翅飞例:淘气的小闹钟每天准时把我叫醒。
3、夸张: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张或缩小。
是一种对事物作"言过其实"的描述的修辞手法?。
作用: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例句:?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
只能看到巴掌大的一块天地?。
她还没有端酒怀,就醉了。
夸张可分为三类,即扩大夸张、缩小夸张和超前夸张。
(1)扩大夸张,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缩小夸张,如:他呀,心眼小得只有针眼儿大。
(3)超前夸张,即在时间上把后出现的事物提前一步的夸张形式,如:看见这样鲜绿的苗,就嗅出白馒头的香味来了。
4作用:5、反问:??例句:难道数学真的这6、设问:例:我能被中条山的风吓倒吗?不能,绝对不能。
7、对比:对比是把两种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一种修辞格。
作用:准确运用对比,能鲜明地显示出事物间的差别或者能突出说明某一方面,从而增强说服力。
两种类型:(1)两体对比,如: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2)一体两面对比:的确,伯父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为自已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8、对偶: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似的两个句子或短语来表达意义相近、相关或相反的一修辞方法。
作用:对偶能鲜明地提示事物内在联系,反映事物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形式整齐,结构匀称,看起来醒目,读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便于记忆、便于传诵。
例句: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头方悔读书迟。
高中英语高考读后续写修辞手法知识讲解(比喻+夸张+拟人+排比)

高考英语读后续写修辞手法知识讲解一、比喻比喻是最常见的修辞手法,是以两种具有共同特征的事物或现象进行对比,从而更生动、更深刻地说明道理,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比喻分为明喻和和暗喻。
例如:She is an angel.是暗喻;而She is as innocent as an angel.是明喻。
1.明喻直接表明本体和喻体的相似之处,常用的明喻标志词有 like, as, seem, as...as, as if, as though, similar to等。
基本格式是:本体+比喻词+喻体。
例如:The USA is like a big melting pot where immigrants of different cultures or races form an integrated society.The USA是本体,喻体是melting pot, 比喻词是like, 喻体和本体的相似之处都是拥有“包容”的特点。
【句型赏析】①Love is like the wind, you can't see it but you can feel it(情感描写)爱如风,你看不见,但你能感受到它。
②The house looks something like a castle(景物描写)那房子看上去有点像一座城堡。
(something like...有点像…)③Kyle looked at the test with a stare as blank as his notebook(情景描写)Kyle茫然地看着试卷,头脑如同笔记本一样的空白。
④As in depths of many seas, my heart was drowned in memories(情绪描写)如同在大海深处,我的心里沉溺于回忆之中。
⑤He moved like lightening before the police came(动作描写)还没等警察到来,他像闪电一样地跑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本体 比喻词 喻体
• 这三部分不一定在所有的比喻句中都同 时出现,根据三者之间的关系变化,比喻一
般分为三种:明喻、暗喻、借喻。
1、明喻
明喻是本体、喻体、比喻词都出现,比喻词 常用“像”、“好像”、“仿佛”、“犹如” 等。
•
例如:共产党像太阳。
2、暗喻
暗喻是本体、喻体都出现,比喻词常用 “是”、“变成”、“成了”、“构成”等。
4 表举例。例如:东北有许多特产,像木耳、猴头……
5 表说明。例如:在这里,你要像个主人。
• 先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是 比喻句,是比喻 句的然后再指出它们分别是哪种比喻句。
• 小兴安岭是一座天然的宝库 。
• 湖里的睡莲像个害羞的小姑娘,慢慢地睁开眼 睛,欣喜地开放着。 • 一个个小山似的浪头不断地向他扑来。 • 他难过得好像就要哭了。
•自私是一面镜子,镜子里永远只看得到自己;自私是一块布匹,蒙 住了自己的眼睛,看不见别人的痛楚;自私是一层玻璃,看上去透 明,却始终隔开了彼此的距离。
•请你仿写一个排比句
3、超前夸张
• 即在时间上把后出现的事物提前一步的夸张形式。
• 例如:农民们都说:“看见这样鲜绿的苗,就 嗅出白馒头的香味来了。”
——排比
• 排比就是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似、内容相关、
语气一致的语句排列在一起,起到增强语气、充分 抒情、集中说理的作用,读排比句能给人以鲜明的 印象。
• 例如: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 (三个排比的短语表现海上夜空的柔和、静寂与神 秘特色。)
例如: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 到嘴边。 例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缩小夸张
• 即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小、少、低、弱、浅······” 的夸张形式。
例如:他呀,心眼小得只有针眼儿大。 例如: 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 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
——夸张
• 夸张就是把描写的事物有意地夸大或缩小,使其更鲜明,
更突出,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夸张不是浮夸,要以客观
事实为基础,要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并且夸张只用来 表现形象,抒发感情。
• 夸张可分为三类:
扩大夸张 缩小夸张 超前夸张
1、扩大夸张
• 即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大、多、高、强、深······”的夸 张形式。
(2)不是所有像“像”、“好像”、“仿佛”等词的 句子都是比喻句。
•
•
例如:他呆呆地坐在那里,好像在等人似的。
思维误区警示:
“像”字句不一定都是比喻句,它的 非比喻用法如下: 1 作比较。例如:他长得像他爸爸。
2 表猜测。例如:这天阴沉沉的,像要下雨了。
3 表想象 。例如:登上城楼,我心里很高兴,好像一 下子成了一名战士。
里弹琴;
。
秋天的山不再是一种颜色了。下过一场秋霜,有的树林 比变喻成了金黄色,好像所有的阳光都集中到那儿去了;有的树
林变成了杏黄色,远远望去,就像枝头挂满了熟透舞来,就像一簇
簇火苗在跳跃;还有的树林变得紫红紫红,跟剧场里的紫绒
幕布的颜色一样。只有松柏不怕秋霜,针一样的叶子还是那 么翠绿。
小学生 常见修辞手法
——比喻
• 比喻就是打比方,利用不同事物之间的某些相似的
地方,借一事物来说明另一事物的方法。运用比喻这一 方法,可以在描绘一事物时,使语言生动、形象、富有 感染力。
• 一般情况下,比喻包括三部分:被比喻 的事物,叫做本体;作比方的事物,叫做喻 体;联系本体和喻体的词语,叫做比喻词。
• • 例如:老师是辛勤的园丁,我们是祖国的花朵。
• 例如:弟弟成了泥人。
3、借喻
借喻是借用喻体代替本体,即只出现喻体, 本体和比喻词均不出现。
• 例如:落光了叶子的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 亮晶晶的银条儿。
运用比喻时应注意:
(1)本体和喻体必须是两种不同的事物,但两种不同 的事物在某些方面又有些相似。
例如:春风给柳树梳头。
1、让不会说话的事物开口讲话。如,小猫说:“我 最喜欢吃鱼了。”
2、用描写人动作、神态的词语,描写事物。如,花 儿绽开了笑脸,小鸟在枝头把歌唱。
3、让事物也有人一样的思想 感情。如,木桥开始 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看图写句子。: 要求:运用拟人修辞手法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在这
• 小猫跳上书桌来,在稿纸上踩出了几朵小梅花。
请你写一个比喻句,描绘一下图 片中长城的形态。
长城就像一条巨龙 蜿蜒(wān yán)盘旋在群 山峻岭之上。
——拟人
拟人就是把人以外的事物当做人来写,使
它像人一样会说、会动,有感情。运用拟人这 一方法,可以使文章生动、有趣、富有感染力, 使人觉得亲切,有利于作者抒发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