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盖茨比》美国梦论文

合集下载

论《了不起的盖茨比》与美国梦

论《了不起的盖茨比》与美国梦

论《了不起的盖茨比》与美国梦作者:郭淑亭来源:《青年文学家》2017年第02期摘要:司各特·菲茨杰拉德是现代美国文坛上的杰出作家。

其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中不同社会阶层中的典型人物反映了爵士年代美国的各个价值观对物质主义和道德的不同反应和行为,被认为是反映爵士乐时代气氛的典型的美国小说之一,尤为深刻地揭示了美国梦的幻灭。

本篇论文将通过对小说历史背景的分析阐述何为美国梦以及爵士时代下盖茨比的美国梦幻灭的原因。

关键词:了不起的盖茨比;美国梦;爵士时代作者简介:郭淑亭(1997-),女,辽宁鞍山人,研究方向为汉语国际教育。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2--01司各特·菲茨杰拉德作为“美国梦”的代表作家,其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讲述了爵士时代人们迷惘、幻灭的生活状态,抨击了一战后人们道德沦丧与资产阶级的传统道德动摇的现状。

主人公盖茨比的悲剧揭示了美国梦的不可避免的悲剧和幻灭,在这样一个时代,一个国家一起在做着梦,做着这样一个世俗成功的梦。

这是对年轻一代在爵士时代的幻灭和焦虑的真实描写,盖茨比的梦想成为这个时代的永久历史镜子。

一、美国梦与爵士时代为了逃离政治迫害和寻求新大陆的自由,一些英国人开始了他们的航行,来到了北美。

1620年,35名清教徒和67名非清教徒乘坐一艘名为“五月花”的著名船只漂泊到北美。

在他们着陆之前,41名旅行者签署了一项条约“五月花公约”。

这是普利茅斯殖民地的第一个统治文件,也是记录着那些移民北美的人们的最古老的历史文件。

这份契约不仅规范平等和正义,而且暗示了清教徒的艰难精神。

虽然美国梦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定义,但在政治迫害下,这些盎格鲁撒克逊人希望创造新的生活与政治平等。

这是美国梦的开始。

不同的人对美国梦有不同的理解,并且实现他们的美国梦的方式也是各种各样的。

美国梦的定义可以分别在广义和狭义上引入。

通过《了不起的盖茨比》讨论美国梦的含义

通过《了不起的盖茨比》讨论美国梦的含义

了不起的盖茨比与美国梦简介《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美国作家菲茨杰拉德于1925年出版的一部小说,被认为是20世纪美国文学的经典之作。

本文将从《了不起的盖茨比》的情节和主题入手,探讨其中关于美国梦的含义和意义。

1. 美国梦的定义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美国梦的定义。

美国梦是指每个人都有机会在美国通过努力工作和自由选择来追求自己的成功、财富和幸福。

这一理念在美国历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并深深影响着整个社会。

2. 主人公盖茨比与美国梦盖茨比是小说中一个神秘而富有的年轻人,他以追求爱情及物质成功为目标,展现了对于美国梦的追求。

通过他塑造出来的形象,我们可以看到美国梦在现实生活中可能面临的挑战和困惑。

3. 物质繁荣与空虚小说揭示了20世纪二十年代的物质繁荣和人们对财富的追逐。

然而,这也带来了美国梦背后的空虚和虚假。

通过盖茨比身上的形象,作者向读者暗示了物质得失对个人幸福感所带来的影响。

4. 社会阶层与无法逾越的鸿沟小说中描绘了当时美国社会严重分化、阶级差距明显的现象。

尽管美国梦宣扬每个人都有平等机会,但实际上社会阶层仍然是无法轻易逾越的鸿沟。

盖茨比作为一个农民家庭出身的人,在社会地位上一直面临困扰。

5. 爱情与背叛小说中,盖茨比对于女主角戴西深深地爱着,并将她视为实现他美国梦的象征。

然而,这段爱情最终以背叛收场。

这一细节反映了美国梦在现实生活中常常充满着不确定性和矛盾。

6. 对美国梦的反思与启示通过《了不起的盖茨比》,菲茨杰拉德暗示了对美国梦的反思。

小说展现了虚假繁荣背后的现实和社会阶层固化,同时也呼吁人们在追求成功与财富的过程中不要忽略爱情和内在的幸福感。

结论通过《了不起的盖茨比》这本小说,我们可以看到美国梦并非一蹴而就。

它是一个持续发展和不断追求的过程,并且其实质可能因个人观点和境遇而有所不同。

这部小说引发了对美国梦的深入思考和讨论,使得读者们反思人生价值观、社会理想以及追求真正幸福的方法。

注:以上内容为本文关于《了不起的盖茨比》用于讨论美国梦含义所编写,仅供参考。

了不起的盖茨比论文范文6篇(精品推荐)

了不起的盖茨比论文范文6篇(精品推荐)

了不起的盖茨比论文范文6篇(精品推荐)了不起的盖茨比论文范文6篇(精品推荐)本文关键词:盖茨,了不起,精品,推荐,论文范文了不起的盖茨比论文范文6篇(精品推荐)本文简介:范文第一篇题目:论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的悲剧意识摘要:《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美国作家菲茨杰拉德的代表作品。

在菲茨杰拉德这一部作品当中,其塑造了盖茨比等悲剧性的人物,表现了极为浓厚的悲剧意识,这些包含了菲茨杰拉德对于社会与人性的彻底思考与批判。

因此,要深入分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悲剧意识,要了不起的盖茨比论文范文6篇(精品推荐)本文内容:范文第一篇题目:论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的悲剧意识摘要:《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美国作家菲茨杰拉德的代表作品。

在菲茨杰拉德这一部作品当中, 其塑造了盖茨比等悲剧性的人物, 表现了极为浓厚的悲剧意识, 这些包含了菲茨杰拉德对于社会与人性的彻底思考与批判。

因此, 要深入分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悲剧意识, 要深入到故事情节与人物塑造等方面, 充分的分析这种社会因素与个人因素交缠下的宿命悲剧, 才能够深刻的体会菲茨杰拉德的批判意识。

关键词:菲茨杰拉德; 《了不起的盖茨比》; 人生悲剧美国作家菲茨杰拉德所创作的《了不起的盖茨比》, 是一部蜚声文坛的小说。

菲茨杰拉德在自己的人生当中提取出自己的经历和感情思想, 在《了不起的盖茨比》里面创作了盖茨比这一悲剧性的人物。

《了不起的盖茨比》主要是以20世纪初期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一直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之前的整个社会危机作为自己的创作背景, 以盖茨比的人生轨迹作为主要的线条, 揭示了盖茨比这一悲剧性人物的美国梦想破碎以及其个人性格的异化过程。

在这一部小说当中, 美国青年盖茨比实际上是曾经有着自己梦想的, 并且带着自己的梦想参与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中。

可是自己成为战斗英雄之后, 回到国内依然是面对着非常多的悲剧。

所以盖茨比的性格在经历了这些事件之后产生了异化, 特别是在世间无情讽刺的条件下, 盖茨比对于人生的认知有着逐渐的转化。

利用《了不起的盖茨比》探讨美国梦的意义

利用《了不起的盖茨比》探讨美国梦的意义

利用《了不起的盖茨比》探讨美国梦的意义1. 引言1.1 概述《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美国作家F·斯科特·菲茨杰拉德于1925年所创作的一部经典小说。

该小说以20世纪20年代为背景,通过描绘主人公盖茨比和其他角色的命运,深入探讨了美国梦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与局限性。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了不起的盖茨比》所提供的视角,对美国梦进行探讨,并重新思考其真正含义。

1.2 文章结构本文分为五个主要部分:引言、美国梦的定义与背景、主要人物及其追求美国梦的旅程、美国梦实现与破灭之间的冲突和隔阂、结论。

每个部分将详细探讨并阐述相关观点和论述。

1.3 目的本文旨在透过对《了不起的盖茨比》这一名著进行分析,揭示美国梦在现实生活中所包含的意义,并对其价值和启示进行思考。

通过探讨小说中人物角色对美国梦的追求及其遭遇到的困境,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美国梦的内涵以及其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

最终,本文将提供一个全面的视角,重新定义美国梦对个人追求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2. 美国梦的定义与背景2.1 美国梦的起源与演变美国梦是一个广泛流传的概念,代表着每个人都有机会通过自己的努力追求幸福和成功。

这个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美国建国时期,当时的美国社会被认为是一个拥有无限机遇和自由的土地。

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随着移民潮和工业革命的兴起,美国成为了一个吸引世界各地人们前往追求更好生活的地方。

然而,对于不同人来说,美国梦可能有不同的定义。

对一些人来说,美国梦意味着实现财富、权力和社会地位;对另一些人来说,它代表着平等、自由和机会均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国梦逐渐演变,并在社会中产生了深刻影响。

2.2 美国梦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美国梦在过去几个世纪里一直是一个核心价值观和信仰系统,在塑造美国社会以及吸引全球移民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它鼓励人们追求更好的生活,并相信通过个人的努力和才能可以实现成功。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人开始对美国梦的可持续性和公平性提出质疑。

了不起的盖茨比论文

了不起的盖茨比论文

了不起的盖茨比论文引言《了不起的盖茨比》是一部经典的美国小说,由斯科特·菲茨杰拉德(F. Scott Fitzgerald)创作并于1925年出版。

这部小说以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为背景,以盖茨比这个神秘的人物为中心,揭示了无尽的追求和欲望对人们的影响。

本论文将探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几个核心主题,包括社会阶层、幻想与现实、爱情和破灭。

通过分析这些主题,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小说中的人物关系和情节发展。

社会阶层《了不起的盖茨比》通过不同社会阶层的人物之间的关系,展示了20世纪20年代美国社会的复杂性。

小说中的人物分为新贵人士(如盖茨比)、上流社会(如汤姆·布坎南)和社会底层(如尼克·卡拉威)。

这三个社会阶层的对比反映了社会不平等和金钱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盖茨比是一个自力更生的新贵人士,他从贫苦的家庭出身,通过努力工作和谋划,成为了一个财富拥有者。

他通过炫耀奢华的派对和奇特的装饰来吸引上流社会的注意,并试图实现他心中的幻想。

然而,尽管他已经拥有了经济财富,但他并不被上层社会真正接受,因为他没有正确的血统和教育背景。

尽管如此,盖茨比仍然坚定地相信自己可以通过金钱来克服一切,以便重返他与黛西·布坎南之间曾经的爱情。

值得注意的是,在小说中,菲茨杰拉德通过描绘不同社会阶层人物之间的交往和互动,暗示了一个社会阶层壁垒不可动摇的观点。

这种观点在小说结尾时体现得尤为明显,当盖茨比死于悲剧性的结局,他被社会所遗忘,也暗示了社会中个人努力与社会等级和约束之间的冲突。

幻想与现实《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主人公盖茨比是一个相当幻想主义者。

他对黛西·布坎南抱有一种执着的爱情幻想,这种幻想驱使着他成为了一个事业有成的人,但同时也成为了他自己的枷锁。

这个主题反映了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社会,被誉为“繁荣的疯狂”时代,被金钱和物质所主导。

盖茨比将黛西视为他的救赎和幸福的象征,他通过建造一座豪华的房子和举办流光溢彩的派对来吸引她的注意。

(英语毕业论文)《了不起的盖茨比...

(英语毕业论文)《了不起的盖茨比...

摘要“美国梦”是贯穿美国历史,最能体现美国人的传统价值观念和民族精神的理想。

是对平等、自由、进取和成功的理想主义信念。

美国梦所体现出来的机会均等、人人都能通过自身的奋斗取得成功吸引着成千上万的人奔赴到这片热土。

但是,20世纪20年代爵士时代的发言人司各特•菲茨杰拉德在他的经典之作《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却为世人反应出了一个看似光鲜实则堕落腐败的社会,展示了盖茨比梦想破灭, 象征着他所代表的那一代人的“美国梦”的幻灭。

本文旨在通过运用文体学理论分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人物特性及他们各自心中所追求的“美国梦”,最后探究美国梦破灭的根本原因。

本文最后发现通过变换叙述视角,运用倒叙的时间性叙述,以及运用不同的叙述焦点将有助于展现美国梦的破灭这一主题。

关键词:美国梦盖茨比幻灭文体学A Stylistlc Analysis on the Characters’ American Dream in TheGreat GatsbyAbstractAmerican Dream has penetrated during the whole American history, which greatly accentuates the ideal of traditional values and national spirit in the concept of American, which is also an idealistic belief of equality, freedom, progressiveness as well as success. That the chance are even, everyone could achieve success through his hard work which reflected in American dream attracts a myriad of immigrants abroad flooding into this promising land. However, the illustrious work The Great Gatsby of Scott Fitzgerald who is universally acknowledged as the spokesman of the 1920s Jazz Age of flaming youth has exhibited a rotten society under the guise of prosperity with the disillusion of the protagonist Gatsby‟s American Dream, in effect, the disillusion of Gatsby‟s American Dream is the disillusion of the American Dream of that whole generation. This thesis will adopt the theory of stylistics to make an analysis about the characters together with their American Dream in The Great Gatsby, and the fundamental reason procuring the disillusion of American Dream will be analyzed. The findings in this thesis reveal that the shift of point of view, flashback as the chronological sequencing and different descriptive focuses are helpfull in presenting the disillusionment of the American Dream.Key words: American Dream Gatsby Disillusion StylisticsContents摘要 (1)Abstract (2)1 Introduction (4)1.1 Introduction of The Great Gatsby (4)1.1.1 Introduction to Scott Fitzgerald (4)1.1.2 Introduction to the Novel (4)1.2 Introduction to the History of American Dream (5)1.3 Organization of This Paper (5)2 Literature Review (6)2.1 Researches Abroad (6)2.2.Researches at Home (7)3. Theoretical Framework (9)3.1 Point of View (10)3.2 Fictional Sequencing (10)3.3 Descriptive Focus (11)4 A Stylistic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s and American Dream (12)3.1 Gatsby (12)3.2 Daisy (13)3.3 Myrtle Wilson (15)3.4 Nick Carraway (16)5 Money Procuring the Disillusion of American Dream (18)6 Conclusion (21)References (21)Acknowledgement (23)1 Introduction1.1Introduction of The Great GatsbyThe Great Gatsby which was published in America in 1925 for the first time opened to much critical acclaim for its profound ideological content and the artistic way the author developed the topic in it. The following part will make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author Scott Fitzgerald as well as this illustrious novel.1.1.1 Introduction to Scott FitzgeraldFrom 1920 to 1930, American literature boomed. It was its the golden age During those 10 years, batches of excellent writers emerged and outstanding works came out in an unending flow. At that time, America had just experienced the First World War, its economy was prosperous, but the social conscience was particularly corrupt[1]. Francis Scott Fitzgerald was a shining star in American literature circle during this period. His life was short but it was full of epic glory. His writing career was only 20 years, but he left four classical novels and 160 short articles. Those achievements made him an outstanding novelist in 20th century literary. He is called the representative writer of “Lost Generation” by his contemporaries as well as later generations and also considered as the “Poet Laureate” in “Jazz Age” and the excellent chroniclers[2].1.1.2 Introduction to the NovelWith time passed by,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Americans began to realize that not everyone could achieve their American dream. Great Gatsby is Fitzgerald‟ s most famous novel and is also one of the greatest American novels.When it was published, it was regarded as “the first step the American novel has taken since Henry James” by T﹒S Eliot. There is a very special feature of this book that it touches the deep inside[1]常耀信。

《了不起的盖茨比》的美国梦与幻灭

《了不起的盖茨比》的美国梦与幻灭

了不起的盖茨比的美国梦与幻灭《了不起的盖茨比》是弗朗西斯·斯科特·菲茨杰拉德的代表作,这部小说深刻地描绘了20世纪20年代美国社会的风貌,尤其是对“美国梦”的追逐与幻灭进行了深刻的探讨。

小说通过主人公盖茨比的悲剧命运,展现了一个时代的缩影,揭示了美国梦背后的虚伪与空洞。

一、美国梦的追逐小说中的美国梦,是指通过个人奋斗实现财富、地位和爱情的梦想。

盖茨比,一个出身贫寒的青年,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奋斗,最终积累了巨额财富,成为了一个富有的商人。

他的生活充满了奢华和享乐,他的豪宅夜夜笙歌,成为了纽约社交圈的焦点。

盖茨比的成功,似乎印证了美国梦的可能性,他的故事激励着无数人去追逐自己的梦想。

二、幻灭的开始然而,随着故事的深入,我们逐渐发现盖茨比的美国梦并非那么完美。

他的财富并非来自正当的商业活动,而是通过非法的途径获得。

他的爱情,也是建立在对黛西的幻想之上,而非真实的了解和感情。

盖茨比的美国梦,实际上是一个建立在虚假之上的空中楼阁。

三、悲剧的高潮盖茨比的悲剧在于他始终无法认识到自己的美国梦的虚幻。

他坚信通过财富和地位能够赢得黛西的爱,却忽视了黛西的自私和冷漠。

当盖茨比发现黛西并非他想象中的完美女神时,他的梦想开始崩塌。

而当黛西的丈夫汤姆揭露了盖茨比的过去,盖茨比的美国梦彻底破灭。

四、幻灭的结局小说的结尾,盖茨比的死亡成为了美国梦幻灭的象征。

他的葬礼冷清而凄凉,那些曾经围绕在他身边的宾客们无一人出席。

盖茨比的一生,就像他的梦想一样,最终化为泡影。

他的悲剧,不仅是个人的悲剧,也是整个时代的悲剧。

菲茨杰拉德通过盖茨比的故事,对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社会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五、对现代的启示《了不起的盖茨比》对现代社会依然具有启示意义。

它提醒我们,追求梦想固然重要,但不应忽视梦想背后的现实。

在追逐梦想的过程中,我们应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被表面的繁华所迷惑,不被虚假的承诺所欺骗。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避免盖茨比式的悲剧,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成功和幸福。

通过《了不起的盖茨比》探讨美国梦与现实社会的反思

通过《了不起的盖茨比》探讨美国梦与现实社会的反思

通过《了不起的盖茨比》探讨美国梦与现实社会的反思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美国作家F·斯科特·菲茨杰拉德于1925年创作的一部小说。

这部小说通过讲述主人公盖茨比的故事,深入探讨了美国梦与现实社会之间的关系。

在本文中,我们将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并对其所传递出来的反思进行探讨。

首先,值得注意的是,小说以20世纪20年代繁荣时期为背景,在这个时期,经济兴旺、消费观念强烈并伴随着巨大贫富差距。

正因如此,《了不起的盖茨比》可以被视为对当时美国社会现象及其价值观念进行批判性挑战。

首要问题是美国梦与现实生活之间存在着何种冲突和落差?《了不起的盖茨比》通过描绘主人公Jay Gatsby追求爱情与财富之梦而引发玛莉尔黛西死亡事件展示出一个缩影。

Gatsby努力追求成功以重新获得他失去的爱情,并基于金钱和地位建立自身形象。

然而,在他所有物质成就的背后,他仍然感到空虚和孤独。

这种冲突暗示了美国梦所带来的实质性问题,即追求权力和物质成功是否真正能够带来幸福与满足。

其次,《了不起的盖茨比》通过对社会阶层界限探讨进一步呈现了现实社会中存在的问题。

小说描述了上流社会精英们高度奢华、享受尽情狂欢之余却缺乏真诚关系及道德底线等个体特点。

这些人在自己看似完美而富有的生活背后隐藏着种种不快乐、假面具以及内心脆弱。

而Gatsby作为一个新兴富豪,则被排斥于上流社会圈子之外,无论如何努力都无法摆脱他出身低微素质普通家庭事实。

“旧金山”的意象则是对霓虹灯下表面繁荣而内里漏风雨大厦倒塌温哥华市地铁工程故障案例进行象征化处理。

此外,在小说中还可以看到对女性角色描写也透露出作者对当时婚姻制度和女性地位的思考。

黛西·布坎南这个角色展示了上流社会妇女的局限与无奈,虽然身居显赫地位并享有一切物质条件,但却被束缚在男权社会中不能够自由追求内心真正温哥华代写论文梦想。

而Myrtle则是通过长期争吵痛苦婚姻而感受到从小康之家变为贫穷常态后的压力所驱使欲望以及对金钱获得幸福虚荣盲目追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了不起的盖茨比》美国梦论文
摘要:现实决定着人们的爱情观,书中角色面对爱情与死亡所作出的选择是对社会现实的揭露与批判。

这种爱情故事难道不是对那个高速发展中的强大国家的一个极大讽刺吗?在物质化的“美
国梦”不断幻灭后,我们期望建构一个精神上的“美国梦”来重新开创我们梦想的家园。

正如富兰克林精神让美国人获得了物质的丰收,我们更呼唤精神家园更大的丰裕。

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真正的自由、平等和博爱,这不正是美国人心中一直期许的一种精神,一种民族格调和一种文化心理吗?
关键词:盖茨比;美国梦;破灭
一、美国梦的起源与发展
“美国梦”一词是由美国历史学家亚当斯(James Truslow Adams,1878-1949,著有《美国历史词典》、《美国地图集》等)于1931年在其著作《美国历史文集》(The Epic of America)中首先使用的。

据传亚当斯当时特别喜欢“美国梦”这个短语,甚至想把它用作他的书名,但编辑没有答应他。

当时美国正处于大萧条之中,为了激发美国国民的信心,亚当斯想通过此书向成千上万的失去生活来源的美国人重申并再次确认美国人的希望和传统。

与罗马神话中修建的罗穆鲁斯和瑞摩斯一样,“美国梦”提供了一种神秘的气氛和对自我传统的自豪感,尽管它是一个未来的神话。

卡尔·戴格勒指出,美国梦和美国主义实际上是一个意思。

它代表了所崇拜和珍惜的思想,包括民主、自由、机会均等、崇拜金钱、崇拜成功、
劳动致富、“上帝的选民”等。

二、菲茨杰拉德和伟大的盖茨比简介
(一)菲茨杰拉德简介
弗朗西斯·司各特·菲茨杰拉德,1896年生于美国中西部明尼苏达州保罗市的一个商人家庭,他的一生曾写过四部小说,分别是《人间天堂》、《美与丑》、《了不起的盖茨比》、《夜色温柔》,除此之外,还有短篇小说集《爵士时代的故事》等。

《了不起的盖茨比》问世于1925年。

这本书里,菲兹杰拉德以盖茨比的爱情悲剧在道德和精神方面揭示了富人生活的丑恶面,以清醒的旁观者的眼光批判了美国梦的虚幻性和欺骗性,以盖茨比的死亡作为一外沉痛的教训,唤醒人们看清纸醉金迷的生活背后的虚假。

(二)伟大的盖茨比简介
一战后,“美国梦”不再是通过个人努力奋斗得以实现,而是想一夜暴富成为百万富翁。

这时期美国文学中的爱情已有了很浓的金钱味,爱情成了对金钱的崇拜和道德沦丧的奴隶。

没有金钱和地位就根本没有爱情可言。

《了不起的盖茨比》创作的背景正是这个时代,反映了这个时代的爱情观。

主人公盖茨比这个人物,作者赋予了他典型的美国本土特征。

他是来自中西部地区,出身贫寒,却“脑子聪明而且抱负非凡”的农家子弟,他不甘于被社会边缘化,从小渴望通过自我奋斗,实现人生价值和他的“美国梦”。

后来盖茨比在驻守路易斯维尔做军官时遇到了黛西,她是盖茨比遇到的第一个“大家闺秀”,典型的贵族女子。

盖茨比终于找到了理想生活的目
标,为了和黛西喜结良缘,但战争归来,他发现一切都变了。

为了生存,他开始贩卖私酒;为了得到已经结婚的黛西,他开始置办酒会。

但是阶级本性决定黛西对盖茨比的爱只是空虚过后的一味调剂,她的本性决定她空虚的内心世界不可能体会盖茨比一厢情愿的浪漫和美好的爱情观。

所以造成了最后的悲惨结局。

三、美国梦的破灭
(一)盖茨比金钱梦的破灭
从他年轻时,盖茨比坚持自我完善,相信的美国梦一定会成功,于是他模仿本杰明·富兰克林。

制定时间表,并坚持养成良好的习惯。

为了自己的梦想,他努力工作,就像富兰克林在自传中写道的那样:孜孜不倦、勤奋刻苦。

当然,盖茨比的梦就是得到成山的钱。

然而,一个穷小孩能够成为百万富翁是很不容易的。

在那个年代,通过辛勤的劳动得带数以百万计的钱甚至是不可能的。

后来,他遇到了科迪先生,一个通过淘金成为百万富翁的人。

在科迪先生的帮助有下,他通过违法犯罪活动成为了富人。

在这段时间,没过禁止饮酒,而他正好抓住了时机。

事实上,盖茨比是二十世纪20年代典型的年轻人。

他的奋斗历程是一个历史悲剧。

这个梦是他自己创造的,他生活在这个甜蜜的梦中,清醒不过来。

菲茨杰拉德很多次提到灰堆,而灰堆是精神废墟的象征。

这反映了迷惘的一代对未来萎靡的精神和态度。

如果没有现实的支持,他们的梦想是虚幻的。

这也预示着美国梦的幻灭。

了不起的盖茨比真的很伟大。

然而,一方面,菲茨杰拉德暗示的盖茨比的追求是不值钱的;在另一方面,他赞扬他的毅力,总是充满希望。

在小说中,一个绿色的光被象征在盖茨比的人生目标。

可以看出,它总是超出了他的能力,这反映了许多的美国梦都是海市蜃楼。

许多人都有同等的权利获得快乐。

如果根据一个人钱的多少决定他的社会地位和快乐程度,也就是说钱多社会地位和快乐程度就高,相反,没有钱就不快乐没有社会地位。

这种说法毫无根据。

(二)盖茨比爱情梦的破灭
一厢情愿的爱,总是投射出被人践踏的悲哀和辛酸。

(赵金凤2007)盖茨比为此付出了高昂的代价——他自己连同他那个传奇般的“美国梦”在“爵士时代”的狂热中,一同化为烟尘。

而他至死都沉浸在自己一厢情愿的浪漫中,守护着那份无法实现的爱恋。

黛西另嫁他人,和盖茨比重温旧梦,和丈夫共同策划盖茨比的死亡。

她感情的摇摆不定和最终的背叛都是历史的必然。

黛西和汤姆才是同一个世界的人,尽管他们的世界并不和谐,两个人都有过“小小的胡闹”,但依然是同属一个阵营的伙伴,当他们的共同安全受到威胁时,依然会联起手来一致对外。

盖茨比直到临死的那刻,都没有读懂黛西脸上的那一抹嘲弄。

在他被无辜枪杀后,没有人去追究凶手。

而那些曾经在他的豪宅中夜夜笙歌的人中,竞有骂他是死有应得的。

此前的房客克利斯普林格打电话到盖茨比家却也不是为了盖茨比的丧事,而仅仅是为了留在那里的一双鞋。

这些人尽管“过去一来就是好几百”,可是在盖茨比惨遭不幸之后,竟不约而同地
像人间蒸发了一样,没有一个来参加他那可怜的葬礼。

而盖茨比爱情梦的主角黛西也“既无电报,连送朵花的表示也没有”,而是和他的丈夫汤姆踏上了欧洲的旅行。

四、小结
现实决定着人们的爱情观,书中角色面对爱情与死亡所作出的选择是对社会现实的揭露与批判。

这种爱情故事难道不是对那个高速发展中的强大国家的一个极大讽刺吗?在物质化的“美国梦”不断幻灭后,我们期望建构一个精神上的“美国梦”来重新开创我们梦想的家园。

正如富兰克林精神让美国人获得了物质的丰收,我们更呼唤精神家园更大的丰裕。

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真正的自由、平等和博爱,这不正是美国人心中一直期许的一种精神,一种民族格调和一种文化心理吗?
参考文献
[1] 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德.了不起的盖茨比[M].巫宁坤,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2] 赵金凤.辛酸的浪漫,无法企及的永恒—试论盖茨比的悲剧性[M].2007,(7):92-9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