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育舍饲养管理分解

合集下载

保育猪的饲养与管理方法技术 - 养猪技术

保育猪的饲养与管理方法技术 - 养猪技术

保育猪的饲养与管理方法技术-养猪技术在猪场的生产中,仔猪的保育是一个非常重要环节,保育阶段是仔猪一生中独立生活的开始,是集适应、转换、发育为一体的时期。

仔猪在保育阶段的快速、健康成长,为猪场疫病控制,经济效益的改善,育肥期实现良好生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保育猪的饲养与管理方法技术。

1、做好准备工作在断奶仔猪转入保育舍前要做好转群前的准备工作。

准备好保育舍,进行彻底的清洗与消毒,在清洗后要使其充分的干燥,然后再使用2%-3%的烧碱至少消毒2次,消毒后空栏至少5天后再进猪。

保育猪要实行全进全出的饲养模式,这样可以有效的对仔猪生活的环境进行消毒,避免了不同阶段的猪发生病原交叉感染,从而减少疾病的传播。

同时还便于猪群的饲养管理。

为了保证保证猪饲养的顺利进行,在进猪前还要做好各项设施、设备的准备与检查工作,包括栏位、料槽、饮水装置等是否能够正常使用,还要检查电线、水路是否正常。

门窗、墙壁有无破损的地方,及时将漏洞的地方补上。

调控好保育舍的温度和相对湿度,通常保育舍的温度要控制在23-25℃之间,相对湿度控制在65%-75%之间。

2、分群和调教仔猪在断奶后并不立即转入保育舍,需要在原圈舍内饲养一段时间,以避免发生较为严重的应激反应。

一般将母猪先转走,让仔猪继续在原圈休息1周左右,再进行分群,分群时要将相同品种、体重、大小、体质的仔猪分为一群,并尽量保证原窝同圈,这样可以减少仔猪因混群产生的紧张不安,可有效的缓解应激反应,还可以避免因个体差异太大而出现以大欺小、以强欺弱的现象,而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

仔猪在合理的分群后要进行调教,目的是让其在固定的地点排泄、休息以及采食,这样不但可以保持环境的卫生,减少疾病的发生,还便于管理。

因此养殖人员在仔猪转栏开始就要对其进行精心的调教,使仔猪形成三点定位的生活规律。

通过合理的分群和调教,可以使仔猪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这对于加快仔猪的生长发育,提高仔猪的健康度都十分重要。

保育猪的饲养管理措施

保育猪的饲养管理措施

断奶仔猪又称之为保育猪体重在10kg~30kg。

断奶仔猪进入保育阶段,生活上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失去了与母猪共同生活的环境,从依赖母体获得营养变为独立采食,其体内大部分疾病抗体水平降低或者消失,加上外在环境的改变,对仔猪的生长发育带来很大的应激,导致仔猪生长缓慢,发病率增加,如果管理不当,容易形成僵猪,甚至死亡。

保育猪的生产性能决定了育肥猪的出栏时间。

因此做好保育猪的饲养管理十分关键。

1做好保育舍的准备工首先要做好保育舍的清洁和消毒。

将保育舍全面清洗并消毒后,空栏5~7d再进猪。

实行全进全出制度,避免不同阶段仔猪同群饲养,造成病原的交叉感染。

检查保育舍水槽、料槽、排风、保温箱、排粪设备是否完好,要保障保育舍有适宜的温湿度。

湿度控制在65%~75%,温度最好在23~25℃。

2做好保育猪的分群仔猪断奶后按照维持原窝同圈,体重相近的分群原则进行分群,将病弱仔猪单独分群饲养,减少混群饲养后产生的应激,降低因相互咬斗而造成的伤害,有利于保育猪的生长发育。

3做好保育猪的饲喂工作仔猪断奶后饲料的更替要逐步进行。

为了使断奶仔猪有一个适应期,减少应激,可继续饲喂哺乳期的开食料5~7d,然后逐渐过度到保育料。

饲料要保管妥善,保证到饲喂时间仍然新鲜,添加酶制剂、益生素类可防止断奶后仔猪出现腹泻症状。

注意要按时清洗料槽。

仔猪断奶后以自由采食为主,当断奶仔猪进入保育舍后应在饮水中添加多维、电解质等。

利用自动饮水器或提供足够数量的饮水槽,保证保育猪的充足饮水。

4做好保育猪免疫及驱虫工作,防止疫病发生仔猪断奶后要做好免疫及驱虫工作,才能增强仔猪抵抗力,减少疫病发生,顺利出栏。

驱虫则有利于降低饲料成本,降低料肉比,提高经济效益。

保育阶段要进行口蹄疫、猪瘟的强化免疫,以及蓝耳病、伪狂犬的免疫注射。

为减少免疫期间的应激和疫苗反应,应在注射疫苗期间饲喂仔猪电解质。

免疫后要做好记录,同时做好抗体检测,对抗体不合格的仔猪进行补免。

5定期做好驱虫工作仔猪在35~40日龄进行驱虫效果最好。

种猪保育舍饲养管理规程

种猪保育舍饲养管理规程

种猪保育舍饲养管理规程
一、管理目标
仔猪舍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调节猪舍环境,使猪只舒适,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生长速度和饲料转化率方面的遗传潜力,减少死亡,提高经济效益。

二、管理重点
1、随着月龄和体重的增长,猪只对环境、温度、营养、空间等的要求都随之改变。

清楚猪的这些需求,并设法满足。

2、尽量减少刚断奶小猪的应激,保证猪舍干燥.舒适.温度适宜,减少或消灭疾病,降低死淘,提高63日龄重。

三、岗位责任
1、在猪群转舍之前,要清洗和消毒好床、舍和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

猪场保育舍科学的饲养管理

猪场保育舍科学的饲养管理

饲料用量
记录每头猪每天所使用的饲料 量。
猪只品种
记录保育舍内饲养的猪只品种 ,如长白猪、大白猪、杜洛克 等。
饲料类型
记录猪只所使用的饲料类型, 如教槽料、保育料、生长料等 。
猪只体重
定期测量猪只体重,并记录体 重数据。
数据分析与决策
数据整理
整理和分析生产数据,提取有用的信 息。
02
生长速度
分析猪只生长速度,判断饲料营养是 否满足猪只生长需求。
改进建议
根据效益评估和成本分析结果,提出改进建议,提高饲养管理水 平。
07
环保与可持续发展
粪污处理与利用
粪污处理
猪场保育舍应采取有效的粪污处理措施,如及时清理、分类 收集、贮存等,以减少粪污对环境的影响。
粪污利用
经过处理的粪污可以用于有机肥、沼气生产等,实现资源化 利用。
节能减排与资源化利用
节能措施
猪场保育舍科学的饲养管理
汇报人: 日期:
• 保育舍设施管理 • 猪种选择与繁育管理 • 饲料与饲养管理 • 猪舍环境控制 • 疫病防治与健康管理 • 生产数据记录与分析 • 环保与可持续发展
01
保育舍设施管理
设施配备与维护
通风设备
保育舍应配备良好的通风设备 ,如风扇、空气流通窗等,确 保舍内空气流通,减少疾病的
在自然光照不足的情况下,可以使用人工光照来补充。
03照强度和时间。
05
疫病防治与健康管理
疫病预防与控制
制定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
实施定期的猪舍清洁和消毒,保持猪舍内外的卫生,防止病原菌 的入侵。
合理安排猪群转栏和运输
避免不同来源的猪只混群,减少交叉感染的机会。
安全。

保育舍日常管理操作规程

保育舍日常管理操作规程

保育舍日常管理操作规程一、环境控制猪舍温度:每天刚上班时和下班前,检查调整断奶乳猪保温或睡眠区域温度,第一周用暖箱或保暖篷布把温度保持在32°C,之后每周降低2°C。

猪舍湿度:控制范围在55%~75%之间为宜。

通风:检查进气口及排风扇是否正常运作,保证猪舍合适的通风量。

二、卫生管理1、舍内卫生管理猪舍地面:每天清理2次,采食与睡眠区保持无粪便无杂物。

料槽滴水设施:饲养全程使用滴水设施,滴水速度保持在120滴/分钟,断奶前3周除正常的滴水外还要人工进行加水6~8次,保证仔猪能吃上湿拌料。

水厕所:每天彻底清扫栏舍,保持栏舍清洁干燥;水厕每3天换一次。

2、猪舍外围卫生管理每周必须对猪舍外围进行一次彻底大扫除,疏通下水道、消毒蓄水池等。

三、饲喂管理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生理需求,制定科学的用料方案,为了换料不产生应激,必须把原饲料和新饲料以相应比例混合饲喂,如下:四、健康检查1、检查方式及工具:肉眼观察,体温计或红外线测温仪进行测量。

猪的正常体温为38~39.3℃(直肠温度)。

不同年龄的猪体温略有差别,保育猪一般为39.0℃;一般傍晚猪的正常体温比上午猪的正常体温高0.5℃。

2、检查内容:看毛色:健康猪皮毛光滑,皮肤有弹性,若皮毛干枯粗乱无光,则是营养不良或病猪。

健康猪的皮肤干净,毛色发亮,具有弹性。

若皮肤表面发生肿胀、溃疡、小结节,多处出现红斑,特别是出现针尖大小的出血点,指压不褪时为病态。

看食欲:健康的猪食欲旺盛,如食欲突然减退,吃食习惯反常,甚至停食是病态表现,若食欲减少,喜欢饮水,则多为热性病。

看眼睛:健康猪两眼明亮有神,病猪眼睛无神,有泪带眼屎,眼结膜充血潮红。

看鼻液:无病的猪鼻没有鼻液,有病的猪鼻流清涕,多为风寒感冒,鼻涕粘稠是肺部有热的表现,鼻液含泡沫,是患有肺水肿或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

看鼻突:鼻吻突清亮光洁湿润为无病猪,若干燥或龟裂,多是高热和严重脱水的表现。

看粪便:健康猪粪便柔软湿润,呈圆锥状,没有特殊气味,若粪便干燥、硬固、量少,多为热性病,粪便稀薄如水或呈稀泥状,排粪次数明显增多,或大便失禁,多为肠炎,肠道寄生虫感染,仔猪排出灰白色、灰黄色或黄绿色水样粪便并带腥臭味,为仔猪白痢。

保育舍管理

保育舍管理

保育舍生产管理一,保育舍设备猪栏:长4米宽2米高0.6米漏缝地板钢管间距1cm保温箱:长2米宽0.9米由木板隔成保温灯:250W 高约0. 60米保育猪生活温度23~24摄氏度每栏配一个保温灯饮水器:母猪:高0.52米流量1000ml/min 仔猪:高0.16米流量800ml/min每栏配置一个料槽(有圆桶型和“U”型两种)饮水器:高15~20cm 流速800ml/min 每栏配置两个饮水器二,消毒2.1 常规消毒二氯异氰脲酸钠粉1:2000或复合碘溶液1%(交替使用)进行带猪消毒,即舍内各个角落都应进行消毒,每周一次;舍外用二氯异氰脲酸钠粉1:2000或复合碘溶液1%(交替使用)进行场地消毒,每两周一次2.2空栏消毒转栏前进行空栏消毒,消毒程序如下:冲水清洗——两次高压冲水——消毒液浸泡消毒(二氯异氰脲酸钠粉1:2000;复合碘溶液1%交替使用)——空栏5~7天三,保育小猪生产管理3.1转猪分栏20头/栏,分群没注意均匀分配3.2饲养管理(1)自由采食。

转栏后1~7天饲喂代乳王教槽料;5~7分别以教槽料占70%,50%,30%均衡过度至保育料;8~23天饲喂保育料。

(2)温度。

小环境温度控制在20~23摄氏度。

(3)通风。

天气暖和时,拉起篷布,以保障通风。

(4)每周冲洗一次栏舍,除清粪便等污物。

四,保健免疫转栏后7天注射伪狂犬疫苗1头份/头,14天注射猪瘟疫苗2头份/头,21天注射链球菌疫苗2头份/ 头保育舍问题1,无隔离带,不同猪舍靠的太近(同产房)影响:通风不好,容易传播疾病,嘈杂,影响生产解决:猪舍间距应大于10米,有缓冲绿化带2. 保育舍进出没消毒(同产房)影响:带来外源病毒,导致大规模疾病爆发解决:门口设置消毒盆,并每天更换一次消毒水,消毒液交替使用3. 温度和湿度不适宜(同产房)影响:保温灯太少,导致很多小猪睡在阴冷处,引起拉稀,感冒等,导致生产力下降解决:添加保温灯,保障每个栏舍至少两个保温灯,增大热辐射面积4. 空气质量差影响:易引起呼吸道疾病;有害气体增多,影响小猪增长;带来诸多疾病解决:每天早上喂料前通风1小时,增加几个排气扇,及时清理粪便等排泄物,每周冲洗一次栏舍5.料槽不够影响:很多小猪不能及时吃上饲料,导致这些小猪消瘦,甚至死亡解决:每栏增加一个料槽6.粉料饲喂不合理影响:保育期小猪吃粉料易使粉料进入呼吸道,引发呼吸道疾病;造成饲料浪费;而且自配粉料没经过熟化,影响饲料利用率解决:保育猪应饲喂全价颗粒料7.病猪无隔离措施,病死猪没进行无害化处理影响:易导致大规模疾病爆发解决:一旦发现病猪,应及时隔离治疗,病死猪需进行无害化处理8.利用池塘污水冲栏影响:池塘水质差,含有很多细菌微生物,冲栏易引发很多疾病解决:尽量采用经过消毒的地下水冲洗栏舍9.饲料过度不合理影响:小猪采食量下降,应急大,造成小猪拉稀等解决:在转栏后5~10天应按照教槽料:保育料=90%:10%,80%:20%,60%:40%,40%:60%,20%:80%的比例逐渐变化,达到平稳过度。

保育猪饲养管理操作规范

保育猪饲养管理操作规范

保育猪饲养管理操作规范1、 每批仔猪63日龄头均体重达到 25kg 。

2、 保育舍仔猪批成活率达到 99%,合格率达到98%。

管理要点1 、检查维护供暖系统、通风系统、水帘降温系统、饮水系 统、供料系统保证工作正常。

2 、断奶仔猪进入保育舍前舍内的准备工作, 如空栏、 事先舍内预热等。

进入保育舍后,前 7天的温度、“三点”定位及减少应激。

饲养管理:1、 转猪前的准备工作A 、空舍清洗:将房间内所有附属设施整理(冬季垫子掀起、烤灯摘掉) ,用高压冲洗机先 打湿整个房间(每 1小时1次,每天做 6-8次),包括窗帘、天花板、地面、墙壁、 料槽、水管等,然后进行彻底冲洗,特别要注意漏粪板的缝隙;并将下水道污水 放掉,用高压冲洗机将下水道冲洗干净。

修理猪栏、饲料槽等,检查每个饮水器 是否通水,检查所有的电路、电线是否损坏,检查窗户是否正常开启。

然后,使 用效果较好的消毒药对整个房间进行消毒, 间隔至少 24个小时以上,并通风干燥 3-7天。

B 、检查维修供暖系统、通风系统、水帘降温系统、饮水系统、供料系统。

C 、猪只的进入转猪前将舍内温度升至 28-30 度,同时在料槽内添加少 许仔猪饲料。

转猪过程中应将公猪和母猪分开, 将种猪进行集中饲养, 同时挑出体重较小 的仔猪,进行集中饲养。

为缓解猪群的应激提高猪群抵抗力, 对于刚转入的仔猪保育舍的目标2、 3、 4、 5、 6、 7、 确保饮水和饲料的充足。

每日三次巡栏, 及时挑出问题猪只并做针对性的治疗。

保育 I 期料到保育 II 期料的过渡。

夏季和冬季高、低温的特殊管理。

做好保育舍的饲养员日报表,确保数据的真实性。

可在饮水中加抗生素或者电解多维使用 3-5 天。

同时猪舍内应做好转入猪只的数量、 重量和防疫记录, 填写并悬挂保育舍饲 养员日报表,记录猪只每天的采食量、饮水量、耗电量、消毒防疫完成情况和死 亡记录登记表等。

2、保证保育猪舒适的温度 刚转入保育舍的仔猪( 4周)要求温度在 30度,以后每周 降2度,具体如下:522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兽医在转猪时将日龄和温度曲线一并输入到温控器中, 设定好后禁止饲养员调动。

猪场保育舍管理制度

猪场保育舍管理制度

猪场保育舍管理制度一、保育舍的设计和建设1.选择合适的场地和土地保育舍的场地选择要远离工业废气、噪声和其他有害因素,同时要保证水源和电源供应充足,便于日常管理和作业。

2.科学设计保育舍保育舍的设计要符合猪只生长特点和舍室规划要求,保持舍室通风透光,保证充足的光照和通风量,避免猪只患病。

3.使用环保材料保育舍的建设要使用环保材料,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要考虑建设成本和节约资源。

4.保证设施设备完善保育舍的设施设备要完善,包括饮水设备、饲料设备、疾病防控设备等,能够满足猪只生长所需的各种条件。

二、保育猪的健康管理1. 建立健康档案对每头幼猪建立健康档案,包括生长情况、疫苗接种情况、生病治疗记录等,便于及时掌握猪只的健康状况。

2. 定期体检每周定期对猪只进行体温测量、体重称重、呼吸情况观察等,及时发现患病猪只并进行隔离治疗。

3. 合理健康管理保育舍要定期进行清洁消毒工作,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避免细菌和病毒的传播。

4. 合理饲养保育猪的饲养要遵循营养均衡、清洁饮食、定时定量的原则,给予猪只充足的膳食,促进猪只的生长发育。

三、饲养管理1. 合理饲养密度保育舍的饲养密度要根据猪只的数量和生长状况合理安排,避免拥挤引发猪只厮打和争食。

2. 管理饲料供给保育舍要定时定量供应饲料,避免猪只过度饥饱导致消化系统问题,合理搭配饲料种类和营养成分,促进猪只的生长发育。

3. 监测饲料质量保育舍的饲料质量要合格,避免因饲料质量问题导致猪只生长异常或患病。

四、环境管理1. 保持通风保育舍要保持良好的通风情况,保证空气流通畅通,避免氨气浓度过高引发呼吸系统疾病。

2. 合理温度控制保育舍要保持适宜的温度,避免因温度过高或过低导致猪只生长发育受影响。

3. 管理废水和废物保育舍的废水和废物要及时清理处理,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通过以上详细的猪场保育舍管理制度,猪场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保障猪只的健康和生长发育,促进猪场的持续稳定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导致温度过低的原因包括饲养密度过低、供热系 统功率不足,或通风量过大
• 保证昼夜温差不超过2度
贼风
• 空气流动的速度越快,它从皮肤带走 动物体热的量也越多。即使是温暖的 空气,在快速流动的情况下也显得更 冷一些
• 每秒0.2米的可察觉气流将降低3℃ • 每秒0.5米的贼风相当于降低室温7℃ • 使用实心隔栏和多层覆盖来减少贼风
消化? • 仔猪免疫系统的成熟程度。健康? • 使用设施的质量。保温条件?通风条件? • 体重目标: • 3周龄,6周龄 • 4周龄,8公斤
断奶后目标(特别是商品猪)
• 目标是必须促使瘦肉快速增长; • 瘦肉的生长潜力:公猪0.6公斤、母猪
0.5公斤、去势猪肉0.4公斤左右(每 天); • 断奶后仔猪至少应该按照断奶前已有 的生长速度生长; • 5~10公斤的仔猪每日可以在自身体重 的基础上增重7.5%
进猪后36小时至60小时
• 多数仔猪进舍36小时之内都可以找到饮水 器,并开始寻找料槽采食。但是,总有一 些需要额外关照的仔猪,必须把他们找出 来,就这一点,这一阶段是非常关键的。 一般2%至4%的仔猪需要个别的帮助,找出 这样的仔猪是困难的一步。
• 白天夜间经常巡视,做好颜色标记,找出 不喝水,不吃料的仔猪
• 分群:仔猪转入保育舍后根据仔猪性别、个体大 小、体质好坏等进行分群饲养
• 给水:调整饮水器高度,给仔猪充足卫生的饮水, 并在饮水中添加抗应激营养药物(如:电解多维、 补液盐)以缓解断奶应激对仔猪的影响,这个时 期严防仔猪脱水,最好给每栏加饮水槽并经常加 满水(至少对弱仔栏应做到)
进猪时的管理工作
表现下列症状的需要特别护理
进猪前的准备工作
• 目的是:为断奶仔猪提供一个清洁、舒适、安全 的生长环境,尽量减少对仔猪的各种应激
• (一)、圈舍冲洗 • 保育舍采用全进全出制生产方式,一栋猪保育期
满后全部转入育成猪舍。之后彻底冲圈清理猪舍 卫生, • 将地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栏内,栏杆,料槽,墙壁,漏缝板,屋顶 等舍内设施的粪便、污物灰尘用清洗机彻底冲刷 干净,不留任何死角,同时将地下管道集中处理 干净,并结合冲圈进行灭蝇和灭寄生虫工作,还 要注意节约用水。
才限制采食
饲喂及饲料过度程序
• 第一周 饲喂乳猪料 前5天限饲每天250—300克,分5—6次饲喂 • 第二周 过度保育前期料 过渡时间6天 过度比例:6:1:5:2:4:3:3:4:2:5:1:6 • 第三周 饲喂保育前期料 • 第四周 过度保育后期料 过度时间6天 过度比例:6:1:5:2:4:3:3:4:2:5:1:6 • 第五周 饲喂保育后期料 • 第六周 过度小猪料 过度时间3天 过度比例:2:1:1:1:1:2 确保每次饲喂时料槽内的料吃完,防止长时间积压变质
圈舍
• 全进全出 • 饲养密度,栏位0.3m2/头
防止过份拥挤,咬耳,咬尾 • 饮水:自由饮水,流速250ml/分钟 • 卫生 • 加热地板,漏粪地板 • 良好的饲养料槽 • 良好的保温控制 • 良好的通风控制
限制饲喂
• 限制饲喂减少腹泻 • 限制饲喂比腹泻本身对仔猪的刺激更
大 • 在实际工作中只有发生持续性的腹泻,
进猪前的准备工作
(二)、空舍消毒 圈舍冲洗干净后对圈舍及舍内设施分别用2次
火碱,1次百菌消进行三次喷雾消毒,并用 讯蒸消毒,每次消毒间隔12~24小时,打开 热暖气,尽快烘干房间做以上工作后关闭 门窗待干燥后进猪。 (三)、预热猪舍准备进猪 接猪前一天应使舍内温度达到28℃
进猪时的准备工作
• 仔猪在转入保育舍前进行称重以获得仔猪平均断 奶重及平均断奶窝重
采食达到1公斤以上,不限饲,时刻保持新鲜的饲料 方法二:仔猪转入保育舍后的前5天进行限制饲喂防止仔 猪因过食而引起的腹泻,白天5—6次/天,晚上时多加一 些防止空料,这个时期饲料应遵循勤添少加的原则,以每 天250~300g/头为宜 • 5天以后进入自由采食状态,前2周饲喂3~4次/天,以后饲 喂2次/天,目的保持饲料新鲜 刚断奶,一头猪占用一个饲槽位置,确保每头猪都能吃足饲 料!第二周,2~3头猪共用一个饲槽位置
• 仔猪“三点定位”调教 根据猪有定点采食、排粪屎、睡觉的习性, 调教仔猪使 仔猪在靠近料槽侧躺卧,可 采取在躺卧区少撒一些饲料,并保持温度 适宜、干燥。靠近饮水器、墙壁一侧排泄, 排泄区粪便暂不清扫,将躺卧区粪便清理 到排泄区并保持躺卧区清洁卫生,诱导仔 猪到排泄区排泄。
进猪时的管理工作
• 喂料: • 方法一:饲料质量好,仔猪在产房适应了饲料时,哺乳期
保育舍饲养管理
断奶是一种应激
• 营养应激:从奶水到饲料 • 环境应激:陌生环境:分群 • 心理应激:没妈的孩子 • 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全:易受各种病原
微生物的侵害而患病等等诸多因素
断奶日龄
• 仔猪最佳断奶日龄28天 对于母猪最佳断奶日龄21天
确定断奶日龄 • 仔猪消化系统的成熟程度。在产房采食量如何?
生长快和瘦肉率高的关键因素
• 品种 • 全程提供高质量的饲料(自由采食) • 将环境应激降低到最小程度 • 将断奶应激降低到最小程度
地面类型对有效温度的影响 地面类型 稻草(10cm) 实板条才 实板条(湿) 多孔涂层地面
温度调整 +4℃ —5℃ —10℃ +5℃
白天与夜间的温差
• 舍外温度加上升温幅度,二者之和如果能达到标 准,就达到了温度要求。当达不到标准的时候, 比如说在夜间的情况下,可能即使温度很低也没 人会注意到,只有仔猪自己会知道,它们会遭受 低温的侵害
进猪后前36小时
• 断奶后的前36小时当中,仔猪需要找到料槽和饮 水器。在此期间,应仔细检查水位高低,保障仔 猪饮水方便。水位应调到差不多相当于同群仔猪 中最小个体肩部的高度。应确保任何时刻料槽里 都有饲料。如果栏位当中铺有垫子,还可以在垫 子上撒一些饲料,鼓励仔猪采食。不要限制仔猪 的采食量。可以每天添几次料,但要确保任何时 候料槽中都有新鲜饲料。进猪头24小时,可把乳 头饮水器卡住,让它常流,这样可帮助仔猪尽快 找到饮水器的位置。应仔细观察,确保所有仔猪 都找到了饮水器,并且建立起采食行为习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