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养猪场保育舍饲养管理技术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
猪场饲养管理技术操作规程

猪场饲养管理技术操作规程猪场饲养管理技术操作规程一、配种怀孕阶段操作规程及目标考核一、配种、怀孕舍的工作任务1、负责全场所有经产母猪和初产母猪的配种,确保配种分娩率达85%以上,窝平产健壮仔9头以上,仔猪初生重均达1.4ks以上,种猪月残死率控制在%以内2、饲养管理好种公猪、空怀、怀孕母猪.3、做好种猪采精,精液品质检查,精液稀释分装及保存工作4、全面做好采精、配种舍及怀孕舍的各项工作二、采精、配种、怀孕舍的工作程序:上班--查看各舍公母猪--喂料--清理猪类--检查母猪是否发情、返情及猪群健康状况--做好发情、返情及疾病记录--加水--卫生清扫(1)主配组织配种:冬春季在上午十点以前,下午四点以后,夏秋季上午七点半以前,下午五点半以后(2)及时对患病猪进行治疗--调整猪群卫生清扫及消毒--观察猪群状--检查栏舍--下班三、配种怀孕舍的工作考核和要求 (一)工作考核1、窝产合格仔9头,每增减1头奖、罚10元2、弱仔率为8%,每增减1头奖、罚10元3、仔猪初生重最低为0.8公斤/头,发育正常健康、无遗传缺陷为正仔,低于0.8公斤,发育异常或先天性不足,产后不会吃奶,一般无法养活为残仔或弱仔4、种猪残死率月平为0.4%,超过标准由生产主管酌情罚款30至50元/头 6、每产l头正仔计工资为3.8元7、月发工资为元,技术工种补助由公司另行待定 8、每月定假期2天,出满勤另补60元,旷工1天罚30元 9、以上方案:半年计算一次,全年托平均数 (二)工作要求1、喂料(1) 投料前必须清洗食槽 (2) 按各类猪的要求分别投料(3) 投料后及时观察猪群食籼隋况,记录发情、返情及患病猪只 (4) 放水前将走道上的饲料及部分未吃完的饲料清扫给其它猪只吃(饲料必须未被污染)2、卫生清量和检查猪群衡阳洪福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培训方案一、培训时间:XX年元月——XX年x月x日二、参加培训人员:基地所有生猪养殖员工三、培训地点:衡阳洪福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会议室四、培训内容:仔猪疾病防治技术、《无公害食品生猪饲养兽药使用准则》、母猪的饲养管理、猪场疫病防控措施五、授课人:胡志华、刘吉荣衡阳洪福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XX年元月8日衡阳洪福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培训计划培训时间培训内容授课人参训人员XX年x月x日仔猪疾病防治技术刘吉荣猪场技术员工无公害食品生猪饲XX年x月x日养兽药使用准则。
标准化猪场操作规程

配种舍饲养管理技术操作规程一. 工作目标1.按计划完成每周配种任务,保证全年均衡生产。
2.保证配种分娩率在85%以上。
3.保证窝平均产活仔数在9-10头以上。
4.保证后备母猪合格率在90%以上(转入基础群为准)二. 工作日程日班工作时间为:上午7:30─11:30下午14:00─18:00工作时间随季节变化,工作日程作相应的前移或后移。
7:30~8:30 喂饲公猪,清洁卫生8:30~10:00 发情检查(采精,输精)、配种10:00~11:30 观察猪群、治疗,其它工作14:00~15:30 冲洗猪栏猪体、其他工作15:30~17:30 发情检查(采精,输精)、配种17:30~18:00 喂饲三.操作规程(一)发情鉴定发情鉴定最佳方法是当母猪喂料后半小时表现平静时进行(由于与喂料时间冲突,主要用于鉴定困难的母猪),每天进行两次发情鉴定,上下午各一次,检查采用人工查情与公猪试情相结合的方法。
配种员所有工作时间的1/3应放在母猪发情鉴定上。
母猪的发情表现有:⒈阴门红肿,阴道内有粘液性分泌物;⒉在圈内来回走动,频频排尿;⒊神经质,食欲差;⒋压背静立不动;⒌互相爬跨,接受公猪爬跨。
也有发情不明显的,发情检查最有效方法是每日用试情公猪对待配母猪进行试情。
(二)配种1.配种程序1) 先配断奶母猪和返情母猪,然后根据满负荷配种计划有选择地配后备母猪, 后备母猪和返情母猪需配够三次。
2) 初期实施人工授精最好采用“1+2”配种方式,即第一次本交,第二、三次人工授精;条件成熟时推广“全人工授精” 配种方式,并应由三次逐步过渡到两次。
3) 配种间隔:在一周内正常发情的经产母猪:上午发情,下午配第一次,次日上、下午配第二、三次;下午发情,次日早配第一次,下午配第二次,第三日下午配第三次。
断奶后发情较迟(七天以上)的及复发情的经产母猪、初产后备母猪,要早配(发情即配第一次),并应至少配三次。
2.具体方法1) 本交选择大小合适的公猪,把公母猪赶到圈内宽敞处,要防止地面打滑。
保育舍作业指导书

2 、操作方法 ➢ 每日工作流程:
(重点:早会、舍内环境控制、饲料的新鲜 度、猪群的观察与及时隔离治疗护理)
上午:
• 6:00-6:10 调整舍内空气质量(门窗、 风机),检查猪群;
• 6:10-6:30 清理料槽内剩料给其他猪 只吃(注意病猪栏饲料)边检查猪群;
• 6:30-7:00 清理栏内卫生
➢ 30-42天龄:
(重点:转料、驱虫健胃、饲喂、环境控制、 均匀度、免疫)
A、换料:102饲喂14天(2周)逐渐按比例为 1:5→4:2→3:3→2:4→5:1转换为911, 对弱仔单独护理。转料过程适当使用三珍散, 同时做好中药保健;
B、饲喂:上班要求每个饲养员口袋必须带有
喷漆,方便在工作过程中发现有异常猪只能 做好记号,如:仔猪疾病情况,料槽采食量 情况,其他设备等;,每次饲喂前注意料槽 的清料工作,平时注意保证2次/天用准备好 的木棍将料槽死角料刮出;
• ③疝:阴囊疝、脐疝和脐部脓肿作为残次淘汰;
• ④大耳朵:两边都为大耳朵的或一边大耳朵没 有处理作为残次,保育舍可以留养并处理;
• ⑤关节肿: 关节肿大的、跛脚的,没有好 转趋势的作为残次淘汰;
• ⑥僵 残: 消瘦严重露出背骨的且不会吃 湿拌料作为残次淘汰;
• ⑦畸 形: 如四肢正常但三只脚走路或一 个脚弯曲、拱背严重、橄榄球状作为残次淘 汰;
是咳嗽、腹泻、不吃料等)饲喂泡好湿料适 当增加营养药提高适口性并做好保温工作; 针对个别体质差,掉膘,采食最差的仔猪及 时隔离和护理。
E、饲喂:注意方法尽可能与产房断奶仔猪饲 喂方法一致,以后逐渐转到4餐/天,料量注 意平稳上升不能出现上升太快,具体见表1;
F、环境控制:注意仔猪转入后不能出现过冷 和出汗现象,温度稍高于产房1~2℃即可, 更不能出现高温高湿现象,否则既难以定位 又容易出现仔猪发病;开风机时注意进风口 栏要挡风不能让风直接长时间吹猪;不开风 机时在窗户开启时不要让冷风直吹仔猪(可 以用饲料袋挡半截窗户)。
标准猪场保育舍饲养管理作业指导书

猪群转入后立即进行调整,按大小和强弱分栏,保持每栏14~18头,猪群的分布注意特殊照顾弱小猪(冬天注意保温)。残次猪及时隔离饲养,病猪栏位于下风向。
(三)饲养管理要求
1、温度控制:保育舍最适宜温度为20~26℃,每栋保育舍单元应挂一个温度计,高度尽量与猪身同高,高于30℃时,对地面或墙壁进行淋水并适当进行抽风;当温度低于18℃时,要求开保温灯(或进行其它保温措施),提高舍内温度,同时也应注意舍内通风情况。
11:00~11:30喂饲
14:30~15:00喂饲
15:00~16:00清理卫生、其他工作
16:00~17:00治疗、报表
17:00~17:30喂饲
工作时间随季节变化,工作日程作相应的前移或后移
(二)周工作安排
星期一
大清洁大消毒;淘汰猪鉴定
星期二
更换消毒池盆药液;空栏冲洗消毒
星期三
驱虫、免疫注射
星期四
大清洁、大消毒调整猪群
星期五
更换消毒池盆药液空栏冲洗消毒
星期六
出栏猪鉴定并处理残次病猪外卖
星期日
存栏盘点设备检查维修;周报表
四、工作程序
(一)进猪前准备
1、空栏彻底冲洗消毒,干后用消毒水消毒,晾干后用福尔马林进行薰蒸消毒,保证消毒后空栏不少于3天,进猪前一天做好准备工作。
2、检查猪栏设备及饮水器是否正常,不能正常运作的设备及时通知维修人员进行维修。
标准猪场保育舍饲养管理作业指导书
一、工作目标
(一)保育期成活率98.5%以上。
(二)保育猪上市正品率96%以上。
(三)保育猪50日龄出栏平均体重15Kg以上(小苗出栏最低体重不得低于6Kg)。
二、职责
见前(第一部分)
标准养猪场分娩舍饲养管理技术操作规程

标准养猪场分娩舍饲养管理技术操作规程一.工作目标1、按计划完成母猪分娩产仔任务。
2、哺乳期成活率95%以上。
3、仔猪3周龄断奶平均体重不少于6.0公斤,4周龄断奶平均体重不少于7.5公斤.二.工作内容1、产房彻底冲洗消毒,做好接收临产母猪的一切准备。
2、从妊娠舍接收临产母猪,并按预产期顺序在产房定位。
3、给母猪、仔猪提供新鲜清洁的饮水,定期检查饮水器,保证饮水。
4、提供新鲜清洁的饲料,仔猪5-7日龄开始补料,坚决不用发霉变质饲料,及时清理料槽内剩余饲料。
5、保证仔猪有一个温暖、干燥、无风的环境。
调整保温设施,保证舍内温度达到要求;及时调整保温灯,创造保温箱内合适的小气候;注意天气变化,防止贼风侵入;尽可能减少冲洗次数和冲洗用水量,降低室内湿度;注意门窗的开、关,采用适当的通风措施。
6、维持产房内防疫制度。
尽可能减少人员出入,做到人员定舍定岗;每个单元执行全进全出制;定期消毒;及时处理每天的垃圾、胎衣、死胎、木乃伊、病死仔猪;及时治疗病猪;保证各单元门口消毒盆、池的消毒药有效浓度;按《免疫程序》定期进行预防接种工作。
7、作好母猪和仔猪治疗工作。
每天仔细观察猪群,发现病猪,及时治疗;对腹泻的仔猪,发现一头,治疗一窝,并追踪治疗;做好病志记录。
8、完成打耳号、剪牙、断尾、补铁、去势工作。
对仔猪进行适当的调整(过哺),过哺要在吃过初乳36~48小时进行。
同时做好寄养记录。
9、执行每周的断奶程序。
平均3-4周龄断奶,根据哺乳成绩和体况、年龄评价每批断奶母猪,分别转入配种区或淘汰;断奶前要对母猪、仔猪注射猪瘟、链球菌等疫苗。
10、及时检查维修饮水器、产栏、保温箱等有关设备。
11、准确、及时做好各种记录,及时上报日报表、周报表。
三.工作日程7:30~8:30 母猪,仔猪喂饲8:30~9:30 治疗、打耳号、剪牙、断尾、补铁等工作9:30~11:30 清理卫生、其他工作14:30~16:00 清理卫生、其他工作16:00~17:00 治疗、报表17:00~17:30 母猪、仔猪喂饲四.操作规程(一)产前准备1、空栏彻底清洗,检修产房设备,之后用消毒药连续消毒两次,晾干后备用。
保育舍日常管理操作规程

保育舍日常管理操作规程一、环境控制猪舍温度:每天刚上班时和下班前,检查调整断奶乳猪保温或睡眠区域温度,第一周用暖箱或保暖篷布把温度保持在32°C,之后每周降低2°C。
猪舍湿度:控制范围在55%~75%之间为宜。
通风:检查进气口及排风扇是否正常运作,保证猪舍合适的通风量。
二、卫生管理1、舍内卫生管理猪舍地面:每天清理2次,采食与睡眠区保持无粪便无杂物。
料槽滴水设施:饲养全程使用滴水设施,滴水速度保持在120滴/分钟,断奶前3周除正常的滴水外还要人工进行加水6~8次,保证仔猪能吃上湿拌料。
水厕所:每天彻底清扫栏舍,保持栏舍清洁干燥;水厕每3天换一次。
2、猪舍外围卫生管理每周必须对猪舍外围进行一次彻底大扫除,疏通下水道、消毒蓄水池等。
三、饲喂管理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生理需求,制定科学的用料方案,为了换料不产生应激,必须把原饲料和新饲料以相应比例混合饲喂,如下:四、健康检查1、检查方式及工具:肉眼观察,体温计或红外线测温仪进行测量。
猪的正常体温为38~39.3℃(直肠温度)。
不同年龄的猪体温略有差别,保育猪一般为39.0℃;一般傍晚猪的正常体温比上午猪的正常体温高0.5℃。
2、检查内容:看毛色:健康猪皮毛光滑,皮肤有弹性,若皮毛干枯粗乱无光,则是营养不良或病猪。
健康猪的皮肤干净,毛色发亮,具有弹性。
若皮肤表面发生肿胀、溃疡、小结节,多处出现红斑,特别是出现针尖大小的出血点,指压不褪时为病态。
看食欲:健康的猪食欲旺盛,如食欲突然减退,吃食习惯反常,甚至停食是病态表现,若食欲减少,喜欢饮水,则多为热性病。
看眼睛:健康猪两眼明亮有神,病猪眼睛无神,有泪带眼屎,眼结膜充血潮红。
看鼻液:无病的猪鼻没有鼻液,有病的猪鼻流清涕,多为风寒感冒,鼻涕粘稠是肺部有热的表现,鼻液含泡沫,是患有肺水肿或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
看鼻突:鼻吻突清亮光洁湿润为无病猪,若干燥或龟裂,多是高热和严重脱水的表现。
看粪便:健康猪粪便柔软湿润,呈圆锥状,没有特殊气味,若粪便干燥、硬固、量少,多为热性病,粪便稀薄如水或呈稀泥状,排粪次数明显增多,或大便失禁,多为肠炎,肠道寄生虫感染,仔猪排出灰白色、灰黄色或黄绿色水样粪便并带腥臭味,为仔猪白痢。
保育舍饲养作业指导书课件

3.2.保育猪饲养员 3.2.1.协助组长做好保育猪转群、调 整工作。 3.2.2.协助组长做好保育猪预防注射 工作。 3.2.3.负责保育猪的饲养管理工作。 3.2.4.负责本岗位生产数据的记录工 作。
保育舍饲养作业指导书
4、工作程序 4.1.工作目标 4.1.1.保育期成活率97%以上。 4.1.2.保育猪出栏正品率96%以上。 4.1.3.49日龄肉猪苗出栏体重15千克 以上。 4.1.4. 63日龄种猪苗出栏体重21千克 以上。 4.1.5该阶段料肉比1.60:1
保育舍饲养作业指导 书
研究员 王永延
PPT制作:郭昭君
保育舍饲养作业指导书
1.目的 规范保育猪的饲养管理,确保猪只 健康生长。 2.范围 保育舍
保育舍饲养作业指导书
3.1.保育组长 3.1.1.负责指导、监督饲养员养好保育猪。 3.1.2.负责指导、监督饲养员做好环境控制、 猪只疾病防治工作。 3.1.3.负责组织本组猪舍的冲洗消毒工作。 3.1.4.负责组织本组仔猪转群、调整工作。 3.1.5.负责仔猪预防注射工作。 3.1.6.负责跟踪、监控生产数据的记录和报表 统计工作。
保育舍饲养作业指导书
.2.操作方法 4.2.1.进猪前准备: 空栏彻底冲洗消毒,一般要求程序 是:打扫卫生→清水冲洗→2—3%烧 碱消毒→晾干后进行第二次消毒。 检查猪栏设备及饮水器是否正常, 对不能正常运作的设备应及时通知 维修人员进行维护。
保育舍饲养作业指导书
4.2.2.猪群转入 转入猪群每周一批次,按顺序在保育舍单元 猪栏定位。 猪群转入后进行调整,首先种猪苗和肉猪苗 分开,其次是公母、大小和强弱分栏,保持 合理的密度。分群合群时,为了减少相互咬 架而产生应激,应遵守“ 留弱不留强”,“拆多不 拆少”,“夜并昼不并”的原则,可对并圈的猪只 喷洒有味消毒药液,以清除气味差异,调栏 后饲养人员要多加观察。
猪场标准化管理操作手册

猪场标准化管理操作手册猪场标准化管理操作手册1. 猪场概述1.1 介绍猪场的历史和发展背景1.2 描述猪场的规模和产能1.3 说明猪场的组织架构和人员分工1.4 提供猪场的基础设施和生产设备的概述2. 猪舍管理2.1 猪舍建设和设计2.2 猪舍的消毒和清洁2.3 猪舍的温度、湿度和通风控制2.4 猪舍的照明和噪音管理2.5 猪舍的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3. 猪群管理3.1 猪种选择和引进3.2 猪群的饲养管理和营养需求3.3 猪的生长监测和体重控制 3.4 猪群的疾病预防和免疫3.5 猪群的育种和繁殖管理4. 饲料管理4.1 饲料配方和营养要求4.2 饲料的采购和质量检验 4.3 饲料的存储和搬运4.4 饲料的喂养和定量控制4.5 饲料的浪费和剩余处理5. 疾病控制5.1 疾病防控计划和策略5.2 疾病监测和报告要求5.3 疫苗接种和药物使用规范 5.4 疫情处理和隔离措施5.5 疾病爆发的紧急处理措施6. 兽医保健6.1 兽医定期检查和诊断6.2 兽医保健措施和药物使用6.3 兽医疾病处理和手术规范6.4 兽医记录和健康档案管理7. 废弃物处理7.1 废弃物收集和分类处理7.2 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7.3 废弃物的环境污染防控措施7.4 废弃物处理设施和设备的维护8. 安全生产8.1 生产安全教育和培训8.2 安全设备和防护用品要求8.3 安全操作规程和操作流程8.4 安全事故的应急预防和处理8.5 安全巡检和隐患排查9. 附件9.1 猪舍建设图纸9.2 饲料配方表格9.3 疫苗和药品采购清单9.4 安全设备清单9.5 废弃物处理许可证法律名词及注释:1. 疫苗接种:使用疫苗注射,激活动物体内的免疫系统,为动物建立免疫保护屏障。
2. 饲料配方:根据动物的品种、年龄和营养需求,合理调配不同成分的饲料,满足动物的生长和发育需要。
3. 废弃物处理许可证:由相关部门颁发的证书,允许猪场进行废弃物的收集、运输、处理和利用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工作目标
1.保育期成活率94%—97%以上。
2. 7周龄转出体重14Kg以上。
3. 9周龄转出体重20K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以上。
二.工作日程
7:30~8:30喂饲
8:30~10:30清理卫生、其他工作
10:30~11:00喂饲
14:00~14:30喂饲
14:30~16:30清理卫生、其他工作
5、及时调整猪群,强弱、大小分群,保持合理的密度,病猪、僵猪及时隔离饲养。注意链球菌病的防治。
6、保持圈舍卫生,加强猪群调教,训练猪群吃料、睡觉、排便“三定位”。尽可能不用水冲洗有猪的猪栏(炎热季节除外)。注意舍内湿度。
7、头一周,饲料中适当添加一些抗应激药物
8、清理卫生时注意观察猪群排粪情况;喂料时观察食欲情况;休息时检查呼吸情况,发现病猪立即报告给技术员,严重病猪隔离饲养,统一用药。
16:00~17:00喂饲
17:00~18:00其它工作
三.操作规程
1、转入猪前,空栏要彻底冲洗消毒,空栏时间不少于3天。
2、转入、转出猪群每周一批次,猪栏的猪群批次清楚明了,强弱分群。
3、诱导仔猪饮水和吃料。经常检查饮水器。
4、头两天注意限料,以防消化不良引起下痢。以后自由采食,勤添少添,每天添料3-4次。
9、按季节温度的变化,做好通风换气、防暑降温及防寒保温工作。注意舍内有害气体浓度。
10、分群合群时,为了减少相互咬架而产生应激,应遵守“留弱不留强”,“拆多不拆少”,“夜并昼不并”的原则,可对并圈的猪喷洒药液(如来苏儿)或碘制剂消毒液,清除气味差异,并后饲养人员要多加观察(此条也适合于其它猪群)。
11、每周消毒两次,每周消毒药更换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