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针式万用表使用方法及读数
指针式万用表测电压的使用方法 (1)

指针式万用表测电压的使用方法
指针式万用表是一种常见的电子测量工具,可用于测量电压、电流、电阻等电子参数。
下面是在使用指针式万用表测量电压时应注意的使用方法:
1. 确认电源电压符合万用表量程范围。
2. 将万用表的功能选择旋钮拨至“V”档(电压档)。
3. 将万用表的红表笔插入“+”插孔,黑表笔插入“-”插孔(有些万用表可能还有接地孔,用于连接负极)。
4. 将万用表的红、黑表笔分别接入被测电路的两端,并读取万用表上的电压读数。
5. 在测量时要注意,万用表的“0”刻度线通常在电压档的低端,因此当被测电压为负数时,读数会显示为负值。
6. 如果需要测量较高的电压,可以将万用表的功能选择旋钮拨至适当的电压档位。
但是,在选择电压档位时要注意,表的量程不应超过被测电压的两倍,否则可能会导致万用表或被测电路受损。
7. 在测量过程中,应注意保持万用表与被测电路的连接稳定,避免产生不准确的读数。
8. 在测量结束后,应将万用表的功能选择旋钮拨至“OFF”档,并关闭万用表电源。
总之,正确使用指针式万用表测量电压需要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注意安全并遵循使用规则,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指针式万用表读ma数

指针式万用表读ma数
指针式万用表读数为“mA”的方法如下:
观察万用表功能,“A一V一Ω”表示可测量电流、电压及电阻。
观察电流表盘(mA)及测量和最小刻度数。
观察电阻表盘(Ω)及测量和最小刻度数。
以测量电阻为例,观察旋钮指向电阻挡位1KΩ。
测量直流电流时,红表笔为正表笔,插入“mA”插孔或者“A”插孔,黑表笔为负表笔,插入“COM”插孔,测量选择开关旋转到“直流A”档,传入被测电路即可测量。
数字万用表测量交流电流与测量直流电流相似,转动测量开关至所需的“交流“A”档,数字万用表串入被测电路即可。
测量200mA以下直流电时,红表笔应插入“mA”插孔,测量200mA及以上直流电流时,红表笔应插入“A”插孔。
指针式万用表的读数方法是:满度值(刻度线最右边)等于所选量程档位数,根据表针指示位置折算出测量结果。
请注意,指针式万用表的读数可能因品牌和型号而有所不同。
如有需要,建议参考相应万用表的说明书或联系专业人士进行操作。
指针式万用表的使用(讲课稿)

万用表常识万用表是用来测量交直流电压、电阻、直流电流等的仪表。
它是由电流表(俗称表头)、刻度盘、量程选择开关、表笔等组成。
使用时如果把量程选择开关指向直流电流范围时,电流表M并接一些分流电阻来实现扩大量程之目的,使它成为一个具有几个大小不同量程的电流表。
测量结果要看刻度盘上直流电流刻度来读数。
通常刻度盘上第二行为电流刻度。
同样,如果量程选择开关指向直流电压范围时,表头串接另外一些电阻(用串联电阻分压的原理,使它成为一个多程量的电压表)。
读数要看刻度盘上直流电压刻度。
大多数的万用表电压和电流合用一刻度。
(如何实现?)如果在测量直流电压的电路中接入一个整流器,便可测交流电压了。
测电阻的原理与测直流电压相仿,只是测试时还须加一组电池。
选择开关指向电阻范围时,刻度盘上找第一行电阻专用刻度读数即可。
现以MF30型万用表为例,介绍它的使用方法。
使用前的准备第一,使用万用表之前,必须熟悉量程选择开关的作用。
切不可弄错档位。
例如:测量电压时误将选择开关拨在电流或电阻档时,容易把表头烧坏。
?第二,使用前观察一下表针是否指在零位。
如果不指零位,可用螺丝刀调节表头上机械调零螺丝,使表针回零(一般不必每次都调)。
红表笔要插入正极插口,黑表笔要插入负极插口。
电压的测量将量程选择开关的尖头对准标有V的五档范围内。
若是测交流电压则应指向V处。
依此类推,如果要改测电阻,开关应指向Ω档范围。
测电流应指向mA或UA。
测量电压时,要把电表表笔并接在被测电路上。
根据被测电路的大约数值,选择一个合适的量程位置。
干电池每节最大值为1.5V,所以可放在5V量程档。
这时在面板上表针满刻度读数的500应作5来读数。
即缩小100倍。
如果表针指在300刻度处,则读为3V。
注意量程开关尖头所指数值即为表头上表针满刻度读数的对应值,读表时只要据此折算,即可读出实值。
除了电阻档外,量程开关所有档均按此方法读测量结果。
测量直流电压时应注意正、负极性,若表笔接反了,表针会反打。
指针式万用表测量电阻的方法

指针式万用表测量电阻的方法
用指针式万用表测电阻的过程是:
1、先选择档位(有×1,×10,×100,×1K等),然后将两表笔直接接触,调整调零电阻(可旋转那个电位器)使指针指在0欧刻度处。
(这一步叫“电阻调零)
2、再将两表笔分别与待测电阻两端相连(留意这个电阻不要连接到其他电路中),则该电阻的阻值是示数*倍数。
例:使用×100档,指针指在20刻度处,则结果是20*100=2000欧。
注:指针在刻度盘中间四周时,所测的结果较精确。
(若指针太靠近刻度盘两端,则要换档重新调零后测量)
(1)电阻若在线测量,应首先切断被测电路的电源和迂回支路.使该电阻所在支路呈开路状态。
(2)先把转换开关旋到电阻“Ω”挡范围内,再依据大致估值选择适当的电阻倍率挡。
(3)测量前应先进行Ω挡校零。
方法是:将两表笔短接,看指针是否指在Ω零刻度上;若不指零,则转动Ω调零钮校准至指针指零。
(4)将表笔分别和被测电阻两端相连,此时指针将偏转,若指针未停留在刻度尺的1/3~2/3范围内,应变换倍率挡,使指针最终指在该范围内(由于指针在该范围内测量精确度较高)。
需要留意的是,每次变换倍率后,都须重新校准Ω零位,然后才可测量。
(5)按指针停留位置读取读数:被测电阻值=指针指示读数×倍率数。
指针式万用表的读数方法、

R= 4.6 x10KΩ=46KΩ
测量电阻的步骤: 总结归纳:
1、机械调零 2、选择合适的量程 3、欧姆调零 4、连接电阻进行测量 5、读数 6、测量完毕,将量程选择开关调到交流电压最大档
测量电阻注意事项:
1、要选择合适的量程,使指针在中值附近。 4、不能带电测量
2、每次更换量程要进行欧姆调零。
三、基本使用方法
测量电阻的方法
(一) 、使用前的准备
1、上好电池(注意电池正负极) 2、插好表笔。 “-”黑;“+”红 3、机械调零:
万用表在测量前,应注意水 平放置时,表头指针是否处于交 直流挡标尺的零刻度线上,否则 读数会有较大的误差。若不在零 位,应通过机械调零的方法(即 使用小螺丝刀调整表头下方机械 调零旋钮)使指针回到零位。
B、已知直流电压的极性,未知直流电压的大小 将万用表的量程开关掷在直流电压档最大量程上,黑表笔
接在被测电压的负极,红表笔接在被测电压的正极,观察表针摆 动幅度大小,如果幅度很小,则减小一个量程,直到表针指向中 心范围,所选量程才合适。(此时测量误差最小)。
C、已知直流电压的大小和极性 将量程开关掷在直流电压档的合适档位上,红笔接正,
4、测量高压时,要站在干燥绝缘板上,并一手操作,防止意外事 故。
5、电阻各档党用干电池应定期检查、更换,以保证测量精度。如 长期不使用,应取出电池,以防止电解液溢出腐蚀而损坏其它零件。
6、仪表应保持在室温为0~40摄氏度,相对温度不超过80%,并不 含有腐蚀性气体的场所。
5、两手不可与表笔金属部分接触。
3、在不知道被测电压大致数值时, 要选择最大量程,然后再调至合 适量程。
6、测量高压时,要站在干燥绝缘板 上,并一手操作,防止意外事故。
指针式万用电表的操作规程

【指针式万用电表的操作规程】1、准备(1)认清万用表的表面和分度尺。
(2)注意指针是否指“0”。
若不指“0”,调节“机械调零”旋钮,使指针指“0”。
(3)接好表笔(红表笔应插入标有“+”号的孔)。
(4)根据待测量的种类(交流或直流,电压、电流或电阻等)及大小,将“选择开关”拨到合适的位置。
若不知待测量的大小,应选择最大量程(或倍率)先行试测。
若指针偏转程度太小,可逐次选择较小量程(或倍率)。
2、测量(1)测直流电流或直流电压时,红表笔应接入电路中高电位一端(或电流总是从红表笔流入电表)。
(2)测量电流时,万用电表必须与待测对象串联;测电压时,它必须与侍测对象并联。
(3)测电流或电压时,手不要接触表笔金属部分,以免触电。
(4)绝对不允许用电流档或欧姆档去测量电压!(5)试测时应用跃接法,即在表笔接触测试点的同时,注视指针偏转情况,并随时准备在出现意外(指针超过满刻度,指针反偏等)时,迅速将电笔脱离测试点。
(6)测电阻时,每次换档后都要调节零点(若不能调零,则必须更换新电池。
切勿用力再旋“调零”旋钮,以免损坏)。
此外,不要双手同时接触两支表笔的金属部分,测量高阻值电阻更要注意。
(7)待测电阻不能带电,更不能用万用电表测电源内阻。
若电路中有电容,应先放电。
也不能测额定电流很小的电阻(如灵敏电流计的内阻等)。
3、结束测量完毕,务必将”选择开关”拨离欧姆档,应拨到空档或最大交流电压档,以保安全。
【步骤】1、观察万用表仔细观察万用表板面,认清各标度尺的意义,并弄清“转换开关”和欧姆“调零”旋钮的使用。
2、测量电阻(1)选择适当的倍率档,测出标称值为10Ω,200Ω,l5kΩ电阻的阻值。
(2)测出这三个电阻的并联电阻。
3、测量交流电压选择适当的量程测出交流电压。
4、检查电路故障万用电表常常用来检查电路,排除故障。
在实验中往往会遇到连好的电路合上开关后,不能正常工作的情况,而仔细检查电路联线并没有错误,说明电路出了故障。
指针式万用表

指针式万用表指针式万用表是由一只灵敏度很高的直流电流表(微安表)作表头,再加上挡位选择开关和相关的电路组成的。
本节以M-47型指针式万用表为例来介绍指针式万用表的使用。
图2-1是M-47型指针式万用表的面板图。
1、M-47型指针万用表的面板介绍从图2-1可以看出,指针式万用表面板主要由刻度盘、挡位选择开关、旋钮和一些插孔组成。
(1)刻度盘第一条标有“Ω”符号的为欧姆刻度线。
在测量元件阻值时查看该刻度线。
这条刻度线最右端刻度表示的阻值最小,为0;最左端刻度表示的阻值最大,为∞(无穷大)。
在未测量时表针指在左端无穷大处。
第二条标有“V、mA”符号的为直、交流电压/ 电流刻度线。
在测量直流电压、电流和交流电压时都查看这条刻度线。
该刻度线最左端刻度表示最小值,最右端刻度表示最大值,在刻度线下方标有三组数,他们的最大值分别是250、50和10。
当选择不同挡位时,要将刻度线的最大刻度看作该挡位最大量程值。
如挡位选择开关置于“50V”挡测量时,表针指在第二刻度线最大刻度处,表示此时测量的电压值为50V (而不是10V或250 V)第三条标有“AC10V”字样的为交流10V挡专用刻度线。
在挡位开关置于交流10V挡测量时查看该刻度线。
第四条有“h FE”字样的为三极管放大倍数刻度线。
在测量三极管放大倍数时查看这条刻度线。
第五条标有“C(υF)”字样的为电容容量刻度线。
在测量电容的电容量时查看这条刻度线。
第六条标有“L(H)”字样的为电感量刻度线。
在测量电感的电感量时查看这条刻度线。
第七条标有“dB”字样的为音频电平刻度线。
在测量音频信号电平时查看这条刻度线。
(2)挡位选择开关指针式万用表可以测量电压、电流、元件阻值和三极管放大倍数等,在测量不同的量时,挡位开关应置于不同的挡位。
挡位选择开关如图2-3所示,它可以分为欧姆挡、三极管放大倍数挡、直流电流挡、直流电压挡和交流电压挡。
除三极管放大倍数挡外,其他各挡位根据测量值的大小又细分成多挡。
指针式万用表的读数方法(一)

指针式万用表的读数方法(一)指针式万用表的读数1. 什么是指针式万用表指针式万用表是一种用于测量电压、电流和电阻等电学参数的仪器。
它使用指针来指示测量结果,并通过旋钮或拨轮来选择不同的测量范围。
2. 如何读取电压•将测试笔的红色插头与测量点的正极连接,黑色插头与负极连接。
•选择正确的电压测量范围,通常有选项如VDC和VAC。
•读取指针所指示的电压值。
注意,指针通常会在不同的刻度上有多个标度线,需要根据最近的标度线进行读数。
3. 如何读取电流•将测试笔的红色插头插入电流测量端口中的mA或A插孔,黑色插头插入COM插孔。
•如果需要测量小电流,选择mA插孔;如果需要测量大电流,选择A插孔,并确保旋钮选择正确的测量范围。
•将被测电路中的一端与测试笔的红色插头连接,另一端与黑色插头连接。
•打开被测电路,并读取指针所指示的电流值。
注意,指针通常会在不同的刻度上有多个标度线,需要根据最近的标度线进行读数。
4. 如何读取电阻•关闭电路电源,并确保被测电阻已经分离出电路。
•将测试笔的红色插头与电阻的一端连接,黑色插头与另一端连接。
•选择正确的电阻测量范围,通常有选项如Ω。
•读取指针所指示的电阻值。
注意,如果电阻过大超出测量范围,指针可能会指向无限大。
5. 一些注意事项•在测量之前,确保仪器的电池电量充足,以免影响测量准确性。
•在进行不同类型的测量时,务必选择正确的测量范围,以避免损坏仪器或得到不准确的测量结果。
•在进行电流测量时,一定要注意电流的方向,以免发生短路或其他危险情况。
•使用指针式万用表时,需要小心操作,以防止摇动或冲击导致指针偏移或损坏。
通过以上的方法,你可以准确地读取指针式万用表的测量结果,并将其应用于电路调试、维修和实验等各种场景中。
无论你是学生、工程师还是爱好者,掌握正确的读数方法是处理电学问题的基础。
祝愿你在使用指针式万用表时取得成功!6. 如何选择合适的测量范围在使用指针式万用表进行测量时,选择合适的测量范围非常重要,这样可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并保护仪器免受损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全的万用表使用方法一、指针表和数字表的选用:1、指针表读取精度较差,但指针摆动的过程比较直观,其摆动速度幅度有时也能比较客观地反映了被测量的大小(比如测电视机数据总线(SDL)在传送数据时的轻微抖动);数字表读数直观,但数字变化的过程看起来很杂乱,不太容易观看。
2、指针表内一般有两块电池,一块低电压的1.5V,一块是高电压的9V或15V,其黑表笔相对红表笔来说是正端。
数字表则常用一块6V或9V的电池。
在电阻档,指针表的表笔输出电流相对数字表来说要大很多,用R×1Ω档可以使扬声器发出响亮的“哒”声,用R×10kΩ档甚至可以点亮发光二极管(LED)。
3、在电压档,指针表内阻相对数字表来说比较小,测量精度相比较差。
某些高电压微电流的场合甚至无法测准,因为其内阻会对被测电路造成影响(比如在测电视机显像管的加速级电压时测量值会比实际值低很多)。
数字表电压档的内阻很大,至少在兆欧级,对被测电路影响很小。
但极高的输出阻抗使其易受感应电压的影响,在一些电磁干扰比较强的场合测出的数据可能是虚的。
4、总之,在相对来说大电流高电压的模拟电路测量中适用指针表,比如电视机、音响功放。
在低电压小电流的数字电路测量中适用数字表,比如BP机、手机等。
不是绝对的,可根据情况选用指针表和数字表。
二、测量技巧(如不作说明,则指用的是指针表):1、测喇叭、耳机、动圈式话筒:用R×1Ω档,任一表笔接一端,另一表笔点触另一端,正常时会发出清脆响量的“哒”声。
如果不响,则是线圈断了,如果响声小而尖,则是有擦圈问题,也不能用。
2、测电容:用电阻档,根据电容容量选择适当的量程,并注意测量时对于电解电容黑表笔要接电容正极。
①、估测微波法级电容容量的大小:可凭经验或参照相同容量的标准电容,根据指针摆动的最大幅度来判定。
所参照的电容不必耐压值也一样,只要容量相同即可,例如估测一个100μF/250V的电容可用一个100μF/25V的电容来参照,只要它们指针摆动最大幅度一样,即可断定容量一样。
②、估测皮法级电容容量大小:要用R×10kΩ档,但只能测到1000pF以上的电容。
对1000pF或稍大一点的电容,只要表针稍有摆动,即可认为容量够了。
③、测电容是否漏电:对一千微法以上的电容,可先用R×10Ω档将其快速充电,并初步估测电容容量,然后改到R×1kΩ档继续测一会儿,这时指针不应回返,而应停在或十分接近∞处,否则就是有漏电现象。
对一些几十微法以下的定时或振荡电容(比如彩电开关电源的振荡电容),对其漏电特性要求非常高,只要稍有漏电就不能用,这时可在R×1kΩ档充完电后再改用R×10kΩ档继续测量,同样表针应停在∞处而不应回返。
3、在路测二极管、三极管、稳压管好坏:因为在实际电路中,三极管的偏置电阻或二极管、稳压管的周边电阻一般都比较大,大都在几百几千欧姆以上,这样,我们就可以用万用表的R×10Ω或R×1Ω档来在路测量PN结的好坏。
在路测量时,用R×10Ω档测PN结应有较明显的正反向特性(如果正反向电阻相差不太明显,可改用R×1Ω档来测),一般正向电阻在R×10Ω档测时表针应指示在200Ω左右,在R×1Ω档测时表针应指示在30Ω左右(根据不同表型可能略有出入)。
如果测量结果正向阻值太大或反向阻值太小,都说明这个PN结有问题,这个管子也就有问题了。
这种方法对于维修时特别有效,可以非常快速地找出坏管,甚至可以测出尚未完全坏掉但特性变坏的管子。
比如当你用小阻值档测量某个PN结正向电阻过大,如果你把它焊下来用常用的R×1kΩ档再测,可能还是正常的,其实这个管子的特性已经变坏了,不能正常工作或不稳定了。
4、测电阻:重要的是要选好量程,当指针指示于1/3~2/3满量程时测量精度最高,读数最准确。
要注意的是,在用R×10k电阻档测兆欧级的大阻值电阻时,不可将手指捏在电阻两端,这样人体电阻会使测量结果偏小。
对于常见的进口型号的大功率塑封管,其c 极基本都是在中间(我还没见过b在中间的)。
中、小功率管有的b极可能在中间。
比如常用的9014三极管及其系列的其它型号三极管、2SC1815、2N5401、2N5551等三极管,其b极有的在就中间。
当然它们也有c极在中间的。
所以在维修更换三极管时,尤其是这些小功率三极管,不可拿来就按原样直接安上,一定要先测一下。
仅用万用表作为检测工具的集成电路的检测方法--------------------------------------------------------------------------------编者按:虽说集成电路代换有方,但拆卸毕竟较麻烦。
因此,在拆之前应确切判断集成电路是否确实已损坏及损坏的程度,避免盲目拆卸。
本文介绍了仅用万用表作为检测工具的不在路和在路检测集成电路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文中所述在路检测的四种方法(直流电阻、电压、交流电压和总电流的测量)是业余维修中实用且常用的检测法。
这里,也希望大家提供其他实用的(集成电路和元器件)判别检测经验。
一、不在路检测这种方法是在IC未焊入电路时进行的,一般情况下可用万用表测量各引脚对应于接地引脚之间的正、反向电阻值,并和完好的IC进行比较。
二、在路检测这是一种通过万用表检测IC各引脚在路(IC在电路中)直流电阻、对地交直流电压以及总工作电流的检测方法。
这种方法克服了代换试验法需要有可代换IC的局限性和拆卸IC的麻烦,是检测IC最常用和实用的方法。
1.在路直流电阻检测法这是一种用万用表欧姆挡,直接在线路板上测量IC各引脚和外围元件的正反向直流电阻值,并与正常数据相比较,来发现和确定故障的方法。
测量时要注意以下三点:(1)测量前要先断开电源,以免测试时损坏电表和元件。
(2)万用表电阻挡的内部电压不得大于6V,量程最好用R×100或R×1k挡。
(3)测量IC引脚参数时,要注意测量条件,如被测机型、与IC相关的电位器的滑动臂位置等,还要考虑外围电路元件的好坏。
2.直流工作电压测量法这是一种在通电情况下,用万用表直流电压挡对直流供电电压、外围元件的工作电压进行测量;检测IC各引脚对地直流电压值,并与正常值相比较,进而压缩故障范围,找出损坏的元件。
测量时要注意以下八点:(1)万用表要有足够大的内阻,至少要大于被测电路电阻的10倍以上,以免造成较大的测量误差。
(2)通常把各电位器旋到中间位置,如果是电视机,信号源要采用标准彩条信号发生器。
(3)表笔或探头要采取防滑措施。
因任何瞬间短路都容易损坏IC。
可采取如下方法防止表笔滑动:取一段自行车用气门芯套在表笔尖上,并长出表笔尖约0.5mm左右,这既能使表笔尖良好地与被测试点接触,又能有效防止打滑,即使碰上邻近点也不会短路。
(4)当测得某一引脚电压与正常值不符时,应根据该引脚电压对IC正常工作有无重要影响以及其他引脚电压的相应变化进行分析,才能判断IC的好坏。
(5)IC引脚电压会受外围元器件影响。
当外围元器件发生漏电、短路、开路或变值时,或外围电路连接的是一个阻值可变的电位器,则电位器滑动臂所处的位置不同,都会使引脚电压发生变化。
(6)若IC各引脚电压正常,则一般认为IC正常;若IC部分引脚电压异常,则应从偏离正常值最大处入手,检查外围元件有无故障,若无故障,则IC很可能损坏。
(7)对于动态接收装置,如电视机,在有无信号时,IC各引脚电压是不同的。
如发现引脚电压不该变化的反而变化大,该随信号大小和可调元件不同位置而变化的反而不变化,就可确定IC损坏。
(8)对于多种工作方式的装置,如录像机,在不同工作方式下,IC各引脚电压也是不同的。
3.交流工作电压测量法为了掌握IC交流信号的变化情况,可以用带有dB插孔的万用表对IC的交流工作电压进行近似测量。
检测时万用表置于交流电压挡,正表笔插入dB插孔;对于无dB插孔的万用表,需要在正表笔串接一只0.1~0.5μF隔直电容。
该法适用于工作频率比较低的IC,如电视机的视频放大级、场扫描电路等。
由于这些电路的固有频率不同,波形不同,所以所测的数据是近似值,只能供参考。
4.总电流测量法该法是通过检测IC电源进线的总电流,来判断IC好坏的一种方法。
由于IC内部绝大多数为直接耦合,IC损坏时(如某一个PN结击穿或开路)会引起后级饱和与截止,使总电流发生变化。
所以通过测量总电流的方法可以判断IC的好坏。
也可用测量电源通路中电阻的电压降,用欧姆定律计算出总电流值。
以上检测方法,各有利弊,在实际应用中最好将各种方法结合起来,灵活运用。
如何借助万用表检测可控硅--------------------------------------------------------------------------------可控硅分单向可控硅和双向可控硅两种,都是三个电极。
单向可控硅有阴极(K)、阳极(A)、控制极(G)。
双向可控硅等效于两只单项可控硅反向并联而成。
即其中一只单向硅阳极与另一只阴极相边连,其引出端称T2极,其中一只单向硅阴极与另一只阳极相连,其引出端称T2极,剩下则为控制极(G)。
1、单、双向可控硅的判别:先任测两个极,若正、反测指针均不动(R×1挡),可能是A、K或G、A极(对单向可控硅)也可能是T2、T1或T2、G极(对双向可控硅)。
若其中有一次测量指示为几十至几百欧,则必为单向可控硅。
且红笔所接为K极,黑笔接的为G极,剩下即为A极。
若正、反向测批示均为几十至几百欧,则必为双向可控硅。
再将旋钮拨至R×1或R×10挡复测,其中必有一次阻值稍大,则稍大的一次红笔接的为G极,黑笔所接为T1极,余下是T2极。
2、性能的差别:将旋钮拨至R×1挡,对于1~6A 单向可控硅,红笔接K极,黑笔同时接通G、A极,在保持黑笔不脱离A极状态下断开G极,指针应指示几十欧至一百欧,此时可控硅已被触发,且触发电压低(或触发电流小)。
然后瞬时断开A极再接通,指针应退回∞位置,则表明可控硅良好。
对于1~6A双向可控硅,红笔接T1极,黑笔同时接G、T2极,在保证黑笔不脱离T2极的前提下断开G 极,指针应指示为几十至一百多欧(视可控硅电流大小、厂家不同而异)。
然后将两笔对调,重复上述步骤测一次,指针指示还要比上一次稍大十几至几十欧,则表明可控硅良好,且触发电压(或电流)小。
若保持接通A极或T2极时断开G极,指针立即退回∞位置,则说明可控硅触发电流太大或损坏。
可按图2方法进一步测量,对于单向可控硅,闭合开关K,灯应发亮,断开K灯仍不息灭,否则说明可控硅损坏。
对于双向可控硅,闭合开关K,灯应发亮,断开K,灯应不息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