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瘤病例汇报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病例分享精选全文完整版

Riedell PA, Smith SM. Cancer. 2018 Dec 15;124(24):4622-4632.
BT作K依用赖机的制NF-κB激活对淋巴瘤细胞生存发挥关键作用
B细胞受体(BCR)信号传导对B细胞存活的调节
双侧乳腺扫查:
双侧乳腺扫查:
双乳腺体层不厚,回声欠均匀,导管未见明显扩张。
双乳腺体层不厚,回声欠均匀,导管未见明显扩张,
右乳11-12点钟方向腺体层内一片状低回声区,范围约 右侧乳腺腺体层未见明显占位性病变。
37×14mm,边界欠清,形态欠规则,内部回声不均匀,
左乳11-3点钟方向腺体层内见片状低回声区,长径超出
髓质分界欠清,CDFI内可见短杆状血流信号。
右侧腋窝未见明显异常回声淋巴结。
病理病理
2021年3月5日病理(左乳肿块穿刺物)HE结合免疫组化标记符合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倾向弥漫 性大B细胞淋巴瘤,非生发中心来源。免疫组化:CD45(+),CD20 (+), PAX-5 (+), CD79a (+), CD21 (+), CD10 (-) , CD5 (-) , CD3 (-) ,MUM-1 (-) ,Bcl-6 (+) , Bcl-2 (+,>70%), C-Myc(+40-50%),CyclinD1 (-) ,CD30 (-) ,TdT (-) ,Syn (-) ,CgA (-) ,MPO(-) ,Ki-67(+, 约70%),
N=10 5 (50%) / 1 (10%) / 4 (40%)
3/10 (30%) 7/10 (70%) 8/10 (80%) 7/10 (70%)
通过胸腔积液诊断淋巴瘤病例分享

通过胸腔积液诊断淋巴瘤病例分享【临床资料】患者男性,25岁。
因发热、左颈部淋巴结肿大1个月就诊。
1个月来午后低热,最高T 37. 7℃,伴左颈部疼痛。
检查查体:左颈可触及肿大结节2个,分别为2. 5 cm × 2 cm 和1 cm × 0. 8 cm大小。
血常规检查未见异常,血沉、CRP 高于正常,肝功各项指标均异常。
EB 病毒、CMV病毒血清抗体滴度均在正常范围内。
患者既往身体健康,无艾滋病史,无免疫抑制剂服用史,起病以来发生2次口腔溃疡。
入院后做骨髓穿刺,骨髓涂片未见异常;骨髓活检显示骨髓造血组织比例大致正常,未见异常细胞。
腹部CT示脾大,有副脾,腹膜后及肝门区多发小淋巴结。
胸部CT示双肺内多发结节影,右肺胸膜下线影,左侧胸腔积液。
PET-CT发现全身多处代谢增高的淋巴结;骨多处代谢增高灶;多处肌肉代谢增高灶,左后下胸膜代谢增高灶,左侧大量胸腔积液,结合临床高度怀疑淋巴瘤。
入院2周后再次查体,于双侧颈部、锁骨下、双侧耳前、双侧腋窝、双腹股沟均可触及肿大淋巴结,最大者2 cm × 1. 5 cm大小,质韧、轻压痛。
取锁骨下淋巴结活检,并抽取胸腔积液送检。
细胞学检查常规涂片镜下见细胞丰富,单个散在,很少聚集;未见乳头状结构及成团排列的细胞。
共见3 种细胞:①较多高核浆比的单核淋巴细胞:细胞核形状不规则,呈圆形、椭圆形及马蹄形肾形) ,核仁清楚(图1A) ;②散在的多核细胞:细胞核排列成花环状或马蹄形,可见多个核仁(图1B) ;③双核细胞:核染色质空泡状,核仁明显,似霍奇金淋巴瘤中的R-S 细胞(图1C) ;3 种肿瘤细胞的胞质嗜酸性,可见空泡。
除以上类型的肿瘤细胞外,背景中还可见到小的成熟的淋巴细胞及间皮细胞。
沉渣包埋后HE 切片,细胞形态与涂片基本相同,3种肿瘤细胞均可见到(图2) ,粉染的背景下细胞仍散在分布,无成团结构。
免疫组化异型性大的单核细胞、多核细胞及双核细胞CD30 均强( + ) ,棕黄色颗粒沉积在细胞膜和细胞质内高尔基体密集区( 图3) ;肿瘤细胞EMA 和ALK(图4) 强( + ) ,CD68 和granzyme B 弥漫强( + ) ,CD15 和MUM-1 均(-) 。
原发性渗出性淋巴瘤1例报告

[ ywo d ] lmp o ; p i r fu in; n n Ho g kn Slmp o Ke r s y h ma rma yef so o - d e i y h ma
原 发 性 渗 出 性 淋 巴 瘤 ( r r f s n lmp o , E ) pi yef i ma u o y h ma P L 是 世 界卫 生 组 织 ( 0 1 淋 巴 造 血 系 统 肿 瘤 分 类 中 心 确 定 的一 20 ) 类 非 霍 奇 金 淋 巴瘤 ( NHL , 类 淋 巴瘤 仅 仅 发 生 在 体 腔 , 会 )该 不 累及 其 他 脏 器 , B细 胞 淋 巴 瘤 的 一 个 亚 型_ ] 是 1 。此 病 多 见 于 人 类 免疫 缺 陷 病 毒 ( V) 染 的 患 者 , 可 发 生 于 HI 血 清 HI 感 也 V 学 阴性 的 患 者 , 且 偶 尔见 于 心 脏 移 植 后 的 患 者 口 。现 将 本 科 并 ] 检 查 胸 腔 积 液 发 现 的 1例 P I结 合 文 献 复 习 讨 论 如 下 。 E
M e h d 1 c s fP t o s a e o EL ig o e y ci i n a h l g sd s u s d wi y o r h l g i d a n s d b l ca d p t o o y wa ic s e t c t mo p oo y,mmu o it c e c l n h n h s o h mia a d f w y o t y ( CM ) c mb n d wi h ea e i r t r e iw. s ls Th ie s s c a a t rz d b n l o c t me r F o ie t t e r l t d l e a u e r ve Re u t h t e d s a e wa h r c e ie y b d a i - a e fu in o t i i g mai n n y h c t swi o td t c a l u . o y c v t b s d e f so s c n an n l a tl mp o y e t u e e t b e l mp PEL wa s al o n h y g h su u l f u d i t e y n
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病例分析

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病例分析【一般资料】男性,35岁,农民【主诉】反复咳嗽、乏力1年,间断痰血10月,加重2月。
【现病史】患者1年前,“受凉”后出现咳嗽,咳少量白痰,伴有乏力。
无发热,无明显胸痛及心悸不适。
当地诊所就诊,给予抗炎、对症治疗,具体用药情况不详,症状好转。
后又反复咳嗽,咳少量白痰。
10个月前,患者出现痰中带有鲜红色血丝,无成口咯血。
未行进一步治疗。
2个月前,患者咳嗽加重,咳白痰,伴有气喘,间断出现痰血,无成口咯血。
当地抗炎、对症治疗,效不佳。
1天前,就诊于当地人民医院,行胸部CT检查,发现纵膈占位性病变。
为求进一步诊治今来我院就诊,门诊以“纵膈肿瘤”收入院。
发病以来,饮食、睡眠基本正常,大小便正常,体重减轻10余斤。
【既往史】近1年来,常有“双下肢皮肤痒感”。
无肝炎、结核病史及传染病密切接触史,无高血压、糖尿病史。
无手术及重大外伤史。
无食物、药物过敏及输血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查体】T:36.5℃,P:80次/分,R:19次/分,BP:120/75/mmhg。
青年男性,发育正常,营养一般,神志清,精神好,自主体位,查体合作。
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出血点。
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头颅无畸形,无异常隆起及压痛。
双眼睑无浮肿,结膜无充血,巩膜无黄染,两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
外耳道无异常分泌物。
鼻无畸形,通气良好,无异常分泌物。
口唇无紫绀,伸舌居中,扁桃体无肿大,咽部无充血。
颈部活动自如,右侧颈静脉怒张,气管居中,甲状腺未触及肿大。
胸部查体见专科检查。
周围血管未闻及杂音。
腹平坦,无腹壁静脉曲张及胃肠蠕动波,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未及,肝肾区无叩击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
肛门直肠未查及异常。
外生殖器未查及异常。
脊柱无畸形,椎体无压痛及叩击痛,脊柱活动度正常。
四肢无畸形,无杵状指(趾)。
无肌张力障碍,无运动障碍,双下肢无浮肿。
腹壁反射、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膝腱反射、跟腱反射正常。
巴彬斯基征及脑膜刺激征未引出。
淋巴瘤病例汇报课件(1)

医学影像科
病史介绍:
2013-9-25日入院:患者,女,55岁,“腹痛 10月,确诊淋巴瘤3周”之主诉入院。10月前 腹痛,当地医院诊断肠套叠,行“根治性右半 结肠切除术”术后病理:回盲部肠壁及肠系膜 淋巴结,免疫组化“B细胞淋巴瘤”。我院病 理会诊:“回盲部”黏膜相关淋巴瘤。
2013-9-26 胸、全腹、盆腔CT 肠系膜间隙多发稍大淋巴结。 右半结肠术后改变。
取活检病理:结肠小块黏膜套 细胞淋巴瘤。
肿瘤内科更改化疗方、盆腔CT: (1)与2015-5-15日片比较, 肠系膜间隙、右下腹手术区、 盆腔、腹膜后肿大淋巴结明显 缩小、消失。(2)直肠、乙状 结肠肠壁增厚减轻。
2014-2-11 胸、全腹、盆腔CT 行CHOP方案化疗 与前片2013-9-26片比较,肠系膜间隙淋巴结减小、消失。
2014-9-2 胸、全腹、盆腔CT 肠系膜淋巴结、腹膜后淋巴结不大。胆囊结石。
2014-9-3 全消化道造影,横结肠与小肠吻合,吻合口造影剂 通过顺畅。
2015-5-15结肠镜:全结肠满布 大小不等息肉样隆起,表面糜 烂、出血。
淋巴瘤主诉模板

主诉:左颈部(腋下、腹股沟)无痛性肿物6月,迅速增大2周;间断发热6月;间断腹痛6月;胸闷气短6月,加重1周;现病史:6月前患者无意发现左颈部肿物,无痛,约鸽卵大小,未行系统诊治。
2周前肿物明显增多增大,融合成团,病程中患者无发热、盗汗,无胸闷、气短,无咳嗽、咳痰,无呼吸困难,无吞咽困难,无腹痛、腹泻,无排便困难,无头晕、头痛,无恶心、呕吐,到我院就诊,行淋巴结活检术,病理报告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CD20阳性,拟行化疗,门诊以“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收入院。
6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发热,最高体温达37.6o C, 常发生于午后或晚间,无明显不适,晨起体温恢复正常。
6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腹痛,未行系统诊治。
2周前腹痛加重,到我院就诊腹部彩超示后腹膜淋巴结肿大,行剖腹探查术,病理报告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病程中患者无发热、盗汗,无胸闷、气短,无咳嗽、咳痰,无呼吸困难,无吞咽困难,无排便困难,无头晕、头痛,无恶心、呕吐,无呕血及黑便,无反酸、嗳气,拟行化疗,门诊以“弥漫大B 细胞淋巴瘤”收入院。
/6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气短,活动后明显,未行系统诊治。
2周前上述症状加重,到我院就诊,肺CT示前纵隔软组织肿物,行CT引导下经皮纵隔肿物穿刺活检,病理报告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CD20阳性,病程中患者无发热、盗汗,无吞咽困难,无排便困难,无头晕、头痛,无恶心、呕吐,无呕血及黑便,无反酸、嗳气,拟行化疗,门诊以“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收入院。
四、一辈子孤单并不可怕,如果我们可以从中提炼出自由,那我们就是幸福的。
许多长久的关系都以为忘记了当初所坚持与拥有的,最后又开始羡慕起孤单的人。
五、恋爱,在感情上,当你想征服对方的时候,实际上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被对方征服了。
首先是对方对你的吸引,然后才是你征服对方的欲望。
六、没有心如刀割,不再依依不舍,只有,沉默相隔……七、和你在一起只是我不想给任何人机会。
二十七、这个世界就这么不完美。
淋巴瘤病例分析

精选ppt
8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WBC 5.31×109/L, LY 29.2%, HGB 130g/L, BPC202×109/L
LDH: 228U/L 骨髓细胞学检查:(-) 胸部CT: 纵膈淋巴结肿大
颈部腋窝腹股沟淋巴结肿大骨髓涂片发现疑似淋巴瘤细胞13病例1病例2性别年龄岁7161发病时间确诊时间20089200912010420105ipi评分分期化疗方案2rcop6rchop8chop8疗程后诊疗2rchop复发暂无1chopedlbcl口咽部dlbcl与nkt细胞淋巴瘤的ct表现存在明显差异dlbclct表现为口咽的软组织肿块影多起源于舌扁桃体腭扁桃体及舌根部肿块较大时突向咽腔造成不同程度临床症状一般表面光整内部密度均匀增强ct中度均匀强化周围结构可见受压改变nkt细胞淋巴瘤ct多表现为弥漫浸润型
prolonged
prophylaxis
and
mainten精a选ncppet.
Haematologica,
2009;94(7):998-
16
1005
3 DLBCL CHOP21与 CHOP14的比较
• 在老年(60-80岁)、高危(aaIPR-CHOPl4两 年PFS分别为49%和63%,两年OS分别为 67%和70%,两者无显著差异。
Ziakas PD, Karsaliakos P, Mylonakis E. Effect of prophylactic lamivudine
for chemotherapy-associated hepatitis B reactivation in lymphoma: a
NKT细胞淋巴瘤 病例分析

【一般资料】女性,66岁岁,退休【主诉】双侧颈部淋巴结肿大1月余伴纳差7天【现病史】1.患者女77岁。
2.因“双侧颈部淋巴结肿大1月余伴纳差7天”入院。
3.查体:发育正常,营养良好,神志清楚,检查合作,自动体位。
颈软,气管居中。
双侧颌下、颈部、锁骨上、腋窝可触及多发肿大淋巴结,左侧锁骨上较大,约4.0*3.0cm,质中,光滑,边界清楚,活动度可,无压痛。
双肺呼吸音清。
HR88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明显杂音。
腹平软,肝脾肋下未及,无明显压痛反跳痛。
双侧腹股沟可触及类似肿大淋巴结,双下肢感觉运动良好,病理征(—)。
4.门诊资料:2019-6-6外院颈部CT平扫示:颈部多发肿大淋巴结,提示口咽左侧壁较对侧增厚,甲状腺密度减低并点状高密度钙化。
2019-6-20我院门诊血常规WBC5.18*109/L,N82.5%,全身浅表淋巴结彩超示:双侧颈部、腋窝、腹部、腹股沟可见多个淋巴结,部分明显肿大。
【既往史】甲状腺功能减退10年余,口服药物治疗。
【查体】T:37.9℃,P:19次/分,R:88次/分,BP:135/80/mmhg。
发育正常,营养良好,神志清楚,检查合作,自动体位。
颈软,气管居中。
双侧颌下、颈部、锁骨上、腋窝可触及多发肿大淋巴结,左侧锁骨上较大,约4.0*3.0cm,质中,光滑,边界清楚,活动度可,无压痛。
双肺呼吸音清。
HR88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明显杂音。
腹平软,肝脾肋下未及,无明显压痛反跳痛。
双侧腹股沟可触及类似肿大淋巴结,双下肢感觉运动良好,病理征(—)。
【辅助检查】2019-6-6外院颈部CT平扫示:颈部多发肿大淋巴结,提示口咽左侧壁较对侧增厚,甲状腺密度减低并点状高密度钙化。
2019-6-20我院门诊血常规WBC5.18*109/L,N82.5%,全身浅表淋巴结彩超示:双侧颈部、腋窝、腹部、腹股沟可见多个淋巴结,部分明显肿大。
2019-06-21,甲状腺癌:甲状腺球蛋白4000IU/ml明显异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影像科
病史介绍:
2013-9-25日入院:患者,女,55岁,“腹痛 10月,确诊淋巴瘤3周”之主诉入院。10月前 腹痛,当地医院诊断肠套叠,行“根治性右半 结肠切除术”术后病理:回盲部肠壁及肠系膜 淋巴结,免疫组化“B细胞淋巴瘤”。我院病 理会诊:“回盲部”黏膜相关淋巴瘤。
2013-9-26 胸、全腹、盆腔CT 肠系膜间隙多发稍大淋巴结。 右半结肠术后改变。
2014-2-11 胸、全腹、盆腔CT 行CHOP方案化疗 与前片2013-9-26片比较,肠系膜间隙淋巴结减小、消失。
2014-9-2 胸、全腹、盆腔CT 肠系膜淋巴结、腹膜后淋巴结不大。胆囊结石。
2014-9-3 全消化道造影,横结肠与小肠吻合,吻合口造影剂 腔CT (1)肠系膜间隙、右下腹手术区、 腹膜后、盆腔直肠间隙多发肿大淋巴 结. (2)直肠、乙状结肠壁不规则增厚、 管腔狭窄。
2015-5-15结肠镜:全结肠满 布大小不等息肉样隆起,表面 糜烂、出血。 取活检病理:结肠小块黏膜套 细胞淋巴瘤。
肿瘤内科更改化疗方案,行RCHOP方案化疗。 2015-10-8胸、全腹、盆腔CT: (1)与2015-5-15日片比较, 肠系膜间隙、右下腹手术区、 盆腔、腹膜后肿大淋巴结明显 缩小、消失。(2)直肠、乙状 结肠肠壁增厚减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