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国民革命的洪流

合集下载

第14课 国民革命的洪流

第14课  国民革命的洪流
3.通过学生具备的语文和地理知识可以实现学科间知识的相互渗透
导入新课
教师下载并播放歌曲《国民革命军》
首先请同学们听一首在20世纪20年代广为流传的歌曲。这首歌的歌词是“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为什么人民会发出“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呼声呢?什么是国民革命?什么历史事件成为国民革命洪流中的最强音?
1926年5月,叶挺奉命率领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从肇庆挺进湖南。同时,第七军第八旅一部由桂林出发,从而揭开了北伐战争的序幕。.
组织讨论
北伐军首先在两湖战场取得了巨大的胜利,之后转战孙大的胜利?
(1)国共两党合作,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
学生甲(国民革命军总领导):同志们,今天召开这个会议,主要是讨论和制定一下北伐战争的战术方针。大家都知道,我们革命军总共有8个军,10万人。而我们的敌人:吴佩孚有20万,控制着湖北、湖南、河北和河南地区,孙传芳也有20万,控制着浙江、江苏、福建、安徽、江西五省,张作霖控制着东北三省及京津地区,有兵35万。也就是说,我们的10万军队要对付敌人75万,形势对我们很不利,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战略战术,才能打好这场仗。
学生丙:这样也不行。因为,如果我们先攻打吴佩孚,而孙传芳却挥师来攻打广州,来一个围魏救赵,我们的后方就会有危险。况且,还有张作霖,如果他们联合起来,那怎么办?
学生丁:不用怕。因为吴、孙、张三派军阀之间为各自利益,已是矛盾重重了;如果我们把主力放在打吴佩孚,然后用一小部分兵力进入江西、福建牵制孙传芳的兵力,等消灭吴佩孚的主力后,再把这部分主力挥师向东进入江西,配合先行的小部分兵力,消灭孙传芳,最后再挥师北上,消灭张作霖。***********
2.你认为,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第14课国民革命的洪流

第14课国民革命的洪流
1927年4月18日 失败
北伐战争 — 高潮 四一二政变 — 转折
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
2005年4月29日,中共中央书记胡锦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 连战,这是自1945年以来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的首次握手。
1、 “打倒吴佩孚,联络孙传芳,不理张作 霖” 是国民革命军北伐初期的口号,它表明 北伐战争的作战策略是 A、消灭吴就完成北伐任务 B、北伐军的主要敌人是吴佩孚 C、集中兵力,各个歼敌 D、北伐军力量弱小,只能讨伐吴一派军阀
第14课 国民革命的洪流 (1924、1~1927、4)
一、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二、黄埔军校的建立 三、北伐战争 四、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五、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 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窃取了革命的胜利果实,从 此,中国社会处于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下。孙中 山为首的国民党进行了一系列反对北洋军阀的斗 争,但屡战屡败。 •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大力开展工人运动,出现了 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但是,在北洋军阀和帝 国主义的残酷镇压下,工人运动遭到严重挫折。
三、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转折
蒋介石军事实力急速膨胀 核心内容:用暴力手段, 进行“清党”反共活动
南京国民政府旧址
标志着国民党反动 统治的开始。
1927年4月18日,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 府”。
在街头被捕的革命群众
上海街头被杀害的革命群众
上海街头的电线杆上,挂着被杀害者的头颅。
街头被杀害的革命群众
南京国民政府是代表什么人的利益的政府?
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观点辨析
北伐军胜利 进 军 ,基 本 上打 垮 了 北洋 军 阀 , 所 以 国民 革 命胜 利了。
国民革命失 败了,因为它没 有改变中国的社 会性质,没有完 成反帝反封建的 革命任务。

第14课 国民革命的洪流

第14课 国民革命的洪流

第14课国民革命的洪流编号:014 备课时间:10.23 上课时间:10.24内容标准知道黄埔军校的创建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了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主要史实。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识记黄埔军校创立的时间、地点,理解她与旧式军校比较所具有的最大特点。

2、弄清国民革命时期北伐的对象,运用《北伐战争进军形势图》观察进军所经过的省份以及识记一些著名战役。

3、认清南京国民政府的性质,理解大革命失败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习黄埔军校的有关知识,了解她对中国近代革命的贡献。

2、通过观察《北伐战争进军形势图》,学会从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3、运用综合归纳的能力,通过对史实的学习,概括总结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在北伐战争中,中国共产党人的大无畏精神,认识到北伐战争的胜利是国共合作的重要成果,从而树立跟党走的信念和增强建立统一战线的坚定信心。

教学重点全面了解黄埔军校的创建和北伐战争教学难点学会阅读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形势图教学过程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第14课——国民革命的洪流。

在上新课之前,我们先来玩一个猜谜游戏,是猜人物的。

(师出示中山装图片)大家是不是都觉得有点眼熟啊?记不记得前面学习的一课,里面有关社会服饰的变化,提到这个样式的衣服啊?(学生回答:中山装)而这个人还说过一句很著名的话——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大家猜到这个人了吗?(学生回答:孙中山)(拉出一个横条)接着,我们再来猜一下下一位人物,他也说过很著名的一句话,而且在小时候说的,现在请一位声音响亮的同学来念一下(学生念: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好,谢谢。

大家可以猜出了吗?(学生回答:周恩来)。

(师出示“蒋介石”图片)大家可以猜到这位威武的军官是谁吗?(学生可能不知道蒋介石北伐时的样子)他的夫人是宋美龄(学生回答:蒋介石)。

看来大家的脑子还是挺灵活的,课外知识也知道挺多的。

那么现在三个人都猜出来了,大家想一下,在本课里,是什么历史事件把这三位著名人物联系在一起的?(学生回答:黄埔军校的创建)一、黄埔军校的创建1、师:引导学生识记军校创建的时间、地点、人物2、师:出示军校领导人物的图片,让学生明确四位领导分别担任什么职务?(生回答:略)3、师:刚才我给大家介绍过,蒋介石曾经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习,这间军校是世界四大著名军校之一,那么有没有同学知道其余三大军校呢?(生回答:略)4、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黄埔军校成为世界四大军校之一呢?大家可以从黄埔军校的最大特点和贡献来理解这个问题。

第14课 国民革命的洪流

第14课   国民革命的洪流

国民革命的洪流【教学目标】1、识记黄埔军校创立的时间、地点,理解她与旧式军校比较所具有的最大特点。

2、弄清国民革命时期北伐的对象,运用《北伐战争进军形势图》观察进军所经过的省份以及识记一些著名战役。

3、认清南京国民政府的性质,理解大革命失败的原因。

4、通过学习黄埔军校的有关知识,了解她对中国近代革命的贡献。

5、通过观察《北伐战争进军形势图》,学会从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6、运用综合归纳的能力,通过对史实的学习,概括总结为什么国民革命失败了。

7、通过学习大革命时代英雄们摧毁旧社会的壮烈之举,使学生认识到先烈们的壮举是顺应时代发展、敢为人先的英雄行为,培养学生立报效祖国之志,做现代文明人。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黄埔军校、北伐战争教学难点:学会识读“北伐战争进军形势图”及理解两个问题:①“南京国民政府”是怎样一个政府?②北伐战争取得了巨大成功,但为什么说国民革命失败了?【教学过程】【作业布置】1、担任黄埔军校第一任校长的是A、孙中山B、蒋介石C、周恩来D、廖仲恺*2、黄埔军校与一切旧式军校根本不同的地方在于A、建立较晚,结构较完备B、采用新式武器,引进西方新式训练C、由国共两党共同创办,并聘请苏联教官D、实行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并重的方针3、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标志是:A、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B、孙中山在上海召集有共产党参加的会议,研究改组国民党。

C、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D、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4、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的时间是A、1925年3月B、1925年7月C、1926年7月D、1927年4月5、辛亥革命和国民革命的失败,从根本上说是指A、被野心家篡夺了革命果实B、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C、革命运动转入低潮,从此止步不前D、没有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习题设计】1、选择题(1)黄埔军校的创始人是A、孙中山B、蒋介石C、周恩来D、廖仲恺(2)在黄埔军校的创办过程中,周恩来担任了A、总理B、校长C、政治部主任D、党代表*(3)下列人物中哪个不是北伐直接打击的对象A、吴佩孚B、孙传芳C、张作霖D、陈炯明*(4)被称之为铁军的是A、叶挺独立团B、国民革命军第一军C、国民革命军第三军D、国民革命军第四军(5)南京国民政府代表的是的利益A、民族资产阶级B、无产阶级C、地主阶级D、大地主大资产阶级2、材料题材料:由于我们革命,只有革命党的奋斗,没有革命军的奋斗;因为没有革命军的奋斗,所以一般官僚军阀便把持民国,我们的革命便不能完全成功。

《14课国民革命的洪流》

《14课国民革命的洪流》
中国共产党建立后,领导工人运动, 掀起了第一次工运高潮,但被北洋政府 镇压,工人运动跌入低谷。 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窃取了胜利果 实,从此,北洋军阀统治中国。孙中山 进行了一系列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但 屡战屡败。
第14课
国民革命的洪流
一、黄埔军校的创建
黄埔军校的建立
哪年建立 为何叫黄埔军校
1924年5月 因校址在广州的黄埔岛
广东
吴佩孚 兵力20万
兵力20万
分析敌我的优势和弱点
敌人的优势和弱点 (北洋军阀有两个致命弱点:全国人民对他们的 统治早已深恶痛绝,寄希望于南方的国民政府; 北洋军阀内部四分五裂,难以统一行动,便于北 伐军对他们各个击破。) 分析国民政府的不足之处和优点 (不足:兵力少,范围小;优点:北伐军是正义 之师,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对部队影响很 大,成为北伐胜利的基本条件,人心所向)
1.黄埔军校的主要创办者是


A.孙中山
C.共产党
B.蒋介石
D.苏联
2、黄埔军校成立后,任校长和政 治部主任分别是 A.孙中山 廖仲恺 B.蒋介石 廖仲恺 C.蒋介石 周恩来 D 孙中山 周恩来
3、黄埔军校与旧时军校相比最大的特点 是 A 单纯重视军事训练 B 实行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并重的方针 C 单纯重视政治教育 D 实行考试和实践并重的方针
孙中山在黄埔军校成立时曾勉励学员们说: 从今天起,立一个志愿:一生一世,都不存发 财的心理,只知道做救国的事业。
革命者来 升 官 发 财 请 往 他 处 贪 生 畏 死 勿 入 斯 门
在世界军事史上,中国的黄埔军校 与美国西点军校、英国桑赫斯特皇家 军事学院以及俄罗斯的伏龙芝军事学 院并称“四大军校”
北 伐 战 争 进 军 示 意 图

第14课国民革命的洪流

第14课国民革命的洪流

广州
北伐战争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 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北伐军为什么能取得如此大的胜利?
(1)国共合作,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 (2)北伐战略方针正确。 (3)国民革命军英勇杀敌,特别是共产党员的 先锋模范作用。 (4)各地工农群众的支持。
四、国民革命的转折——四一二政变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三、国民革命的高潮——北伐战争
光 荣 北 伐 武 昌 城 下 ”
中国国民党为国民命军出师北伐宣言 (摘录): 中国人民一切困苦之总原因,在帝国 主义者之侵略及其工具卖国军阀之暴虐。 中国人民之唯一的需要,在建设一人民 的统一政府。„„帝国主义及卖国军阀 之势力不被推翻,则不但统一政府建设 永无希望,而中华民国唯一希望所系之 革命根据,地且有被帝国主义者及卖国 军阀联合进攻之虞。本党为实现中国人 民之唯一需要,统一政府之建设,巩固 国民革命根据地,不能不出师以剿除卖 国军阀之势力。
革命者来
贪 生 怕 死 勿 入 斯 门 升 官 发 财 请 往 他 处
办学宗旨:培养有理想、不怕牺牲、以救国 救民为己任的新一代军人。
由于我们的革命,只有革命党的奋斗,没有革命军的奋 斗,所以一般官僚军阀便把持民国,我们的革命便不能 成功。如果没有好革命军,中国的革命永远还是要失败。 所以,今天在这地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 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孙中山

河南 安 江苏 徽 浙江
上海
湖北

广 西
吴佩孚兵力20万

西 福建
南 广 东
孙传芳兵力20万
奉 天
北京





江宁(南京)

第14课 国民革命的洪流

第14课  国民革命的洪流

第14课国民革命的洪流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识记黄埔军校创立的时间、地点,理解她与旧式军校比较所具有的最大特点。

2、弄清国民革命时期北伐的对象,运用《北伐战争进军形势图》观察进军所经过的省份以及识记一些著名战役。

3、认清南京国民政府的性质,理解大革命失败的原因。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习黄埔军校的有关知识,了解她对中国近代革命的贡献。

2、通过观察《北伐战争进军形势图》,学会从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3、运用综合归纳的能力,通过对史实的学习,概括总结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在北伐战争中,中国共产党人的大无畏精神,认识到北伐战争的胜利是国共合作的重要成果,从而树立跟党走的信念和增强建立统一战线的坚定信心。

教学重点:黄埔军校、北伐战争教学难点:北伐战争课堂类型:新授课教学方法:1、教法:复习提问法、情景引导法、分析讲解法、多媒体辅助法、图表教学法。

2、学法:归纳法、说看议结合法、乡土教材结合法。

板书设计:第14课国民革命的洪流一、黄埔军校的创建1、军校的创办2、军校的特点3、军校的贡献二、光荣北伐(1926年7月~1927年4月)1、敌我态势分析2、北伐的战略方针和叶挺独立团的作战3、北伐的胜利进军三、国民革命失败了1、四一二政变2、南京国民政府(1927年4月18日)(性质)教学过程:一、导入:组织学生回顾前面几节课学过的内容,讨论回答问题。

1.为什么说辛亥革命没有获得成功?——因为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后来还一度恢复帝制。

北洋政府仍实行封建统治。

2.五四运动有什么历史作用?——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和组织基础,它属于中共成立的重要原因,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3.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有什么意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近代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后,孙中山为了挽救革命,同共产党合作,继续进行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

第14课 国民革命的洪流

第14课  国民革命的洪流

⑷读图分析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非常直观和有效的方法。

附:参考答案
一、预习检测
1、1924年,黄埔军校,国共合作,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

2、国民革命军,北伐战争。

3、1926年。

4、四一二政变
5、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
二、探究交流
⑴建立革命军实行武装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在中国的统治或反帝反封建
⑵培养军事与政治人才或实行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并重的方针,尤其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和革命精神。

⑶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政治和军事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行奠定了基础。

⑷①北伐军作战方针的正确;②国共两党的齐心协力;
③广大北伐军官兵的浴血奋战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④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群众的密切配合和积极支援。

⑸革命先烈们勇于为革命献身的大无畏精神;
作为学生,我们要坚定为理想奋斗,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信念。

(任意一点)⑹胜利观点:北伐战争取得巨大胜利,基本打垮了北洋军阀。

失败观点: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没有完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

三、训练反馈:
1---4: B C C D
5、(1)1924年,广州。

(2)反帝反封建。

(3)大地主大资产阶级。

(4)1927年,1949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北伐战争首先打击吴佩孚的原因是 、 A、直接威胁广东革命根据地 、 B、是直系军阀的首领 、 D、是最反动势力的代表 、 C、军事力量最强 、
4、北伐战争期间,因其所率部队英勇 、北伐战争期间, 善战,为第四军赢得“铁军” 善战,为第四军赢得“铁军”称号的将 A、李济深 B、蒋介石 军是 、 、
北伐战争前夕全国形势图
光 荣 北 伐 武 昌 城 下

35 万
“ 冯
面对强大的 20万 军阀,国民 20万 政府该如何 北伐呢? 国民政府
约10万 万
吴 孙
20万 万
叶挺独立团
铁军
由叶挺同志为团长, 由叶挺同志为团长,以共产党员为骨干的北 伐军先遣部队--独立团 独立团, 伐军先遣部队 独立团,于1926年8月27日出 年 月 日出 敌不意突破了北洋军阀控制的粤汉铁路要隘 汀泗桥,打开了通往武昌的大门。 汀泗桥,打开了通往武昌的大门。这是独立 团在收缴敌人的武器。 团在收缴敌人的武器。
特点 :
政治养人才,奠定北伐的基础。
开这个军官学校, 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 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孙中山 孙中山
孙 中 山 总 理
蒋 介 石 校 长

世界四大军校
美国西点军校 英国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军院 俄罗斯伏龙芝军事军院 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
誓师北伐
北洋直系军阀首领, 北洋直系军阀首领,清 末秀才。后来, 末秀才。后来,他投靠 北洋军, 北洋军,在新军曹锟部 任职。 任职。1922年,直奉战 年 争后, 争后,逐渐掌握了直系 军力。 军力。1923年,吴佩孚 年 残酷镇压京汉铁路工人 大罢工, 大罢工,制造了二七惨 案。1924年,他在第二 年 次直奉战争中被打败。 次直奉战争中被打败。 1927年,被国民革命军 年 打败,逃往四川。 打败,逃往四川。
北洋直系军阀。 北洋直系军阀。1924年孙 年孙 传芳在江浙战争中打败了 皖系卢永祥,占据浙江。 皖系卢永祥,占据浙江。 1925年11月,孙传芳在南 年 月 京成立浙闽苏皖赣五省联 自任总司令, 军,自任总司令,成为直 系军阀中最有实力的首领 年至1927年间,他 年间, 。1926年至 年至 年间 血腥镇压了上海工人的第 一次、第二次武装起义。 一次、第二次武装起义。 北伐战争摧毁了孙传芳的 主力, 主力,他便投奔了奉系军 阀张作霖。 阀张作霖。这是任东南五 省联军总司令时的孙传芳 。
上海街头被杀害的革命群众
上海街头的电线杆上,挂着被杀害者的头颅。
1927年4月18日 南京“国民政府”举行成立典礼
南京国民政府的“总统府” 南京国民政府的“总统府”
讨 论 为什么说国民革命失败了? 为什么说国民革命失败了?
1、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2、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第14课 14课
国民革命的洪流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孙中山 孙中山
——蒋介石 蒋介石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 周恩来
贪 生 怕 死 勿 入 斯 门
横批——“革命者来” 革命者来” 横批 革命者来
升 官 发 财 请 往 他 处
国民党“一大” 国民党“一大”的召 开
北伐战争胜利后, 北伐战争胜利后, 吴佩孚、 吴佩孚、孙传芳哪里去了?
吴佩孚、孙传芳俩人并非在战争中被击毙的。在北伐之后, 吴佩孚、孙传芳俩人并非在战争中被击毙的。在北伐之后,吴 佩孚深感杀人如麻、罪孽深重,曾一度埋名隐姓。但是, 佩孚深感杀人如麻、罪孽深重,曾一度埋名隐姓。但是,“七·七” 七 事变之后,在对日本问题上,他却保留了一点气节。当汪精卫派人 事变之后,在对日本问题上,他却保留了一点气节。 劝他投降日本时,他向汪精卫交出了自己抄录的文天祥的《 劝他投降日本时,他向汪精卫交出了自己抄录的文天祥的《正气 并多次拒绝日本的金钱美女的诱惑,高官厚禄的许诺。 歌》,并多次拒绝日本的金钱美女的诱惑,高官厚禄的许诺。正因 如此,他引起了日本人对他的百般仇视、忌恨。 如此,他引起了日本人对他的百般仇视、忌恨。1939年11月24日, 年 月 日 吴因吃饭不慎,误将一碎骨渣嵌进牙缝,刺破牙齿, 吴因吃饭不慎,误将一碎骨渣嵌进牙缝,刺破牙齿,这正为日本特 务机关以治牙病为借口,施展阴谋而创造了良机,最终对吴痛下毒 务机关以治牙病为借口,施展阴谋而创造了良机, 置吴于死地。这正如董必武先生所讲的: 手,置吴于死地。这正如董必武先生所讲的:“吴佩孚虽然也是一 个官阀,却和其他军阀截然不同。 个官阀,却和其他军阀截然不同。” 孙传芳的下场又是另一种情况。 孙传芳的下场又是另一种情况。1926年,他在江西被北伐军打 年 垮后,余部收编于张作霖所辖,皇姑屯事件后, 垮后,余部收编于张作霖所辖,皇姑屯事件后,又寄食于张学良的 门下。他为了遮人耳目,掩盖罪责,后来迁到天津英国租界,最终 门下。他为了遮人耳目,掩盖罪责,后来迁到天津英国租界, 死于为父复仇的义女施剑翘的枪口之下。 死于为父复仇的义女施剑翘的枪口之下。
C、叶 挺 、 D、冯玉祥 、
再见
北洋奉系军阀首领, 北洋奉系军阀首领,土匪 出身。 出身。1918年,张作霖被 年 任命为东三省巡阅使, 任命为东三省巡阅使,在 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逐渐 控制东北, 控制东北,残酷压迫人民 。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 年 争中,他打败直系, 争中,他打败直系,把持 了北京政权。 了北京政权。1927年4月 年 月 ,张作霖在北京杀害了李 大钊等共产党人和革命群 众,与蒋介石在南方的反 革命叛变相呼应。 革命叛变相呼应。
新课回顾
1924年1月 年 月 1924年5月 年 月 1926年7月 年 月 国共合作 ———国民革命的前提 国民革命的前提 创办黄埔军校——— 国民革命的 创办黄埔军校 北伐战争——— 高潮 北伐战争
1927年4月12日 四一二政变 年 月 日 四一二政变——— 转折 1927年4月18日 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失败 年 月 日 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失败
三、国民革命失败
1、四一二政变(1927、4、12) 、四一二政变( 、 、 ) 2、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1927、4、18) 、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 、 )
四一二政变时的国民党行刑队 四一二政变的原因: 四一二政变的原因:蒋介石的反动势力急剧膨胀
在街头被捕的革命群众
街头被杀害的革命群众
北伐经过省份: 北伐经过省份:
北伐战争取得初步胜利的原因
• 1、国共两党合作,共同推进,各革命阶级 的 力量空前团结。 • 2、北伐出师有名,属正义战争,得到广大 工农群众的大力支持。 • 3、北伐作战目的明确,作战方针正确。 • 4、广大官兵英勇作战,叶挺独立团最为突 出;中共党员、共青团员发挥了先锋模范 作用。 • 5、北洋军阀失道寡助,各自为战,力量分散。
国民革命歌
• • • • • • • • • •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 除军阀,除军阀! 除军阀,除军阀! 努力国民革命, 努力国民革命, 努力国民革命! 努力国民革命! 齐奋斗,齐奋斗! 齐奋斗,齐奋斗!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 除军阀,除军阀! 除军阀,除军阀! 国民革命成功, 国民革命成功, 国民革命成功! 国民革命成功! 齐欢唱,齐欢唱! 齐欢唱,齐欢唱!
1、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的标志是 、 A、国民革命失败 、 B、南京国民政府建立 、 C、张学良东北易帜 D、红军反“围剿”失 、 、红军反“围剿” 败
2、“打倒吴佩孚,联络孙传芳,不理 、 打倒吴佩孚,联络孙传芳, 张作霖” 是国民革命军北伐初期的口 张作霖” 号,它表明北伐战争的作战策略是
A、消灭吴就完成北伐任务 、 B、北伐军的主要敌人是吴佩孚 、 C、集中兵力,各个歼敌 、集中兵力, D、北伐军力量弱小,只能讨伐吴一派军阀 、北伐军力量弱小,
二、光荣北伐(1926.7—1927.7) 光荣北伐( )
1、北伐目的: 、北伐目的: 打倒列强,推翻军阀统治,统一中国 打倒列强,推翻军阀统治, 2、北伐对象: 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北伐对象: 吴佩孚、孙传芳、 3、敌我态势: 敌强我弱 、敌我态势: 4、战略方针: 集中兵力,各个歼敌。 、战略方针: 集中兵力,各个歼敌。 5、叶挺独立团的作战和北伐胜利进军 、
一、黄埔军校的创建 背景: 国共合作的实现——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背景: 国共合作的实现 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创建: 创建:
1924年 时间 :1924年5月 创造革命军,挽救中国危亡。 目的 : 创造革命军,挽救中国危亡。 孙中山、蒋介石、廖仲恺、 孙中山、蒋介石、廖仲恺、周恩来 主要领导人: 主要领导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