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导学案(无答案)

合集下载

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学案

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学案

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学案【2022年课标】通过了解珍妮机、蒸汽机、铁路和现代工厂制度,初步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概况及主要成就;知道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历史背景及影响。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启发学生懂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教兴国”的道理。

【学习重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发明及影响。

【学习难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历史影响。

【教学过程】一、追根溯源:英国何以能一马当先?(探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历史背景)活动探究:阅读下面材料,分析第一次工业革命为什么会首先发生在英国?材料一:“光荣革命”后,英国建立了一个合适的政治制度,这个制度保证社会有宽松、稳定的环境,让人们追求个人的目标,最大程度地发挥创造能力。

政治前提:材料二:新航路开辟后,英国积极进行海外殖民扩张,在世界各地夺取了大片殖民地,世界各地廉价的原料、资源不断运往英国,英国积累了巨额的原始资本……海内外市场不断扩大,有一个英国的手工工场主声称:“我生产的呢绒供不应求,订单都排满了。

”经济条件1:材料三:(英国)圈地运动使贫穷的农民们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土地,被迫给租地农场主打散工,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

经济条件2:材料四:1687年,牛顿出版了力学经典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建立起了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实现了自然科学史上的第一次大飞跃,为机械发明准备了知识。

理论依据:二、一马当先:英国一马当先的表现?(探寻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工业革命前(手工工场)工业革命后(机器工厂)生产方式生产组织形式三、响者云集:英国之后为何响者云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历史影响)根据下面材料,分析第一次工业革命有什么历史意义?材料一:“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1、材料二:发动机一开始,人们就必须工作……男人、女人和孩子们都一起被套在钢铁和蒸汽机的轭具下……——《受雇于曼切斯特棉纺工人的操作人员的精神和身体状况》(1832年)新生的工业把中等阶级中的劳动分子变成工业无产阶级,把从前的大商人变成了工业资产阶级……它排挤了小资产阶级,并把民间的一切差别化为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对立。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设计: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无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设计: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无答案)
7.工业革命的影响: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________水平,人类进入“__________”。19世纪中期,英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______国家。
8.工业革命范围扩大:从18世纪后期起,________、________、德国等西方国家先后进行工业革命。



1.纺织技术的革新机器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发明的?它的发明者是谁?这一发明有什么意义?
A.煤的存储量丰富B.蒸汽机的普遍应用
C.采掘技术提高D.煤的出口量激增
13.《英国通史》中说:“……过去以天为单位,现在以分钟、秒为单位;……火车还教会人们守时’准时准点成为了现代生活的准则,人们开始随身带上一块表,时间概念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反映的情景主要表明工业革命( )
A.提高了生产效率B.拉大了贫富差距
2.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工业革命为什么率先从英国开始?
3.蒸汽机和工厂制度的确立瓦特改进蒸汽机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4.铁路建成后有怎样的影响?
5.简述工业革命的进程?
6.简述工业革命的影响?



1.英国工业革命首先从棉纺织业开始的原因是( )
A.棉纺织业技术经验丰富B.新兴工业易推广新技术
C.英国棉花的大面积丰收D.雇佣劳动力的技术熟练
A.哈格里夫斯B.瓦特C.史蒂芬孙D.凯伊
7.英国工业革命中,经营棉纺织业的工厂主约翰激动地说:“我终于可以在没有河流的地方开设工厂了。”他这样说是因为哪项发明的出现()
A.珍妮纺纱机B.水力织布机C.水力纺纱机D.改良蒸汽机
8.18世纪80年代后,英国工业品产量增长迅速,积累了大量资金,工业革命持续加速。推动工业革命“持续加速”的动力是( )
4.改良蒸汽机的意义: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是生产领域的一次意义重大的飞跃,它极大地提高了________,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替代,____________制度最终确立。

历史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018年新编)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导学案)

历史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018年新编)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导学案)

九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课题: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课型:新授课【学习目标】1.通过了解珍妮机、蒸汽机、铁路和现代工厂制度,初步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培养历史解释、史料实证、家国情怀核心素养。

2.能够理解劳动人民的生产实践对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作用,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培养唯物史观核心素养。

【学习重难点】重点:工业革命的成就难点:工业革命的影响【自主学习】课前阅读课文正文,参考学习目标,独立标识提纲并勾画重点后填空、熟记所填内容:一、纺织技术的革新1.原因:17世纪末,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后,政局稳定,经济迅速发展,国内外不断扩大,对棉纺织品的需求迅速增长,刺激了的改进和的发明。

二.进程1.导火线:1733年,凯伊发明了提高了织布速度。

2.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1765年,发明了纺纱机,将它命名为“珍妮机”,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3.标志性发明:改进蒸汽机。

意义: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是生产领域的一次意义重大的飞跃,它极大地提高了,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

4.工厂制度的确立:进入19世纪,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替代, 制度最终确立。

三、火车与铁路1.发明:1825年,设计的蒸汽机车正式试车,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

2.意义:铁路时代的到来,为社会提供了更为的交通,使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密切。

3.工业革命的影响: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水平,人类进入“”。

19世纪中期,英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国家。

4.工业革命范围扩大:从18世纪后期起,、、德国等西方国家先后进行工业革命。

【合作探究】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材料一到光荣革命为止,合适的政治和社会环境已经在英国形成了,正是在这种环境下,英国率先走向工业革命,也就从一个文明边缘的小国走向了世界的中心,并开创了一种新的文明。

——摘编自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材料二 18世纪中期,英国工业生产动力主要是水力,受地点、季节等条件限制,需要发明一种“万能”动力机。

《第一次工业革命》导学案

《第一次工业革命》导学案

《第一次工业革命》导学案1.什么是革命?什么是工业革命?2.为什么工业革命在那时发生在那地?3.为什么珍妮机的出现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而不是飞梭?为什么蒸汽机的改良是工业革命的核心发明?从瓦特改良蒸汽机你得到什么样的启示?4.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特点的比较? 《第一次工业革命》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

2.探讨第二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知识梳理】1.从珍妮机到蒸汽机工业革命的前提与条件:①政治前提:18世纪时,随着________的进一步发展,英国经济迅速发展。

②市场条件:殖民地不仅为英国带来了巨额的财富,还提供了广阔的海外市场。

③劳动力条件:地主们热衷________,很多农民被迫离开土地,去工场做工。

④技术条件:手工工场日益兴旺,生产技术进一步发展。

工业革命的进程:①棉纺织业的技术革新: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________”。

它的出现引发了纺织业一系列的发明创造。

②工业生产的变化:后来在冶金、采煤等其他生产领域也纷纷出现了发明和使用机器的高潮。

________取代手工劳动,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了。

③动力技术的革新:1785年,瓦特研制成的________,摆脱自然条件的限制,大大推动了机器的发明和使用,工业革命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2.从工场到工厂工业革命引起生产组织形式变化:传统的手工工场无法适应机器生产的需要,________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工业革命引起社会经济结构变化: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相对减少,工业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

工业革命加快了________进程。

工业革命引起社会关系变化:工业资产阶级和________成为社会的两大阶级。

工业革命推动资产阶级调整内外政策:对内,希望进一步摆脱封建束缚,要求自由经营、________和自由贸易;对外,加快了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的步伐。

人教部编版九上历史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导学案(无答案)

人教部编版九上历史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导学案(无答案)

第七单元工业革命和工人运动的兴起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一、【学习目标】:快速了解本节课学习目标:1’1、知道瓦特改进蒸汽机的史实,简述发明火车机车的基本史实。

理解工业革命最先从英国开始,而后扩展到欧洲、北美的基本线索,叙述工业革命的历史意义。

2、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生产力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二、【重点难点】重点:工业革命爆发的原因、发明、意义、特点。

难点:工业革命的特点。

三、【课前导学】请看教材自学,将下列“知识提炼”中要求的知识点提炼出来,并填写在下列空白处。

(约8’)一、背景(1)17世纪末,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后,政局稳定,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国内外市场不断扩大。

(2)国内外市场对棉纺织品的需求迅速增长,刺激了棉纺织生产方式的改进和新技术的发明。

二、发明及成就。

(一)纺织技术革新①1733年,凯伊发明了飞梭,提高了织布速度。

②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命名为“珍妮机”的纺纱机,提高了生产效率。

(二)蒸汽机和工厂制度的确立(1)蒸汽机①投入使用:1774年,瓦特改造的蒸汽机在一家冶金厂正常运转。

不久,蒸汽机开始应用到更多的行业。

②意义:蒸汽机的广泛使用是生产领域的一次意义重大的飞跃,它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

(2)工厂制度确立①原因:到19世纪30年代,蒸汽机成为主要的动力来源。

蒸汽机使工厂可以设在远离河流的地方,规模也变得更大。

②确立:19世纪,传统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所替代,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

(三)火车与铁路时代①火车:1825年,史蒂芬孙设计的蒸汽火车首运成功,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

②铁路建设:1830年以后,英国掀起建设铁路的热潮,到1851年时建成了总长约1万千米的铁路网。

③意义:铁路时代的到来为社会提供了更为快捷、廉价、便利的交通,使生产和市场之间的联系系变得更加密切。

三、扩展:从1 8世纪后期起,法国、美国、德国等西方国家先后进行了工业革命。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五步问题”导学法导学案(无答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五步问题”导学法导学案(无答案)

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五步问题”导学法导学案一、明确任务了解知道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概况及成就,掌握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历史背景及意义,分析“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分析材料,提升自己的材料分析能力。

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

二、自主预习一、纺织技术的革新1.背景: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后,政局稳定,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国内外市场对棉纺织品的需求迅速增长。

2.开始部门:3.主要发明:1733年,凯伊发明了,提高了织布速度。

1765年,发明了“珍妮机”,提高了生产效率。

二、蒸汽机和工厂制度的确立1.蒸汽机的发明:2.蒸汽机的应用:年,瓦特改进的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使用。

3.蒸汽机的影响:①到19世纪30年代,蒸汽机成为主要的动力来源,蒸汽机的广泛应用,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②瓦特制成的改良蒸汽机提供了更有效便捷的动力,从此,工厂可以远离河流,规模越来越大。

③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所替代,现代最终确立。

三、火车与铁路1.火车的发明:1825年,设计的蒸汽机车试运行成功,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

2.发展:1830年以后,英国掀起投资建设铁路的热潮,到1851年时,英国建成了总长约1万千米的铁路网。

3.意义:铁路时代的到来为社会提供了更为快捷、廉价、便利的交通,使生产和市场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密切。

4.扩展:其他西方国家学习英国的和,法、美、德等西方国家先后进行工业革命。

四、工业革命的意义①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人类进入“”。

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②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了、的局面;③使社会日益分裂为两个直接对立的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④促进了城市的兴盛和城市人口的增长,但也带来了交通、环境等方面的问题。

三、小组合作1、工业革命概念是怎样的?2、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是什么?3、简述工业革命的进程是怎样的?四、展示交流小组合作成果1、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有什么影响?2、交通工具的革新的影响是什么?3、分析工业革命的影响是什么?五、巩固拓展1.英国工业革命首先从棉纺织业开始的原因是()A.棉纺织业技术经验丰富B.新兴工业易推广新技术C.英国棉花的大面积丰收D.雇佣劳动力的技术熟练2.在人类工业化进程中,机器大量使用,碳排放迅速增加,环境污染日益加重开始于()A.电灯的使用B.改良蒸汽机的使用C.内燃机的使用D.计算机的使用3.恩格斯说:“英国是农业世界的大工业中心,是工业太阳,日益增多的生产谷物和棉花的卫星都围着它运转。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20课工业革命教学案(无答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20课工业革命教学案(无答案)

主备人(一)章节题目:第 20 课第一次工业革命(二)课程目标了解工业革命发生的背景,准确说出工业革命中的发明创造(发明时间、发明者、作用)及出现的能源。

正确阐释工业革命过程中各个环节相互促进的连带关系和工业革命的影响。

知道凯伊发明飞梭、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瓦特改造蒸汽机、斯蒂芬森发明火车的基本史实;理解工业革命最先从英国开始,后扩展到欧洲以外的国家的基本线索。

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蒸汽机与工厂制度的确立;火车与铁路。

教学难点:工业革命及其影响。

(三)教学过程Ⅰ.导入新课13世纪,手工工场这种形式开始在欧洲出现。

18世纪60年代,促使工场手工业发展到大机器生产的一次革命发生了。

这次革命被称为工业革命,它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

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工业革命。

Ⅱ.学生自主学习与反馈根据教师展出的自学提纲阅读教材内容,梳理本课知识点。

完成本课《历史助学》“知识梳理”。

遇到障碍作好标记。

教师提出基础问题检查反馈。

Ⅲ. 小组合作学习时间发明人发明成果影响1733年提高了织布速度1765年英国工业革命开始1774年极大提高了生产力1825年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Ⅳ.教师导学(有微课的可渗透微课助学)【探究一】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工业革命为什么率先从英国开始?①政治前提: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

②直接原因:工场手工业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

【探究二】阅读教材,简述工业革命的进程。

①最早的国家——英国;②最早的部门——棉纺织业。

1733年,凯伊发明了飞梭,提高了织布速度。

“飞梭”的发明使英国出现了“棉纱荒”。

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纺纱机,将它命名为“珍妮机”。

珍妮机一次可以纺出多根纱线,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珍妮机的发明引发了生产领域的一系列发明,出现了更多更先进的纺织机器。

珍妮机的发明代表工业革命的开端;③瓦特改进蒸汽机;④进入19世纪,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所代替代,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

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导学案 (教师版)2023-2024学年 初中历史

 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导学案 (教师版)2023-2024学年 初中历史

第七单元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一、工业革命的原因1.政治基础:17世纪末,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后,政局稳定。

2.经济基础: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国内外市场不断扩大。

3.直接原因:对棉纺织品的需求迅速增长,刺激了生产方式的改进和新技术的发明。

4.必要条件{ 雄厚的资本-殖民掠夺充足的劳动力-圈地运动丰富的原料-海外殖民掠夺广阔的市场-海外市场扩大二、工业革命的进程1.棉纺织业的技术革命:(1)1733年,凯伊发明了飞梭,提高了织布速度。

(2)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纺纱机,将它命名为“珍妮机”。

2.蒸汽机和工厂制度的确立:(1)蒸汽机。

①应用:1785年,瓦特改进的蒸汽机投入使用,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动力。

到19世纪30年代,蒸汽机成为主要的动力来源。

②意义: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是生产领域的一次意义重大的飞跃,它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

(2)工厂制度的确立。

①瓦特蒸汽机提供了更有效便捷的动力,从此,工厂可以设在远离河流的地方,规模越来越大。

②进入19世纪,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替代,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

3.交通运输的革新——火车与铁路:(1)开始:1825年,由斯蒂芬森设计的蒸汽机车拖着车厢载着450名乘客正式试车,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

(2)发展:1830年以后,英国掀起投资建设铁路的狂潮,到1851年,英国建成了总长约1万千米的铁路网。

(3)意义:铁路时代的到来为社会提供了更为快捷、廉价、便利的交通,使生产和市场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密切。

三、工业革命的意义与扩展1.意义: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19世纪中期,英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2.扩展:其他西方国家学习英国的先进技术和生产经验,法国、美国、德国等国先后进行工业革命。

【史料实证——史料析原因】材料一(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大的市场……英国还拥有更多的、可作工业革命资金用的流动资本……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学习目标:
1.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纺织技术的革新、蒸汽机和工厂制度的确立以及火车和铁路的相关史实。

2.通过英国工业革命的进程和影响,懂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教兴国”的道理。

3.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学习重点:纺织技术、蒸汽机和工厂。

学习难点:工业革命在英国发生的条件;工业革命进程中各工业部门之间的相互推动,相互联系。

一、自主学习
1.纺织技术的革新
(1)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促使兴起。

(2)1733年,发明了飞梭,提高了织布速度。

1765年,发
明了纺纱机,命名为“”。

2.蒸汽机和工厂制度的确立
(1)将蒸汽机变为主要动力的发明家是。

(2)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是生产领域的一次重大的飞跃,它极大地提高了,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

(3)蒸汽动力的出现,使工厂远离河流,工厂的规模也变得更大,进入19世纪,传统的逐渐被大工厂所替代,现代最终确立。

3.火车与铁路
(1)19世纪初,已经有人开始修建“”来运输货物。

那是的路轨是木制的,车厢是马拉动的。

(2)1825年,由设计蒸汽火车问世,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到来。

到1851年,英国建成了总长约万千米的铁路网。

(3)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人类进入“”。

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二、合作探究
1.想一想英国出现工业革命的原因有哪些?
2.总结英国工业革命的成就有哪些?
三、知识应用——导练
1.在英国工业革命中,发展最快的行业是 ( )
A.农业
B.纺织业
C.工商业
D.冶炼业
2.飞梭的发明者是()
A.哈格里夫斯
B.富尔顿
C.史蒂芬孙
D.凯伊
3.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的提高了生产效率()
A.珍妮机
B.飞梭机
C. 蒸汽机
D.发电机
4.第一位把蒸汽动力变为工业动力的人是()
A.哈格里夫斯
B.富尔顿
C.史蒂芬孙
D.瓦特
5.下列对于“铁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出现于19世纪
B.最初的路轨是木制的
C.火车第一人是史蒂芬孙
D.最先出现在美国
6.下列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描述正确的是()
A.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B.美国成为第一个工业受益国
C.只在英国进行
D.19世纪后传到西方其他国家
四、综合提高
运用所学知识评价第一次工业革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