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导学案(无答案)

合集下载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导学案新人教版(2021年整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导学案新人教版(2021年整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导学案 新人教版1 /81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导学案 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导学案 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 业绩进步,以下为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导学案 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学习目标】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的背景和特点。

识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和伟大的科学家、发明家。

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深刻影响。

感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学习重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和影响。

【学习难点】垄断组织及垄断组织形成的影响。

【课前预习】一、第二次工业革命1。

第二次工业革命展开的背景?19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迅速发展,自然科学研究也取得了重大进步。

2。

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何时开始的?19世纪六七十年代3。

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在哪些国家展开?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4.什么是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六七十年代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促进了工业的蓬勃发展,这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2 / 825.第二次工业革命有什么特点?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二、电的应用1.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成就是什么?电力成为新的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领域。

2。

电磁感应现象是谁在何时发现的?根据这一现象发明发明了哪些机器?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电动机和发电机。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教案-第五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教案-第五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教案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1.通过学习,了解电力方面的重大发明、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化学工业和新材料的发明等基础知识。

2.认识“电气时代”的到来对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

3. 通过对一系列科学家、发明家贡献的介绍,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重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难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师:先请同学们看一组图片:(展示学校办公楼前的停车场)这个地方大家熟悉吗?生:熟悉。

师:现在汽车是一种非常普通的交通工具,我们学校的办公楼前每天都停满了汽车,来的晚的老师都没有地方停车了。

同学们知道汽车是第几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吗?生:第二次。

师:除了汽车之外,电灯,飞机,随处可见的塑料,以及用来制作我们校服的化纤,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也就是说,直到10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还在广泛享受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由此可见,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之深远,第二次工业革命仅仅是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吗?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一起开始今天的学习。

1.自读教材。

2.结合学生用书课前预习部分,在书中找到答案,并在书中标注清楚。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探究一:电的应用1.人类对“电”的认识自我测评:(1)电的发明和运用对我们人类产生了什么影响。

(2)能源领域发生了哪些巨变?2.师生互动: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和条件有哪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政治前提、经济基础、科学技术、市场条件、资本积累这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学生试着回答后教师明确答案:(1)政治前提:19世纪五六十年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确立下来。

统治地位得以稳固的资产阶级,反过来又充分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推行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各项政策,为资本主义经济的迅猛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治环境。

(2)经济基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3)科学技术:19世纪中后期,自然科学理论重大突破如电磁理论、技术发展的突飞猛进如金属冶炼工艺的创新,为新的工业革命的形成起了直接的推动作用。

部编版(人教)历史九年级下导学案 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学案(无答案)

部编版(人教)历史九年级下导学案 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学案(无答案)

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课标导航,引领新知】1.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的背景和特点。

2.识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和伟大的科学家、发明家。

3.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深刻影响。

4.感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激发学生立志学好科学、报效社会、实现人生志向的理想。

【自我研学,生成新知】阅读课本,完成问题:一、“电气时代”的到来——第二次工业革命1、背景(了解):2、起止时间:3、主要标志(最显著的成就):4、新型能源: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请在课本上勾画标识清楚)(一)、电力成为新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领域:1、发明大王---爱迪生:国籍:主要发明:2、电力领域的主要发明:(二)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1、内燃机的发明:煤气内燃机-----汽油内燃机-------柴油内燃机国家:发明人:2、新的交通工具:(在课本上标明时间、发明人、国籍)(1)汽车的问世:人物、国籍(2)飞机的发明:人物、国籍(3)以汽油为动力的交通工具有哪些:(4)新型交通工具的出现,对人类社会有什么影响?积极:消极:(三)化学工业和新材料的发明1、原因:内燃机的发明推动了石油开采业的发展,加速了石油化学工业的进步。

2、主要的发明:人物、国籍四、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尝试思考归纳):1、2、3、五、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尝试思考归纳):1、2、3、4、【合作探究,感悟新知】【反馈检测】一、单项选择题1.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对当时工业和交通发展起着直接推动作用并仍然影响着当今社会发明创造的是( )A.内燃机的发明B.汽车的问世C.计算机的研制D.蒸汽机的改良2. 1878年美国煤气公司的股票猛跌,煤气灯也随之被淘汰。

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蒸汽机的改良B、内燃机的出现C、电的发明和应用D、汽车的应用3.马克思曾预言:“自然科学正在准备一次新的革命,蒸汽大王在前一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个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将取而代之。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教案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教案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大成就,如:电的应用,爱迪生的发明,内燃机、汽车和飞机的发明等;理解科学技术的进步与生产力的发展之间的关系过程与方法教师组织题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成就展”的活动,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配一段解说词,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成就教学难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猜谜语:一根藤儿连万家,家家开出幸福花,花儿夜夜放光芒,工作学习需要它。

(电灯)没嘴会说话,没手会摇铃,相隔千万里,说话能听清。

(电话)一只箱子方又长,两条辫子竖顶上,接上电线跑得欢,接送乘客忙又忙。

(电车)这些谜底的共同之处是什么呢?(与电有关)同学们还能说出在生活中与电有关的哪些器物?(电视、冰箱、电梯、空调、电饭锅、电熨斗、电脑、电热水器等等)同学们列出这么多电器,可见“电”这种能源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那么,发电机是如何发明的,它又是怎样走进我们的生产生活领域的?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的条件和特点1.阅读材料,引导学生回答问题。

材料一:珍妮纺纱机的发明者哈格里夫斯原是织工,后来做了木匠;骡机的发明者科伦普顿是个纺纱工兼织工;生产熟铁的搅拌法是工厂主特科和他的工头彼得·奥尼恩斯发明的。

只有……瓦特具有一定的科学知识……在19世纪,自然科学特别是热力学、电磁学、化学等方面的新发展,开始与工业生产紧密地结合起来,在技术上取得一系列重大的突破,并带动了相应的许多新兴工业部门的兴起。

材料二: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于英国……就世界范围来看,则是以英国为中心……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

部编版(初三)九年级下册历史 第二单元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教学案(无答案)

部编版(初三)九年级下册历史 第二单元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教学案(无答案)

部编版(初三)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教学案(无答案)(一)章节题目:第 5 课第二次工业革命(二)课程目标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基本概念、内容及特点;了解人类对电的认识过程和应用、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化学工业和新材料,通过对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的学习,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通过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生产力的进步越来越依赖于科学技术的新发现,从而进一步加深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解;学习爱迪生、诺贝尔等科学家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勤奋好学的精神。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能源领域的巨变和电器的发明。

教学难点:第二次工业革命及其影响。

(三)教学过程Ⅰ.导入新课每当同学们打开电灯读书,打开电视看节目,或者使用微波炉热食物的时候,我们都需要用电。

那么,电这个奇妙的东西是谁发现的呢?它的发现把我们带进了一个什么时代?它对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又产生了什么影响?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些问题。

Ⅱ.学生自主学习与反馈根据教师展出的自学提纲阅读教材内容,梳理本课知识点。

完成本课《历史助学》“知识梳理”。

遇到障碍作好标记。

教师提出基础问题检查反馈。

Ⅲ. 小组合作学习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显著成就。

3.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Ⅳ.教师导学(有微课的可渗透微课助学)【探究一】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的条件。

政治前提:资产阶级统治在世界范围内确立(19世纪五六十年代)经济:第一次工业革命促进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资本:殖民掠夺、商品输出和垄断的出现。

技术:自然科学研究的重大进步。

市场:国内市场的统一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原料:亚非拉国家沦为原料产地。

【探究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最显著的成就。

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导学案 2022-2023学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导学案 2022-2023学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课标要求:通过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领域和代表性成果,初步理解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社会进步和社会问题。

通过了解牛顿、达尔文、巴尔扎克、贝多芬等人的成就,初步理解科学和文化在近代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单元导读: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学习目标1.知道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时间、重要标志及影响。

2.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大成就:电力方面的重大发明、内燃机和交通工具的发展、化学工业和新材料。

3.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教学重点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大成就:电力方面的重大发明、内燃机和交通工具的发展、化学工业和新材料。

教学难点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课前预习课堂互动探究探究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在工业革命的历程中,我们见证了人类的创造力,更见证了科技的巨大威力。

请同学们分组合作,探究下列问题。

材料工业革命大事记(部分)——据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等编写(1)假定在博览会上,参观者要投票选出最具影响力发明奖,你会为材料中哪项发明投票?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你选择的理由。

(2)根据材料,概括两次工业革命特点的变化。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力发生的变化。

知识结构3参考答案课前预习新动力:电动机、内燃机。

(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促进交通运输领域的变革;推动了石油开采业的发展;加速了石油化学工业的产生)新能源:电力、石油。

(电灯的发明给世界带来了光明)新通信:有线电话、无线电报。

(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新交通:汽车、飞机。

(便利了人们出行,缩短了出行时间,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课堂互动探究探究:(1)【示例一】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

理由:“珍妮机”的发明带动英国其他生产部门的机器发明,引发了工业革命;【示例二】1825年斯蒂芬森发明蒸汽机车。

理由:蒸汽机车把人类带入铁路时代,方便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示例三】1866年西门子发明自励式直流发电机。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导学案(带答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导学案(带答案)

《第二次工业革命》导学案班级:姓名:组名:一、【学习目标】1、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的背景2、知道电力的应用、内燃机、化学工业和新材料的发展等基本史实3、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二、【重难点】重点:电力的应用,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的发明,化学工业和新材料的发展难点: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特点和影响的理解三、【自学指导】(带着问题认真阅读P18-21,用笔划出关键词)1、找找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和特点?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和伟大的科学家、发明家?3、概括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四、【合作探究】(对学、群学,解决以下问题)请结合两次工业革命对比的史实,谈谈工业革命给我们带来的启示:五、【当堂训练】1. “电工技术革命是一次巨大的革命,而电的利用为我们开辟一条道路。

”人类由此进入()A.蒸汽时代B.电气时代C.信息时代D.网络时代2. 19世纪的最后三十年就世界范围来看,资本主义充满了“青年时代”所具有的活力,处于高速发展期,出现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B.蒸汽时代的到来C.列强的殖民扩张与掠夺D.电气时代的到来3.“19世纪70年代,新能源开始进入生产领域,极大地改变了整个工业领域的生产面貌。

”材料中的“新能源”是指()A.水力B.风力C.电力D.煤炭4.某历史课外兴趣小组办了一期黑板报,有如下的一段宣传材料:这个发明使人类从此开始拥有自己更明亮的“眼睛”,而不再害怕大自然的黑暗。

请你给宣传材料中的“发明”添加一个合适的标题( )A.信息时代的到来B.汽车时代的到来C.蒸汽时代的到来D.电气时代的到来5.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下列欧洲国家电力技术发展走在最前面的是( )A.英国B.法国C.意大利D.德国6.第二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人一个新的时代,下列最能体现“新的时代”的发明是( )A B C D7.1931年10月18日凌晨,爱迪生走完了84年的人生旅程。

下葬时,为纪念他的突出贡献,美国各地( )A.熄灭电灯一分钟B.轮船鸣笛三分钟C.教堂敲钟84下D.齐奏《国际歌》8.某中学九年级(2)班同学办了一期“汽车百年”的黑板报,请指出以下几则材料中有误的一项( )A.德国人卡尔·本茨制造出第一辆汽车B.汽车这一交通工具出现于第二次工业革命中C.内燃机的出现为后来汽车的研发提供了可能D.法拉第为汽车的研制提供了理论基础9.像鸟一样在天空翱翔,是人类长期的梦想。

部编世界历史九下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导学案

部编世界历史九下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导学案

部编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导学案一、学习目标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内燃机的发明与汽车制造业的发展;飞机的诞生;化学工业的产生;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二、学习重难点重难点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重难点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三、课前自主学习(用5分钟的时间阅读课本,在下列括号内填上合适的答案)1.19世纪()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它的特点是()。

2.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成就是()进入生产生活领域。

1831年,()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后来根据这一现象发明了早期的()和()。

美国发明家()利用()的最新成果,发明了()()()()等。

人类社会进入了()。

3.()的发明是应用技术领域的另一重大成就。

1883年,()研制出汽油内燃机,()发明了柴油内燃机。

19世纪80年代,()制造出一辆汽车。

1913年,()公司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

4.应用技术领域的另一项重大突破是()工业。

19世纪60年代,人们已经能够使用新方法生产()、()、()等产品。

1867年,()发明了现代炸药。

1869年,()发明了()制造技术,现代塑料工业由此诞生。

四、课堂合作探究(依据书本知识和学案所给的材料,分析和探究相关问题)(一)成果介绍【第1题】【第2题】材料曾对1600多种耐热材料进行实验。

先后失败了2000多次。

致力于电灯研究,历时10余年。

为了改进留声机,一连5天没有睡觉。

75岁的时候,每天准时上班。

81岁时提炼橡胶成功。

“浪费,最大的浪费莫过于浪费时间了。

”爱迪生常对助手说。

“人生太短暂了,要多想办法,用极少的时间办更多的事情。

”对照自身,你觉得自己身上有哪些和爱迪生一样的优点?【第3题】1.内燃机的发明解决了交通运输工具的什么问题?2.1885年德国的()制造出一辆配有汽油发动机的汽车——奔驰1号。

三轮汽车于1886年1月29日获汽车制造专利,车速最快为15km/h。

3.1913年,美国()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
第二单元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导学案 NO.5
一、 目标引航:
1、通过电的利用,内燃机与汽车、飞机的诞生等史实,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
2、理解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进步和社会问题。

二、预习重难点:
重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和影响。

难点:垄断组织及垄断组织形成的影响。

三、开始学习:
(一) 基础闯关,自主学习
学法点拨:阅读教材P18—22,结合导学稿“标语”,把填空的知识点在课本上记录和标注出来。

☆ 第二次工业革命概况
☆ 电的应用——动力变革
影响:人类社会进入 时代。

【相信我能行1】和蒸汽动力相比,电力有何优点?
☆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
1.内燃机的发明
(1)1876年,德国人制造出一台煤气内燃机。

(2)1883年,德国工程师研制出汽油内燃机。

(3)几年后,德国工程师发明了柴油内燃机。

2.新的交通工具的出现
(1)背景:的发明,解决了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动机问题,在这一领域内引发了一场变革。

(2)主要成就:①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制造出一辆内燃机驱动的汽车。

②1913年,美国企业家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带来了汽车制造业的革命。

汽车的价格大幅下降,开始成为中等收入家庭的交通工具。

④1903年,美国的制造出飞机。

影响:新的交通工具的出现,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化学工业和新材料
1、背景:的发明推动了石油开采业的发展,加速了石油化学工业的产生。

2.主要成就
领域成就时间发明人国家影响
化学工业新方法生产的碱、硫
酸、人造染料等产品
成本更低
性能更好
现代炸药、无烟炸药在和广泛运用
新材料现代由此诞生
开辟了新的纺织品生产领域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使欧美资本主义
国家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成为强国。

(2)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
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阶段过渡。

随之而来的资本主义对外扩张的增强,对世界产
生了深远影响。

【相信我能行2】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
项目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
时间
主要标志
进入时代
领先国家
主要方面
能源
动力机器
【知识结构】
(二)知识运用,自主检测
1.“电工技术革命是一次巨大的革命,而电的利用为我们开辟一条道路。

”人类由此进入( )
A.蒸汽时代
B.电气时代
C.信息时代
D.网络时代
2.有这样一段广告词:“一个苹果让牛顿吸引了世界,一壶沸水让瓦特转动了世界,一个元素让爱迪生点燃了世界。

”其中“爱迪生点燃了世界”是指( )
A.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B.发明内燃机
C.发明耐用的白炽灯泡
D.改良蒸汽机
3.某历史学家认为“19世纪80年代,世界交通领域里的一场革命源于一种新动力的发明”。

这种“新动力的发明”应是( )
A.蒸汽机
B.内燃机
C.发电机
D.飞机
4.科技创新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新变化。

以下成果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
的是( )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5.现代塑料工业诞生的标志是1869年,美国人海厄特发明了的
制造技术。

( )
A.电灯
B.炸药
C.赛璐珞
D.人造纤维
6.下图是资本主义世界工业发展示意图,从中可以看出资本主义工业发展速度在1870年后发生显著变化。

导致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B.资本主义制度开始确立
C.开始使用大机器生产
D.资本主义殖民扩张
7.19世纪的最后三十年就世界范围来看,资本主义充满了“青年时
代”所具有的活力,处于高速发展期。

出现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
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B.“蒸汽时代”的到来
C.列强的殖民扩张与掠夺
D.“电气时代”的到来
8.下图为“1870—1900年世界石油产量变化图”。

导致石油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是( )
A.蒸汽机的发明与使用
B.交通工具的推陈出新
C.内燃机的发明与推广
D.电器设备的推广应用
9.在一节历史活动课上,同学们通过比较第一、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主要发明,总
结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如下特点。

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
①美国和德国的成果突出②发明涉及的领域更加广泛③技术和发明超出了一国范围
A.零项
B.一项
C.两项
D.三项
10.进入本世纪第二个十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后,随着我国经济较快增长、居民收入显著提高,汽车在我国家庭中快速普及。

下列品牌与最早流水线大批量生产的汽车“亲缘”最近的是( )
A.长安福特
B.北京现代
C.东风本田
D.上海大众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世纪60年代、19世纪六七十年代,人类历史上先后发生了两次工业革命。

在动力方面,出现了改良蒸汽机、发电机、电动机、内燃机等;在交通运输方面,创制了蒸汽轮船、蒸汽机车、汽车、飞机等;在通讯方面,发明了电报、电话等;在经济结构方面,重工业取代轻纺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分;在世界贸易方面,1870年以后的三十多年间,贸易额增长了约三倍。

——改编自《历史》材料二一些工业发达的城市和工矿区,人口密集、物流量大,煤的燃烧量急剧增加,以大气污染为主的环境问题不断发生,如1873年、1880年、1882年、1891年、1892年,英国伦敦多次发生可怕的有毒烟雾事件。

——刘少豪《环境与环境保护导论》
(1)根据材料一,分析工业革命的影响。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问题?
(3)上述两则材料为我国进行社会经济建设带来哪些重要启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