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中药斗谱)
中药药斗谱-任世彬20190416

紫河车穿山甲乌梢蛇地龙蛤蚧炮山甲酒乌梢蛇酒地龙山楂麦芽谷芽草豆蔻白附片干姜大黄焦山楂炒麦芽炒谷芽草果黑顺片炮姜酒大黄炒鸡内金建曲法落海高良姜吴茱萸小茴香松节炒莱菔子神曲隔山消白附子炒吴茱萸盐小茴香防己冬葵果茯苓茯苓皮香附炒川楝子丁香红毛五加天葵子茯神木猪苓醋香附柿蒂乌药香加皮土茯苓泽泻薏苡仁木香沉香佛手鸡血藤赤小豆麸炒泽泻麸炒苡仁薤白檀香化红血藤车前子车前草通草青皮陈皮枳实豨莶草盐车前子玉米须绣球小通草麸炒青皮炒陈皮麸炒枳实伸筋草瞿麦木通冬瓜仁枳壳厚朴大腹皮路路通扁蓄海金沙冬瓜皮麸炒枳壳姜厚朴槟榔蚕砂A 竹茹芦根近窗面淡竹叶白茅根菊花薄荷野菊花荷叶12612345土鳖虫全蝎龟甲醋龟甲水蛭蜈蚣鳖甲醋鳖甲火麻仁番泻叶谷精草木贼栀子麻黄麻黄绒郁李仁牵牛子密蒙花青葙子焦栀子蜜麻黄麻黄根威灵仙五加皮黄芩黄连黄柏羌活白芷石楠藤刺五加酒黄芩酒黄连盐黄柏独活防风狗脊秦艽龙胆半边莲红藤南细辛辛夷木瓜海风藤龙胆草半枝莲败酱草北细辛炒苍耳子桑枝鹿衔草秦皮川射干北豆根桑叶蝉蜕扁枝槲寄生透骨草白头翁马勃山豆根淡豆豉天花粉老颧草海桐皮木蝴蝶青果玄参升麻金银花千年健丝瓜络胖大海紫草牡丹皮制升麻连翘砂仁(白)豆蔻地骨皮银柴胡白薇贯众知母阳春砂肉豆蔻青蒿胡黄连苘麻子重楼盐知母小柜子B北柴胡荆芥金钱草蒲公英紫花地丁灵芝米柴胡香薷内面鱼腥草丝瓜络地丁草醋艾叶近窗面紫苏叶藿香益母草仙鹤草墨旱莲大腹皮紫苏梗佩兰夏枯草茵陈白花蛇舌草淫羊活345龟甲胶鳖甲胶桂枝肉桂蔓荆子炒蔓荆子藁本炒牛蒡子葛根粉葛板蓝根大青叶苦参白鲜皮。
中药柜上的中药斗谱编排规律

中药柜上的中药斗谱编排规律1. 中药饮片的斗谱规律中药饮片的存放应该按照斗谱的编排规律,那些不辨药性,零乱放置,随便改变存放顺序的不良习惯,不仅会造成调剂人员在操作上的不便,同时也容易出现不应有的差错,给患者和企业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和损失,这也是执业药师不可忽视的基本知识。
当归、白芍与川芎;黄芪、党参与甘草;麦冬、天冬与北沙参;金银花、连翘与板蓝根;防风、荆芥与白芷;柴胡、葛根与升麻;黄苓、黄柏与黄连;沙参、豆蔻与木香;香附、厚朴与延胡索;焦神曲、焦麦芽与焦山楂;远志、柏子仁与酸枣仁;桔梗、苦杏仁与桑白皮;天麻、钩藤与白蒺藜;陈皮、枳壳与枳实;附子、干姜与肉桂;泽泻、山药与丹皮........ 。
质地较轻且用量较少的饮片放在斗架的高层如:月季花、白梅花与佛手花;玫瑰花、玳玳花与厚朴花;络石藤、海风藤与青风藤;密蒙花、谷精草与木贼草等。
再把质重饮片(矿石类、化石类、贝壳类)和容易造成污染的饮片(炭药类)放在斗架的底层。
如磁石、赭石与紫英石;龙骨、龙齿与牡蛎;珍珠母、瓦楞子与石决明;寒水石、石膏与海蛤壳等;炭类药如:藕节炭、茅根炭与地榆炭;黄苓炭、黄柏炭与大黄炭;蒲黄炭;艾炭与棕榈炭等。
最后把质地松泡且用量较大的饮片放在最下层的大药斗内。
如:灯心草与通草;芦根与茅根;茵陈与金钱草;白花蛇舌草与半枝连;竹茹与丝瓜络;薄荷与桑叶等。
2. 中药斗谱中药柜布局规范中药调配的斗谱布局规范。
一、斗谱编排原则中药房中中药饮片存放在饮片柜的屉斗中。
中药斗谱是一组药柜中各屉斗及屉斗内前后左右斗格饮片存放顺序的规律,故斗谱的编排也称为中药饮片的排列。
斗谱编排原则为:(一)首先要考虑有利于减轻劳动强度,方便调剂和加药1. 将最常用的饮片安排在最容易取药的地方:这类饮片有如,甘草、当归、党参、白术、茯苓等。
2. 饮片的常用配伍规律:因为在一张处方中功效相近的药物常常配伍使用,故功效相近的饮片宜编排在一起,可减少调剂时来回走动。
中药斗谱表

甘遂
制 首 乌
生焦 首栀 乌子
生当 栀归 子尾
全醋 归鳖 当甲
醋续 龟 板断
续皂 断角 炭刺
穿 山 甲
黑 丑
白 丑
夜明砂
玄明粉
鱼脑石
莲子肉
烫狗脊
醋五灵脂
刺五加
蒲
地鸡
猫白
薤墨
女锁
仙鸡
土五
金
骨
爪
旱
贞
血
鳖加
樱
黄
榆香
草芨
白莲
子阳
茅藤
虫皮
子
浮
蒲鱼
鸡蝉
蜂水
糯益
艾灯
白胖
罗
公腥
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牛
稻母
芯
通大
汉
萍
英草
草蜕
房角
根草
叶草
滑 石
钟制 乳草 石乌
制橘 川 乌红
橘 络
红莤草
麻黄根
石韦
红豆蔻
月季花
珍珠母
姜黄
海 螵 蛸
桑 螵 蛸
小 蓟
大萹 蓟蓄
矍扁 豆
麦花
玉海 米浮 须石
胆石 南决 星明
紫白 石附 英子
盐 蒺 黎
穿
平桑
绵绵
金通
荷银
布芦
白松
毛
破
地
萆茵
钱
杏
渣
茅
冬
石
木叶
薢陈
草草
叶叶
叶根
根节
青
8
9
10
11
12
鹤虱
鸡冠花
炒蔓荆子
蚕砂
火竹
中药斗谱药品名称对应中药柜抽屉排列方式-横七竖八,每小抽屉分

1、麻黄2、桂枝3、紫苏1、威灵仙2、川乌头3、白话蛇1、栀子2、鸡内金3、决明子1、肉桂2、板蓝根3、青黛1,丁香2、高良姜3、小茴香1、莱菔子2、蒲公英3、金钱草1、青皮2、枳实3、木香第一柜组1、生姜2、香薷3、防风1、木瓜2、蚕沙3、知母1、青葙子2、密蒙花3、黄芩1、吴茱萸2、射干3、紫花地丁1、冬葵子2,地肤子3、苍术1、虎杖2、地耳草3、急性子1、沉香2、檀香3、香附1、羌活2、白芷3、细辛1、寻骨风2、海风藤3、路路通1、黄连2、黄柏3、龙胆草1、拳参2、白头翁3、红藤1、厚朴2、砂仁3、白豆蔻1、大黄2、芒硝3、番泻叶1、川楝子2、乌药3、佛手1、苍儿子2、辛夷3、藁本1、徐长卿2,秦艽3、防己1、秦皮2、苦参3、白鲜皮1、败酱草2、土茯苓3、半边莲1、草豆蔻2、草果3、茯苓1、芦荟2、火麻仁3、郁李仁1、川贝母2、九香虫3、柿蒂1,木贼2、牛蒡子3、伸筋草1桑枝2、臭梧桐3、穿山龙1、生地黄2、玄参3、牡丹皮1、白蔹2、漏芦3、青蒿1、薏苡仁2、猪苓3、泽泻1、甘遂2、大戟3、芫花1、半夏2、天南星3、白附子1、独活2、菊花3、蔓荆子1、五加皮2、桑寄生3、鱼腥草1、赤芍2、紫草3、水牛角1、白薇2、地骨皮3、银柴胡1、车前子2、滑石3、关木通1、巴豆2、牵牛子3、山楂1、白芥子2、皂荚3、桔梗1、葛根2、柴胡3、升麻1、天花粉2、石膏3、芦根1、穿心莲2、连翘3、石韦1、胡黄连2、附子3、干姜1、通草2、瞿麦3、橘皮1、神曲2、麦芽3、谷芽1、浙贝母2、白前3、前胡1、桑叶2竹叶2、野菊花3、金银花1,大青叶3,萹蓄1,茵陈2,金钱草1、五加皮2、臭梧桐3、白花蛇1、松节2、海风腾3、海桐皮1、水牛角2、忍冬腾3、红小豆1、青黛2、鸦蛋子3、山慈姑1、漏芦2、皿秀青3、金荞麦1、白蔹2、白鲜皮3、白头翁1、山奈2、浮萍3、葛花第二柜组1、白豆蔻2、红豆蔻3、紫豆蔻1、蚕砂2、寻骨风3、千年健1、草果2、昔豆蔻3、佩兰1、炒白果2、淡豆3、野花1、重楼2、凌花3、红腾1、薄荷2、牛旁子3、蔓荆子1、麻草2、桂枝3、香薷1、木瓜2、络石腾3、徐长青1、秦艽2、防已3、灵仙1、地丁2、板兰根3、大青叶1、射干2、山豆根3、土茯苓1、柴胡2、青荷3、秦皮1、蝉蜕2、蜕3、乌蛸蛇1、防风2、川白芷3、蒿本1、黄芩2、黄柏3、黄莲1、龙胆草2、鸡骨草3、贯众1、生地2、熟地3、苦参1、元参2、赤芍3、丹皮1、地骨皮2、银柴胡3、胡黄莲1、生石膏2、知母3、葛根1、羌活2、独活3、细辛苦1、蛇皮2、蛇床子3、马钱子1、砂仁2、生地炭3、霜1、苍术2、厚朴3、厚朴花1、马齿草2、败酱草3、鱼腥草1、大黄2、炒大黄3、芒硝1、生桅子2、炒桅子3、桅子炭1、荆芥2、辛夷3、苍耳子1、丁香2、大茴香3、小茴香1、片姜黄2、吴茱萸3、白胡椒1、干姜2、肉桂3、附子1、半边莲2、穿心莲3、功劳叶1、火麻仁2、郁李仁3、番泻叶1、天花粉2、密蒙花3、青子1、白薇2、升麻3、木贼1、良姜2、炮姜3、芦巴子1、川乌2、草乌3、醋柴胡1、野菊花2、萆牛子3、炒黄芩1、地枫皮2、槐花3、狼毒1、花椒2、茴香3、荜芨1、谷精草2、复盆草3、寒水石1、桑叶2、淡竹叶3、鸭芷草1、元花2、金钱草 1、蒲公英2、紫草1、连翘2、荷叶1、党参2、夏枯草1、瓜蒌子2、炒苏子3、生半夏1、荆芥穗2、金莲花3、瓦楞子1、椿根皮2、石榴破3、麻黄根1、肉豆寇2、金樱子3、桑螵蛸1、远志肉2、远志3、合欢皮1、木蝴蝶2、麝香3、罗布麻1、蟾皮2、冰片3、海马第三柜组1、炒麦芽2、莱服子3、生麦芽1、续断2、杜仲3、炒杜仲1、五贝子2、赤石脂3、炒蒲黄1、大蓟2、小蓟3、仙鹤草1、胖大海2、皂刺3、黄芍子1、桔梗2、款冬花3、桑白皮1、石菖蒲2、节菖蒲3、三七1、伸筋草2、透骨草3、雷公藤1、枇杷叶2、生牡蛎3、煅牡蛎1、五味子2、乌梅3、权子1、炒神曲2、白芨3、焦地榆1、焦山楂2、炒神曲3、生山楂1、青半夏2、姜半夏3、旋复花1、全蝎2、僵蚕3、地龙1、鸡内金2、谷芽3、炒鸡内金1、红花2、桃仁3、五灵脂1、艾叶2、绿鄂梅3、煅龙骨1、全当归2、当归头3、酒当归1、柏子仁2、炒枣仁3、生枣仁1、杏仁2、百部3、紫苑1、天麻2、勾藤3、羚羊肉1、三七粉2、西青果3、六路通1、明矾2、大风子3、孩儿茶1、怀牛夕2、川牛夕3、穿山早1、蒲黄2、茜草3、地榆1、海藻2、昆布3、松贝1、川贝2、浙贝3、土贝母1、决明子2、刺蒺藜3、蜈蚣1、追地风2、槟榔3、炒槟榔1、穿山龙2、睹实子3、绞股蓝1、芡石2、覆盆子3、浮小麦1、槐米2、槐角3、芦根1、天南星2、胆南星3、海浮石1、白前2、前胡3、皂角1、龙骨2、焦艾叶3、龙齿1、毛冬青2、青风藤3、琥珀1、薤白2、使君子3、苦楝皮1、炙麻黄2、乌嵌骨3、麻黄1、谷芽2、稀莶草3、侧柏叶1、紫苏子2、葶苈子3、白仁1、白芥子2、白附子3、天竹黄1、石决明2、珍珠粉3、珍珠母1、竹茹2、瓜萎1、白茅根2、银杏叶1、鹿衔草2、荷叶1、丝瓜洛2、半枝莲1、竹茹2、天竺黄3、三七1、蒲黄2、侧柏叶3、白及1、苏木2、骨碎补3、马钱子1、山药2、刺蒺藜3、罗布麻1,扁豆2、巴戟天3、淫羊藿1、北沙参2、南沙参3、玉竹1、禹余粮2、山茱萸3、覆盆子第四柜组1、胖大海2、王不留行3、海藻1、仙鹤草2、棕榈炭3、血余炭1、血竭2、夏枯草3、刘寄奴.1、羚羊角2、牛黄3、钩藤1、仙茅2、补骨脂3、益智仁1、麦门冬2、天门冬3、百合1、桑螵蛸2、海螵蛸3、金樱子1、昆布2、黄药子3、苦杏仁1、炮姜2、鸡血藤3、川芎1、莪术2、三棱3、水蛭1、天麻2、地龙3、全蝎1、杜仲2、续断3、肉苁蓉1、黄精2、石斛3、枸杞子1、芡实2、使君子3、苦楝皮1、苏子2、百部3、紫菀1、延胡索2、姜黄3、乳香1、虻虫2、斑蝥3、穿山甲1、蜈蚣2、白僵蚕3、龙胆草1、锁阳2、菟丝子3、沙苑子1、女贞子2、旱莲草3、桑椹1、槟榔2、南瓜子3、常山1、款冬花2、枇杷叶3、桑白皮1、没药2、五灵脂3、丹参1、朱砂2、磁石3、龙骨1、冰片2、苏合香3、牡蛎1、阿胶2、白芍3、紫河车1、黑芝麻2、龟板3、鳖甲1、雄黄2、硫磺3、蛇床子1、葶苈子2、白果3、大蓟1、茜草2、桃仁3、益母草1、酸枣仁2、柏子仁3、远志1、人参2、西洋参3、党参1、海马2、薄荷3、佩兰1、麻黄根2、浮小麦3、五味子1、土荆皮2、蜂房3、升药1、小蓟2、槐花3、石菖蒲1、泽兰2、牛膝3、醋柴胡1、合欢皮2、夜交藤3、石决明1、太子参2、黄芪3、白术1、当归2、熟地黄3、何首乌1、乌梅2、五倍子3、诃子1、炙甘草2、赤石脂3、焦山楂1、白茅根2,银杏叶1、2、1,竹茹2,艾叶1、2、1,红花2,藿香12,1、瓜蒌2、灯心草。
中药斗谱功能主治 (1)

射干【鸢尾科植物射干的干燥根茎】
苦、寒。归肺经。
功能:清热解毒、消痰、利咽。
白头翁【毛茛科植物白头翁的干燥根】
苦、寒。归胃、大肠经。
功能: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野菊花(菊科植物野菊的干燥头状花序)
苦、辛、微寒。归肝、心经。
功能:清热解毒。
土荆皮【松科植物金钱松的根皮或近根根树皮】
独活(伞形科植物重齿毛当归的干燥根)
辛、苦、微温。归肾、膀胱经。
功能:祛风湿,止痛,解表。
木瓜(蔷薇科植物贴梗海棠的干燥近成熟果实)
酸、温。归肝、脾经。
功能:舒经活络,和胃化湿。
柴胡(伞形科植物柴胡或狭叶柴胡的干燥根)
苦、辛,微寒。归肝、胆经。
功能:解表退热,舒肝解郁,升举阳气。
姜厚朴(木兰科植物厚朴或凹叶厚朴的干燥干皮,根皮及枝皮)
功能:熄风止痉、祛风止痛、止痒、
化痰散结。
银杏叶【银杏树的叶】
苦、涩,平。
功能:敛肺平喘、活血止痛。
炒莱菔子【十字花科植物萝卜的成熟种子】
辛、甘、平。归肺、脾、胃经。
功能:消食除胀、降气化痰。
山楂【蔷薇科植物山里红或山楂的成熟果实】
酸、甘,微温。归脾,胃,肝经。
功能:消食化积、行气散瘀。
神曲【面粉和其他药物混合后经发酵而成的加工品】
功能:收敛止血。
海桐皮【豆科植物刺桐或乔木刺桐的干燥皮或根皮】
苦、辛、平。归肝经。
功能:祛风湿、通络止痛、杀虫止痒。
海风藤【胡椒科植物风藤的干燥藤茎】
辛、苦、微温。归肝经。
功能:祛风湿、通络止痛。
青风藤【防己科植物青藤及毛青藤的干燥根茎】
苦、辛、平。归肝、脾经。
中药房中药斗谱编排规则和斗谱图

中药房中药斗谱编排规则和斗谱图Revised by Jack on December 14,2020中药房:中药斗谱编排规则和斗谱图中药饮片调配是制备汤剂的重要环节。
在中药饮片调配区的设备中,“药斗”是必不可少的盛装饮片的储存设备。
由于中药品种繁多(一般都有五六百种至一千种),而且其质地坚松不一、用量有多有少、药性有相须相反之别,有些饮片外形类似,有些饮片名称易混,有些饮片含有剧毒,有些饮片价格昂贵。
为了将这些品质各异、种类繁多的中药饮片合理有序地存放,中药行业通过多年的实践经验总结出一套存放中药饮片的科学规律,即“斗谱”。
斗谱编排的目的是便于调剂操作、减轻劳动强度、避免差错事故、提高调剂质量、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
中药斗谱是一组药柜中各斗及斗内前后格饮片存放顺序的规律。
过去各家药店斗谱的编排虽不完全统一,但基本一致。
不论是医院药房还是经营药品企业,应该继续和发扬这一传统经验,不应忽视中药斗谱的编排规律,不辨药性,零乱杂陈,任意改变存放顺序,这不仅给调剂人员在操作上带来诸多不便,也易出现不应有的差错事故。
1、中药饮片斗柜的设置(1)、中药饮片的调剂柜一般由木质材料或与木材性能相似的高密板材制成。
根据药店(药房)经营规模及区域性用药品种品规的多少而确定药柜及药斗的数量。
常规中药饮片调剂柜应符合以下要求:①药柜、药斗的材料应使用无毒、无污染木材及油漆。
②封闭、防尘、防虫、防鼠。
每组药柜上下左右全封闭,除药斗可抽开自如,其他部位不得有缝隙;每个药斗为独立的,四周封闭具防鼠功能。
③每个药斗内凡装有两种以上(含两种)的饮片者,应有套盒,以方便清洁、养护、盘存。
④药柜最下层的药斗,一般应距地面15厘米以上,亦可因地制宜,潮湿多雨的南方、距城市较边远地区可更高一些。
⑤毒性中药不能装斗(炮制品除外),而应设专柜,要求:结构牢固,双锁管理,分别由专管的营业员和具有中药师以上技术职称的人员共同负责管理,包括验收,销售的全过程。
常用的中药斗谱编排方法

常用的中药斗谱编排方法中药斗谱的编排呀,那可真是一门大学问呢!就好像给中药们安排座位一样,得让它们各得其所,方便我们这些“抓药人”能快速准确地找到它们。
你想想看,要是中药们胡乱摆放,那抓药的时候不就像在一堆乱麻里找线头,得费好大的劲呀!所以合理的斗谱编排就特别重要啦。
一般来说呢,会把常用的药物放在比较显眼的位置,就像把班里最优秀的学生放在前排一样。
比如说,那些治疗常见病的中药,像感冒啦、咳嗽啦之类的药,肯定得放在容易拿到的地方呀。
这就好比你每天都要用的东西,肯定得放在随手就能拿到的地方,不然多麻烦呀!还有啊,质地较轻的药物可以放在上层,重的呢就放在下层。
这就好像把轻的东西放在高处,重的东西放在低处才稳当嘛。
而且一些容易串味的药物,那可得单独放,不然它们互相“影响”了可不好。
再说说按照功效来编排吧。
把相同功效的中药放在一起,这多清晰呀!就像把数学书、语文书、英语书都分好类放一起,找的时候一目了然。
比如把清热解毒的放一块儿,把活血化瘀的放一块儿,多整齐呀!这样抓药的时候就不会手忙脚乱啦。
还有一种方法呢,就是按照用药的频率来排。
那些经常要用的药,就给它们个“黄金位置”,不常用的呢就稍微往后放一放。
这就好像你整理衣柜,常穿的衣服肯定放在显眼的地方,不常穿的就压箱底呗。
另外呀,有些特殊的中药还得特别对待呢。
比如一些贵重的药材,那可得小心保管,像宝贝一样放好。
还有一些有毒的药材,更得严格管理,可不能出岔子呀!你说这中药斗谱编排是不是很有意思呀?就像是给中药们组织了一个有序的大家庭,让它们各安其位,为我们的健康服务呢!咱可不能小瞧了这小小的斗谱编排,它可是关系到我们能不能快速准确地配出好药,帮助患者恢复健康呢!所以呀,一定要重视起来,把中药斗谱编排得妥妥当当的,这才是对患者负责呀!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呢?。
中药柜上的中药斗谱编排规律

中药柜上的中药斗谱编排规律1.中药饮片的斗谱规律中药饮片的存放应该按照斗谱的编排规律,那些不辨药性,零乱放置,随便改变存放顺序的不良习惯,不仅会造成调剂人员在操作上的不便,同时也容易出现不应有的差错,给患者和企业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和损失,这也是执业药师不可忽视的基本知识。
当归、白芍与川芎;黄芪、党参与甘草;麦冬、天冬与北沙参;金银花、连翘与板蓝根;防风、荆芥与白芷;柴胡、葛根与升麻;黄芩、黄柏与黄连;沙参、豆蔻与木香;香附、厚朴与延胡索;焦神曲、焦麦芽与焦山楂;远志、柏子仁与酸枣仁;桔梗、苦杏仁与桑白皮;天麻、钩藤与白蒺藜;陈皮、枳壳与枳实;附子、干姜与肉桂;泽泻、山药与丹皮...........。
质地较轻且用量较少的饮片放在斗架的高层如:月季花、白梅花与佛手花;玫瑰花、玳玳花与厚朴花;络石藤、海风藤与青风藤;密蒙花、谷精草与木贼草等。
再把质重饮片(矿石类、化石类、贝壳类)和容易造成污染的饮片(炭药类)放在斗架的底层。
如磁石、赭石与紫英石;龙骨、龙齿与牡蛎;珍珠母、瓦楞子与石决明;寒水石、石膏与海蛤壳等;炭类药如:藕节炭、茅根炭与地榆炭;黄芩炭、黄柏炭与大黄炭;蒲黄炭;艾炭与棕榈炭等。
最后把质地松泡且用量较大的饮片放在最下层的大药斗内。
如:灯心草与通草;芦根与茅根;茵陈与金钱草;白花蛇舌草与半枝连;竹茹与丝瓜络;薄荷与桑叶等。
2.中药斗谱中药柜布局规范中药调配的斗谱布局规范。
一、斗谱编排原则中药房中中药饮片存放在饮片柜的屉斗中。
中药斗谱是一组药柜中各屉斗及屉斗内前后左右斗格饮片存放顺序的规律,故斗谱的编排也称为中药饮片的排列。
斗谱编排原则为:(一)首先要考虑有利于减轻劳动强度,方便调剂和加药1. 将最常用的饮片安排在最容易取药的地方:这类饮片有如,甘草、当归、党参、白术、茯苓等。
2. 饮片的常用配伍规律:因为在一张处方中功效相近的药物常常配伍使用,故功效相近的饮片宜编排在一起,可减少调剂时来回走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 蒿
防 风 延胡索
三 棱
莪 术 川贝母
枳 壳
枳 实 五灵脂
独 活
木 瓜 土鳖虫
龟 板
栀 子 荔枝核
草 果
豆 蔻 苍耳子
升 麻
菊 花 益智仁
知 母
牡丹皮 地 榆 萆薢 萹 蓄 瞿 麦 姜 黄
赤 芍
延胡索 秦 皮 干姜 桑 椹 薤 白
龙 胆 草
川贝母 白 前 大腹皮 薄 荷 杜 仲
郁 金
五灵脂 乳 香 威灵仙 续 断 石 韦
紫 草
远 志
槐花
牡 蛎
水 蛭
沉香
防 已
知 母 巴戟天
猪 苓 吴茱萸
荆 芥 桔梗
槐 米 炙杏仁
谷 芽
大 蓟 虎杖
金 银 花 穿山甲
常 山
檀 香 使君子
降 香
巴戟天
吴茱萸
桔梗
炙杏仁
虎杖
穿山甲
使君子
仙 茅 天竺黄 白 果
锁 阳
黑 附 片 石决明
肉 桂
琥 珀 桂枝
龙 齿
半 夏 香附
前 胡
硼 砂 荜茇
冰 片
薏 苡 仁
肉 豆 蔻 紫菀
鸡 内 金
焦 麦 芽 连翘
焦 神 曲
地 榆 炭 黄芩
艾 叶
百 部 桃仁
白 前
甘 草 白芍
炙 麻 黄
桑 白 皮
地 骨 皮 黄精
青 皮
陈 皮 细辛
厚 朴
苍 术 僵蚕
百 部
瓜 蒌 乌药
葛 根
桑 叶 羌活
黄 连
黄 柏 鳖甲
红 花
丹 参 丁香
当 归
川 芎 柴胡
黄 芪
玉 竹
石 斛 牡丹皮
没 药
土鳖虫 天 麻 土茯苓 泽 兰 射 干
钩 藤
荔枝核 海 藻 川牛膝 白 芨 玄 参
昆 布
苍耳子 辛 夷 熟地黄 竹 茹 麦 冬
橘 核
益智仁 狗 脊 北沙参 天 冬 白 果
重 楼
仙 茅
淫羊霍
夏枯草
益母草
淡竹叶
鱼腥草
号 柜
鹅不食草 忍 冬 藤 豨莶草 穿 心 莲 款冬花
桑 白 皮
1 号 柜
紫花地 石 菖 蒲 大血藤 川 木 通 制 川 乌 首乌藤 苦 杏 仁 党参 黄 芪
地黄 海 风 藤
八角茴 沙 苑 子 白 矾 鸡骨草 制 草 乌 透 骨 草 伸筋草 青 风 藤
透 骨 草
水牛角 海 金 沙 侧 柏 叶 皂角刺 马 齿 苋 白 芥 子 金钱草 苏 木
浮 小 麦
制何首乌 石 榴 皮 鹿 角 霜 山慈菇 五 倍 子 莲 子 心 何首乌 乌 梢 蛇
枸 杞 子
半枝莲 刺 五 加 鹿衔草 徐 长 卿 紫 苏 梗
路路通 蜂 房 牵牛子 厚 朴 花 车 前 子 炒杜仲 补 骨 脂
蛇 蜕
蔓 荆 子
南 沙 参
合 欢 皮
黄 药 子 肉苁蓉
冬 瓜 子
女 贞 子 莲子
菟 丝 子
炙 大 黄 蒺藜
白术 甘 草 山 药
泽泻 芦 根
秦艽 芡 实 槐 角
半边莲 茯 苓
桑枝 柿 蒂 佩 兰
茯神 橘 红
地龙 花 椒 龙 骨
茜草 小 蓟
全 蝎 大青叶
天 龙
川 楝 子 合欢花
木 贼
青 果
代 赭 石
磁 石
麻 黄
白 芷
朱 砂
佛 手
芒 硝
大 黄
白 花 蛇
浮 萍
蒲 黄
荷 叶
蒲公英
茵陈
通草
灯芯草
3 号 柜
番泻叶 火 麻 仁
苦参 天南星 麻黄根 紫苏子 淡豆鼓
2 号 柜
刘寄奴 猫 爪 草
旋覆花 王不留 绵马贯
柏 子 仁
马 鞭 草
浙贝母
络 石 藤
瓦 楞 子
败酱草
赤 石 脂
海
紫苏叶
谷 精 草
仙 鹤 草
山茱萸
千 年 健
墨 旱 莲
白头翁
冬 瓜 皮
忍 冬 藤
生 石 膏 板蓝根 北 豆 根 生山楂
生 麦 草
蝉
蜕
天 花 粉 金樱子
蛇 床 子
牛 蒡 子 三七
地 肤 子
赤 小 豆 草豆蔻
白 鲜 皮
楷 杷 叶 焦山楂
木 蝴 蝶
广 霍 香 槟榔
车 前 草
鸡 血 藤 白附子
小 茴 香
葶 苈 子 黄芪
太 子 参
穿 心 莲
白 茅 根
五 味 子 木香
覆 盆 子
白 扁 豆 砂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