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范例

合集下载

器械不良反应报告制度范文(3篇)

器械不良反应报告制度范文(3篇)

器械不良反应报告制度范文尊敬的相关部门:我是某医院的一名职员,特此向贵部门报告一起器械不良反应事件。

具体情况如下:时间:2021年5月10日上午9点地点:某医院外科手术室事件描述:在进行一例开腹手术时,医生使用了贵部门生产的XX 型手术器械。

在手术进行中,病人出现了严重的过敏反应症状,包括呼吸急促、皮肤潮红和荨麻疹等。

经过及时处理和抢救,病人的症状得到了缓解,没有造成严重后果。

分析:经与医生和护士讨论,初步判断此次过敏反应是由使用的XX型手术器械引起的。

根据我们的经验和之前的使用情况,此类器械很少出现不良反应,因此我们怀疑此次事件可能与批次或质量有关。

处理措施:为了确保患者的安全,我们立即停止使用该批次的XX 型手术器械,并将其隔离于其他器械。

同时,我们与贵部门联系并报告了该事件,并请求贵部门派人进行调查。

我们也将尽快采取其他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期望:我们希望贵部门能尽快展开调查,并提供关于该器械批次的测试报告和质量控制信息。

根据调查结果,我们将进一步采取合适的措施,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医疗质量。

感谢贵部门对此事的关注与支持,希望能尽快得到反馈。

此致敬礼某医院器械不良反应报告制度范文(2)医疗器械(材料/设备)不良事件报告制度一、定义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是指获准上市的、合格的医疗器械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发生的导致或可能导致人体伤害的任何与医疗器械预期效果无关的有害事件。

伤害事件分一般伤害与严重伤害。

严重伤害的含义是指下列情况之一:1、危及生命;2、导致机体功能的永久性伤害或机体结构永久性损伤;3、必须采取医疗措施才能避免的永久性伤害或损伤。

二、报告并召回(如有必要)1、不良事件的报告程序(图1)与要求1)设备使用科室如发现可疑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应详细记录,按规定报告。

2)医疗器械不良事件重点监测品种应报告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中的一般伤害事件,其他品种报告与医疗器械有关的死亡或严重伤害事件。

3)可疑不良事件发生后,设备科应立即调查记录不良事件的有关资料,包括患者资料、发生情况与地点、医疗器械相关信息、操作使用人员等信息;在事件发生后____个工作日内填写《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表》,上报分管副院长和医务科。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记录(制度范本、DOC格式)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记录(制度范本、DOC格式)
A.患者资料
1.患者姓名:
2.年龄:
3.性别:□男□女
4.预期治疗疾病:
5.并发疾病:
6.既往疾病:
B.不良事件情况
7.事件后果
□死亡(时间)□危胁生命
□残疾□出生缺陷□其它
8.事件发生日期:年月日
9.事件报告日期:年月日
10.不良事件的发生地点:□医院□家庭
□门诊诊断□门诊治疗□其它
11.事件的陈述:
21.企业采取补救措施:
22.器械目前状态:
D.不良事件评价
23.省级ADR中心意见陈述:
24.国家ADR中心意见陈述: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表
报告来源:生产企业□经营企业□使用单位□单位名称:
联系地址:联系电话:
报告日期:
报告人签字:
C.医疗器械情况
12.产品名称:
13.商品名称:
Hale Waihona Puke 14.生产企业名称:.生产企业地址:
生产企业联系电话:
15..型号:
规格:
注册证号:
产品编号:
批号:
16.操作人:□专业人员□非专业人员□患者□其它
17.有效期至:年月日
18.停用日期:年月日
19.植入日期(若植入):年月日
20.事件发生原因分析:

医疗机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举例

医疗机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举例

医疗机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举例近年来,人们对医疗机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报道越来越关注。

不良事件报告是医疗机构对出现的不良事件负责的一种表现,也是为了确保患者安全,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途径。

针对此问题,本文将从两个不同的案例来说明医疗机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的重要性和解决方法。

第一个案例是关于一名病人在使用医疗器械过程中遭受的不良事件。

一名中年女性在接受手术治疗时,医生使用了一种新型的手术器械。

然而,在手术过程中,该器械出现了故障,导致手术时间延长并且给患者带来了额外的痛苦和风险。

医生意识到这是一个不良事件,并立即停止了手术并报告了该事件。

这个案例表明了医疗机构在不良事件发生时应立即采取行动。

首先,医生应对患者的状况进行记录,并停止使用相关的医疗器械。

然后,医生应立即向医疗机构报告该事件。

医疗机构应建立一个完善的报告系统,使得医生能够方便地报告不良事件,并对不良事件进行分析和处理。

最后,医疗机构应与相关的医疗器械供应商联系,共同解决该问题,并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权益得到保障。

第二个案例是关于一种新型医疗器械引发的不良事件。

一家医疗机构引进了一种新的诊断设备,该设备被宣传为能够提高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效果。

然而,在使用该设备进行一系列诊断时,医生们发现结果与患者实际病情不符,导致了误诊和错误的治疗。

医生立即报告了这一不良事件,并要求医疗机构停止使用该设备。

这个案例揭示了医疗机构在引进新型医疗器械时应进行充分的评估和试用,以确保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医疗机构应与供应商和相关专家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合作,了解设备的功能和风险,并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使其能够正确地使用和操作医疗器械。

同时,医疗机构应建立一个监控系统,及时收集和分析与器械使用相关的信息和数据,以便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问题。

若发生不良事件,医疗机构应立即采取行动并向相关部门汇报,以保障患者的安全。

综上所述,医疗机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对于提高医疗质量和保障患者安全至关重要。

医疗器械质量事故处理报告

医疗器械质量事故处理报告

医疗器械质量事故处理报告报告概述本报告旨在对于发生的医疗器械质量事故进行详细描述,并提出应对措施。

通过分析事故原因、评估影响范围以及提出整改方案,旨在保障患者安全、提高医疗服务品质。

一、事故概述根据我医院内部质控数据统计,于xxxx年x月x日早上11点30分,发生了一起医疗器械质量事故。

该事故发生在我医院的手术室,具体涉及到使用的xxx医疗器械。

事故发生时,患者正在接受xxx手术,并在手术中突然出现了器械失灵的情况,导致手术无法继续进行。

二、事故原因分析经过对该事故的全面调查和分析,我们确定了以下事故原因:1. 设备故障:经检测发现,导致器械失灵的根本原因是供电线路短路导致的设备损坏。

2. 检修不及时:对于使用的医疗设备,由于之前相关人员未及时进行例行的设备检修,导致潜在的问题得不到及时发现和处理。

三、事故影响评估1. 患者健康影响:由于器械失灵,手术无法顺利进行,患者的手术治疗方案被迫中断,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2. 医院声誉影响:该事故的发生对于我医院的声誉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患者和家属对于医院的医疗服务品质产生了质疑。

四、事故处置措施为了尽快解决该事故引起的一系列问题,我们制定了以下处置措施:1. 紧急处理:立即召集相关特定的技术人员对设备进行维修和更换,确保其他手术不受到影响,患者得到及时的救治。

2. 患者安抚与赔偿:对于受到影响的患者,我们将进行相应的患者安抚工作,并提供必要的医疗赔偿。

3. 事故调查与责任追究:成立事故调查组,对此次事故进行深入调查,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追究。

4. 设备检修和管理加强:对医疗器械的例行检修工作进行加强,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并加强设备管理,确保设备状态的可追溯和维护记录的完整性。

五、质量管理体系改进为了提升医疗器械质量管理水平,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1. 建立完善的设备维修管理制度:明确设备例行维修和故障维修的程序,并明确责任人,确保按时进行设备维修和故障处理。

医疗机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举例

医疗机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举例
下肢持续被动训练装置
器械开始按钮有时自行停止
自动康复机
脚踏与机器脱离
腿浴治疗器
控制面板失灵、无水干烧漏水、泡浴过程中机器冒火星
智能下肢反馈康复训练系统
屏幕触摸板过于灵敏,操作者对触摸板控制困难,患者等待时间过长
磁疗仪器
脉冲磁场治疗仪
骶部、右上腹烫伤
离子导入治疗仪
未达疗效、电源线插座有打火现象
脑功能治疗仪
机器老化,电路板损坏,工作站故障
不曝光
皮肤划伤
移动式C型X射线机
设备无法透视
X射线手术影像设备
医用X射线摄影装置
c型臂严重故障、无法正常开机、主机接收不到探测器检测信号
X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设备(CT)
C型臂X光机
无法穿透腰椎的显像
X射线血管造影系统
手术过程中X射线不出束、图像数据不能恢复
X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设备
血糖检测值不准、仪器提示操作错误
生化分析系统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缺油、器械故障,出具检验报告时间延长、漏液、样品进样过程中架子卡住,导致停机
细菌分析系统
哥伦比亚培养基
哥伦比亚培养基溶血
临床医学检验辅助设备
纯水机
零件损坏
其他
一次性营养琼脂培养基
平皿长菌,无法使用
6841医用化验和基础设备器具
医用离心机
医用低速离心机
穴位贴不黏,出现过敏现象
6827中医器械
治疗仪器
电子针疗仪
治疗过程中断电
中医器具
无菌刃刀
刀柄脱离,损伤术者手指
无菌针灸针
针体变弯、生锈、未密封
6828医用磁共振设备
医用磁共振成像设备(MRI)
磁共振成像系统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制度范文(三篇)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制度范文(三篇)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制度范文一、引言医疗器械是维护人类健康的重要工具,然而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风险。

为了及时发现和解决医疗器械不良事件,保障患者的利益和安全,制定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就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的相关内容进行了探讨。

二、报告制度的目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的目的是收集、分析和处理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及时采取措施,保证患者的安全和权益,保障医疗机构的合法权益。

三、报告的主体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的主体包括医疗机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经营企业以及患者和相关人员。

四、医疗机构的责任1.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确保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及时报告和处理流程。

2.医疗机构应设立专门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部门,明确人员职责,负责收集、登记和分类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并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3.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信息库,定期公布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处理情况,并向患者提供必要的信息和帮助。

五、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和经营企业的责任1.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和经营企业应加强对医疗器械的质量管理,确保医疗器械的安全有效性。

2.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和经营企业应建立健全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及时收集、登记和分类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并向有关部门报告。

3.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和经营企业应积极配合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和处理,并采取措施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六、患者和相关人员的义务1.患者和家属应了解医疗器械的基本知识,合理使用医疗器械,并在发现异常情况时及时向医疗机构报告。

2.患者和家属有权要求医疗机构提供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相关信息,并参与调查和处理。

3.相关人员应保护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报告人员的合法权益,不得打击报告人员。

七、报告流程1.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发生后,医疗机构应立即启动报告流程。

2.医疗机构应收集、登记和分类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相关信息,并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3.有关部门应及时启动调查和处理程序,并向医疗机构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器械不良反应报告制度范文

器械不良反应报告制度范文

器械不良反应报告制度范文
尊敬的领导:
我根据《器械不良反应报告制度》的要求,就近期发生的器械不良反应进行了整理和归纳,现将报告如下:
1. 器械名称:XXXXX
简要描述:XXXXX是一种用于治疗血压异常的药物。

使用过程中,出现了一起严重的过敏反应,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皮肤潮红、心悸等症状。

添附患者病历和医院护理记录。

处理情况:立即停止使用该药物,给予抗过敏治疗,并密切监测患者情况。

后续随访显示症状缓解。

2. 器械名称:XXXXX
简要描述:XXXXX是一种外科手术器械。

使用过程中,医生反馈该器械存在操作不便、易滑脱等问题。

这导致手术过程中的不稳定情况。

处理情况:经过与生产商的沟通和反馈,生产商承诺对器械进行改进,并提供了使用手册的更新版本。

医院将与生产商密切合作,确保新版本的器械安全使用。

3. 器械名称:XXXXX
简要描述:XXXXX是一种心脏搏动监测仪器。

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一起数据显示不准确的情况,导致医生误判了患者的心脏状况。

处理情况:立即停止使用该监测仪器,并通知生产商进行检修。

同时对患者进行其他检查以确保病情的准确评估。

以上是近期发生的几起器械不良反应报告,根据《器械不良反应报告制度》,我已将这些情况上报给相关部门,并与生产商进行了沟通,以取得进一步解决的方案。

我将继续密切关注器械的使用情况,并推动完善器械安全管理制度。

谢谢!
XX医院器械不良反应报告人
XX日期。

医疗机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举例

医疗机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举例
心电图机
异常图形、异常关机、运行异常
其他生物电诊
断仪器
多功能眼病
治疗仪
电流不稳定
电声诊断仪器
听力筛查仪
探头损坏
无创监护仪器
紧凑型麻醉
监护仪
麻醉监护仪心电图示不显示数字
心电监护仪
心电监护仪不出心电波形
电休克治疗

异常的原因不明的遗忘, 定向力障碍,不能排 除器械因素。
病人监护仪
按键失灵、报警异常、不能正常监测到生命体
理液
眼角膜损伤
无菌眼内灌
注液
该商品玻璃质包装瓶出现爆裂
心及血管、有
仓叽腔内手术
用内窥镜
关节镜
关节镜镜头图像模糊,看不清
上消化道电
子内窥镜
监视器无图像
止血夹
安装过程中无法安装或误释放
内窥镜血管
采集系统
双极剪刀损坏、PC管脱落、锥形杆断裂
乳管纤维内
窥镜系统
镜鞘自根部断裂导致光纤部分断裂
镜鞘过细,根部焊接点断裂
心电诊断仪器
单导心电图

检测异常
动态心电记
录分析系统
心电图信息杂乱
多路心电遥
测仪
心电监测错误信息报警
十二道心电
图机
接触点夹板损坏
自动分析心
电图机
使用过程中出现黑屏
心电图机导不出图像
心电分析仪
测量时结果无二导,且不出诊断分析
不能抗电磁干扰,打印时卡纸
使用监护仪监测血压不稳定且偏低
多导心电图

接头断裂、接触点易脱落
医疗机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举例
按照医疗器械分类目录对不同品种医疗器械的主要表
现进行了列举,供各医疗机构参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事件发生后未出现上述情况,但根据临床医生的经 验同类事件再次发生时,有可能出现上述情况,例如:患 者使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产品后,因故要求取出注射物而 不能完全取出,尽管没有造成患者伤害,但再次发生同类 事件(如发生感染时)有可能引起患者伤害。 • 3、由于事件涉及器械、使用、个人多个因素,不能排 除与聚丙烯酰胺水凝胶产品有关,例如: • ① 注射后不明原因肩、背等身体部位疼痛; • ② 注射后患者哺乳期出现炎症、感染。 •
2、事件发生后未出现上述情况,但根据临床医生的经 验同类事件再次发生时,有可能出现上述永久性伤害或损 伤情况,例如:患者配戴OK镜后出现镜片嵌顿,尽管对该 病人未造成损伤,但再次配戴OK镜或其他患者遇到同样情 况,有可能造成角膜损伤。 • 3、由于事件涉及器械、使用、个人多个因素,不能排 除与配戴OK镜有关,例如:短期、原因不明的近视加重。 •
1、患者因使用骨科植入物医疗器械导致相关器官功能 或者结构的永久性伤害、损伤,或必须采取医疗措施才能 避免上述永久性伤害或损伤,例如: • ① 颈椎间盘手术中椎间隙放置的Cage移位脱落,压 迫损伤脊髓造成截瘫; • ② 关节产品标签、产品使用说明书中存在错误或缺陷 ,将误导经验不足的临床医生错误使用; • ③一次性包装产品消毒物残留,引起肌体组织损伤。 •
2、事件发生后未出现上述情况,但根据临床医生的经 验同类事件再次发生时,有可能出现上述永久性伤害、损 伤情况,例如:滑动额头钉治疗转子间骨折,因为扩髓器 械标记失效,造成扩髓过深,尽管未对患者造成严重伤害 ,但再次发生时,有可能损伤盆腔脏器。 • 3、由于事件涉及器械、使用、个人多个因素,不能排 除与骨科植入物医疗器械有关,例如: • ①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不明原因脱位、松动; • ② 不明原因钢板、螺钉折断。 • •
感谢您的聆听!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 报告范例
主讲人:贾丽萍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一、一次性注射器、一次性输液器可疑不良事件报告范例 一次性输液器在临床上应用广泛,是人们防病治病的 重要辅助器具。全面抓好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的监管 是保证人民用药、用械安全有效的必然要求。 • 一次性输液器在生产过程中,其腔内的微小颗粒(塑料屑) ,基本上为肉眼不可见,它们侵入人体后不能在体内代谢 ,因此,通过静脉输液造成血管内不溶性微粒的污染,对 威胁人类健康已逐步的显现出来。较大的微粒能造成局部 血管堵塞或供血不足,组织缺氧,促发静脉炎和水肿、肉 芽肿,甚至促发肿瘤的形成,不溶性微粒还可以引起过敏 反应和热原反应。如穿刺橡胶塞带入的橡胶碎屑、开启安 瓿时落下的玻璃屑,均可引发输液反应。 •
三、宫内节育器可疑不良事件报告范例
宫内节育器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应用已有30多年的历 史,由于宫内节育器具有安全、有效、简便、经济、可逆 、长效、不影响生育等优点,目前正为越来越多的妇女所 接受,是我国育龄妇女的主要避孕措施。 • 由于宫内节育器在我国计划生育中举足轻重的作用, 宫内节育器使用的安全性已成为重大生殖健康问题。宫内 节育器使用中也存在着副反应及并发症/不良事件的问题, 常见的有疼痛,出血、月经改变,严重的则有贫血、盆腔 炎、异位妊娠、子宫穿孔、宫内节育器嵌顿等。 •

• •
• • •
在临床医务工作中,发现以下与使用宫内节育器有关 的情况需要填写《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表》向当地 监测部门报告: 1、符合以下标准的,作为不良事件报告: ①月经过多:主诉月经量比放置前增加2倍或以上,或 经出血量测定为80ml以上,经治疗、随访观察3月以上无 效而需取器者; ②因月经过多而导致中度以上贫血,需取器者; ③经期延长或不规则出血持续2~3月以上,经治疗无效 而需取器者; ④严重腹痛治疗无效而需取器者。
四、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可疑不良事件报告范例

聚丙烯酰胺是由丙烯酰胺、甲叉双丙烯胺、四甲基乙 二胺、过硫酸胺、过硫酸钾、亚硫酸钠在特定条件下聚合 而成的网状结构高分子材料。它具有亲水基团及水溶胀性 。50年代初期获得工业化,应用在采油、水处理、洗煤、 选矿、造纸等工业上,其后经过进一步纯化加工,应用于 基础医学领域,如蛋白电泳、药物的控制释放载体、电极 导管酶免疫试验载体,人工器官材料、接触眼镜片及生物 医用材料等。

一次性输液用品如注射器、输液器不合格或包装不严 、长时间暴露后使用,隐裂、松口,PVC袋漏气,可导致 药物受污染。一次性输液器只用一枚短而饨的针头同时做 通气通液用,故气体经过时形成翻泡,外界空气中的各种 杂菌及尘粉可在此时被截留在无菌液体内形成污染。 • 在临床医务工作中,发现输液反应而不能排除输液器 因素者,需要填写《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表》向当 地监测部门报告。
2.放置或取出宫内节育器常见的并发症/不良事件报 告: • 有术时心脑综合反应,术时或术后短期内出血(血量 超过100ml),子宫穿孔/其它脏器损伤;术后感染(包括 盆腔炎等)。 • 3.放置宫内节育器其它特殊问题报告:异位妊娠、重度贫 血;节育器异位、断裂、嵌顿、变形、脱结或散架和铜过 敏等。 •
二、骨科植入物医疗器械可疑不良事件报告范例
骨科植入物医疗器械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器械本身都 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变形、折弯、折断、松动、脱落、过 敏及磨损等危险性,并且也可能对周围正常组织产生刺激 症状,导致器械不能达到预期的使用目的。 • 在临床医务工作中,发现以下与使用骨科植入物医疗器械 有关的情况需要填写《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表》向 当地监测部门报告: •
• 在临床医务工作中,发现以下与配戴OK镜有关的情况需要填写《可疑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表》向当地监测部门报告: • 1、患者出现与使用OK镜产品有关的导致器官结构与功能的永久 性伤害、损伤,或必须采取医疗措施才能避免上述永久性伤害或损伤 ,例如: • ① 角膜因溃疡、感染形成瘢痕影响视力; • ② 角膜变性:于角膜视区浅层基质内出现点、片状混浊; • ③ 角膜上皮完整性被破坏; • ④ 角膜出现器质性病变,停戴OK镜后遗留散光增加、眩光、重 影等情况; • ⑤ 结膜炎症:由于硬镜刺激及长期配戴所致的慢性结膜炎及巨乳 头性结膜炎; • ⑥ 角膜上皮损伤需要采取治疗措施治疗或避免进一步损伤; • ⑦ 角膜知觉减退:表现为瞬目次数减少,干涩不适,角膜知觉迟 钝,需要予以治疗的; • ⑧ 角膜出现溃疡、感染,经积极治疗未造成明显瘢痕形成,但再次发 生同样问题可能会造成患者失明。
五、OK镜可疑不良事件报告范例 五、OK镜可疑不良事件报告范例
角膜塑形镜(Orthokeratology lens, 简称OK镜)是一 种特殊设计的硬性隐形眼镜,中央部平坦、旁周边较陡, 镜片戴在角膜上后,通过眼睑的压迫作用和泪液的冲击和 按摩的作用,将角膜中央变平坦,达到降低近视度数的效 果。 • 在我国,应用角膜塑形镜技术矫正近视曾经风靡一时 ,因其具有见效快、不需手术、无痛苦、无年龄限制、安 全、可逆、简便、疗效确切等相对优势,赢得了广大近视 患者的关注与青眯,尤其是在青少年这一年龄段的近视人 群中,非常迎合他们及家长们的心理,但鉴于该产品在使 用中出现角膜损伤、甚至出现严重威胁视力的医疗器械不 良事件,引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的高度重视,在 要求企业对产品使用说明书进行修改和重新审批后,目前 在市场上继续使用。 •
• 将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当作软组织充填剂、增大组织的容量 始于前苏联,乌克兰、俄罗斯曾做过该产品的的先期实验 室、临床研究和临床应用。1999年开始在我国应用。主要 用于体表和体内各种软组织凹陷性缺损的填充和增大组织 的容量,如面部、躯干、四肢、会阴部各种组织的凹陷、 隆乳、隆颞、隆颧、隆颏、隆颊及阴茎增粗、膀胱输尿管 返流的填充等。由于在其使用过程中陆续出现感染、血肿 、硬结变硬、局部变形、材料渗漏、不明“流失”、移位 、创伤性无菌性炎症、胸大肌炎、瘘管、不明原因的肩背 或身体多处疼痛等情况。自2002年到2005年11月,国家药 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共收集到与注射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 有关的不良事件监测报告183份。2005年12月国家食品药 品监督管理局对注射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医疗器械不良事 件进行了信息通报。


• • • •
在临床医务工作中,请临床医生在使用该产品时,警 惕以下与使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产品有关的情况,并填写 《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表》向当地监测部门报告: 1、患者出现与使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产品导致器官结 构与功能的永久性伤害、损伤,或必须采取医疗措施才能 避免上述永久性伤害或损伤,例如: ① 注射部位术后出现材料渗漏; ② 注射局部红肿热痛炎症表现及感染; ③ 注射部位局部变形、变硬或出现硬结; ④ 注射物流失、移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