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模拟考试一语文试卷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语文仿真模拟题及答案(含两套题)

部编人教版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语文仿真模拟题及答案(含两套题)

部编人教版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语文仿真模拟题及答案(满分:100分 时间:150分钟)一、语言文字运用(18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不谙水性(ān ) 鏖战 (áo ) 包庇(b ì ) 挑衅(x ìn )B 、哺育 (b ǔ ) 谄媚(ch ǎn ) 赔偿(ch áng ) 驰骋 (ch ěng )C .炽热 (ch ì) 崇拜(ch óng ) 踌躇(ch óu ch ú) 伺候(s ì)D .一蹴而就(c ù ) 璀璨(cu ǐ) 挫折(cu ò ) 档案(d àng ) 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花簇金绣 群英荟萃 部署已定 奋发图强B.事态人情 和蔼可亲 令人恐怖 插科打诨C.针贬时弊 晶莹剔透 帷幕拉开 值得商榷D.出类拔萃 破釜沉舟 惨无人道 鞠躬尽瘁 3.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去年金秋,正蟹肥稻熟时节,我在盘锦第一次________了苇草被称为“海”的浩瀚与壮美:无边无际的苇草,森林般茂密,草原般辽阔,积雪般________,波涛般雄浑。

纵横的芦荡间,小船悠悠,快艇疾驶,宿鸭惊起,白鹭翩飞,看去真如一幅________的版画杰作。

A .目睹 轻盈 波澜壮阔B .感悟 皑皑 烟波浩渺C .领略 厚重 气韵蓬勃D .发现 纯洁 浩浩荡荡 4.下列语句中,全都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①“一带一路”是我国为推动经济全球化而提出的一项互利共赢的倡议,它已成为推动全球经济转型升级、走出衰退困境的新引擎。

②气象部门预计,随着暖湿气流增强,我省明天会迎来一场及时雨,空气中污染物浓度将快速下降,人们的舒适度会大幅度提升。

③当设计师把照片里的手机裁剪掉后,震撼人心的一幕发生了,看似正常的画面开始“怪异”起来,照片中的人们仿佛丢失了灵魂! ④我国企业在参与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主动强化环保意识,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带动了东道国在观念上弯道超车。

高中语文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卷一及答案

高中语文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卷一及答案

语文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卷一161121(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一、语言文字基础。

(本大题共11小题,共24分)阅读下文,完成1-3小题。

)辈哪来的金窝窝?在羡慕他人有个好爸爸的同时,你是否会想过,自己的子女呢,会有一个什么什么样的爸爸?1.文中“()”处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逗号B.顿号C.分号D.句号2.文中“□”处用字正确的一项是()(2分)A.跋B.拔C.拨D.沷3.“胼.手胝.足”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2分)A.BìngdǐB.BìngzhīC.PiándǐD.Piánzhī4.下列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2分)长江流域,无疑也是民族文化的______之一。

考古发现_____,旧石器时代处于长江上游今云南境内的元谋人,与黄河流域今陕西境内的蓝田人_____。

这个结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A.发源地表明共存 B.发祥地证明并存C.发源地证明并存 D.发祥地表明共存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A.巧夺天工....的大自然刺激了她的感官,也抚慰了她的心灵。

B.他的作文想象丰富,表达流畅,老师十分赞赏,称他的文章如天马行空....,很有特点。

C.有这么一些人,他们对个人利益斤斤计较,对广大群众的疾苦却漫不经心....。

D.运动会上,他借的一身衣服很不合身,真是捉襟见肘....。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A.她每个月的工作量都要超过预定计划百分之四十五以上。

B.卡塔尔和沙特两个队还有一场比赛,中国队能否出线将取决于这两个队之间的比赛结果而定。

C.他马上召集常委会进行研究,统一安排了现场会的内容、时间和出席人员,以及会议中应注意的问题。

D.全厂职工听取和讨论了厂长关于改善经营管理的报告。

7.按排列顺序,对下列各句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

部编人教版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语文仿真模拟题及答案(含两套题)

部编人教版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语文仿真模拟题及答案(含两套题)

部编人教版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语文仿真模拟题及答案(满分:100分 时间:150分钟)一、语言文字运用(18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3分)( ) A .静谧.(mì) 憎.恨(zēng ) 稽.首(jǐ) 花团锦簇.(cù) B .踯.躅(zhí) 变更.(gēng ) 气氛.(fèn ) 引吭.高歌(háng ) C .亵渎.(dú) 寥.廓(liáo ) 秕.谷(bǐ) 人气蹿.升(cuān ) D .摇曳.(yè) 瞋.目(chēng ) 悄.然(qiǎo ) 声势赫.奕(hè)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 .当我们身处下层或逆境时,我们往往会气馁沮丧;一旦身处高层或顺境,便又会趾高气扬、颐指气使,要做到既不妄自菲薄又不自恃甚高,需“内外通透”。

B .营销机构稍有越界,就可能与电信诈骗沆瀣一气。

有关部门应查清电信公司的数据来源,堵住公民信息泻露的源头,并积极处理违法买卖公民信息的机构。

C .秋天悄然而至的是“淫雨霏霏,连月不开”的绵雨,淅沥的雨声触发了无数人的忧思;夏天轰轰烈烈到来的是宛若瓢泼的暴雨,它说来就来,让人促不及防。

D .当你打开那张录取通知书,嗅到那一缕缕墨香,看着那或遒劲、或清瘦、或端凝的手写毛笔字,感受到的是沉淀,是对过往努力的肯定,是对美好未来的企盼。

3.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说书是一种古老的民间曲艺。

一个经典的故事通常依靠说书人 ,一代代地完善而成。

说书人必须得有扎实的 ,说话时的吐纳收放以及说书过程中的表情神态等,都需要细细琢磨才能做好。

一个优秀的说书人在说书时,时而嬉笑怒骂,时而如泣如诉,而听众也会 地沉浸在故事中。

A .薪火相传 工夫 情不自禁 B .口耳相传 功夫 情不自禁 C .薪火相传 功夫 身不由己 D .口耳相传 工夫 身不由己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任何一个时代,文化都会分出很多层次,比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复杂得多。

2024年1月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语文仿真模拟卷01(解析版)

2024年1月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语文仿真模拟卷01(解析版)

2024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语文仿真模拟卷01一现代文阅读(25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4题。

(9分)《万古丹山:武夷山》以既专业又富有诗性的语言介绍了武夷山的丹霞地貌和生物多样性:远古时代,“大地在沉降与隆起之间,在水与火的淬炼之中,雕塑着自己新的面容,那该是怎样的一种宏阔壮观的景象。

而此后,岁月剥蚀造就的丹霞之奇观,只是那场壮阔运动的序幕之后的正常剧目。

”作者以生动的笔触介绍巍然耸立在游人面前的大王峰和玉女峰,这两座武夷山最著名的山峰,从地貌学的角度而言,年龄差竟有240多万年。

“在(①)的漫长岁月里,大王峰足足等了玉女峰240万年之久,这是怎样的等待呢?”这样的联想,将自然地理读出了趣味、读出了情感。

山川河流的迷人,不仅在于险奇,甲。

在作者何向阳看来,真正能代表武夷山水文化底蕴的,非朱子文化莫属。

然而,作品绝不是(②)地介绍几则关于朱熹的逸闻,它要捕捉的是武夷山水的文化之魂。

作者敏锐追索朱熹《春日》“胜日寻芳泗水滨”句中“泗水”的(③),娓娓讲述中国思想史上心学与理学论辩的“鹅湖之会”、发生在朱熹和理学湖湘学派代表人物张栻之间的“朱张会讲”,细致钩沉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与朱熹的关联,以及朱熹晚年创建武夷精舍的缘由……某种意义上,作者沿着宋代以来重要的一条思想线索,进入中华文化代代相传的历史场景。

通过对诗性山水的呈现,使作品尤其具有启发性。

所谓诗性山水,不是用诗化语言描述山水那么简单。

事实上,诗性指向生命的非功利、哲思性和超越性的层面。

诗意是对生命自身、对自我与世界相遇的凝思和顿悟。

碎片化的信息时代,资讯看似与我们的生活(④),却在某种程度上阻断了人与自身及世界对话的通道。

无论是向内的证悟,还是向自然的返归,作品洋溢着对生命觉知的兴趣和执着。

由山水而觉悟生命的智慧,这才乙。

在旅行成为时尚的今天,真正懂得旅行、懂得山水还需要深入沉潜。

风景不妨“看”,山水却必须“读”。

看可以无所用心,丙。

山东省普通高中2024年高中语文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试题

山东省普通高中2024年高中语文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试题

山东省一般中学2024年中学语文学业水同等级考试模拟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流浪地球》的票房奇迹,加上此前《三体》的热销,刘慈欣的作品影响巨大,但社会各界的评价却颇有两极分化之势。

刘慈欣的大多数作品都没有精致的剧情或百转千回的人物感情,更多是干脆甩出一个个宏大震撼的设定,靠设定本身为读者带来审美快感。

在他笔下,主子公与他人的情感联结不过是宇宙规律中很小的部分,和人类命运、宇宙洪荒相比,根本不值一提。

刘慈欣自称是“一个疯狂的技术主义者”,他坦承自己“喜爱文学因素较少、科幻因素较多的科幻作品,始终认为,透视现实和剖析人性不是科幻小说的任务,更不是它的优势”,甚至有过“把科幻从文学剥离出来”的激进想法。

在写作的过程中,刘慈欣却渐渐意识到须要保持“科学性与文学性的平衡、思想性与可读性的平衡、作为文学的科幻与作为商品的科幻的平衡”,他后来的作品“正是这些平衡的结果”,这“或多或少地背叛了自己的科幻理念”。

刘慈欣对文笔也并不是没有自觉。

他评价阿西莫夫的文笔,“平直、单色调、刚硬、呆板……几乎全部这类文学上的负面词都可以用来形容他的文笔”,却又话锋一转,表示“这种笔调无论如何是不适合文学的,但却很适合科幻,也使他的小说风靡世界”。

刘慈欣对于他仰慕的阿西莫夫的描述,明显也适用于他自己的文风。

(摘编自冰村《刘慈欣:黄金年头的守望者》)材料二:为什么有人认为科幻小说欠缺文学性?科幻小说描绘幻想世界,我们当然能够发觉幻想世界与现实世界的某些相像性,但是在细微环节设置和整体结构方面,幻想世界是超出我们现在的社会结构和人的行为心理的。

一般的小说在进行情节描绘的时候,存在一种自然的便利性,作者不用奢侈笔墨在整个世界的构想上,细微环节的描绘和推陈出新就成了这些小说的特长。

作家也不必为新的人际关系、社会行为、世界结构负责,只需干脆去描绘既有世界下微小的情感波澜和社会反应即可。

辽宁省大连市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 解析版

辽宁省大连市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 解析版

辽宁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测试(一)语文(本试卷分Ⅰ、Ⅱ两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满分9分,每小题3分)1.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取得年累计销售78万辆的成绩与动力电池产业的进步密不可分,后者进步之迅速也是可圈可点....。

B. 玉雕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绝技之一,以其巧夺天工....之美,向世人证明了:再小的手艺,也有其不可估量的价值。

C. “火炬手要奔跑,火焰要燃烧”,茅盾文学奖获得者苏童的这段获奖感言,必将抛砖引玉....,引发整个文坛的思考和讨论。

D.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职场新人应立足本职,登高自卑....,从点滴学起、做起,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答案】C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记者从环保部信源处获悉,环保部已向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下发文件,提出保障群众温暖过冬为第一原则。

B. 文化部等四部委联合印发通知,提出将广场舞纳入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从社会治理层面上提高广场舞的意义。

C. 据国家气候管理中心统计显示,今年11月以来,华北地区平均降水量为2.1毫米,达到2011年以来的同期最低值。

D.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具体日期。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该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

做病句题首先整体阅读,根据语感可以直接排除个别选项。

其余的,要仔细阅读,划分句子成分,先提取句子的主干,然后再看内部修饰是否恰当。

这样能检测出搭配是否恰当,成分是否残缺,结构是否混乱,句式是否杂糅等问题。

最后再看句中有无一些容易出现病句的标志词,细细推敲。

A项,成分残缺,应是“以……为第一原则”。

B项,搭配不当,“提高……意义”应改为“肯定……意义”。

C项,句式杂糅,应删去“据”或是“显示”。

3.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辣,我们都不陌生,很多人无辣不欢甚至吃辣上瘾,这是因为辣椒素等辣味物质刺激舌头、口腔的神经末梢时,会在大脑中形成类似灼烧的感觉,机体就反射性地出现心跳加速、唾液及汗液分泌增多等现象,,内啡肽又促进多巴胺的分泌,多巴胺能在短时间内令人高度兴奋,带来“辣椒素快感”,慢慢地我们吃辣就上瘾了。

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高考语文模拟测试卷一

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高考语文模拟测试卷一

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测试卷(一)(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一、本大题11小题,共36分。

(1~10题每题3分,11题6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苏东坡晚年自题画像的两句话“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带着无限心酸的自我调.侃,蕴含着深刻的人生体认,苦难的□炼成就了他文化创造巨大功绩,促成了他人生思考的深邃.和文化性格的完善,他是中国古代士大夫精英中最为炫目( )最有人格魅力的一位。

1.下列填入文中“□”处的文字,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垂B.陲C.锤D.捶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tiáo suì B.diào suíC.tiáo suí D.diào suì3.下列填入文中“()”处的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 B.:C.、D.……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4年的抗战史,充分________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________伟大民族精《风云儿女》等作品,从不同角度______神,成为抗战题材美术创作的重要内容。

《大刀进行曲》了中华儿女“前仆后继赴国难”的英勇抗争群像,充满浓郁的家国情怀。

A.显现弘扬雕刻B.彰显表扬雕刻C.彰显弘扬刻画D.显现表扬刻画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史诗巨片《孔子》张弛有度,情节引人入胜,画面大气磅礴,镜头质感浓厚,观众看后无不拍手称快....,大呼:“过瘾!值得一看!”B.在校篮球比赛中,我们班同学顽强拼搏,把对手打得前仰后合....,只有招架之功而无还手之力。

C.经过旷日持久....的艰苦训练,女排队员掌握了新拦网技术,形成了严密而有效的攻守组合阵势,终于在大赛中击败对手。

D.这种草药能治疗高血压病,对人体又没有任何副作用,我们屡试不爽....,你还有什么可怀疑的?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市卫生监督部门加大了对市场上牛肉的抽样检测力度,防止不合格肉制品重现百姓餐桌。

辽宁省沈阳市2023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语文试题(一)

辽宁省沈阳市2023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语文试题(一)

辽宁省沈阳市2023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语文试题(一)(本试卷分I、Ⅱ两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9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第I卷(选择题共40分)一、(本题共3小题,9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黄诗燕扎根脱贫一线、鞠躬尽瘁....,担任炎陵县委书记的9年里走遍全县120个村庄,生动诠释了“时代造就英雄,伟大来自平凡”。

B.在教学过程中,非遗项目传承人王博将传统扎染技艺融入课堂,向学生们讲授专业知识,传承非遗文化,让传统“老手艺”历久弥新....。

C.11月4日至10日,以“和合共美”为主题的第六届中国戏曲文化周在北京园博园举行,一场与戏曲跨越时空的相遇再次纷至沓来....。

D.流苏作为时装设计的装饰性细节几乎每季都不曾缺席,它的作用是能增加服装在穿着者行走时散发的动态美感,给人摇曳生姿....之美。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短视频平台不是农产品集散市场,而是农业学习平台,成为农民"学技术"的重要渠道,数字经济助力新农村建设。

B.近年来,中国湿地保护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构建了保护制度体系,湿地面积达到5635 万公顷,出台了《湿地保护法》。

C.潮汐能难以得到利用是由于供能不稳定等原因造成的,但基于人工智能的智慧能源将有望把这类新能源平稳地输入电网。

D.不管什么年龄,过度护肤只会适得其反,肌肤不仅吸收不了那么多的营养,反而还会因为营养过剩而出现新的肌肤问题。

3.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暴雨下得更大,狂风更加猛烈。

柴云振艰难地蹬着湿滑的山石,小心翼翼地向山顶靠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沈阳市同泽高级中学2015年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模拟考试(一)语文试卷(本试卷分Ⅰ、Ⅱ两卷,满分100 分,答题时间90 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第Ⅰ卷(满分40 分)一、(满分9 分,每小题3 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刹住“四风”,不仅需要领导干部深入基层,下马看花,同样也需要群众举报监督的“锦上添花”。

B.制造昆明“3·1”暴力恐怖事件的恐怖分子,危害平民,滥杀无辜,罪不容诛,正义的力量决不允许他们逍遥法外。

C.在新春庙会的民间工艺秀现场,刺绣、面塑、剪纸、吹糖人等众多民间绝活亮相,令观众目不暇接。

D.搭建成四面佛的岩石,相叠相倚,砌成了一场触目惊心的雕塑展览,给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带来壮美的体验。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发现,多吃水果、蔬菜、西兰花可能降低咽癌、喉癌、食道癌等多种癌症的发生几率。

B.为“苹果智能手表”节省用电,大多数时候都保持屏幕休眠状态,仅在佩戴者抬起手腕,拟查看表面时自动唤醒。

C.海明威自始至终没有提醒我们他在表现渔夫的精神,赞美渔夫面对挑战永不屈服的灵魂,他是让我们自己去理解他。

D.面对互联网巨头的强势进攻,其他支付厂商也加紧在移动支付领域的产品出新,推出面向企业端的移动支付产品。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近些年,春晚小品主要有三个缺点:乏味、老化和媚俗。

,,,;,;。

以上种种,既对小品的发展也对如何认识今天的观众提出了挑战。

小品如何转型,如何在春晚的舞台上再现活力,是生存现实提出的迫切要求。

①表演就成了无根之木、无源之水②对通俗与庸俗之间的分寸拿捏不够,一些作品为迎合观众而不顾尺度,这是媚俗③新的题材难找,想象力又不足,剧本立不住④创作乏力使得小品缺少观众的认可⑤这是乏味⑥表演方式老化使得观众兴趣降低,受到的批评越来越多⑦这是老化A.②⑥⑦③①④⑤B.②③④①⑦⑤⑥C.④③①⑤⑥⑦②D.③⑤①⑦④⑥②二、(满分15分,每小题3分)4.下列文言文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

(君王和沛公饮酒,军营里没有什么可以用来作为娱乐的,请让我舞剑。

)B.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这就是治学的人不可不深入思考、谨慎地选取的缘故了。

)C.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我心里想的很远啊,仰望着美丽漂亮的人儿,她却在天的那一边。

)D.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我赞许他能遵行古人从师学习的风尚,写了《师说》赠给他。

)5.下列对古诗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锦瑟李商隐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A.首联中的“锦瑟无端五十弦”并非实指,作者是借锦瑟的弦之多来遣词达意而已。

B.颔联中诗人用“望帝啼鹃”的典故来表达对春天来临的向往,充满欢快、喜悦之情。

C.颈联诗句,诗人认为“沧海月明”“蓝田日暖”虽然境界不同,但是怅恨之情是相同的。

D.尾联明确:如此情怀,岂待今朝回忆,即在当时,已令人不胜怅惘。

说明怅惘痛苦之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8题。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6.下列句子中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跬:半步B.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无以:没有C.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驽:马质性钝劣D.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锲:用刀刻7.下列句子最能说明学习应该坚持不懈的一项是()A.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B.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C.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8.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这段文字中,作者运用十个比喻,论证了学习一定要逐步积累,坚持不懈,专心致志的道理。

B.人们掌握知识,培养品德的过程也是逐步积累,逐步发展,由不知到知,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C.作者运用“朽木”与“金石”对比,说明“不折”与“可镂”的关键在于“舍”还是“不舍”。

D.用蚯蚓的“用心一”和螃蟹的“用心躁”对比论证,意在说明学习必须专心致志,用心专一。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

(16分)花开代表我爱你小哑回乡小住,正是人间四月天,天气却时风时雨,总也不够暖和,家乡的桃花梨花也因而开得冷冷清清,在轻阴灰白的天空下,像一场没有张罗好的婚礼。

就在这样的气氛里,院子大门前的樱花树渐渐打起了深红的花苞。

可惜的是,从去冬以来一直持续的干旱,让这些密匝匝的花骨朵看上去毫无水色。

但我每天从门口进进出出,都密切地关注着它们的变化。

因为,这是我送给母亲的树。

三年前的春天,我拜托老家的朋友找了两棵花树,一棵玉兰,一棵樱花,种在刚刚修好的院门前。

很遗憾,只有樱花树活了下来,且已经过了花期,看上去实在没什么特别之处。

我开始有些担心,实用至上的思维习惯,不会让母亲觉得这棵树很无用吧?从前家里的菜地有两棵银杏,其中一棵就是母亲让人砍掉的,既不会结果,又不能眼见它迅速成才,这树就变成了碍事的东西;另外一棵在我的挽留下勉强保命,却只能斜着身子了。

我有点后悔没有给母亲找一棵好果树,却也期待下个春天赶紧来临,好让母亲看看,这花在开放的时候是多么了不起。

我在城市的公园里已经见惯,母亲却还从未见过。

第二年春天,天气刚刚暖和,我就几次三番打电话回去,询问樱花开了没有,得到的回答总是,还没有,估摸得过几天。

最后,终于,弟弟给我传来了一组照片。

是他用手机拍的,像素很低且走了色,却依然能感受到它的奔放热烈:枝枝桠桠上,花团锦簇,与山乡僻野的花,完全不是一路开法。

但对我来说,重点却并不在此。

而是相片中,我的母亲坐在花树一侧,脸上洋溢着与那一树繁花恍如一体的笑容,单纯,灿烂,安详,好像她从未在生活中受过苦,也从来没有过忧愁。

我知道,母亲是在对着我微笑,那笑容是在告诉心急如火烧的我,她看见了樱花盛开,收到了我的心意。

看着相片,想象母亲——一位乡村老太,特别收拾停当,郑重其事坐在花树前,让弟弟拍照给我看,真是温暖异常。

而我对她的全部的心意,也的确包含在那一树繁花的祝福中:爱,希望,时光中不能忘却的美好。

这是樱花树在我家的第三年,我休假回乡的时间正是它的花期。

虽然气候异常,但只要到了时间,总归是要开的。

开始是零星几朵,忽有一天气温骤升,所有的花骨朵一天之内全部打开。

那种铺张奢靡的景象,真仿佛它是花中豪门。

这一团明亮的粉色光焰,在春风里燃烧,照亮了门前灰白色的水泥台阶。

我的母亲进出大门之际,都会忍不住惊呼:“看这花开得多——好——!”偏偏此时我又无心赏花了。

这次回乡带了两岁的女儿,开始还活蹦乱跳,几天之后因为感冒蔫儿下来,黏人不已。

母亲百般讨好她,总被毫无缘由地拒斥。

不让母亲抱,不让母亲喂饭,不让母亲给她穿鞋,甚至东西掉了也不让母亲去捡。

所有这些事必须由我这个妈妈亲自完成。

我甚至无暇顾及母亲会不会因此失落,因为我觉得自己随时都要“死机”了。

原本特地带了相机回来,准备在花前好好给母亲拍些照片,此时也被置于脑后。

樱花树明艳灼灼地燃烧了几天后,颜色渐渐黯淡下来,天气又突然变冷,它便很快被雨打风吹去了。

寥落的花瓣落在阶前,我想着我还没有给母亲拍照,心里很是遗憾。

其实,我一直都在想这件事,只是没有来得及做。

等我回到北京,整理相机,却发现里面有几张母亲坐在樱花树前的照片,母亲穿着她的红毛衣,眼睛眯着,拍得并不太好。

我从未为她拍过这些相片,这是怎么回事?我细细地回想,推测,想起花开的那几天,舅妈曾经上过我家。

最大的可能就是,母亲趁着中午我们午休,拿了我的相机请舅妈给她拍照,拍完后又放了回去。

也就是说,她既想在那一树繁花前留影,又不想打扰到我。

我没有再问母亲。

无论如何,我已收到了她的心意,会把春天和她一直带在身边。

9.下列对小说中母亲这一人物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5分)A.母亲生活在农村,有实用至上的思维习惯,不喜欢美丽的樱花,体现出农村老人不懂审美的特点。

B.女儿多次打电话询问,为免除女儿的担心,母亲在花下照相,表现出母亲明白了女儿对自己的心意。

C.面对因病黏人的外孙女,母亲百般讨好, 虽遭拒斥,仍想帮女儿减轻负担,体现了母亲对女儿的爱。

D. 母亲不想打扰午休的女儿,不声不响地让“我”的舅妈为她照相,说明母亲默默地为女儿着想。

10.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5分)A.“密匝匝的花骨朵看上去毫无水色”作者从樱花的花骨朵入手,借樱花因持续的干旱而毫无水色,写出了母亲因思念远在他乡的女儿而逐渐衰老。

B.“枝枝桠桠上,花团锦簇……完全不是一路开法”写樱花在“我”家盛开的情况,引出母亲在花下照相,为后文“我”想为她留张更漂亮的影像做铺垫。

C.“那种铺张奢靡的景象……照亮了门前灰白色的水泥台阶”此处的“铺张奢靡”贬词褒用,形容花开得非常繁密,引出下文母亲对樱花的夸赞与喜爱。

D.“樱花树明艳灼灼地燃烧了几天后,……它便很快被雨打风吹去了。

”樱花的凋谢给人以视觉上的落差,同时也表现出我没有给母亲拍照的遗憾。

1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6分)A.本文从“桃花梨花开得冷冷清清”落笔,引出我拜托老家的朋友找花树,为写樱花树做铺垫。

B.第3段到第8段的插叙内容,说明樱花树的由来,同时也具体地表现出母亲对“我”的爱。

C.本文以朴素的语言,复杂的叙述,讲述了一个女儿借樱花树传递对母亲的爱和祝福的故事。

D.母亲夸赞“看这花开得多——好——!”只是因为她想让女儿知道自己收到了女儿的祝福。

E.文章结尾总结全文,有画龙点睛的效果,女儿明白了母亲的心意,表现了母女之间浓浓的亲情。

第Ⅱ卷(满分60 分)四、(满分20 分)12.文章题目为“花开代表我爱你”,不仅包含女儿对母亲的爱,更让读者感受到母亲对女儿的爱,你是怎样理解母亲对儿女的爱的,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8分)13.用楷体或行体,工整且尽量美观地默写《声声慢》一词。

(请注意款识)。

(8分)14.仿造下列画线句的句式,另选两个话题,在横线处续写两句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