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寄生虫学总结

合集下载

医学寄生虫学 重点总结

医学寄生虫学 重点总结

医学寄生虫学重点总结
名词解释
1.病原生物学:
是研究人类疾病生物性病因或病原体生物学的科学,是一门基础医学课程。

其主要内容是研究各类病原生物的生物学特性、与宿主及外界因素的相互关系、致病因子及其作用、致病机制、实验室诊断方法、所致疾病的传播和流行特点,以及预防和控制的原则。

2.人体寄生虫学:
是一门研究与医学有关的寄生虫及其与宿主关系的科学。

主要研究寄生虫的形态结构、生态规律,着重研究寄生虫与人体及外界因素的相互关系,并从病原学和病原种群动力学角度,揭示寄生虫病发病机制及流行规律,以达到控制、消灭与预防寄生虫病的目的。

作为病原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体寄生虫学是预防医学及临床医学的一门基础课程。

3.共生:
凡是两种生物在一起生活的生物学现象称为共生。

4.共栖:
指两种生物一起生活,其中一方受益,另一方既不受益,也不受害,这种共
生现象称为共栖。

5.互利共生:
指两种生物一起生活,双方相互依赖和受益,这种共生现象称为互利共
生。

6.寄生:
指两种生物一起生活,其中一方受益,另一方受害,这种共生现象称为寄生。

7.寄生虫:
一些低等动物失去在外界环境中过自由生活的能力,暂时或永久地生活在其它生物的体表或体内,以获得营养,并给后一生物带来损害,这些低等动物称为寄生虫。

8.专性寄生虫:
生活史中有一个阶段或整个生活史期过寄生生活的称为专性寄生虫。

9.兼性寄生虫:
可以过自由生活,但如有机会侵入宿主体内也可过寄生生活者称兼性
寄生虫。

10.偶然性寄生虫:
因偶然机会侵入非正常宿主体内寄生的寄生虫称偶然性寄生虫。

医学寄生虫学复习重点总结

医学寄生虫学复习重点总结

医学寄生虫学复习重点总结一、寄生虫的分类:1.细胞分类法:原生动物和绦虫属于原核生物,线虫属于真核生物。

2.绦虫:包括猪肉绦虫、牛肉绦虫、猎人绦虫等。

3.线虫:包括丝虫、蛔虫、钩虫、蝇蛆等。

二、寄生虫的形态学:1.细胞:原足动物类寄生虫的细胞具有真核细胞器。

2.器官:绦虫具有顸肢、颈部、节片等外部结构;线虫具有口部、消化道、生殖器官等器官。

三、寄生虫的生活史:1.直接生活史:生活史中寄生虫只经历一种寄主。

2.间接生活史:寄生虫在生活史中经历多个寄主。

四、寄生虫的传播和传染:1.人与人之间的传播:通过疾病的源头与病原体传入人体。

2.人与动物之间的传播:通过食物、昆虫叮咬等途径传播。

3.人与环境之间的传播:通过污染的饮用水、土壤等途径传播。

五、寄生虫的临床表现:1.原虫引起的寄生虫病:如疟疾、阿米巴痢疾等。

2.绦虫引起的寄生虫病:如猪肉绦虫病、包虫病等。

3.线虫引起的寄生虫病:如蛔虫病、钩虫病等。

六、寄生虫的诊断:1.临床表现: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对寄生虫病进行初步诊断。

2.实验室检查:如血液检查、粪便检查、组织检查等。

七、寄生虫的治疗:1.药物治疗:根据寄生虫的种类和病情选择适当的药物进行治疗。

2.手术治疗:对于一些寄生虫感染较重或无效的患者,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八、寄生虫的预防:1.个人防护:如勤洗手、避免生食等。

2.环境改善:如改善饮食卫生、加强卫生宣传教育等。

以上是医学寄生虫学复习的重点总结,包括寄生虫的分类、形态学、生活史、传播和传染、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方面的知识。

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人体寄生虫学重点知识总结

人体寄生虫学重点知识总结

人体寄生虫学重点知识总结一、基本概念1.寄生虫:依靠寄主的体内或体外环境为生活环境的异种生物。

2.寄生虫分为内寄生虫和外寄生虫:内寄生虫在寄主体内寄生,如蠕虫、原虫等;外寄生虫寄生在寄主体表或寄生在寄主体表附近,如虱子、跳蚤等。

3.直接寄生虫和间接寄生虫:直接寄生虫是寄生在一种寄主身上,不需要在多个物种寄主之间转换;间接寄生虫则需要在多个寄主之间进行转换。

例如钩虫是直接寄生虫,而疟原虫则是间接寄生虫。

二、寄生虫的分类和形态学特征1.寄生虫的分类:寄生虫可分为蠕虫、原虫、线虫、节肢动物等。

2.寄生虫的形态学特征:寄生虫的形态特征主要包括体形、大小、颜色、鳞片、复眼、口器等。

三、寄生虫感染途径1.接触感染:直接接触寄生虫、寄生虫卵或幼虫的感染途径。

2.水源性传播:通过饮用受寄生虫卵或幼虫污染的水源感染。

3.食物性传播:通过吃寄生虫卵、幼虫或包含病原体的寄生物感染。

4.蚊媒传播:由蚊子传播寄生虫病原体,如疟原虫和丝虫等。

5.传染媒介动物传播:通过叮咬行为将寄生虫病原体传播给人类,如跳蚤和虱子等。

四、人体寄生虫感染的临床表现和诊断1.人体寄生虫感染的临床表现:感染寄生虫后,人体会出现不同的临床症状,如消化道症状、呼吸道症状、皮肤症状等。

2.人体寄生虫感染的诊断:通过临床症状、寄生虫病原体的检测、血液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方法进行诊断。

五、人体寄生虫疾病的防治措施1.个人预防措施:保持个人卫生,注意饮食卫生,定期接种疫苗,穿戴防护装备等。

3.政府和社会的干预措施:制定和执行疫情监测预警制度,提供疫苗接种服务,介入传染病疫情,提供相关医疗资源等。

总结:人体寄生虫学是研究寄生虫与人体关系的学科,掌握人体寄生虫学的基本概念和分类,了解寄生虫的感染途径和临床表现,掌握寄生虫疾病的诊断和防治措施,对于保护人体健康、预防和控制人体寄生虫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医学寄生虫学知识点总结

医学寄生虫学知识点总结

医学寄生虫学知识点总结一、寄生虫的分类和特征医学寄生虫主要包括原虫、线虫、扁虫和吸虫四个门类。

原虫是一种单细胞的寄生虫,有原虫病。

线虫是一种长圆形的寄生虫,有蛔虫病、钩虫病、丝虫病等。

扁虫是一个扁平的寄生虫,有血吸虫病、棘球蚴病等。

吸虫是一种扁平的寄生虫,有同足类寄生虫病、华支睾吸虫病等。

寄生虫的特征包括有机体简单,只有一个器官系;不断演化适应寄生生活的特点;具有复杂的生活史,包括寄主和媒介的转换等。

二、寄生虫的传播途径医学寄生虫的传播途径主要有食物、水源、空气、土壤等。

食物传播途径是最常见的传播方式,如钩虫病、蛔虫病等。

水源传播途径是通过受污染的水源感染,如血吸虫病、棘球蚴病等。

空气传播途径是通过呼吸道感染,如肺吸虫病、阿米巴肺炎等。

土壤传播途径是通过接触受污染的土壤感染,如钩虫病、蛔虫病、丝虫病等。

三、寄生虫的致病机制医学寄生虫通过吸取宿主的营养物质、分泌毒素和机械损害等途径导致宿主出现病症。

例如,蛔虫通过吸收宿主的营养物质导致宿主营养不良;钩虫通过分泌毒素导致宿主出现贫血;血吸虫通过机械损害导致宿主肝脏和肠道病变等。

四、诊断方法医学寄生虫的诊断方法主要包括病原学、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三个方面。

病原学诊断方法是通过寄生虫病原体的直接观察或培养来进行诊断,如痰涂片镜检和血涂片镜检等。

免疫学诊断方法是通过检测宿主体内的免疫反应来进行诊断,如特异性抗体检测和过敏试验等。

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是通过检测病原体的核酸序列来进行诊断,如聚合酶链反应(PCR)等。

五、防治措施医学寄生虫的防治措施主要包括个体防护、环境卫生和药物治疗。

个体防护措施包括个人卫生和饮食卫生,如勤洗手、不饮用未经检验的水源等。

环境卫生措施包括改善饮用水源、安装卫生厕所、做好废水处理等。

药物治疗是针对已经感染的患者,通过给予有效的抗寄生虫药物进行治疗,如吡硫脒、菊花胺等。

以上是对医学寄生虫学知识点的简要总结。

医学寄生虫学知识对于认识和预防寄生虫病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了解寄生虫的分类特征、传播途径、致病机制、诊断方法和防治措施等内容,有助于提高对寄生虫病的认识和防控能力。

《医学寄生虫学》重点总结

《医学寄生虫学》重点总结

《医学寄生虫学》重点总结医学寄生虫学是研究寄生虫与宿主之间关系的一门学科,对于人类和动物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是对医学寄生虫学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

1.寄生虫的分类:寄生虫依据其生活史和形态特征可分为原生动物、扁形动物、线虫、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等。

分别代表的寄生虫包括原虫、吸虫、线虫、衣藻等。

2.寄生虫的传播途径:寄生虫的传播途径主要有直接接触传播、食物传播和媒介传播等。

直接接触传播主要指寄生虫通过皮肤接触或性接触传播,如头虱、阴虱等;食物传播主要指人类或动物摄入含寄生虫卵或幼虫的食物,如蛔虫、钩虫等;媒介传播是指寄生虫依赖另外一种生物作为中间宿主进行传播,如疟原虫、血吸虫等。

3.寄生虫的生活史:寄生虫的生活史分为直接生活史和间接生活史。

直接生活史指寄生虫的发育和繁殖与一个宿主相关,如头虱;间接生活史指寄生虫在其发育和繁殖过程中需要多个宿主的参与,如疟原虫。

4.寄生虫对宿主的影响:寄生虫感染会影响宿主的健康状态,常见的症状包括发热、肌肉疼痛、消化不良等。

严重的感染还会引起贫血、营养不良和免疫系统的功能紊乱等问题。

5.绿色医学寄生虫防治措施:寄生虫感染的防治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环境卫生改善。

药物治疗是指使用对寄生虫有效的药物进行治疗,如抗疟药物、抗血红线虫药物等;环境卫生改善是指清理卫生环境,减少寄生虫传播的机会。

6.医学寄生虫学在公共卫生中的作用:医学寄生虫学在公共卫生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寄生虫病的防治和预防措施的制定上。

通过研究寄生虫的传播途径和影响机制,可以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提高公众的健康水平。

总之,医学寄生虫学是对寄生虫与宿主之间关系进行研究的学科,其重点内容包括寄生虫的分类、传播途径、生活史,寄生虫对宿主的影响,防治措施以及其在公共卫生中的作用。

对医学寄生虫学的研究和应用,有助于改善人类和动物的健康状况,促进公共卫生的发展。

医学寄生虫学总结(汇总8篇)

医学寄生虫学总结(汇总8篇)

医学寄生虫学总结第1篇疟疾、血吸虫病、钩虫病等重要寄生虫病主要流行于华东、华南及长江流域,细粒棘球蚴病(包虫病)、绦虫病、黑热病等则主要流行于幅员辽阔的西北各省,食源性寄生虫病如旋毛虫病、猪囊尾蚴病、肝吸虫病、肺吸虫病和广州管圆线虫病也因人们饮食习惯的改变有发生。

食源性寄生虫病为经口感染;存在于土壤中的钩虫或粪类圆线虫丝状物以及存在于水中的血吸虫尾蚴,当与人体皮肤接触后可接侵入人体,为经皮肤感染;疟原虫的子孢子和丝虫的感染期幼虫通过蚊虫的叮咬,利什曼原虫前鞭毛体通过昆虫白蛉的叮咬进入人体。

此类虫媒病为经媒介昆虫传播;阴道毛滴虫、齿龈内阿米巴、疥螨等可分别通过_、接吻、同床睡眠等直接接触,或通过洗浴具、衣服、被褥等间接接触而感染;经胎盘(如弓形虫)、输血(如疟原虫)及自体感染(如猪囊尾蚴、微小膜壳绦虫)等其他传播方式。

医学寄生虫学总结第2篇1、地方性:某种疾病在某一地区经常发生,无需自外地输入。

2、季节性:由于温度、湿度、雨量、光照等气候条件对寄生虫及其中间宿主和媒介节肢动物种群数量的消长产生影响,因此寄生虫病的流行往往呈现明显的季节性。

3、自然疫源性:有些人体寄生虫病可以在人和动物间自然的传播,这些寄生虫病称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不需要人的参与而存在于自然界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具有明显自然疫源性。

医学寄生虫学总结第3篇1.病原学检查:直接涂片查虫卵--重感染病人和急性感染者(检出率低)尼龙袋集卵法:适于大规模普查。

毛蚴孵化法和定量透明法直肠粘膜活组织检查--慢性尤其是晚期血吸虫病患者(粪便查找虫卵有困难)2 .免疫学检查:皮试、酶标、环卵沉淀等流行与防治1.流行因素: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

2.传染源:病人及保虫宿主(病牛治疗病牛可采用精制敌百虫)3.传播途径:含血吸虫卵的粪便污染水源、水体中存在钉螺和人群接触疫水5.防治:1)消灭传染源:吡喹酮为首选治疗药物;2)切断传播途经:消灭钉螺(药物为氯硝柳胺);加强粪便管理;安全供水;3)保护易感者:加强健康教育,做好个体防护医学寄生虫学总结第4篇共生:两种不同的生物形成的互相依赖,互相联系的共同生活现象。

医学寄生虫归纳总结

医学寄生虫归纳总结

医学寄生虫归纳总结医学寄生虫是指寄生在人体内或外引起人类疾病的生物体,它们通过寄生或寄生幼虫侵入人体,并从寄主体内获得生命所需的营养和生长在寄主体内繁殖。

医学寄生虫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其种类繁多,对人类的健康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原生动物寄生虫是一类单细胞寄生虫,常见的有滴虫、毛滴虫和原虫等。

滴虫是室外卫生条件较差地区最为常见的寄生虫之一,可以通过自来水、食物和性接触传播给人体。

滴虫病的常见症状包括黄白带、阴道炎症和尿频等。

毛滴虫是一种常见的肠道寄生虫,感染者主要通过食物、水和性接触传播。

感染的主要症状包括腹泻、恶心和腹痛等。

原虫是最为常见的寄生虫之一,可引起阿米巴痢疾、疟疾等疾病,其中阿米巴痢疾是一种由阿米巴原虫感染引起的肠道疾病,常见症状包括腹泻、腹痛和发烧等。

线虫寄生虫是一类刺激寄生虫,常见的有钩虫、蛔虫和丝虫等。

钩虫是一种常见的肠道寄生虫,感染者主要通过赤脚行走在被钩虫幼虫污染的土壤中而感染。

感染的主要症状包括贫血、腹泻和腹痛等。

蛔虫是一种常见的肠道寄生虫,主要通过口腔摄入被蛔虫卵污染的食物而感染。

感染的主要症状包括腹痛、恶心和体重下降等。

丝虫是一种蚊子传播的病原体,引起象皮病和淋巴丝虫病等疾病。

其中象皮病主要症状包括皮肤纹路增加、水肿和红斑等。

节肢动物寄生虫是一类多细胞寄生虫,常见的有虱子、跳蚤和蜱虫等。

虱子是一种以头皮为寄主的昆虫,常见症状包括头痒、梳虱处有炎症和潜伏期至6周等。

跳蚤是一种吸血寄生虫,可以通过跳跃传播给人体。

感染的主要症状包括皮肤瘙痒、皮疹和跳蚤叮咬症等。

蜱虫是一种寄生虫,可以通过蜱虫叮咬人体而感染。

感染的主要症状包括发热、乏力和全身不适等。

医学寄生虫的预防和治疗主要包括加强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食品安全管理、充分煮熟和洗净食物、正确使用药物等方法。

同时,医学专业人士也应该加强对医学寄生虫的认识和研究,提高对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保障人类健康。

医学寄生虫学总结

医学寄生虫学总结

医学寄生虫学总结寄生虫是一类以寄生为生活方式的生物体,它们依赖于宿主的组织或体液供养和生殖,对人类和动物的健康产生重要影响。

医学寄生虫学研究的目的就是深入了解寄生虫的生态、生物学特征、传播途径、病理学及相关防控方法。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医学寄生虫学的一些重要内容进行总结。

一、寄生虫的分类寄生虫主要分为原生动物、扁形动物、线虫和棘头动物四大类。

1.原生动物:原生动物包括滴虫、毛滴虫和小单胞动物等。

它们通常寄生于宿主的消化道、泌尿系统等部位,引起腹泻、尿路感染等疾病。

2.扁形动物:扁形动物主要包括吸虫、肝吸虫和血吸虫等。

这些寄生虫的成年虫体寄生于宿主的肝脏或血管系统,引起各种肝脏疾病和血液疾病。

3.线虫:线虫是一类非常常见的寄生虫,包括蛔虫、钩虫和丝虫等。

蛔虫和钩虫主要寄生于宿主的消化道,引起肠道疾病;而丝虫则主要寄生于淋巴系统和血管,导致象皮病等疾病。

4.棘头动物:棘头动物寄生于人类和动物的消化道,例如绦虫和并殖吸虫等。

这些寄生虫会引起宿主的营养不良、肠梗阻等疾病。

二、广泛传播的疾病医学寄生虫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各种寄生虫引发的疾病。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寄生虫疾病。

1.疟疾: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疾病,通过蚊子叮咬传播。

它是世界上最常见的寄生虫疾病之一,严重威胁人类健康。

2.血吸虫病:血吸虫病是由血吸虫引起的寄生虫疾病,主要分布在非洲、南亚和中东等地区。

它在人体内引起严重的肝脏和肾脏病变,给当地人民的健康带来巨大困扰。

3.蛔虫病:蛔虫病是由蛔虫引起的肠道寄生虫疾病,主要通过食物和水源传播。

它对儿童的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有可能引起肠道阻塞等严重并发症。

三、预防和控制措施为了防止和控制寄生虫传播的疾病,采取一系列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十分重要。

1.卫生教育: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加强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分类处理垃圾等。

2.饮食安全:避免食用未煮熟的肉类和半熟海鲜,确保食物来源的卫生安全。

3.环境改善:改善环境卫生条件,如改善饮水、卫生设施、污水处理等,减少寄生虫的传播途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能引起脑部损害的寄生虫主要有哪些?请写出其致病阶段。

2.能引起眼部损害的寄生虫主要有哪些?请写出其致病阶段。

3.能引起肺部损害的寄生虫主要有哪些?请写出其致病阶段。

4.能引起肝脏损害的寄生虫主要有哪些?请写出其致病阶段。

5.能引起皮炎的寄生虫主要有哪些?请写出其致病阶段。

6.能引起肠道病变的寄生虫主要有哪些?请写出其致病阶段。

7.可引起腹泻的寄生虫主要有哪些?请写出其致病阶段。

8.以贫血为主要临床症状的寄生虫有哪些?其贫血机制有何不同?9.可引起肝脾肿大的寄生虫主要有哪些? 10.列举在人肠道内寄生的寄生虫及其阶段。

11.列举寄生在人体肌肉内的寄生虫及其阶段。

12.列举寄生在人体脑、眼、肺、肝和皮下组织内的寄生虫。

13.粪便检查主要能发现哪些寄生虫卵? 14.用血涂片检查,主要可诊断哪些寄生虫病?请写出能查见的寄生虫阶段。

15.用活组织检查,主要可诊断哪些寄生虫病?请写出能查见的寄生虫阶段。

16.用十二指肠引流,主要可诊断哪些寄生虫病?请写出能查见的寄生虫阶段。

17.用透明胶纸法,主要可诊断哪些寄生虫病?请写出能查见的寄生虫阶段。

18.用生理盐水涂片法,主要可诊断哪些寄生虫病?请写出能查见的寄生虫阶段。

19.列举侵入人体后有一定游移过程的寄生虫。

20.输血不慎可导致哪些寄生虫病的发生?哪种寄生虫虽可被输入人体,但却不会产生寄生虫病? 21.由于饮用生水可造成哪些寄生虫病的感染和流行? 22.直接经皮肤感染的寄生虫有哪些?请写出其感染阶段。

23.经口感染的寄生虫有哪些?24.因特殊的饮食习惯(生食或半生食)可感染哪些寄生虫?为什么? 25.哪些寄生虫寄生在肠道,却常规不用粪便检查虫卵的方法诊断?为什么? 26.哪些寄生虫寄生在人体血管内或血内细胞中,但病原学诊断一般不用外周血检查?为什么? 27.寄生在人体循环系统内的寄生虫主要有哪些?各是什么阶段? 28.人粪便处理不当可引起哪些寄生虫病的流行? 29.请写出不需要中间宿主,并经口感染的寄生虫。

30.请写出需要中间宿主,并经口感染的寄生虫。

31.作为病原体的医学节肢动物有哪些? 32.在哪些寄生虫病的诊断中免疫学检查具有重要作用? 33.哪些寄生虫病属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34.能传播寄生虫病的医学节肢动物有哪些?各能传播哪些寄生虫病? 综合测试题参考答案 1.能引起脑部损害的寄生虫主要有刚地弓形虫(速殖子)、溶组织内阿米巴(组织型滋养体)、疟原虫(脑型疟主要由恶性疟原虫红细胞内期引起,间日疟原虫偶发)、卫氏并殖吸虫(童虫和成虫)、日本血吸虫(虫卵)、细粒棘球绦虫(棘球蚴)、链状带绦虫(囊尾蚴)、旋毛形线虫(幼虫)、广州管圆线虫(成虫)。

注:括号内为致病阶段。

2.能引起眼部损害的寄生虫主要有刚地弓形虫(速殖子)、细粒棘球绦虫(棘球蚴)、链状带绦虫(囊尾蚴)、曼氏迭宫绦虫(裂头蚴)、结膜吸吮线虫(成虫)、蝇(蛆)。

3.能引起肺部损害的寄生虫主要有刚地弓形虫(速殖子)、溶组织内阿米巴(组织型滋养体)、卫氏并殖吸虫(成虫)、日本血吸虫(虫卵)、细粒棘球绦虫(棘球蚴)、卡氏肺孢子虫(滋养体和包囊)、以及旋毛形线虫、钩虫和似蚓蛔线虫(三种幼虫游移至肺)。

4.能引起肝脏损害的寄生虫主要有刚地弓形虫(速殖子)、溶组织内阿米巴(组织型滋养体)、杜氏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华支睾吸虫(成虫)、日本血吸虫(虫卵)、斯氏狸殖吸虫(童虫)、细粒棘球绦虫(棘球蚴)、似蚓蛔线虫(成虫异位寄生于肝胆管和幼虫游移)。

5.能引起皮炎的寄生虫主要有钩虫(丝状蚴)、日本血吸虫(尾蚴)、禽类和兽类血吸虫(尾蚴)、疥螨(幼虫、若虫和成虫)、蠕形螨(幼虫、若虫和成虫)。

6.能引起肠道病变的寄生虫主要有溶组织内阿米巴(组织型滋养体)、蓝氏贾第鞭毛虫(滋养体)、隐孢子虫(裂体增殖阶段)、结肠小袋纤毛虫(滋养体)、链状带绦虫(成虫)、肥胖带绦虫(成虫)、微小膜壳绦虫(成虫)、布氏姜片吸虫(成虫)、日本血吸虫(虫卵)、似蚓蛔线虫(成虫)、蠕形住肠线虫(成虫)、毛首鞭形线虫(成虫)、钩虫(成虫)、旋毛形线虫(成虫)。

7.可引起腹泻的寄生虫主要有溶组织内阿米巴(组织型滋养体)、蓝氏贾第鞭毛虫(滋养体)、隐孢子虫(裂体增殖阶段)、结肠小袋纤毛虫(滋养体)、日本血吸虫(虫卵)、毛首鞭形线虫(成虫)。

8.以贫血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寄生虫有杜氏利什曼原虫、疟原虫和钩虫。

杜氏利什曼原虫所致贫血机理:(1)脾肿大,脾功能亢进,破坏血细胞能力增强;(2)免疫贫血;(3)骨髓造血功能受抑制。

疟原虫所致贫血机理:(1)疟原虫直接破坏,每完成一个红细胞内裂体增殖周期,就破坏大量红细胞,以恶性疟原虫破坏红细胞为重;(2)脾肿大,脾功能亢进,破坏血细胞的能力增强;(3)免疫溶血;(4)骨髓造血功能受抑制。

钩虫所致贫血机理:(1)钩虫口囊中的钩齿或板齿咬附、破坏肠粘膜,造成粘膜出血;(2)钩虫吸血时分泌抗凝素,使血液不易凝固,加重血液的丢失;(3)钩虫寄生造成人丢失的血量为吸血量、移位伤口渗血量、咬附点渗血量和偶尔肠粘膜大面积渗血量的总和。

每条十二指肠钩口线虫每日所致失血量0.14~0.4ml,而美洲板口线虫为0.01~0.1ml;(4)钩虫破坏肠粘膜,影响营养成分的吸收,加重贫血的发生;(5)宿主健康状态不佳,营养供应不足,虽有少量钩虫寄生,也可出现贫血。

9.可引起肝脾肿大的寄生虫主要有杜氏利什曼原虫、疟原虫、刚地弓形虫、日本血吸虫。

10.在肠道内寄生的寄生虫主要有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和包囊)、蓝氏贾第鞭毛虫(滋养体和包囊)、隐孢子虫(卵囊)、结肠小袋纤毛虫(滋养体和包囊)、链状带绦虫(成虫)、肥胖带绦虫(成虫)、微小膜壳绦虫(成虫)、曼氏迭宫绦虫(成虫)、布氏姜片吸虫(成虫)、似蚓蛔线虫(成虫)、钩虫(成虫)、毛首鞭形线虫(成虫)、蠕形住肠线虫(成虫)、旋毛形线虫(成虫)。

11.寄生在人体肌肉内的寄生虫有刚地弓形虫(包囊或假包囊)、链状带绦虫(囊尾蚴)、旋毛形线虫(囊包)。

12.(1)寄生在脑部的寄生虫主要有溶组织内阿米巴、福氏耐格里阿米巴、棘阿米巴、卫氏并殖吸虫、曼氏迭宫绦虫、链状带绦虫和细粒棘球绦虫。

(2)寄生在眼部的寄生虫主要有链状带绦虫、细粒棘球绦虫、曼氏迭宫绦虫、结膜吸吮线虫和蝇蛆。

(3)寄生在肺部的寄生虫主要有溶组织内阿米巴、卡氏肺孢子虫、卫氏并殖吸虫和细粒棘球绦虫。

(4)寄生在肝脏的寄生虫主要有溶组织内阿米巴、杜氏利什曼原虫和疟原虫。

13.粪便检查主要能发现日本血吸虫卵、华支睾吸虫卵、布氏姜片吸虫卵、卫氏并殖吸虫卵、微小膜壳绦虫卵、似蚓蛔线虫卵、钩虫卵、毛首鞭形线虫卵。

14.用血涂片主要可诊断疟疾和丝虫病。

在血涂片上可查见丝虫(班氏吴策线虫和马来布鲁线虫的微丝蚴)和疟原虫(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的环状体、滋养体、裂殖体和配子体,恶性疟原虫的环状体和配子体)。

15.活组织检查可诊断如下寄生虫病:阿米巴痢疾(滋养体)、黑热病(无鞭毛体)、结肠小袋纤毛虫病(滋养体)、肺吸虫病(童虫和成虫)、斯氏狸殖吸虫引起的幼虫移行症(童虫)、日本血吸虫病(虫卵)、囊虫病(囊尾蚴)、曼氏迭宫绦虫裂头蚴病(裂头蚴)、旋毛形线虫病(囊包)。

16.十二指肠引流主要可诊断贾第虫病(滋养体)和肝吸虫病(虫卵)。

17.用透明胶纸法可诊断牛带绦虫病(虫卵)和蛲虫病(虫卵)。

18.用生理盐水涂片法可诊断阿米巴痢疾(滋养体)、贾第虫病(滋养体)、滴虫性阴道炎(滋养体)、结肠小袋纤毛虫病(滋养体)、肝吸虫病(虫卵)、肺吸虫病(虫卵)、肠吸虫病(虫卵)、血吸虫病(虫卵)、微小膜壳绦虫病(虫卵)、蛔虫病(虫卵)、鞭虫病(虫卵)、钩虫病(虫卵)。

19.侵入人体后有一定移行过程的寄生虫有日本血吸虫、卫氏并殖吸虫、似蚓蛔线虫和钩虫。

20.因输血不慎,可导致黑热病、疟疾和弓形虫病的发生。

丝虫微丝蚴虽可输入受血者体内,但在人体内不能继续发育为成虫,因而不会导致丝虫病。

21.由于饮用生水可造成如下寄生虫病的感染和流行:阿米巴痢疾、贾第虫病、结肠小袋纤毛虫病、血吸虫病、肠吸虫病、肺吸虫病、曼氏迭宫绦虫裂头蚴病、囊虫病、棘球蚴病(或称包虫病)、蛔虫病、鞭虫病。

22.直接经皮肤感染的寄生虫有日本血吸虫和钩虫,侵入皮肤的阶段分别为尾蚴和丝状蚴。

23.经口感染的寄生虫有溶组织内阿米巴、蓝氏贾第鞭毛虫、刚地弓形虫、结肠小袋纤毛虫、隐孢子虫、华支睾吸虫、布氏姜片吸虫、卫氏并殖吸虫、斯氏狸殖吸虫、链状带绦虫、肥胖带绦虫、细粒棘球绦虫、微小膜壳绦虫、曼氏迭宫绦虫、似蚓蛔线虫、蠕形住肠线虫、毛首鞭形线虫、旋毛形线虫和广州管圆线虫。

24.(1)因食生肉或未煮熟的肉可感染链状带绦虫(因为猪肉内有猪囊尾蚴),肥胖带绦虫(因牛肉内有牛囊尾蚴)、曼氏迭宫绦虫(因蛙肉和蛇肉内有裂头蚴)、卫氏并殖吸虫(因猪肉和野猪肉内有幼虫)、旋毛形线虫(因动物肉内有囊包)、刚地弓形虫(因动物肉中有包囊或假包囊)。

(2)因食生的或未煮熟的淡水鱼、虾可感染华支睾吸虫(因淡水鱼、虾体内有囊蚴)。

(3)因食生的或未煮熟的溪蟹可感染卫氏并殖吸虫和斯氏狸殖吸虫(因溪蟹体内有此两种寄生虫的感染阶段囊蚴)。

(4)因食生的或未熟的蛄可感染卫氏并殖吸虫(因蛄体内有囊蚴)。

(5)因食生的不洁(未洗干净)的菱角、茭白、荸荠等水生植物可感染布氏姜片吸虫(因为这些水生植物表面可有囊蚴)。

25.链状带绦虫、肥胖带绦虫、蠕形住肠线虫和旋毛形线虫成虫寄生在肠道,却常规不用粪便检查虫卵的方法诊断。

因为链状带绦虫和肥胖带绦虫成虫脱落孕节,随粪便排出体外,在粪便很少发现虫卵,主要以查孕节诊断;蠕形住肠线虫雌虫产卵于人体肛门周围,主要用透明胶纸查肛周的虫卵;旋毛形线虫成虫产出的幼虫钻肠壁,进入血循至横纹肌形成囊包,故病原学诊断主要用肌肉活检,检查囊包。

26.寄生在人体血管内,或寄生在血内细胞中的寄生虫,一般不取外周血作病原学诊断的有杜氏利什曼原虫、刚地弓形虫和日本血吸虫。

因为杜氏利什曼原虫可寄生在血内单核细胞内,在外周血检出率低,不做常规检查;刚地弓形虫速殖子寄生在有核细胞内,但在外周血不易查到。

日本血吸虫寄生在肠系膜静脉和门静脉,故外周血查不到虫体和虫卵。

27.寄生在人体循环系统内的寄生虫主要有杜氏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疟原虫(环状体、滋养体、裂殖体和配子体)、刚地弓形虫(包囊和假包囊)、日本血吸虫(成虫)和丝虫(成虫和微丝蚴)。

28.人粪便处理不当可引起如下寄生虫病的流行:阿米巴痢疾、贾第虫病、隐孢子虫病、结肠小袋纤毛虫病、肝吸虫病、肠吸虫病、肺吸虫病、血吸虫病、猪带绦虫病和囊虫病、牛带绦虫病、微小膜壳绦虫病、蛔虫病、鞭虫病和钩虫病。

29.不需要中间宿主,并经口感染的寄生虫主要有溶组织内阿米巴、蓝氏贾第鞭毛虫、结肠小袋纤毛虫、隐孢子虫、似蚓蛔线虫、蠕形住肠线虫、毛首鞭形线虫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