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结肠小袋纤毛虫病
猪结肠小袋纤毛虫病的诊断与防治

猪结肠小袋纤毛虫病的诊断与防治哏留平/云南省德宏州盈江县农业农村局动物卫生监督所 679300,摘 要:猪结肠小袋纤毛虫病是由猪的结肠小袋纤维虫(又名猪结肠小袋纤毛虫或猪小袋虫)引起的一种传染病,该病不仅会引起并发症,传染源进入人体后还会导致人体感染,引发相关症状,例如顽固性腹泻的出现。
该病分布较广,不仅阻碍养猪业的蓬勃发展,对人类的健康也造成了一定的威胁,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本文就猪结肠小袋纤毛虫病的发病原理、临床症状、病原学等几个方面阐述该病的诊断及防治措施,为相关产业提供参考。
关键词:猪结肠小袋纤毛虫病;诊断;防治措施猪结肠小袋纤毛虫病是由病原体猪小袋纤毛虫引发的一种原虫病,可感染的范围十分广泛,不仅可以破坏宿主大肠黏膜引发腹泻,还可以感染比如人、牛、羊等30多种动物,一旦引起大面积的罹患,势必会影响畜牧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引发公共卫生安全。
该病的最低感染率一般在20%,饲养条件恶劣的养猪场感染率最高甚至可以达到100%,并且染病发病后如果没有较好的治疗卫生条件,加上发现不及时,死亡率也可以达到100%,经济损失可想而知。
1 猪结肠小袋纤毛虫病的病原学小袋纤毛虫是一种寄生原虫,是纤毛虫纲、小袋属、小袋虫科。
在小袋纤毛虫的生长发育过程中一共分为两种形态阶段,分别是滋养体和包囊体。
滋养体阶段是在虫体活动时间所拥有的一种形态,外表一般是无色透明或者是浅灰色中带一点绿,形状一般呈圆形或者卵圆形。
虫体前端生长有一个稍倾斜的沟,且胞口在沟的底部,并向下与一个管状结构相连接,作为胞咽,在胞浆内通常盲端终止。
虫体中央生长有一个主核,呈较大的腊肠样,周围存在一个小核,肛孔生长在虫体尾部。
胞浆中还存在一些其他结构,如食物泡和伸缩泡等。
食物泡,顾名思义也就是用来消化食物的;而伸缩泡的作用主要就是用来调节渗透压的。
病原虫体在滋养体阶段抵抗力是比较弱的,用常规的消毒剂就能将它们杀灭,所以预防猪结肠小袋纤毛虫病最好的方法,是在滋养体阶段就能够发现并且及时采取措施,这样可以减轻后续阶段的防治工作量。
猪小袋纤毛虫病临床诊治

猪小袋纤毛虫病主要是由结肠小袋纤毛虫引起的一种原虫病,其是一种人兽共患病,主要寄生在猪大肠内,导致肠黏膜损伤,从而引发猪腹泻,如果治疗不及时,会给养殖户和养殖场将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1病原学小袋纤毛虫是一种寄生原虫,形态为梨形或卵圆形,无色透明或者是呈现浅灰略带绿色。
小袋纤毛虫全身被纤毛覆盖,能够快速旋转运动,遇到障碍可以转向。
小袋纤毛虫的胞口部位纤毛最长,通过纤毛的不断摆动来获取食物。
胞浆内有多个食物泡和伸缩泡,食物泡是消化食物,三星伸缩泡是调节渗透压。
如果滋养体抵抗力较弱,一般的消毒剂都能将小袋纤毛虫杀死。
包囊的抵抗力比较强,阳光直射后能够存活3h左右,在常温下能够存活2个月。
如果使用一定浓度的甲酸溶液需要4h才能将其杀死。
此外,小袋纤毛虫生活史比较简单,不需要中间宿主,主要寄生在大肠内,通过采食血细胞、淀粉和细菌等来摄取营养。
如果受到不良环境或者是其他条件的刺激,滋养体可能变圆,分泌物形成坚硬的囊壁包围虫体,从而形成胞囊。
宿主排出的粪便中含有大量的小袋纤毛虫的包囊,对其他误食的动物造成危害。
在多数情况下,虫体能够和猪共生,不会致病。
但是如果猪的消化系统紊乱,小袋纤毛虫会侵入到肠粘膜内,引发腹泻。
在多数情况下可能和其他的病菌一起混合感染,造成猪死亡率提高。
2流行病学小袋纤毛虫不仅能够感染猪,同时对牛、羊等30多种动物也会造成感染。
小袋纤毛虫病可能感染给人类,南方地区的发病率要高于北方。
带病毒和带虫主要是传染源,在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尤其是在冬春季节是高发期。
虫体经过粪便排出体外之后可能污染饲料和饮水,经过消化道感染健康动物。
任何年龄段的猪都可能感染该病,感染率达到20%~100%,保育猪的感染率比较高。
成年猪最可能成为已经带虫者,如果没有临床的症状,可以不予治疗。
此外,该疾病呈现地方流行性的特点,如果饲养条件差或者免疫不及时的话很容易发病。
3临床症状小袋纤毛虫的主要潜伏期为8~17d,结合病情的不同可以分为急性型、慢性型和亚临床感染性。
猪小袋纤毛虫病的诊断与防治方法 - 养猪技术

猪小袋纤毛虫病的诊断与防治方法-养猪技术猪小袋纤毛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原虫病,是由于寄生有结肠小袋虫而导致。
主要是猪和人类容易感染发病,还能够感染牛、羊。
猪发生轻度感染时,不会表现出任何明显的症状;严重感染时就会出现肠炎等症状。
如果没有及时采取有效治疗,就会造成大量死亡,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应加以防治。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猪小袋纤毛虫病的诊断与防治方法。
一、诊断要点(一)临床症状:仔猪精神沉部,喜躺卧,体温有时升高,食欲减退或废绝,拉稀,先半稀,后水泻,带有粘膜碎片和血液,有恶臭。
成年猪除粪便附有血液和粘液外,一般无症状,检查粪便时可见到滋养体或包囊。
(二)病理变化:在结肠和直肠上可发现溃疡性肠炎病变,并可检查出虫体。
枯膜上的虫体比肠内容物中多。
二、防治措施第一,搞好猪场的环境卫生和消毒工作。
第二,管好猪粪、人粪,避免污染饮水、食物和饲料。
第三,及时隔离治疗病猪。
其方法:①卡巴胂0.25~0.5克,1日2次,连用10天。
②碘牛乳,即牛乳1000毫升,加入复方碘榕液(碘片5克、碘化钾10克、水100毫升)100毫升,混入饮水中给予。
③二甲硝咪唑,口服剂量每千克体重30毫克,肌肉注射剂量每千克体重20毫克,也可以300~600ppm加入饲料中给予,连喂两周。
其他如士霉素、金霉素、四环素、黄连素等也可应用。
1、病原生活史结肠小袋纤毛虫生长发育分成两个阶段,即滋养体期和包囊期。
滋养体阶段虫体呈长圆形,大小在(30~150)μm×(20~120)μm,无色透明或者浅灰略带绿色,全身布满纤毛,并能够通过纤毛的不断摆动而呈快速旋转运动。
此时虫体非常容易发生变形,前端相对较小,并向体表凹陷形成漏斗状的胞口和胞咽;后端相对较圆,存在一个较小的胞肛。
位于胞口周围的纤毛长度较长,通过摆动可促使食物经由口沟进入到胞口和胞咽,并在底部形成圆形食物泡对食物进行消化,最后经由胞肛将产生的废物排出。
虫体具有两个细胞核,且大小不同,其中大核位于虫体的中央,呈肾形;小核位于大核的凹陷处,呈圆形。
猪结肠小袋纤毛虫病的诊断与防治

猪结肠小袋纤毛虫病的诊断与防治侯强红;李中波;尧国民;罗春光;罗维;李进军;胡辉【摘要】猪结肠小袋纤毛虫病是由结肠小袋纤毛虫寄生于猪结肠所引起的一类人畜共患原虫病.该病主要引起断奶仔猪表现出腹泻、脱水、消瘦及贫血等特征性的一系列临床症状.为了有效的防治以腹泻、脱水和消瘦为特征的猪结肠小袋纤毛虫病.根据临床症状、剖解所见的病理变化作出初步诊断.此外,采取分子生物学(PCR 技术)方法对该病作出确诊,确诊该病病原为猪结肠小袋纤毛虫.针对该病原体的特性,我们采用甲硝唑+驱虫净配伍方式对病猪进行治疗.结果显示大部分病猪痊愈,治愈率为99.2%.【期刊名称】《湖南畜牧兽医》【年(卷),期】2019(000)004【总页数】3页(P21-23)【关键词】断奶仔猪;猪结肠小袋纤毛虫病;诊断;治疗;预防【作者】侯强红;李中波;尧国民;罗春光;罗维;李进军;胡辉【作者单位】怀化职业技术学院,湖南怀化418000;怀化职业技术学院,湖南怀化418000;怀化职业技术学院,湖南怀化418000;湖南省新宁县畜牧水产局,湖南新宁422700;怀化职业技术学院,湖南怀化418000;怀化职业技术学院,湖南怀化418000;怀化职业技术学院,湖南怀化418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58.28猪结肠小袋纤毛虫病是由隶属于纤毛纲、毛口目、小袋虫科、小袋虫属的结肠小袋纤毛虫寄生于猪结肠所引起的一类人畜共患病[1]。
断奶仔猪感染该病主要表现出腹泻、脱水、消瘦及贫血为特征性的一系列临床症状[2]。
该病呈世界性分布,热带及亚热带地区流行最为严重[3]。
但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近年来该病的流行区域又逐渐变广。
同时,饲养管理条件差、强烈的应激反应也可成为引发本病的诱因[4]。
各品种日龄猪均可感染结肠小袋纤毛虫,且成年猪可长期带虫而不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主要危害保育猪,其死亡率可达100%[3],给全球的养猪业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猪小袋纤毛虫病

01
02
03
形态
小袋纤毛虫呈圆形或卵圆 形,全身披有纤毛,通常 有口、腹二极,胞质膜外 常有一层透明的胞质膜。
大小
小袋纤毛虫的大小通常为 30~50μm,有时可达 70μm。
结构
小袋纤毛虫具有胞核和伸 缩泡,伸缩泡通常在胞质 膜下,沿胞质膜的一侧分 布。
生命周期和传播方式
生命周期
小袋纤毛虫的生活史包括滋养体和包囊两个时期。滋养体时期是寄生在猪肠道 内的时期,而包囊时期则是滋养体在猪肠道内或外界环境中脱去胞质膜形成的 。
传播方式
小袋纤毛虫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病猪或带虫猪的粪便中排出包囊,污染饲料 、饮水等,被猪食入后即可感染。
影响因素和易感群体
影响因素
环境卫生、饲养管理、饲料质量等均可 影响小袋纤毛虫的感染率和感染强度。
VS
易感群体
小袋纤毛虫对猪的感染率较高,各年龄段 的猪均可感染,但以幼龄猪最为易感。
03
诊断和检测
05
案例研究和经验分享
案例一:某猪场的发病情况及防控措施
01
发病情况
某猪场出现了猪小袋纤毛虫病的典型症状,包括腹泻、食欲减退、体重
下降等。通过对猪粪便的显微镜检查,发现了小袋纤毛虫的虫体。
02 03
防控措施
对发病猪进行隔离治疗,同时对猪舍进行了全面消毒,包括使用漂白粉 、氢氧化钠等消毒剂对猪舍地面、墙壁、饮水器等进行消毒。此外,加 强了猪的饲养管理,提高了猪的免疫力。
THANKS
感谢观看
临床诊断
腹泻和脱水
感染猪小袋纤毛虫会导致 严重的腹泻和脱水症状。
食欲下降
猪只食欲下降,生长受阻 。
体重下降
由于持续的腹泻和食欲不 振,病猪体重明显下降。
断奶仔猪小袋纤毛虫的症状及诊治

断奶仔猪小袋纤毛虫的症状及诊治作者:许英民来源:《兽医导刊》 2018年第6期断奶仔猪小袋纤毛虫病,是断奶仔猪的一种大肠寄生虫病。
多发生于仔猪,主要特征是腹泻、便血、衰弱和消瘦,结肠和盲肠呈溃疡性肠炎病变,严重时可引起死亡。
(一)病原与生活史猪小袋纤毛虫的发育中有滋养体和包囊两种形态。
滋养体呈圆形,灰绿色。
虫体内有一个肾形的大核及相邻的小核,虫体表面有纤毛,可以运动。
包囊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40 ~60μm。
囊壁较厚、透明,新形成的包囊能见到滋养体在囊内活动。
包囊抵抗力较强,在常温下能存活20 d。
病猪和带虫猪是主要传染源。
健康猪吃了被包囊污染的饲料和饮水后,囊壁在场内被消化,包囊内虫体转为滋养体,进入大肠,以场内的淀粉、肠壁细胞、细菌等为营养物质。
通常在消化功能紊乱和肠黏膜损伤时,虫体进入组织内而引起溃疡。
虫体经横二分裂法进行繁殖,部分滋养体变圆,其分泌物形成囊壁,包围虫体,即为包囊,随粪便排出体外,60 ~70 日龄的仔猪最易感染。
以冬、春季节常发。
当饲料管理不善、营养不良、卫生条件差可诱发本病。
(二)发病情况2018 年2 月15 日,黑龙江省铁力市某镇某村第4 村民组,钱某的养猪场,饲养65 ~75 日龄的仔猪128 头,先后有的仔猪下痢,发现有的表现消瘦。
钱某用土霉素拌料、阿莫西林饮水、并注射猪用干扰素等药物,均未见效。
仔猪病情逐渐加重,并蔓延的42 头猪发病,死亡仔猪12 头,随后前来门诊求治。
经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实验室检查,确诊为猪小袋纤毛虫病。
(三)临床症状患病仔猪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被毛粗乱无光泽,常常卧下不起,容易扎堆,一般体温正常,有的稍高,体温在40.5℃左右。
腹泻粪便呈泥状,有一股恶臭味,混有黏液、血液及黏膜碎片。
先排出灰白色的粪便,而后排出的粪便呈水样、血痢。
重症者表现排便失禁、脱水,表现身体无力,行走摇摆,一般在3 ~ 4 d 衰竭而死亡。
(四)剖检变化共剖检4 头病死仔猪猪,主要表现为结肠和直肠的病变,一般肠壁变薄,可见到肠内有充血、出血和溃疡病灶。
猪小袋纤毛虫病的症状有哪些?怎么治疗?

猪小袋纤毛虫病的症状有哪些?怎么医治?猪小袋纤毛虫病一年四季都会产生,但在每年的春季和冬季易发。
猪小袋纤毛虫病的主要症状为腹泻、便血和消瘦,在医治时需结合病情挑选合适的医治方案。
下面我一起来详细了解下猪小袋纤毛虫病的症状与医治措施:一、猪小袋纤毛虫病的症状有哪些?1、临床症状患病仔猪表现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被毛粗乱无光泽,常常卧地不起,容易扎堆,一样体温正常,有的稍高,在40.5℃左右。
患猪先排出灰白色的粪便,呈泥状,具有恶臭味,混有黏液、血液以及黏膜碎片,而后排出水样血痢。
重症者排便失禁、脱水,表现身体无力,行走摇摆,3~4天后衰竭而死。
2、剖检病变共剖检5头病死仔猪,主要表现为结肠和直肠的病变,一样肠壁变薄,可见到肠内有充血、出血和溃疡病灶。
肠内容物充盈,呈灰白色糊状物,急性死亡的病例可见肠内容物中混有大量的血液,肠道黏膜呈充满性出血。
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切面外翻且湿润。
二、猪小袋纤毛虫病的诊断粪便检查,在粪便中找到结肠小袋纤毛虫的滋养体或包囊,结合临床症状,即可确诊。
在急性型病例,粪便中常有大量的能运动的滋养体;慢性型病例,粪中以包囊为主。
检查方法是用温热的生理盐水稀释粪便(5∶1或10∶1),过滤,吸取少量液体涂片镜检,也可滴加1∶1000的稀碘液,使虫体着色,便于视察。
尸体剖检时可刮取肠粘膜作涂片检查。
三、猪小袋纤毛虫病怎么医治?1、全群仔猪用二甲硝咪唑(达美素)20毫克/千克体重+磺胺二甲嘧啶钠10毫克/千克体重拌料投喂,**天用药量加倍,连用5天(1个疗程),停药3天,再喂1个疗程,以巩固疗效。
2、对腹泻严重者,皮下注射硫酸阿托品,2~3毫升/头,并给予清洁、充足的饮用水;也可用0.2%甲硝唑100毫升,静脉滴注。
同时,腹腔注射5%葡萄糖注射液100毫升+0.1%维生素C,把药液加温到37℃左右,缓慢注射。
最新猪结肠小袋纤毛虫病的危害【动植物养殖】

猪结肠小袋纤毛虫病的危害1.结肠小袋纤毛虫的形态特征与生活史结肠小袋纤毛虫在发育过程中形成滋养体和包囊两期虫体。
滋养体呈椭圆形,大小变异很大,一般长50~200微米,宽30~100微米。
体表有许多纤毛沿斜线排列成行,纤毛作规律性运动而使虫体以较快速度旋转向前运动。
包囊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40~60微米,囊壁较厚且透明。
包囊内有核、伸缩泡、食物泡等。
当猪吞食了被包囊污染的饮水和饲料后,囊壁在小肠内被消化,包囊内虫体逸出变为滋养体,进入大肠寄生,以淀粉、肠壁细胞、红细胞、白细胞、细菌等为食料。
然后以横二分裂法繁殖,经过一定时期的无性繁殖后,进行有性接合生殖,然后又进行二分裂法繁殖。
部生新生的滋养体在不良环境或其它因素的刺激下变圆,分泌坚韧的囊壁包围虫体而成为包囊期虫体,随宿主粪便排出体外。
滋养体若随粪便排出,也可在外界环境中形成包囊。
2.结肠小袋纤毛虫在集约化猪场中的感染、流行情况结肠小袋纤毛虫包囊对外界的抵抗力很强,在潮湿的环境中能生存2个月。
猪摄食了被包囊污染的饮水或饲料而感染。
3.结肠小袋纤毛虫的危害性猪结肠小袋纤毛虫是一种常在的条件性致病寄生虫。
在一般情况下为共生者,以肠内容物为食,对肠粘膜并无损害,猪只无任何临床表现,生长发育正常。
但是,如果猪的消化功能紊乱或因种种原因肠粘膜有损伤时,结肠小袋纤毛虫可趁机侵入肠壁,破坏肠壁组织,形成溃疡。
溃疡主要发生在结肠,其次是直肠和盲肠,并且常与肠道微生物协同致病。
病猪表现为食欲不振,渴欲增加,喜欢饮水,粪稀如水,恶臭,消瘦,被毛粗乱无光。
此时,粪便中常有大量的能运动的滋养体。
根据经验,如果猪只拉稀,同时粪检中查到大量的能运动的滋养体,此时结肠小袋纤毛虫处在致病时期,需要投药进行治疗;如果猪只粪便正常,粪检中只查到包囊期虫体,此时结肠小袋纤毛虫处在非致病的共生时期,不需要投药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防控
1、0.02%-0.04%呋喃唑酮混饲 2、 土霉素 3、四环素 4、金霉素 5、灭滴灵 6、双碘喹啉
6 7
?.为部分生活 史不祥
8
结肠小袋虫发育史(一)
/parasites/balantidium/biology.html
结肠小袋虫发育史(二)
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进行生前诊断;死后剖检可观察结肠 及盲肠部位是否有溃疡性病变,并刮取黏膜检测是 否有虫体。 从粪便中发现结肠小袋虫的滋养体和包囊。
第十一节 猪结肠小袋纤毛虫病
形态
胞口 胞咽
小核 大核 食物泡 伸缩泡
胞肛
纤毛
1
2
结肠小袋虫
1.肠小袋虫,包囊
/parasites/balantidium/
生活史
1
2
3
1~5.无性生殖
5
4
二分体
6.包囊期
9
7~9.有性生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