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纤毛虫

合集下载

海底两万里 分章节练习答案2

海底两万里  分章节练习答案2

《海底两万里》分章节测试题答案2第十四章阅读测试题答案填空题1.(日本海)(11月8日)2.(巴黎)3.(软骨鱼)4.(丰富与伟大)第十五章阅读测试题答案一、填空题1.尼摩船长的猎枪,用(高压空气)替代火药,子弹是玻璃弹管的(高电压)子弹,触之就能电毙动物。

2.海底打猎需要的设备,一是(鱼凯罗尔)呼吸器,二是(伦可夫)照明灯,三是(高压电)猎枪。

二、选择题1. B.在海底2. C.大叶海藻制作的3. C.9-10第十六章阅读测试题答案填空题1.(尼德·兰)2.(三百)3.(正午)4.(三百)第十七章阅读测试题一、填空题1.(大鲨鱼)2.(海獭)(信天翁)3.(上),头朝(下),脚朝(上)二、选择题1. B.不开花2 C.四周一团漆黑,看不见。

第十八章阅读测试题答案填空题1.(纤毛虫)2.(蒸发)3.(4000 )米4.(太平洋)(佛罗里达号)第十九章阅读测试题答案填空题——(拉佩鲁兹)(罗盘号)、(星盘号)(珊瑚岛)(珊瑚丛)第二十章阅读测试题答案选择题1.C.印度洋2. B.撞上暗礁搁浅3. A.逃跑第二十一章阅读测试题答案填空题1.(盖博罗岛)2.(肉)3.(太阳鸟),(吃醉)4.(野猪)和(袋鼠)第二十二章阅读测试题填空题1.(土人)(担心/害怕)(毫不在意)。

2.土著人想进入鹦鹉螺号,却被(通电的扶手)吓退了。

3.在(月圆)之夜,海水(涨潮),帮鹦鹉螺号解脱了困境,又航行在大海之中。

4.右旋(顺时针方向)是大自然的一条规律。

大到行星、卫星自转公转,小到各种器械工具,甚至动物、植物的螺纹都是向右旋(顺时针方向)。

而阿龙纳斯却在这里发现了一只菲菲极其罕见了(左旋螺纹)贝壳。

第二十三章阅读测试题答案填空题1.强逼睡眠是指(在我们的饭菜里眼安眠药,让我们睡觉)。

2.强逼睡眠的目的是(不让我们看到船上将要发生的事情)。

第二十四章阅读测试题问答题1. 让珊瑚虫封存起来,永垂不朽。

2. 不受鲨鱼和世人的伤害。

041 原生动物和多细胞动物起源

041 原生动物和多细胞动物起源

多细胞动物
42
3.孢子纲(Sporozoa)
Plasmodium falciparum 恶性疟原虫
Toxoplasma gondii 弓形虫
多细胞动物
43
孢子纲代表动物——疟原虫
极环
类锥体 顶复合器
微粒体 与侵入寄主有关
棒状体
多细胞动物
44
疟原虫的生活史
疟原虫的生活史复杂,具有世代交替现象。 无性生殖是复分裂:包括
多细胞动物
55
纤毛纲动物
Carchesium sp.独缩虫
Epistylis sp.累枝虫
Paramecium sp. 草履虫 Colpidium sp. 豆形虫
多细胞动物
56
Vorticella sp.钟虫 and Scyphidia physarum 杯虫
多细胞动物 57
第三节 原生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多细胞动物
10
纤毛虫的横二裂
多细胞动物
11
鞭毛虫的纵二裂
Peranema sp
多细胞动物 12
有性生殖方式: 配子生殖(Syngamy) :两个配子 的相互融合称配合,相当于高等动 物雌雄生殖细胞的受精作用,
–同配 –异配
多细胞动物
13
接合生殖(Conjugation):纤毛虫特 有的有性生殖方式。两个个体以口沟 贴附在一起,交换部分细胞质,大核 退化,小核分裂,其中一个进行交换 并结合为异形合子,然后虫体分开, 各自进行个体分裂。
多细胞动物
9
3、 生殖(reproduction)方式
分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两种。 无性生殖方式:不产生生殖细胞,母体直接分裂 产生后代。无性生殖又可分为四种方式。 –二裂:核和细胞质分裂形成2个相等子代个体。 –出芽:母体细胞长出芽体,形成大小不等的2 个个体。 –复分裂:核先分裂成多个移到细胞表面,细胞 质再分裂形成多个个体。 –质裂:多核的原生动物细胞质分裂后形成多个 个体。

《昆虫记》故事梗概

《昆虫记》故事梗概

《昆虫记》故事梗概一、内容简介《昆虫记》又称《昆虫世界》《昆虫物语》《昆虫学札记》或《昆虫的故事》,是法国昆虫学家、文学家让-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创作的长篇生物学著作,共十卷。

1879年第一卷首次出版,1907年全书首次出版。

该作品是一部概括昆虫的种类、特征、习性和婚习的昆虫生物学著作,记录了昆虫真实的生活,表述的是昆虫为生存而斗争时表现出的灵性,还记载着法布尔痴迷昆虫研究的动因、生平抱负、知识背景、生活状况等等内容。

作者将昆虫的多彩生活与自己的人生感悟融为一体,用人性去看待昆虫,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作者对生命的尊敬与热爱。

二、《昆虫记》每章节内容概括。

共三十七章。

第一章论祖传各人有各人独特的性格,有时,这种性格看起来似乎来自先辈的遗传,但当你想追问这种性格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却又十分困难。

在我很小的时候,就有一种与自然界事物亲近的渴望。

如果你觉得我喜欢观察植物和昆虫的性格是从祖先那里遗传来的,那简直就是一个天大的笑话。

因为我的祖先们都是没受过教育的乡下人,他们唯一知道和关心的,就是他们自己养的牛和羊。

在我的祖父辈之中,也只有一个人翻过书本。

第二章神秘的池塘当我凝视着池塘的时候,从来都不会感到厌倦。

在这个绿色的小世界里,不知道会有多少忙碌的小生命在生生不息地忙活着。

池塘边,随处可见一堆堆黑色的小蝌蚪在追逐着;长着红色肚皮的蝾螈也把它的宽尾巴像舵一样地摇摆着,缓缓地前进;在芦苇草丛中,我们还可以找到一群群石蚕的幼虫,它们将各自的身体隐藏在枯枝做的小鞘中——这个小鞘用来防御天敌和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灾难。

第三章石蚕我往池塘里放进一些小小的水生动物,它们叫石蚕。

确切地说,它们是石蚕蛾的幼虫,平时很巧妙地隐藏在一个个枯枝做的小鞘中。

石蚕原本是生长在泥潭沼泽中的芦苇丛里的。

在许多时候,它依附在芦苇的断枝上,随芦苇在水中漂泊。

那小鞘就是它的活动房子。

这种活动房子其实可以算是一个很精巧的编织艺术品,它是由那种被水浸透后脱落下来的植物的根皮组成的。

多细胞动物的起源(1)

多细胞动物的起源(1)
内胚层——消化道和呼吸道的大部分、肺、 消化腺等
整理课件
21
第四节 关于多细胞动物起源的学说
(1)赫克尔原肠虫学说 最早的多细胞动物产生于类似
团藻的球形群体,这类群体一面 内陷形成具有双层细胞的多细胞 动物的祖先。这种祖先因为与原 肠胚相似,有两胚层和原口,赫 克尔称之为原肠虫(gastraea)
生物发生律是一条客观规律,它适用于整 个生物界。
不能把“重演”理解为简单机械的重复。个 体发育和系统发展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系统发 展通过遗传决定个体发育,个体发育不仅简短 重演系统发展,而且也会出现新的变异,又能 补充和丰富系统发展。两种发育过程又都受环 境的影响。
整理课件
28
思考题:
1.中胚层形成的方式 2.原肠胚的特征
整理课件
3
第二节 多细胞起源于单细胞的证据
古生物学方面:最古老的地层中,化石种 类也是最简单的,而在晚近的地层中动物 化石种类也较复杂
形态学方面:从现有动物看,从单细胞动 物到多细胞动物形成了由简单到复杂,由 低等到高等的序列
胚胎学方面:根据生物发生律,及个体发 育简短地重演了系统发展的过程,可以说 明多细胞动物起源于单细胞动物
精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是新个体的 开始,受精卵是单细胞
作用
使精卵细胞的单倍 染色体结合成合子 的双倍染色体
活化卵细胞
整理课件
7
二、卵裂(cleavage)
1、卵裂的概念、特点
• 精卵融合后,受精卵仍然是单个细胞,受精卵经 过多次分裂,形成很多分裂球的过程,称为卵裂
• 它是一种特殊的分裂方式,即在每次分裂之后, 未到新细胞长大就继续不断地分裂下去,因此分 裂成的细胞就越来越小,这些细胞叫做分裂球( blast onere)

医学原虫学-原虫

医学原虫学-原虫
第61页/共66页
六、防治
预防原则:定期普查普治。开展卫生宣传教育工作, 改善公共卫生设施,净化公共浴厕,不使用公用泳衣 裤和浴具,提倡蹲式厕所和淋浴,对坐式马桶应注意消 毒处理,避免间接接触感染。 治疗:发现无症状的带虫者及患者都应及时诊治以减 少和控制传染源,治疗的同时要注意其配偶的治疗。 常用的口服药物为甲硝咪唑(灭滴灵, metronidazole),在妊娠3个月内禁用灭滴灵, 妊娠3 个月后或哺乳期也要慎用,仅在局部治疗失败后使用 。在治疗期间禁忌饮酒。
• 免疫学检查(主要用于肠外阿米巴病的诊断)
血清学检查 粪抗体检测
• 影像学诊断(CT\X线)
第31页/共66页
鉴别诊断
• 肠阿米巴病应与迪斯帕内阿米巴、细菌性痢疾 相鉴别。
• 阿米巴性肝脓肿则应与细菌性肝脓肿、肝癌、 肝炎或其他脓肿相鉴别。
第32页/共66页
五、流行与防治
流行因素
传染源:包囊排出者 传播方式:
第60页/共66页
五、流行
阴道毛滴虫呈世界性分布,以女性20~40岁年龄组感染率最 高,平均感染率为28%。构成流行的原因与下列因素有关: 传染源:为滴虫性阴道炎患者和无症状带虫者或男性感染者 传染途径:主要通过性交直接传播。男女双方都可感染,娼 妓感染率高。 可通过公共浴池、浴具、公用游泳衣裤、坐式厕所而间接传 播、感染,尤其在卫生设施差的单位,常通过浴厕引起流行
第58页/共66页
临床类型:
滴虫性阴道炎 滴虫性尿道炎、膀胱炎 男性前列腺炎 男性不育症
第59页/共66页
四、诊断
以取自阴道后穹窿的分泌物、尿液沉淀物或前列 腺液中查见滋养体为确诊依据。 常用的方法有: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法或涂片染色 法(瑞氏或姬氏液染色),镜检滋养体。 也可用培养法,将分泌物加入肝浸液培养基内, 37℃温箱内孵育48h后镜检,检出率较高,可作 为疑难病例的确诊及疗效评价的依据。

1章 原生动物门07

1章 原生动物门07
虫,如; 鞭——口丝虫、鳃隐鞭虫, 肉——草鱼内变形虫, 纤——小瓜虫、车轮虫。
第四节 生态分布和意义
一.生态分布特点 1、原生动物的普生性。种类多,分布广。其
中多数种类是全世界普生的。 首先,原生动物的食物是单细胞藻类和其它原
生动物、有机碎屑等。这些在水中都是丰富的。 第二,原生动物对不良的环境的适应性强,遇
4、排泄
淡水产的原生动物,由于体液的浓度高于 环境造成大量水分不断渗入细胞。因此它们 都具有一种排水胞器,称伸缩泡。是由一层 与质膜相似的膜包围着。泡内是水分和溶于 水中的废物。伸缩泡不断伸缩,从细胞质中 收集水分,并将其内含的水分通过体表的开 孔排出体外,以调节体内渗透压和排泄废物。
5、刺激和反应: 原生动物对物体接触、食物、重力、光和化
运动胞器为鞭毛。分两个亚纲:
植鞭亚纲;通常有色素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如绿眼虫在黑暗而富有有机质的环境中,叶绿体 消失,成为无色的鞭毛虫,因而不能行自养生活, 而是借体表渗透作用来吸收营养,也有人认为在 暗处胞口能摄取落入口内的有机物。由于这个亚 纲的植物性特征明显,有许多种类与藻类实为一 种。如绿眼虫可属裸藻门。实球虫(实球藻)、 空球虫(空球藻)、衣滴虫(衣藻)、盘藻虫 (盘藻)等。
2、缘毛目;钟虫属(p146)形以倒钟,前端向外扩张形 成缘唇,后端接柄,柄内有肌丝,受刺激时肌丝、柄收缩 似收紧的弹簧。带状弯曲成马蹄形的大核。
单缩虫属 :虫体形态
与钟虫相似,但非单生而 是群体,许多虫体长在树 枝状分枝的柄端上。各虫 体柄内的肌丝彼此分离, 不相连接,当个虫体受到 刺激时,只限该虫体和柄 收缩,群体中的其它虫体 不收缩。故名单缩虫。生 活环境与单缩虫相似,常 常同时出现。
3、细胞器;体内 分化出具有执 行各种特殊生 理机能的胞器 或称类器官, 使原生动物的 结构相当复杂, 但仍保持着单 细胞的特征。

纤毛虫病_高等教育-生物学

纤毛虫病_高等教育-生物学

第五节纤毛虫病纤毛虫是原生动物中构造最复杂的,它的主要特征是身体有许多纤毛,纤毛是虫体的运动胞器,此外纤毛虫还具有胞口、胞咽、大核、小核等;无性繁殖通常是身体横分裂,有性生殖通常是接合生殖。

纤毛虫绝大部分寄生在鱼体的鳃和体表,只有少数种类寄生在体内器官。

寄生在的鳃和体表的纤毛虫大多数种类都在不同程度上对鱼有一定的危害,有些种类可引起水产动物大批死亡。

一、小瓜虫病(Ichthyophthiriasis)【病原体】小瓜虫病又叫白点病 (White spot disease)。

引起淡水鱼白点病的病原是多子小瓜虫(Ichthyophthirius multifiliis),属于纤毛动物门、寡膜纲、膜口目,凹口科( Ophryoglebidae);引起海水鱼白点病的病原是刺激隐核虫 (Cryptocaryon irritans),属于纤毛动物门、寡膜纲、膜口目、小瓜虫科(Ichthyophthiriidae)。

寄生在淡水鱼上的多子小瓜虫成虫卵圆形或球形,大小为 350~800×300~500um, 肉眼可见,虫体很柔软,可变形,全身都有均匀一致的纤毛,沿身体纵轴排列成子午线状的纤毛线。

在腹面的近前端有一“6”字形的胞口,螺旋形的口缘由 5~8行纤毛组成,作反时针方向转动 ,一直到胞咽,大核呈马蹄形或香肠形, 小核圆形,紧贴在大核上,胞质外层有很多细小伸缩炮,内质有大量食物粒。

刚从包囊内钻出来的幼虫呈圆筒形,不久就变成扁鞋底形,全身除密布短而均匀的纤毛外,在虫体后端还有1根粗状的尾毛:一个大的伸缩泡在虫体前半部;大核近圆形,多数在虫体的后方;小核球形,在虫体的前半部 ( 图1-1)。

寄生在海水鱼鱼体上的剌激隐核虫虫体为卵圆形或球形,成熟的个体直径达0.4~0.5um,外部形态与多子小瓜虫很相似。

主要区别是隐核虫的大核分隔成4个卵圆形团块〈少数个体为 5~8 块〉。

各团块间沿长轴有丝状物相连成马蹄状排列。

澳门路氹城生态保护区浮游动物的群落特征

澳门路氹城生态保护区浮游动物的群落特征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49(6):730–736.DOI:10.13331/ki.jhau.2023.06.015Journal of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s)引用格式:胡远威,魏南,陈清华,黄建荣,郭照良.澳门路氹城生态保护区浮游动物的群落特征[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49(6):730–736.HU Y W,WEI N,CHEN Q H,HUANG J R,GUO Z L.Characteristics of zooplankton community in cotaiecological reserve, Macao[J].Journal of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s),2023,49(6):730–736.投稿网址:澳门路氹城生态保护区浮游动物的群落特征胡远威1,2,魏南2,陈清华2,黄建荣3,郭照良1*(1.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佛山528225;2.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广东广州510530;3.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东广州510275)摘要:于2013—2021年1、4、7、10月,在澳门路氹城生态保护区设置2个采样区,各3个采样点,调查分析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时空变化,并初步评估水体受扰动状况。

结果表明:在澳门路氹城生态保护区共鉴定出171种浮游动物(含9类浮游幼虫),其中一区鉴定出156种,二区鉴定出116种;浮游动物分属于8个类群,主要优势类群为轮虫(57种)、桡足类(48种)和纤毛虫(33种);一区浮游动物丰度为6.00~240.33 ind/L,平均为(59.27±58.39) ind/L,二区浮游动物丰度为3.00~62.58 ind/L,平均为(19.20±16.82) ind/L;一区和二区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区域差异显著,一区物种数和丰度显著大于二区的,一区的Shannon–Winner多样性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和Pielou 均匀度指数均值显著小于二区的,一区浮游动物丰度年际变化波动大于二区的,可见一区环境较二区更加敏感,一区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2013—2016年浮游动物优势种主要为轮虫(污染指示种),2017—2021年浮游动物优势种主要为桡足类(非污染指示种),更替率为100%,除一区2017—2021年的Shannon–Winner多样性指数小于2013—2016年的外,两区域其余生物多样性指数均大于2013—2016年的,说明保护区水质有所改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4章纤毛虫
纤毛虫属纤毛门动基裂纲,绝大部分纤毛虫生活史各阶段虫体尤其是滋养体的外表覆盖有纤毛,体内有大核和小核各一,有胞口、胞肛和胞咽等器官。

多数纤毛虫营自生生活,少数为寄生生活。

主要寄生在牛、羊、马、豚鼠等动物的消化道内,
纤毛虫性痢疾。

猪为重要的保虫宿主和传染源。

一、形态与生活史
1.滋养体滋养体为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为(50~200)µm×(20~80)µm,无色
附1个圆形小核。

2.包囊圆形或卵圆形,直径40~60µm,活体时呈淡黄绿色。

囊壁厚、双层、透明(图44-1)。

新鲜的包囊内可见有明显纤毛、活动的滋养体,经染色的包囊可见一个肾形细胞核。

结肠小袋纤毛虫生活史中有滋养体和包囊两个阶段,包囊随宿主粪便排出体外污染环境,当人或猪等食入包囊后,其在小肠内受消化液作用滋养体脱囊而出。

滋养体随肠内容物进入大肠寄生,以淀粉、肠壁细胞、细菌等为食物,以横二分裂法或接合生殖法繁殖。

在接合生殖时两个虫体互相靠近,在胞口附近连接,交换部分核物质后分开,然后各自以二分裂法繁殖。

滋养体随着肠内容物向肠管远端移动,由于肠内理化环境的变化,部分滋养体就分泌囊壁物质形成包囊,包囊随粪便排出体外。

一般在人体内寄生的滋养体很少形成包囊,而在猪体内则可大量形成。

滋养体也可侵入肠粘膜及粘膜下组织。

图44-1 结肠小袋纤毛虫滋养体及包囊
二、致病与诊断
结肠小袋纤毛虫滋养体可借助于机械性运动、分泌透明质酸酶等物质,侵入肠粘膜及粘膜下组织,造成损伤并形成溃疡。

如果宿主肠壁损伤,且存在某些细菌如金葡菌、肺炎杆菌、肠杆菌等,在宿主食物中含糖、淀粉类物质丰富时以及宿主抵抗力下降时,均增强虫体的致病性。

病变部位以盲肠和直肠多见,也可侵犯整个结肠,偶可侵犯回肠末端及阑尾。

肠壁损伤的病理变化与阿米巴性痢疾导致的口小底大溃疡非常相似,周围有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浸润,肠粘膜表面充血、水肿、有点状出血;溃疡口流出的液体及溃疡内四周壁附近有大量滋养体。

也有肠外其它器官组织寄生的报告。

临床表现可分为无症状型、急性型和慢性型。

多数感染者为无症状型,无症状带虫者是该病重要的传染源,在流行病学上有重要意义。

急性型也称痢疾型,发病突然,腹痛、腹泻,每日十多次,里急后重明显;严重者有脱水、营养不良及显著消瘦等临床表现。

慢性型表现为长期周期性腹泻,大便呈粘液稀便,亦可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

滋养体偶尔可经淋巴管播散至肝、肺、泌尿生殖器官等。

粪便涂片法检测滋养体和包囊即可确诊。

由于虫体较大,粪检一般不易漏检。

检查时应注意:患者排虫呈间歇性,故需反复检查;滋养体在外界可活6小时,故取材后应立即送检。

其他检查方法包括组织活检如乙状结肠镜取粘膜组织活检,以及用阿米巴培养基对结肠小袋纤毛虫进行培养等。

三、流行与防治
结肠小袋纤毛虫呈世界性分布,以热带、亚热带较常见,已知30多种动物可感染该虫,其中猪的感染较普遍,感染率可达60%~70%,也是最重要的传染源。

一般认为人体并非该虫的适宜宿主,因而感染较少,呈散在发生。

我国云南、广西、广东、福建、四川、湖北、河南、河北、山东、山西、陕西、吉林、辽宁、台湾等省、自治区有病例报道。

不少病例有与猪的接触史,有的地区发病率与猪的感染率一致,故认为猪是人体结肠小袋纤毛虫病的主要传染源。

人体感染方式是吞食被包囊污染的食物或饮水。

包囊作为感染阶段,其抵抗力较强,室温下可活2周~2月,在潮湿环境里能活2个月,干燥而阴暗的环境里能活l~2周,在10%福尔马林中也能活4小时。

滋养体对外界环境有一定的抵抗力,如在厌氧环境和室温条件下能活约10天,但在胃酸中很快被杀死,故滋养体不是主要的感染阶段。

结肠小袋纤毛虫病发病率不高,以预防为重点。

防治原则与溶组织内阿米巴相同。

注意个人卫生与饮食卫生,避免污染食物与水源,人粪、猪粪无害化处理。

治疗药物可选用灭滴灵、四环素和黄连素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