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速度的测量练习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平均速度的测量练习题(含答案)

平均速度的测量练习题(含答案)

平均速度的测量练习题(含答案)第四节平均速度的测量练习B1.2003年8月10日,第8届世界田径锦标赛女子200m短跑决赛中,美国选手琼斯荣获冠军,这表明在比赛全过程中:()A.琼斯用的时间最短B.琼斯跑的路程最长C.琼斯平均速度最大D.琼斯始终一马当先2.为了实现全球快速、简捷地通信,人类发射了各种各样的通信卫星,同步通信卫星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种.同步通信卫星:()A.在高空静止不动B.相对于地球静止C.相对于月亮静止D.相对于太阳静止3.在公路上行驶的大货车与小轿车的速度之比是3:5,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是1:3,大货车与小轿车所用的时间之比是:()A.9:5B.3:2C.2:3D.5:94.下列物体运动速度最大的是()A.百米世界纪录是9.84s.B.手扶拖拉机每分钟行驶300m.C.某学生骑车速度20km/h.D.城区汽车10min行驶6km5.判断下述几个运动以地面为参照物的是()A、太阳从东方升起B、月亮躲进云里C、客车里的乘客看到路旁的树木向后退D、飞机里的飞行员看到大地向北运动6.某同学参加百米赛跑,跑前24m用了4s,跑完100m用了12s,该同学百米跑的平均速度是()A、6m/s;B、8.3m/s;C、7.15m/s;D、7.75m/s.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根据v=s/t可知,运动的路程越长,运动的速度越大B、根据v=s/t可知,运动的时间越短,运动速度越大C、物体在相等时间内,运动路程越长,运动的速度越大D、物体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的时间越短,运动的速度越大8.袋鼠妈妈把小袋鼠放在育儿袋中后,在草地上跃进.相对于______,它们都在运动,相对于______,小袋鼠是静止的.9.如图,司机小李看到路旁路牌标志,标志中的“40”表示,则小李由此处到图中路牌标志地点最快需要小时.10.钢球沿20m长的斜面滚下后,又在水平地面上滚动25m距离才停止.钢球在斜面和地面上滚动时间分别是5s和10s,则钢球在斜面上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m/s,在水平地面上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m/s,在整个路程上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m/s.11.教室的长度为10m,开班会时坐在后排的小刚走到讲台上去做演讲,他走到讲台大约需要s.12.交通部规定: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汽车速度不得超过120km/h.在京昌高速路上值勤的交通警察拦住了一辆正在超速行驶的汽车.交警对司机敬礼后说:“您的车速超过了120公里每小时的限制-------”,还没等交警说完,车内一位小朋友抢先说到:“我们只开了几分钟,既不到1小时,更不到120公里,我们没有违反规定啊”.如果你是那位交通警察,你该怎样向小朋友解释呢?13.运动会进行100m决赛时,同学们测量了运动员到达距离起点20m、80m、100m时各自所用的时间.其中三名同学的时间如表格所示.到达20m处(s)到达80m处(s)到达100m处(s)王小兵2.38.912.2刘磊2.48.311.8周伟2.58.411.4算出这三位同学分别在0—20m、20—80m、80—100m区间内的平均速度,设计表格将计算结果填入其中(不要求有计算过程).14.研究蚂蚁爬行的平均速度(1)问题的提出.蚂蚁在爬行过程中时快时慢、爬爬停停,爬行路线也很复杂,看似毫无规则,但可通过测定平均速度来粗略描述它爬行的快慢.在此基础上,可以在施放食物引诱后,测出蚂蚁抵达食物的时间,由s=vt,从而确定蚁巢在多远处.(2)研究方案一.研究器材:透明塑料管、尺、停表.选择不同的几只蚂蚁测试,求出v.此外还可研究在有食物引诱与无食物引诱情况下平均速度的不同,分别作记载.(3)研究方案二.在自由爬行状态下研究蚂蚁爬行的平均速度.建议组成小组,共同设计测量爬行轨迹的最佳方案,求出平均速度,且与方案一作比较.(4)研究方案三.“热锅上的蚂蚁”,在一端加热的金属杆上,研究蚂蚁逃生的平均速度.(5)写出实验报告.(除了对结果作出报告之外,还应总结研究方法、感受,以及此项研究有什么实际意义,包括其拓展应用)15.野兔在草地上以18m/s的速度向前方50m处的树洞奔逃,秃鹰在野兔后方110m处以45m/s的速度贴着地面飞行追击野兔.问野兔能否安全逃进树洞?(要求至少两种方法)参考答案:1、AC2、B3、D4、A5、A6、B7、CD8、地面袋鼠妈妈9、该路段汽车最高速度不能超过40km/h或该路段限速40km/h;0.210、4,2.5,311、8s,12、限速120km/h是指汽车在任何时刻或任何位置的瞬时速度都不能超过120km/h,而与汽车实际行驶的时间多少或路程的长短无关.13.0-20m处平均速度(m/s)20-80m处平均速度(m/s)80-100m处平均速度(m/s)王小兵8.79.16.1刘磊8.310.25.7周伟810.26.714.略15.方法一、野兔逃进树洞需用时间:t1=s1/v1=50m/18m/s=2.8s秃鹰追上野兔所用时间:t2=(s2+s1)/v2=(110m+50m)/45m/s=3.5st2>t1,所以秃鹰不能追上野兔.方法二、秃鹰在2.8s内飞行的路程:s3=v2t1=45m/s×2.8s=126m所以秃鹰追不上野兔.方法三、秃鹰要追上野兔,最小的速度为:v3=(s1+s2)/t1=(110m+50m)/2.8s=57.1m/sv2<v3,所以秃鹰追不上野兔.。

八年级上册物理测量平均速度习题带答案 (1)

八年级上册物理测量平均速度习题带答案 (1)

1.4测量平均速度一、多选题1.如图是用照相机所拍摄的某一小球在水中下落的一张频闪照片。

已知水池壁上每块瓷砖的高度为a ,闪光灯每隔Δt 时间闪亮一次(即拍摄一次)。

观察照片,关于小球的运动,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小球从A 位置到D 位置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B .小球从B 位置到D 位置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C .小球从A 位置到C 位置的平均速度为3Δa tD .小球通过B 点时的瞬间速度为Δat2.在校田径运动会100m 决赛中,前30m 小明落后于小亮,后70m 小明加速冲刺超过了小亮领先到达终点,关于这次决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前30m ,小明的平均速度比小亮的平均速度小B .前30m ,小明的平均速度与小亮的平均速度相等C .100m 全程,小明的平均速度比小亮的平均速度大D .100m 全程,小明的平均速度比小亮的平均速度小3.兔子和乌龟看完师大一中的运动会深受启发,打算上演一场2020版龟兔赛跑,兔子与乌龟的路程﹣时间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兔子与乌龟是同时、同地出发的B .兔子比乌龟先到达终点C .在0至t 6时间内兔子与乌龟的平均速度相同D .在0至t 6时间内兔子与乌龟均做匀速直线运动 二、单选题4.某学生60m赛跑的成绩是9s,如果他在前30m的速度为6m/s,到达终点冲刺的速度为8m/s,那么,他在后30m的平均速度是()A.3.3m/s B.7m/s C.7.5m/s D.8m/s5.如图是利用每秒闪光10次的照相装置拍摄到的同一个小球从左向右运动的频闪照片。

关于小球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在AE两点间做匀速直线运动B.小球在AE两点间做变速直线运动C.小球在AB两点间运动的平均速度小于BC两点间运动的平均速度D.小球在DE两点间运动的平均速度最大6.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图。

小车从A点由静止释放,自由运动到达B点。

完整版)八年级物理测量平均速度练习题及答案

完整版)八年级物理测量平均速度练习题及答案

完整版)八年级物理测量平均速度练习题及答案1.在公路上,一辆汽车以72km/h的速度匀速行驶,用30秒追上了前方450m处的一辆自行车。

求自行车的速度是多少?答案为B选项,即10m/s。

2.XXX讲了“龟兔赛跑”故事,其中兔子在半途睡觉,醒来后追上了乌龟,他们同时到达终点。

正确的说法是C选项,即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兔子的平均速度要大于乌龟的平均速度。

3.关于速度,正确的说法是D选项,即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时间越长,速度越大。

4.甲、乙是两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路程之比为2∶3,时间之比是1∶2.求甲、乙的速度之比。

答案为A选项,即3∶2.5.关于平均速度,正确的说法是C选项,即平均速度等于物体通过一段路程跟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比值。

6.某同学从甲地到乙地,前200m以4m/s的速度步行,后1000m以10m/s的速度乘车。

求该同学全程的平均速度。

答案为B选项,即5m/s。

7.用图象表示物体运动规律,表示同一运动规律的是甲图和XXX。

8.一位同学骑自行车行驶在一段公路上,前5分钟行驶了1200m,然后又用0.5小时行驶了8km,最后用5分钟行驶了1000m。

求该同学骑自行车前5分钟的平均速度、中途8km路程中的平均速度和整段公路的平均速度。

前5分钟的平均速度为4m/s,中途8km路程中的平均速度为16km/h或4.44m/s,通过整段公路的平均速度为10.83m/s。

9.XXX设计了“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方框内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

无法确定小车在不同位置之间的时间间隔,因此无法计算出小车的平均速度。

1) 该实验是根据公式进行测量的。

2) 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小。

3) 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AC=20cm,t=2s,v=10m/s。

4) 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

如果在小车经过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影响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

测量平均速度 习题(含答案)

测量平均速度 习题(含答案)
(2)设全程总用时t,则前一半时间的路程: ,则后一半时间的路程: ,所以全程平均速度: 。
答案: ; 。
12.两名同学在周长为 的圆形冰面上一起进行溜冰活动,活动规则如下:两人必须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沿圆形跑道运动,速度大小保持不变.由于两人出发速度不同,速度大的同学超出一圈追上速度小的学生时向前推一把,于是双方正好“互换速度”;原先速度小的同学由于速度变大,从而会超出后面的同学一圈,此时也向前推一把,双方再次“互换速度”……,当双方都完成了活动规定要滑的圈数,最后到达终点的同学所用的时间将记为该组的成绩.假设这两名同学的出发速度分别为 米/秒和 米/秒,并且规定每人都要完成 米,则该组同学的成绩为多少秒?
D、由图象可看出:经过5s,甲车的路程是3.0m,乙车的路程是1.0m,若两车运动方向相同,则两车相距3.0m-1.0m=2.0m,若两车运动方向相反,则两车相距3.0m+1.0m=4.0m,故D错误。
故选C。
3.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均在操场上沿直线进行跑步训练,在某次训练中,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是( )
A.甲、乙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B.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C.若以乙为参照物,甲往东运动
D.经过4s,甲乙相距8m
【答案】C
【解析】
【详解】
A.由图象知,甲和乙的s−t图线都是正比例图线,它们通过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即甲、乙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正确;B.由图知,相同时间内乙通过的路程大于甲,所以乙的速度大于甲,故B正确;CD、两车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图知,4s时间甲车路程为s甲=4m,乙车路程为s乙=12m,甲车在乙车的后方s=s甲−s乙=12m−4m=8m处,所以以乙为参照物,甲向西运动,故C错误,D正确。故选C.

测量平均速度习题含答案

测量平均速度习题含答案

测量平均速度习题(含答案)一、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120.0分)1.???小明做“研究气泡运动规律”的实验(1)在研究气泡运动的快慢时,依据的物理原理是????????????????? ?,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

(2)实验中,小明设计的操作方案是:等气泡运动一段路程到达O点后开始计时,并在玻璃管上以O点为起点每隔10cm处做一刻度标记,用秒表测出气泡从O点运动到每一个刻线标记处所用的时间(如图),算出各区间内相应的速度。

小华设计的操作方案是在玻璃管上每隔5cm处做一刻度标记,其余操作与小明的相同。

你赞同????????????????同学的方案,理由是?? ???????????????????????????????????????????????????????。

2.???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1)该实验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用公式表示):__________.(2)实验中使用的斜面的坡度__________,(填“较小”或“较大”)其目的是:让小车下滑的时间__________(长、短)一些,这样能减小时间测量的误差.(3)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 AC偏__________(填“大”或“小”);可以看出小车在下滑过程中做__________(匀速/变速)直线运动(4)若S2的路程正好是全部路程的一半,则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 AB=__________m/s.(5)小车下滑过程中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 AC=__________ m/s.? ? ?3.???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方框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是“小时:分:秒”)(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_______进行测量的。

【培优练习】《测量平均速度》1

【培优练习】《测量平均速度》1

《测量平均速度》培优练习一、单选题1.一辆汽车沿平直公路行驶,路程s与运动时间t关系如图所示,汽车运动平均速度最大的是()A. ab段B. bc段C. cd段D. de段2.如图,沿同一条直线向东运动的物体A、B,其运动相对同一参考点O的距离S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①两物体由同一位置O点开始运动,但物体A比B迟3s才开始运动;②t=0时刻,A在O点,B在距离O点5m处;③在0~5s的过程中,vA >vB, 5s末A、B相遇;④5s内,A、B的平均速度相等.A. 只有①④正确B. 只有②④正确C. 只有②③正确D. 只有②正确3.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甲先到达终点,图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的是()A.B.C.D.4. 在测物体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如果测出物体的运动时间比实际值偏大,则测量出的物体的平均速度()A. 跟实际值相同B. 比实际值偏大C. 比实际值偏小 D. 不能确定二、综合题5.蜻蜓点水是指雌蜻蜓将卵直接产入水中.如图所示,是小华观察到的蜻蜓贴着水面沿直线飞行,连续三次“点水”后水面振动的波纹图片(每次点水只形成一个波纹,时间忽略不计),三个波纹刚好内切于坐标原点O.由图片可知:(1)蜻蜓的飞行方向是沿y轴________,(选填“正方向”或“负方向”),其平均速度________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水波的传播速度.(2)小华测得蜻蜓由第一次点水到第三次点水历时2s,则蜻蜓飞行的平均速度为 m/s。

答案与解析1.A【解析】解:读图可知,ab与bc段、cd段相比,通过相同的路程,ab段所用时间最短,因此,ab段速度更大;cd段与de段相比,相同时间内,de段通过的距离最短,所以速度更慢.综上所述,在图中的四段运动过程中,ab段的平均速度最大.故选A.2.D【解析】解:①由图象可知两个物体不是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的,B是从距离O点5m处出发的;A比B迟3s才开始运动;②t=0时刻,A在O点,B在距离O点5m处;③由图可知,0﹣3sA没有开始运动,而此时B已经运动,vA <vB;从第3s开始,vA >vB, 5s末A、B相遇;④5s内,A、B运动的路程不相同,所用时间相同,根据v= 可知A、B的平均速度不相等.故只有②正确.故选D.3.C【解析】AB、两图显示的是甲、乙两人所通过的路程是不相等的,AB不符合题意C、中显示在相同的时间内,甲通过的路程大,所以甲的平均速度较大,C符合题意;D、中显示在相同的时间内,乙通过的路程较大,乙的平均速度较大,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4.C【解析】解:由题知,测出的总路程s准确,测出物体的运动时间t比实际值偏大,∵v=,∴测量出的物体的平均速度比实际偏小.故选C.5.1)负方向;等于(2)4.5【解析】(1)三个水波的圆心是蜻蜓点水的点,三个水波的圆心都在y轴上,并且先点的水波的半径大,后点的水波的半径小,沿y轴负方向水波半径越来越小,所以蜻蜓应沿y轴负方向飞行;根据三个水波内切于坐标原点O,即蜻蜓点水时先点水的水波恰好传到后点水的位置,所以蜻蜓的飞行平均速度等于水波的传播速度;(2)由图象可知蜻蜓第一次点水到第三次点水的坐标依次为:(0,10m)、(0,3m)、(0,1m),所以蜻蜓由第一次点水到第三次点水飞行的路程s=10m-1m=9m,时间t=2s,飞行的平均速度.故答案为:(1)负方向;等于;(2)4.5.。

《测量平均速度》习题

《测量平均速度》习题

《测量平均速度》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关于平均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平均速度能精确地反映物体运动的快慢B.平均速度只能粗略地反映物体运动的快慢C.匀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不相同D.以上说法都不对2.下列几种运动中,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春天桃树上结出桃子B.秋天熟透的苹果落向地面C.上课的铃声传到同学耳中D.晚上探照灯射向天空3.温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今天的温州更为美丽的壮观,位于温州市中心处的某大酒店建有观光电梯,乘客在竖直上下的过程中便可欣赏第一城的美丽景色,以下关于观光过程的描述,说法正确的是()A.以电梯内的某一乘客为参照物,其他乘客是运动的B.以电梯为参照物,所有的乘客都是运动的C.以地面上的树为参照物,乘客是运动的D.以路上行使的汽车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4.汉乐府《江南》云:“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在此情景中,参照物应选择()A.莲叶B.田野C.鱼D.池塘5.甲看到路旁的树木向北运动,乙看到甲静止不动,如甲乙都以地面为参照物,则它们应该是()A.甲向南,乙向北运动B.甲向北,乙向南运动C.甲乙都向北运动D.甲乙都向南运动二、看图解答题如图,是某实验小组做“测平均速度”实验的情形,显示时间的数字钟的时间格式是“时:分:秒”。

则小车全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cm/s。

三、思考题1.从斜面上滑下的小球速度是否发生变化?如何变化?2.从斜面上滑下的粗糙的木块速度是否发生变化?如何变化? 3.百米跑步的同学速度是否发生变化?如何变化?答案一、选择题1.B2.B3.C4.A5.D二、看图解答题0.75三、思考题1. 小球在斜面上下滑运动,速度发生变化,越来越快。

2. 从斜面上滑下的粗糙的木块运动,速度发生变化,越来越快。

3. 百米跑步的同学速度发生变化,先快后慢。

测量平均速度(精选练习)【解析版】

测量平均速度(精选练习)【解析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机械运动》第4节 测量平均速度 精选练习一、夯实基础1.如图所示,记录了一辆小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情况,该小汽车做的是______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它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 。

【答案】变速,13.5。

【解析】该小汽车在每1min 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做的是变速直线运动。

它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v =s t = 3240m 240s =13.5m/s 。

2.小聪坐在一辆行驶在平直公路上的汽车上,车运动的快慢是变化的,小聪用手表计时t 是3min ,还知道这段时间内汽车通过的路程s 为2.7km ,则s t=_____km/h=_____m/s ,这个物理量反映了车在这段时间内的_____。

【答案】54,15,平均速度是15m/s 。

【解析】 s t = 2.7km 3h/60 =54km/h=5400m 3600s =15m/s这个物理量反映了车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15m/s 。

3.我国高速路网全面推行区间测速以来,车辆超速行驶,得到了一定遏制。

一辆小汽车进入测速路段后,乘客发现测速提示牌往后退,他是以______为参照物。

测速设备测得小汽车在通过9.45km 的测速区间用时270s ,其平均速度为______km/h ,根据该路段限速100km/h 的规定,该车驾驶员______(是/否)受到了相应处罚。

【答案】汽车,126,是。

【解析】以汽车或自己为参照物,测速提示牌相对于汽车的位置不断发生改变,是运动的。

平均速度为v = s t = 9.45k m 270h/3600 =126km/h因为该路段限速100km/h ,小汽车的速度大于限速,所以该车驾驶员是受到了相应的处罚。

4.关于平均速度,以下几中说法正确的是( )A .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B .平均速度表示的是物体在每时每刻的速度C .平均速度等于物体通过一段路程跟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比值D .平均速度是几个物体运动速度的平均值【答案】C【解析】选项A 、C 、D :平均速度是指一个物体通过一段路程跟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比值,不是多个物体,平均速度也不是速度的平均值,故A 、D 错误,C 正确;选项B :平均速度不是物体经过某瞬间的速度,故B 也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均速度的测量练习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实验探究题
1.如图所示,是实验小组的同学们用斜面和滑块做“测量物体的平均速度”的实验情
形.当滑块自顶端A出发开始计时,分别滑至B和斜面底端C时依次停止计时,显示时间的数字钟的时间格式是“时:分:秒”.
(1)除了数字钟,实验中用到的测量工具还有______ .
(2)滑块由A滑至C的过程中平均速度是______ m/s.
(3)滑块在AB段的平均速度v AB和在BC段的平均速度v BC的大小关系是______ .
2.某组同学在研究小车沿斜面运动时的速度变化,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把小车放在斜
面的顶端。

(1)实验时把金属片放在斜面的底端,用______ 测出斜面的长,又用
______ 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达底端撞击金属片的时间,那么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______。

(2)把金属片移到斜面的中点,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到中点处的时间,那
么小车在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______(保留两位小数)。

(3)斜面的作用是为了让小车获得动力自由滑下,做_____直线运动。

(4)金属片的作用是能够使小车在同一位置停下,便于测量_____________ 。

(5)在测量过程中,发现小车下滑时间较难测出,可采用的措施是______ 。

3.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
度尺(分度值为1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 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
(1)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______(填“大”或“小”)。

(3)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S AB=____________cm;t BC=____________s;V AB=____________m/s;V BC=__________m/s。

(4)由实验看出,小车在下滑过程中速度越来越_______,是在做__________运动。

(5)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 AC偏_______(选填“大”或“小”)。

4.如图所示,测量小车沿斜面向下运动的平均速度。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______________进行测量的。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__________(填“大”或“小”)
(3)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B段的平均速度偏__________。

(填“大”或“小”)
(4)小车通过位置A和位置B的时间,如电子表所示,小车从A到B所用时间是__________s。

平均速度的测量练习题
参考答案
1. (1)刻度尺;
(2)0.1;
(3)v AB<v BC.
2. (1)刻度尺;秒表;0.15
(2)0.23
(3)变速
(4)时间
(5)使斜面的坡度再小(或缓)一些
3. (1)
(2)小
(3)40.0 1 0.2 0.5
(4)大变速直线
(5)大
4. (1)
(2)小
(3)大
(4)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