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初中物理1.4《测量平均速度》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初中物理《测量平均速度》(共40张)ppt

初中物理《测量平均速度》(共40张)ppt
第一章 机械运动
§1-4实验:测量平均速度
猜一猜下列四种情况运动的快慢
§1-4实验:测量平均速度
【目的】练习用刻度尺和表测平均速度。 【器材】斜面、小车(或小球)、刻度尺、手表 (或停表)、金属片。 【步骤】 1.使斜面保持很小的坡度,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 金属片放在斜面的底端,测出小车将通过的路 程s1(如图)。把s1和以后测得的数据填入以下 表中。
金属片
金属片
实验数据:
路 程 S1= 1.16m
S2= 0.58m
运动时间 平均速度 t1= 4s V1= 0.29m/s
t2= 2.5s V2= 0.232m/s
根据以上的实验数据,你能否计算出小车
通过下半段路程 3的平均速度 3呢?
s
v
S3=
金பைடு நூலகம்片
t 3= s3 t3 s1 t1
s2 t2
金属片
S1
S2
金属片
金属片
20
40
60
80
100
120
实验数据:
路 程 S1= 1.16m
S2=
运动时间 t1=
t2=
平均速度 V1=
V2=
实验时注意观察表的示数。
金属片
金属片
金属片
金属片
金属片
金属片
金属片
金属片
金属片
金属片
金属片
实验数据:
路 程 S1= 1.16m
S2=
路 程
S1= S2=
运动时间 t1= t2=
平均速度 V1= V2=
2.测量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金属片的时间t1,在 正式测量以前应该先练习几次,熟练后会测得更准。

八年级物理上册 1.4 测量平均速度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1.4 测量平均速度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

速度是

• (2)实验证明:小车在斜面的 下半 段平均速度最大, 运动最 快 ;在斜面的 上半 段平均速度最小,运动最 慢 。结果表明:物体做变速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大小与 路程 和 时间 有关。
第4节 测量平均速度
• 1.小明和小红进行了“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的实验,实验装置如课本P23图1.4-1所示。下表 是两人未完成的实验记录表格。
• 5.讨论交流:
• 如何求出下半段的平均速度?表达式是

第4节 测量平均速度
• 6.经验总结:
• (1)若实验测得斜面全长是s,小车在全程的运动的时间 是t;上半段的长是s1,运动的时间是t1。则全程的平均 速度是 s/t ,上半段的平均速度是 s1/t1 ;下半段路 程是 s-s1 ,运动的时间是 t-t1 ,下半段的平均
第4节 测量平均速度
•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 小 (选填“大”或“小”)。
• (3)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 sAB= 5.0 cm, tBC= 1 s, vAC= 3.3 cm/s。
• (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 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
速度vAC偏 大 (选填“大”或“小”)。

• (3)实验方案:
• 用刻度尺(卷尺)测量物体运动的 路程 ,用 停表测量物体运动相应路程所需的 时间 ,用 公式 v=s/t 求出平均速度。
• (4)实验装置如图1.4-2所示。
第4节 测量平均速度
• 3.进行实验: • (1)把小车停放在斜面 顶端 ,金属片放在斜面
底端 ,用 刻度尺 测出小车将要通过的路程s1; • (2)用 停表 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金属片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1.4测量平均速度课件(22页)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1.4测量平均速度课件(22页)

(甘肃月考)汽车遇到意外情况时紧急停车要经历反应和制动两个过程,汽车
在反应过程做匀速直线运动,在制动过程做变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若汽 车以72km/h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发现情况紧急停车时,在反应过 程,汽车行驶了14m,制动过程中所用的时间为2.3s.汽车在两个过程中通 过的总距离为30m,求:(1)汽车在反应过程中所用的时间; (2)汽车从发现情况到紧急停车全程的平均速度.
(福建·期中)一列长 360m的火车,匀速通过一个长 1800m的隧道,如果该火车的时速是54km/h,请问: 火车通过隧道需要多少时间?
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 第一章 机械运动
1.4 测量平均速度
物理学中用什么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速度的定义?
速度
路程与时间之比
速度的计算公式?速度的单位有哪些?
v s t
m/s
km/h
s 由速度公式 v 可知,如果我们测出了物体运动的
t
路程S和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t,就可以算出物体在这段 时间内运动的平均速度。
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根据以上的实验数据,你能否计算出小车通过下半段路 程S3的平均速度v3呢?
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进行实验与记录数据
路程(m) S1= S2= S3=
运动时间(s) t1= t2= t3=
平均速度(m/s) v1= v2= v3=
分析论证
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小车沿斜面下滑的速度越来越快。 ➢小车在不同路程(时间)段平均速度不同,某物体的平 均速度一定要指明是哪一段路程或哪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 度。
一个物体沿平直路运动,由静止起在10s内加速到20m/s,共运动了80m, 该物体在10s内平均速度是 [ C ] A.20m/s B.10m/s C.8m/s D.都不对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1.4测量平均速度 课件12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1.4测量平均速度  课件12张ppt
(2)斜面倾角不变时,小车由静止释放,小车通过的路程越长,其平均速度越 (填“大”或“小”);
3.测量过程中不要改变斜面的坡度。
3.如何使用刻度尺?如何使用停表?
实验: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根据公式:
计算。
2.如何得出小车在整段路程中,后半段的平均速度?
测量平均速度 实验器材:小车、斜面、停表、刻度尺
3.测量过程中不要改变斜面的坡度。
注意:1.小车运动距离为车头到车头的距离。
(3)一次实验中,小华测得小车从静止开始运动到两个车长的距离所用时间为1.
1.你的数据和其他同学相同吗?为什么?
3.测量过程中不要改变斜面的坡度。
(1)实验时应保持斜面的倾角较小,这是为了减小测量 (填“路程”或“时间”)时造成的误差.
2.如果想测量一个物体的平均速度,需要测量那些物理量?需要什么测量工具?
3.测量过程中不要改变斜面的坡度。
2.如果想测量一个物体的平均速度,需要测量那些物理量?需要什么测量工具?
(1)实验时应保持斜面的倾角较小,这是为了减小测量
倒车雷达 2.如何得出小车在整段路程中,后半段的平均速度?
注意:1.小车运动距离为车头到车头的距离。
3.测量过程中不要改变斜面的坡度。
(1)实验时应保持斜面的倾角较小,这是为了减小测量 (填“路程”或“时间”)时造成的误差.
2.小车从斜面顶端要从静止释放。
3.测量过程中不要改变斜面的坡度。
1.你的数据和其他同学相同吗?为什么?
3.如何使用刻度尺?如何使用停表?
注意:1.小车运动距离为车头到车头的距离。
某火车票上标有发车时间为晚上20:40到 达目的地时间为第二日凌晨5:25的字样.从 出发点到目的地的时间是__h.某高速列车 以300km/h的速度在水平铁轨上匀速行驶中,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课件 1.4测量平均速度(课件)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课件 1.4测量平均速度(课件)
(3) 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sAB = _____cm;t
40.0
1
0.2
BC = _____s;v
AB = _____m/s;
0.5
vBC = _____m/s;

(4) 由实验看出,小车在下滑过程中速度越来越 ___,是在做
_________
变速直线
运动。
(5) 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停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
过的路程s1和所用的时间t1填入表中。
s1
(3)根据测得的s1、t1,利用公式v1= 算出小车通过斜面全程的平均速
t1
度v1。
(4)将金属片移至斜面的中部,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过斜面上半段路
程的距离s2及所用的时间t2,算出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
根据以上的实验数据,你能否计算出小车通过下半段路程s3的
2.实验设计
s1
t1
s2
t2
金属片
注意:调整斜面呈较小的坡度,使小车从静止释放,
可加速下滑即可,并且不会滑落斜面。
3.实验步骤
(1)使斜面保持一定的坡度,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金属片放在斜面的
底端,用刻度尺测出小车将要通过的路程s1。
(2)用停表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金属片的时间tl,把小车通
射波就停止计时。根据计时器记录的时间t,仪器自动计算出发
射点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
发射器
接收器

超声波测量仪还可测

出运动物体的速度。

课堂小结
实验原理: =
实验:测量
物体运动的
平均速度


Hale Waihona Puke 实验器材:小车、斜面、刻度尺、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4《测量平均速度》ppt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4《测量平均速度》ppt课件

60
50
金属片
30 40 20
10
2.释放小车同时用停表计时,到小车撞 击金属片时停止计时,得到时间t1,记 入表格。
3.根据测得的S1和t1算出小车通过斜面全 程的平均速度v1。
金属片
4.将挡板移至S1的中点,测出小车从斜 面顶点滑过斜面上半段路程S2所用的 时间t2,记入表格,算出小车通过上半 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
金属片
【实验记录表格】(记录结果要有单位)
路程(m) s1= 0.6 s2= 0.3
运动时间(s) 平均速度(m/s)
t1= 4 t22
思考1:你的数据和其他同学相同吗?为什么? 不相同。因为斜面的坡度、选取路程等不同。
思考2:根据以上的实验数据,你能否计算出小车通 过下半段路程s3的平均速度v3呢?
【分析与论证】 v2<v3,小车沿斜面下滑的速度越来越大,说明小车
沿斜面下滑运动越来越快。
【结论】
小车沿斜面下滑运动越来越快。
【实验总结】
问题1:该实验误差主要来自哪几个面? 一是受工具精度所限;二是测量者反应速度和 读数误差;三是装置光滑度不均匀带来误差。
问题2:要减小误差,应注意什么?
a.安装置时,斜面倾角要小一点,但不能过小,过 小则小车不动,稍大就会使小车过快,计时不准。 起止点距离适当大一点好。 b.测同一组数据时保证起止点相同。 c.测时间时释放小车与开始计时要尽量同步。 d.对刻度尺和停表读数要规范准确。
谢谢大家

15、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他内心缺 少什么 。。2021年3月 2021/3/312021/3/312021/3/313/31/2021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21/3/312021/3/31March 31, 2021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4测量平均速度》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4测量平均速度》教学课件
• 4、一列火车以36km/h的速度,用了3min穿过长度 为1600m的一座大桥,求 这 列火车的长度是多少?
• 答案:200m
23
1 9 8 7 6 5 43 2 1 0 0
5.小明同学想利用图2中的器材探究:改变斜面的坡 度,小车沿斜面由顶端运动到底端的平均速度是 否发生变化?

• (1)你的猜想是_______图2__________ 。 • (2)请利用图2中所给器材来验证你的猜想,具
20
3.请你自己设计表格,把测量的 物理量填入表格。
次数 下落高度 (m)
1
2 3 纸片下落速度的平 均值/ m.s-1
下落时间 (s)
速度 (m.s-1)
21
巩固练习
1、一个物体沿平直公路运动,由静止起在10s内
加速到20m/s,共运动了80m,该物体在10s内平
均速度是 [ C ] A.20m/s
体实验步骤是: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 _________________ 。
24
• 答案(1)斜面越陡,平均速度越大 (2)① 把 小木块放在长木板最右端的下方,组成一定坡度 的斜面,用刻度尺量出长木板的长度L ②让小车从长木板的最上端运动到最下端,用秒 表记录所用的时间t1 ③把小木块左移至长木板的中央偏右,重复二步 操作,记录时间t2 ④比较L / t1 和 L / t2的大小即可
25
26
第一章 机械运动
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
1
学习目标
1.能用秒表、刻度尺正确地测量时间、距离,并 会求平均速度; 2.体会设计实验、实验操作、记录数据、分析实 验结果的过程; 3.通过实验激发兴趣,培养认真的科学态度,正 确、实事求是记录数据的作风; 重点:精确测量某一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难点:如何设计实验使测得的结果更准确

1.4《测量平均速度》(共20张PPT)2022-2023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1.4《测量平均速度》(共20张PPT)2022-2023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1.4《测量平均速度》(共20张PPT)2022-2023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共20张PPT)1.速度的公式及各字母含义?2.如果想测量一个物体的平均速度,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需要什么测量工具?3.如何使用刻度尺?如何使用停表?一、温故知新人教版初中2023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荆州市沙市区岑河中学文久江(正高级教师)1.学会用停表和刻度尺正确地测量时间、路程,并求出平均速度,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2.通过动手实验逐步掌握使用物理仪器的基本技能;3.通过实验激发学习的兴趣,培养认真仔细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4.通过实验培养与其他同学合作的意识。

学习目标:停表二、自主学习1.实验目的:练习使用______和_____测算平均速度。

刻度尺2.实验原理:_________(公式)。

3.实验器材:_________、斜面、______、金属片、小木块、小车。

4.实验步骤:(1)将斜面固定,确定起点位置。

实验中保持斜面较小的坡度,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测量小车全程的平均速度;(3)测量小车上半段的平均速度;(4)计算小车下半段的平均速度。

刻度尺停表使小车运动速度较慢,便于测量小车时间三、合作探究探究1、完成课本中“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

观察与分析:让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斜面底部,把路程分为前半段、后半端:(1)小车是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2)若不是,小车在前半段运动的快还是后半段运动的快?(3)你认为小车在全程的平均速度和前半段的平均速度、后半段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关系怎样?探究2、测量在学校操场上行走和跑步的平均速度。

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停表或手表,卷尺,小红旗(或发令枪)实验步骤:①在操场上测出100m的路程,每隔50m做一记号;②选出两位同学做计时员分别站在50m和100m处;③选一名发令员,当小红旗下落时开始计时;④另两位同学分别采取正常步行或跑步的形式通过100m的路程;⑤组内互相交换角色、重复实验;路程s/m 运动时间t/s 平均速度v/(m·s-1)前50m后50m全程⑥将每一次的实验数据填在记录表格内:⑦根据公式可求出平均速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组的两名同学分别完成一次,并对比。
S2
实验记录表格:(记录结果要有单位)
路 程 s1= s2= t1= t2= 运动时间 平均速度 v1= v2=
实验进行中……
实验结论与分析:
路程
s1= s2= t1= t2=

1.你的数据和其他同学相同吗?为什么? 不相同。因为斜面的坡度、选取路程等不同。
3
小资料:
倒车雷达
超声测速仪
由于超声波指向性强,能量消耗缓慢,在介 质中传播的距离较远,因而超声波经常用于距离 的测量,如测距仪和物位测量仪等都可以通过超 声波来实现。
2.如何得出小车在整段路程中,后半段 的平均速度? 根据公式:
s1 s2 v3 t1 t 2
计算。
3.实验中你还有什么发现或疑问?
扩展性实验
尝试实验:1.测量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速度。 2.测量人行走的速度变化。
小结:
1 2
如何测量物体的平均速度
如何分析实验数据
尊重测量结果、客观分析
实验: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s 实验原理: v t
实验器材:小车、斜面、停表、刻度尺
实验装置组装:如下图
注意:调整斜面呈较小的坡度,使小车从静
止释放,可加速下滑即可,并且不会滑落斜面。
实验步骤:课本第23页。
注意:1.小车运动距离为车头到车头的距离。 2.小车从斜面顶端要从静止释放。
3.测量过程中不要改变斜面的坡度。
义务教育教科书 物理
八年级
上册
测量平均速度
复习与讨论
1.速度的公式及各字母含义? 2.如果想测量一个物体的平均速度,需 要测量那些物理量?需要什么测量工具?
3.如何使用刻度尺?如何使用停表?
动动手:练习停表的使用
老师将一个乒乓球从 高处释放。同学听到乒乓
球第一次撞击地面的声音
开始计时,听到第二次撞 击地面的声音停止计时, 并比较计时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